2003年7月30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短评

向第三产业要就业岗位
  近年来,哈尔滨市妇联带领下岗失业妇女进入家政服务领域,逐渐打响了“妇联家政”品牌,安置下岗失业妇女1万余人。这对我们是个启示。
  开拓新的就业门路,必须在做深、做大第三产业上下功夫。综观各国经济发展走势,都经历过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过程。第三产业大量吸纳了从第一、第二产业转移的劳动力。目前,我国第三产业规模还不够大,服务的深度和分工的精细度都很不够,还有很大的潜力。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会越来越大。以社区服务业为例,洗衣业、家电维修业、送水业等已经成为成熟、稳定的工作岗位。而随着住房水平的提高,绿化、专业家庭清洁、家庭保安等新的岗位也呼之欲出。可见,只要热情扶植这些行业,真正把三产做细、做深,岗位会越来越多。
  政府在下力气开发、创造就业岗位的同时,也要引导人们转变就业观念,鼓励人们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如今,就业岗位已经多样化,既有全日制的岗位,也有非全日制的岗位,一些岗位可能还是临时性、季节性的;既可以在企业里工作,也可以自己从事个体经营、开办私营企业。在这些岗位上劳动,取得收入,都是就业。政府要为下岗失业者多种形式就业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第4版(要闻)
专栏:

回良玉会见美国天主教枢机主教
  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29日在中南海会见了美国天主教华盛顿教区枢机主教西奥多·麦卡里克。
  宾主就促进两国人民、两国宗教界友好交往问题交换了意见。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国与澳大利亚举行第七次人权对话
  本报北京7月28日讯 记者王莉报道: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沈国放与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副秘书长芮捷锐今天在北京共同主持中澳第七次人权对话。
  双方相互介绍了本国人权状况。沈国放表示,中国政府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同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在人权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愿继续与各国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开展人权对话与交流,以相互借鉴,共同进步。芮捷锐介绍了澳为促进人权所做的工作,积极评价中国的人权成就,高度赞赏中国在司法改革、依法治国方面取得的进展。双方还就妇女儿童权利、少数民族权利及国际人权合作等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对在人权问题上存在的某些分歧,双方阐述了各自立场,认为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开展对话有助于增进相互了解。双方还一致核可了2003至2004年度中澳人权技术合作项目方案,将在扶贫、打击拐卖妇女儿童、人权的司法保障、人权教育等领域开展合作。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美举行战略安全、多边军控与防扩散磋商
  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 外交部部长李肇星29日在外交部会见美国负责军控与国际安全事务的副国务卿约翰·罗伯特·博尔顿。
  李肇星指出,目前中美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两国元首埃维昂成功会晤,为双方关系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当前形势下,中美就重大国际安全问题加强磋商与合作,有利于全球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有利于中美合作关系的深入发展。
  博尔顿积极评价中国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的建设性作用,赞成中美双方就国际和平与安全,特别是亚太地区热点问题加强协调与合作。
  28日,外交部副部长王毅会见博尔顿,双方就朝核问题交换了看法。同日,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与博尔顿举行第二轮中美副外长级战略安全、多边军控与防扩散问题磋商。双方就当前全球安全形势、国际军控、裁军及防扩散等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双方认为,磋商有助于增进了解和加强沟通,并同意继续就上述问题保持接触。


第4版(要闻)
专栏:

罗豪才在辽宁考察强调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据新华社沈阳7月29日电(记者张非非)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罗豪才近日在辽宁考察时强调,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实现方式,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解决环境污染,促进区域经济规模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罗豪才对辽宁省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辽宁在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的关键时期,在全国率先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符合十六大精神,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顺应了民意。辽宁在建设循环经济型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和城市资源循环型社会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发展循环经济,既要依靠政府的主导作用,也要引入市场机制,还要靠公众的广泛参与。要将发展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到经济、环境等工作中去,使循环经济成为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自觉行为。


第4版(要闻)
专栏:

“精心打造后天的军队,才能赢得明天的战争”
  ——记与时俱进谋打赢的新型指挥员、成都军区某师师长王西欣(下)
新华社记者 贾永 徐壮志 刘永华 本报记者 郭嘉
  登高望远。
  挺立于军事变革潮头的王西欣思谋着决胜明天的同时,时时思考着如何角逐后天。
  然而,就像哲学家常常困惑于人的自身一样,在这支部队里走过了20多年军旅历程的王西欣,却常常为如何衡量它所蕴含的力量——战斗力而挠头。因为,没有一套完整科学的战斗力评估和计算模式。
  王西欣清楚,仅仅像过去机械化战争时代那样只计算火炮数量和装甲厚度显然是不科学了。如同任何一块木板的长度都会影响水桶的容量,现代战争打的是综合能力。上千台战车、数百门火炮、上百台坦克,以及工兵、雷达、导弹、防化、防空、侦察、通信……他的摩步师就像一台复杂严谨的机器,哪个环节发生丝毫的纰漏,整个机器就会运转失灵。
  “高原2000”演习之后,王西欣作了一次令所有参观者和参演部队官兵大受启发的总结:他以陆军主战火炮的一次射击作为一个指数,以此为参照,对参演部队的火力进行总体评估。
  评估虽不尽科学,反响却十分强烈。在这之前,野战部队中还少有人对战斗力作这样的分解量化。
  王西欣继续前进。他决心搞一套涵盖全师战斗力的评估系统,对这支部队每一处细节末梢的战斗力生成都做到心中有数。不久,一支60多人组成的专题组成立了。
  这无疑是一个足以令数学家都挠头的庞大而复杂的课题:设计模型多达16层。仅对一名基层指挥员的评估就涉及上百项指标,而把这支几乎囊括了陆军部队所有兵种的精锐摩步师的每一个士兵、每一种武器乃至每一发炮弹都数字化为可以换算的指数,无异于天文数字。
  从春天到秋天,经过200多个不眠之夜反反复复的分析研究、设计统计、排列组合,一项用16开纸打印出来厚度近1米的成果诞生了,这就是后来被广为关注的《摩步师作战能力评估体系》。
  这一体系,围绕未来战争需求,将整师、整团、整营、整连作为评估单位,以指挥能力、协同作战、反应速度、信息对抗、野战生存、综合保障六大模块21种具体的作战能力为评估指标,建立了可以“用数据说话、靠电脑评判”的战斗力评估标准。年轻干练的装甲团长廖永红率领那支刚刚配备了新型坦克的部队,就是通过这套系统接受了战斗力检验的。
  数字化,这是王西欣常常挂在嘴边的词汇。“要打赢明天的战争,必须从现在起着手打造后天的军队。”王西欣时时刻刻鞭策着自己和自己的部队。
  1991年,从最简陋的四通打字机入手,王西欣开始学习计算机。第二年,他说服妻子,动用了几乎全部家庭积蓄,购买了一台286电脑。6年后,当他迈入国防大学校园时,已经是位能够组装电脑、能够设计程序的高手了。
  高起点才有宽视野。这样的经历,使得王西欣愈发清醒地意识到,源于军事需求而出现的计算机,在军事领域引发的这场革命将意味着什么!从指挥自动化网络的建设发展到各种武器平台的数字化,从战场数字化到网络中心战理论的出现……始终关注着来自军事技术前沿点滴变化的王西欣,先后发表了《网络攻击与反击技术》等20多篇学术文章,出版了5部军事书籍。
  如今,在王西欣精心打造的这支部队,一个上连总部,下连基层分队的指挥训练网已经形成。团营数字化指挥系统和作战指挥综合数据库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一个信息指挥连已在最近的网上演习中初露锋芒;千军万马被网络于小小的屏幕,指挥员足不出门,便可以纵览全师,迅速调兵遣将。在师团机关里,40%以上的军官拥有计算机二级以上证书。
  数字化,首先收获的是“人的现代化”。它逼着全师上下在同一时间对同一问题同步思考,即使最基层的指挥员,心中也得有事关全局的大观念。从一场场网络对抗和一次次实战化演兵中,王西欣欣喜地看到,现代战争的观念深深烙在了官兵思想中。
  时不我待。军人的时间历来以分秒计算,要赢得未来战争的“制胜权”,必须争取比金子还珍贵的分分秒秒。王西欣和他的决策层进一步把数字化思路延伸到了战备建设之中,全师规模的紧急出动时间缩短了一半。
  这就是着眼后天的魅力。它所带来的,常常是对今天意想不到的超越。
  今年5月,一支摩托化步兵分队沿千难万险的川藏公路开赴海拔4500米的高原,执行一项奇特的试验任务——“战斗效能试验”。
  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大强度的训练了。高原深处,这支全副武装的小分队接连展开常行军、强行军、急行军等机动训练,和班、排、连战术攻防演习……对高寒山地的训练与保障进行逐项检验。
  50天后,当小伙子们完成了6000公里远距机动回到营区时,每个人都瘦了一圈,摩步师的数据库里,又增加了一笔重要的积蓄——12000组关于特殊地域、特殊环境、特殊气候中超极限野战生存和装备效能的综合数据……
  但是,在王西欣的眼中,他为“后天”准备的最大的财富,却是手上的这支一天天成长起来的人才队伍。5位团长清一色经过跨军兵种院校交叉培训,思想活跃,精力充沛,能征善战。一大批专家型军官茁壮成长,开始迈上营级主官舞台。全师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军官已达到92.3%,与国防大学等12所院校联办的6所“随营学校”依然红红火火……而这,无疑是决胜明天的重要基础。
  唯一无法数字化的,也许是这支精锐之师所拥有的那股无坚不摧的士气了。昂扬的斗志,剽悍的体格,敏锐的反应……以及对胜利的执着渴望,即使是兄弟单位之间拉歌,也要力求压倒对方,以至于常常对峙在路口、电影院等一切可以“较量”一番的场所。
  向来治军严厉的王西欣对这种情况下的“蛮不讲理”充满了宽容:“军人,士气第一。无论战争形态如何变化,士气都是一支军队克敌制胜的必备条件。高昂的士气,历来是我军的最大优势。”
  敢向变革潮头立,决胜明天谋打赢。再过几个月,当又一个秋天到来时,王西欣所率领的这支部队又将开进苍凉的大凉山腹地。那些挂在未来战争之树高高枝头上的探索之果,经过春天的孕育,夏天的成长,将在这个金色的季节里得到检验和收获。
  王西欣知道,与前几场演习相比,这次演习将少了几多攻防对垒、杀声震耳、硝烟弥漫的壮观场景,却包含了诸如信息攻击、特种作战等更多更高层次的现代较量。从科索沃战争到阿富汗战争再到伊拉克战争,仅仅从战争外观上看,激烈程度不同样一次逊于一次吗?
  巨变无声。
  这,正是王西欣和他的战友们在殚精竭虑的上下求索中所深深期待的。


第4版(要闻)
专栏:迎难而上促就业

挖掘新岗位 创建新品牌
 哈尔滨“妇联家政”促下岗女工再就业
  本报哈尔滨7月29日电 记者蒋升阳报道:今年46岁的计时工肖纫冬近来喜事不断:当上了省人大代表,又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先进标兵。这是她下岗后到哈尔滨市妇联家政服务中心当计时工近5年来,靠辛勤工作、优质服务赢得的回报。日前,正在用户家中做家务的肖纫冬对记者说:“靠诚实劳动获得用户的信任就是一种幸福。是市妇联帮我找到了这种幸福。”近年来,哈尔滨市妇联把带领下岗失业妇女进入家政服务领域实现再就业作为工作的主攻方向,逐渐打响了“妇联家政”品牌,安置下岗失业妇女1万余人。
  40岁以上的下岗女工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政服务市场呈上升趋势。哈尔滨市妇联针对这一实际,不遗余力地发展壮大家政服务业,以此作为安置下岗失业妇女的主渠道。他们先后建立了市、区、街道三级家政服务组织。市妇联建立了家庭服务中心及两个分站,拥有“嫂子队伍”和计时工2600余人;区、街道两级妇联也创办由下岗失业妇女组成的“报嫂”、“护嫂”、“家宴嫂”服务队200多个,吸纳8000余名下岗失业妇女。
  哈尔滨市妇联还注册了“妇联家政”品牌标识,以妇联组织良好的社会信誉,努力打响“妇联家政”品牌。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她们又创建了“妇联家政110”热线,向全市家庭提供信息服务;推出了陪老助谈、假日保姆等新项目,使服务项目由原来的25个扩展到45个;推出了“计时工超市”,服务按等级收费,由用户自选,受到用户的欢迎。
  为增加就业岗位,哈尔滨市妇联在延长家政服务的物流链上做文章。他们与市农业开发办联合建立了占地7.2万平方米的市巾帼农业开发示范园区,吸纳200多名城乡妇女从事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同时,在城里成立“巾帼无公害食品配送中心”,形成一条龙服务体系。


第4版(要闻)
专栏:

刘延东受中共中央委托
  向党外人士通报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精神
  本报北京7月29日讯 记者潘跃报道:受中共中央委托,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今天向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无党派人士和民族、宗教界人士通报了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精神。
  刘延东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是一次重要的会议,胡锦涛、温家宝同志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认真学习贯彻和落实会议精神,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按照中共中央的要求和部署,确保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刘延东指出,在抗击非典斗争中,统一战线广大成员作出了重要贡献。统一战线各界人士认真学习、贯彻和落实会议精神,要充分认识这次抗击非典的基本经验,并把它贯彻到加强公共卫生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各项工作中去;要充分发挥人才智力优势,积极为加强公共卫生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言献策。
  出席通报会的有何鲁丽、丁石孙、成思危、韩启德、傅铁山、李蒙以及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和民族、宗教界人士。


第4版(要闻)
专栏:

  四川省华蓥市狠抓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培训,针对市场需求开设了计算机、餐饮服务等20多个专业,培训人员中95%以上走上了就业岗位。图为计算机学员在认真学习。
邱海鹰 诸大金摄


第4版(要闻)
专栏:

宣讲员与农民面对面
本报记者 吴兴华
  7月29日上午11时许,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央编译局局长韦建桦为长沙市2000余名干部作完报告后,冒着酷暑,直奔长沙市雨花区洞井镇高升村。在王家冲组村民张建明的新居内,他与张建明一家人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
  韦建桦问:“你们村干部的作风怎么样?”张建明的爱人陈伦辉抢先回答说:“村干部太辛苦了!我们村靠城边,城市扩大,我们村被征的地和房屋多。尽管给了我们补偿金,但长远生计成了问题。”说到这里,陈伦辉接过来说:“2000年,村干部把征地拆迁资金集中起来,村上再贴补一部分,按城市小区统一规划,帮助我们村民每家每户建起了楼房。村干部又带领大家建立了工业开发区,办工厂;建起了花卉等几个市场,解决村民的就业。现在,我儿子在村里工作,我爱人在家务农。一家人住得好,收入也不错。”
  “村里精神文明建设怎么样?”高升村党支部书记康建新回答说:“我们村里办起了村民学校,学习市民公约,学文化,学技术。”
  韦建桦接过话茬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一定要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一起抓。”康建新和张建明一家人连连点头。
  韦建桦问张建明一家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你们对市、区、镇、村的干部有什么要求?”张建明笑着说:“我们希望干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办更多的好事、实事。”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三个代表”与群众利益
吴建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系统和科学的理论,也是丰富和具体的社会实践。所以,人们常常听到一些同志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亲民、爱民、为民的理论,是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的理论。人们每每看到自己身边的变化,或钱袋子鼓了,周围的环境好了,或困难群众有人关心了,干部作风改进了,就会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有更深切的体会。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论述,从执政为民的高度,对新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作出郑重的承诺,把代表并实现人民的利益与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说得何等透彻,何等鲜明。
  其实,从老百姓到领导同志所讲的都是一个道理,那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有些同志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往往找不到落脚点,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维护和实现老百姓利益没有联系起来,在理论上讲得头头是道,落实下去却往往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用这样的态度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群众是不欢迎的。
  是不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要听讲得怎样,更要看做得如何。是否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这是一块“试金石”。可以说,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是要实践“三个代表”。这种实践不仅要体现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上,体现在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上,也体现在每一项具体工作中,特别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生产生活中。学龄少年能否上得了学,群众遇病能否吃得起药,遭受灾害能否得到及时的救助,以及如何减轻农民负担,如何保障下岗职工生活和再就业,等等。把这些事关老百姓利益的事办好了、办实了,在老百姓的眼里就是实践“三个代表”。
  理论联系实际,要见人见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民”,就是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为公”、“为民”重于千钧。老百姓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所以拥护,就是这个理论能够切切实实给他们带来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落实在最困难的地方,落实在群众意见最多的地方,落实在工作难度大的地方。这样,理论学习才能深入人心,才有实际意义。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科学理论的生命力,就在于谋国家之发展,谋群众之利益。而国家的发展归根到底也是为了给群众带来实惠,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的理论与群众迫切需要的一致性越多,群众对理论的信任度就越强;我们所干的事情与群众利益的关联度越密切,群众参与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就越高。只有把群众利益实现、维护、发展好了,人们的一切聪明才智才会调动起来,发挥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