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3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任务艰巨
时间过半 目标尚远
  本报北京7月2日讯 记者赵永新、刘毅报道: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在今天召开的全国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重点流域区域的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总量和重点工程进展与“十五”计划规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目前“十五”时间已经过半,各地各部门应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快进度,团结治污,务求实效,确保“十五”计划如期实现。
  在环境质量方面,淮河流域尚有45%的省界断面没有达到“十五”目标;辽河的西辽河已连续5年断流,水污染相当严重;海河流域尚有70%的省界断面没有达标;太湖、巢湖以及滇池、草海、外海有机污染富营养化状态指数有所好转,但部分监测断面的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没有达标。“二氧化硫和酸雨两大控制区”内尚有15%的城市二氧化硫浓度不符合要求。全国113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中,83个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超过国家二级标准。
  在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方面,“三河”、“三湖”、南水北调东线、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地区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547.3万吨,氨氮排放总量80.0万吨,分别超过控制目标139.2万吨和17.8万吨;“二氧化硫和酸雨两大控制区”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149万吨,超过控制目标96万吨。
  重点工程投入不足,工程建设滞后。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中共安排治污项目2418个,总投资1926.3亿元,截至目前尚有67%的治污项目刚刚开始前期准备甚至尚未启动,特别是河北、安徽、河南流域治污项目进展缓慢。“二氧化硫和酸雨两大控制区”计划安排的279个重点二氧化硫治理项目中,已建成和开工的仅占43%。
  解振华指出,污染防治“十五”计划行动迟缓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的领导存在先发展后环保的错误思想,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对立起来,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重一时一地的局部利益,忽视整体利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甚至违法决策。同时,地方政府干预环境执法监察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加剧了有法不依、违法难究,导致企业治污积极性不高。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中医药防治SARS科研取得新进展
  临床疗效得到进一步证实 有关课题获世卫组织立项
P3实验室开始抗SARS研究 首批两种中药进入临床
  本报北京7月2日讯 记者王淑军从今天召开的全国中医药防治SARS学术研讨会上获悉:中医药防治SARS科研近期又取得新进展。
  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可信的设计和数据进一步证实:在SARS早中期显示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比纯西医治疗退热快、减轻呼吸急促症状、改善肺功能、减轻病毒对肌体造血功能的影响、维持较好的血氧饱和度等方面的明显优势。一项“中药治疗SARS患者病程、预后及免疫应答反应的影响”课题已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立项,正在开展。中国中医研究院P3(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通过全国防非典指挥部科技攻关组考核,已开始细胞水平的中药抗SARS病毒研究。
  会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承办。会议收到150篇论文,涉及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中药基础研究和理论探讨等内容,大会论文评审组筛选出100篇论文上会交流,30余篇作了大会发言,集中展示中医药防治SARS学术的阶段性成果。卫生部党组书记、常务副部长高强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到会并讲话,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科技部、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及全国卫生和中医药系统的有关负责人、专家学者近200人出席会议。
  高强在研讨会上说,从前段的实践看,中医药成为防治SARS的一支生力军,但不能仅停留在实践经验的层次,还要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通过科研数据证明并能解释分析中医药为什么有效,让世界医学界认可。
  据统计,全国有96所中医院派医疗队到195所定点医院参与救治,占定点医院总数的52.3%,在全国内地5326例非典确诊病例中,中医药参与治疗的病例数达3104例,显示出明显的疗效。在此基础上,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立项,开展28项相关临床研究课题,推行临床对照研究。
相关链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批准“连花清瘟胶囊”和“复方鳖甲软肝片”进行临床研究。这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启动防治非典型肺炎药品快速审批通道后,首次批准用于治疗非典的中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有关负责人2日指出,鉴于目前医学界对非典的认识尚不全面,相关基础工作相对薄弱,他们对上述药物进入临床研究的临床定位进行了严格限定:“连花清瘟胶囊”主要用于非典早期发热病人,“复方鳖甲软肝片”主要用于非典所致的肺部炎症吸收或肺纤维化。
  这位负责人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收到上述药物的注册申请后,立即将其纳入快速审批通道,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有关临床前的研究资料进行审评。(据新华社电)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近日,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举办“告别陋习,文明从我做起;树立新风,共建美好校园”万人签名活动,培养良好规范的文明举止,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暴青雨摄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今日新语

请给眼睛放个假
管宏图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感觉器官,是人类从事一切活动的基础。近年来,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居高不下,呈快速上升趋势。笔者手头一份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一至三年级的小学生眼睛近视率为10%,四至六年级学生达21.43%,初三学生为54.77%,高三学生则高达70.88%。面对比率如此之高、增长如此之快的近视率,令人心忧。
  造成近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中间有家庭、学校、学生等各方面的因素。据报道,导致学生近视患病率上升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用眼过度。虽然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减轻学生负担”,但仍有不少学校我行我素,随意占用学生文体时间,大搞“题海战术”。不少家长也是望子成龙心切,学校“减负”家中却要“增负”,不仅要求子女参加名目繁多的培训班,而且还要请家教给孩子“开小灶”。长时间的持续用眼,又不注意用眼卫生,就会引起调节痉挛,形成假性近视,如果不及时矫正治疗,时间久了,就会发展为真性近视。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如此高的近视率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时下,一年一度的暑假将至,对于学生们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给眼睛调整和休息的难得机会。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学生的假期早已被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提前安排好了,社会上各种所谓的夏令营、兴趣班、特长班、辅导班、家教课把学生的整个假期挤得满满当当,学生的休息根本无从谈起,眼睛当然也得不到片刻休息。还有少数学生护眼意识十分淡薄,长时间观看电视、迷恋游戏网吧,这样一个假期下来,学生的近视度数不降反升,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以后的成长发展极为不利。因此,笔者提醒所有的学校和家长,爱护孩子要从爱护孩子的眼睛做起,不要在假期给孩子增加过重的学业负担,要引导和监督孩子合理用眼,把近视度数降下来。
  为了孩子的健康和前途,请给孩子的眼睛放个假吧!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高考热线

教育部督查高校招生录取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热线开通
  本报北京7月2日讯 记者温红彦、丁伟报道:2003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正在进行,教育部已派出督查组,赴部分省区市监督检查招生工作。
  此次督查的主要内容是各地、各高校贯彻执行国家招生政策、法规及招生计划的情况;普通高校使用调节性计划、定向生、自主选拔、艺术体育特长生等各种特殊类型和特殊形式录取新生的情况,以及各地独立学院的招生情况;各类高校收费项目和标准向社会公示以及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各地、各高校招生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开展招生监督工作的情况。
  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本地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期间的督查工作。在本科招生录取结束后,各地、各高校要按照有关规定,对本地区、本校招生工作进行一次自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妥善处理并立即上报。
  本报北京7月2日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召开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更好地为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服务,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专门开设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热线”,专题解答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帮助高校毕业生了解国家政策;同时,为高等学校和用人单位提供政策咨询。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热线号码是010—66096620,自2003年7月7日起,每天8点30分至17点开通(节假日除外)。(育文)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中日友好医院与北京藏医院联合医疗中心开诊
  本报北京7月2日讯 由中日友好医院与北京藏医院共同组建的联合医疗中心今天在北京藏医院正式开诊。
  在抗击非典战役中,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作为专门医院,北京藏医医院则挖掘整理藏医“曼度”法及系列古方,向中日友好医院赠送抗击非典用药,有力地支持抗击非典工作。两家医院决定共同组建联合医疗中心。据悉,联合医疗中心将实行两家医院双向转诊制度。中日友好医院派出一流西医进驻医疗中心,北京藏医院则组织国内知名藏医、民族医专家开展会诊,从而使两院的患者可同时享受到西医、中医、藏医及多民族医的治疗。(赵安平 潘跃)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细胞工程生产基地在沪动工
  本报讯 上海曦龙生物医药工程有限公司细胞工程生产基地日前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正式动工。该公司的主要产品是长效注射用镇痛微胶囊,它运用异种细胞移植技术治疗顽固性疼痛和癌症引起的疼痛,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全新的生命科学项目。该药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正式进入临床试用。
  (晓白)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北京奥运气象服务启动
  本报北京7月1日讯 记者刘毅报道:从今天起,北京奥运英文网站开始发布与奥运会有关的气象信息,这标志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气象服务工作正式启动,成为历届奥运会提供气象信息最早的一届。
  首次登录北京奥运网站的气象信息是北京、青岛的部分自动气象站每日24小时气象资料,包括逐时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太阳辐射及日照时数等。目前北京奥运网站气象网页由北京奥组委、北京市气象局、青岛市气象局共同完成,每天更新一次。
  提前为奥运会保障提供气象服务,可为奥运会场馆建设、赛事安排以及参赛者的适应性训练提供更加科学的气象决策依据。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近日,厦门大学科研专家在厦门大兔屿内发现黑色型小白鹭的鸟巢,并对其繁殖过程进行观察研究,试图找出这一变种白鹭的遗传规律。据了解,这次对黑色型小白鹭繁殖过程的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 陈小?摄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莫潇燕
 战胜骨癌 考入北大
王光辉
  一个人的“飞燕”奖
6月24日,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的毕业典礼上,校长康健将“飞燕”奖颁给一位18岁的女生莫潇燕。
  莫潇燕,外表文静柔弱,总是面带微笑。患有骨癌的她,在刚刚结束的高考(理科)中考了640分,被保送到北大外语系。
  “飞燕”奖上这样落款:“你的到来,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更多的是快乐。你的坚强总使我们看到希望。你的信心总让我们受到鼓舞。命运是爱你的,我们也是爱你的。——你的老师和同学”
  康健校长介绍说,专门为一个学生设立奖项,这在该校还是第一次。“飞燕”奖的名称由全校师生征名而来,意为希望潇燕今后能飞得更高、更远。该奖由校长基金设立,今后,与潇燕类似经历的学生也将获该奖。
  珍惜生命每一天
2000年10月,正念高一的潇燕因持续腿疼到医院检查。经拍片、穿刺后,她被诊断为“左股骨下段骨肉瘤”,即骨癌。
  接着,潇燕开始经历极为痛苦的化疗—手术—化疗的治疗过程。大剂量化疗反应剧烈时,她每天要吐上十几甚至几十次。第一次化疗后,她就掉光了头发。头发长了又掉,掉了又长,直到5组化疗结束。
  2001年2月的手术后,潇燕的半截股骨和整个膝关节被换成金属假体。假体穿入骨髓,一直到股骨头。
  手术后,她的腿不能弯,必须直挺挺地在床上躺4个星期。为了尽快恢复行走能力,她一直咬牙坚持锻炼肌肉力量。术后两周,她开始了又一轮8组化疗。化疗中,在她娇小柔弱的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的笑容。医生们常常拿她做其他病人的榜样。
  2001年9月结束最后一组化疗后,潇燕来到2003届实验班。由于化疗的副作用,她的白细胞迟迟不能恢复正常,只能靠打针来维持应有的免疫力。然而,从这时起,潇燕开始坚决拒绝学校的特殊照顾。
  实验一班班主任姜民介绍说,最初,学校老师主动用自己的车带潇燕上学,但没过多久,潇燕为了锻炼腿部肌肉和行走能力,主动改为每天坐公共汽车、过天桥上下学,即使下雨下雪,也从不迟到。
  “我把命运给我的特殊考验看成是它赐予我的特殊机会,让我更明确生活的意义,珍惜生命每一天。”莫潇燕这样鼓励自己。
  同学眼中是最美
2002年12月,潇燕原来的穿刺道复发,不得不立即住进医院做手术。第二次手术后证实,新的肿瘤仍是原来穿刺时留下的恶性肿瘤细胞。
  在大家担心她又被割掉一大块肌肉会影响活动时,她坚持锻炼,又以奇迹般的速度恢复,连医生都为此感到吃惊。术后,医生建议她吃中药以增强免疫力,在她小屋书桌上,一边是厚厚的复习资料,一边是一个大大的熬药砂锅。
  实验班的学生多少有些自负,从不盲目崇拜别人,但潇燕却成了他们的参照系。他们在作文中写道:“每当我们学习中遇到困难,感到乏味的时候,我们的眼前都会情不自禁地浮现出潇燕的笑容:刚强、自信、坚韧。她的微笑能帮助浮躁的心灵沉静,疲懒的精神重新振作。”
  就是这个平凡而坚强的女孩,让全班的同学由衷地说出:“你在我眼中是最美。”(摘自6月26日《京华时报》)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名家特递(23)

鼓励学科交叉 促进原始创新
——纪念DNA双螺旋结构发现50周年
周光召
  科研投资是促进原始创新的必要条件,但绝不是充分条件
多学科交叉、合作与竞争是创新思想的源泉
有选择地继承发展前人的成果才能作出重大创新
  作者简历:我国著名的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9年5月15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先后就读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和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院长及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协主席至今。
  大家都非常关心中国科学的发展,希望能很快出现重大的原始创新。和美国相比,我们的科研经费投资强度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一局面很难立刻改变。那么是不是重大的科技创新都是在投资强度高的条件下产生的呢?事实上,20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三个发现——相对论、量子力学和DNA双螺旋结构,都是在物质条件不太好的情况下产生的。科研投资很重要,是一个必要条件,但是绝对不是一个充分条件。今年恰好是双螺旋结构发现50周年,它的发现过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发现DNA双螺旋结构是20世纪生物学最重要的发现。对这一发现作出重大贡献的四位科学家,克里克、沃森、维尔金斯和弗兰克林都是在英国工作。当时二战刚刚结束,英国的经济状况与美国比差距很大,但英国的科学研究却遥遥领先于美国。
  克里克和沃森所在的卡文迪许实验室是英国剑桥大学内设的物理学实验室,在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这里的主任都是权威的科学家,在实验室里起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讨论中间随意跟教授争论。沃森是一个天才,22岁就得到了美国动物学博士学位,在一次学术会议上他听到维尔金斯报告DNA结构的X光分析,决定要从事DNA分子结构的破译工作。克里克战时从事过磁性地雷和雷达的研发,战后他读了量子波动力学发现者薛定格的《生命的本质》一书,深受启发,决定改学分子生物。沃森和克里克认定:所有生命的现象都是在分子的层次所产生的。如果不懂得分子的话,就不会懂得任何的生命现象。基因的三维分子结构是了解生命现象的关键,这个认识促使他们排除一切困难,紧密合作,不怕失败,最后终于获得成功。
  20世纪50年代初,还有两个知名的研究小组从事DNA分子结构的研究工作,一个在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由当时知名的量子化学家鲍林领导,他在1950年成功地发现了蛋白质的a—螺旋结构。还有一个小组是位于伦敦皇家学院的维尔金斯和弗兰克林小组,他们是战后最早开始用X光分析DNA晶体结构的物理学家。弗兰克林是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她1947年起从事X光晶体分析,后来拍出当时最清晰的DNA结构照片。正是根据她的新X光照片,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双螺旋结构的设想。1953年4月25日,《自然》杂志发表了克里克和沃森的论文,也同时发表了维尔金斯和弗兰克林分别写的两篇实验结果的论文。
  四位科学家只有沃森毕业于生物专业,克里克和维尔金斯毕业于物理专业,而弗兰克林毕业于化学专业,他们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在同一时间都致力于研究遗传基因的分子结构,在充满学术交流和争论的环境中,发挥了各自的特长,为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作出了各自的贡献,这是科学史上由科学交叉产生的一次重大科学成果。
  自然科学的重大科学发现过程,不仅是科学家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严格的科学方法、敏锐的思维和观察对自然现象和规律进行的探索,又是科学家的个性、爱好和观点在竞争与合作中形成的学术思想上的融合、碰撞和冲突,也反映出社会和学术群体给予的鼓励、包容和压力。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可谓水到渠成。1859年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学说之后,无数科学家一直在研究成千上万种不同形状和习性的生物之间的关系;1865年,德国人孟德尔通过豌豆子代性状显示的规律,首先发现了由父母向子代遗传,并能一代代遗传下去;1869年瑞士生物化学家米歇尔分离出DNA分子;1882年德国解剖学家弗莱明发现了染色体;1910年美国科学家摩尔根发现遗传信息位于染色体上;1920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斯发现了转移因子;1944年科学家初步确定了转移因子在DNA中间;1952年科学家用放射化学的原子跟踪方法确定是DNA。从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过程,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1.将一个学科发展成熟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应用到另一学科的前沿,能够产生重大的创新成果。学科交叉是创新思想的源泉。
  2.科学的发现是一个知识不断积累、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善于学习和鉴别,对已有的结论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选择地继承并且加以发展,才能作出重大创新。
  3.选择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课题,坚持不懈,十分重要。取得重大发现的路程不会一帆风顺,进入新领域的青年科学家必须像沃森和克里克那样,充满自信,不畏艰险,坚定不移去实现认定的目标。
  4.既要敢于竞争,更要善于合作。沃森和克里克最后能成功,在于他们既能顽强地坚持己见,又能灵活地倾听对方意见,互相尊重,并服从真理,达成一致。
  所有这些再一次说明,当重大发现的时机已经成熟,在何时何地何人发现则是由很多因素综合决定的。我国目前的科研环境不够理想,特别需要加强人文环境的建设。要创造一个科学团体内部不同学术思想通过竞争、选择、优化、融合而不断进化的发展模式。要在强调专业深入的同时,加强最新科学成果向周边相关学科的渗透和应用,要创造条件,鼓励不同学科专业人员进行学术交流,推动他们针对重大科学问题进行跨学科探索和合作。要特别提倡青年的自信心和团队精神,敢于向权威挑战,通过学习和首创达到超越。(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