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28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

发展文化产业
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贾建芳
  十六大报告强调,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对于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产业是指生产文化产品或提供文化服务以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要的各类行业门类的总称。从国际上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出版、数字化、网络传输等应用于文化领域,推动了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文化产业也逐步发展起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文化产业以市场为基本手段配置资源,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通过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进行调节。文化以产业为载体进入市场,能够把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流通和传播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积极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是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而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方面,文化产品具有不同于一般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对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产生重要影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避免市场机制的自发性、盲目性造成文化产业庸俗化的现象。另一方面,市场机制能够使文化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有效地调动社会各方面发展文化事业的积极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根据我国文化产业的自身特点来进行,这样才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
  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人们因性别、年龄、职业、审美心理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文化需求也不尽相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多层次化,对文化传媒便捷化和文化信息丰富性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这一方面推动了影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传媒工具的发展,使传媒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从而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文化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使文化生产主体多元化,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发展文化事业,使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多彩。发展文化产业还能大幅度地扩展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品消费。这样既能使文化生产多样化与文化消费多样化联系起来、互动起来,又有利于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发展文化产业,可以有效地解决我国现阶段文化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发展文化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统领,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应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把深化改革同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结合起来。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加强宏观管理,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完善文化市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这些努力,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体制基础,不断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第9版(理论)
专栏:群众抒群言

首先要知晓群众利益
  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群众利益,首先要真正知晓群众利益。仅仅站在高处发号施令,瞎指挥、乱点谱,或者装模作样地“下去”走一圈,是难以做到这一点的。只有深入群众,倾听民声,体察民情,才能了解群众的实际情况,搞清群众的实际需要,知道群众希望做哪些事和怎么做事,从而带领群众做群众愿意做和希望做的事,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群众的利益。
  ——王西冀(广西)


第9版(理论)
专栏:群众抒群言

辩证看待群众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
  群众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只看到当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那是群众利益上的“近视眼”,反映在工作中就是容易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只看到长远利益而忽视当前利益,那是群众利益上的“远视眼”,反映在工作中就是好高骛远,不能及时、妥善地处理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无论“近视眼”还是“远视眼”,都会造成我们工作上的失误,结果只能是既影响长远利益的实现,也影响当前利益的实现,从而影响群众的积极性,最终会影响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大业。
——刘卫平(北京)


第9版(理论)
专栏:群众抒群言

在问题面前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共产党人必须始终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当问题一时难以解决、群众又不理解的时候,切忌我行我素,对群众的担忧置若罔闻,把群众的意见一棍子打死,容不得半句怨言和牢骚,而是仍要坚定地相信群众,把党和政府的政策原原本本地交给群众,把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明明白白地告诉群众,真心诚意地依靠群众,虚心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惟有如此,才能让群众心齐气顺,赢得群众的真心信任和支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打开工作局面。
  ——张金炳(江西)


第9版(理论)
专栏:群众抒群言

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工作
  做群众工作要有针对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在群众中有一定威望和影响力的人,要加强引导和沟通,充分发挥他们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对个别性情急躁、爱钻牛角尖者,要避免针锋相对,而应以诚心换真心,找准其思想上的突破点,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对头脑灵活、勤劳致富者,要肯定他们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成绩和优势,促使其带动更多的群众一起致富;对收入低、家境困难者,要备加关心、主动帮扶,既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又帮助他们找对致富的路子。
——陈易伦(江西)


第9版(理论)
专栏:群众抒群言

对待群众切忌“六气”
  在对待群众、服务群众方面,切忌“六气”:一是娇气,不愿深入群众、深入基层,贪图安逸享受;二是怨气,碰到事情繁杂、工作辛苦,就满腹牢骚;三是傲气,自认为高人一等,瞧不起群众;四是冷气,对群众的疾苦麻木不仁,不闻不问,漠不关心;五是霸气,颠倒主仆关系,以“父母官”自居,对群众指手画脚;六是邪气,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党员干部无论沾上这“六气”中的哪一种,都会脱离群众,甚至腐化堕落。
  ——汪坤(湖北)


第9版(理论)
专栏:群众抒群言

做群众喜欢的“三亲”干部
  所谓“三亲”干部,一是“亲农”:经常深入农村,同农民谈心,与农民交友,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二是“亲贫”:主动与贫困户、下岗职工攀亲结对,为他们想项目、找资金、送技术,不遗余力地帮他们脱贫致富;三是“亲访”:真诚地对待上访群众,弄清事情原委,是误解的帮助沟通,是冤屈的帮助伸张。这样的“三亲”干部,才是群众真正喜欢的贴心人。
——李玲华(江苏)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十六大报告 贯彻十六大精神

把握新变化 促进新发展
——对新时期文化特征与功能的新认识
王燕文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核。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指明了文化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科学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正确处理文化与人、文化与城市发展、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须科学把握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特点,建立文化与人的新型关系,实现文化发展的新突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呈现新的特点。
  文化存在形式的多样化。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精神文化实践活动成果的总和,属于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一般以宗教、音乐、戏剧、文学等形式存在。但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存在于社会的方式更加丰富多彩。一方面,文化愈来愈和现代科学技术紧密融合在一起,无论是进行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还是接受和享受文化成果,都要依靠科技手段的帮助来实现,文化的表现形式日益演变为一种技术的形态和过程;另一方面,文化借助现代印刷技术、影视技术、卫星通讯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数码技术等科技手段,转变为具体实在的文化信息产品,各类文字、音像、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产品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主要载体。这大大丰富了文化的外在形式,建立了文化与人更为密切的联系,使文化更加深入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文化以产业为载体进入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具有不同于一般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对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必须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接受文化成果的方式正在发生重要变化。过去人们享受精神文化成果,大多以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公益性的方式为主,现在则转变为一种正常的消费行为。而且,这种方式正在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消费范围在扩大,额度在增加。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支出逐年增加,恩格尔系数逐年降低。这既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是人们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方式的重大改变,也为促进经济增长创造了新的平台。文化产业正在发展成为一个包括生产、交换、消费等过程的相当完整的产业链,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标准有了更丰富的内涵。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任何一种文化生产不仅要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而且还要考虑市场需求,在遵循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使文化产品既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又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增强发展活力。因此,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既有较高的艺术品位,又有广阔的市场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须从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潮流中理解文化的新内涵,建立文化与城市的新型关系,实现城市发展的新突破
  城镇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尺度。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城市和文化是一对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没有文化的城市是单调的、雷同的,是缺乏活力和吸引力的。文化对于城市的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保持城市特色与个性。良好的城市形象,除了先进的设施、完备的功能、优美的环境,更多的应是城市精彩独特、内外兼具的文化特质与魅力。当今世界,城市的改造、建设和发展正在迅猛推进,规模化、大型化,高楼大厦、高速公路,人潮涌动、霓虹闪烁等,似乎已成为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但这种趋同发展带来的后果,就是城市个性的丧失。如何保持每座城市的独特个性,使之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这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城市发展的重大课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创造与弘扬城市文化。创造与弘扬城市文化,既表现为塑造城市的外在形象,还表现为营造城市浓郁的文化氛围,培育高素质的市民群体,形成良好的城市精神和市民精神,使文化深深地融入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是富有文化个性的城市,就越能在世界城市之林中保持独特的魅力,就越富有民族和世界城市的意义。
  保持城市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正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期。在我国城镇化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城市间也正在进行着包括经济建设、市政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的竞争。在这场日趋激烈的城市竞争中,文化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日益增强。一方面,由于文化自身的特点,使文化在更宽领域、更深程度上融入到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各项具体工作中,极大地提升、优化、改进城市工作的发展思路,改善城市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全方位发展;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得到空前发展,一些重要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开始崛起,涉及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艺演出、工艺美术、体育比赛、信息广告、文化娱乐以及教育、旅游等多个领域,形成相对完整且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链,为城市经济发展增加了新的增长点,也成为城市之间竞争与合作的核心内容。城市之间的竞争,将在很大程度上以文化论输赢。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须从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中理解新时期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建立文化与经济的新型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突破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我们除了要认识文化自身及其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应认识文化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从社会经济活动的宏观层面看,文化已成为一种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往往是以技术、管理、人才等为基础和手段的。在这个过程中,各种高新科技手段被更加广泛地运用到经济活动中。同时,文化也作为一种超出单纯技术和管理手段之外的东西被成功地运用到经济活动中,成为推动经济发展、赢得竞争主动的“法宝”。经济活动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越来越厚重,文化成分的含量越来越高,各种各样、各个层次的经济活动对文化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许多经济活动都包含一定的文化内涵或以一定的文化方式来运行。一方面,文化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展开,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服务、保证和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文化在新的社会经济运行平台上不再拘泥于围着经济打转的从属地位,而是直接走上市场经济的舞台,成为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直接成为一种经济活动,直接产生经济效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成熟,文化逐渐形成一种新的产业,正在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从社会经济活动的微观层面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企业的文化建设,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理念和具体运作方式,影响企业竞争的范围和领域,影响企业的社会存在价值。在实践过程中,一方面,企业文化被赋予了凝聚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强化企业管理、提高员工素质等多方面的意义,成为调动企业员工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内在精神力量,文化日益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另一方面,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更加注重自我形象和社会形象建设,更加讲究诚信,更加要求有一个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共同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从社会经济活动的世界背景看,文化竞争正在逐渐成为世界竞争的重要内容。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全部实力的总和,通常是由国家的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军事实力、外交实力、文化实力等组成的综合体系。在综合国力中,除了传统的经济力量、政治力量、军事力量、外交力量外,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在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全民素质提高、凝聚民族力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文化又成为某些国家和集团实现自身利益的重要工具。因此,我们务必要认清国际竞争中所包含的潜在的意识形态因素,主动应对,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服务。
  总之,文化建设对促进经济增长,增强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人的素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我们要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文化发展观中解放出来,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发展观。应按照十六大的要求,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抓好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
  ——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系列谈之四
韩安贵
  “历史孕育了真理”,这是西班牙大文豪塞万提斯的名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人民总是在社会矛盾的运动中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也总是从历史活动的实践和比较中不断寻找、揭示和发展指导自己前进的真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我们党80多年来带领人民披荆斩棘、不懈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继续团结奋斗、创造美好未来的科学理论。
  十分珍视历史经验,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经验是对实践的总结,经验凝结着智慧。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并用于指导新的实践,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必由之路。在领导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伟大进程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深刻的理论升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而得来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产物,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之时,我们党胜利走过80年的光辉历程。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全面回顾党的奋斗历程,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提出并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系统概括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并指出:“这些经验,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理论源于实践。自我们党诞生以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发展中国的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前赴后继,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而所有这些,又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打开了广阔的道路,为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80多年的奋斗历程波澜壮阔,80多年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80多年的历史经验博大精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我们党80多年光荣岁月和辉煌业绩的生动写照,80多年艰辛探索和历史经验的集中概括。不了解党的奋斗历程,就无法正确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历史是具体而多彩的。丰富的经验来自丰富的实践,科学的理论来自科学的总结。总结历史经验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积累的历史经验极其丰富,可以概括为很多方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从宏观和大局的高度,从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相统一的高度总结党的历史而得出的总结论。正如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所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具有的基本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有论述,但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第9版(理论)
专栏:干部说干事

深化农村配套改革——
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必然要求
  解决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问题,必须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尊重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为此,应在坚持长期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深化农村各项配套改革。
  目前,农村改革虽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尤其是税费结构、金融体制、流通体制、土地经营、农村工作机制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问题,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和方面还有不适应甚至阻碍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地方。比如,现行的城乡二元结构,使生产要素流动受到诸多限制,导致作为弱质产业的农业很难在市场上获得发展的资金与技术;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因得不到市场信息而“躺在田里换不来钱”,还要负担过高的税费;那些离土又离乡的农民手中的土地流转不畅;现行的农村金融体制导致只储不贷、资金流向城市的不合理局面;等等。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这些矛盾,除了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还必须深化农村配套改革。
  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减轻、规范、稳定的原则,对农村不合理的税费结构进行调整,特别要取消人头税和摊派的各类附加费,通过“正税清费”,合理确定农民的税负水平,从根本上治理对农民的各种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利益,让农民休养生息。
  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现行的农村金融体制不仅使农民贷款难,乡镇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难,而且农村资金只储不贷和外流现象也比较突出。因此,应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构造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能够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增加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点应是明晰产权关系和管理责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内部管理和自我约束机制,促使其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充分发挥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作用。同时,通过贴息、减税等优惠手段,鼓励金融机构面向农村、面向农户、面向农村中小企业放贷,增加对农村的资金供给。
  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尽快建立健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农产品成本控制机制、市场供求机制、市场竞争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调整补贴范围和方式,把过去补在流通领域的钱,直接补给粮食生产环节,补给粮食生产者,降低农民进入市场的风险,真正使农民受益。建立健全农产品批发市场特别是产地批发市场体系和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尽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产品和要素市场体系。鼓励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和经纪人搞好信息咨询和服务,打破市场封锁,形成正确的市场信号,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搞好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的衔接。
  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在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的前提下,鼓励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使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提高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改变过去农业生产的短期行为和对土地的掠夺性经营。特别要在农产品种子工程、技术推广、基地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大流通等领域,大力鼓励管理、资本、技术、土地等要素的拥有者,以股份制形式投入农业经营,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开拓市场,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和社会化,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强农业竞争力。
  推进农村工作机制创新。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乡镇机构改革,精简机构,转变职能,积极探索并尽快形成一套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工作机制,把过去主要依靠行政干预的管理方式,转变为为农民提供全程综合性服务。通过深化改革,转变工作作风,将农业科技、市场信息、资金信贷等直接送到农民手中,实现党员干部与基层组织结合,科技人才与农民群众结合,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作者为中共江西省吉安市委书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