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25日人民日报 第13版

第13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消费视窗

患风湿病多年的杨女士,每每看到“彻底攻克类风湿顽症”之类的广告,都满怀希望地掏钱购买,但是秘方并不奏效——
虚假医药广告坑人不浅
本报记者 富子梅
  虚假广告何其多
  杨女士患风湿病多年,夏天不能穿裙子,冬天还没到就早早穿上棉裤,遇到天气变化,腿疼得无法走路,寝食难安。病痛使她对各种治疗风湿病的广告格外留意。每当她看到“彻底攻克类风湿顽症”之类的医药广告,都会抱着极大的希望花钱购买,并期待药到病除。然而几年过去了,神医没有显灵,秘方没有奏效,钱却花了几万元,结果还是住进医院。杨女士感慨:虚假医药广告真害人。
  不久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全国19个省、市召开消费者座谈会,消费者反映最为集中的是医疗药品的虚假广告宣传。据介绍,这些虚假医药广告花样繁多,无孔不入:有的宣扬“神药”包治百病,有的吹嘘对癌症、顽固病症有独特疗效,什么“斩草除根、立竿见影”;“祖传秘方,一针就灵”等。还有不少药品广告既无药品管理部门批准的准许药品生产的“药准字号”,也没有经审批可做广告宣传的“药品广告审批文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今年一季度报纸广告监测结果显示,医疗服务广告和药品广告违法现象较为严重,违法数量占检查发现违法广告总量的九成以上。一些企业做虚假广告的胆子越来越大,声称“广告不假不行,别人都假你不假不行,假话说得越大,越没人敢怀疑你”,极大地破坏了药品消费环境。
  屡禁不止为哪般
  是什么原因导致虚假广告屡禁不止,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专家认为,多头管理让虚假医药广告有机可乘,而一些地方和传媒的“保护”更令虚假广告的制造者有恃无恐。
  目前,由于医药广告的多头管理,出了问题责任往往无法界定。比如医药广告是由卫生部门批准的,本应由卫生部门监管。但是如果涉及到治病的内容,按照我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药监部门也可以监管。而对虚假广告的查处,则由工商部门负责。这种管理,很容易造成部门之间扯皮,让不法分子钻空子。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应制定更具操作性的法律法规,严格把关,堵住医药广告市场管理的漏洞。
  中消协提出,当前虚假广告的地方保护和传媒保护现象很值得注意。靠虚假广告发了财的广告主往往是地方纳税大户、财政支柱,消协这样的民间组织在对它进行调查时难度很大。还有一些媒体为了自身的广告收益,在广告刊播审查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大量虚假医药广告畅通无阻横行市场,成了误导群众、坑害消费者的“帮凶”。
  加强整治保健康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计,去年共有3718份违法广告被公告,撤消药品广告批准文号167份,移送工商部门查处4389份。
  药品消费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专家认为,相关监管部门一方面应加强合作、加大查处力度;另一方面要对虚假违法广告及时公开曝光,尽量减少其负面影响。此外,加快药品行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也是一项重要的治本措施。如对企业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将企业违法违规行为记录在案并公示社会,起到警示和惩戒作用。
  消费者对广告也应该保持一个客观的心态,尤其是对那些绝对化的,违背科学、生活常识的广告应多一些自我保护的意识。根据消法规定,消费者因虚假广告欺骗、误导而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可获得双倍赔偿。作为消费者要有维权意识,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附图片)
  压题照片:消费者在广西南宁市一家医药平价超市内购药。
新华社记者 陈瑞华摄


第13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假日摄影

酷暑读书热
  进入七月以来,浙江杭州市持续晴热高温天气,许多顾客纷纷躲进凉爽的大型书店纳凉购书,由此带动了杭州书市。仅杭州庆春路新华书店购物中心一家的销售额与六月份同期相比就增加了百分之四十。图为几位少年在杭州一家书店内读书。 新华社记者 谭进摄


第13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周末闲话

带薪休假是职工应享受的合法权利,但真正实行起来的不多——
带薪休假难在哪儿
百合   同事最近家里装修新房,怕装修队施工时偷工减料,质量不保,便请了两周的带薪假,呆在新房里做“监工”。他感慨地说,参加工作快20年了,还真没歇过几回年假,这次要不是家里装修,恐怕假期又要“作废”了。
  朋友小柳在一家企业里坐办公室,工作不是很忙。她很想马上休年假,带着放暑假的孩子出去旅游,可又怕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办公室的人谁都没提过要休假,我怎么好意思张口呢!”在生活中,上述有假想休不敢休、或把休假当“事假”的情况并不鲜见。
  提起带薪休假,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职工应该享受的一项重要的福利待遇,但真正实施起来却并不那么简单,既有顾虑又有阻力。虽然有些职工确实是因“热爱”工作而主动放弃休假的,但更多的职工则心存顾虑,怕因休假而影响工作和前途。他们觉得,当别人都“一心扑在工作上”时,自己提出休假显得“觉悟”不高,会给领导留下表现不好的印象。现在就业形势这么紧张,说不定什么时候单位裁员,自己就会首当其冲被裁掉。
  一些单位对带薪休假态度消极,甚至设置障碍,也是带薪休假难以实行的主要原因。有的单位认为职工休假肯定会耽误工作,因此要扣掉相应的工资和奖金;也有的单位以人手紧、工作忙为由,根本不批准职工带薪休假,甚至认为职工休假是不敬业,往往对其另眼看待,在工作中进行刁难。
  实际上,那种认为休假是“不敬业”、会“影响工作”的观点是经不住推敲的。工作是劳动者的权利,休息同样是劳动者的权利。我国《劳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带薪休假是职工享有的合法权利,与职工敬不敬业、觉悟高低根本就是两码事。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张弛有度、劳逸结合的生活方式,不仅对职工的身心健康极为重要,对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也大有益处。广大职工应该打消顾虑,理直气壮地按规定享受休假;单位也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和完善带薪休假制度,确保职工身心健康。对于那些长期超负荷工作的职工,也不能一味表扬鼓励,更要提醒他们爱惜身体,不要透支健康。这样才是对无私奉献者的真正尊重与爱护。
  此外,带薪休假将人们旅游度假的时段分开,可以有效避免人们挤在黄金周“一窝蜂”出游的现象,改变旅游市场平时吃不饱、旺季吃不消的状况,使旅游资源和服务设施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人们也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享受到更好的环境和服务。带薪休假的普及,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更多健康快乐的同时,也将会对拉动消费、促进我国“假日经济”进一步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第13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时尚快车

京城鲜花价廉物美
夏怀逸 钱丽花
  今年夏天,北京的鲜花价格着实让消费者感到惊喜:曾经十五六块钱一枝的多头香水百合,现今只卖五六块钱一枝,而且消费者还能再压价;各色玫瑰一枝在五毛到一块钱左右,菖蒲扶郎十块钱就能买到漂亮的一大把。
  与往年相比,现在北京鲜花的价格下降了一半甚至2/3。漂亮的鲜花只卖个菜价,令不少爱美的女士动心。在北京大森林花卉市场,一位女大学生说:“平常花都很贵,我们学生没有经济来源买不起,现在这么便宜,我们也可以经常买点装饰宿舍。”朝阳区万惠商场门前,一位大妈正在挑选百合,她高兴地说:“在超市买完菜,再花几元钱顺手捎上一把鲜花,家居生活显得更有情趣。”
  鲜花价格走低,花商们普遍感到经营压力增加。走在北京各大花卉市场,不难发现花市的冷清和低迷。各个摊位前,摊主不遗余力地招呼着顾客,只要顾客流露出购买意向,摊主就会在价格上做出更多让步,尽量促成生意。据花商介绍,今年花市价格走低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国产花卉的质量提高,替代了部分进口产品,往年都要靠国外供货的红掌、海棠等,现今都由成本低廉而质量上乘的国产花卉来替代。昆明等地的货源十分充足。二是经营鲜花的商户更多了,激烈的竞争使得大家纷纷靠打低价牌来取得消费者的青睐。莱太花卉市场的一位花商说:“干这行不需要懂太多的技术,也不需要太多的本金,所以现在干这行的人越来越多,要做成生意只能把价钱压低。”
  然而,花商们对花市的前景还是比较乐观:“花市现在本来就是淡季,等到了9月份之后,一个是花不应季,价格要往上抬。另一个是节日多了,中秋国庆,结婚访友,谁不爱拿个花什么的去,那时花价会上去的。”一位卖鲜切花的花商坦言。
  一些消费者提议,北京也应尝试花店连锁经营,在各个城区建立销售网点,让鲜花像报纸一样方便购买,同时也可以开展网上售花,电话预定等方式,送货上门,让消费者购花更方便。


第13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

共游新巫峡 乐品百家宴
  左图:游览新巫峡正成为三峡库区巴东人的待客新方式。租上一条观光快艇,与亲朋一起在新巫峡中看看神女峰,再游一游鳊鱼溪、链子溪、小溪河等几条巫峡中的长江支流,真是其乐融融。 郑君摄
下图:背靠高黎贡山的潞江傣族乡,景色秀美,物产丰富,其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和独特的文化,吸引着各方游客的到来。图为游客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潞江傣族乡丙闷村的大榕树下品尝傣家百家宴。新华社记者 王长山摄


第13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

当心“消费卡”陷阱
本报记者 李丽辉
  近日,上海一家分时度假公司在经营2年、发展了近300名会员之后,老板携带近千万元会费神秘“失踪”。每位会员交纳的2万至5万元会费就此打了“水漂儿”。据介绍,这家分时度假公司租赁上海最豪华的写字楼作为办公地点,打出“一次入会、终身优惠”的口号,承诺消费交钱成为会员后,每两年可享受一次为期一周的五星级酒店免费度假,这项优惠终身有效。然而,会员交纳会员费后尚未来得及享受免费度假,公司就在人们的眼皮底下消失了。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最近开展的服务领域维权反欺诈专项执法检查表明:当前,服务消费领域普遍存在着推销带有集资性质的会员卡、预付消费卡或者对消费额度大的回赠优惠券等情况,而当消费者使用上述消费卡和优惠券时,经营者往往设置许多不合理条款,免除自己的义务或增加消费者的责任,甚至携卷消费者的预付款逃跑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工商执法人员提醒消费者,在进行预付款消费时,不要被商家开出的优惠条件所迷惑。特别是预付费用较多时,更得小心谨慎。此外,市场环境千变万化,经营者无法保证自己“长盛不衰”,消费者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最好不要付巨款购买那些“长期有效”的消费卡,以免经营出现不测时使自己蒙受损失。


第13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消费信箱

“绿色”建材有假
宗晓星 郑春平  市场上的建材产品为了得到消费者的青睐,纷纷打出“绿色”、“环保”、“健康”等旗号。然而,中消协汇总全国19个省、市“消费环境”调查后警示:建材产品存在严重的“绿色欺诈”。
  笔者在南京金盛装饰城看到,被冠以“绿色环保”的建材不计其数,几乎所有的经营者都说自己的产品是“绿色环保产品”,而且基本上都能拿出五花八门的“绿色”推荐证书、荣誉证书、质量检测报告等。可仔细一看,各家出示的认证证书上“颁奖单位”各异,有的是某某协会、有的是某某建材中心,有的甚至是某某报社,让人云里雾里,难辨真伪。
  此外,市场上的检测报告也并不都可靠。
  很多商家只提供复印件,有的一种规格、一种产品的检测报告竟然所有同品牌的都“通用”,而且大多数提供的都是“送检报告”(只对来样检测负责),而非“抽检报告”。
  有关质监专家提醒消费者,只有真正获得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绿色环保产品证书并且拥有“十环”标志的产品才是真正的“绿色”建材。


第13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

消除装修“恐惧症”
张星
  近年来,有关装修污染危害居民健康的事例不断出现。江苏省疾控中心有关专家介绍,近年来不少居民患上了“装修恐惧症”,该中心经常接到市民的咨询电话,其中部分居民对装修的危害过于担心。有的人住进新居后,只要生病,全都归咎于装修污染;还有人没病也一遍又一遍地到医院进行体检,即使医生说没事,他们也担心以后会患上血液病。
  专家介绍说,目前装修污染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室内有机污染、无机污染和放射性污染,主要超标的污染物是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氡等,超标较高的达10多倍。装修污染会导致过敏、急性中毒、不良建筑物综合征(SBS)和慢性的健康危害等,装修污染的危害一般要数月之后方能显现,诸如刚住几天就出现感冒等情况,不可能是装修污染所致。
  专家提醒,市民在装修新居时一定要选择正规材料,装修完毕开窗通风一段时间或者对室内环境进行检测后再入住。


第13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

郑州
城市美化聘艺术总监
  本报讯 记者王明浩报道:为使城市建设更好地体现出城市的特色和风格,郑州市在景观道路综合整治中开始问计艺术总监。
  艺术总监的聘请从4月份启动,范围在全市16家建筑设计院,参选者必须取得注册建筑师资格,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此外,对城市的外观面貌、文化内涵及经济承受能力也要有深刻了解。
  据市街景市容整治指挥部介绍,经过严格比较评选,最终10名资深设计师脱颖而出。在21条景观道路的综合整治中,从道路整饰设计到完成交工,他们都要全程参与,负责对其进行艺术性把关。力争使整饰后的道路不仅能发挥城市需要的功能,而且还能展现城市的亮丽。


第13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

太原
 残疾人免费学习技能
  本报讯 记者安洋报道:7月21日上午9时,太原市青年路7号院的李俊摇着轮椅参加了一街之隔的插花艺术培训班,“这是第三天,插花的手艺已经入了门。”为了实实在在地帮助残疾人就业,7月19日,太原市的20个残疾人技能培训基地、5个培训项目同时开班,山西省委副书记、太原市委书记云公民到场鼓劲。
  这次大规模的残疾人就业技能免费培训,是太原市残联举办的,利用10县(市、区)的20个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当课堂,结合残疾人的生理特点,本着就近就地、简便、易学、易操作的原则,开设了制冷维修、手机和BP机维修、糕点制作、插花艺术、电脑技能等5个项目的培训内容,250多名残疾人兴致勃勃地参加了培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