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25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与高尚同行
——青年志愿者行动十年
  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当代社会主义中国一项十分高尚的事业,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是大有希望的事业。努力进行好这项事业,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
  2003年,难忘的春天。千万个志愿者的孜孜身影,凝成抗非典画卷中的动人图景。在奉献与互助中实现自我价值,体现社会责任,展现国民素质。危难之中,我们又一次看到志愿精神的闪光!
编者的话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志愿服务,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的结晶。中国的志愿服务事业发端于青年志愿者行动。志愿服务的熠熠辉光,折射出全团上下十年磨一剑的执著。
  10年来,特别是共青团十四大以来,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动员组织广大青年,在农村扶贫开发、城市社区建设、环境保护、抢险救灾及大型赛会、海外服务等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成为我国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10年来,35个省级青年志愿者协会形成网络,3万余个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站遍布全国,累计超过1亿人次的青年志愿者为社会提供了45亿小时的志愿服务。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从单向的“施”与“受”迈向互动和双赢,在奉献社会、服务他人中实现自我;人人可为,人人愿为,深厚的群众基础、巨大的感召力量,托出志愿服务的勃勃生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在中华大地衍生、传递……
  今年6月,团中央启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行动,短短20天,4.3万名学子踊跃报名。国家支持、共青团承办、项目化管理、社会化运作的志愿服务良性发展模式浮出水面,志愿服务还将在越来越多的领域闪现出独特的价值。
  热爱时代、热爱生命的人们,请更多地关注这项方兴未艾的行动。因为,发乎爱心的呼唤最有力,奉献社会的行为最快乐,出于自愿的事业最久长!
根基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社会主义新型道德 ●人类文明共同成果
  仁者爱人——孔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志愿精神是联合国精神的最终体现
  ——科菲·安南(联合国秘书长)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历来就有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青年志愿者行动及其蕴涵的志愿精神继承了这些传统美德。
  ☆青年志愿者行动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的特点,其精神实质也与市场经济所追求的利益至上、优胜劣汰的观念相辅相成,体现并塑造着一种与时俱进的新型道德观念,是学习雷锋活动的弘扬和发展。
  ☆志愿服务,人类文明百花园中亮丽的奇葩。在许多发达国家,起源于传统的慈善观念的志愿服务,已有百余年发展历史,成为公民主动参与社会生活、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
历程
五大阶段——从开展活动到推进建设
35个省级青年志愿者协会形成网络
经过规范注册的志愿者超过420万人
3万多个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站遍布全国
累计超过1亿人次的青年志愿者为社会提供了45亿小时的志愿服务
  ☆1993年底至1994年底:以开展大型活动为主☆1994年底至1998年6月:以建立志愿者组织网络(组织建设)为主
  ☆从1998年6月至2001年初:以探索项目(项目建设)为主☆从2001年初至2003年初:以实施注册志愿者制度(队伍建设)为主☆从2003年6月启动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4.3万人报名,从中选拔的6000名大学生志愿者即将奔赴西部贫困地区开展服务
 启示
  ●锻炼教育青年一代 ●传播时代文明新风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青年志愿者行动有助于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同时也是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手段。
  ☆青年志愿者行动成为促进城乡和东中西部地区之间资源优势互补和良性互动的重要渠道,是服务青年成长、促进青年就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青年志愿者行动可以作为我国对外援助、民间交往、国际合作的方式之一,进而有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
  ☆青年志愿者行动是新时期团组织教育青年、影响社会的重要手段,体现着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团的工作的基本特点,体现着对团的传统工作方法的创新,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动员青年参加团的活动、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
展望
●提高认知 ●加强建设 ●争取支持 ●推进立法
  青年志愿者行动是一项大有希望、大有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事业,需要在提高公众认知水平、加强志愿组织自身能力建设、积极创造更有利的政策、法律环境等方面不懈努力。
  ☆提高社会认知。从我国人口规模而言,认识、参与志愿服务的人数还很有限,社会认知程度较低。
  ☆加强能力建设。志愿组织自身的能力建设需要加强。
  ☆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志愿服务是一项社会事业,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也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
  ☆加快立法进程。志愿服务立法是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目标。
创新
项目化机制化社会化法制化国际化
  ☆项目化:在党政关注、群众急需、青年能为的社会领域探索实施了一系列项目,把志愿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机制化:建立立项、宣传动员、招募、选拔、培训、管理、表彰激励、筹资等内部机制,以政策、法律为主的外部机制,促进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
  ☆社会化:在动员、招募、管理、筹资等许多方面,都通过调动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的方式实现。
  ☆法制化:广东、山东、福建、河南、黑龙江等5个省和南京、宁波2个副省级城市已经进行了地方立法。2003年6月,团中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关于对志愿服务立法的建议》,全国志愿服务立法进程明显加快。
  ☆国际化:青年志愿者行动是与国际接轨的事业,越来越融入世界大家庭。
本版图片图表由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提供
关注时代生活 推进志愿服务
  安国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目前,许多人对民间志愿活动的了解还停留在认知阶段。对有些人来说,志愿组织、志愿活动、志愿者等概念还是新名词,或者是被看作“学雷锋”、“义务劳动”的翻版。有必要让全社会转变观念,了解志愿活动、认同志愿活动进而参加支持志愿活动。
  邓国胜(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我国已开始推行青年志愿者登记制度,有的地区还开展了时间储蓄的试点,这些激励机制对志愿者的参与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仅仅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还应当加强我国志愿者组织的能力建设,包括志愿组织的筹资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评估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能力等等。只有这样,我国的志愿组织与志愿服务才能全面、持续的发展。
  丁元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建立和完善志愿活动的法律和规定,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至少应当包括财政政策、捐款与合作的政策等。政府应当通过立法,对于乐于向志愿组织、志愿者活动提供资金支持的企业,给予税收上的优惠,为志愿活动提供资金来源,鼓励社会和企业关心志愿者和志愿者活动。
  史柏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志愿服务事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影响作用越来越明显,为了避免因管理无序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和损失,必须建立和完善志愿服务的法律体系。中国的志愿服务事业能否获进一步的发展,一个重要方面的工作就是要建立和完善志愿服务的政策法规,确保志愿服务事业在良好的法律环境中成长。
青年志愿者行动项目体系
  全国性项目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
青年志愿者西部计算机实用人才培训计划
  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青年志愿者社区发展计划(包括志愿者为老服务“金晖行动”、百万青年志愿者助残行动、中学生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青年志愿者“四进社区”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筑城行动”、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计划以及消防、禁毒等方面专项行动)
  “保护母亲河”青年志愿者绿色行动营计划
  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如近百万青年志愿者为世界妇女大会、远南残疾人运动会、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海APEC年会、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国际、国内赛会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志愿服务,向世界集中展示了当代中国青年的崭新形象和良好素质)
  为抢险救灾提供志愿服务(成千上万的青年志愿者在几次大的洪涝和地震灾害面前,为灾区群众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发挥了突击队作用)
  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已启动老挝项目、缅甸项目)
  地方和行业品牌项目
北京的“到公益机构去”志愿服务行动
  浙江的“天天”青年志愿者行动
  河南的青年志愿者“爱心包”工程
  江西的青年消防志愿者“119”联动服务计划
  山东青岛的周日志愿行动
  福建漳州的青年志愿者“110”联动服务网络
  湖南株洲的(青少年)道德银行
  江苏和贵州的禁毒志愿者行动
  铁路青年志愿者清理“白色垃圾”活动
  煤炭工业志愿者“阳光工程”
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持续实施
  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从1996年开始试点,以定期轮换的接力方式,累计选派13358名青年到中西部211个扶贫重点县开展每期半年到两年的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农业科技推广等方面的志愿服务。
1、受授县
  2、参加人数
(附图片)
  2000年5月,青年志愿者社区发展计划全面实施。唐山,4000名青年志愿者与1104户截瘫残疾人和529户孤寡老人结对。南京,志愿者的服务已100%覆盖民政优抚对象。全国青年志愿者“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总数达250多万对。图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重庆的刘崇和为社区老人服务。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启动,高校学子踊跃报名
  第二十一届大学生运动会上,北京彩虹志愿者出征
  北京的青年志愿者陪社区孤寡老人逛王府井夜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