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25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身体力行“三个代表”

为民解困做什么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系列述评之四
本报记者 姜洁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带着浓厚的感情帮助解决群众的难处,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这是由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也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根本职责。
  空喊口号要不得
  心里装着群众,时时想着群众,处处为了群众——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条件怎样变换,我们党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这一基本要求,始终不会改变。然而,现实中确有一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漠,背弃了这一原则。
  “我们要时刻把解决群众的困难当作一件大事来抓!”经常可以听到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在大会小会上这么说。但实际上,确有一些人并不能做到心口一致:少数领导干部要么是对群众的实际利益漠不关心;要么是打着“为人民服务”的旗号牟取私利;要么干脆为了一己之利,明目张胆地损害群众的利益。群众的困难究竟是什么?解决群众的困难要做些什么?他们并不清楚,甚至并没有想要弄清楚。
  江苏兴化市戴南镇近日出现的咄咄怪事,就很具有典型性。该镇地处淮河流域,经常遭受水灾。前些年市里提出了建设“无坝市”的口号,在密布的河网上修建了圩闸。然而,戴南镇名义上为解决群众困难而建的圩闸,实际却只有光秃秃的混凝土框架,没有修闸门。更可气的是,近3年来,农民还被要求每年每个劳力交40元、35元不等的“闸站配套资金”,说是用于搞闸站建设。这种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并不能解决群众的困难:洪水一来,大片田地村庄顷刻沦为泽国。在解决群众困难时不认真、不彻底,冷了群众的心,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群众疾苦挂心间
  领导干部多数是从基层起步、逐步成长起来的,理应有很强的群众观念、对基层和群众有很深的感情。可为什么有些人职位越来越高,却离群众越来越远,对群众的疾苦越来越冷漠?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有些干部思想认识上存在问题。有些人长期不学习、不钻研理论,对党的事业失去了热情,滋生了“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错误思想,把心思用在个人升迁、牟取私利上,头脑里全无群众冷暖疾苦,更无暇顾及群众现在缺什么、想什么、盼什么。有些干部受时下某些不良风气影响,抵御不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诱惑,物欲逐步膨胀,直至为了满足个人私利置群众切身利益于脑后,蜕变为庸俗的个人主义者。
  有些干部作风上出了问题。一些领导干部并非不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而是缺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大搞调查研究的意识,整天忙于开会、应酬、搞政绩工程;有些干部也想下基层,想多给群众办些实事,但想到进村入户要“晴天一身汗,雨天两脚泥”,想到进厂房、下街道要摸情况、搞调研,就觉得太苦太累,就有了畏难情绪,于是乎“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中午吃顿饭,拍拍肩膀好好干。”作风飘浮,就会日益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对上欺瞒,对下糊弄,成了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关心群众利益”也便成了一句空话。
  还有反映民情、表达民意的机制不健全、渠道不畅通的问题。就业、住房、乱摊派等问题,一直是群众的燃眉之急。但实际工作中,群众反映的问题并不能完全得到回应,一些信访部门信件堆积如山,群众纷至沓来,而真正能受理、落实解决的问题却少而又少。有些地方干群关系长期紧张,民情的传递渠道一直不畅通,久而久之群众对干部失去了信心,导致一些社会不安定因素的产生。
  善从“小事”做起
  “群众利益无小事。”要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首先就要从思想上改变一些干部漠视群众利益、把群众困难看成“小事”的错误观念。中小学乱收费、医疗行业“红包”现象、公路“三乱”等问题看似生活中的“小事”,实则件件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有的甚至牵涉到他们的健康状况、工作前途乃至生命安危,决不可小视。在今年初召开的中纪委二次全会上,吴官正同志明确提出,要以解决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为重点,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切实治理这些不被重视的“小腐败”。今年上半年,各地区各部门按照这一要求,下大力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医疗服务和收费行为、深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从“小事”做起为群众排忧解困,还要转变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从2000年底起,在持续两年的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中,全国有400多万名省、市、县机关干部进村入户,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学教活动期间,基层干部共为农村群众提供各类信息686万条,协调解决生产资金527.1亿元,各地共修建乡村道路176.9万公里,打井128.9万眼,架设乡村桥梁20.2万座,为7.4万个村通了电。在湖北农村,广为流传着盛赞学教活动的顺口溜:“以前干部下乡,群众心里发慌,不是催耕催种,就是要钱要粮;如今干部下乡,群众跟着沾光,帮着修桥修路,带领群众致富。”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说:“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就是要身在基层,心在基层,深入基层。”
  解决群众的困难,确保群众关心的每件“小事”能得到彻底的落实,还需要用制度做后盾。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首创的“全程办事代理制”,“变多次办为一次办,变群众跑为干部跑”,提高了办事效率,避免了暗箱操作,从制度上解决了群众反映最集中的办事难问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目前浙江省已经将这一做法作为长效机制在全省将近一半的县(市)推广开来。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违诺查究制、办结公告制……各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建立和完善的这些制度,从根本上保证让群众享受到最大的方便,同时使干部的群众意识大大增强。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舞蹈名师新疆授课
  7月22日,由国家文化部艺术司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联合举办的首届新疆舞蹈编导培训班在新疆艺术学院开课。由来自北京舞蹈学院的教授和专家为62名从全疆15个地州挑选出来的年轻编导授课。
  右图:7月23日,舞蹈专家万素在给学员上课。
  下图:万素为几名舞蹈学员启发感觉。(新华社记者 王旻摄)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由国家拨款建设的拉萨老城区1.3平方公里道路改造及给排水管网工程主体工程已经竣工,围绕大昭寺的转经道铺上了平坦的花岗岩。图为藏族老阿妈在八廓街转经。 新华社记者 觉果摄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群众利益无小事

把群众需要摆首位
——陕西公安机关“大讨论”促文明执法
吕海涛 刘康容
  公安部部署开展“贯彻十六大,全面建小康,公安怎么办”的大讨论活动以来,陕西省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在三秦大地上掀起了开展“大讨论”活动的热潮。
  陕西省公安厅每名厅党委委员具体联络指导一个市公安局的“大讨论”工作,并抽调30多名同志,组成10个督导组,对各地市“大讨论”活动进行检查指导。省公安厅厅长胡太平要求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在这场“大讨论”中着眼于公安机关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着重解决好宗旨意识、公正文明执法和解放思想三个层面的问题。
  汲取教训
2003年3月20日,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长乐中路派出所民警草率地将32名农民工滞留近23小时。此事引起了公安部及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4月13日,公安部部长周永康对此批示:“望能举一反三,在大讨论中进一步解决好‘权为民所用’。”
  根据周永康部长的批示精神,陕西省公安厅专门下发了《关于认真落实公安部领导批示精神扎扎实实开展大讨论活动的通知》,要求全省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举一反三,汲取教训,进一步改进工作,树立新的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
  针对长期以来一些基层公安机关存在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等破坏投资环境、影响公正执法的突出问题,陕西省公安厅在“大讨论”中要求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在全面建小康的实际工作中,要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服从于经济建设的大局。咸阳市公安机关在全市公安系统中推行了优化投资环境的20条措施,并把“二十条措施”作为“五条禁令”一样的高压线,明确规定谁撞线就处罚谁。
  队伍建设
  公安工作的根本在队伍,队伍的核心在班子,班子的关键是班长。陕西省公安厅在“大讨论”活动中不断加强市县班子建设,加大协管力度,使各级公安班子成为能够驾驭繁杂局面,应对各种考验的坚强的领导班子。
  陕西省渭南市的公安队伍近两年来接连发生了多起民警严重违法违纪案件,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的形象。从2002年底到2003年初,市局机关有30多名年轻民警通过竞争上岗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中层的平均年龄下降了4.1岁。市局还对全市12个县(市、区)公安机关的领导班子,共计20名局长、政委进行了调整交流。
  新班子带来了新气象。华县是渭南市有名的贫困县,新一届县公安局班子奋发有为,在今年的春季攻坚破重大积案会战中,全局在40天的时间里共侦破刑事案件116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侦破率提高了286%。
  专项整顿
  为了进一步推动“大讨论”活动深入开展,陕西省公安厅决定从6月中旬开始,在全省公安机关中集中开展一次为期两个月的“遵纪守法,执法为民”的专项教育整顿活动。
  整顿活动将着力解决违法违纪案件和粗暴对待群众事件中所暴露出来的一些民警宗旨意识淡薄,执法简单粗暴,吃拿卡要,冷硬横推;部分基层单位利益驱动明显,乱收滥罚严重等问题。广泛开展“三查、三看、三增强”活动:一查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看有无“三难”和“冷硬横推”现象,增强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观念;二查法纪观念,看有无“三乱”和有章不循、执法不公、执法犯法现象,增强知法、守法、依法护法观念;三查规章制度,看有无无章可循、违章不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现象,增强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工作、用制度监督观念。
  目前,省厅已派出督导组分赴全省11个市(区),督导人员正深入到全省每一个基层派出所,逐个检查专项教育整顿活动的落实情况。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青春,为时代高歌
——共青团十五大联欢晚会侧记
本报记者 胡果
  青春激荡,朝气满堂。
  7月24日晚8时,北京世纪剧院,1000多颗心的共振,催开共青团十五大联欢晚会《我们》的大幕。
  “我们”,多么特别的字眼,凝重而豪迈,自信又自强。新世纪第一次青春的盛会,当然要以“我们”来命名!
  五四奖章获得者、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星火计划带头人、优秀进城务工青年……1539名团十五大代表中,各条战线先进模范人物、先进集体代表占35.7%。建设工地的突击队,社区济困的志愿者,阻击滔滔洪水的勇士,攀登科学高峰的尖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战场上,到处是我们的位置。
  演员,就是我们自己——来自大江南北的团代表们,在京的全国青联委员们。《我是中国人》倾吐爱国赤诚,《与世界联网》挥洒时代风采。青春是激情飞越的生活,也是壮志昂扬的拼搏,今天我们为祖国骄傲,明天让祖国为我们自豪——这次团代会,56个民族都有代表,一曲合唱《爱我中华》,尽呈使命和责任。
  青春,是每个时代最亮的色彩;奉献,是青春永不消褪的光泽。就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这光彩又一次动人心魄。在全社会最早发起爱心捐助的是青年志愿者,除医护人员外最早奔赴防治一线的是青年志愿者。科普卫普、助耕助教、群防群控,处处有青春的身影青春的奉献。
  今晚,他们中的代表走上台来。
  张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共青团十五大代表,北京朝阳医院综合科护士。非典肆虐,医院发热门诊刚成立,不顾母亲的担忧,她第一个请战上了火线。深情的诗朗诵《护士日记》,是那段难忘心路的袒露:“虽然,女儿在妈妈面前永远都是孩子,但是战场不能逃避,因为我更是共青团员!”
  共青团员,多么响亮的名字。走过青春岁月的父辈,正值青春华年的我们,共同拥有她的光荣。今晚,在共青团工作过的老领导、老同志来了,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周强、赵勇、胡伟、杨岳与代表们同歌。来自全国各地的32位团委书记联袂登台,一曲豪迈的《共青团员之歌》,唱给先辈,更唱给今天。台上歌台下和,歌声心声紧紧交融,汇成一个强音——珍惜,发奋,让青春的热血奔涌成时代的脉动!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地方人大立法监督工作系列报道

规范工作程序 严格责任追究
 秦皇岛市人大出台个案监督办法
  本报讯 记者徐运平报道:河北秦皇岛市人大常委会日前审议通过了《秦皇岛市人大常委会对司法机关实施个案监督办法》。这是该市人大常委会进一步深化人大法律监督的又一重要举措。
  该《办法》对个案监督的主体、原则、范围、工作程序和责任追究作出了明确规定。特别是对司法机关办理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以及严重违反法定程序,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的案件,成立由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和有关专业人员组成的个案监审组,进行核查,为人大常委会发出《法律监督书》或者决定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提供依据。
  该办法明确规定,市人大常委会是实施个案监督的主体。个案监督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集体行使职权,监督典型个案,不代行司法权直接处理案件,实行监督案件与监督办案人员相结合,监督与支持相结合的原则。个案监督的范围,一是已生效的判决、裁定、决定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或办案过程中有明显严重过错,司法机关未依法纠正的;二是司法人员在办案中严重违反法定程序,影响司法公正,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近亲属向司法机关提出后,司法机关未依法纠正的;三是司法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存在徇私舞弊、贪赃枉法、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刑讯逼供、以罚代刑等违法行为,司法机关未纠正或未对责任人作出处理的;四是市人大常委会认为应当监督的其他重大违法案件。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短评

增强监督“刚性”
  个案监督是近年来各地人大常委会对司法机关实施法律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
  目前,由于国家尚未出台监督法,个案监督工作缺乏程序规范,实践中还存在着监督主体不明确、监督时机不当等问题。为此,地方各级人大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相继出台了个案监督的地方性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对于加大人大监督力度,规范监督程序,促进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发挥了积极作用。
  秦皇岛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个案监督办法,作为一项有益尝试,是地方人大强化法律监督迈出的坚实一步。一是增强了个案监督的“刚性”。该办法规定,对决定实施个案监督的案件,成立个案监审组进行核查,为人大常委会发出《法律监督书》或者决定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提供依据。这一做法,使个案监督更具可操作性。同时,规定了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加大了人大监督力度,使监督工作落到实处。二是明确了人大常委会是个案监督的主体。宪法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个案监督不能变成“个人监督”,必须体现集体行使职权的原则。三是一项“双重规范”。既规范了人大自身,使个案监督工作程序化,又制约了司法机关的执法活动,促进和保障了司法机关依法办案和公正司法,体现了依法监督和不干预司法的原则。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时政纵横

哈尔滨
 市政府精简机构提高效率
  本报讯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政府针对长期存在的审批项目过多、机构“肥胖臃肿”等现象,痛下决心开展创建“服务型”政府的“瘦身”行动。截至目前,市政府的工作部门已由70个减少到47个,精简37.8%,市直各部门内设机构总体精简20%。市政府机关转变职能99项,理顺136项,取消77项,人员编制精简33%。在首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市政府对64个部门和单位的1191项审批事项进行调整,减少了594项。(韩惠敏)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时政纵横

河南取消城镇入户限制
  本报讯 记者李杰从河南省公安厅了解到,河南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全面取消城镇入户限制,实行以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已经就业和有就业意愿的大中专毕业生可在城镇入户;城市建成区内,都市村庄居民统一转为城市居民户口。
  据河南省公安厅户政管理部门介绍,新政策规定,凡是在河南省城市、城镇具有合法固定住所,长期从事非农职业或有生活来源并实际居住生活的18周岁以上公民,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在实际居住地登记为城镇居民户口,享受当地城镇居民同等待遇。申请者本人持房屋产权证明、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向辖区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申请,派出所核实后报上一级公安机关审批。随迁人员包括共同居住生活的父母、配偶及子女等直系亲属。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临汾人大开展“我当代表为人民”活动
  本报讯 近日,山西省临汾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在市人大三百九十三名代表中开展“我当代表为人民”活动。该活动包括“五个一”:每位代表每年就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至少提一条意见或建议;每年至少写一篇调查报告;每年至少为人民群众办一件实事或帮助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每年至少联系一个农户或一个单位或者救助一名困难学生;每年写一篇《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体会。(吕超英)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北科院抓党建促发展
  本报讯 北京科技研修学院七月二十日召开“学习“七一”讲话践行“三个代表””党建工作研讨会,回顾总结建院以来的党建工作,研讨如何以党建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六年来,该校党员由三名发展到三百二十七名,党组织由一个党支部发展到一个党委、十八个党支部,学生人数由五十六人增加到一万一千余人。(赵龙 姚艾)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涞水整顿警风树良好形象
  本报讯 今年以来,河北省涞水县公安局深入开展作风、纪律教育整顿,他们在社会各界开展了“走百家、访千户、发万卷”测评活动。局党委成员分成三个小组,带领有关人员深入一百余家企业调查走访,各派出所出动三百余人次深入一千余户群众家庭征求意见,逐项逐条地认真解决。
  (王宝华 吕春颖 王常顺)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龙口公安边防增强宗旨意识
  本报讯 山东烟台市龙口公安边防大队日前开展了“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主题教育活动,努力探索边防保卫工作的新途径、新路子。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处理群体性事件三起,解决矛盾纠纷二十二起,破获刑事、治安案件五十八起。(仲伟全 白雪峰)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重庆铁路警方开展专项整治
  本报讯 暑运伊始,重庆铁路公安组织一百余名警力以车站为重点,展开了专项整治。整治中以票厅、站台、进站口、候车厅为重点向站周环境辐射,打击扰乱秩序的不法人员。今年七月九日,对高忠琼等三十五名倒卖车票、偷摸拐骗、扰乱车站治安秩序的不法分子进行了依法处理。(李华)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商水对民兵进行素质教育
  本报讯 河南省商水县以宣传教育为主,把各项政策送到民兵心坎。今年发放政策明白纸三点五万余份,张贴、书写政策性标语四千多条,该县把“科技兴农”作为战略举措,狠抓科技宣传。(朱建中 赵永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