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23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
专栏:

  非盟主席希萨诺呼吁
 尽快启动非洲和平安全机制
新华社马普托7月21日电(记者杨志刚)非盟主席、莫桑比克总统希萨诺21日在这里举行的一次国际研讨会开幕式上强调,必须使非洲的和平安全机制——非盟和平和安全理事会尽快运作起来,使其在预防和解决非洲大陆的冲突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希萨诺强调,在解决本大陆的冲突方面,非洲应该充分借助于外交优势,“应该把外交途径作为解决冲突的惟一方式”。他说,武装冲突严重阻碍着非洲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所以当务之急是促使非盟的预防和解决冲突机制尽快启动并发挥作用。目前,签署成立和平和安全理事会协议的39个非洲国家中,只有14个国家完成了批准手续,而按规定至少要有27个协议签署国批准后,该机制方可开始运作。
  希萨诺在谈到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圣普)政治局势时透露,上周被政变部队推翻的圣普总统将在未来48小时内回到他的国家,这是葡语国家共同体和非洲地区组织以及美国开展外交努力的胜利。


第3版(国际)
专栏:

  安南希望安理会支持伊临管会 俄主张联合国通过对伊新决议
驻伊美军又遭伏击一死一伤
新华社联合国7月21日电(记者杨志望)联合国秘书长安南21日在抵达纽约联合国总部时对记者说,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的成立是一个积极的步骤,他希望联合国安理会能支持临时管理委员会开展工作。
  安南说,考虑到伊拉克目前的状况以及不可能在伊组织选举的现实,成立临时管理委员会不失为一个逐步恢复伊人民自己管理国家的最佳办法。他说,联合国伊拉克问题特别代表德梅洛已向他保证,伊临时管理委员会是经过广泛协商产生的,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此他希望安理会能对该委员会给予支持。
  安南同时还敦促美英提出结束对伊军事占领、恢复伊政府的明确时间表,以此向伊拉克人民表明占领是有时间限制的。
  联合国发言人埃克哈德当天在这里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安理会将于22日上午举行公开会议,讨论安南日前向安理会提交的有关伊拉克重建工作的报告。他同时证实,伊临时管理委员会派来的3人代表团也将参加安理会公开会议,其成员包括伊拉克国民大会领导人沙拉比和伊前外长帕沙希。根据安理会的有关议事规则,伊拉克代表团的一位成员将应邀在会上发言。
  新华社莫斯科7月22日电(记者董龙江)俄罗斯外交部长伊万诺夫22日在莫斯科说,联合国有必要就伊拉克问题通过一个新决议,以阻止伊局势的继续恶化。
  伊万诺夫说,当前伊拉克的政治、经济、人道和安全局势都在快速恶化,只有伊拉克人民和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才能阻止这种势头。为了让国际社会的工作更加有效,联合国必须通过一个新的决议。
  他说,必须对联合国安理会5月通过的1483号决议做一些补充,让联合国在更大范围内参与伊拉克问题的政治解决。
  据新华社开罗7月22日电(记者刘云非、王昊)埃及总统穆巴拉克22日在开罗呼吁尽早成立伊拉克新政府,以确保伊拉克的安全与稳定。
  据新华社布鲁塞尔7月21日电(记者冯坚)为期两天的欧盟外长会议21日在布鲁塞尔发表声明,重申欧盟只在联合国安理会1483号决议框架内参与伊拉克重建。
  会议对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的成立表示欢迎,认为这是向组建国际社会承认的伊拉克人民政府而迈出的“重要的第一步”。
  据新华社巴格达7月21日电(记者王波)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临管会)21日发表声明说,临管会将就近日一些什叶派穆斯林政党办公室被搜查一事进行调查,如果情况属实,将同美军当局进行交涉。
  据伊斯兰革命最高委员会办的报纸报道,19日,有18名美军士兵在6辆装甲车的掩护下来到该委员会办公室。他们破门而入,翻箱倒柜,砸坏复印机和其他设备,拿走了照相机和电脑,还从一个客人手中抢走了两万美元。
  临管会成员、逊尼派穆斯林代表亚瓦尔说:“我们将要求美军今后在执行任务时给予伊拉克人最起码的尊重,我们还将派一个代表团就搜查程序同美军进行商讨。”
  据新华社开罗7月21日电 正在开罗访问的沙特阿拉伯外交大臣费萨尔21日表示,阿拉伯国家有义务协助稳定战后伊拉克局势。
  据报道,美国总统布什于6月份曾要求埃及、约旦和沙特参加在伊拉克的国际维和部队,但这一要求尚未得到这三国的积极响应。
  据新华社东京7月22日电(记者张焕利)据日本朝日新闻社20日和21日通过电话实施的全国舆论调查结果,超过半数的日本人反对目前国会正在审议的旨在向伊拉克派遣自卫队的支援伊拉克重建特别措施法案。在这项调查中,小泉内阁的支持率也因此而下降。
  据新华社华沙7月21日电 波兰国防部副部长泽姆凯21日在华沙对新闻界表示,由于伊拉克局势趋于复杂化,波兰准备投入更多的武器装备,以确保波兰驻伊维和部队的安全。
  由波兰领导的一支驻伊拉克多国稳定部队计划于9月初开始在伊拉克执行维和任务,波兰将陆续派遣2300名士兵参与维和任务。由于最近驻伊美军不断遭到伊拉克武装人员的袭击,波兰民众普遍对本国士兵的安全表示担忧。
  新华社巴格达7月22日电 美国中央司令部22日发表声明说,一名驻伊美军士兵当天上午在巴格达以北地区遭到不明身份伊拉克武装人员伏击后死亡,另一美军士兵受伤。
  声明说,美军第三装甲骑兵团的一支车队22日上午9时左右行驶到巴格达以北90公里处巴拉德镇的公路上时,遭到火箭弹和轻型武器的袭击。
  这次袭击使美军自伊战以来在伊拉克死亡的人数上升到153人,比1991年海湾战争中的死亡人数多6人。


第3版(国际)
专栏:记者专访

  埃中友好与日俱增
本报记者 朱梦魁
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道路,埃及作为阿拉伯世界和非洲大陆的重要成员,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正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埃及坚持和平与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扩大了埃及的对外友好合作领域。1956年埃中建交,埃及成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非洲和阿拉伯国家。在埃及国庆51周年和埃中建交47周年之际,埃及驻华大使阿里·侯萨姆丁·希夫尼向记者介绍了埃及独立解放的历史进程、埃中间的广泛共识以及埃中友谊的丰硕成果。
  在20世纪50年代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画卷上,1952年的埃及七月革命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挣脱了长期殖民统治的埃及人民,与争取独立和解放的亚非拉国家团结一道,在反帝反殖的斗争中相互同情、相互声援,以前仆后继的牺牲和奋斗改变了民族的命运,并由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面临殖民主义反扑、经济封锁和战争压力等巨大挑战的年代,新生的埃及共和国在民族英雄纳赛尔的领导下,倡导阿拉伯和非洲大陆的团结,与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时的国际关系走向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为中东和非洲举足轻重的国家,埃及积极参与了联合国和阿拉伯联盟的创建,对该地区和国际社会的和平、发展与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及至21世纪初,非洲统一组织已经转化为非洲联盟,与中东地区的阿拉伯联盟比肩而立。在地区的和平与发展领域,埃及始终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合作者,尤其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方面,埃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埃及和中国都是具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两大东方文明的交融有利于两国思想、文化、哲理和观念等方面的相互借鉴,为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点燃了长明不熄的灯火。在政治方面,去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举世瞩目,它选举出年轻而杰出的新一届领导集体,为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勾画出光明的前景。同样,去年举行的埃及民族民主党大会也意义非凡,对埃及的现代化进程和社会改革树立了里程碑。从两国执政党生机勃勃的改革与实践可以看出,埃及和中国作为两个发展中国家,正在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尝试探索发展道路,这势必将为情况类似的国家提供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在经济合作方面,埃及和中国取长补短,抓住时机,加速自身的发展。在中国,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拉开了中国经济腾飞的序幕。2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连年高速增长的奇迹,成为全球经济中最活跃的部分。上世纪90年代伊始,埃及在穆巴拉克总统的领导下锐意进取,大力推行经济改革,使国家的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近几年来,埃中双边关系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2002年1月,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第八次访华;同年4月,中国前总理朱镕基访问埃及;10月间,两国间的政治协商机制开始运转。这些重要的双边往来表明,在新世纪开元之际,由于埃中双方的共同努力,两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已经推进到更加深广的新阶段。另一方面,去年1月穆巴拉克总统访华期间建立的埃中联合商务理事会,3月在开罗举行了首轮磋商,拟于今年下半年在北京举行第二轮磋商。与此同时,埃中贸易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势头。2002年,埃及对华出口约9200万美元,同年进口额为8.53亿美元。鉴于埃方的巨大贸易逆差,双方正在积极协商解决办法。另一方面,中国对埃及的实际投资规模已从2000年底的2998万美元增加到2002年中的4548万美元。可以预期,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发展和双边经贸往来的增加,中国对埃投资活动将更加活跃。双方相信,基于埃中友好合作的不断增进,两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前景广阔。


第3版(国际)
专栏:

  圣普各政党发表联合声明
 要求参与解决政治危机谈判
新华社罗安达7月22日电(记者富显成)圣多美消息: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圣普)6个政党21日发表联合公报,声明要求参与和平解决16日军人政变引发的国家政治危机的谈判,并提出国际社会的调解应符合圣普各政治团体的要求。
  公报认为,国家机制运转不畅造成周期性政治危机,导致政变的发生,但解决国家所面临的深重危机,绝不能采用政变手段。公报要求政变军人为滞留在尼日利亚的德梅内塞斯总统的早日回国创造必要的条件,并立即释放仍被扣押的总理玛丽亚·达斯内韦斯·巴普蒂斯塔·德索萨和其他政府官员。
  据来自圣多美的最新消息,政变军人已经释放了包括总理在内的全部被扣押政府官员。
  另据报道,在圣普进行斡旋的国际代表团和圣普政变军人21日夜里继续就德梅内塞斯总统回国及恢复国家宪法和民主秩序问题以及政变军人和一些政党如何参与共同恢复国家政治、社会和经济秩序等主要问题举行会谈。
  圣多美军事学院领导人费尔南多·佩雷拉·科博少校16日凌晨率领数百名军人发动政变,接管了政权,并逮捕了总理等政府要员。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脉络

  澳军开赴所罗门群岛
本报驻澳大利亚记者 李景卫
澳大利亚皇家海军“马努拉”号军舰今天下午3时载着干预部队和警察的第一支分遣队离开西北部港口城市汤斯维尔,前往所罗门群岛首都霍尼亚拉,为在那里执行维和、恢复法律和社会秩序使命做先期准备。
  “马努拉”号舰上设有医院和指挥中心,为本次干预行动的指挥舰。以澳大利亚为首的干预部队共2000人,由警察、军队和后勤人员组成。澳大利亚派遣部队1500人,警察300人,剩余部队和警察由新西兰、斐济、巴布亚新几内亚、萨摩亚群岛和汤加派出。所罗门维和是二战以来南太平洋地区出现的最大规模的联合军事部署。
  所罗门群岛的局势长期不稳。岛民间积怨甚深,民族矛盾年复一年加剧。主要的两大派——“马莱塔鹰派力量”和“伊斯坦布自由运动”势不两立。“伊斯坦布自由运动”甚至迫使来自相邻的马莱塔岛的2万人放弃自己的家园、职业和财产,离开该运动占据的瓜达尔卡纳尔岛。长期的矛盾导致两派之间冲突不断。
  2000年,群岛之间的种族矛盾达到白热化。那一年的6月5日,“马莱塔鹰派力量”武装分子伙同警察发动了一场武装政变,将乌卢法阿卢总理扣为人质,并迅速控制了首都霍尼亚拉的战略要地。混乱之中,所罗门群岛请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行军事干预,但遭到澳、新两国的拒绝。澳、新均表示,在没有通过政治方式解决争议的情况下派维和部队去,毫无意义。6月14日,乌卢法阿卢总理在政变分子的逼迫下宣布辞职。8月,“马莱塔鹰派力量”和“伊斯坦布自由运动”在国内外的推动下实现停火。10月,政变后在议会选举中上任的梅纳西·索格瓦雷政府、马莱塔省、瓜达尔卡纳尔省、“马莱塔鹰派力量”和“伊斯坦布自由运动”5方在澳大利亚汤斯维尔市举行和谈,达成结束种族冲突、实现民族和解的汤斯维尔和平协议。
  此后,两派之间虽然没有大的兵戎相见,但矛盾不断激化,导致法治失控,社会动乱,贪污腐败成风,经济濒临崩溃。在这种情况下,各种不法邪恶势力盛行,走私、贩毒、洗钱,外加枪支泛滥,岛内局势危如累卵,严重危及四邻。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对所罗门群岛的局势十分关注。他说,谁也不愿看到所罗门群岛危机波及澳大利亚。这一次,他终于拿定主意要派兵了。
  为了应付所罗门群岛的复杂局势和叛乱分子的重型武装,澳大利亚部队和警察于一个多月前就受命到汤斯维尔集训。尽管如此,澳大利亚政府还是充满担忧。国防部长罗伯特·希尔说,由于所罗门群岛罪恶分子拥有重型武器,并躲藏在茂密的丛林里,以澳为首的2000名军警所面临的危险很大。联合军警面临的最大危险是游击战和丛林伏击战。(本报堪培拉7月21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以巴流血冲突趋缓
 巴敦促以履行“路线图”计划
新华社耶路撒冷7月22日电(记者聂晓阳、蒋国鹏)以巴之间的流血冲突近来减少,双方在各类袭击中的伤亡人数也明显下降。
  以色列《国土报》22日公布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自本月1日以来,针对以色列目标的袭击事件共26起,平均每天发生1.3起,而在刚刚过去的6月份,针对以色列目标的各类袭击事件平均每天达13起。自2000年9月28日爆发本轮巴以冲突以来的近34个月里,此类袭击事件平均每天更达18起。
  《国土报》统计还显示,自从7月1日以来,以色列境内仅发生了一起自杀性爆炸袭击事件。而今年6月,针对以色列目标的自杀性爆炸袭击为3起。在过去34个月里,针对以色列目标的自杀性爆炸袭击平均每月达3.5起。
  根据这份统计,7月1日以来,有3名以色列人在巴方袭击中丧生,5名以色列人受伤;共有7名巴勒斯坦人被以色列军警打死。而今年6月,以方共有31人在各类袭击中丧生,179人受伤;巴方有62人丧生。本轮以巴冲突爆发以来,平均每月有24名以色列人在冲突中丧生,150人受伤;巴方共有2678人在冲突中丧生。
  新华社开罗7月21日电(记者刘云非、王昊)正在开罗访问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总理阿巴斯21日表示,以色列必须切实遵守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否则巴以局势难以实现稳定。
  阿巴斯当天在开罗会晤了埃及总统穆巴拉克。阿巴斯在会晤后同埃及外长马希尔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说,如果以色列不履行自己在“路线图”中有关在押巴勒斯坦人、犹太人定居点和从巴领土撤军等问题上的义务,本地区的稳定将很难实现。
  阿巴斯于当天早些时候抵达开罗对埃及进行两天的访问。此后,他将取道约旦飞往华盛顿,开始他自今年4月担任总理以来对美国的首次访问。
  据新华社布鲁塞尔7月21日电(记者冯坚)正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外长会议21日再次敦促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当局“迅速、彻底和认真地”执行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并期待在这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第3版(国际)
专栏:

  阿罗约总统表示
 菲将不放过任何腐败分子
新华社马尼拉7月22日电(记者郭春菊)菲律宾总统阿罗约22日发表声明说,菲政府将加大反腐败力度,在反腐运动中将不放过任何人,包括各级政府官员,甚至包括她本人的亲属。
  声明说,政府将继续按照法律和适当的程序对政府高层官员进行监察,呼吁民众支持打击腐败官员,并在反腐运动中发挥监督作用。
  阿罗约21日宣布解除3名国家税务局高级官员和一名海关署官员的职务。这4名官员被指控涉嫌贪污,因为调查表明他们的收入与支出不符。
  阿罗约今年1月命令对菲律宾全国的政府官员展开“生活方式大检查”行动,并于2月下令成立一个新机构,负责调查政府官员的生活是否过于奢侈,是否超过其薪水所能支付的水平。


第3版(国际)
专栏:

  七月二十一日,巴基斯坦驻阿富汗使馆重新开放。图为二十二日大约三百名阿富汗人在巴使馆前等待签证。七月初,由于阿抗议者袭击了巴使馆,造成使馆关闭近半个月。 新华社记者 王雷摄


第3版(国际)
专栏:

  纽约时报披露美正在考虑是否扩军
新华社华盛顿7月21日电 据《纽约时报》21日报道,由于布什政府增加了对全球事务的干预,美国陆军面临兵力紧张的状况,美国国会与五角大楼正在考虑是否扩充美国军队的规模。
  报道说,目前,美国陆军现役的33个作战旅中有21个旅已经部署在海外,其中16个旅在伊拉克,其余大部分也已经接到命令准备轮换在海外的部队,或处于紧急待命状态,没有任务在身的只有3个旅。
  参议院军事委员会的共和党成员英霍夫和民主党成员里德正在推动国会讨论扩军的问题。但由于扩军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主张建立一支小型但更加灵活机动的部队的改革目标不符,拉姆斯菲尔德日前在美国国会作证时表示,他暂不打算扩军,而准备对现有的布局进行调整。
  据报道,拉姆斯菲尔德打算削减执行非紧急任务的美国军队,如在科索沃等地的美军数量;将30万从事管理工作的现役军人调到作战部队,他们的工作由文职人员接替;调整现役部队与国民警卫队及后备役之间的平衡,让国民警卫队和后备役或者海军陆战队承担更多的新任务。报道说,拉姆斯菲尔德正在等待军方就以上几方面提出具体方案。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解析

  利比里亚局势仍在恶化
本报驻科特迪瓦记者 赵章云
尽管美国和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西共体)一再呼吁立即停火,利比里亚反政府武装“利民联”与政府军似乎不予理睬,连续3天来,双方为争夺首都蒙罗维亚而展开殊死的战斗。“利民联”坚持认为,是政府军违反停火协议,他们不能束手待毙;但忠于利总统泰勒的政府军认为是“利民联”违反停火,他们只有拼死一战。面对这一个月来的第三次进攻,泰勒19日晚上在电台说,他“不会离开这个国家”,直到国际维和部队到达。“为了拯救首都”,他和他的同伴们将“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密集的迫击炮弹甚至散落在外交人员居住的地区,连美国使馆都遭到了轰击。成千上万居民因无处藏身,纷纷逃到美国使馆和联合国办事处躲藏。利比里亚国防部长称有600名平民丧生,但据人道主义机构工作人员说至少有上百名平民死于战火。由于外出找水,仅一个小时内就有60名平民死于迫击炮弹。愤怒的居民将尸体堆放在美国使馆前面,抗议美国迟迟不肯出兵。目前,已有25万难民躲避在蒙罗维亚94个避难所里,这还不包括14万塞拉利昂难民。由于炮弹横飞,人道主义救助非常困难。蒙罗维亚的水厂日前被炮火击中,如果得不到及时修复,很可能会发生霍乱。另外,由于港口和机场实际上等于关闭,汽油和大米非常短缺。昨天,一些联合国和国际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得不离开蒙罗维亚。他们向外界说,难民们“没有住所、食物和水,如果战斗继续下去,这将是人道主义的灾难”。
  尽管美国原则上同意向利比里亚派兵,但似乎一直停留在研究可能性的阶段上。20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一份书面声明中说:“利比里亚的和平应该通过目前由尼日利亚前总统阿布巴卡尔领导的各方和谈来实现。”他还说,美方“一直与联合国和西共体进行紧密的合作,支持它们为利比里亚稳定与和平所作的努力”。至于派兵的问题,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但今天,五角大楼终于说话了,原部署在红海和非洲之角的45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奉命正在前往地中海的途中。从那里他们将可能乘军舰前往利比里亚水域,等待美国作出派兵参加维和行动的决定。但“远水解不了近渴”,按照这一命令,美国士兵最快也要在10天之后才能到达利比里亚水域。昨天上午,40名美国士兵乘直升机从塞拉利昂来到蒙罗维亚。但他们不是来维持和平的,而是来同现有的15名美军人一起,保护美国使馆及其人员的安全。
  昨天,正在加纳首都阿克拉主持利比里亚和谈的西共体调解人阿布巴卡尔呼吁立即停火,以便在本月底达成一项全面的和平协议,并在下月初成立临时的过渡政府。他强调,“只有政治解决,才是结束利冲突的唯一途径”,“西共体和国际社会不会容忍任何利用非法手段夺权的行动”。利比里亚大部分党派都要求立即停火,就连“利民联”的盟友“利民运”也呼吁“利民联”停止进攻蒙罗维亚。
  昨天下午,尼日利亚总统奥巴桑乔闪电式地访问了科特迪瓦。几天前,他曾以同样的方式访问了利比里亚的另一个邻国几内亚,称利比里亚问题的解决不能没有几内亚的参与。今天,他在阿比让与科特迪瓦总统巴博举行了短暂的会晤之后,呼吁利比里亚交战双方停火。他向报界说:“只有停火之后,西共体才能部署维和部队。”奥巴桑乔已经同意向泰勒提供庇护。尼日利亚军队已准备参加西共体的维和部队,由776名官兵组成的机械化步兵营已经在利比里亚的邻国塞拉利昂待命。
  鉴于形势紧迫,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敦促西非国家和美国采取果断行动,阻止蒙罗维亚街头的流血冲突。今天,西共体的领导人已经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举行紧急会晤,磋商各方要求派遣维和部队的呼吁,决定怎样及何时向利比里亚派遣维和部队。(本报阿比让7月22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约旦批准组成新内阁
约旦最高权力机构二十一日宣布,批准首相阿里·阿布·拉吉卜组建的约旦新内阁。由二十八人组成的新内阁基本保留了上届政府的人员构成,但是新任命了八名内阁成员,五名原内阁成员离职。


第3版(国际)
专栏:

  美国遣返古巴劫船分子
美国政府二十一日上午在距古巴首都哈瓦那以西二十多公里的奥罗斯科港,将劫持古巴地理测绘公司“海鸥十六”号测绘船的十五名古巴人交给古巴政府。古巴政府当日就此发布公告说,美国政府将参与劫持轮船的人员交送古巴政府的举措,完全符合古美两国政府达成的移民协议。


第3版(国际)
专栏:

  西班牙发生恐怖爆炸
西班牙东南部城市阿利坎特的两家旅馆二十二日中午先后发生恐怖爆炸,共造成八人受伤,其中包括四名警察。西班牙内政大臣阿塞韦斯事发后指出,这两起爆炸事件是西班牙恐怖组织“埃塔”所为。此前,“埃塔”分子曾打电话把将发生爆炸的消息通知了当地一家报社,但爆炸时间比通知的时间提前了半小时。(据新华社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克什米尔发生袭击事件
从二十一日夜间开始,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接连发生多起暴力袭击事件,造成十多名印度军人和平民死亡,数十人受伤。印度副总理阿德瓦尼二十二日发表讲话,称上述暴力活动目的旨在破坏最近印巴关系中出现的松弛气氛,为两国关系正常化制造障碍。(张静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