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22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新高潮 新高度 新成效

  关于“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答问
张雄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既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重要原理的体现,又是我们党长期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的经验总结。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进一步把握先进生产力的内涵、特点和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科学地回答如何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一问题。
  问:何谓先进生产力?先进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何种作用?
  答:先进生产力的“先进”含义有三:一是生产力诸要素的科技含量高;二是在实际生产组织系统中由生产力所表现的活劳动的科学化程度高;三是在社会发展综合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十分突出。应当指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本质上是人类追求自主性实践活动的结果。如果没有人类在生产活动、交往活动中不断提出新的需求,生产力的新旧更替是不可能进行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马克思曾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规律作了深刻的表述:“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社会生产力为什么能够起到如此重大的作用呢?一句话,在生产方式和整个社会系统结构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积极、最革命的因素。这种革命的因素主要表现在被最新科技成果物化为先进生产力的功能发挥上。先进生产力之所以能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因为它可以运用科技发展对生产工具进行变革,促使社会原有分工发生变化,最后引起整个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和社会体制与制度的变革。如历史上铁器、蒸汽机等生产工具的发明和运用,使人类社会也出现了相应的发展。
  问:在当代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哪些新特点?
  答:当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诸多新趋势、新特点:
  第一,先进生产力淘汰落后生产力的过程呈现愈来愈快的态势。昨日似乎还是简单式机器锻造、自动化、流水线生产方式引领前沿,今日却已将信息技术、机器人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用于生产过程,产生了新型的高科技现代生产方式。
  第二,科技进步引发的生产力发展变化的周期呈现愈来愈短的趋势。目前世界上有一种企业发展规模理念“小是美的”,正反映出小型的企业或产业组织形式比较能适应当下先进生产力“青春期短”的挑战。
  第三,先进生产力的科技支撑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已由传统的单一技术向生产力诸要素的渗透和转化,发展到由几组先进的技术群向生产力诸要素的渗透和转化。今天,生产力的先进性,通常以与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等相关联的产业形式或生产手段为标志。
  第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成为普遍现象。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是指后进国家吸收世界先进技术,开展自主创新,跨越生产力发展的某些自然过程,形成优势产业,在经济方面实现迅速追赶。在今天,知识已成为一种战略性资本,这就为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机遇。
  问: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
  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它有着三个方面的先进性指标:一是“代替性指标”,即科技代替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程度。科技的发明和应用,首先能带来劳动工具和工艺过程的不断改进、发展和完善,它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延伸,使得生产的时间相对缩短,产品加工的精度相对提高,机器加工的功能相对多样化。二是“协调性指标”,即科技发展被物化为直接的生产力后,可以使人类较好地掌握自然能源的再生技能,从而大大改善人与自然的和谐生存环境。三是“变革性指标”,即科技对生产力诸要素的渗透,导致生产力系统内部各个环节、各个功能、各个结构的子系统都会发生良性的巨大变化。
  问:“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含义是什么?
  答:所谓“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主要指先进生产力自身要获得发展所需要的各方面的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单纯是生产力自身结构发育和发展的问题,它是一个综合而又复杂的社会关系系统协调的结果。生产力的实际效果和功能,只有在社会诸多因素整体性发挥的前提下才能存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什么强调的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不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呢?在世界不同国家,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很不一致的。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发达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来要求发展中国家,并以此衡量我们党在比较落后的经济环境中的活动和政策。我们党的一切活动都要立足于中国国情,所代表的只能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范围内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但同时,作为努力方向,我们也应当瞄准世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方向,力求尽快地达到和赶上世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此,“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指生产力获得解放和发展的条件,是过程实施的前提;后者是指生产力的发展程度,是过程实施的结果。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内因是根据,它既不可能来自民族的消极等待和历史的自然进化,也不可能来自国外的完整输入,而需要先进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对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重视,并率领全国人民为提高生产力的综合水平而努力。
  问:强调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什么客观依据?
  答: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坚持不懈地发展先进生产力。众所周知,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总体上还没有改变。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我们长期的中心任务。经过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国生产力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各项事业有了很大进步。在今后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只有坚持不懈地发展先进生产力,社会主义中国才会取得更新更卓越的成就。此外,改造、改进和提高现有的落后的生产方式,需要大力推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现在,我国已经具有了相当数量的以高新技术为标志的现代化企业,但也存在着大量的落后于当代水平的传统工业和比较落后的生产方式。我们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不是说传统的工业产业就不重要了,有些传统的工业产业经过合理的高科技改造,可以既具有先进生产力的水平,又有利于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这是产业结构调整不可放弃的一个重要领域。
  问: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于党的建设来说有何重要意义?
  答:党的先进性与生产力的先进性有着内在的联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命运紧紧地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联系。党的一切活动都是基于和顺应着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这一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都是为了大力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都是要通过革命或改革的手段消除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羁绊。共产党人之所以把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就是因为先进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最终动力。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形态的出现,来自于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和优越性,就是因为它更有利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的先进生产力,实现了历史性的变化。实践证明:我们党从诞生到发展壮大,从理论到实践,都是与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紧密相连的。偏离了这一点,党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
  问:我们党如何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答: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三个方面的内涵:
  一是必须遵循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把是不是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作为检验我们各项工作的重要尺度。是否遵循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也是能否解决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关键。遵循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从指导方针上要求我们坚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从工作部署上要求我们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基本现状和特点,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全面改进社会生产力的总体配置,提高工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程度,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经济发展战略,使社会生产力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最合理、最有效的组合;从检验标准上要求我们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经常加以检查和总结,看看是不是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符合的就实事求是地加以纠正,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时代精神。
  二是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途径。十六大报告提出“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等一系列在新形势下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重要原则。当前,深化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就先进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要求而言,它要求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同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保生产者经济活动的自主性、合法性以及利益分配的公正性,让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准随着全社会经济生活水准的提高而得到改善。就先进生产力对上层建筑的要求而言,它要求政治制度、政治体制科学化和法制化,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社会意识形态科学化和文明化,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道德保证。
  三是必须强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重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地位,是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应当看到,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有新的发展战略和对策,尤其是要进一步确定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思路。


第9版(理论)
专栏:

  深刻把握发展的科学内涵与实质
钟声
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在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我们应深刻把握发展的科学内涵与实质,在各项事业中不断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
  发展同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紧密相连。“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一重要论断,把发展问题同人心向背相联系,同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相联系,同我们党对国家、民族、人民所肩负的历史责任相联系,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推进的。社会主义要强大,综合国力要增强,社会主义优越性要得以充分发挥,关键在发展。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才能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落实,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实现民富国强。
  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是最大的发展。我国经济能不能加快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经济落后就被动,就会受制于人。只有经济发展了,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我们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处于主动地位。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赢得主动的关键所在。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这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开拓进取而不因循守旧,努力加快发展。发展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发展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进程,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物质文明处于基础地位,只有物质文明不断发展,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才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发展包括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江泽民同志深刻阐述了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辩证关系,指出,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前一个历史过程的发展,将推动后一个历史过程的发展,反之亦然。两个历史过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发展,必然推动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
  发展要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改革是我们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没有改革,就不可能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我们的事业就不可能顺利前进。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没有发展,我们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也就不可能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改革和发展必须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没有稳定,改革和发展都无从进行。因此,要善于统观全局,精心谋划,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坚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
谢英芬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这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任何一个时代所形成的科学理论,都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都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也要不断向前发展,这种理论发展的过程也就是理论创新的过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坚持创新,就能与时俱进;因循守旧,就会停滞不前。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历史。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历史表明,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最好的继承。
  创新,是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的实践探索活动。在这些创新中,理论创新是最重要的,是其他一切创新的前提,其他一切创新都是在理论创新的指导、推动、影响下进行的。因此,党要保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关键是坚持不懈地进行理论创新。我们党所领导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伟大事业,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适应实践发展的要求,在不断发展着的新的实践中,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为不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和理论支撑。
  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这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我们必须站在时代变化与实践发展的高度,遵循时代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认识规律,牢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必须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世界眼光看待问题,审视、分析和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际国内形势出现的新情况,回答和应对时代不断提出的新课题,努力做到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研究新问题,拓展新视野,总结新经验,概括新理论。通过理论创新,不断使马克思主义体现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实现党的思想理论的与时俱进,为我们党坚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第9版(理论)
专栏:

  深入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基础
邱世绪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它不但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且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基础的认识,不仅关系到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性和指导意义的认识,而且关系到贯彻这一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实际成效。
  我们党成立80多年来的实践及其经验总结,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最基本的实践基础。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不仅在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党的宗旨以及纲领路线方面始终体现“三个代表”,而且在实际行动中始终体现“三个代表”。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领导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几千年来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上了富民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回顾党的历史,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生产力,为了发展中国的先进文化,为了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之所以能够成功,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坚持了“三个代表”。因此,党成立以来80多年的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及其经验总结,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最直接的实践基础。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波澜壮阔,外有压力,内
  有困难,风险连连,考验不断。我们党先后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东剧变、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1998年的特大洪水等。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这些都给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面对国内外这一系列重大挑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和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从容应对,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与此同时,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也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十六大将其概括为10条基本经验。这13年的伟大实践和10条基本经验,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最直接的实践基础。
  当代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的现实,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更为宏观的社会实践基础。20世纪后半期尤其是80年代末以来,人类社会越来越超越国别和区域的界限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广度和深度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虽然大幅度跃升,国际影响力显著扩大,但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们党只有紧跟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使自己的指导思想反映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才能站在时代前列,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正是建立在这种全球范围的人类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的,是对世界发展潮流作出的科学回应。


第9版(理论)
专栏:

  坚持“两个务必” 履行“第一要务”
吴昌星
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两个务必”体现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正确理解和把握坚持“两个务必”、履行“第一要务”的深刻内涵及其内在联系,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保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坚持“两个务必”,履行好“第一要务”,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履行好“第一要务”,是执政条件下坚持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要求,离开了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都无从谈起。只有不断发展,人民才能得到更多实惠,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党的先进性才能有最可靠、最扎实的基础。毛泽东同志当年关于“两个务必”的告诫,旨在强化全党的先锋队意识,引领中国人民建设新中国;强化全党的忧患意识,自觉认识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强化全党的使命意识,树立勇于胜利的信心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仅与党的先进性紧密相联,而且已经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内化为党的先进性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有没有强烈的先锋队意识、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能不能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直接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党的事业的兴衰。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来认识“两个务必”,坚持“两个务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越是在大踏步推进,越需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坚持“两个务必”,履行好“第一要务”,是坚持执政为民,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关键环节。坚持“两个务必”,就要有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埋头苦干、不尚浮华的作风。履行“第一要务”,必然要坚持这样的价值取向,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不懈奋斗中、在执政为民的伟大实践中锻造这样的政治品格、人生态度和精神状态。坚持“两个务必”,既要体现在形式和动机上,更要体现在内容和效果上。在革命战争年代,“两个务必”同正确的战略战术统一起来,最终打败了敌人,建立了新中国;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要把“两个务必”同履行“第一要务”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人民期待的强国梦。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紧紧抓住“第一要务”,发展中国的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使践行“两个务必”的要求上升到了时代的高度、历史的高度。
  坚持“两个务必”,履行好“第一要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些胜利和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坚持“两个务必”,履行好“第一要务”。十六大绘就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更需要我们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作风,坚持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广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牢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们党的庄严使命,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自觉在艰苦奋斗、勤政为民的实践中加强党性锻炼,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