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2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
专栏:

李长春会见新西兰议长
  新华社奥克兰(新西兰)7月19日电(记者黄建明、杨国强)正在新西兰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当地时间18日在下榻的饭店会见了新西兰众议院议长乔纳森·亨特,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
  李长春说,中国一向重视对新关系。中国全国人大与新西兰议会保持着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面对新世纪、新形势,双方加强在立法、行政监督等方面的经验交流,有助于两国关系的全面发展。中方愿一如既往地巩固和发展与新西兰政府、议会、政党等的友谊与合作。
  亨特代表新西兰议会欢迎李长春来访。他说,两国议会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是国家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西兰议会高度重视与中国全国人大的关系,欢迎全国人大经常派团访新,不断深化交流。他本人期待着今年秋天率新议会代表团访华。
  双方还相互介绍了各自国内经济形势。李长春应邀简要介绍了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关情况。
  当地时间19日上午,李长春在新西兰工党主席迈克·威廉姆斯的陪同下参观了萨维奇纪念公园。该公园是以新西兰第一位工党总理迈克尔·约瑟夫·萨维奇的名字命名的。随后,他还专程赴奥克兰艺术博物馆参观访问,并详细了解艺术馆的运营和发展情况。


第3版(国际)
专栏:

安南秘书长呼吁
 尽快向伊人民交还主权
  伊拉克新军队开始招募士兵 美公布伊违禁武器解密情报
英证实英武器专家凯利已死 又一驻伊美军士兵遭袭身亡
  据新华社联合国7月18日电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18日在提交给安理会成员国讨论的一份报告中说,伊拉克人民不想要外来人强加给他们的民主,应尽快把伊拉克的主权归还给伊拉克人民。
  新华社巴格达7月19日电(记者王波)7月19日是伊拉克新军队招募士兵的第一天,成百上千的伊拉克人聚集在巴格达的一个美军营地排队递交申请。
  申请入伍者很多都是伊拉克前政府军士兵。一名在烈日下排队等候的年轻人说:“申请加入新军队是生活所迫。我已经失业在家很长时间,很希望能找到一份工作。”
  当天,在伊拉克北部最大城市摩苏尔和南部最大城市巴士拉也进行了征兵工作。
  负责组建伊拉克新军队的联军临时当局规定,年龄在18至40岁之间、在伊前政府军担任上校以下职务、没有在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内担任过高级职务的伊拉克人有资格申请。但征兵地点贴出的告示称,萨达姆政权的安全情报人员、共和国卫队士兵、秘密警察、犯有侵犯人权罪和与恐怖组织有瓜葛的人也不能报名。
  负责伊拉克战后重建的美国最高文职行政长官布雷默5月宣布解散伊拉克前政府军和安全情报等部门。他后来又宣布在未来两年内组建一支约4万人、非政治化的伊拉克军队,这支部队的主要职责是守卫边疆和维护社会稳定。
  据新华社华盛顿7月18日电(记者胡晓明、谭新木)白宫18日公布了一份解密的情报评估报告,为美国总统布什引用虚假情报作为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借口辩护。该报告称,“有可靠的证据”证明萨达姆试图重新启动核武器发展项目。
  这份2002年国家情报评估报告于去年10月出台,由美国6大情报部门汇总而成,中央情报局定稿。报告援引未经证实的报道说,伊拉克试图从尼日尔、索马里、“可能包括刚果民主共和国”3个非洲国家购买铀。“如果任其发展,(伊拉克)也许会在10年内拥有核武器”。
  报告称,情报界“有充分的信心”认为,“如果得到足够的武器级裂变材料,伊拉克将在几个月到一年内制造出核武器”。
  但在这一报告中,国务院情报和研究局也曾提出警告,认为指控伊拉克从非洲购买铀是“值得高度怀疑的”。
  新华社伦敦7月19日电(记者徐剑梅)英国警方发言人19日证实,卷入伊拉克武器情报风波的英国国防部武器专家戴维·凯利因非正常原因死亡。
  英国警方在电视直播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尸检报告表明,凯利“因左腕被割伤导致大量出血而死亡”,警方在现场发现了一把刀和一盒镇痛药,但没有发现有他人加害凯利的迹象。
  凯利现年59岁,参加过对伊拉克的武器核查,家住英格兰南部牛津郡。17日下午,凯利离家散步,就此一去不返。18日上午格林尼治时间8时20分左右,警方在距离凯利住处约5英里的一片小树林中发现了一具趴卧的男尸,并根据死者特征判断,此人很可能就是凯利。
  今年5月29日,英国广播公司记者吉利恩援引一个匿名英国情报官员的话报道说,英国政府可能授意对去年9月发表的伊拉克武器报告“添油加醋”,加入了“萨达姆45分钟内即可部署生化武器”的说法。本月上旬,英国国防部发表声明说,凯利承认曾与吉利恩见过面,凯利立即成为媒体追逐采访的对象。凯利始终否认自己是主要消息来源,但因此不得不于本月15日到议会下院接受“严厉盘询”。此间媒体普遍推测说,凯利因“承受不住巨大的精神压力”而自杀。
  据英国当地媒体报道,正在日本访问的英国首相布莱尔已下令就凯利之死展开独立的司法调查,并呼吁英国政界和媒体保持“克制”。
  据新华社巴格达7月19日电(记者王波)美军发言人19日证实,一名驻伊拉克的美军士兵19日在巴格达市内遭到一名不明身份的枪手袭击后身亡。自对伊战争开始以来在伊拉克被打死的美军人数已经上升到149人,超过了1991年海湾战争时的147人。
  据新华社墨西哥城7月18日电(记者宋心德)法国外长德维尔潘18日在这里说,国际社会应该团结一致,同联合国一道在伊拉克重建中负起责任。
  德维尔潘在结束对墨西哥的正式访问前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重申了法国政府对伊拉克的一贯立场。他强调不能打开战争和不稳定的潘多拉盒子,各国的边界应该受到尊重,在伊拉克重建中应该实行多边主义和发挥联合国的作用。他说,国际社会同联合国在推进伊拉克和平进程,促进伊拉克的重建进程中,不仅应该得到伊拉克人民的支持,而且应该赢得中东地区各国的支持,这样才能最有效地进行伊拉克的重建工作。


第3版(国际)
专栏:

  中国特使访问美国
  本报华盛顿7月18日电 记者任毓骏、王如君报道:美国副总统切尼今天在此间会见了中国政府特使戴秉国。戴秉国转交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给布什总统的信。
  同日,戴秉国还分别会见了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会见中,双方对中美关系的发展表示满意,认为两国就朝核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保持沟通与合作是重要和有益的,表示愿共同努力继续推动通过对话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进程。
  戴秉国一行昨天抵达华盛顿开始对美国进行访问。


第3版(国际)
专栏:

  7月19日,以前任中国驻伊拉克大使孙必干(前左一)为首的外交部伊拉克工作小组来到中国驻伊使馆,查看使馆被毁情况。他们在查看中发现,目前仍然有盗贼在抢掠我驻伊使馆物品。新华社记者 王波摄


第3版(国际)
专栏:国际热线

英国 凯利神秘之死
本报驻英国记者 施晓慧
  英国国防部武器专家凯利的突然之死,为英国关于伊拉克武器情报真假的争论蒙上了悲剧色彩。正在日本访问的英国首相布莱尔19日在他下榻的饭店就此发表简短讲话,形容凯利的死是一场可怕的悲剧。英国《独立报》说,凯利是政府与BBC唇枪舌战的牺牲品。
  凯利事件的大背景是英国国内关于伊拉克之战是否有理的争论。凯利是英国国防部负责伊拉克武器调查的一个专家,他之所以被牵扯进来,是因为BBC与唐宁街为一篇报道的争论。BBC在一篇报道中引用“一名资深军事情报人员”提供的信息,暗示布莱尔的高级助手、唐宁街公关主管坎贝尔对有关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情报文件做了手脚。
  英国议会外交委员会在对政府官员进行调查后,否认了政府故意对情报文件做手脚的指责,于是,近日展开了对BBC报道的真实性的调查。采写那篇报道的BBC记者吉利恩接受了议会的调查,另一个接受调查的主要证人就是凯利。BBC并没有说凯利是他们的消息来源,并一直对有关情况守口如瓶。但英国国防部根据吉利恩曾在发表报道前一周约见过凯利的线索,认为凯利可能是BBC报道消息的“神秘来源”。应议会调查委员会的要求,凯利被迫到议会作证。在问询过程中,凯利证实他曾经同BBC记者吉利恩谈过政府上述报告中的情报,但否认他是吉利恩报道的主要消息来源。
  今年59岁的凯利博士,一直从事平静的专业工作,突然间被卷入复杂的政治旋涡中,成为全国闻名的焦点人物。据报,凯利在英国议会外交事务委员会的质询中感到压力重重。17日下午,家住牛津郡的凯利对家人说出去散步,之后便没有回来。警方第二天早晨在离他家5英里的树林里发现了他的尸体。
  他的死,打破了他所居住的哈罗敦丘小镇的平静,所有认识他的邻居都非常难过,说他是一个性格温和可亲的先生。布莱尔也说这是一个绝对可怕的悲剧,他赞扬凯利是一位优秀的公职人员,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19日英国各报纸都用大量篇幅报道凯利死亡的消息。《每日电讯报》说,凯利死亡的消息,使首相布莱尔陷入了任职以来最严重的危机。《泰晤士报》在衡量凯利到底是否是吉利恩的报道来源时讲到,如果他真是消息来源,而他的说法和吉利恩的说法不同,原因也有可能是吉利恩本人“渲染”了报道。而凯利的死应该唤起这场矛盾争执中所有人的良知。
  究竟是谁造成了凯利的悲剧?BBC与政府的恶斗将怎样结局?这场情报之争还会牵出多少内幕?都是留在人们心中的问号。正在东京的布莱尔已经表示,将对这一事件进行全面的独立司法调查。他还呼吁,在调查期间希望人们暂时收敛各种揣测和相互指责。而保守党领袖邓肯·史密斯表示,调查应该由上院高级法官来领导。据英国媒体的报道,调查有可能会集中在国防大臣胡恩和坎贝尔所扮演的角色上。(本报伦敦7月19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我驻美大使举行招待会
 介绍中国杰出青年钢琴家李云迪
  本报华盛顿7月18日电 记者王如君报道:中国驻美国大使杨洁篪18日晚在官邸为中国杰出青年钢琴家、国际肖邦钢琴比赛一等奖获得者李云迪举行招待会,100多名美国客人和正在美国访问的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出席了招待会。
  杨洁篪向来宾介绍了李云迪这位中国人民引以自豪的年轻音乐家,并介绍了近年来中国青年一代艺术家在国外重大赛事中获奖的情况。他强调说,加强中美文化交流是加深中美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的良好途径。李云迪身着白色晚礼服,优美动听的旋律从他指尖下行云流水般地倾泻出来。他演奏的肖邦《第二诙谐曲》,忽而热烈奔放,忽而柔情浪漫,忽而辉煌华丽。30分钟的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表现得丰富细腻,把主宾引入美妙绝伦的音乐殿堂。李云迪还加演了中国乐曲《向阳花》和李斯特的《钟》。表演结束,来宾们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向这位年轻的音乐家致意。
  出席招待会的有美国前国务卿黑格、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副国务卿拉尔森、国土安全部副部长哈金森等多位政要,一些国家驻美外交使节、公司和企业负责人、美国主流媒体负责人和文化艺术界人士。在2000年举办的第十四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中,年仅18岁的李云迪以卓越的演奏获得这一顶级赛事的第一名,成为该项比赛设立70多年来最年轻的金牌得主和首次获得该项殊荣的中国人。


第3版(国际)
专栏:

对已在伊朗找到含浓缩铀样本之说
 国际原子能机构予以否认
  新华社维也纳7月18日电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18日在维也纳否认该机构专家最近在伊朗发现含有浓缩铀成分的生态样本,称有关报道“在现阶段纯属猜测”。
  巴拉迪说,国际原子能机构需要与伊朗方面就许多分析报告进行讨论。他说,在与伊朗当局进行讨论之前,国际原子能机构不准备作出任何结论。
  与此同时,巴拉迪也敦促伊朗努力澄清其核计划系用于和平开发核能,并尽快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附加议定书,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在不必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对伊朗的任何核设施进行检查。
  近来,伊朗核问题为国际社会所关注。在原子能领域同伊朗进行合作的俄罗斯一直在努力说服伊朗尽快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附加议定书,敦促伊朗同国际原子能机构进行更加密切的合作,消除国际社会对伊朗核计划的担忧。巴拉迪7月9日访问伊朗时曾与伊朗总统哈塔米、副总统兼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阿加扎德和外长哈拉齐等就伊朗核问题举行了会谈,但他未能说服伊朗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此前,伊朗政府曾多次表示,伊方对签署、批准并实施该附加议定书一事持积极态度,但拒绝联合国对其核计划进行无条件和更严格的核查。


第3版(国际)
专栏:

  七月十八日,塞浦路斯青年在雷德拉宫哨卡的联合国缓冲区内秉烛参加纪念活动。当晚,塞浦路斯希土两族人举行活动,纪念希土两族冲突二十九周年。参加活动者呼吁两族领导人尽快恢复和谈,解决塞浦路斯问题,以便塞能够在明年五月以统一的国家加入欧盟。新华社记者
温新年摄


第3版(国际)
专栏:

就谈判解决危机
 圣普政变军人签署备忘录
  新华社罗安达7月19日电(记者富显成)据安哥拉媒体19日报道,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圣普)政变军人日前同国际社会代表签署了一项备忘录,同意通过谈判解决这个大西洋岛国目前的政治危机。
  据报道,这项由圣普政变“军事委员会”与葡萄牙和美国驻圣普大使共同签署的备忘录明确了谈判的具体步骤。备忘录要求葡语国家共同体、美国和尼日利亚进行调解,并建议讨论圣普总统德梅内塞斯回国的条件和方式。
  根据上述文件要求,政变军人已释放被逮捕的议长迪奥尼西奥·迪亚斯。此外,该文件还要求政变军人释放其他被捕的政府官员。
  以圣多美军事学院领导人费尔南多·佩雷斯·科博为首的部分军人16日凌晨发动政变逮捕了政府总理、议长及其他一些政府要员。政变军人随后承诺尊重民主原则,不久将进行自由选举。政变发生时,圣普总统德梅内塞斯正在尼日利亚进行私人访问。
  国际社会,特别是非洲国家纷纷谴责圣普的军事政变,要求政变军人立即释放被捕的政府官员,恢复国家法制和秩序。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脉络

伊拉克维和 美国呼请援军
本报驻美国记者 任毓骏
  新上任的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阿比扎伊德16日在五角大楼承认,驻伊美军目前正面临“典型的游击战威胁”,伊拉克抵抗分子对美军的袭击正变得“越来越有组织性”。截至7月19日,在伊拉克战斗中阵亡的美军人数增至149人,已超过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147名美军阵亡的数字。加上其他非战斗事故死亡的人数,美军在这次战争中已有200多人丧生,1000多人受伤。
  由于美军在伊拉克遇袭事件不断发生,为了减轻美军人员伤亡和财政负担,美国参议院日前以97比0票通过一项议案,督促布什政府请求北约盟国向伊拉克派兵,分担驻防任务。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最近曾表示,欢迎法国和德国出兵伊拉克,参与伊拉克维和。然而,德法已明确拒绝了美国的邀请。北约秘书长罗伯逊也因担心重揭昔日裂痕而未向北约成员国正式提及出兵伊拉克的问题,他16日在布鲁塞尔表示,尽管北约某些成员国如波兰和西班牙将在伊拉克参与战后维和,但北约尚无计划作为整体直接在伊拉克发挥维和作用。舆论认为,北约秘书长的表态是对美国的呼吁“泼冷水”。
  印度14日宣布不向伊拉克派维和部队,更使美国大失所望。美国原先要求印度派遣一个整师的大约1.7万名官兵,驻守伊拉克北部默索尔地区,那将使印度派往伊拉克的军队人数仅次于美国和英国,大大减轻美国的压力。但是印度方面表示,如果没有联合国授权,印度无法派遣不受伊拉克民众欢迎的军队前往伊拉克。五角大楼原先指望巴基斯坦、埃及等穆斯林国家向伊拉克派兵,可更好发挥作用,但这些国家也相继拒绝出兵。美国说服其他国家增援美军的努力也已遭到挫折。
  因此,美国五角大楼15日不得不宣布,第三机械化步兵师的约1万多名官兵将无法按计划在9月底以前返回家园。这是两个月内五角大楼第二次宣布派往伊拉克的美军延迟回家与亲人团聚。该师在佐治亚州总部的发言人欧尔森说,这个师2/3的官兵将“无限期”留驻伊拉克。
  第三机械化步师约1.7万官兵,今年1月开赴海湾作战,是率先攻进巴格达的主力部队,死伤最为严重,到目前为止已有37名官兵丧生,数百人受伤。这支部队原先在6月上旬曾计划返回美国,但稍后却奉命前往清剿逊尼派穆斯林城市法鲁贾的伊拉克抵抗分子。该师指挥官7月7日曾告诉其第一、第二两旅的官兵,他们可以在8月份开始撤出伊拉克战区。但未过几天,由于伊拉克抵抗分子继续攻击美军,以及其他国家不愿意派兵,迫使五角大楼不得不维持大量驻伊美军,并延长他们的驻防期限。
  美国政府原计划战后驻守伊拉克的美军不超过5万人即可完成维和任务。目前驻扎在伊拉克的美军和英军总数已超过16万人,但仍难以应付局面。据报道,五角大楼可能会在今年召集约1万名国民警卫队人员进行训练,之后会把他们派往伊拉克,以填补驻伊兵力的缺口,或替换现在伊境内士气极其低落的驻军部队。
  随着美国发动的反恐战争的继续,美国陆军约37万名官兵远离家人,被派往世界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华尔街日报》17日评论说,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维和任务已经把美军拖得疲惫不堪,士兵们每天还要防备随时可能发生的致命袭击。国防部一名高层官员称,30多年来从未见过美军的战线拉得如此之长。而美欧关系又因伊拉克战争的分歧而处于尴尬状态,除英国外,其他欧洲大国仍与美国保持距离。有评论认为,如果欧洲反战阵营在未来数月仍继续拒绝美国的请求,美国只好自吞奉行单边主义之苦果了。(本报华盛顿电)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脉络

伊拉克维和 北约不愿出兵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吴云
  最近,从美国传来了要求北约直接参与伊拉克维和行动的呼声。10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一项决议,敦促美国总统布什尽快考虑请求北约直接参与伊拉克的维和行动。12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呼吁,北约应该进入伊拉克。
  但是,北约的反应十分冷淡。16日,北约秘书长罗伯逊在北约总部明确表示,北约目前不会直接参与伊拉克的维和行动。他说,尽管北约成员国波兰和西班牙在伊拉克参与战后维和使命,但北约目前尚无计划作为整体直接在伊拉克发挥维和作用。他还说,北约做出的决定是向波兰提供“支持”,北约在考虑发挥其他作用前,首先希望看到波兰军队在伊拉克顺利就位。他还说,他已同一些美国参议员通过电话,告诉他们北约现在的重点是确保波兰的行动获得成功。
  罗伯逊称,目前美国政府还没有正式请求北约出兵。从目前的情况看,美国政府不会轻易跨出这一步。但随着美国驻伊军队的伤亡人数不断增加,费用不断上升,美国国内希望北约欧洲盟国分担美国负担的呼声渐高,要求美国政府请求北约派兵的压力不断增加。
  尽管没有正式请求,罗伯逊还是对美国参议院预防性地“泼了一瓢冷水”。罗伯逊担心的是,要是美国政府顶不住国内压力,正式向北约提出派兵请求,将使北约面临一场新的危机。这是因为北约的欧洲盟国,特别是法国和德国对于参与伊拉克维和行动并不热心。法国总统希拉克15日明确表示,“在目前的框架下,法国参与在伊拉克的多国部队是不可想象的”。此前,法国外长德维尔潘曾表示,法国不支持战争,如果现在法国参加了联军,只能证明法国言行不一。德国外长菲舍尔16日在美国访问时也明确表示,德国不会派兵去伊拉克。菲舍尔说:“我们可以讨论我们在伊拉克战后重建工作中的作用问题,但是我们在有关派遣军队问题上的立场没有改变。”法德两国的原则立场是:没有联合国的明确授权,免谈派兵问题。
  因此,如果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美国向北约正式提出派兵要求,很可能在北约内部掀起一场风暴,北约将再次陷入危机,美欧关系将再度恶化。罗伯逊向美国“泼冷水”,其用意是希望美国参议员不要再向美国政府施加更大的压力了,并使他们认识到,即使美国政府提出请求,目前也不会有任何结果的。
  对于美国在伊拉克的处境,应该说欧洲的心态是复杂的。一方面,欧洲希望伊拉克的局势尽快稳定下来,因为这符合欧洲的利益,毕竟中东就在欧洲的大门口,如果长期动荡下去,欧洲受到的影响肯定会更大一些。欧盟对外关系委员彭定康最近向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表示,欧盟愿意在伊拉克重建问题上提供帮助。但另一方面,欧洲不愿意分担美国在伊拉克的军事负担,因为民意不支持,人员伤亡的压力也承受不起,财政上也难以承担。这是北约的不少欧洲成国不愿意北约直接参与伊拉克维和的原因,也是罗伯特对美国参议院的呼声回应冷淡的原因。
  欧洲有舆论认为,美国目前在伊拉克的处境是法国和德国早就预见到的,但美国不听劝告,未经联合国授权就发动对伊战争,其结果只能是“咎由自取”。
  (本报布鲁塞尔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