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2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

首都舞台七月逐渐复苏
本报记者 陈原
  “双解除”之后,北京演艺界在保持警觉,避免疫情反复的同时,正研究市场,探索观众心理,恢复排练,加快新老节目的修改加工,准备逐步促进舞台演出的复苏,让观众重新享受现场表演的魅力。一直奋战在抗击非典一线的白衣战士这时也正好是休养阶段,因此,慰问他们和他们的亲属也成为首都舞台近期演出的主要内容。
广场文化依然最亮
  目前,北京的两个曾经最为繁忙、地理位置又最好的剧场——保利剧院和中国儿艺,都在进行全面装修,暂时无法接待演出;而像民族宫大剧院等剧场,由于北京对演出场所制定了严格的卫生和通风标准,必须经验收后才能营业,所以可供登台表演的剧场有限。另外,许多人对剧场仍存有戒心,票房风险难以预测,使多数文艺表演团体更愿意选择露天舞台作为演出的最佳场地。6月北京的广场演出,譬如“同一首歌”在王府井,北京交响乐团在西单文化广场,中国交响乐团在长城,都曾出现热烈火爆的场面,也推动了广场文化的持续和扩大。
  7月2日开始,东方歌舞团在朝阳公园新建的网球场将为医务工作者专门演出两场“蔚蓝色的浪漫”,并有3场公益演出。这台节目耗资巨大,此次把全套设备由剧场搬进球场,尽管增加了投资,但依照田军利团长的说法,这样做既健康又时尚。
  7月19日,中央歌剧院将在太庙前举办大型音乐会,王霞、幺红、黄岳峰、刘维维、戴玉强、聂建华、殷秀梅等歌唱家在交响乐的演奏的背景下高歌自己的拿手曲目。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从7月底至8月底将在剧院前的小广场搭台演戏,举办“消夏儿童喜剧晚会”,有小品、歌舞和话剧片段,其中的4个短剧非常精彩,每个约20分钟。欧阳逸冰院长说,这台晚会的对象是暑期中的中小学生,他们想通过艺术之美召唤小观众,让小朋友们走出非典的阴影。此外,因为中国儿艺地处王府井,所以也想借此为王府井创造一个新的文化景观,增加北京闹市的艺术气氛。如果成功的话,这种广场戏剧演出的形式将常年举办下去。
  中国京剧院打算7月初把演出也搬至广场,或者在中华世纪坛,或者在各大公园,既表演传统唱段,又推出新作,也有专为抗击非典而创作的作品。接着,他们还计划去大专院校的广场公演。中国歌剧舞剧院的田玉斌院长介绍,他们为了恢复演出,找回失去的市场,连续多次开会商讨。大家都提出了广场演出的方案,但他们更想利用北京各类会展举办之机,在展览会的广场展台登台表演,争取有所赢利。
  北京的公园现在也正利用露天广场演出的形式,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让观众集游园、消夏、欣赏节目表演于一路。紫竹院公园从7月19日开始的竹文化节,不但展示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还将邀请北京京剧院和日常在这里跳舞唱歌的市民上台表演。天坛公园自6月底开始连续举办50天的“天坛之夏”,首都图书馆、北京史学会、北京电视台都参与其间。白天在公园悬挂1500面文化知识旗帜,分园林、园艺、世界遗产、健康、旅游5部分;在斋宫设有露天图书阅览场地,首都图书馆专为游客准备了大量书籍、报刊。园内还有各类文化展、文化讲座、音乐会,聘请知名学者运用多媒体讲述历史掌故,展示华夏音乐。
  剧场演出力争票房
  因为两个多月的停演给北京的演出市场带来了重大损失,所以一些文艺院团也想在近期有限的剧场表演中尽快获得补偿。即使所得微不足道,他们也希望能早日通过演出与观众沟通,启动市场。
  中国爱乐乐团率先恢复了演出季,最早迈入中山公园音乐堂,他们将于7月上旬完成贝多芬系列的演出。从最近两场音乐会看,上座率已达八成,成绩斐然。中央歌剧院正在筹备一台名为“生命之歌”的节目,预备7月在剧场推出,其中包括交响乐、独唱、重唱、合唱,以“珍爱生命”这一主题吸引观众。
  正在7月份紧张排练、不久即将登上舞台的有:中国儿艺的《马兰花》、《月光摇篮曲》和音乐剧《香格里拉》;中央歌剧院的《蝴蝶夫人》和中国新版的《图兰朵》;中国歌剧舞剧院的舞剧《篱笆墙的影子》;中国京剧院的《泸水彝山》、《春归梦》、《张协状元》、《乌纱祭》、《图兰朵》等。北京人艺正在加紧排练京味十足的《北街南院》,这台戏预计将上演30至50场。
  北京一些文艺院团为了挽回损失,还采取了“先京外后京内”的形式,以便早日赢得票房。中国儿艺正在积极准备赴广东、内蒙古、天津、云南演出;中央歌剧院将去广东演出《蝴蝶夫人》,去香港演出歌剧音乐会;中国歌剧舞剧院则正在排练赴江苏和香港演出的节目。
  一些文艺院团负责人也殷切期望有关部门为舞台的复苏提供优惠政策与保护措施。
  北京的舞台演出正在渐渐复苏,尽管一些剧场尚未开业,但北京和各地的艺术家已经做好了重新进军北京舞台的准备。据保利剧院总经理李南说,最近有几十家单位前来联系演出事宜,仅上海就有4家;与中国儿艺剧场联络演出的也有十几家。可见,舞台演出的全面复苏之日已经不远了。(附图片)
  6月30日一位游客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大唐丰韵”展上参观。因非典疫情而一度闭馆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当日正式恢复向公众开放。  新华社记者 汪永基摄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

天津文化生活转入常态
本报记者 陈杰
  天津市河西区消夏纳凉晚会上,社区居民兴高采烈地跳起自编、自导的秧歌舞、红绸舞、太平鼓舞和扇子舞,文艺骨干现场表演歌曲、舞蹈和吉他演奏,老年人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跳起健身操,度过一个欢乐的夜晚。在公园、广场、居民社区,天津人走出家门,参加娱乐健身活动,尽情抒发抗击非典胜利的喜悦,开始了新的文化生活。
音乐会接二连三
  “海河之春”音乐节是天津市一个标志性文化品牌。由于受非典疫情影响,原定4月开幕的第四届“海河之春”音乐节的演出活动延期举行。由天津市委宣传部牵头主办的音乐节演出活动于7月上旬拉开帷幕,包括天津交响乐团演出的经典名曲交响音乐会、爱的奉献———董金池大提琴独奏音乐会、“春满海河”交响音乐会和中国民乐精品音乐会4场,安排在每个温馨的周末,特别邀请医务工作者代表作为嘉宾观看。音乐节期间还举办家庭音乐知识大赛、社区广场文艺演出,让市民在乐海中遨游。
好戏不断开场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天津著名的中国大戏院7月4日、5日由青年京剧团连演两台大戏,一台由孟广禄领衔主演的《铁面无私清官谱》,是该团最新排练的古装新剧目;另一台由李佩红、房志刚、韩云江、朱红、康健分别主演的《贺后骂殿》、《竹林记》和《春闺梦》,大饱戏迷们的眼福。
  天津人民艺术剧院老少艺术家在紧张拍摄勇抗非典的电视情景剧《非常英雄》后,投入到优秀剧目《钗头凤》和《为你喝彩》的排练中,7月中旬将在剧院上演。天津歌舞剧院将推出芭蕾舞精品《精卫》和歌颂白衣战士的“献给最可爱的人”歌舞晚会。天津杂技团“与你们同行”专场演出近期将在露天广场与观众见面。在天乐戏苑和中华曲苑,周二至周日,天津市曲艺团把梅花大鼓、天津时调和单弦等多种曲艺形式带给观众。
  展馆人流涌动
  连日来,天津各大纪念馆、博物馆观众人数逐渐回升。平津战役纪念馆迎来踊跃的开展党日活动的团体观众,不少单位来自北京、河北等周边省市。天津市委办公厅的20余名新党员在这里举行入党宣誓。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把备受欢迎的《党风楷模———周恩来》展览安排在室外,供人免费参观。各博物馆、纪念馆都推出对医务工作者的优惠措施。
  天津图书馆日接待读者5000人次,双休日读者量突破6000人次,各大阅览室门口排起了长队。自习室300多个座位早上6点半前就已被占满,一直持续到晚9点。该馆目前拥有国内各出版社制作的新版电子图书1.3万余册,7月份,该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电子图书免费借阅活动,主题为“体验后非典读书新方式,万种电子图书任我读”。读者只需登录天津图书馆网站,发送申请邮件,即可获得电子图书免费借阅账号。
  抒写时代诗篇
  市文联组织12个艺术门类的千余名文艺家,开展“大地行”采风活动,采访白衣天使,讴歌民族精神。市文联与《今晚报》编辑出版以“众志成城的颂歌”为主题的《诗词选》、《散文随笔选》、《美术书法摄影民间艺术作品选》和《漫画作品选》,总计500余件作品。7月2日,天津市文联和《今晚报》举办作品展,展示创作成果。75名党员书法家书写各种书体的“入党誓词”,赠送给75位在抗击非典前线入党的医护人员。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

用生命托起希望
——八达岭长城音乐会侧记
  6月28日晚7时15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2周年——“众志成城战胜非典”大型音乐会在北京八达岭长城拉开了序幕。由文化部主办,中国飞跃集团、中国交响乐团承办的这次音乐会,是“双解除”之后的一次阵容强大的演出。
  为了这次演出,中国交响乐团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周密准备,还邀请了戴玉强、幺红、刘秉义等诸多歌唱家同台,担任乐队指挥的是李晓芦。音乐会在《国歌》声中开始,中国交响乐团的演奏和歌唱家的演出首先把观众带回到抗击非典第一线。王霞演唱的《祖国不会忘记》,瞿弦和、凯丽、佟凡的配乐朗诵《跨越非典》和《用生命托起希望》,歌颂了医务工作者的献身精神。当护士长王晶的丈夫佟险峰讲述妻子生前故事的时候,不少人泪流满面。获得南丁格尔奖章的林菊英女士还登台接受观众敬献的鲜花,她的一番感慨获得了热烈掌声。音乐会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中结束。
  这次演出由民间发起,并得到了文化部的全力支持,现场观众主要是空军总医院、宣武医院、人民医院等单位的医护人员以及“天使基金”的捐助者的代表。演出的策划单位北京华域星汇文化发展责任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杨诉说:“观众的热情远远超出了想象,最后不得不将原来设定的1500个坐席扩大到2000个,即使这样,仍然不能满足需求。今天到场的观众估计不会少于2500人。”演出的承办方是中国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在谈到为何出资承办这场非商业性演出时说:“飞跃集团之所以能从十几年前的一个小手工作坊成长为一个全球最大的缝纫机制造公司,离不开改革开放的政策。在非典战役中,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又成功渡过了难关。一次次事实证明,我们的民族就像这绵延不断的万里长城一样历经沧桑而不倒。作为一个老党员,在党的生日来临之际,在全国人民夺取抗击非典阶段性胜利之时,支持这场振奋人心的演出,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飞跃集团地处浙江省台州市,是年产值10亿元的我国最大的缝纫机械制造厂商和出口商,其发展史显示了民族工业蕴藏的巨大力量。(徐晔)(附图片)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

中央电视台今晚播出
 电视剧《我们的连队》
  本报讯 一部反映当前基层连队生活的长篇电视连续剧《我们的连队》由中央电视台影视部、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艺术中心、江西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摄制完成,7月2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
  该剧以与时俱进的发展变革为大背景,以一批新兵从入伍到逐渐成长为合格士兵的过程为故事脉络,以造就新型智能化士兵为蓝本,讲述了一群普通基层官兵尤其是新兵的成长史和心灵史,塑造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指导员、连长、班长、战士等一组组群像。这部电视剧的剧编剧是衣向东、李心安、陶纯、陈怀国,导演是李俊岩,罗刚、刘敏涛、初星一、车永莉、伍军、高峰、赵志刚主演。(朱瑞德 李鑫源)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文化在线

文艺晚会“拥抱平安”将播出
  本报讯 大型文艺晚会“拥抱平安”最近在中国煤矿文工团的“安源演播厅”录制,将于7月7日晚在中央电视台第三套节目播出。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主办、中国煤矿文工团承办的这台晚会就是要继续加深人们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晚会作品大多是围绕着“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祝福平安”的主题专门创作的,风格鲜明,形式新颖。
  多年前,为纪念因“渤海二号”钻井船失事而丧生的72位工人兄弟,舒婷特意写下了著名诗篇《风暴过去之后》,反思了现代化与珍爱生命之间的关系,今天读来仍感人至深。殷之光在晚会中朗诵了这首诗,刘诗昆钢琴伴奏(见下图)。
  晚会主会场与4个设在不同行业的分会场互动,有设在京煤集团长沟峪井口的“煤矿分会场”,设在北京矿建集团建筑工地的“建筑分会场”,设在煤炭总医院的“医疗分会场”,设在燕山石化工作现场的“化工分会场”,使电视播出的气氛带有极强的劳动现场感。(于烈)(附图片)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文化在线

一代巨星凯瑟琳·赫本辞世
  本报讯 曾获得4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一代巨星凯瑟琳·赫本于6月29日下午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家中谢世,终年96岁。她在横跨60年的银幕生涯中共获得过12次奥斯卡提名,其中4次获最佳女主角奖的影片分别是1933年的《牵牛花》、1967年的《猜猜谁来赴晚宴》、1968年的《冬狮》和1981年的《金色池塘》。(于鸣)(附图片)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文化在线

“心中的歌献给最可爱的人”歌词征集大赛揭晓
  本报讯 由北京市文联、北京音乐台、千龙新闻网和北京娱乐信报联合主办的“婷美杯心中的歌献给最可爱的人”歌词征集大赛最近揭晓,10位作者获得最佳歌词奖。
  章晴雨的《誓言》由羽·泉谱曲,制成的CD也已发行。北京5家抗非典定点医院接受了第一批《誓言》CD赠品。这次大赛的参赛者和投票的读者非常踊跃,在10天时间里,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品1308首,而以来信、电子邮件、短信等各种形式投来的选票多达7万余张。(梁明)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文化在线

欧盟驻华大使推荐小说佳作
  本报讯 由昆仑出版社出版的《欧盟国家短篇小说选》近日与读者见面。外交部、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作协、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有关领导,欧盟25国的大使、参赞以及数十家中外媒体的记者出席了首发仪式。
  该书包括欧盟成员国的驻华大使精选的15篇小说,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欧盟国家的生活习俗、历史和风土人情,也展现了欧盟各国小说艺术的新成就。
  (李纹)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文化在线

《音乐周报》出版千期
  本报讯 音乐专业报纸《音乐周报》最近出版了第一千期,这份创刊于1979年的报纸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音乐的发展史,深受音乐工作者和广大爱乐人的钟爱。
  千期报纸忠实地记录了1979年后中国当代音乐发展的足迹,无论是乐团建立、音乐节庆、各种会议、歌咏活动、演唱专场、中外交流,还是著作权案例、问题争鸣、奖项设置,几乎都在报纸上得到反映。报纸在关注专业的演出、创作、评论的同时,还注重音乐的普及工作。24年中,这张报纸终于从一份北京群众艺术馆的音乐小报,发展为全国音乐人关注的行业大报。(魏跃)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文化在线

西柏坡举办纪念活动
  本报讯 近日,革命圣地河北西柏坡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庆祝建党82周年和抗击非典取得的胜利。
  6月26日晚,河北省内外艺术家在西柏坡的纪念馆广场举办以“走向胜利”为主题的文艺演出,《中流砥柱》、《团结一致抗非典》等歌曲讴歌了时代;6月27日,4000多位各界代表还在西柏坡纪念馆广场举办开馆仪式,西柏坡纪念馆也为观众献上了以弘扬西柏坡精神为主题的节目。西柏坡纪念馆最近对馆区进行了重新绿化、美化,并推出了历史文献电影纪录片《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黄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