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2日人民日报 第14版

第14版(立法与执法)
专栏:法制焦点

筑牢打防控一体化治安网络
王跃平
  重压之下思变革
2002年,是令1万多名哈尔滨市警察发窘的一年:这一年,哈尔滨市共发生刑事案件46242起,同比上升14.99%,在全国12个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一!也因此,这个市被取消了“严打”先进单位的评比资格。
  刑事案件高发不下的状况如同一种无形的压力,引起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安全是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市委书记杨永茂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2003年初,市委、市政府决心打破以往的思维和工作方式,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力量,并作出了在全市开展为期3年的“警民打防工程”的决定。
  “警民打防工程”概括起来就是:干部出机关,警察进社区,领导下基层,巡防上街面,联防成网络,“低保”看楼院。将过去的“以打为主”变为现在的“以防为主”;变民警孤军奋战为警民联手;在精简机关的同时,将防范重点放在社区。
  为有效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市委书记杨永茂亲自挂帅,担任“警民打防工程”领导小组的组长。同时,市财政拨款1000万元,新购置了500辆警车,加上原有的100辆共600辆警车入驻社区,昼夜开展巡逻。全市共划分为520个社区,每个社区建立一个社区警务室,配备一台警车,3—5名警察,随时随地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经过试点,4月1日,“警民打防工程”在全市正式启动。
  摆正“金字塔”
  面对市委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哈尔滨市公安局党组一班人感到了肩上的责任。经过深入调研和理性思考,市局党组班子形成了共识:要扭转当前社会治安的被动局面,就必须借鉴国际及国内警务发展的趋势和经验,大力实施社区警务战略,让更多的警力走向社区,形成以防范控制为主体的工作格局,从而最大限度地缩小犯罪时空,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要实施社区警务战略,警力从何而来?这一问题让新上任的市公安局党组书记、局长兼政委王维绪陷入了困惑之中。全市民警号称“万人之军”,但在一线派出所的警力仅有2000人,其余几乎都在局内机关里,这种情况使警力结构呈现头重脚轻的“倒金字塔”现象。
  为改变局面,市局党组首先确立了“将驻区刑警中队和巡警中队划归派出所,实行‘三警合一’属地管理,建立事权统一、责任到人的运行机制,以社区为依托,以群防为基础,充分发挥预防、控制和打击综合职能”的社区警务总体思路。
  4月1日以后,在短短一周的时间里,全市7个区除各分局保留少部分的机动警力外,大部分都充实到各派出所充当外勤民警。截至目前,7个分局共向社区充实警力1159人,使市区派出所的总警力由原来的2024人增至3183人,占分局总警力的66.65%,比原来增加了24.3个百分点。“倒金字塔”的现象得到了改变。同时,根据社区的地域范围、治安状况、人口结构,将市区123个派出所管辖的520个社区划分为1655个责任区,实行责任到人的治安防范管理责任制。
  警民联手筑长城
  “三警合一”社区警务战略的推出,立即引起了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市政法委的高度重视,决定把它作为今年市委打防工程的主体工程。市政法委书记陆文君十分重视和支持社区警务战略的实施情况,两个多月内,亲自走访了7区12县的100多个社区和派出所,指示、督促工作。他还通过多次召集会议和亲自到各区游说,跑警务区用房,争取支援经费。
  “警民打防”,警是主力军,调动起“民”的积极性,变“警察治安”为警民联手,实现警民齐抓共管的局面已形成共识。在推进社区警务战略过程中,公安机关十分注重民警与群众共同维护治安的良好伙伴关系,使有限的警力在与无穷的民力结合中发挥最大潜能和威力。通过利用收取治安费聘雇,在全市“低保”和“三保”人员中选聘了一批专职治安员,同时积极发展保安队伍,市区和郊县的警务室内都聘雇了与民警人数几乎相同的辅警人员。目前,市区的保安人员已经达到了6000余人,平均每个社区参加治安巡逻、看护的辅警力量达到30人以上。如呼兰县农村派出所在农村推行“十户联防”制,积极组织村民开展联防活动,坚持每天24小时在村口设卡盘查外来人员,有效地预防了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
  派出所搬到家门口
  由于推行了社区警务建设,迅速实现了警务中心的前移,大大缩短了处警时间。同时,外勤民警每天深入责任区,加强人口管理,刑警依托社区阵地,强化刑嫌控制,这些都为抓住战机,及时侦破刑事案件,抓获现行犯罪嫌疑人创造了有利条件。
  自推行社区警务以来,很多案子做到了即发即破。4月1日,道里区安隆街34号一居民家发生特大杀人案件,一男一女被杀死。案发后,刑警大队利用社区民警熟悉居民情况的特点,仅用两个小时就确定了犯罪嫌疑人,很快将其抓获。
  警察进社区,老百姓最欢迎、最高兴。推行社区警务后,每个社区最少有两三个警察,最多的达六七人,而且社区内24小时有人巡逻,群众见警率大大提高,安全感明显增强。一些社区主任反映“我们平时开展工作都离不开派出所民警帮忙,小区里常有邻里纠纷,居委会调节不了要向民警求助,现在下楼就是警务工作室,居民觉得特别安心”。哈尔滨市市委副书记邹新生在谈到推行社区警务的重要作用时说,警民打防工程的核心就是要让警察走进社区、走近群众,因此,市公安局全面实施以整合警力、充实基层、警务下沉为内容的社区警务战略,对深入推进警民打防工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区警务战略使警务工作机制发生了变化,民警们对自己的职务认清了,把自己的位置摆正了。广大民警中形成了一种讲正气、讲奉献、争先进的良好氛围。香坊六顺派出所民警刘刚把自己家的微机搬到了警务室,并创造了微机管理社区信息的“图示法”,道里区康安派出所民警吴耀珉创造了嘴勤多唠、腿勤多走、手勤多写、脑勤多想的“四勤四多”工作法。
  社区警务战略实施的最明显效果就是全市的刑事案件发案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今年前5个月全市综合立案9487起,同比下降12.4%,特别是杀人案件同比下降14.4%。过去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入室盗窃、拦路抢劫和楼道抢劫案件明显减少,5个月仅立案785起,平均一天5.2起,同比下降31.6%。(附图片)
  压题照片:4月1日,由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投资1000万元购买的500辆社区警务车开始上路,这标志着哈尔滨市网格化“打防控”体系建设暨“社区警务”战略的全面启动。
  下图:为了解决社区内有些街道机动巡逻车无法进入的问题,进一步扩大巡控的覆盖面,哈尔滨市公安局道里分局购置了200辆自行车用于社区巡逻,使社区巡控形成了机动车、自行车、步行相结合的方式。


第14版(立法与执法)
专栏:法制纵横

大力实施“警民打防工程”
杨永茂
  今年年初,哈尔滨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在全市实施为期3年的“警民打防工程”。这个决定是从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出发,在认真总结我市开展多年的“城市打防控一体化”社会治安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全市社会治安工作实际作出的。“警民打防工程”的宗旨,就是要建立党政齐抓共管、警民联手打防、公众参与支持的预防和打击犯罪的长效机制,从而努力实现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目标。
  “警民打防工程”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爱民工程”。坚持执政为民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社会治安问题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社会治安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实施“警民打防工程”,正是从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入手,“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谋人民之所求,解人民之所忧”,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所采取的重要举措。这是牢记“两个务必”,实践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爱民之举。
  “警民打防工程”是致力于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社会环境,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供保障的“利民工程”。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刚刚闭幕的中共哈尔滨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新一届哈尔滨市委提出要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努力实现哈尔滨发展进程中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跨越。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做保证。实施“警民打防工程”,就是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出发,构建防范在先、控制到位、打击有力,集打防控于一体的治安工作新格局,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的落实,维护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我市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这是得民心、顺民意的利民之策。
  “警民打防工程”是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探索新形势下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新的工作形式的“护民工程”。实施“警民打防工程”,是针对我市治安工作实际,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大胆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工作的长效机制。通过实施“警民打防工程”,公安机关实现警力下沉,防线前移,公安民警扎根社区严防范、强管理、筑基础、勤服务,进一步改善了警民关系,在社会基层筑起了一道坚强的治安防线;充分调动起了人民群众主动参与社会管理,开展群防群治的巨大热情,在全社会形成“维护治安,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这是我们提升党和政府威信,科学整合警务和民力资源,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切实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亲民之举。


第14版(立法与执法)
专栏:

真正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访哈尔滨市市长石忠信
萍雯
  为实现社会治安状况的根本好转,哈尔滨市实施了“警民打防工程”,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据介绍,这项重大战略工程,是在经过两年的集中整治,整体社会治安状况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特别是各种严重刑事犯罪的多发势头得到了遏制,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的背景下实施的。哈尔滨市市长石忠信介绍说:“在此基础上,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出发,提出了今年的社会治安一定要打翻身仗,把刑事犯罪案件上升幅度压到历史最低点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决定在全市开展‘警民打防工程’,其核心内容就是要让警察走进社区、走近群众。这个工程可以说是适应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为此,市公安机关全面实施以整合警力、充实基层、警务下沉为内容的社区警务战略,对深入推进‘警民打防工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谈及市政府对警民打防工程的支持时,石忠信介绍,推行社区警务是抓好社会治安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也是推进“警民打防工程”的主体工程。市政府在多方面支持社区警务工作,例如在全市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拨出1000万元专款,购买了500辆社区警务车。各区、县(市)也已累计投入资金近900万元支持社区警务工作。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充分说明哈尔滨市的各级党委、政府对实施“警民打防工程”的高度重视。
  谈及下一步的工作,石忠信说:“实施‘警民打防工程’,是一项为期三年的系统工程,既然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我们寄予厚望,我们就要一本经念到底,一件事抓到头,并逐步建立起长效机制,下决心把‘警民打防工程’抓出成效。同时,要继续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维护社会治安的新途径和新路子,全面提高防控能力,真正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第14版(立法与执法)
专栏:

协作互助“连心卡”
平文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安局道外分局的民警在工作中发现,辖区内原有的平房大院基本上都已动迁,居民搬进了新建的楼房内,从前那种共居一个院、同走一个门的亲切变成了互不相识、形同陌路的生疏,同住一层楼的居民彼此也很难叫出名来,每家的防盗门既隔住了邻里之间的沟通,也给民警的入户核查和为民服务带来相应难度。
  针对这一情况,派出所要求民警在对居民进行入户核查的同时,还要登记居民有何专长、爱好等内容,制作“居民协作互助卡”。卡上注明派出所的承诺、居民的门牌号、姓名、电话、专长,以及派出所社会联动服务网络中各单位的电话,并将此卡发放到每家每户。居民通过这张卡可以同邻居熟悉,可以根据卡上登记的各家专长打电话求助。居民协作互助卡的发放,使彼此都陌生的居民亲近起来,邻里之间从互相熟悉发展到互相帮助,从互相帮助又发展到相互守望,共同防护家园,帮助派出所搞好社区安全防范工作。
  一天,祥泰社区居民郭淑萍家的电线发生短路,情急之下她拿出民警送来的互助卡,打电话给同单元有电工专长的申松江求助,申听明情况后二话没说拿起工具就来到郭家,及时帮助她修好了线路。郭淑萍感慨地说道:“派出所发的这张互助卡实在是太方便了,像我家这点儿小事,没找派出所,也没找物业公司,找邻居就解决了。”一次,太古小区居民张德方出门时发现邻居孙明和家的门虚掩着,他以为老孙忘了关门就想过去告诉一声,进屋后发现一陌生人正在屋内翻箱倒柜,他追至单元外将盗窃犯罪嫌疑人抓获并扭送到派出所,从而协助民警破获了5起入室盗窃案件。“居民协作互助卡”密切了警民关系,居民群众都亲切地把它称为“连心卡”。


第14版(立法与执法)
专栏:

哈尔滨市2002—2003年度刑事立案情况(件)
(刘小青制作)


第14版(立法与执法)
专栏:

极乐社区保民安
英民
  极乐社区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东部,治安状况十分复杂,历来是一个多发案地区。为了给社区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南岗区警方采取一系列措施开展社区警务工作。首先组建了由80名“低保”人员和20名外来人口组成的治安巡逻队伍。他们将这100人的巡逻队伍分为7个组,一天上一组,一周一轮换。第二是通过积极与物业管理部门协商,组建专业的辅警保安队伍。物业的主管部门铁路局给社区配备了12名专职保安队员,在社区防范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社区在物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资近10万元,建立起了封闭大院,社区内建立了探亲者登记和被探访者接待制度,控制了外来车辆和闲杂人员入内。同时要求社区的饭店、食杂店、公用电话亭、网吧、歌厅安装门灯,建立了19个群众报警点,有效地预防了夜间发案。
  社区还多方筹措了50万元资金,安装了闭路监控系统,由保安对整个社区来往行人、车辆进行24小时监控,并为警务室、治安队配置了对讲机,与闭路监控中心随时保持通讯联系,形成了一个覆盖全社区的通讯网,提高了防控能力,形成了快速反应。4月23日,哈烟厂女职工刘某下夜班走进社区后,有一男子在尾随她,这一情况被监控室值班保安发现,立即用对讲机与巡逻民警郑新扬及保安王刚联系,通知他们火速赶到现场,一分钟内,将尾随男子截住进行审查。经审查,该人系巴彦县来哈打工人员,尾随刘某想抢点钱,从而预防了一起拦路抢劫案件的发生。(附图片)
  左上图:哈尔滨市公安局道里分局党组书记、局长邹勇刚骑着警务巡逻自行车深入社区,向群众了解社区民警工作情况和治安情况。
  左下图:哈尔滨市公安局南岗分局局长徐德刚、副局长王晓鹏带着户政部门有关人员深入社区检查指导警务工作。(本版照片均由杨明才提供)


第14版(立法与执法)
专栏:寻找身边的肖玉泉

扎根社区的民警彭书滨
哈轩
  彭书滨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律系的毕业生。1996年4月,他响应哈尔滨市公安局改革和加强派出所工作的号召,主动放弃了市局法制处的机关岗位,来到动力分局哈平派出所当了外勤民警,成为当时全市第一个“本科片警”。今年4月1日,他又与4名同志一起主动请缨,要求到动力区发案最多、地域复杂的健康路派出所工作,担任了副所长兼刑警中队长。
  刚工作时,彭书滨主动干起了派出所的勤务工作。不管有没有案子,他都和所里其他责任区民警一样参加值班值宿,夜间一起开展治安巡逻,共同打现行和接受群众求助。到派出所工作的头一个月里,针对空调街一带在短时间内连续发生的4起抢劫出租车案件,从作案人数、犯罪嫌疑人体貌特征、作案工具和案发地点上,彭书滨判断是同一伙人所为,且极有可能还在上述地点重复作案。为此,他组织力量在案发地点进行蹲坑守候,经过10余天的艰苦努力,最终将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一举破获了派出所管辖内的抢劫案件7起,同时还破了发生在南岗清滨的抢劫出租车案件9起。此外,彭书滨还针对1—4月辖区内发生的利用假金表诈骗以及入室盗窃案件较多的情况,同责任区民警一道召开了委主任干部会,通报了案情,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识,并向辖区内居民散发了预防案件的宣传单,取得了明显效果。
  两个月来,彭书滨他们共破获绑架、抢劫、入室盗窃、拎包扒窃等案件39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4名。两个月的工作,使彭书滨深深体会到,推行社区警务工作的核心就是要建立良好的警民治安伙伴关系,实现与群众的零距离接触。而通过下面这件事情,使他的这种感触更加深刻。5月5日,辖区内的“低保”户张某的工资被抢,他们于次日就将案件破获。当他和同事去返赃的时候,看到张某家里十分贫困,他回来后就发动队里刑警给他捐款捐物,并将同事们捐的衣服、生活用品和被褥及400元捐款送到张某的家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