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17日人民日报 第14版

第14版(社会观察)
专栏:观察与思考

国家三令五申禁止生产、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但记者走访北京的几家批发市场和餐馆发现——
政府叫停 市面难禁
本报记者 王维香
  原国家经贸委于2001年4月和5月先后发布《关于立即停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紧急通知》、《关于餐饮企业停止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通知》。这是继1999年2月“第六号令”之后,国家经贸委发出的又一道“禁白令”。
  时隔两年,记者日前对北京数家中小饭馆及街头食摊进行暗访。在丰台区木樨园附近的一家饭馆,记者发现他们给顾客打包剩菜用的是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便问服务员:“这种餐盒不是早就被禁用了吗,怎么还用?!”服务员说“不知道,你问老板吧”,转身走开了。老板过来,记者又问,老板很机警,随口说道:“知道禁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可我这批餐盒是早进的,用完了就换。”说完赶紧招呼别的客人去了。走出饭馆,记者又和一个卖快餐盒饭的摊主搭讪起来,他用的餐盒上虽然写着“环保”二字,但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无任何差别。说到可降解的“环保”餐盒,这个摊主说:“成本太高,用不起。”随后,记者来到朝阳区潘家园批发市场,在一个摊位前,记者自称是开饭馆的,要进一批一次性餐具。摊主指着一种洁白油亮的一次性塑料发泡餐盒说:“这种便宜,如果真想要,算你8分钱一个。”记者说:“这种餐盒不是不让用了吗?有‘环保’的吗?”“有。”他又拿出一种,说:“这种稍贵一点,一角九分钱一个。”记者仔细一看,这种所谓的“环保”餐盒,一无厂址,二无出厂日期,三无批准文号,属“三无”产品。摊主似乎看出了记者的疑问,说:“这种餐盒既卫生又环保,如果打上品牌,就不是这个价儿了。”记者纳闷,“品牌”是随便“打”的吗?显然是假货。接着记者追问这种餐盒是哪里生产的,摊主不耐烦了,甩出一句:“哪儿的都有,河北的、山东的、北京的,你到底买不买……”这时一位骑三轮车的中年妇女过来询问价钱,记者趁机走开了。
  第二天一早,记者拨通了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电话。中心主任助理王丽霞说: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国家经贸委就禁止一次性发泡餐具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多次发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也相继发布关于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通用技术条件和降解性能试验方法,对塑料发泡餐具的禁止和环保型餐具的推广起到了促进作用,在一些大中城市的商场、超市及宾馆、饭店,发泡塑料餐具的用量已明显减少。但由于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和发泡塑料餐具之间的成本有较大差距,导致产品价格相差较大,加之对销售、使用一次性发泡餐具的企业缺乏相应的监管措施,致使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禁而难止。有些企业单纯追求利润,无视国家规定标准和卫生指标,生产伪劣的一次性餐饮具,打着“环保餐具”、“降解餐具”的牌子在市场上大肆推销贩售。今年4至6月,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北京市场上销售的部分一次性餐具进行了抽检,从所检的两批次23种产品的乙酸、正己烷的蒸发残渣项目来看,蒸发残渣严重超标,产品合格率仅30.4%。有些餐盒,即使不通过化学检验,就有“一摸就掉末,一闻直呛眼”的感觉。使用这种劣质餐盒盛放饭菜食品,其所含乙酸、正己烷蒸发残渣很容易和食品中的醋、油等物质相互溶解,人食用后,可引起腹痛、消化不良以及肝脏系统病变等多种症状,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市场上没有质量竞争,只有价格竞争,是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禁而不止的根本原因。比如,建一条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小型生产线需投入约200多万元,年产餐盒8000万只;建一条小型环保餐具(降解聚丙烯餐具)生产线约需投入七八十万元,年产量在4000万至5000万只。看起来新的环保材料设备投入比发泡餐具要低一些。但是,从消耗原材料来看,环保餐具就不占优势了。一只发泡塑料餐盒仅需材料4到5克,而降解聚丙烯餐具则需材料15克。目前市场上发泡材料(聚苯乙烯)价格为9000元/吨;不发泡材料(聚丙烯)8000元/吨。聚丙烯环保餐具每只消耗材料成本是发泡塑料餐具的近3倍。而且,生产环保餐具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原料价格一时又降不下来,所以只能眼睁睁地被挤出市场。
  为了切实解决“白色污染”泛滥的问题,业内人士希望,政府对环保餐具生产企业给予必要的鼓励和扶持,呼吁有关部门加大对环保餐具市场的执法检查力度,规范市场,严惩不合格生产企业,堵住劣质产品的货源,给真正的环保企业留下更多的市场空间。(题图由本报记者张悦摄。)


第14版(社会观察)
专栏:观察台

市场塑料袋使用问题不少
  减少塑料袋污染,经营、消费者环保意识尚待增强
  塑料袋是“白色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要遏制“白色污染”,必须减少塑料袋的使用,禁止非降解塑料袋的产销、使用。
  1999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几十个城市先后发文禁止使用、生产和销售非降解塑料制品,必须使用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可降解的塑料制品。但记者发现,北京一些菜市场里,摊贩们使用的几乎都是各种颜色的超薄塑料袋即不可降解的塑料袋。为何会禁而不绝?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一家菜市场。
  几个在菜市场卖菜的小贩说,他们知道超薄塑料袋是不许用的,但是使用这种塑料袋也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对前来买菜的顾客,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卖菜的利润本来就很低,如果小贩们去买国家规定使用的可降解塑料袋的话,卖菜的成本就会增加,几乎赚不到钱了。小贩们说,他们使用的超薄塑料袋,在批发市场上一般是三到四分钱一个,而可降解塑料袋每个则在一毛五分左右,价格差距非常大。
  一位市场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对小贩们使用超薄塑料袋的问题,管理部门曾经查处过,但是收效不大。小贩们常常准备一些可降解塑料袋,一见管理人员过来检查就把超薄塑料袋藏起来,摆出合格塑料袋。由于管理所人力不足,一一查处使用超薄塑料袋很难。还有一些自发形成的露天菜市场,本身就是非法经营。他们想方设法逃避工商城管人员检查,客观上造成了超薄塑料袋的屡禁不绝。这位市场管理人员说,除了加大对市场交易使用塑料袋的查禁力度外,市民也要了解超薄塑料袋的危害,尽量少用或不用塑料袋。
  为了解塑料袋的使用情况,记者还在北京走访了华堂、华润、麦德隆等几家超市。在一家华堂商场的地下超市,记者看到,这里使用的是可降解塑料袋,质地较厚,很结实。有的超市营业员反映,很多顾客都嫌商场给塑料袋给得不够,认为商场太小气。其实商场考虑的不是多送塑料袋增加成本的问题,而是环保问题。
  据了解,其它大型超市的营业员大都遇到过顾客过多索要塑料袋的问题。北京市民很少有人专门购买可降解塑料垃圾袋,而是把平常去超市、商场、菜市场等处购物带回来的塑料袋直接用作垃圾袋。某外国企业是国际环保组织成员,进驻中国经营超市以后,推行了“买塑料袋”的理念,即商场不免费赠送塑料袋,如果需要的话,顾客必须自行在超市购买,主要目的是鼓励顾客反复使用塑料袋,以限制因塑料袋抛弃过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可是这家企业怎么也没想到,在中国,这样的环保理念遭到了很多顾客的抵制和反对,经常有顾客找到值班经理投诉反映营业员不赠送塑料袋的问题。这家超市的经理说:“我们不会因为顾客的反对就放弃我们的经营理念。我们希望消费者能够理解我们的做法,也希望有更多的商场和超市接受我们的经营理念,从限制使用塑料袋开始,培养消费者养成健康、环保的消费理念。”
  一位环保专家介绍,我国每年塑料废弃量为100多万吨,北京市如果按平均每人每天扔掉一个塑料袋计算,每个袋重4克,全市每天扔掉的原料聚乙烯膜价值就近4万元。“用了就扔”的塑料袋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垃圾量剧增。他呼吁市民们再次拿起菜篮子,尽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远离“白色污染”,不要为了一时便利付出危害生态环境的巨大代价。


第14版(社会观察)
专栏:社会聚焦

残膜污染棉田
  新疆是我国的植棉大区,推广薄膜植棉已近20个年头。薄膜植棉大大提高了棉花单产,但也给土地造成严重污染。残膜影响土质,阻碍棉花根系生长,造成棉花单产下降。图为待播地里的废膜、残膜。
  新疆奎屯128团宣传科 李瑶
棉农在清扫地里残膜。新疆呼图壁芳草湖 于建生


第14版(社会观察)
专栏:

从“白色革命”到“白色污染”,塑料地膜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专家认为,防治塑料地膜污染——
一抓回收二抓降解
本报记者 周朗
  农用塑料薄膜(简称塑料农膜)是塑料在农业上的主要应用之一。塑料农膜包括塑料地膜、塑料棚膜和农产品贮存包装用膜。我国使用塑料农膜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目前,已是世界上生产和消费塑料农膜数量最多的国家。塑料地膜用于农作物早期育秧和生长,曾被誉为农业上的一场“白色革命”,对提高农产品产量、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起了积极的作用。塑料棚膜主要用于蔬菜、花卉等的栽培,近年又拓展到畜禽渔业,对丰富城市居民的菜篮子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塑料农膜,主要是塑料地膜使用量及使用年头的增多,一些农田中残留的塑料地膜不断累积,破坏了农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严重的甚至造成农作物减产。当初的“白色革命”现已变成“白色污染”的一部分。
  中国塑料工程学会降解塑料研究会秘书长杨惠娣女士,多年来一直从事塑料地膜与生态环境保护课题研究。谈起如何解决塑料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她认为,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抓回收,二是抓降解。但这两方面现在做的都不尽如人意。
  塑料地膜回收再利用在技术上没有问题。回收的塑料地膜既可以作塑料制品的原料,其焚烧产生的热能也可以利用。之所以推行不力,原因是塑料地膜价格低廉,农民认为不值得捡回来。而且,为降低成本,厂家生产的塑料地膜很薄,很难回收。
  降解塑料地膜的研制开发和推广应用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可是推广难度很大。一是降解塑料地膜的价格高(比普通塑料地膜高10%以上),农民嫌贵不愿意买;二是降解时间可控性难以保证。杨惠娣说,在实验室里完全能控制降解时间,但在实际使用时,受地理和气候环境的影响,可控性难以把握。
  杨惠娣说,塑料地膜大量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希望尽早解决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处理塑料固体废弃物(包括塑料地膜)方面,国外有些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科学技术我们可拿来用。同时,政府部门应对地膜污染状况做个全面调查,这对解决塑料地膜回收和降解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难题十分必要。


第14版(社会观察)
专栏:小常识

生活中如何减少“白色污染”
  购物时自带购物袋;少领取商店给的塑料袋;重复使用已有的塑料袋;买菜时带上菜篮子、布袋子;在单位或学校就餐,自带餐具;外出就餐,少用塑料快餐盒。
  将废旧塑料制品收集起来,卖给废品收购站回收炼油。


第14版(社会观察)
专栏:环保人物

白发老人挑战“白色污染”
张志新发动居民学生回收塑料袋,坚持六七年
本报记者 王春兰
  张志新老人的毅力和激情让人十分敬佩。她是北京市总工会离休干部,从71岁开始做“白色污染”治理工作,历经6个春夏秋冬不辍,经历了种种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环保对于张志新来说,并不是一个老者的业余消遣,而是全身心投入的事业。6年来,在张志新的带动下,附近学校和社区收集废塑料袋重达几十吨。在她的周围,聚集了越来越多的环保志愿者。
  6年前,张志新看到电视节目里介绍我国森林无序采伐,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以及河流污染、空气质量恶化、野生动物濒危等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问题。上街时,她看到树枝上、草地里、马路边随处可见被废弃的塑料袋。张志新想:“我也应该从自身做起,为环保事业做点事儿。”1997年初,她开始与北京市环保基金会联系,并认识了留学回国从事公益环保的李浩博士。71岁的张志新成了一名环保志愿者,她一边学习从李浩那儿得到的关于垃圾分类的资料,一边在自己所在的社区进行调研。
  张志新一上路,就盯上了“白色污染”。北京市环保基金会会长江小珂一开始就对她讲,搞环保,搞垃圾分类,切不可一哄而上。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会挫伤群众的积极性。为了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张志新来到垃圾站,虚心地向清洁工人请教,了解垃圾的成分。调查下来,她发现:易拉罐、饮料瓶、报纸、硬纸箱、啤酒瓶等等,基本上都已经回收。垃圾车里,除了剩饭、菜叶和渣土外,全是白花花的塑料袋。张志新确定了自己的思路:从教育孩子入手,培养孩子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由孩子带动家庭,消灭“白色污染”。
  最早支持张志新工作的是北京化工大学附属小学的校长,这位校长同意提供一个存放白色塑料袋的场所,并对学生进行了动员,印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号召家长支持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学校环保活动很快开展起来了。紧接着,张志新又走访了一个又一个居委会。经过反复宣传,居委会的
  干部也都支持这项工作,并建议以居委会的名义,在和平街道范围内发起消灭“白色污染”的倡议。
  提起张志新搞环保宣传,知道的人没有不佩服的。学校课程安排得紧,环保讲座挤不进去,张志新就一遍又一遍地来往于专家和学校之间。不仅如此,70多岁的她还从自己的退休金里拿出钱来组织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竞赛。经过6年的努力,已有5个居委会、1所中学、1所小学和几个企事业单位参加到环保的行列中来。现在,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当地中小学生和一部分居民的生活习惯,每到周五的早晨,上千名学生手提家中积攒的“白色垃圾”走向学校集中回收。
  干环保难不难?张志新很有感触。刚开始凭着一腔热情,她比较顺利地把群众发动起来了。但是工作具体化以后,遇到的困难令她始料不及。由于北京市处理“白色垃圾”的资源再生公司规模都不大,清运工作难度很大。张志新回忆道,这几年光清运单位就换了七八家。有的公司是因为一直赔钱倒闭不能再来清运,有的则是因为无利可图来拉了几次就不再来了。收集、清运一脱节,看着成堆的废塑料袋,张志新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有时不得不自掏腰包雇人清运。总结这6年的工作,张志新说:“治理‘白色污染’,要把废塑料袋变成有用的资源,一定要政府参与,要有政策倾斜。填埋‘白色垃圾’每年占用那么多土地,何不减少占地给从事‘白色垃圾’资源再生的企业一些扶持呢?”她说,从去年秋天开始,“白色垃圾”的清运总算有了着落,北京最大的公司首钢开始搞“白色垃圾”资源再生项目,定期向社区投放回收工具,定期清运。
  有人问张志新:“您这么做图什么?”她说:“我这么做,就是为了证明,搞环保是有群众基础的。”(附图片)


第14版(社会观察)
专栏:编辑视角

“白色污染” 红色警告
赵蓓蓓
  跟许多人一样,我知道一次性产品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但却很难拒绝它那种便捷的诱惑。比如到商店买东西,我会主动跟服务员说少给我塑料袋,我也会将所买的东西尽量放到一个塑料袋中,但我却很难跟一次性塑料袋说“再见”,因为它实在太方便了。
  所以,我非常佩服像梁从诫先生那样的环保主义者。据说,梁先生外出吃饭都是自己带筷子,他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在我看来,能这样为一种理念、一种责任感而自觉约束自己的人,真的很了不起。
  为了生活的方便与舒适,人类有了许多了不起的发明,塑料便是其中之一,但这一发明也使人类自食其果,“白色污染”就是最大的苦果。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的一次性塑料袋,使农民种植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的塑料地膜,正污染着我们乃至我们子孙的生存环境。我在一本环保书籍上曾看到这样一幅漫画,一个人从飞机上看着地球惊呼:“地球变成黑白两色了!”这并非危言耸听。
  近些年,人们的生活方式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一次性商品的使用量大幅度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废弃物特别是塑料废弃物的骤然增多。有专家指出,无论哪一类材料的一次性消费品,其废弃物如得不到妥善回收处理,都会对市容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即“白色污染”。塑料袋“绽放”在树木上,如今已成为我国不少城乡的景观之一。为许多人所不知的是,还有更多的“白色垃圾”埋在地里,并会在那里“坚守”上百年。今天刊登的图片,也使我们领略了废地膜对农田的侵害。百年之后,当我们的子孙面对这白花花而非黑黝黝的土地之时,他们会作何感想?!
  防治“白色污染”刻不容缓,这是现实发出的警告。有专家认为,防治“白色污染”,国外减量、回收再用、再生利用、降解等办法可以采用。但要具体实施,必须制定有相关法规,要加强市场和市容管理,要用政策鼓励、扶持环保企业的发展,要使公民确立环保意识,约束自身行为。以塑料袋、塑料餐盒为例,若大家都能少用或重复使用并按规定处置,就能达到减量和回收利用的目的。但当不少人还缺少这种自觉时,辅之以经济手段限制使用则是完全必要的。产生塑料废弃物的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没有责任感,没有相应付出,没有回收、利用、处置的压力,是“白色污染”迅速蔓延的重要原因。对此必须采取行之有效措施。


第14版(社会观察)
专栏:小资料

什么是“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主要是指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管理和处理,对环境造成的“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两种负面效应。
  “视觉污染”是指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市容、景观的破坏,如散落在自然环境、铁道两旁、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潜在危害”是指塑料废弃物进入自然环境后难以降解而带来的长期的深层次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体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导致动物死亡。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其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且长时间难以降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