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17日人民日报 第13版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

主持人语 
  人说建筑是凝固的艺术,的确,许多世界著名都市因为拥有和谐别致的建筑而令人流连忘返。然而,许多城市建筑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也曾经历曲折甚至饱经磨难。这凝固的艺术需要有人创造,更需要有人呵护。期望通过阅读本期《国际周刊》,能使您对世界城市建筑有更多的了解。
与历史会面
本报驻英国记者 施晓慧
  没有人怀疑,英国首都伦敦是一座现代化世界大都市。但当你走进伦敦,却仍可领略到走进历史的感觉。这不仅因为英国王室的存在,更主要的是精心保留了与历史的联接。
  泰晤士河畔的威斯特敏斯特宫,是1834年以后重建的仿哥特式建筑。它的宏伟与铺张,反映着维多利亚全盛时代的气派。如果你走进去,就会发现那只是一段故事的续集。宫中保存着的威斯特敏斯特厅在几次火灾中幸存下来,这是威斯特敏斯特宫的源头。它始建于1097年,厅内的挑梁屋顶建于14世纪,从1512年起,这里一直是英国议会所在地。在这座建筑左侧的维多利亚塔里,保存着1497年以来议会通过的150万件法案。久远的英国历史,就这样在你的眼前展开。
  不以毁坏历史为代价在伦敦,威斯特敏斯特宫不是一个例外。
  颇负盛名的伦敦西区,是历史上形成的剧院区的统称,在市中心从牛津街向南到白厅不大的一片地方,集中了30多家老剧院。既有高雅的皇家剧院,也有粗俗的闹剧剧场,大大小小、林林总总都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在伦敦西区里,随便你在哪条街上走,都能找到正在上演的剧目。每个剧院都有一段自己的故事,从中可以读出伦敦几百年的戏剧、风俗史。
  伦敦城保持着浓厚的历史感,不是由于它的停滞,而是由于它的发展和城市建设没有以毁坏历史为代价。1666年伦敦城曾发生过一场大火,它把从罗马时期到伊丽莎白时代的伦敦城化为灰烬,英国人至今痛心疾首。也许是失之愈痛,爱之愈深。在对二战中受到轰炸的伦敦城进行重建中,政府对旧建筑的拆毁作出严格的限制。英国的各级政府内都有专门的机构,由专家对各类建筑进行分类登记。属于重点保护的一类建筑,外部和内部都不得轻易改动;三类建筑,经批准只许对内部进行改造,外部必须保持原貌;对二类建筑的内部改造也要在专家指导下进行。英国人具有强烈的保护历史遗产意识。它不仅表现在政府的政令上,更多地表现在全民的自觉行动上。
  民间组织维修古迹数不胜数的民间组织成为遗产保护的主力军。英国的“国家信托基金会”是许许多多保护历史遗产的民间组织之一。它是由社会改革家奥克塔维亚·希尔等人在1895年发起成立的。在19世纪英国工业大发展时期,工厂、矿场、道路和房屋在英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有识之士担忧英国的历史景观和优美建筑会遭到破坏,便自发地组织起来商议补救措施。国家信托基金会成立的主旨,就是维护和保存重要的国家古迹。它属公益性机构,接受会员以年费形式的自愿捐款和馈赠。现在它有200多万会员,管理着许多古迹宅邸、庭院,并维护着大片乡村地带和海岸线。又如目前非常活跃的“英格兰遗产基金”,负责和参与保护的历史建筑有36.5万处,古代纪念碑1.7万多座,以及9000多个保护区。其中一部分是会员捐献的私人遗产。1999—2000年度,它用于维修古迹的费用达3600万英镑。此外,它每年投资约1000万英镑用于考古。
  为了后代能与历史会面对历史遗产的保护,并未影响伦敦城的发展。伦敦市周围的土地没有很高的农用价值,因此,伦敦的发展采取了向外扩展的方式。在20世纪的100年里,城市面积扩大了约5倍。伦敦市中心的老城,仍然是政治、金融、文化和旅游中心。大部分老建筑进行保护性改造之后继续使用。如唐宁街首相府、威斯特敏斯特议会大厦、金融城里的银行、证券交易所、西区的剧院等等。许多漂亮的住宅建筑被改为办公室。大部分教堂、博物馆则成为伦敦宝贵的旅游资源。大部分伦敦城内的新建筑与地区历史环境比较协调。如金融城内20世纪80年代新建的劳埃德大厦,以其风趣多变的后现代风格,收到了与巴洛克式老建筑和谐辉映的效果。但南岸区新建的海沃美术馆因其平板的灰色水泥外观现代感过重,被许多人视为败笔。
  伦敦城市住宅区的扩建,也没有走高层公寓的路子,而是接受了20世纪20年代霍华德提倡的花园城的建设思想,让住宅周围拥有绿地和新鲜空气。当时在伦敦近郊建立的这些居民社区,如今在城市的扩建中已成为城区的一部分。而新住宅区的建设,也基本保持了同样的模式。城市扩建中,对原有的小城镇也都采取了保护措施。记者曾专程踏访伦敦大都会地铁线的终点小镇阿莫栅。英国使用铁路前,那里是马车进入伦敦前的一个驿站。那个老镇子的一条老街被完整保留了下来。街两旁400多岁的大车店,有些木结构的房子已经歪歪扭扭,但都保持着原来的外貌,里面则已改造为古典式的现代小旅馆。从走马车的大门望进去,院子后面都已是漂亮的现代住宅,十分有趣。
  记者曾就民间参与保护历史遗产问题请教一位英国朋友。他随手就从口袋里掏出六七张会员卡。他说,在他熟悉的英国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约有一半以上的人都同时是几个保护遗产组织的会员。最近刚去世的一位英国上议院议员,累计向各类博物馆捐赠10亿英镑。记者问:大家为什么愿意花这笔钱?这位朋友回答了一句话:为了我们和后代能与历史会面。
  实际上,不仅仅是伦敦,英国有许多城市,本身就像一座开放的历史博物馆。走进城市,我们徜徉在历史中,也成为明天历史的一部分。(附图片)
  英国议会大厦。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

从建筑读变迁
本报驻德国记者 江建国
  你可能不会想到,这个现代化大都市的许多人行道上还保留着不少一人多高的压水井。笔者最初以为这不过是装饰而已,谁知一试,却哗哗地流出水来。
  徜徉在柏林的街头,随便一瞥,你就会深切地感到这是漫步在一条历史长河里。古到13世纪以粗糙石块为外墙的尼古拉教堂,新到波茨坦广场上德国统一后盖起的仿美国纽约曼哈顿风格的楼群。巴洛克式的住宅楼与玻璃外墙的办公楼比邻而居,这在柏林司空见惯。你可能不会想到,这个现代化大都市的许多人行道上还保留着不少一人多高的压水井。笔者最初以为这不过是装饰而已,谁知一试,却哗哗地流出水来。想必这还是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时代的产物。欧洲国家的文物保护普遍都好,但出人意料的是,这些至少有百年历史的压水井仍像当年一样好用。欧洲的古城、古建筑有的是,不稀罕,柏林的稀罕之处在于它记录的历史更为全面,不仅有古典,还有近代、现代与后现代。例如建于民主德国时代的卡尔·马克思大街,两旁的建筑物均为仿苏风格,那是上世纪50年代的记录;柏林爱乐音乐厅则是上世纪60年代的写照……
  从建筑上读出历史变迁,正是柏林乃至德国的城市规划和建筑文物保护工作的宗旨。不久前,记者采访柏林市政府城市发展局专门负责这方面工作的曼弗雷德·屈内时,他对记者讲的中心就是这句话。
  屈内先生说,文物保护在德国是一项既有法律依据,又有各级政府行政管理网络保障的任务。“文物保护”这个概念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例如柏林市1995年通过的《文物保护法》指明,保护的对象不仅有建筑物,还有与建筑物相连的街道、广场、园林、花园、水面、墓地、重要林荫大道等地面建筑设施,而且地下和水下的设施,如地基、水井等也包括在内。它总共分为4个领域:建筑文物、文物区域、园林文物和土地文物。那么,评判该不该列入保护范围的标准是什么呢?同样有4个标准:一是历史意义,即通过它能看出历史上重要事件的;二是艺术意义,即美学感觉,或者说与日常生活相比不寻常的;三是科学意义,即对记载科学发展有意义的,或标志科学发展阶段的;四是城市建筑意义,即有助于使城市显得丰富多样,或具有独特面貌的。
  就机构来说,从最基层的镇(在柏林市是区)开始就有文物保护局,其主要任务是确定、批准保护对象,颁布保护措施等等;在州一级(柏林属于德国的一个州)则有两个机构,一是州文物保护署,属于专业办公机构,负责审理下属文物保护局的决定,编制保护名单,保存档案,出版相应书籍、文件等;二是文物保护最高当局,负责在前述机构意见出现分歧时作出最后裁决。屈内说,柏林市政府每年都要拨出公款资助建筑文物保护专项事业,其具体用途规定得很细,并遵循公开透明原则。他说,文物保护单靠政府出钱不够,还要靠私人、社会各方面出钱出力。法律明确规定,为文物保护投资捐款能享受种种税收优惠。
  建筑文物的保存、保护和维修当然首先是吸引了旅游者。如果你留神观察,外地游客要看的就是新的和老的房子。但是,文物保护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修复多少幢老房子给别人看,而是为了本地居民的生活。为此,在修复旧的建筑后,政府另有一套措施,规定房租不得提得太高,不能因此把原来租用这些建筑的住户和商号逼走。
  怎样保护一切有价值的建筑,是一个实践方面的重大课题。例如,是该一砖一瓦都恢复当年的面貌,还是允许有所改动?屈内说,这方面没有硬性规定,原则是尽量保护原貌,特别是外观。但身为建筑师的他本人并不主张百分之百地恢复原貌,因为要考虑到建筑修复后的实用性。只有在具有特殊意义的地点才有必要完全忠实于当年的初貌,如德累斯顿市中心的教堂。很多被列入保护而重新修复的建筑内部结构都有所改变,以适于居住和办公。这样的房子在现今房地产市场上很受欢迎。但另一方面,有时整个小区的外观,包括路灯、街面砖都要整旧如旧,完全恢复旧貌。
  屈内说,就单个古建筑来说,如果涉及到补建扩建,也不主张依当年的样式,而是搞现代风格。这样做就是有意地形成历史的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鲜明对照,突出发展,形成风格的多样性。例如著名的国会大厦在改建过程中就建造了一个完全现代化的新圆顶,并没有恢复上世纪30年代被烧掉的那个原样。他说,很多建筑修了很多年,本身就融合了各个时期的风格。只有在个别地区,如勃兰登堡市东侧巴黎广场上的建筑有照顾风格协调的规定。
  法国驻德国大使馆新楼开工前,柏林市政府要求它的外墙必须用砂岩,整个建筑风格不能太“怪”。
  屈内先生下面的一番论述引起了笔者很大的兴趣。他说,一个保护得好的城市,其经济前景不可估量,对投资者有很大的吸引力。二战中慕尼黑和法兰克福两个城市都遭严重毁坏。在战后重建中,慕尼黑尽量恢复了其历史风貌,而法兰克福却主要盖了些新房子。结果,大公司都被慕尼黑所吸引,纷纷去那里投资,当地经济发展迅速。而法兰克福的吸引力就不行,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
  他最后说,在历史上,急剧的工业化进程曾毁掉了很多美好的遗迹。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对文化是又一次危险。我们应该以史为鉴,把城市发展规划与保护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造福于大众。
  一个保护得好的城市,其经济前景不可估量,对投资者有很大的吸引力。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

“永恒之城”的魅力
本报驻意大利记者 史克栋
  记者首次来罗马是在1975年,距今近30年。现在偶尔陪同国内来人在古城街头漫步,所见到的除来往人群不同外,道路、建筑、商店、街景仿佛与当年没什么两样:小街小巷依旧如故,且大部分为单行线,只能过一辆汽车;路面仍用小方石块铺就,两侧的建筑不仅保持着原样,而且连颜色都与当年大体一致。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变化,罗马城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如何既保持古城风貌又适应现代生活需要呢?当记者就此走访罗马市政府城市建设规划局时,正巧罗马市议会刚刚通过了一项新的城市规划计划。规划局新闻官托雷塔女士热情地接待了记者,并就罗马市的规划计划作了详尽的介绍。
  罗马是意大利首屈一指的大都市,城市面积总计13万公顷,相当于意大利其余排名前9位城市面积的总和。自意大利统一以来,罗马先后共制定过5次城市建设规划,最近的一次在1962年,距今已40多年。历次规划都将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万神庙、斗兽场为中心的三个建筑区列为历史中心并加以保护。但在历史上也曾有过失误。在墨索里尼时代,市中心威尼斯广场的一些中世纪的古建筑被拆除,而代之以一座白色大理石巨型建筑——祖国祭坛,以纪念为意大利统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而献出生命的意大利将士。建筑物内现为意大利军史博物馆。这座建筑一直被罗马人戏称为“白色打字机”,因其形状酷似一台打字机。由于其建筑风格和色调与古城区的风貌格格不入,不时有人提议将其拆掉。然而,“生米已煮成熟饭”,只能让其保留。它现已成为游人驻足的一大景观。
  新的城市规划自1997年开始筹划,经过市政府与负责规划的专家学者多方论证,历经两届政府,现终于出台。托雷塔女士介绍说,新规划主要从历史城区保护、郊区治理、交通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统一考虑。
  首先,扩大了城区的保护面积。多少年来一直受保护的主要是古城中心的古老建筑,故称为历史中心,面积约为1500公顷。这次规划中将这一保护区扩大到20世纪30至40年代的建筑。因此,在称呼上也由原来的历史中心改为历史城区,总面积达6500公顷。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列入保护区域的建筑不能随便改建,其本身就是古城罗马不同时期建筑艺术的历史写照。
  其次,由单一市中心向多中心发展。规划中特别强调要强化郊区治理,将不少社会服务设施、行政管理部门、娱乐场所向不同的居民社区发展。就连市政府的办公设施也分散设立。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城区的负担,同时也可改善郊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原来罗马国立大学只有一所设在市区,现在已在郊区新设立了两所大学。市政府还在规划中将一些新建的会议中心、展览中心分别设在历史城区之外,使城市生活向多中心发展。
  其三,减少水泥建筑,增加绿化面积,改善生态环境。40多年前上一次城建规划时,正值意大利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罗马的城市建筑是按500万人口的大都市规划的。因此,预计将要增加1.2亿平方米的建筑物。但是40多年过去了,罗马城市的居民不仅远远不到500万,而且近几年还有下降趋势。根据2002年人口普查结果,罗马居民只有280万。为此,这次规划中将建筑面积减少了50%,相当于6000万平方米,并将这些地区改为绿化项目,从而使人均绿化面积由原来的12平方米增加到23平方米,生活环境将大大改变。
  其四,居民建筑与交通运输统筹考虑。城市交通堵塞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为此,这次新规划明确将建筑开发与交通建设统筹考虑。根据新的规划,今后罗马的居民住宅区建设以有轨交通干道为主线。一般情况下,新建居民区与地铁或轻轨交通站不能远于一公里。为此,罗马将加大开发历史城区与郊区的有轨交通线路。1994年,罗马市区内只有36公里的地铁线路,49个车站,现在达到了93公里,139个车站。根据新规划,在原有铁路的基础之上,将建成一条环城铁路,并且地上与地下同时开发,建设轻轨交通与地铁,使有轨交通线路发展到598公里,289个车站。今后的目标是减少市区的汽车流量,发挥公共交通的优势。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塞车,使人们出行快捷方便,而且可以减少污染。
  罗马城市建筑一直保持着自己的个性,新区与旧区之间不形成明显反差。全城基本上没有塔楼式高层建筑,大部分为6、7层建筑,而且注意外表装饰,与古城保持色彩上的协调。托雷塔女士最后介绍说,保持历史古城的风貌是罗马城市规划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正是这些不同时期风格迥异的建筑艺术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世界游客纷至沓来,使罗马成为一座“全天候”的观光城市,罗马也因此无愧于“永恒之城”美名。(附图片)
  意大利罗马的圣彼得广场。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

法兰西第一大道——香榭丽舍
本报记者 郑园园
  巴黎香榭丽舍大道东起协和广场,西至星形广场(即戴高乐广场),地势西高东低,全长1800米,最宽处约120米。它以圆点广场为界分成两部分:东段700米以自然风光为主,两侧是平坦的英式草坪,恬静安宁;西段1100米为高级商业区,雍容华贵。
  香榭丽舍大道的演变史同巴黎的市政发展史紧密相联。据史书记载,1667年,皇家园艺师勒诺特为拓展土伊勒里花园的视野,把这个皇家花园的东西中轴线向西延伸至圆点广场,此为大道雏形。当时,道路两侧还是荒野和沼泽。1828年香榭丽舍成为市府的资产后,市府为它铺设人行道,安装路灯和喷泉,使之成为法国花园史上第一条林荫大道。
  第二帝国时期,拿破仑三世耗时18年(1851—1869)轰轰烈烈地扩建巴黎,他委任塞纳省省长奥斯曼主持扩建工程。为在阻塞的城市重新安排交通,奥斯曼把交叉路口的广场改为交通枢纽,为此扩建了许多街头广场,如星形广场、巴士底广场等。连接各大广场路口的是笔直宽敞的梧桐树大道,两旁是豪华的五六层建筑;远景中,每条大道都通往一处纪念性建筑物。这种格局使城市气势恢宏,车流通畅,当时即引得世界许多大都市纷纷效仿。用今天的眼光看,它仍不失为实用标准与审美标准相结合的典范。
  正是这次扩建工程,使香榭丽舍大道真正成为“法兰西第一大道”。奥斯曼将星形广场原有的5条大道拓宽,又增建7条,使广场成为12条呈辐射状大道的中心。香榭丽舍大道则从圆点广场延长至星形广场,成为12条大道中的一条。巴黎扩建后,香榭丽舍迎来了发展史上的春天。企业家纷纷在那里盖房,开设了富有法国特色的时装店、高档化妆品店,银行、高档轿车行、高级夜总会等也纷纷进驻。在19世纪法国资本主义飞速发展的“美好年代”,香榭丽舍西段顺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重要的商业大道,同时保留了法国式的优雅情调。
  一条城市大道得到人们的普遍赞美,不仅因为它是一个完美的市政工程,还因它有历史文化积淀,和民族命运紧密相联。香榭丽舍两端,协和广场上的方尖碑,星形广场上的凯旋门,有多少关于征服与被征服,光荣与屈辱的故事!香榭丽舍一侧,大宫和小宫留下了万国博览会时期法国曾经有过的荣华富贵。与香榭丽舍一街之隔的爱丽舍宫,记载着权力的兴衰交替。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香榭丽舍。1814年,反法联盟军进入巴黎,普鲁士和英国士兵宿营在这里;1885年,大文豪雨果的出殡队伍走过这里;1944年,解放巴黎的军队在这里接受民众的欢呼;1970年,还是在这条大道上,法国人为戴高乐将军默哀……
  经过300多年的演变,香榭丽舍大道成为法国最具景观效应和人文内涵的大道,法国人毫不谦虚地称之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散步大道”。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香榭丽舍的容貌受到毁损。不少城市规划设计者痛心地指出,香榭丽舍也难免大都市街道的通病,最大的问题是行人与车辆关系位置颠倒,人行侧道一半以上停放着各种车辆,加之交通拥塞,行人行走受阻。其次是街景出现混乱,从电话亭到报亭,从告示牌到广告栏,各种艺术形式杂陈。就连建筑物本身,也贴满留言和各种色彩艳丽的广告。三是存在着向嘈杂的商业街演变的危险。快餐店油腻的包装纸和商场的霓虹灯,渐渐遮去了它高贵典雅的形象。
  法国民间有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传统。著名皮件制造公司“路易·威登”1914年进驻这条大道后,发起成立了“捍卫香榭丽舍委员会”,后几经易名,1980年改为“香榭丽舍委员会”,其宗旨是“捍卫世界上最美丽的散步大道的声誉”。委员会成员由香榭丽舍两侧商家和居民代表共约400人组成,全是志愿者。委员会靠会员缴纳的会费维持运转,故能对私人或利益集团保持独立,提出一些出于公益目的的建议。该委员会自1985年起对香榭丽舍受毁损情况作跟踪研究,于1989年提出“拯救香榭丽舍计划”。
  在它的推动下,巴黎市政府于1992年2月启动整修工程,工程主旨在于恢复散步大道原貌,为行人腾出活动空间。内容主要有:一、取消路边停车侧道,兴建一个拥有850个车位的地下五层停车场,把腾出的4公顷路面拓为人行道;二、重铺人行道路面,用浅灰色间有小蓝点的花岗石铺设,给人以宁静沉稳的感觉;三、拓宽人行道后,再种两排梧桐木,大道两侧就有了4排树木,出现绿树掩映的散步大道景观;四、给大道重置“家当”,包括重新安装路灯、长椅、公共汽车候车亭、海报柱、报亭等。工艺美术设计师们将奇巧构思与传统风格结合,融现代风格与古典情调于一体。新“家当”基调为灰黑色,配件则用发亮的深色铸铁,保持着典雅庄重的风格,忠实于香榭丽舍的传统形象。
  经过两年多的整修,香榭丽舍工程于1994年9月竣工。整个工程耗资2.4亿法郎(约合3700万欧元),这还不包括大道两侧商家自己出资整修门面所耗3000万法郎(约合460万欧元)。在竣工典礼上,时任巴黎市长的希拉克登上凯旋门,点亮大道两侧树上的灯带。翡翠色的灯光彩带透过树木枝丫一波一波地变幻着,蔚为奇观。希拉克向欢庆的人群宣布:“香榭丽舍,世人潜意识中的奇妙地方,已恢复了它的声誉。”
  香榭丽舍整修竣工迄今,八九年过去了。其间,我不知多少回走过并体会这条大道,每次都感到它带给行人的舒适惬意,于是,那首咏唱香榭丽舍的歌在我的心中回荡:
  哦,香榭丽舍/哦,香榭丽舍/阳光下,细雨中,在正午,在子夜/这里有你热望的一切/……
  经过三百多年演变的香榭丽舍大道被法国人毫不谦虚地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散步大道”。
  希拉克向欢庆的人群宣布:“香榭丽舍,世人潜意识中的奇妙地方,已恢复了它的声誉。”(附图片)
7月14日,法国国庆阅兵仪式在香榭丽舍大道举行。图为法军战斗机飞越凯旋门。美联社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