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16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凡人英才谱

大山深处的眷恋
——记甘肃环县曹李川村教师李萍
尚德琪 王方杰
  在甘肃省环县,吴城子乡是穷乡。在吴城子乡,曹李川村是穷乡中的僻壤。
  曹李川村有座山叫庙山,不高也不大,却有点名气。因为庙山脚下有一座小学。曹李川小学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曹李川小学是周围3个村惟一的一所六年制小学。
  李萍是曹李川小学的一名老师,33岁。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大得多。
  李萍有过一个不幸的童年。小时候,眼睛受过一次伤,因为家里穷,没有好好看过一回医生。伤口差不多是自动愈合的,留下的后遗症却陪了她几十年。现在,两眼视力都只有0.1。虽然戴着1300度的近视眼镜,五六米以外看人,仍是一片模糊。
  李萍是从曹李川小学毕业的。1990年,高中毕业后的第三年,经过多方争取,她到曹李川小学当上了社请教师。一学期后,又调到另一个村子——老庄湾村学校,一个人包两个年级的语文、数学课。学校离家4公里路,李萍中午和离家远的学生一样啃馒头,晚上也和离家远的学生一样回家。
  1992年8月,她再次接到调令,到三合岔村学教书。消息一传出,一大帮学生悄悄到学校为她送行。她到了三合岔村学,四五个学生也跟着她转到了三合岔。三合岔村学在山顶上,三个年级,二十四五个学生,全部课程就她一人带,校长老师一身兼。中午,她烧好开水,和学生们一起吃干粮,有时还给学生泡些糖水。学校太困难了,她领着学生在学校的“自留地”里种过豆子,也和学生们一起上山采过蒿子头头。卖了很少的一点钱,一部分她买了教学用品,一部分给学生买了铅笔。
  因为她的努力,她获得了全乡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1993年8月份,她被调回了曹李川小学,从此,她一步步走向“辉煌”。
  1995年,她带二、四年级复式班语文,参加全乡统考时,一个获第一名,一个获第二名;1996年,在全乡教师综合评估中,再一次获得乡级奖励;1998年,先被评为全乡先进教师,继而又被评为全县优秀教师;1998年,全乡小学毕业班(五年级)语文统考中,她带的班又获第二名的好成绩。
  李萍以多年来的出色表现,得到乡上的重点推荐,顺利进入设在环县职业中学的中师委培班。
  2000年8月,她回到了曹李川小学。刚刚带了一学期课,“腰椎间盘突出”就将她击倒了。病最重的时候,她一个人上不了炕,下不了炕。那一学期,她没上过一天讲台。
  她只有一个心愿:一定要能上讲台。她和家人想了很久,2002年秋季决定到西峰市动手术。学生们知道后,哭成了一片。在农村小孩子眼里,动手术就是得了不得了的病。到了西峰,医院说动手术不会有多大效果,而且很危险。到西安又检查了一次,医生建议最好用按摩疗法。不幸的是,这一次又查出了胸膜炎、胆囊炎。从西安回来以后,家里人自制了一副木单杠,栽到自家院子。一有空闲,李萍就吊在上面甩腰。
  她终于又一次走上了讲台。从办公室到教室,也就几十米的距离,有时她要走十几分钟。她一直恨自己:心里清清楚楚要往前走,为什么就是挪不动脚?教室门前有一个小台阶,20厘米高,她经常要侧着身子才能上去。
  学校规定,老师上课都要站着,但对李萍例外。但是,她上课的时候,一直都站着。她一坐下来,就很难站起来。下课前七、八分钟,她就得有意识地在讲台上活动一会儿腿脚,不然就下不了台阶。
  李萍现在的工资是432元,对她来说,对她的家庭来说,这都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平时她自己做饭吃,咸菜、干粮、米和面,烧的柴火都是家里带来的。所有看病的钱,她有一本账:“一共6000多元。光西安那一次,就花了800多元。”在她心目中,一次花800多元看病,已经很怕人了;而在当地,两三年时间花6000多元看病,都觉得不敢想象。
  李萍说:“如果一月有700元钱的收入,我就豁出去把病好好看一下,精精神神地当老师。”
  山村远离繁华和喧嚣,岁月平静如歌。李萍的生活也如岁月,缓缓流淌,既让人心酸与感动,又好像什么都没发生。(附图片)
图为李萍(左三)在为学生辅导功课。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今日新语

农村更需要科普
廖文根
  谈到科普,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王耀林讲述了他亲身经历的一幕:“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陕北安塞县农村,我们在小学的操场上露天讲解暖棚蔬菜高产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前来听讲的有上百个农民兄弟,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没有人走动,也没有人说话……”
  许多到过农村的科技工作者都有类似王耀林的感慨:农民太需要农业科技知识了。每年的“三下乡”,我们在电视里经常看到这样的镜头:为了赶来参加这个活动,许多农民起了个大早,赶了很多路。但是,正如一些科普工作者所坦言:“对于农村科普,我们做的还不够。”我们有必要动员成千上万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到农村去,推广普及科学技术,转化科研成果,让农民掌握农业种植、养殖新技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据统计,我国一半以上的农业科研成果正躺在实验室“睡大觉”。如果再将已经转化的科技成果所覆盖地区面积与全国可以推广的地区面积进行一番比较,结果可能更让人高兴不起来。
  科普到底有多重要?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回答时可能不会联想起自己的“饭碗”,但是,如果将这个问题提给一个从农业科技普及中受益的农民,他们也许会跟你计算掌握农业技术后收成的增加,而这些增加的收入可以用来改善生活,可以供子女上学、可以扩大再生产……科普,在许多农民看来,解决的是自身的生存,改变的是自己的命运。另一方面,如果先进的科学技术不去占领农村,就给愚昧、迷信提供了土壤。面对农民兄弟对科学的渴望,科技工作者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今年八十高龄的陈其吉老人,十岁就参军成了一名红小鬼,十二岁跟随部队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日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研基地古城中心小学请陈爷爷来学校讲战斗故事。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学习红军战士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胡京成摄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陕西四年退耕还林两千万亩
  本报西安7月15日电 记者刘毅报道:陕西省开展退耕还林4年来,已经完成还林还草2058.47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种草1170.37万亩,宜林荒山造林88..1万亩。该省退耕还林面积和资金投入在全国名列前茅。
  陕西省是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也是全国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点省,1999年在全国率先开展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试点工作,并从2002年开始全面启动实施。陕西省林业厅厅长权志长介绍说,在组织实施退耕还林过程中陕西省坚持了生态优先的原则,生态林占到退耕还林的80%以上,经济林不超过20%。坚持了相对集中、综合治理的原则,防止分散,不撒“胡椒面”。各地还引导和组织广大科技人员进入林业这个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战场,推广适用先进技术,开展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示范,提高了退耕还林的科技含量。自今年4月以来,陕西省还实行了全省范围封山禁牧,将退耕还林与封山禁牧有效结合,巩固了退耕还林取得的成果。
  退耕还林实施4年来,陕西省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农村面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已经完成的2000多万亩退耕还林、荒山造林面积,再经过3—5年的经营管理后郁闭成林,可使陕西省森林覆盖率在现在30.92%的基础上,增加近5个百分点。在退耕还林中,陕西省新修基本农田356.95万亩,建淤地坝3835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9万平方公里。重点实施区域基本做到了梁、峁、沟、坡、塬全面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昔日的荒山秃岭逐渐变绿,水土流失有所缓解。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海南与林科院等进行科技合作
  本报讯 记者蒋建科报道:海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林科院、国际竹藤网络中心日前在京签订全面科技合作协议书。双方决定在项目、人才、培训交流等三个方面开展合作,具体内容有:开展海南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建设热带花卉合作开发基地、建设“热带植物种质资源科技园”等。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手拉手地球村表彰大会举行
  本报讯 “中国少年儿童手拉手地球村”表彰大会暨“手拉手讲卫生”赠书读书活动日前在京举行。北京景山学校、浙江温岭市岩下小学等十个单位分别获得了持之以恒奖、创新活动奖等。北京“手拉手地球村”的小村民们还获赠了《手拉手讲卫生》卡通书五万册。(张淼)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我国研制出小麦良种“加工厂”
  矮败小麦创制与高效育种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本报北京7月15日讯 记者蒋建科报道:我国小麦育种技术获重大突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刘秉华研究员率领的课题组历经近10年的不懈努力完成的“矮败小麦创制与高效育种技术新体系建立”研究项目今天通过农业部主持的成果鉴定。由李振声、庄巧生、刘大钧、董玉琛院士等著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听取了技术报告,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质疑、讨论和综合评议,一致认为该成果属国际首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小麦是我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4亿亩左右,年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22%。据测算,在提高单产的诸多因素中,良种的因素占30%。但是,小麦的育种确实是一件十分辛苦的工作,而且周期较长。从1985年起,中国农业科学院刘秉华研究员率领的课题组开始了艰难的探索,课题组以太谷核不育小麦为受体、矮变一号为矮秆标记供体,从杂交后代群体中筛选到矮败小麦。矮败小麦接受其它品种花粉后,其下一代的矮秆株为雄性不育,非矮秆株为雄性可育,二者极易辨认;且雄性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异交结实率高,是开展轮回选择育种的理想工具。这个独特的小麦遗传资源属国际首创。
  专家介绍说,矮败小麦不是一个具体的品种,而是一个育种工具,它就像一个良种加工厂、孵化器,育种材料通过它可以源源不断地培育出满足不同需求的新品种,实际上是为小麦育种研究提供了一个先进成熟的技术平台,适合在全国任何地方应用。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为制备肿瘤疫苗探索途径
 肿瘤细胞遨游太空后发生变化
  本报北京7月15日讯 记者杨健报道:我国第一批进入太空的肿瘤细胞如今怎么样了?经过几个月紧张研究,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近日公布了对这些细胞的分析结果。
  研究表明,经太空诱变,这些肿瘤细胞的生长速度有所减慢;细胞周期也发生了改变;同时出现了多种细胞形态;与地面对照组的细胞相比,经过太空旅行的人肺鳞癌细胞L78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力明显减弱,但其后代的粘附力反而超过了地面对照组的细胞。
  这些在外行看来略显枯燥的描述,对于致力于防治肿瘤的专家们来说,却有着格外的吸引力。“这些肿瘤细胞一丝一毫的变化,也许就预示着人类攻克肿瘤的一个新契机。”负责这一项目的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所长唐劲天说道,“比如说粘附力减弱,癌细胞的转移就会受到影响。”
  “太空诱变肿瘤细胞制备瘤苗的实验研究”是一个将航天科技与肿瘤疫苗制备相结合的全新科研课题。科学家们希望利用太空强辐射、微重力、高真空、微磁场的特殊环境,来诱变肿瘤细胞,增强这些细胞的免疫原性,从而为制备肿瘤疫苗探索道路。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下,一批经过精心挑选的肺癌、肝癌、宫颈癌和黑色素瘤细胞于去年底随“神舟”四号飞船升空,在太空飞行7天后返回地面。目前,科研人员正在对抗原发生变化的肿瘤细胞株进行筛选,计划将筛选出的阳性细胞送上即将升空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以进一步增强其免疫原性。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恭王府 走出深闺之后
本报记者 施芳
  与故宫、天坛这些名胜相比,恭王府的名声原来并不响亮。然而随着《雍正皇帝》、《戏说乾隆》、《宰相刘罗锅》等一批电视剧的播出,昔日王府名声日噪。
  服务社会大众
  坐落于北京什刹海柳荫街的恭王府曾经是和珅和恭亲王奕訢的府邸,占地面积约6万多平方米。
  恭王府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很落寞,曾被多达8家单位和200多户居民占据着。如何让这座见证过历史巨变的美丽园林早日服务于大众,有识之士孜孜以求。居民们陆续搬出去了,园子也一点点地开始修复。1982年,恭王府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7月18日,尘封已久的恭王府花园迎来了第一批游客。
  经历了200多个春夏秋冬的恭王府开始新生。多年来,恭王府在边搬迁、边修复、边开放的原则下,对后花园进行了古建与园林修复,按原貌恢复了80%以上的古建;征集和接受社会捐赠文物319件,接待中外游客近800万人次。
  “什刹海是北京的一颗明珠,恭王府又是什刹海地区的一颗明珠。”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如此赞誉。到王府一游这是百姓们从前无法企及的愿望,如今的恭王府却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恭王府中的西洋门、大戏楼、福字碑并称王府三绝。距今有200多年历史的大戏楼,三卷勾链全封闭式结构,朱漆雕花隔扇门,厅内装饰彩画,是王府贵胄用于夜宴贵客的主要场所。每逢夜晚,大戏楼里舞乐翩翩,笑语喧腾。欢快的金狮狂舞迎宾送客,杂技、双簧、口技、评弹、京剧国粹,老北京的特色演出重现昔日盛景。游客们坐在黑漆硬木八仙桌旁,品香茗,看表演,享用“王府夜宴”。
  恭王府独特的风韵也打动着不远万里慕名而至的海外游客。明月当空的夜晚,一边享受着园中的清风明月,一边品尝着宫廷菜肴、风味小吃乃至满汉全席和红楼盛宴。在弦乐悠扬的古典茶艺厅内,身着仕女服饰的茶艺师表演炙茶、碾茶、取火、选水、育汤花、观色、闻香等一整套清代茶道程序,这些洋旅客无不沉醉其中。
  再现王府文化
  全面开放恭王府已被列入200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的项目,2003年7月底,最后一家单位将整体搬迁。恭王府谋划着更大的发展。
  今年五十开外的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谷长江依旧有年轻人的干劲和憧憬:建设恭王府博物馆,再现王府文化。
  按照设想,恭王府博物馆将是一座以历史性建筑和原有藏品为中心的综合性历史文化艺术博物馆。在清代王府原址的基础上建设这座博物馆,与园林、建筑相统一,利用文物、资料、建筑、展览等多种形式,展现独特的王府文化。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专家们的这一概括,足以看出恭王府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恭王府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将着力展现王府的历史沿革和制度,展现王府建筑的艺术特色,展现王府的社会文化生活,展现王府的主要历史人物以及展现恭王府与“大观园”的争论。大量的陈设展览将使恭王府的浏览不仅是身心的放松,也是一种知识的增加与性情的陶冶。
  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王府文化的丰富内涵相统一,深沉大气的府邸建筑与秀美恬静的花园相呼应,怡神爽心的观光浏览与丰富多彩的展览收藏相结合,2008年,一个更具文化内涵的恭王府将呈现于世人面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