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12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长39%
总值达3761.4亿美元,累计实现贸易顺差45亿美元
  本报北京7月11日讯 记者杜海涛报道: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3761.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9%。其中出口1903.2亿美元,增长34%,累计增速连续6个月维持在30%以上;进口1858.2亿美元,增长44.5%,累计实现贸易顺差45亿美元。
  海关统计表明,上半年我国一般贸易出口增长强劲,进口继续高速增长;加工贸易进、出口同步增长。前6个月一般贸易进出口1684.1亿美元,增长45.3%。其中出口812.6亿美元,占我国同期出口总值的42.7%,增长36.5%;进口871.5亿美元,增长54.4%。上半年,加工贸易进出口1739.1亿美元,增长3..5%。
  上半年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保持了旺盛的增长势头。其中与第一大贸易伙伴日本之间双边贸易总额达609.1亿美元,增长36.1%。美国仍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上半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564亿美元,增长34.4%。
  在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突飞猛进,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平稳。其中机电产品出口962.9亿美元,增长41.5%,在我国出口中所占比重达50.6%。


第1版(要闻)
专栏:

武装思想 指导实践
——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 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之五
本报评论员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当前,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就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务必在武装思想和指导实践两方面取得新的成效。认真贯彻这个要求,对于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态度学习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的实践,并努力在实践中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在武装思想和指导实践两个方面取得新成效,要注重做到三个结合。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只有同指导实践相结合才能把理论学深学透。要深刻认识学习好、运用好科学理论对推进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要对事也要对人。对事,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工作、推动社会实践。对人,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头脑、指导自我修养。坚持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的事业,我们在前进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课题,还要应对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因此还要继续进行新的实践和新的探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我们推动实践创新的根本指针,又是我们深化理论探索的崭新起点。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在武装思想和指导实践两个方面取得新成效,做好结合的文章,就要紧密联系实际,着眼解决问题,推动各项工作。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联系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实际,紧密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落实到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整个过程。要主动查找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方面的差距,抓紧研究解决影响党员干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要主动查找本地区、本部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抓紧研究解决改革开放稳定中的重大问题,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要主动查找执政为民、服务群众方面的差距,抓紧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关心群众疾苦,体察群众情绪,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要主动查找干部作风方面的差距,抓紧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一个宗旨”,牢记“两个务必”,实践“三个代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绝不脱离群众,绝不贪图安逸,绝不以权谋私。
  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一个更加广泛深入的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正在全党蓬勃展开,这必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一定要做好表率,带头学习,带头运用,努力推动全社会形成自觉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万众一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团结奋斗的生动局面,不断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第1版(要闻)
专栏: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增订本)出版
  本报北京7月11日讯 记者胡果报道:为迎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推动全团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共青团中央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共同编辑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增订本)出版,即日起在全国各地发行。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一书是2000年7月出版的。现在的第二版,增补了21篇文稿。其中,邓小平文稿增补6篇;江泽民文稿增补15篇,主要是第一版出版以后新发表的。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历来关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高度重视青少年教育工作,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对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培养教育青少年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学习党的三代中央领导核心的这些重要论述,对于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教育青少年,指导青少年的学习与成长,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青少年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1版(要闻)
专栏:

安徽严防死守确保淮北大堤
南京军区出动一万六千官兵抗洪
  本报合肥7月11日电 记者刘杰报道:今天12时,淮河正阳关水位达26.67米,超历史最高水位0.12米,并仍在上涨,淮河防汛形势十万火急。为确保淮北大堤、城市圈堤万无一失,安徽防汛指挥部12时40分紧急下达命令,要求沿淮各地严防死守,确保淮北大堤安全。
  安徽防指要求,各级责任人必须24小时坚守防汛岗位,坐镇一线指挥。要严密加强巡逻检查,实行全天候、拉网式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另悉,11日2时36分,根据国家防总和淮河防总命令,王家坝再次开闸,利用蒙洼蓄洪区蓄洪。11日14时,安徽邱家湖、城东湖奉命相继行洪。至此,安徽沿淮各地已启用9个行蓄洪区。
  据新华社南京7月11日电(记者李大伟)截至7月11日,南京军区共出动部队59批、16042人,车辆1017台,舟艇104艘,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71万人次,分赴阜阳、淮南、蚌埠、滁州、泗洪、镇江、句容等地区抗洪抢险。
  面对淮河流域严重汛情,南京军区司令员朱文泉、政委雷鸣球命令部队坚决服从当前抗洪大局需要,积极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城市和交通干线安全。


第1版(要闻)
专栏:

吴邦国会见日中友好协会会长
指出中日政治家应着眼于两国人民世代友好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记者倪四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11日在会见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平山郁夫时说,中日关系发展到今天来之不易,应十分珍惜。两国政治家不仅要着眼于当前两国关系的发展,而且要着眼于两国人民的世代友好。
  吴邦国说,中国一贯高度重视并积极致力于发展同日本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胡锦涛主席和小泉首相不久前会晤时再次强调了发展这一关系的重要性。
  吴邦国说,我们历来主张发展中日关系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希望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25周年为新的契机,按照条约以及《中日联合声明》、《中日联合宣言》确定的原则,扩大合作交流,增进相互理解,使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吴邦国赞赏平山郁夫和日中友协长期以来为促进两国友好作出的努力,感谢他们同情和支持中国抗击非典的斗争。
  平山郁夫说,他此次中国之行就是要对中国战胜非典表示祝贺,对中国政府和人民在抗击非典斗争中表现出的巨大勇气表达钦佩之情。日中友协将继续促进两国人民的了解与友谊,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


第1版(要闻)
专栏:

政协十届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闭幕
贾庆林出席并讲话
  本报北京7月11日讯 记者王比学报道:政协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于今天下午闭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闭幕会并讲话。他强调,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发展作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这次常委会议是在全党和全国人民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形势下召开的。会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听取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所作的报告,围绕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大任务,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这次会议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开得生动活跃、富有成效。会议产生的一批成果将分别报送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
  贾庆林在讲话中指出,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是当前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态度学习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的实践,按照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的要求,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实现新发展,开创新局面。
  贾庆林说,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政协的号召,全面投入抗击非典和促进发展的工作中,经受了一场重大考验,展示了自己的崭新风貌。实践再一次说明,人民政协只有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关心党和国家的命运,始终关心群众的疾苦,才能保持不竭的生机与活力,为祖国和人民作出较大的贡献。
  贾庆林强调,修改政协章程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要求,也是人民政协与时俱进的需要,关系到人民政协事业在新世纪的蓬勃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深入细致、认真负责地做好这项工作。
  会议期间,吴敬琏、周可仁、陈耀先、夏日、刘家琛、刘枫、汪纪戎、吴明熹、叶青、王建伦、傅杰、韦钰、翟泰丰、张梅颖、陈广元等15位常委和委员先后作了大会发言,就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闭幕会还通过了《关于部分修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的决定》。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忠禹主持闭幕会。全国政协副主席廖晖、刘延东、李贵鲜、丁光训、马万祺、白立忱、罗豪才、张克辉、周铁农、郝建秀、陈奎元、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徐匡迪、李兆焯、黄孟复、王选、张怀西、李蒙,秘书长郑万通出席闭幕会。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应邀列席闭幕会。


第1版(要闻)
专栏:

曾庆红会见巴勒斯坦外交事务部长
  本报北京7月11日讯 记者李文云报道:今天下午,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来访的巴勒斯坦外交事务部长纳比勒·沙阿斯。
  曾庆红说,中国政府和人民十分关注中东局势的发展,对近一段时间中东地区形势出现的积极变化感到高兴。中方高度赞赏巴方为以巴复谈所做的积极努力和巴领导人为此显示出的诚意和勇气。他指出,现在是解决巴以争端的关键时刻,双方应抓住机遇,积极配合国际社会的促和努力,推动和谈取得实质进展。
  曾庆红表示,中国是世界上始终支持巴勒斯坦正义事业和最早承认巴解和巴勒斯坦国的国家之一,也是中东和平进程的积极推动者。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利用各种途径做有关各方的工作,为早日实现中东各国人民的和平共处做出贡献。
  沙阿斯感谢曾庆红副主席拨冗会见,高度赞扬巴中传统友谊,并介绍了中东局势的最新进展。


第1版(要闻)
专栏:

开始对阿根廷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李长春抵达布宜诺斯艾利斯
  本报布宜诺斯艾利斯7月10日电 记者范剑青报道:应阿根廷政府的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于当地时间10日晚抵达布宜诺斯艾利斯,开始对阿根廷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阿根廷外交部官员和中国驻阿根廷大使柯小刚等在机场迎接。中国使馆工作人员、华侨华人代表在宾馆迎候。李长春的陪同人员同机抵达。
  李长春在机场发表书面讲话说,中阿两国虽相距遥远,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此次访问的主要目的是广交朋友、增进了解、加深友谊、促进合作。访问期间,我将与阿根廷政府和议会领导人以及其他人士进行友好会晤,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他希望中阿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李长春是在结束了对古巴的正式友好访问之后抵达阿根廷的。离开古巴时,古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际部长巴拉格尔等到机场送行。


第1版(要闻)
专栏:

学以致用 用以促学 学用相长
——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态度学习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邢贲思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当前,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就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务必在武装思想和指导实践两方面都取得新的成效。”这对于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态度学习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的实践,并努力在实践中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没有止境
  全党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已有相当长的时间。当前最重要的是,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把这一学习继续深入下去,决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松劲。要使全党在认识上统一于中央的部署,自觉地投入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新高潮中去。我们必须认识到,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没有止境,前一段学习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但决不是学习的终结。
  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所以没有止境是因为它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发展、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不是单纯的学理,而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源于工人阶级的斗争实践,指导和服务于这种实践,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实践无止境,因而创新无止境,理论的发展无止境。这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一切理论的根本特征,也是它长盛不衰、永葆青春的生命力所在。正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所指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正是把握和运用这个精髓,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把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只有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来对待,才能学到精髓,把握实质,学以致用。那种认为经过较长时间学习、已经理解得差不多了的浅尝辄止、不思进取的思想是十分有害的,必须认真加以克服。
  对重大问题的认识要达到新的高度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就是要使广大党员和干部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上达到新的高度。这就为我们进一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明了方向。这五个方面的问题,是下一步深入学习应当注意的重点。现着重谈一下其中的几个问题。
  第一,必须进一步提高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的认识。十六大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里讲的历史方位,是指党在特定历史阶段所处的地位和应承担的任务。因此,提高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的认识,就应当集中体现在对党在现阶段的历史方位的认识上。我们党曾经经历了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思想是适应党在这两个历史阶段的地位和任务而形成和发展的,是党在当时所处的历史方位的产物。之后,我们党又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和建设时期相比,党的执政地位虽没有变,但党的任务变了,从一个领导全党、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党,成了一个领导全党、全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党。邓小平理论的诞生,适应了党的这一历史方位的要求。这一阶段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行得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好。但是,从历史方位的角度看,以改革开放作为区分这一历史阶段同上一历史阶段的标志,是很准确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十六大把从党的成立到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前这段历史时期,划分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三段。到了十三届四中全会,我们的改革已经经历了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了重大胜利,党的历史方位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对这种变化,十六大作出了概括。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处在这种历史方位的党,既要审视国际形势的变化,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又要在国内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中心,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以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一阶段仍有改革的任务,还要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但是作为这一历史方位最突出的特征则是执政兴国,这是区分这一阶段同改革阶段的主要标志。由于出现了这一历史方位的变化,要求我们党必须形成能够适应国内外形势新要求的党和国家工作新的指导思想。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所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地回答了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认识当今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把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在认识上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大使命结合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指导思想和党的任务以鲜明的时代内容和时代特征,它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果。在进一步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应着重提高对党在现阶段的历史方位的认识,弄清它和党以往的历史方位、特别是改革阶段的历史方位的区别,以加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发展关系的认识。
  第二,必须进一步提高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通过前一段学习,特别是通过对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和十六大报告的学习,我们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在认识上有了很大提高。我们认清了,“三个代表”决不只是三句话,决不只是三个个别的论断,而是包含了十分丰富和深刻的内容;我们认清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特别是认清了它的创新发展、与时俱进的基本特征;我们认清了,做到“三个代表”,是现阶段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要求;我们认清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实现党的执政兴国任务的根本保证;等等。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对这些问题仍然需要加深理解。同时,我们尤其要提高对发展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地位的认识。《纲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引,对这个问题作了深刻的阐述。《纲要》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发展这一主题来贯穿的。这一论断不仅富有新意,而且抓住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我们党是执政党,但执政的目的是什么?归根到底是为了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人民获得真正的幸福。这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实现。在今天,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落实到发展上来,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现阶段的历史任务,才能率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进一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我们还必须加深对“三个代表”有机统一的理解。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接着他又作了具体分析:“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论断清楚地告诉我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是发展,落脚点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原理的具体体现,是现阶段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的理论表现。我们对“三个代表”有机统一的理解决不能停留在表面上,而必须把握它的内在联系。此外,在进一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除了对其理论核心部分要继续深入领会外,还必须对它在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的贯彻和表现进行研究。在这方面,《纲要》是很好的辅导材料。
  第三,必须进一步提高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的认识。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在十六大之后发生了根本变化,对此我们的认识必须有相应的提高。我们党是一个十分重视理论指导的党,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经过遵义会议和延安整风,党的七大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以后几次党代表大会的基础上,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现在,党的十六大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党经过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成功实践,所作出的重大的历史性决策。作出这个决策,表明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决心和信念,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识和心愿。经过进一步深入学习,我们必须把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的认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并更加自觉地在各项工作中加以贯彻。
  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学风
  在进一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必须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学风。
  什么是科学的态度?这就是做到坚持和发展相统一,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党的三代中央领导人多次谈到,对待马克思主义只能采取这种态度,而不能采取别的态度。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引而迷失方向,以致归于失败。同时,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决不能把它当作僵死的教条,必须根据已经变化了的情况,对原有的某些观点、结论作出修改,乃至代之以新的观点和结论。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到现在已经150多年,这其间无论在世界还是在中国都发生了根本变化,这种变化的剧烈和深刻程度,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所以《纲要》指出,一定要看到《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充分估计这些变化对我们党执政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客观形势的变化,要求我们党在理论上不能停顿,必须继续开拓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各种创新中,理论创新是前提,是关键,其他一切创新都是在理论创新的指导和推动下进行的。只有以创新的理论指导实践,才能使党的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坚持和发展缺一不可,都是必须坚定不移、不能含糊的。江泽民同志指出:“这两个‘坚定不移、不能含糊’,始终是检验我们是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试金石。”这也是我们对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的原则立场。
  什么是正确的学风?这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学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离开了中国的具体实际,既谈不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也谈不上发展马克思主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实际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就既不能促进实践的发展,也不能推动理论的创新,是毫无意义的,也是没有出路的。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只有同指导实践相结合才能把理论学深学透。要深刻认识学习好、运用好科学理论对推进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因此,一定要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当前,尤其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结合起来。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在这一时期内,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后,我们还要再接再厉,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任务,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对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涉及的理论问题,我们一定要深入钻研,但这种钻研不能脱离党的执政兴国的历史任务、脱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我们正在做的事情而静止地、孤立地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的理论表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则是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的实践贯彻。这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既深入地学习理论,又有力地推动实践。


第1版(要闻)
专栏:

护堤与炸坝
  7月11日,淮河流域再降大暴雨,淮河大堤多处告急。驻堤武警官兵奋战十余天的安徽颍上县邱家湖老鳖窝段万分危急。7月11日上午,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炸坝行洪。图为7月10日仍在冒雨抢修加固老鳖窝段的武警官兵。
本报记者 雷声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