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11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召开会议
传达贯彻胡锦涛温家宝同志重要指示
研究部署当前全国防汛抗洪工作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 当前全国已进入主汛期,淮河防洪也进入关键时期。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对做好当前防汛抗洪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胡锦涛强调,各级党政和部门负责同志要继续加强领导,靠前指挥,依靠群众,科学调度,周密安排,为迎战可能发生的更大洪水做好准备,夺取防汛抗洪救灾的胜利。温家宝要求,各有关地区、各有关部门、各级防汛指挥机构,要认真贯彻胡锦涛同志的指示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依靠广大干部群众顽强拼搏,依靠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大力支持,依靠科学指挥和调度,切实做好今年的防汛、抗洪和救灾工作,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保障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
  7月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回良玉在京主持召开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全体会议,传达贯彻胡锦涛、温家宝的重要指示,分析当前的防汛抗洪形势,部署下一步工作。
  回良玉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指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全局,并贯穿到防汛抗洪救灾工作的全过程,扎实工作,顽强拼搏,狠抓落实,努力夺取淮河和全国抗洪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第一,思想认识要到位。要从维护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讲政治、讲大局,把防汛抗洪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第二,领导指挥要到位。有汛情的地方,各级领导要深入第一线,靠前指挥,现场指导督查,牢牢把握抗洪救灾斗争的主动权。第三,责任落实要到位。要进一步落实防汛工作行政领导负责制,确保工作有人抓,问题有人管。第四,科学调度要到位。各地要服从防总的指挥和调度,令行禁止,做到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第五,防洪措施要到位。要进一步强化抗洪救灾措施,加强巡堤查险,抢险队伍要随时待命,抢险物料要抓紧备足。加强气象预报、水情测报工作。做好蓄滞洪区的运用准备。第六,救灾安置要到位。要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做到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病能医。特别要搞好卫生防疫,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开展生产自救,减轻灾害损失。


第1版(要闻)
专栏:

胡锦涛主席会见西哈努克国王
表示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重视发展中柬关系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 (记者罗辉)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夫人刘永清10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即将回国的柬埔寨国王诺罗敦·西哈努克和莫尼列王后。宾主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胡锦涛说,中柬友谊经受了各自国内形势变化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不断巩固和发展,已深深植根在两国人民心中。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重视发展中柬关系,愿与柬方一道,把中柬传统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推向新的更高的水平。
  胡锦涛高度评价西哈努克国王为两国关系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他说,在西哈努克国王领导下,柬埔寨政局稳定,民族和睦,经济建设成效显著。我们对此感到由衷的高兴。中国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柬埔寨人民为国家的和平、稳定和发展所做的努力。
  西哈努克国王很高兴与胡锦涛主席亲切会见,他深情回顾了同中国历届领导人的亲密交往和友谊。他说,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给予了柬埔寨宝贵的支持和无私的援助,为柬埔寨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代表柬埔寨对此再次表示深切谢意。西哈努克国王还对中国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示祝贺。(附图片)
  7月1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柬埔寨国王诺罗敦·西哈努克。 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温家宝总理发出贺函
祝贺非洲联盟第二届首脑会议召开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日发出贺函,祝贺非洲联盟第二届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召开。贺函全文如下:
莫桑比克马普托
非洲联盟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
  值此非洲联盟第二届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之际,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会议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良好的祝愿。
  2002年7月,非洲联盟诞生,标志着非洲一体化进程进入新阶段。“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被确定为非洲联盟的行动纲领并将逐步付诸实施,显示出非洲大陆谋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烈愿望。今天,非洲各国元首、政府首脑会聚一堂,共商加强非洲联盟建设、应对新形势和全球化挑战的大计。这次会议必将激励非洲大陆继承和发扬泛非主义精神,推动非洲的和平与发展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中国和非洲有着深厚友谊和广泛合作。随着中非合作论坛机制的完善和相关后续行动的落实,中非友好、互利合作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与非洲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始终是非洲可以信赖的真诚朋友和合作伙伴。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非洲联盟建设和“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的实施,与非洲国家一道,为非洲的和平与发展事业,为建设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中非新型伙伴关系而不懈努力。
  祝本届首脑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
  2003年7月9日于北京


第1版(要闻)
专栏:

  7月10日,在武警某部官兵的帮助下,安徽颍上县受灾群众的财产得到及时抢救。图为官兵们正在将灾民和财产转移到安全地带。
本报记者 雷声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之四
本报评论员
  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深刻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这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
  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
  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三个代表”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整体。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为发展生产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革和建设才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才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和前提,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则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目的和归宿。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提出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而且指明了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途径。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抓住这个环节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我们的一切决策,就能在全局上把握住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要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统一起来,把实现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党80多年的一切奋斗,归根结底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新高潮,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切实地、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第1版(要闻)
专栏:特快专递

三峡首台发电机组提前发电
  本报武汉7月10日电 记者刘成友报道:今日1时许,三峡左岸电站2号机组实现并网发电,比原计划提前20天。至此,三峡第一台并网发电机组的安装调试及72小时试运行全部结束,提前进入商业运行开始前的30天运行考核期。这台机组每天将向华中、华东电网输出1290多万千瓦时电量。


第1版(要闻)
专栏:特快专递

六月份工业生产增速回升
  本报北京7月10日讯 记者朱剑红今天从国家统计局获悉:6月份,我国工业生产改变了4、5月份受非典等因素影响增速明显走低的局面,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633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6.9%,增速比上月提高3.2个百分点。上半年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8363亿元,同比增长16.2%,总体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
  6月份,轻工业生产同比增长14.9%,增速比上月加快2.4个百分点;重工业生产同比增长18.2%,增速比上月加快3.7个百分点。工业产销衔接水平进一步提高。6月份全国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2%,这也是今年以来首次达到98%以上的较高水平。


第1版(要闻)
专栏:

深化认识 武装思想 指导实践
——论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全面系统地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何毅亭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要通过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切实使广大党员和干部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上达到新的高度。认真贯彻这个要求,从五个方面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对于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这一重要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精神和时代意义
  每个深刻变革的时代,都会产生在继承前人基础上反映该时代本质要求和特征的伟大理论。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和北美确立了统治地位,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并把它的影响扩展到全世界,无产阶级作为一个自为的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这样一个时代背景的产物。列宁主义是在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帝国主义统治的薄弱环节首先取得胜利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已经取得成功,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并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社会主义为前途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蓬勃兴起这样一个时代背景的产物。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探索前进并日益显示出旺盛生命力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今时代的产物。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就是要认识这一重要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时代依据、时代需要和时代必然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孕育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实践成长、丰富和成熟。这个时期,是世界、中国和我们党自身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世界上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出现新的变化,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国内情况是,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许多新课题、新情况、新矛盾日益凸显出来,特别是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阶层构成发生新的变化。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成为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国际国内这些变化及其带来的新要求、新考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我们党能不能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我们党要解决好时代提出的新课题,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任务,赢得新胜利,必须在思想上有新解放,实践上有新创造,理论上有新发展。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基于对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发展变化的科学分析,基于对我国发展大势的敏锐把握和对党的历史方位的正确判断提出来的,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我们党要不断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必须紧跟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决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坚持‘三个代表’的要求,其出发点和着眼点就在这里。”
  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基础,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努力在实践中继续推进理论创新
  实践是理论的源泉,也是检验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如同一切科学理论一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深深扎根于实践、扎根于中国大地,是我们党通过长期实践、总结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创立的科学理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土壤。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是党的奋斗历程中一个很不寻常的时期。说它很不寻常,是因为这13年我们党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异常复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外有压力、内有困难,风险不断、考验不断。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从容应对,励精图治、继往开来,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党全国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经受住一次又一次考验,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13年历程波澜壮阔,13年经验十分宝贵,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由此联系到《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考察和分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深刻教训,也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执政的共产党如果不致力于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不始终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很难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也很难坚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十六大报告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说的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坚实、深厚的实践基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孕育和形成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孕育和形成于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伟大实践,是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从根本上说,就在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一经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所掌握,必将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巨大物质力量。在未来的征途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风险,我们都要毫不动摇地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坚定不移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党的全部工作。这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同时应该看到,任何实践都是具体的、历史的,是不断发展的过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与时俱进的理论,也必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态度学习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的实践,不断增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努力开辟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这同样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既从总体上和科学体系上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精神,又从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等不同领域加深理解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凝结着江泽民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思考,反映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集中了全党的智慧,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它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一个系统的科学体系。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具有的基本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有论述,但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就是要把这一理论作为一个系统的科学体系来认识、来把握,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这一科学体系的丰富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精髓,以发展为主题,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基本内容,以执政党建设为重点,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它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相互促进。它对党的先进性作出了深刻概括,赋予党的性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宗旨和党的任务以鲜明的时代内容和时代特征。它全面审视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深刻分析国际社会各种力量和矛盾的交互运动,提出了我们党关于外交和国际问题的战略策略思想。所有这些,都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和科学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全面领会和把握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基本观点和基本精神,从总体上和科学体系上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在思想上有新的提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宗教、军事、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对各项工作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在学习贯彻中,还应注意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论述的各个工作领域,对有关的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理解。这对于深化认识、提高学习水平是很重要的。
  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牢牢把握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个根本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旨、精髓和要义。可以说,把握了这个根本要求,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在实践中开拓创新,永不停滞,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个本质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只有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去做,不断总结群众的经验,不断反映实践发展的要求,在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上不断有所提高、有所完善、有所创新、有所前进,我们党才能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也才能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进一步树立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自觉实现“三个解放出来”,努力做到发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开放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有新举措。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有把握与时俱进这个关键,才能真正理解和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坚持党的先进性,从来就是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依据,是党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根本条件。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先进性的内容和要求总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什么是自己的先进性、怎样保持先进性、用什么来检验先进性这一重大问题。在当代中国,不断推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这就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体现。这里最重要的,是要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执政为了兴国,兴国为了富民,兴国富民才能更好地执政。只有加快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们党执政才有雄厚的物质和群众基础。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精神实质。
  坚持执政为民,是执政条件下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我们党80多年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是在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十六大报告强调,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论断。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们党才能团结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归根到底在于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提出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并且指明了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途径。正如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指出的:“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
  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坚定不移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
  党的十六大高度评价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党面向新世纪作出的影响深远的一个历史性决策。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进一步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深刻阐述,概括起来是两句话。一句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是从理论意义上讲的,阐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另一句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这是从实践意义上讲的,阐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实践的现实指导作用。这些阐述,表明我们党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历史地位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历史地位的认识,很重要的是要正确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继承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这一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它们有一脉相承的理论基石,都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理论基础,都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世界;它们有一脉相承的理论纲领,都把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奋斗目标;它们有一脉相承的理论立场,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养分;它们有一脉相承的理论品质,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都以宽广的眼界批判地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来丰富和发展自己。我们说马克思主义老祖宗不能丢,就是这些一脉相承的东西不能丢,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不能丢,如果丢了就丧失了根本。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这一重要思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紧密结合新的实践,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基本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例如:在发展道路问题上,提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问题上,提出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根本任务问题上,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党的一切方针政策最终都要促进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在改革问题上,提出改革的实质是体制创新,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对外开放问题上,提出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积极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在政治建设问题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文化建设问题上,提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问题上,提出按照“五句话”总要求,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在外交和国际战略问题上,提出高举和平与发展的旗帜,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在领导核心和执政党建设问题上,提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改革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等。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反映了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问题上的新认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学说,基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
  我们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认真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的要求,既要全面把握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特征,也要全面把握它在继承前人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的特征,在思想上和工作中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真正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体现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行动中去,成为推动事业实现新发展、开创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