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6月9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十六大报告 贯彻十六大精神

  走超越自我的创新发展之路
  薛轩 苏理
  主要观点
  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走超越自我的创新发展之路,其动力源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自觉、中央的战略部署以及对新世纪新的竞争态势和格局的认识;其核心是遵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规律,构造一个多维的创新体系,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资源推动型、投资推动型向创新推动型转变;其重点是在国际化、市场化、产业高度化、城市化等方面取得突破。
运力所在
  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要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走超越自我的创新发展之路。
  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发达地区走超越自我的创新发展之路的动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历史自觉。经济发达地区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宏伟蓝图和战略目标的排头兵。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浪潮下,经济发达地区只有努力把握当代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规律,主动调整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才能始终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力量。
  中央对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发展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对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党的十四大要求东部地区进一步发挥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带在改革与发展中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又提出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方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央对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殷切希望和战略部署,对东部地区人民既是巨大的鼓舞,更是有力的鞭策。
  经济发达地区在新的竞争态势和格局中对自身所处方位和发展思路的重新认识与定位。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达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战略和区域特色。进入新世纪,国内改革不断深化,国际局势更加复杂多变,由此带来的我国发展大环境正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如何应对新的国际格局带来的竞争和挑战,制定新的发展思路和切合实际的对策举措,以谋求更快更好的发展,是经济发达地区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实践证明,只有不断摆脱旧观念和旧体制的束缚,在推陈出新中形成新思路,在自我扬弃中开拓新境界,才能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创新是经济发达地区快速发展的全部经验的核心,也是实现新世纪新发展的灵魂。
基本内涵
  经济发达地区走创新发展之路,核心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体地说,就是从资源推动型、投资推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推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通过科技创新和资源配置机制的改造,实现社会生产力质的提升和量的倍增。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是遵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规律,构造一个多维的创新体系,开辟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持续进步的道路。
  制度创新:能量集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首先表现为生产要素的聚合。经济发达地区正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率先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不断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吸引生产要素集聚,激发内在能量发挥,才赢得了生产力的较快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制度创新的作用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制度的开放,不断把新的经济和社会能量吸纳进来,造就一种有活力的多元开放结构。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个体私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大量外资的进入,突破了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对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二是通过制度的更新,优化资源配置,形成竞争激励机制,促进潜力发挥。这主要表现在:通过国有和乡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国有和集体资产营运与监管体制的建设,企业经营决策、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制度的变革,市场体系和市场运行机制的培育,初步建立起一个以市场为载体,生产要素高效流动、合理配置的经济运行系统。
  科技创新:能级提升。当今世界,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如火如荼。地处沿海率先开放地带的经济发达地区,抓住这一机遇,借助科技创新,加快了产业高新技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步伐。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突破科技与经济相脱节的状况。一方面,增加对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投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研发体系,由单纯技术模仿转向国外引进、多元合作与自主开发相结合,努力形成开放式、集群化、系统型的创新能力和各具特色、各有优势的科技创新模式;另一方面,推动科技开发面向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构筑技术创新、技术扩散与装备改造、产品开发、管理流程再造的正反馈回路,改进生产要素的配置,催动一批企业脱颖而出,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竞争优势。科技创新所带来的对物质资源消耗的替代、产出增加的乘数效应以及新的市场创造,不仅扩大了经济总量,而且促进了产业结构高度化。
  文化创新:素质提高。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的创造能力的发挥,在于人的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通过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开发文化产品,开展文化活动,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创新意识,是经济发达地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证。首先,加快构建创新教育体系,以适应全民创新意识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塑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形态,不断推出洋溢时代精神、具有观赏价值和吸引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促进城乡人民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再次,营造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合理调适市场竞争和社会转型中的人际关系,努力塑造自强、敬业、积极、向上的社会心理,促进形成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谐协作、平等竞争、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氛围,树立开放、务实、诚信、负责的良好社会风气,形成与民主化、法制化相契合的现代社会人文精神,吸引创新资源集聚,促进人们聪明才智的更好发挥。
  环境创新:流量放大。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吸引人流、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集环流,正在成为新一轮竞争发展的基础工程。一是搞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改善构筑良好的基础平台。二是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降低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的运营成本,特别是加快信息、金融、商贸、旅游、房地产、中介咨询等服务业的现代化步伐,推动经营业态、经营方式和服务手段创新。三是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通行规则相接轨的经济管理体制。四是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特别是控制污染排放,搞好环境整治,加快城市绿化建设,努力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统一。
突破重点
  江苏省无锡市近年来以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国内外旅游胜地、区域性物流中心和生态型湖滨城市为目标,提出了“增创新优势、增强竞争力”的工作主线,采取突出重大项目增强发展后劲、突出重点企业培育规模经济、突出重点园区扩大对外开放、突出重点乡镇提高综合实力、突出现代服务业增强城市功能等举措,加紧构筑对外开放优势、体制机制优势、产业结构优势、城市环境优势,致力于实现企业强、产业强、综合实力强。从无锡的经验可以看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创新发展思路的关键在于解决好发展的战略定位问题,切实增强发展动力,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其中带有普遍性、根本性的要求是:
  国际化:全方位推进开放型经济。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新一轮利用外资要着眼于形成产业链和产业基地,以开发区建设为主要载体,突出重点产业,建设产业集聚地和科技“孵化器”,构筑产业链延伸的较高平台。要进一步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扩大对外贸易,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分工。注重引导实力和竞争力较强的企业不失时机地“走出去”,拓展发展空间。
  市场化: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要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从根本上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按照“有进有退、进而有为、退而有序”的原则,大力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和改组,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社会参股等形式,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调整所有制结构,在消除所有制歧视、营造平等的发展环境上下功夫,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国有经济与其他所有制经济相互参股、相互融合,尤其要积极推动个体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加强公共职能,保障公共产品供给,保障公众利益和社会公平。
  产业高度化: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调整是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增强竞争力的主线。一是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创汇农业、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引导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和外商资本开发农业,通过扶持农业产业化来扶持农业,通过扶持龙头企业来扶持农民。二是以信息化为先导,加快推进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以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的地位,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三是以规模企业为重点,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鼓励和支持重点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联合,加大资产重组力度,做强做大重点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四是以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目标,不断拓展服务业的发展领域,提升其发展水平。
  城市化:实现城市现代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城市是先进生产力的载体,也是先进文化的载体,没有城市化就没有现代化。在城市发展上,应着力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就一个地区内部而言,城市化的先导和重点是中心城市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发展要坚持个性化原则,找准定位,形成特色,并以产业布局调整为切入点,着力优化城市资源配置。二是就较大范围的区域而言,要处理好城市自身发展与周边城市特别是首位城市的关系。在城市密度、人口密度很高的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发展呈现集群效应,正在加速形成都市圈。在都市圈内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都不能忽视周边城市的影响。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和潜力,在错位发展中抢抓机遇,在协作竞争中谋求共赢,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多做转化的文章
  郭丛斌
  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非典疫情已经得到初步遏制,但非典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唯物辩证法认为,坏事可以变成好事,不利可以转为有利,被动可以化为主动。贯彻中央提出的“两手抓”方针,努力降低非典所造成的损失,迎难而上促发展,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多做转化的文章。
  把危难转化为检验。非典灾害突如其来,打乱了原有的工作部署,影响了预期的工作进度。从这一点看,无疑是件坏事。但在我们前进的征途上,困难、风险和危难从来都是客观存在的。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把危难转化为检验,不但有助于以良好的心态去克服危难,而且可以借以发现工作中的不足。抗击非典就是对各级干部宗旨意识、实际能力和工作作风的一次检验。面对危难,如果能够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扎实工作,多办实事,就能拉近干部群众的距离,消除隔膜,夯实我们党执政的基础。这也就是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具体体现。
  把挑战转化为机遇。非典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显而易见,对部分行业的冲击尤其巨大,不仅造成航班的减停、旅游的降温、商场的冷清、餐饮的萎缩,也导致就业岗位的流失和财税收入的减少。这在客观上增加了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难度。难事就是挑战,挑战之中也有机遇。事实上,非典带来挑战,也带来打基础、练内功的机遇。顾客少了,业务减了,时间多了,可以腾出手来搞发展战略研讨,业务技能练兵,管理科学培训;可以补改革滞后的课,治机制不活的病,干健全制度的活。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能够借机把基础打牢、把队伍建好,实现机制创新、管理提升,就一定能够把非典造成的损失补回来,把更大的业绩创出来。
  把契机转化为起点。通过这次抗击非典的斗争,人们普遍感到,非典疫情不仅给经济工作和社会生活造成了影响,而且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发生了改变。非典促使人们反思一些传统的思想观念、原有的生活方式,发现其中的弊端,看到自己的不足,这就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以生活方式为例,如果大家都把这个契机当作起点,改掉随地吐痰的毛病,养成勤洗手脸的习惯;根除大吃大喝的陋习,形成勤俭分餐的习尚;跳出越胖越懒的怪圈,培养积极锻炼的风气,那么,今后不但可以避免新的疫病肆虐,而且可以促进我们民族健康素质的提高。
  世界上的事情不会永远一帆风顺,安危、顺逆、成败从来都是相依相生、互为前提的。人们常说,要居安思危,树立忧患意识,实际上就是坚持矛盾观点,遵循客观规律。重视转化,善于转化,正是唯物辩证法科学原理的实际运用。而能不能做好转化的文章,实现转危为安、化逆为顺、以败求成,则又取决于人们是不是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转化的信心,提高转化的能力。增强信心、提高本领,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障碍,闯不过去的难关。
  非典疫病终将被战胜,但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转化的文章却需要长期做下去。谁掌握了转化的艺术,谁就可以把握工作的主动权。从抗击非典的实践中可以看出,做好转化的文章需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因势利导。转化是有条件的,不能盲目蛮干,而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用四两拨千斤,靠水到促渠成。二是抢抓机遇。安与危、顺与逆、成与败的转化机遇往往稍纵即逝,抓住了就大有可为,成果累累;抓不住就竹篮打水,后悔莫及。三是持之以恒。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巩固转化成果更需付出艰苦努力,因此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并通过建章立制,用制度来推动转化,巩固转化的成果。


第9版(理论)
专栏:短论苑

  以制度建设推动国企改革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由以政策调整为主转向以制度建设为主。这项更为艰巨和系统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建立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前提。通过这项重大改革,可以改变国有企业多头管理但又无人对国有资产真正负责的状况。设立中央、省、市(地)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并履行出资人职责,从而使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出资人到位,有利于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有利于维护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有利于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有序推进和规范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一般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的改组和改造。这是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重要步骤。目前在一般竞争性领域,还存在着国有经济范围过宽、比重过高的问题;在已经实行股份制的国有控股企业中,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这种调整,既有利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混合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增强市场竞争力。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及其运行机制。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突出任务。大型企业的资本社会化,必然导致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也必然要求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行委托—代理制。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已初步形成公司治理结构,但与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董事会履行所有者代表的职责不到位,对经营者的选拔、考核和任免如何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还缺乏有效办法,不少企业存在着“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公司监事会的监督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因此,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及其运行机制。
  在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完善对经营者的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关键是如何确定经营者的薪酬。决定经营者薪酬的依据应当包括:经营者运作和管理的企业资产的数量和责任的大小,企业资产经营的保值增值情况,企业的销售收入及其盈利水平,企业成本的承受能力,企业长远发展潜力,由市场决定的同行业及同类型企业盈利的平均水平等。加强对经营者的约束,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公司内部有效的制衡机制,健全、严格的财务会计制度,制度化的离任审计,造成损失的责任追究制度,以法律和舆论监督做保障的对经营失败者重新择业的限制等。


第9版(理论)
专栏:

  以食品工业的发展提升农业
  秦庆武
  跳出农业看农业,从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规律和趋势中看待农业的发展,通过发展食品工业来提升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低效益向高效益转变的重要出路之一。
  发展食品工业有利于对农业进行改造和提升食品工业是与农业部门联系最为密切的工业部门,是农业向工业的延伸。过去发展农业,农民生产的终端产品就是初级农产品,如粮食、蔬菜、水果、畜禽肉、水产品等。这些初级农产品的特点是:第一,保存难。农产品基本上是生物产品,具有鲜活的特性。特别是其中的蔬菜、肉类、水产等,保存期短,一旦不能及时出售或加工,就会给生产者造成损失。第二,运输难。由于农产品的鲜活特性,因而不易运输和流通。这就难以调整地区间的余缺和不平衡。例如海鲜产品,沿海地区供应充裕,内陆地区则相对紧缺。第三,需求弹性低。愈是初级农产品,需求弹性愈低。如人们对原粮的需求基本固定,每天的摄入量大致相同。第四,附加值低。初级农产品的价格一般较低,农民很难依靠出售初级农产品致富。
  发展食品工业可以对农业进行根本改造和提升。食品工业的终端产品是食品制成品。相对于未经加工的初级农产品来说,食品制成品的优势在于:第一,保存期长。经过加工的食品制成品,比鲜活产品的保存期可延长几倍或几十倍,这就可以避免因不能及时出售而带来的损失。第二,易于运输。食品制成品一般都有严格的包装,易于转运,转运过程中不易损坏,这就可以扩大市场,降低运输成本。第三,提高需求弹性。农产品经过加工以后,需求弹性将大幅度提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初级农产品的需求趋于减少,而对食品制成品的需求会越来越大。第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农业效益。初级农产品经过加工成为食品制成品后,将会大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也将提高农业的效益。
  目前发达国家的食品制成品占其食品消费量的90%,而我国仅占25%;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约是农业产值的1.5—2倍,而我国食品工业产值尚不足农业产值的1/3。把食品加工业、流通业和整个农业的协调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是农业发展的方向和出路,也是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发展食品工业对农业和农村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一是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破解“三农”难题的关键。大力发展食品工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结合点。食品工业大多数办在城市,是城市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又以农产品为原料,可以作为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发展,解决农产品卖难和加工增值问题。在农村兴办食品工业,同样能促进工农结合、城乡联合。
  二是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食品工业的发展,对农产品提出了批量化、标准化、优质化的要求。这就必然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和优质化,从而优化农产品的产出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同时,食品工业的发展还可以推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
  三是有利于增加非农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食品工业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可以创造较多的就业岗位,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城镇化。
  四是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初级农产品经过加工成为食品制成品,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克服农产品保鲜难、储运难的缺陷,使农产品稳定地进入市场,而且可以提升食物的卫生质量标准,保证食品安全,从而既可以增加生产者的收入,包括农民和食品加工企业的收入,又可以改善消费者的营养卫生状况,减轻其家务劳动强度。
  五是有利于改变我国农产品过剩、销售困难的现状,使农产品更好地进入市场。初级农产品的过剩和销售困难,是导致农产品价格低迷、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重要原因。食品工业的发展,可以使过剩的农产品转化为可较长时间保存、方便运输的产品,同时经过精深加工的食品,还可以起到引导消费、增加消费的作用,从而能够较好地解决我国农产品过剩和进入市场难的问题。


第9版(理论)
专栏:短论苑

  重要的是突出效率原则
  杨承训
  国有企业怎样才能有效地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呢?最重要的是突出效率原则。党的十六大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企业分配属于初次分配的范畴,必须把提高效率作为基本原则。
  为在企业分配中体现效率原则,应当全面详尽地制定科学的责任目标,作为各项业务岗位的具体要求。从许多企业的改革情况看,在收入分配中应当力避三种做法:一是人人有份的均幅增长,类似福利性补贴。这实际上是回避矛盾,助长新的平均主义,将会失去激励作用。二是笼统的岗位差别而无具体责任目标,既不能起到奖勤罚懒的功效,还会造成新的矛盾,以致人人有意见,等于拿钱买埋怨。三是责任目标单一,类似计件工资和单项奖金,造成片面追求数量,不讲质量和成本。成功的做法是把责任目标同全面管理和技术标准紧密结合起来,使每个岗位、每项工作都有具体分解指标,都有优劣的差别,激励每个员工按明确的要求恪尽职守,使工作数量、质量、成本、利润等一一落实到人。这种按绩效细化分配的方式,可以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从一些成功企业的实践看,可以把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的分配过程,或称之为模拟市场。因为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是由若干单元组成的,大单元又可分为许多小单元。每个单元作为一个板块与其他板块发生关系,例如上道工序与下道工序的关系、供销与生产的关系、科研开发与经营管理的关系、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等,它们之间可以形成一种模拟的交换关系,互相接受对方的产品(加工原料、半成品、产品、服务等)和订单,变成“卖方”和“买方”,彼此检验质量、核查消耗,然后以各自的效率(质量标准、消耗系数、设备完好率、效益指标等)作为分配的尺度。这样既可以形成一个运行管理的系统,还可增强各个单元的团队精神。
  以突出效率原则为目标深化企业分配制度改革,企业中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经营者都可以按其贡献参与分配,采取诸如年薪制、股权制、期权制、分成制等多种分配形式,激励改善经营和技术创新。对于投资者的股份则可以按要素的贡献予以回报,这与混合经济的产权关系完全吻合,又可促进股权多元化。这样既细化了按劳分配,也利用了多种分配形式,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第9版(理论)
专栏:短论苑

  国有股减持的目的是多重的
  黄少安
  在国有股减持的问题上,许多人较多地看到了国有控股企业的国有股“一股独大”影响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从而认为减持国有股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必要条件,进而把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作为减持国有股的唯一目的。这种看法并不全面。应该承认,国有股“一股独大”,确实不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但事实上,国有资产产权主体不确定,以及少数企业存在的外部人(与企业相关但是不在企业经营者行列或按规定不在企业经营者行列的人)“内部化”现象,往往是导致“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主要原因,而并非有国有股或国家控股就必然导致严重的治理问题。
  从现实情况看,包括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好的公司中有些是国家控股,有些是国家参股,有些则没有国家股。而在经营不善的公司中,国家既不控股又不参股的也为数不少。从公司行为是否合法的情况看,与国家是否控股或参股也没有必然联系。这说明,公司经营业绩状况及公司行为状况的好坏,与公司的所有权没有必然的高相关性。
  因此,从总体上说,国有股减持有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但是对于具体公司来说,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国有股也不仅仅是一个减持问题,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关键是形成一个进退有序、有方的机制。从国有资产目前的数量及其分布情况看,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有资产运作的需要出发,国有股需要减持。但国有股减持的目的应是多重的,减持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减持国有股,目的不只是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创造条件(当然,这是重要目的之一),还有收缩国有资本的投资战线、优化投资的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为社会保障筹措资金、完善资本市场等目的。
  国有股减持涉及面广,因而具体工作十分复杂,需要从策略上、技术上认真加以研究。从理论上说,减持的渠道或方式是多元的,但在什么时机采用什么方法或方法组合,需要相机抉择。总体思路应该是多渠道、少批量、公开化(或市场化)。不能把太多的国有股减持集中在某一种方式或某一时点上,而应该分散在不同方式、不同时点上,以减轻资本市场的压力。但不管采用什么方式,都应该实行公开、规范的市场化运作,以维护公平,保证效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