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2003-06-08

2003-06-08新闻联播 文字版

一片白云,一片蓝天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br/>专栏:抗击非典英雄之歌<br/><br/>  一片白云,一片蓝天<br/>  陈树良<br/>  病人的眉宇里<br/>  读懂了<br/> 老母亲的牵肠挂肚<br/>  小女儿的天真烂漫<br/>  妻子的昼夜揪心<br/>  同事们的赤诚肝胆<br/>  当仁不让的道义重担<br/>  无怨无悔的职业本能<br/>  心甘情愿的无私奉献<br/>  锻打成平常一段歌<br/>  镇定、自如<br/>  平静、坦然<br/>  今日里<br/>  抛妻别子<br/>  住进一线战斗的堡垒<br/>  明日里<br/>  万家团圆<br/>  鲜花遍野,喜乐高奏<br/>  欢迎勇士们的凯旋<br/>  今日里<br/>  夜不能寐,挑灯夜战<br/>  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br/>  明日里<br/>  把人类文明大厦<br/>  添砖加瓦,除旧布新<br/>  把又一个新的制高点攻占<br/> 一片白云一片蓝天<br/>  一曲跨越时空的生命凯歌<br/>  永远传颂在世间

小村庄的祝福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br/>专栏:抗击非典英雄之歌<br/><br/>  小村庄的祝福<br/>  周斌<br/>  在一个没有口罩遮挡的小村庄<br/>  我们呼吸清新的空气<br/>  停下“双抢”的脚步驻足村口<br/>  不是思盼外出打工的伢子<br/>  而是用心眺望<br/>  令世人揪心的大北京<br/>  小村庄里没有任何时候<br/>  像现在这样关注电视新闻<br/>  从没有像这样担心过北京<br/>  小汤山的每天连着村里人<br/>  每一个时辰<br/>  纯朴的乡民拿不出什么办法<br/>  只默默地祝福着北京<br/>  祝福着一线的亲人<br/>  安宁的小村庄细数着珍贵的日子<br/>  着急的村民破例一个劲地打长途<br/>  劝阻伢子不给政府添乱<br/>  甚至亮开嗓门对着山外高呼保重<br/>  听说有几位医护人员倒在了前线<br/>  几位民间唢呐手吹响悲切的调子<br/>  很长一段时间山村无法平静<br/>  北京的消息和当地每日的疫情报告<br/>  村里的谈论胜过一年四季的收成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br/>专栏:大地<br/><br/>  望<br/>  王充闾<br/>  写下了这个“望”字,我的眼前立刻浮现出熊岳城的望儿山。高耸的山头上,矗立着一座砖塔,远远看去,酷似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妈妈站在那里。干吗?在远望着她的久出未归的儿子。“朝朝鹄立彩云间,石化千秋望子还”。清代诗人魏燮均路过此地时,曾写诗咏叹:“山下行人去不返,山上顽石心不转。天涯客须早还乡,莫使倚闾肠空断。”说起来挺痛心的。于是,我想起了我的母亲。<br/>  在我外出的时候,我的母亲便站在门前的大沙岗上,也是这样遥遥地目送着我,送出去好远好远,直到见不着踪影了;当计算到我可能归来的日子,我的母亲又是站在沙岗上,遥遥地瞩望着,双目迎合,直到确确实实搜索不到我的踪影,才怅怅而归。十几年如一日。<br/>  记得我第一次出行,是在考取了县城中学之后。出了大门,父亲走在前面伴送,我跟在后面,一步一回头,走出去很远很远,还看见母亲站在高高的沙岗上望着我。一路走着,一路默诵着清代诗人黄景仁的《别老母》诗:“搴帏别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我走了之后,母亲把我平素喜欢吃的东西,从春节时腌在酱缸里的咸猪肉,端午节挂在房檐下的粽子,到七八月的桃杏、甜瓜,都细心保留下来。有一年,园子里结了个特大的香瓜,母亲说要留给我,一天到晚看守着,不许任何人动,直到熟透了,落了蒂,最后烂得拿不起来。<br/>  盼哪,盼哪,盼了二十多年,总算有了团聚的一天。但是,我还是经常外出,母亲便站在窗前,遥遥地望着,望着。渐渐地,老人家的眼睛看不清东西了,可是耳朵却异常灵敏,隔着很远,就能够辨识我的脚步声。只要告诉她哪天返回,母亲便会在这一天,拄着拐杖,从早到晚站在门里面,等着听到我的动静好顺手开门。直到把我迎进屋里,这时,老人家便再也支撑不住了,全身像瘫痪了一样,半躺在床铺上。<br/>  母亲去世的前一年,我奉调到省城工作,这是和家人团聚几年之后又一次远离家门。老人家当时身体已经很衰弱了,打心眼里不情愿我走,但是,她知道我是“公家人”,身不由己,最后还是忍痛放行了。告别时,久久地拉着我的手不放,一再地嘱咐:“往后是见一次少一次了。只要能抽出身,就回来看我一眼。”听了,我的心都有些发颤,刷地眼泪就流了下来。后来听妻子说,我走后还不到一个星期,母亲就问小孙女:“你爸爸已经走了一两个月了,怎么还不回来看看?”<br/>  每当听到人们唱《烛光里的妈妈》,我总是想,母亲所体现的正是一种红烛精神。为了子女,她不惜把自己的一切都化作烛光,直到燃尽最后一滴蜡泪。她慷慨无私,心甘情愿地承受任何劳苦,不为名不为利,也不需要任何报偿,唯一的希望就是年迈之后,孩子们不要把她遗忘了。她对个人生活的要求十分简单,什么锦衣玉食、华堂广厦,对她来说,并没有实际价值;她只是渴望着、想望着、盼望着、期望着有机会多和儿孙们在一起谈谈心,唠唠家常,以排遣晚年难耐的无边寂寞。<br/>  无分贵贱贫富,应该说,这是十分廉价、极易达到的要求。可是,十有八九,我们做儿女的却没能给予满足。我就是这样。那时节,整天都在奔波忙碌之中,没有足够地理解母亲的心思、重视母亲的真正需要,对于母亲晚年的孤寂情怀缺乏感同身受的体验,没能抽出时间多回家看看,忽略了要和老母亲聊聊天,更谈不到给予终身茹苦含辛的母亲以生命的补偿了。结果,老人家经常陷于一种莫名的寂闷之中。这种寂闷,在思念中发酵,在期待中膨胀,在失望中弥漫。<br/>  二十二年过去了,有时看到桌上的电话,心里就一阵阵地觉着难过。现在,即使远在千里万里之外,只要拨个电话,就可以随便同家人欢谈。可是,那时家里却没有这个条件。记得到省城工作后,赶上过端午节,我想到应该给老母亲捎个话,问候问候,告诉她我一切都好,不要挂念。于是,就往我原来所在的机关拨个电话,请为转告。听说,老母亲欣慰之余,又不无遗憾地对那位传话的同志说,她实在走动不了啦,不然,一定跟他到机关去,在电话里听听我的声音,亲自和我交谈几句。<br/>  在漫长的岁月里,老人家为儿女们的升腾,一步步搭设台阶,架桥铺路。可是,路就桥成之日,恰是儿女放飞之时,最后,只剩她一个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古人的憾事。现在,我也正是如此,总是因为同母亲交流得太少而抱憾终天。

如此陈列为哪般?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br/>专栏:金台随感<br/><br/>  如此陈列为哪般?<br/>  何满子<br/>  早餐桌上照例打开收音机,进早餐听新闻两不误。忽然听到一条天津消息,说末代皇帝溥仪当年在天津当寓公时的宅邸静园,正在计划整修,要建立一所“末代皇帝展览馆”。总之,这位当时退位的宣统皇帝即后来仰仗日寇扶植的康德皇帝的“龙潜”之所,要当作历史文化景观来招徕世人了。<br/>  末代皇帝诚然是个卖点,但他在天津那一段的历史并不光彩,展览的只能是和日酋土肥原贤二等勾结的丑史。上世纪人民共和国宽大为怀,已经将他赦免,似乎不该再将他的丑史曝光了。伪满洲国的历史则已有长春的伪满洲国皇宫的展览馆,作为当地的一段耻辱史陈列,天津又何必倾心于经营这样的生意呢?<br/>  有点现代史常识的人都知道,辛亥革命那年,小皇帝只有六岁,隆裕太后代表清廷下诏退位。当时的国民政府有个优待清室的条例,除了拨巨资包养起来外,规定待清室以友邦君主之礼,溥仪依旧在大内中关着门当他的皇帝。民国六年(1917)七月一日,辫子大帅张勋演了一场复辟闹剧,也只名义上重当全国元首十二天,闹剧谢幕以后,皇帝陛下的称谓不变,宫里照样实行清朝的“正朔”。直到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将军才把溥仪赶出皇宫,北洋政府也宣布永远废除皇帝尊号。这以后溥仪才以特等平民的身份到天津作寓公,当然皇族和簇拥着他的一群遗老孤臣们仍然北面尊崇之,这些人也受到地方当局的妥善保护。<br/>  在天津“龙潜”时期,这伙清皇朝余孽的活动无非是窥测局势,伺机腾飞。果然,1931年日寇在东北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东北三省,和日寇勾结的溥仪君臣一伙,潜径长春,在日寇卵翼之下成立了伪满洲国,在祖先“龙飞”之地重新登基,成了康德皇帝。傀儡皇帝直当到二战结束被苏军俘虏,从此才黄粱梦破。此后引渡回国,改造了些年,人民政府采取宽大政策,赦免了他投敌叛国、分裂祖国的弥天大罪,还相当优容地使其安度余年。关于这一切,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有详尽的记叙和悔悟。<br/>  倘若因为溥仪曾是万民之首的一朝皇帝,才要为他的“龙潜”之地搞个纪念场馆,那么洪宪皇帝袁世凯的河南项城故居,不是也该整修一番,搞个纪念馆吗?于天津更有直接关系的,贿买议员登上大总统宝座的曹锟,正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他就更有资格修整个故居展览,为本地增光了。<br/>  为溥仪的“龙潜”旧居修整展览以扩大其影响,可能力度并不够大,达不到遐迩皆知的效果。更妙的办法,是炮制出一部《宣统大帝》,扩大其影响就更为到位。倘再拍成电影电视片,更不愁不进入千家万户,感召得妇孺咸仰圣德。这位末代皇帝从宣统到康德,几起几落的情节也异常丰富;不仅皇帝陛下和遗老臣工们周旋于日寇势力之间,有曲折复杂的戏剧冲突,更有逗得观众心荡神驰的宫闱秘事,香艳肉感的床上镜头。比如,皇后婉容在鸦片烟瘾头过足,既撑得慌又深宫寂寞,和侍从武官颠鸾倒凤,大玩妖精打架的游戏;事发后皇帝陛下龙颜大怒,虽未处死,也迫得婉容成了疯妇。诸如此类的情节多多,长春伪满洲国后宫里都有极为形象的材料,非常现成,够作家用的。<br/>  最可惜的是,宣统陛下不很遵守祖宗法制,在北京宫居时就剪掉了辫子,他和臣下们都已脑后秃秃,没了那根有趣的豚尾。君臣的衣饰也已维新,不再有沙锅盖式的红缨帽和象征犬马的马蹄袖了,未免稍煞风景而已。

苦乐本相通 生涯似梦中——悼祖光忆凤霞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br/>专栏:心香一瓣<br/><br/>  苦乐本相通 生涯似梦中<br/>  ——悼祖光忆凤霞<br/>  范用<br/>  祖光兄遽然去世,心里无比悲痛。回忆前尘往事,不禁泫然。<br/>  我第一次见到吴祖光,是在1946年。我由重庆到上海,祖强托我捎点东西回来,我送到祖光家中,他出来开的门。<br/>  在这之前,我早已闻名“神童吴祖光”。他十九岁在四川江津国立剧专,就写出了讴歌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话剧《凤凰城》。七十年了,至今我还能够唱得出它的主题歌:“黑龙江上,长白山头,江山如锦绣。战鼓惊天,烽烟匝地,沦落我神州!……”<br/>  不久,祖光又写了《风雪夜归人》。这一剧作标志祖光写作的成熟。《风雪夜归人》当时在重庆上演,轰动山城。讵料演了半个月,便被国民党检查机关禁止上演,社会抗议,舆论哗然。记得周恩来不止一次到戏院看演出,还和祖光亲切谈话。此后,祖光连续写了《正气歌》、《牛郎织女》、《少年游》等剧本,都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和戏剧界的好评。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倒行逆施,祖光拍案而起,写了《嫦娥奔月》、《捉鬼传》等讽刺性剧本。<br/>  然而,这样一位正直的剧作家,后来却陷入了厄运。1957年,被打成“右派”,在批斗之后,发配北大荒劳动改造。“文革”中又以“二流堂”的罪名,下放劳改三年。虽然屡遭打击磨难,敢讲意见这一点,祖光始终不改,成为闻名的仗义执言者。<br/>  祖光历经坎坷,精神上生活上最忠实的支持者,是妻子新凤霞。凤霞出身贫苦,六岁开始学艺,十二岁跑码头走江湖卖艺,流浪受苦。解放以后认识祖光,是老舍先生介绍的。对自己的终身大事,凤霞向老舍先生说了心里话:“一定要选一个在艺术上能帮助我,文化和知识上能教导我的人。岁数大些也行,因为我太幼稚了。”因为从老舍先生那儿全面了解了祖光,凤霞主动向祖光提出:“我跟你结婚你愿意吗?”然而此事却遇到了阻力,老舍对祖光说:“我是投了你第一票,我是大媒。”<br/>  可是,祖光好讲话敢讲话,一直让凤霞担惊受怕。黄永玉说:“凤霞和祖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性格的人,凑在一起却是十分协调。吴在台前,她在后台;吴在外闯祸,她在家中承担。这一对夫妻可真算得上是‘钢铁般的恩爱夫妻’。”祖光被打成“右派”,有一位副部长劝她离婚,凤霞说:“你们认为祖光是坏人,我认为他是好人。我既然嫁给他,薛平贵从军,一去十八载,那么我等他十八年。”<br/>  因为不愿意离婚,她在评剧院备受歧视。她仍在北京或出外演戏,但是限制她不能演党员,不能演英雄人物;报上不作宣传;别的演员休息,她要去刷马桶,挖防空洞。1975年冬天,终于因高血压瘫痪,从此告别舞台。1998年,凤霞随祖光回家乡常州参加一项活动,突发脑溢血逝世。接着祖光也中风病倒。祖光向来谈笑风生,凤霞走后,一度曾沉默寡言,形同痴呆。我每次见了,非常难过,欲哭无泪!<br/>  凤霞在世,我去看他们,有时留我吃饭,凤霞总亲手做个酸辣汤。她说早年在天桥卖艺一天要赶好几场,有时不卸装,匆匆上饭铺吃碗米饭,要个酸辣汤。如今,我再也吃不到凤霞的酸辣汤了。<br/>  凤霞说:“不能演戏,我就写。”她没有学过多少文化,边学边写。有的字要问祖光,或者查字典,一本字典一直放在书桌上。写自己的一生,含着眼泪说故事。祖光说凤霞的记忆力特别强,“脑子像电话簿”。艾青说凤霞具有女性的温柔而细腻的观察力,能深刻理解人,感情真挚,写来富有人情味。叶圣陶先生读了凤霞的文章,说“新凤霞为什么能写得这样好,她是祖光夫人,得到老舍先生的鼓励,得到许多朋友的支持,这些当然都是条件。但是有了这些好条件准能写出好东西来,怕也未必。主要的还在她的生活经历丰富,小时候受苦深,学艺不容易,解放后在政治上翻了身,却又遭遇到不少波折……她写的东西不就是这些吗?她写老一辈艺人的苦难,旧班子旧剧场的黑幕;她写新时代剧场的改革,演员的新生;她写十年的浩劫,许多朋友遭到了厄运。要不是亲身经历过来,她也没有什么可写的了。”“是否可以这样说,新凤霞在舞台上取得成功,就是因为她从小养成了观察和揣摩的习惯。观察和揣摩本来是生活的需要,做事的需要,同时也是写东西的先决条件,而在她已成了习惯,难怪她写得这么好,让人读着就好像看她演戏一样受她的吸引。”<br/>  1985年,我请凤霞把她的文章结集出版,这就是三联书店的那本《我当小演员的时候》。原来设想编印三集,直到我退休也未能完成,耿耿于怀。1997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四卷本一百多万字的《新凤霞回忆文集》,真叫人高兴。<br/>  凤霞曾师从白石老人学画。1981年画了一幅水墨画老倭瓜赠送我(见左图),祖光在上面题词“苦乐本相通,生涯似梦中,秋光无限好,瓜是老来红。”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床前,每天醒来,一眼就能看到———我又见到祖光和凤霞,我的两位挚友!(附图片)

妹妹,你在那里还好吗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br/>专栏:<br/><br/>  妹妹,你在那里还好吗<br/>  李英<br/>  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妹妹是北京海淀医院呼吸科的护士,当她首批进入非典一线的时候,全家人都很担心,盼望她和所有医护人员能平安地归来。<br/>  妹妹 你在那里还好吗<br/> 当你进入一线<br/> 这句话就时刻在手机的听筒里萦绕<br/> 它包含着全家人对你的牵挂<br/> 而话筒那边总是你报平安的话语<br/> 五月的北京阳光明媚<br/> 记得你要上一线的那个晚上<br/>  患有心脏病的妈妈哭了<br/>  她为女儿的安全放心不下<br/>  你却安慰妈妈不要害怕<br/>  爸爸默默为你整装待发<br/>  清晨父亲亲自把女儿送上战场<br/>  那一刻你没有多想<br/>  你说妈妈需要我<br/>  但病人更需要我<br/>  我会用全部的热情去完成使命<br/>  从进入隔离病房的那一刻<br/>  你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br/>  不顾传染处理病人的污物<br/>  不顾害怕把逝者送走<br/>  用你的热情<br/>  帮助每个病人战胜病魔<br/>  妹妹 我为你骄傲<br/>  在祖国母亲有危难的时刻<br/>  你舍弃小家为大家<br/>  和姐妹们用柔弱的肩膀<br/>  支撑起救治患者的重任<br/>  妹妹 你在那里还好吧<br/>  得知你在看护病人时被传染<br/>  这句话就更多地在手机里传递<br/>  它包含着全家人对你的担心<br/>  而话筒那边总是你坚强的话语<br/>  二十一岁的年纪是年轻的<br/> 年轻的你却有了<br/> 与病魔作斗争的经历<br/> 你被传染的消息传来<br/> 全家人都哭了<br/> 为你的安全捏了一把汗<br/> 你却告诉大家没事<br/> 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br/> 从得病的那一刻起<br/> 你就对自己说坚持住我能行<br/> 坚强的毅力让看护你的同行掉泪<br/> 而你的乐观态度<br/> 感染着同病房的每一个人<br/> 使他们有了更大的信心<br/> 那个人们眼中的小姑娘<br/> 妈妈面前撒娇的小女孩儿<br/> 突然一下子长大了<br/> 话语中充满着乐观与坚强<br/> 行动中表现着勇敢与无畏<br/> 你说你不后悔<br/> 人生中如此重大事件让人经历<br/> 还积极地参加到事件中去<br/> 将来对儿女们提起<br/> 这也是一段非常的阅历<br/> 妹妹 我为你自豪<br/> 当危险来临之时你没有退却<br/> 和姐妹们迎着危险上去<br/> 用你们的汗水<br/> 去实现白衣战士的承诺<br/> 用你们的生命<br/> 去捍卫白衣战士的誓言<br/> 妹妹 你在那里还好吧<br/> 再多的问候<br/> 也表达不了对你的关爱<br/> 愿你早日康复平安归来<br/> 让你的笑声<br/> 重新回荡在亲人的耳畔<br/> 衷心地祝福你健康快乐 我的妹妹

浙西有个大峡谷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br/>专栏:<br/><br/>  浙西有个大峡谷<br/>  赵相如<br/>  在安徽与浙江交界的崇山峻岭中,人们发现了全长八十余公里的大峡谷。刚入夏,我经不住朋友的劝说,便搭车去探个明白。在浙西大峡谷,青山与碧水匹配,产生出奇妙的景观。群山环抱之中,湖泊静静地卧躺于蓝天之下;两山夹峙、万千湍流成素练撒出无数白银,隆隆似雷声,由高入云端直泻低谷,加上两旁陡伟的峭壁,小溪、小河汇涌冲崖破壁,滚滚而去,其惊心动魄的景观,叫人联想到志士宝剑出鞘、仁人怒发冲冠。<br/>  我们先到鸬鹚潭,再看柘林瀑;过剑门关,走嬉水滩、穿狮象湾……一天下来,觉得腿脚酸软,然而,我们却被一系列清澈奇美的潭水、碧翠苍黛的群峰、峭壁上的奇石怪岩和轰然作响的瀑布所震住,忘却了疲劳,只觉得一阵阵的兴奋之情涌上喉头。<br/>  大峡谷高山连绵,冲出峡谷的河道落差悬殊,所以急流飞溅、涛声宏浑,急水击石,瀑如练如帘,一幅大自然的壮观的山水画,让人久看不厌。有的谷地,水凉鱼翔,水色墨蓝,然而清澈见底。采来山上绿竹扎成筏子,荡漾在山水之间,任其漂流,一洗所有疲累与劳顿。在大山间穿行,对面人影看得到,声音听得见,然而两人相遇要攀登好几个小时的山谷。当地人架起悬空索桥,钢索粗长连接两头,钢索上架着木板,人在木板上走,钢索上下左右晃动,有上下跃起的惊险,有左右摇晃的嬉乐。狮象湾的索桥名叫“勇敢桥”,凌空七层楼高,桥长八十米,走在桥上,望着滚滚的涧水怒涛,谈笑自若脚跟不软,真不是易事。<br/>  在浙西大峡谷,经常会被一些生态之谜所难住。在吊水岩有一个巨大的光溜石壁,常人难以从壁上上去。可是在石壁顶上却垒着一座石炮楼,这石炮楼是用大小不一的石块堆起来的,大的石块有好几吨重,这么重的石块古人是怎么堆起来的?如果不是人造,是自然风化所致,那石炮楼堆砌得如此整齐,又是怎么回事?在柘林瀑布区,有一块两张床大、一张床宽的大石块,嵌在一个石岩洞上,如同一个瓶塞子,每逢要发山洪,它便在洪水冲击下发出“咕咚、咕咚”的响声。为什么石块会发出响声呢?在大峡谷,我们还看到山民的住房造在山顶上,占山而居,真正是“白云生处有人家”。可为什么要把住房建在高山顶上呢?这又是一个不解之谜。<br/>  在大峡谷,用山泉水泡当地云雾山中产的绿茶,玻璃杯中嫩绿青秀,清香阵阵,喝一口沁人心脾,分外甘甜。中午时分,山里人请我们品尝笋干三黄鸡、银杏炒黑木耳、山泉中活的红色石斑鱼、香榧子、山核桃、黑色的野蕨菜,这都是城里的稀罕之物,我们边吃边深深体会着山里人的豪爽与好客。据当地人说,浙西大峡谷在华东地区内是“峡谷最长、植被保护最好、山水风光最佳、峡谷区内居住人口最少、与沪杭甬大城市距离最近”的旅游胜地。离开浙西大峡谷之后,情思如蚕抽丝,绵绵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