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6月30日人民日报 第13版

第13版(经济周刊)
专栏:经济热点

跨海大桥:“香饽饽”
本报记者 何伟
  民间资本争切大桥“蛋糕”
  6月8日,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打下了第一根桥桩。这座大桥的投资额高达118亿元。钱,从哪里来?
  大桥是通过市场化运作来筹资的。这118亿元的资金需要个人或企业出资成立大桥投资公司,不足部分由投资公司出面向银行贷款。而按照《公司法》规定,投资公司的资本金要达到38.5亿元。
  令人称奇的是,围绕着这38.5亿元的“蛋糕”,浙江的民间资本纷纷出击,竞争激烈。最后,有17家民营企业“金榜题名”。在大桥38.5亿元资本金中,民间资本占到了50.25%。
  争着“往海里扔钱”的背后
  为什么民间资本争着“往海里扔钱”?
  项目本身的含金量是一个重要原因。有专家测算,大桥投资10多年就能收回成本。按照一般25年的收费期计算,仅过桥费就可让投资者赚个盆满钵满。其次,“大桥经济”衍生的众多商机也对民间资本颇具吸引力。此外,投资大桥还能塑造民营企业的形象,提升企业的无形资产。
  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政府的姿态。宁波市政府历经10个春秋,辛辛苦苦完成大桥项目的立项。对于这个利润回报较高的项目,财力并不紧张的宁波市政府完全可以运用职权独享其成,但他们还是把大部分股权让给了民营企业。他们的说法是:“相信民营企业比我们干得好。”
  不仅如此,政府还在多方面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让民间资本乐于进入大桥项目创业。
  “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一视同仁”、“本地民企与外地民企一视同仁”,这是市政府奉行的一大原则。对此,“外来户”宋城集团感受颇深。
  在参与投资建设大桥的17家民营企业中,来自宁波以外的宋城集团以17.3%的股份夺得“头把交椅”。董事长黄巧灵坦言,他有两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宁波市政府让民间资本进入国家重特大型基础建设工程的魄力这么大;二是没想到能让一家外地企业在股权中占了“龙头”。
  “我是政府官员,也是民营企业的打工者。”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大桥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金建明对自己的双重身份直言不讳。前者代表企业,后者代表政府。“既然17家民企股东委托我们经营,我们就要确保投资者的利益。”为此,他们实行了双保险:一是尽管项目由政府跑立项并推动,但公司的运作完全按照《公司法》进行。他们的官再大,也要听命于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二是花5000万元给大桥项目上了保险,让股东旱涝保收。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桩值得寻味的小事。政府和企业都想举行一个大桥奠基仪式,好好庆贺一番。但当预算出来后,企业感到有些沉重。“我们考虑政府也应当承担一部分费用。因为大桥项目的公益性很强。”于是,金建明“胳膊肘向外拐”,向市政府申请了一笔数目不菲的补助款,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同是民间投资 两桥境况两样)


第13版(经济周刊)
专栏:

让民间投资激情燃烧
田俊荣
  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让民间资本欣欣然而来,凭海临风,而泉州刺桐大桥却着实“刺痛”了民间资本的心。同样是民间资本投资兴建的大桥,其遭遇为何如此不一样?
  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不一样。淮南为桔,淮北成枳,何故?水土等外部环境异也。两座桥的故事一甜一苦,何故?外部创业环境异也。试想,宁波在大桥项目上不但让利于民,还倾心为民间资本创业服务,民间资本怎会不雀跃?泉州在大桥建成后不断与民争利,民间资本怎能不寒心?
  当前,我国的民间资本已经比较雄厚。拿民间资本的源泉———民间资金来说,居民的本外币储蓄余额已超过10万亿元;并且,社会财富还在继续向民间集聚、倾斜。资本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只有激活民间资本,让它和劳动、知识、技术、管理等其他生产要素相互结合、共同发挥作用,经济才能快速发展,全面小康才能真正实现。因为,民间资本生机勃勃,并和劳动这一生产要素相结合,就能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解决就业难题;中国的集体、私营、股份制等民间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95%,民间资本活力迸发,并和知识、技术、管理这些生产要素相结合,就能从根本上激发全社会的知识、技术和管理的活力。
  为此,就要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业的氛围和机制,让人们想干事业,能干成事业。首先要端正对私有财产和财富的认识,让民间资本与国资、外资在市场准入、融资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不能把国资、外资当“亲儿子”和“洋儿子”,把民间资本当“孙子”,更不能与民争利。其次,工商、城管、卫生、税务等部门和拥有行政审批权力的部门要改“卡、堵”为“服务”,把以规范为中心、规范重于服务的管理理念转变为以促进创业为中心、服务和规范并举的理念,切实降低民间资本的创业成本。
  唯此,民间资本才能激情燃烧!


第13版(经济周刊)
专栏:

刺桐大桥:“断头路”
本报记者 赵鹏
  “别提那座桥了,”6月18日,首届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在福州召开,刚刚在福建省工商企业创业论坛上发完言的福建省政协常委、省工商联副会长、泉州名流集团的老总陈庆元,左右躲闪着记者,不愿回答。
  让陈庆元如此烦心的那座桥就是泉州刺桐大桥。
  刺桐大桥与泉厦高速公路近在咫尺,却无法连接;转而建复线工程以连接324国道,复线被迫连拐了两个弯,成了危险路段
  1994年,侨乡泉州基础设施还相当薄弱。纵跨九龙江的桥只有一座仅16米宽的泉州大桥。为了畅通城市血脉,泉州市政府决定在其边上再造一座刺桐大桥。
  消息传出后,由15家民营企业合股成立的泉州名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主动请缨:不带任何附加条件,投资建桥。刺桐大桥也由此成为我国首例由民营企业完全采用BOT方式(即投资建设———运营获利———移交政府)建设的重点项目,赢得了国家有关部委和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可就是这样一座大桥,这几年却屡遭尴尬。大桥建成后几年,泉厦高速公路建成。由于两者相距仅300米,所以刺桐大桥公司早在建设前就投入700多万元,预留了与高速公路连接的匝道。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这一合情合理的连接方案一直没获得泉州市有关部门准许。眼瞅着近在咫尺,刺桐大桥却变成了一条“断头路”。
  而与此同时,泉州市有关部门自己投资1.3亿元,修建了一条长长的牛山连接线,“引导”车辆从政府收费的泉州大桥驶上泉厦高速公路。
  既然通往高速公路的通道不通,总得给过桥车辆找个出路。于是大桥公司转而投资4800多万元启动“324国道复线”工程,以连接324国道。但意想不到的麻烦却再次出现:尽管他们很早就将自己的设计方案送给泉州市有关部门,但就在全长6.3公里的复线工程接近牛山连接线时,交叉处供复线工程通过的桥洞竟比原先设计偏移了20米!复线工程被迫作相应位移才能和桥洞对接。结果工期拖了一年多,投资又追加了几百万。公路原来设计是笔直的,现在却连拐了两个弯,成了危险路段。
  麻烦还不止这些。1999年4月26日,名流公司向泉州市有关部门打报告,希望落实交通部规定的经营权,对刺桐大桥及沿线公路区域内近10公里的服务设施进行综合开发。但报告至今石沉大海,以至在这片区域内违章搭盖的现象日益严重。
  每年近亿元的车辆过桥费使政府收费的泉州大桥和刺桐大桥形成了激烈的竞争,于是出现了政府与民间资本争利的局面
  当地一些熟知情况的干部告诉记者,以前泉州大桥收费权归省里,但刺桐大桥建成后不久,泉州大桥收费权就下放到了泉州市。两桥并行相隔数百米,每年近亿元的车辆过桥费使两座大桥形成了激烈的竞争,也在事实上形成了政府与民资争利的格局。
  一位曾经就名流公司遭遇作过明确批示的福建省领导这样评价:泉州市有关部门允许民间资本建造、经营大桥,这好比允许人家进了门。但桥建起来后,却处处设卡、添堵,这又好比请进门后却让人站着,不给座位。这样的失信之举,令人寒心。
  据了解,自今年6月起,福建省政府为全面激活民间投资,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允许民间资本进入一切除国家法律明令禁止外的投资领域。但从刺桐大桥的遭遇来看,激活民间投资已不仅仅是个准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从法律、制度上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创业环境,彻底拆除让民间资本“进门”及“进门后”的障碍。(附图片)
  压题照片:泉州刺桐大桥至今无法连接上高速公路,成了“断头路”。
  (曾雅阁摄)


第13版(经济周刊)
专栏:观点

重视非典对经济的后续影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卢中原
  世卫组织宣布对北京“双解除”,标志着我国防
  治非典工作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但是疫情对经济的后续影响仍然需要高度关注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对北京“双解除”,标志着我国防治非典工作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非典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是短期的、局部的、有限的,不会改变经济稳步回升的态势。但是疫情的后续影响仍然需要高度关注。
  对就业、出口、工业等有后续影响
  非典导致就业减少,城乡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放慢甚至绝对下降,对下半年消费需求增长有一定抑制作用。疫情对容纳就业比较多的餐饮业、商业、社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冲击最为严重,农民工大量返乡,城市失业人员再就业困难增大,影响到他们的收入。
  非典对外贸出口也有较大的后续冲击。许多企业的出口订单明显减少,有些产品的出口高峰期已错过。从签下订单到实现出口需要一定时间,估计疫情对全国出口的影响到三季度才能反映出来。下半年出口增幅可能出现较大回落。
  非典对工业可能也有较大的滞后影响。2002年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20%以上,如果非典对下半年出口影响较大,必然会波及工业增长。纺织业、食品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90%以上企业的国外订货受疫情影响严重,下半年形势可能更为严峻。非典对部分居民的收入和消费预期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不利于拉动消费品工业增长。
  推动经济增长不放松
  下半年,应当适时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产秩序,努力促进经济增长。注意防止疫情反弹,特别是人员恢复大规模流动和进入秋冬季节之后,各地应当早做预案。
  改进消费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进一步刺激消费。尽快完善推出汽车消费政策等鼓励消费的措施。提高城镇“低保”标准,促进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降低个人所得税负担,增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做好农村减负增收工作。因非典而停工欠发的民工工资应有补偿机制。
  调整财政政策着力点,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把短期税费减免与中长期税制改革结合起来。保证抗非典支出,相应增加公共卫生、防疫科研、环保等社会公益性开支。坚持实行一般行政性开支“零增长”。
  落实财税、金融、劳动工资等方面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开拓新的服务性就业领域和各类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指导和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积极扩大就业。
  努力扩大出口,尽量减少损失。改进检验检疫工作,提高出口商品的卫生水平。鼓励企业到海外大力开拓市场。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网络和现代物流体系,改进企业的国际营销方式。加快出口退税进度。
  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减少行政审批,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民间投资。


第13版(经济周刊)
专栏:

  走进商场的空调专柜,扑面而来的“抗菌”、“抗病毒”等标识让人眼花缭乱——
有没有抗菌空调
本报记者 原国锋
  9家企业的部分型号空调能抗菌
  因防范非典,今年“健康空调”大行其道。据统计,今年“五一”期间,新科空调销售量同比增长38.5%,利润增长51%,而其运用“克灵技术”的洁净空调是其热销的主要原因;海尔的“氧吧”空调等因采用了健康技术也颇受青睐。
  据中国家电协会秘书长王雷介绍,出现抗菌、抗病毒空调不足为怪。以前家电的“健康”概念,仅仅是要求家电不对环境造成危害;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对环保要求的提高,对家电的健康要求已经上升到主动参与改善环境的层次,要能杀菌、灭菌。今年的非典疫情,更是大大加速了空调业向“健康”和“环保”领域迈进的步伐。
  对“健康空调”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我国空调业在技术层面的发展,空调业也由此对产品和市场进行着重新审视和战略转移:从一般冷热调节功能转向能消毒杀菌的综合功能;从次要的“消毒后卫”转向主流的“杀菌先锋”;从技术含量较低的低端市场转向高科技市场。
  近日,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公布了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宁波惠康国际工业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部分型号空调具有抗菌抗病毒附加功能,指出所公布空调器经过卫生部门对整机或其相关部件的专项检测。但是同时又强调,目前对于抗菌抗病毒等健康功能,国内外尚没有出台统一的技术标准。空调市场出现了“健康功能跟风”、借抗菌“搭便车”、随意粘贴标识等现象,使消费者对健康空调的辨别难度进一步加大。
  空调器健康国家标准正在制定中
  中国抗菌材料及制品行业协会理事长严庆表示,由中国抗菌材料及制品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负责起草的家用电器抗菌标志产品技术规范已经完成,现正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行业标准。
  国家质检总局质量监督司的有关负责人说,空调器健康国家标准正在制定之中,对各种健康标识的规范等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他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空调时,要多看看消毒认证是否经过卫生部许可的检测机构的技术检测;是否经过卫生部许可的省级监督所的专家评审。同时指出,市场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市场检查的力度,严惩打健康空调“擦边球”而牟取暴利的商家。


第13版(经济周刊)
专栏:经济茶座

小区缘何长了麦子
夏珺
  前几天,北京某小区的居民们一觉醒来,发现楼下空地上的小麦一片金黄,该收割了。这道“风景”既奇特又意外——原以为是绿地,种的是草,谁知“草大十八变”,变成了小麦,有57亩之多,真令人啼笑皆非。
  据报道,这片麦地原本是要盖一所学校,因故搁浅。为了防风沙,有关部门多次督诫土地不得裸露,开发商情急之下只好种了麦子交差。
  前一阵子还有两条类似的“趣闻”,可能因为非典疫情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一条是河北邱县群羊“走穴”迎检查。县里把养羊作为发展经济的突破口,乡乡镇镇大盖“豪华”羊舍,怎奈有圈无羊,一些乡干部为了应付检查,只好以两元一只的价格租邻乡邻村的羊来救场。另一条“趣闻”是枯枝发芽。某大城市为了迎接绿化检查团的检查,悄悄地把那些被移植进城、尚未发芽的大树“钉”上嫩芽,缀上新绿。
  不能不承认,这几条新闻主创者的“创意”够大胆,但并不算新鲜。安徽的贪官王怀忠为了吹牛捞取政治资本,当年在阜阳就导演过牛“走穴”的把戏。小麦充绿地更屡见不鲜,笔者就曾亲眼见过某城市为一次大型“盛会”而在“绿地”上种的小麦。真正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这类把戏为何屡禁不止!
  个中原因可能不止一条,比如干部任用(升迁)制度、“政绩”考核制度、“一票否决”制度中的一些偏颇、片面,都有可能成为一些干部急功近利、弄虚作假、邀功请赏的诱因。单说这五花八门的“检查”,此类事多出现在应付“检查”的时候,这就值得认真检查检查。现在方方面面、各种各样的检查实在太多,有无必要暂且不说,其工作方式就大可商榷。这类检查大多是事先发通知,时间、地点、内容一一公告,下边早早做好详细的接待方案,检查路线、陪同人员、宴请桌号、乘坐车号、休息房间等等一一安排妥当,被检查的“点儿”从汇报材料到现场布置更是做好了充分准备。于是,万事俱备,只等检查团的领导莅临指导了。这样的检查走马观花,隆重热烈,有条不紊,但能检查出多少真实的情况呢?试想,如果不搞事先通知,抽不冷子去看看;如果少明察,多暗访,或明察之后再暗访;如果领导同志到现场看得再仔细些,那么,类似“羊走穴”、“枯枝发芽”、小麦冒充绿草的把戏终究会露出破绽的。杜绝此类弄虚作假事情的发生,要采取的措施很多,但不妨先从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工作方式入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