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6月3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十六大报告 贯彻十六大精神

十条基本经验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广东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主要观点
  ●深刻认识和把握十条基本经验,有助于具体、全面地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
  ●13年的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直接的实践基础、最深厚的现实土壤。十条基本经验的核心和灵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十条基本经验体现了13年来我们党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十条基本经验的精神实质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党的十六大系统总结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十条基本经验,深刻指出:“这些经验,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深刻认识和把握十条基本经验,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条基本经验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
  江泽民同志2000年初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明确指出:“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这一论述告诉我们: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总结党的历史而得出的重要结论;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实现。因此,仅仅把“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三句话理解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完整内涵是不够的,学习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必须紧密联系党的全部历史,联系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制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十条基本经验,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间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中所取得的新鲜经验,与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是相互衔接的,是党的历史经验在新的历史阶段的继承、深化、丰富和发展。这十条基本经验,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只有通过深刻认识和把握十条基本经验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具体地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先是针对党的建设提出来的。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我们党要不断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必须紧跟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决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坚持‘三个代表’的要求,其出发点和着眼点就在这里。”而党的建设又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即必须同党的历史任务、同党为实现这些任务而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相联系。在我们党已经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成为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的情况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事实上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学习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能囿于党的建设这一个领域,而必须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入手。十条基本经验内容丰富,覆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党领导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重大认识和重大方针,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两个根本问题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只有通过深刻认识和把握十条基本经验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全面地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
  十条基本经验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基础
  如同一切真理性认识一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包括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实践、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进行改革开放的实践。而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直接的实践基础,是催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深厚的现实土壤。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是极不平凡的13年。这一时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面临巨大困难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应该汲取怎样的教训?这一时期,国际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该向何处去?这一时期,经过1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阶层构成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党应该如何应对时代和形势的发展变化,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紧依靠全党和全国人民,审时度势,从容应对,制定并实行了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战胜在政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风险,经受住一次又一次考验,排除各种干扰,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进。十条基本经验,正是对13年伟大实践的理论概括,是13年来我们党制定和实行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升华。十条基本经验的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条基本经验的核心和灵魂。通过深刻认识和把握十条基本经验来学习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就会明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13年实践探索的结晶,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
  十条基本经验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是经过改革开放实践检验而为亿万人民所认识和接受的科学理论。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基本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正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前进的伟大事业,邓小平理论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但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新的困难和风险,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开拓,总结新经验,形成新认识,开创新局面。正因为如此,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同志郑重地指出:“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坚持用实践来检验、丰富、完善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大胆探索,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十条基本经验就是联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对13年来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伟大实践的系统总结。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问题上,强调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社会主义社会全面进步问题上,强调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把握大局问题上,强调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社会主义时期的军队建设问题上,强调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力量问题上,强调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强调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在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问题上,强调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十条基本经验,除第一条明确提出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外,其余各条都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即前一句重申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后一句高度概括13年来的新鲜经验,体现了13年来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深刻认识和把握十条基本经验,我们就可以真切地领会到十六大报告中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十条基本经验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科学理论,更是行动指南,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在实践中全面贯彻,在工作中具体体现。十六大报告深刻阐述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十条基本经验的精神实质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可以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长期坚持十条基本经验不动摇。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十条基本经验,同我们党在新时期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一道,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不仅如此,十条基本经验是我们党在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外交、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制定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的理论概括,它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具体化了,相对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来说,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深刻认识和把握并在实践中全面坚持十条基本经验,是我们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的重要途径。(执笔:岳理)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韩庆祥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之一,就是要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经过10年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同时也要看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市场经济,世界上没有先例,这是一个伟大的创造,许多规律性的东西我们还不熟悉。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经济建设,如何应对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的新形势、遵循国际通行的经济规则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等,都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是由我们党所肩负的历史重任决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完成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还面临着许多困难、问题和挑战。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善于把握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开拓创新,在不断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首先要学会尊重客观规律,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场全新的实践,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讲,这是一所过去从未上过的新学校,从未学习过的一门必修课,从未答过的一张试卷。市场经济具有自己的内在特点和运行规律,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学习市场经济的新知识,研究市场经济建设中的新情况,把握市场经济的本质和规律,也就是对市场经济由“不知”到“知”。各级领导干部只有自觉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则和要求来规范经济行为,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和快速发展,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实践中作出正确决策,避免盲目性,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善于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们面临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只有善于抓住机遇,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加快发展步伐。21世纪的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一战略机遇期,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还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改革和建设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社会生活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只能以加快发展为前提。发展是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重要基础和根本途径。我们要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善于总结新鲜经验,敢于知难而进,勇于开拓创新,千方百计加快发展步伐,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第9版(理论)
专栏:

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陈春华
  对科学理论的掌握和运用,离不开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就是要明确学习的目的在于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应避免机械地用个别词句和具体结论去套现实生活,生硬地在二者之间“对接”。这种刻意的“对接”,只能使主观与客观相分离,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必须紧紧围绕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进行,努力掌握观察事物、判断形势、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博大精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统一的体系。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同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紧密结合起来。同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的。十六大精神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展开和应用,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报告的灵魂。因此,既要通过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推动十六大精神的落实,又要通过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来加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领会。
  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认识和解决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将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认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出发。如果只从书本出发,不下功夫研究如何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在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之中,就无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科学地认识和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具体化为指导各项工作的根本依据、完成各项任务的工作思路、抓好工作落实的具体动力和检验各项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达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坚持从实际出发,就要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调查,使主观同客观相统一;就要坚持辩证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就是要把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联系思想实际,加强党性锻炼,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进入思想,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联系工作实际,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进入工作,提高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要解决学归学、做归做的“两张皮”问题,潜心钻研其深刻内涵,努力通晓其精神实质,积极掌握其基本原理,同时必须把学习成果付诸实践,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有所成。
  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寻找事物的内部联系和科学的工作方法。我们不能只从现实生活中找一些个别事例来印证某些结论,或拿某些结论套取现实生活中的个别事例,甚至把这当成学以致用的方法和经验。用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方法对待实际,从片面的真实出发进行决策,把局部经验当成真理,就会导致决策的失误。我们必须全面地把握实际,详细地占有材料,经过科学的分析和综合,从局部透视出全局,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从现象中抽象出本质,从偶然中揭示出必然,找到事物的内部联系,找到科学的工作方法。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从系统和整体中把握事实,从事物相互联系中把握事实,从事物的运动变化中把握事实。只有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下,从整体上、从联系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发现问题,找准症结,拿出办法,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真正“进入思想”、“进入工作”。


第9版(理论)
专栏:理论信息

推进“两个进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途径
——“空军全面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入思想、进入工作座谈会”综述
沈水荣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空军党委在组织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前不久召开了“空军全面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入思想、进入工作座谈会”,对贯彻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推进“两个进入”的重要意义。会议认为,推进“两个进入”,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推进“两个进入”是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要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部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就必须以“两个进入”为载体,使这一科学理论真正进入官兵头脑,进入部队实践。第二,推进“两个进入”是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的根本途径。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各个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是需要我们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为此,需要大力推进“两个进入”,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推动部队建设的创新发展。第三,推进“两个进入”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胡锦涛同志强调,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在深入人心上下功夫、在开拓创新上下功夫、在力求实效上下功夫;要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抓“两个进入”,体现了这些重要精神,能够有力地推动部队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四,推进“两个进入”是加快推进部队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军面临着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实现部队建设跨越式发展、为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的历史任务。只有通过“两个进入”,真正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理论武器,才能准确把握新形势下部队建设的特点和规律,解决新的实践课题,不断把部队建设推向前进。
  推进“两个进入”的指导原则。会议提出,推进“两个进入”,必须实施有力的组织指导。一是把握本质要求。紧紧抓住一个“关键”、围绕一个“核心”、体现一个“本质”,把握好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大方向、大思路。二是紧贴空军实际。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学以致用,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紧紧围绕打得赢、不变质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在推进空军跨越式发展和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上下功夫、出成果。三是以岗位为平台。立足工作抓“两个进入”,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每个岗位,体现在官兵的具体行动上。四是突出领导带头。
  坚持领导作示范、机关当表率,带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向基层延伸、向实践拓展。五是相信和依靠群众。推进“两个进入”,必须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掘官兵中蕴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全面贯彻。
  推进“两个进入”的具体内容。会议认为,推进“两个进入”,要紧密结合空军的实际,努力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空军建设的本质要求,紧紧围绕打得赢、不变质,切实解决好永远听党指挥的问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问题,适应新军事变革建设信息化部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问题等。围绕这些重大问题,当前部队建设必须贯彻“高举旗帜,铸牢军魂;履行职能,确保打赢;攻防兼备,跨越发展;组织坚强,基础牢固;人才为本,科技强军;依法治军,从严治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从具体实际出发,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进一步制定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措施。
  推进“两个进入”的方式方法。会议提出,空军部队应从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出发,大胆探索推进“两个进入”的方式方法。会议根据空军部队的实际情况和当前的形势任务,提出要兴“两风”、促“三化”、力求“三个新突破”。兴“两风”,即大兴勤奋学习、提高素质之风,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党委、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军营,做学习型军人”的活动,引导官兵学习掌握新理论、新知识,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军事技能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大兴调查研究、解决问题之风,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开展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的工作机制,开展多层面、多渠道的调研活动,摸清实情,研究规律,解决问题。促“三化”,即强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化为官兵的政治信仰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成果转化为工作思路、工作标准、工作作风和行为规范。力求“三个新突破”,即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理解上有新突破,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有新突破,在解决制约空军建设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上有新突破。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党性原则
——读《杨献珍文集》
杨焕章
  河北人民出版社曾于1984年、1986年先后出版了《杨献珍文集》第一、第二集。最近,该社又连同新编的第三集,出版了全套《杨献珍文集》。该文集依时间顺序收入了杨献珍从1940年至1990年50年间的主要文章、论著、讲稿、读书笔记及重要书信。这些文章和文献,不仅体现了作者的党性原则和高尚品格,而且也是研究现代中国哲学史的重要资料。
  坚持唯物主义的党性原则。从《文集》所收的文章和有关文献可以看出,作者在其一生的哲学活动中始终坚持和实践唯物主义,注意划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界限。可以说,作者的全部哲学言论都是以说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为中心的。他以宣传和实践唯物主义为己任,强调哲学中的基本问题就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应当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贯彻到实践的全过程,反对任何动摇不定和半途而废,并致力于普及唯物主义,努力使其成为人民群众和党员干部能够自觉运用的思想武器。
  坚持实事求是的党性原则。新出版的《文集》第三集收录了作者1967年在狱中以及平反后所写的理论文章54篇,其中大部分是关于哲学理论的,比如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关于“我国过渡时期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问题”等。这些文章反映了作者坚持实事求是、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