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6月27日人民日报 第14版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中华环保世纪行

  滞后的政策、落后的技术和陈旧的观念,阻碍了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脚步——
工业固废:变废为宝路正长
赵永新 原正军
  变废为宝不是梦
过去开“两会”,对于青岛市黄岛发电厂厂长李济英来说就如同“过关”———许多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强烈呼吁:该厂的粉煤灰污染问题不能再拖了!如今,李济英再也不必为此发愁了:他们花巨资引进的德国全自动混凝土切块生产线和意大利彩瓦生产线,使又丑又脏的粉煤灰变成了又亮又贵的新型建筑材料,仅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1年就创造利润2000多万元。
  把工业固废变废为宝的例子在青岛还有很多:青岛钢厂利用新上马的钢渣磁选线,把每年产生的50万吨钢渣全部变成了钢渣水泥、钢渣砖等建材产品;为治理碱渣,该市开展的碱渣、粉煤灰混合造地研究项目已进入试运行,如果进展顺利,预计未来5年内可将过去30多年产生的灰渣全部“吃”掉……据统计,2002年青岛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410.7万吨,综合利用401.58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7.78%。
  在重化工基地太原,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势头也令人鼓舞。太原钢铁厂下属的东山水泥厂,利用矿渣生产的水泥每年达30万吨,电厂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年产粉煤灰砖3000万块、地面砖3000立方米、空心砌块砖2万立方米……太钢堆积半个多世纪、占地2平方公里、储量达1000万立方米的渣山不见了,曾经远近闻名的污染大户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环境教育基地”。在煤矸石利用方面,太原煤气公司的煤矸石发电厂年发电量达到1.4亿千瓦时,山西煤电集团矸石电厂在利用中煤、煤矸石发电的同时,还新建了年产量6500万块的煤矸石空心砖厂……如今在太原,利用工业固废生产新型建筑、保温材料已成热门产业,该市的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40%。
  据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固废处处长赵维钧介绍,我国的工业固废利用量已从1996年的2.84亿吨增加到2001年的4.73亿吨,变废为宝正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固废利用要迈“坎”
  把工业固废变废为宝的势头固然可喜,潜力固然巨大,前景固然可观,但存在的困难也不容忽视。正如太原市一位领导所说:若将太原市的固体工业废物全部综合利用,所创造的价值不亚于新建一个太钢。但是,要把废物资源化变成大产业,还存在许多“拦路虎”。
  首先是优惠政策滞后。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毕竟属于新兴产业,要把原来利用价值不大的废物变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离不开新设备、新技术的支撑,往往需要巨大的投资,国家的优惠政策必不可少。尽管有关部门制定了《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出台了一些减免税收的支持措施,但比起实际需要,还相差甚远。
  青岛市在综合利用方面之所以出现国企、私企和外资争着上的可喜局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策到位。青岛市市长夏耕说:“不仅仅是垃圾里有金子,更是我们的优惠政策吸引了个体户和外国人纷纷加入综合利用的行列。”北京市经委节能与环保处处长黄倩的建议是:对废玻璃、废纸、废塑料、废轮胎等固废的综合利用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在《资源综合利用目录》中适当增补一些项目,如页岩、农作物秸秆等,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支持。
  新技术、新设备是变废为宝的关键。从整体上讲,我国的废物综合利用技术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由此导致的二次污染等问题,严重阻碍着综合利用的步伐。除了鼓励、引导企业自己加大新技术的开发利用外,国家有关部门应在科研立项时向这一领域倾斜,有针对性地组织科研攻关;此外,如何更快地引进发达国家的有关技术、设备,也是当务之急。
  观念陈旧是影响固废综合利用的又一大障碍。一方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政府和企业的领导仍把废物视作包袱,不愿意在综合利用上动脑子、下功夫,在招商引资、新建项目时很少考虑甚至是不予考虑;另一方面,对于废物加工的新产品,社会的接受程度整体偏低,很多用户往往持怀疑和排斥态度。为此,政府部门应当开风气之先,在政府采购和工程建设中优先采用废物制造的新型产品。据了解,从今年7月1日起,大城市将禁止使用黏土砖,这对众多的粉煤灰建材厂、煤矸石砖厂来说,无疑是一大喜讯。
  源头减量不可忘在采访过程中,当我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固废的综合利用上时,全国人大环资委调研室助理巡视员尚莒城却半开玩笑地提醒说:“大家别都揪着‘尾巴’不放,忽略了源头控制。”的确,在生产的过程中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才是解决工业污染的上上策。
  1996年,全国工业固废的产生量是6.59亿吨,2001年上升为8.88亿吨,2002年达到9.5亿吨。工业固废逐年增加,固然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必然结果,但与粗放型的生产模式也不无关系。正因为如此,近年来有关部门大力推动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特征的清洁生产,全国人大更是在去年6月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这部自今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法律,将有力地改变“重末端治理、轻源头控制”的倾向,标志着我国污染防治工作将实现由“治”到“防”的重大转折。
  一提起水泥厂,人们可能马上会想到“浓烟滚滚、灰尘飞扬”。但是,在北京市水泥厂的所见所闻,却改变了我们原来的印象:高耸的烟囱上看不到一点烟尘,厂内草绿花红,生产车间里整洁干净……
  总经理沈鑫根不无得意地告诉我们,他们选用了世界一流的清洁生产工艺,使生产过程中的废物大大减少;同时,他们采用先进的布袋除尘器,把产生的粉尘全部回收再利用。该厂不仅自己实现了污染“零排放”,还利用水泥回转窑技术帮助其它企业处置工业废弃物,成为北京市的定点危险废物处理单位。
  当然,同固废的综合利用一样,全国的清洁生产尚处在起始阶段。
  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源头减少污染;加大综合利用力度,实现变废为宝———我国的工业在推动GDP快速增长的同时,理应把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到最低限度。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天地人

让草原资源永续利用
本报记者 蒋建科
  近年来,随着草原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传统的肉羊产业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我国最大的草原肉食品生产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内蒙古草原兴发股份有限公司摸索出这样的结论:只有努力降低畜牧业对草场的压力,引导农民科学养羊、效益养羊,实施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发展并举的产业化,同时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努力拓展利润空间,才能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
  针对目前草原沙化严重,草畜矛盾日益突出的严峻现实,草原兴发提出了保护与开发并举的大胆设想,在开发西部草原肉羊产业的同时,用“羔羊当年育成出栏”的生产模式和产业化激励机制,带动农牧民实施退耕还草、轮牧休牧、舍饲养殖等涵养草原措施,以保证草原资源的永续利用。
  2000年,草原兴发提出了“羔羊当年育成出栏”的新概念。通过放牧加补饲或舍饲等育成方式,使羔羊当年出栏。从实践看,这种生产方式对内蒙古草原是适宜的,千百年来,内蒙古草原的养畜繁殖规律是冬春季节产羔,随着天气的回暖,羊羔日渐长大,经过一个夏秋青草季节的生长,到初冬时一般可长到30—40公斤,产肉10—15公斤。在牧民的心目中,谁拥有更多的牲畜,谁就拥有更多的财富,因此惜售羔羊,一只羊往往要养三四年才能出栏,这种生产方式存在很多弊端,大量羊需要过冬,给冬春枯草季节的草场带来沉重的压力;肉羊集中出栏,造成短时供大于求,“好货贱卖”。草原兴发推广的“羔羊当年育成出栏”模式改变了草原上延续千百年的传统养羊方式,从改革传统的牧业生产方式入手,减轻草场超载压力,提高肉羊产出质量,以达到既发展产业又保护草原的目的。
  我国北方虽然有漫长的冬季,但推广“羔羊当年育成出栏”的方式,就能避开不利因素,降低饲养成本。据研究表明,当年羔羊的产肉量一般相当于1.5岁羊产肉量的72%—87%,少产肉2—2.5公斤,但因为要越冬,1.5岁羊的饲草料消耗却是羔羊的3倍多。“羔羊当年育成出栏”大幅度缓解了草畜矛盾,避免了羊群越冬掉膘和破坏草原生态植被,减缓了冬春枯草季节牲畜对草场的破坏,使超载的草原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草原兴发的“肉羔羊当年出栏模式及其标准化生产研究”的技术成果还被中国商业联合会评为2002年度全国商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虽然“羔羊当年育成出栏”降低了草场的消耗,但在一定意义上说只是一种消极的保护。随着生产和经营的不断深入,草原兴发对保护草原生态问题的认识也不断加深,他们努力把生态保护和市场行为结合起来,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合理利用和保护有限的资源,借鉴世界羔羊肉生产方法,全力改造草原传统牧业,探索中国草原牧业新路。为此,他们提出了“让草原永续利用”的课题。在政府的支持下,目前草原兴发正在实施“万亩草场建设项目”,其中500亩种草,1000亩养草,8000亩围封草库伦,用于现代化轮牧。这一工程将在种草、打草、轮牧、育种及羔羊育成等产业化方面起到“多合一”的示范作用,为内蒙古牧业的发展探索一条新路。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

十年关爱黑嘴鸥
  2002年第六届“地球奖”获得者、盘锦日报社记者刘德天为宣传、保护黑嘴鸥倾注了全部的心血。
  黑嘴鸥是世界濒危鸟类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科学家们发现我国辽宁盘锦市双台河口是它的繁殖地之一。当时,全世界黑嘴鸥的数量约有2000只。为了保护好这一濒危的鸟类和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刘德天不畏艰苦,考察黑嘴鸥繁殖地,大量撰文介绍黑嘴鸥,发表保护湿地、保护鸟类的文章300多篇、照片120多张。人们说刘德天是黑嘴鸥的“保护神”,并称他为“第2001只黑嘴鸥”。如今的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黑嘴鸥繁殖地,2003年在这里栖息的黑嘴鸥数量达5000只。(附图片)
  在辽宁盘锦市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刘德天向青年志愿者介绍黑嘴鸥的保护常识。(新华社记者 李钢文并摄)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

真情呵护藏羚羊
岳耀文
  战斗在青藏公路整治改建工程工地上的武警交通二支队官兵,时时刻刻把爱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放在首位,在美丽神奇的青藏高原上,唱出了一曲曲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赞歌。
  前不久的一天下午,一只小藏羚羊跌跌撞撞地走在武警交通二支队的工地附近,黑眼睛里透露出无助的目光,好像在寻找着失散的母亲。
  傍晚时分,当官兵们发现这只精疲力竭的小藏羚羊时,它气息奄奄地蜷缩在部队的营房旁,宽阔的小鼻子不住地耸动着。这是只刚生下来没多久的小藏羚羊,一身浅浅的黄褐色的绒毛,背部有摔伤的痕迹。官兵们见状马上将这个生命垂危的小家伙轻轻地抱进帐篷。随即,有人拿出自己的衣服盖在它的身上,有人拿来青菜叶和鲜牛奶递到它的嘴边。有的官兵怕喂的食物不适合小藏羚羊,就认真去翻阅有关书籍,大伙儿都争着当起小藏羚羊的“妈妈”来。
  经过官兵们紧张的救护,可爱的小藏羚羊眼中又露出动人的光彩,胆怯地看着身边陌生的朋友。官兵们见状终于松了一口气。大家经过商议,决定将这只可怜的小家伙送到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冻泉保护站。保护站工作人员接到后连夜将它抱到沱沱河保护站抢救。
  现在,这只可爱的小藏羚羊正和沱沱河保护站的另一只叫“美羚”的藏羚羊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

消毒剂不可过度使用
吴玉萍
  消毒是非典防治过程中的必要环节。针对非典病菌的一些性状和传播特点,目前优先选用的消毒剂为:液氯、二氧化氯、漂白粉或漂白精、臭氧等。一些地方在预防非典疫情时,存在着过度使用消毒剂的现象。
  被广泛采用的防非典消毒剂其本身就是一种危险品。如过氧乙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对人体皮肤、黏膜甚至是金属制品都有腐蚀性。
  从化学与生物科学角度看,含氯消毒剂在消毒过程中,主要靠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来杀灭微生物,但上世纪70年代左右,人们就发现氯制剂在消毒过程中会生成有机氯化物。长期大量使用消毒剂、灭菌剂,会使微生物产生抗药性,灭菌效果大大降低,而且残留在环境中的化学物质越来越多,成为新的污染源。科学已证明,这种物质对身体健康可能造成不良影响。它会长时间滞留在环境中,并还会进入食物链,通过生物富含作用,产生危及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
  从生态学角度看,过量的消毒剂直接或间接地进入或被雨水带入空气、水体、土壤后,不仅造成二次环境污染,还破坏了空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的生态平衡。众所周知,空气、水体、土壤中生活着数量巨大的微生物,从生物链原理讲,有些微生物是环境介质中的有益而不可缺少的“分解者”。滥用消毒剂在杀死有害细菌的同时,也会杀死这些有益而不可缺少的“分解者”,必然破坏环境介质中的生物链关系。正如世界著名生物学家博纳西博士指出,“这些杀毒剂杀死的不限于有害微生物,有益的微生物也被一同杀死。”使用杀毒剂最直接的是杀灭有害微生物,让病毒无处藏身。但是,在随后的“洁净环境”中,生命力强的有害微生物会乘虚而入。而且研究表明,目前通行的杀毒剂在消灭非典病毒的同时,也能大量地杀死有益微生物。比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由于它们具有强氧化能力,可将所有微生物杀灭。所以,从生态平衡角度看,滥用消毒剂将会抑制这些有益而不可缺少的微生物的正常生长,打破生物链各环节的平衡关系,破坏空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的生态平衡。
  滥用消毒剂的环境污染危害具有潜在性。大多数消毒剂是有毒化学品,这些物质具有复合化学污染的隐蔽性,即消毒剂产生的环境污染危害及影响有些可能目前难以预见,只有一段时期后的环境问题和事件出现,人们才能从中得到反馈。
  氟利昂对臭氧层的影响,某些遗传基因变异及生物多样性的缺失等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潜在性特征。同时,在消毒剂长期影响的作用下,会对环境和人体产生累积效应。一是由于职业性接触会直接对人体产生多样的职业病,引起健康危害。二是进入环境介质后,一方面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另一方面还会间接对人体产生危害。由于对非典控制技术与措施还缺乏深入的科学认识,所以其产生的污染尤其是潜在危害具有不可预见性和不可知性。尤其当非典一次污染发生后,可能由于改变环境和维系生态平衡的条件而将产生潜在的二次污染影响。
  化学科学进步给人类带来的化学污染对合理使用消毒剂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现在全球已合成各种化学物质1000万种,每年新登记注册投放市场的约1000种。我国能合成的化学品3.7万种。人们最为关注的是那些对生物有急慢性毒性、易挥发、在环境中难降解、高残留、通过食物链危害身体健康的化学品,它们对动物和人体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危害。化学污染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已制定多部相关的国际环境公约。
  防治非典首先要以科学和环保的方式清理我们身边的污染物,使用生物消毒剂前景广阔。生物降解技术
  的消毒剂是通过提取自然界中的有益微生物,以超过其他自然菌成百上千倍的速度分解有机污染物,使有害病毒和细菌没有了宿主、寄生媒介或营养来源,直至其死亡。因此,生物消毒剂本身无毒无害,将有机物转变为简单、无害的无机物后,这些微生物随之减少死亡,不会有残留物或二次污染。
  欧洲生物中心的研究证明:在自然条件下,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能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在当今地球生态环境恶变的条件下,给有害微生物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环境,助长了它们的蔓延和可能产生突变体的机会。SARS病毒和其他病毒如埃博拉病毒、登革热病毒、军团菌病毒等的暴发一样,与我们对待环境的态度、方式有密切的关系。
  人类应按照顺应自然、尊重生态平衡规律的原则去生产、使用消毒剂,这不仅不会引起新的化学污染,而且能事半功倍,一劳永逸。因此,从更广泛的角度看,只有保护环境才能真正战胜非典。
  建议环保部门针对过度使用消毒剂这一特殊情况,适时地从危险化学品管理角度制定各种消毒剂的制备、运输、储存和使用的安全操作标准,并推进生物消毒剂的广泛使用。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最应改变的环境观念

从“征服”到“保护”
  “征服自然”是一个流行了几十年的响亮口号。在那个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年代,靠着这个口号,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个个惊天动地的业绩,绘就了一幅幅移山填海的华章。
  但近年来,随着生态失衡造成的各种环境灾害接踵而至,大自然不断地向人类敲响警钟。人类是自然之子,而不是什么“征服者”。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这是我们今天应当树立的环境新观念。
(河南省固始县 周钧)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最应改变的环境观念

摈弃“先污染,后治理”
  为发展地方经济,有的地方奉行“先污染,后治理”,结果是得不偿失,付出沉重的代价:不该污染的地方污染了,而经济收入却不足以用来彻底治理遭受严重污染的环境。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观念,必须首先考虑环境问题和生态效应,进行科学的规划,在确保环境不受污染的前提下发展地方经济。(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申国华)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最应改变的环境观念

地球“很大”吗
  在一些人看来,地球总是很大很大的,个人破坏生态环境的点滴行为,对庞大的地球而言根本微不足道。这种观念是危险而有害的。殊不知,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现代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地球正变得越来越“小”,地球可供人类支配的资源也越来越少,如不加以保护,人类只能自毁家园。
  (江西省金溪县 张德贵)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最应改变的环境观念

对环境也要“文明消费”
  就环境观念而言,范围很广,但其中最重要的也是人们最应改变的一个观念,就是传统的环境文化消费观。必须倡导正确的环境文化消费观,树立文明消费新理念,把资源消费置于生态系统保护之中,使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开发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又不超过环境的再生及维持持续稳定的供给能力,实现资源—环境—资源的良性循环。(江西省宜黄县 程孝平 肖辉)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最应改变的环境观念

“不多我一个”的误区
  不少人误以为环保是政府的事,政府投资出力,就能把生态环境搞好,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当乱扔垃圾、吃野生动物、浪费水电等与环境保护相违背的行为被指责时,便会辩解:别人也都是那样做的,也不多我一个。其实,如果我们都有这样的观念,环保工作是做不好的。当我们做出不利于环境的行为时应当自问:如果都像我这样,世界会是什么样?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 许丛军)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最应改变的环境观念

环保也要讲科学
  近年来,环保的口号越来越响亮,环保意识也渐入人心。但讲环保更要引入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不能只凭一腔热情。比如,为减少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不少环保志愿者自发回收废旧电池。然而,据专家介绍,将大量废旧电池集中起来,若处理不当,有可能引起局部地区汞污染,对环境的威胁可能更大。由此可见,培养环保观念首先要讲究科学性。
  (山东省泰安市 赵兴国)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最应改变的环境观念

小处不可随便
  节约一度电、一滴水,珍爱一草一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看似个人小事,但每个人都应站在更高的角度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处理好自己身边的这些小事,树立良好的环境理念。不要因为是小事而怠慢、不在乎。滴水穿石,众木成林,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有一个“天人合一”的绿色生存环境。(河北省定兴县 李晓红)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最应改变的环境观念

要管他人瓦上霜
  经常看到住在楼上的住户将生活垃圾随意地抛到楼下。要想拥有一个理想的环境,就必须使极端利己者彻底改变自私的环境观念,既能自扫门前雪,又管他人瓦上霜。这样,人人都以保护环境为荣,把搞好身边的环境建设当成自己的义务和重要职责,真正做到齐抓共管,我们一定能拥有一个清洁、优美的环境。(黑龙江省肇东市 赵明库)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最应改变的环境观念

“杞人”要“忧天”
  当我们把一口痰吐在地上,当我们对长流的自来水视而不见,当我们把废弃的塑料袋随手一扔……显然,我们存在这样一个观念:环境不会因一口痰而被污染,地下水不会受到一个水龙头的影响,一个白色塑料袋与白色污染相去甚远。当现实用厄尔尼诺现象、急速下降的地下水位、铺天盖地的沙尘暴向我们一再发出警告时,我们应该学会“杞人忧天”。
  (河北省武强县 杜勇壮)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绿手印论坛

下期话题预告
  “最应改变的环境观念”这一话题深受读者欢迎,各地读者纷纷来信来电发表了精辟见解。下期我们继续讨论这一话题,欢迎大家来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