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6月25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从数字看法官走向职业化

扎实培训
 法官素质稳步提升
  本报北京6月24日讯 本报记者石国胜、人民法院报记者李岩峰报道: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进步,法律更新的步伐大大加快,对审判案件的法官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人民法院严格培训制度,加大培训力度。
  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至今5年来,国家法官学院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100余期,培训高、中级法院正副院长、基层法院院长和其他法官8200余人;各高级法院共举办培训班3000余期,培训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近20万人次。
  据介绍,最高人民法院的教育培训正经历“三个转变”:由学历教育为主转向岗位培训为主,由应急性、临时性培训转向系统化、规范化培训,由普及型教育转向职业化、专业化教育——
  专门业务培训。近年来,各级法院更多地围绕审判工作遇到的热点问题或结合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进行多种形式的专题培训或业务研修。国家法官学院结合审判实践的迫切需求,举办了西部基层法院院长、新任审判长和国际法与世贸组织研修班等各类培训班20多期,培训法官2000多人次。山东东营市中级法院几年来坚持每月举行一次法官论坛,邀请国内知名法学专家与法官就热点问题对话,提高了法官的职业素质。
  任职培训。根据高法制订的《法官培训条例》,近年来任职、晋级、续职的法官都参加了相应的培训。初任法官和拟任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的,接受了不少于3个月的培训,包括职业道德教育、相关法律专业理论、审判技能、管理与业务能力等内容;在职法官也参加了注重专业知识更新和审判技能提高的续职资格培训。
  当前,数万名尚未达到法官法要求本科学历的现职法官也在紧张地学习。高法要求凡2002年1月1日前,40岁以下不具有本科学历的审判人员,应当参加专升本学历教育;40岁以上确有困难的,应当接受高法统一组织的专项培训,取得继续任职资格。从2001年9月以来,已有近1.5万名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参加了专升本的学历教育;另有1万余名法官参加了取得继续任职资格的“专项培训”。
  从2002年开始,全国法院每年都会有6万至7万人参加各类培训。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格局已初步形成,审判质量将得到更好的保障。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时政广角

让文明之树常青
——关于非典引发生活文明风尚的思考
本报记者 曹宏亮
  非典,让生活文明渐成人们的自觉行动,人们不无惊喜地称赞这种新气象。
  与此同时,虽然政府“已经发出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命令”,但一位卖动物的老板说:“估计人们抵制不了美食的诱惑。”这位老板的预言会不会应验?非典带来的“生活革命”会不会成为“暂时的”?
  文明是素养 寻常时期见真相
  无可否认,非典后生活文明的飞跃,不是社会的常态和真相,随着警惕心理的放松,不良习惯极容易故态复萌。
  “依照心理学规律,本能的反应只有在相同的客观条件下产生,客观条件不复存在,反应随之消失。因此,如果不对目前出现的这些生活方式的变化加以引导,不把人们本能的反应升华到自觉的追求,习惯很难改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曾湘泉总结说。
  曾湘泉的分析已为过去的经验所证明。我们曾进行过广泛持久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进行过扎扎实实的文明村镇建设、文明社区建设、文明城市建设,而且,每一项活动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可是活动过后,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很快又大行其道。
  对此,陕西省政府政研室副主任刘西建认为,“是吸取以往教训,认真按照文明的规律来建设现代文明的时候了。应当运用各种方式,促使现代生活文明方式深植人们内心,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
  我们高兴地看到,不少部门已开始投入这一工作。中央文明委不失时机地部署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的活动,把自觉革除不文明行为和不良陋习的风尚引向深入。
  文明有细胞 个体自觉最重要
  “非典带来生活方式的革命,是因为人们从巨大灾难中,清楚地看到了不文明的生活方式对健康和生命的致命威胁。要使这种成果持续下去,变为寻常生活的有机部分,必须使人们自觉自愿地用文明准则指导约束自己的行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张青松这样说。
  “还不仅如此,文明是渗透在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软体组织,要靠万千个体来完成。只要有一个人不自觉,整体文明水准就得打折扣。”民政部的许立群这样表达他的看法。
  检视以往的经验教训,从日常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到这次非典蔓延,的确都呈现出这样一个现象,少数人的行为导致全社会付出代价。而个体的自觉,是生活文明跃升的根本。要让文明之树常青,就要在个体的自觉上下功夫。
  “比如,以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监督和惩罚。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绝大部分时间没有办法监督。”北京民警张燕生深有体会。
  因此,个体的自觉,不仅要让每个人对文明准则有深刻的体认,还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对自己的社会权利和责任有现实的体认。只有每一个个体能自觉奉行生活文明的准则,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准才会真正提高。
  文明是整体 系统工程需抓好
  “当然,准则认同只是前提,要付诸行动,意识的作用是关键。当意识发挥作用的时候,就不是单一的文明准则起作用了,而是瞬间周围所有环境、信息、责任和情绪综合反应的产物。”首都师范大学学生处长王洁生这样总结。
  顺着这个思路,中央统战部某办公室副主任郭文怀表示:“人的每一个行为,都受当时的主客观条件所支配,生活方式也不例外。恐怕所有人都懂得随地吐痰是陋习,但有些人在家里和大街上的行为就可能相反,这是公与私的念头在起作用;在吃野味的食客中,不排除就有医学专家和法律专家,但吃归吃,工作归工作,这是角色意识在起作用。在文明整洁的环境中遵守生活文明的要求,在脏乱差的环境中‘入乡随俗’,这是环境意识在起作用。所以,文明是整体,只有将相互交织的工作文明、道德文明、法律文明和政治文明整体推进,生活文明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
  实际上,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就是向着这个方向前进。举国上下紧密团结战胜非典的过程,就是一场生动推进文明的大演习。每日公布疫情,让法律成为政府、公众、医护、病患的神圣法则。这样的行为产生的道德和精神力量,要比宣传和监督更有影响力和感染力。相信有这样一个良好的开端,政治文明及其影响带动下的道德文明和生活文明会不断取得辉煌成就,文明之树一定会常青。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行政许可法(草案)》——
对行政许可分类暂未作修改
  本报北京6月24日讯 记者张涛报道:由于行政许可分类的问题比较复杂,在此问题上尚有不同意见,还需要进一步研究,23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进行三审的《行政许可法(草案)》,对行政许可的分类和相应的特别程序暂未作修改,待进一步听取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有关方面的意见后,再作研究。这是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乔晓阳在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作行政许可法修改情况的汇报时说的。
  据介绍,一种意见认为,草案对行政许可的分类存在一些问题:如各类行政许可的名称与含义同现行法律、法规的用语和人们的习惯称谓不一致,不仅对法律、法规要作出大量修改,执行中也容易出现分歧。又如各类行政许可之间有交叉,界限难以划清。此外有些类别如认可、核准、登记,是否属于行政许可,还值得研究等。
  另外一种意见认为,对行政许可进行分类并相应规定不同的特别程序十分必要,因为现行法律、法规中行政许可名目繁多,缺乏可以遵循的标准和规范,因而在设定行政许可时随意性很大,缺少客观标准。草案对行政许可的分类是按照不同行政许可的不同性质、功能和适用范围确定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相应地规定不同的特别程序,宜严则严,宜简则简,便于规范、监督实施行政许可的行为,便于当事人办事。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示范行动”在遂宁
本报记者 刘裕国
  “遂宁交警变了,变成了咱们的贴心人!”6月上旬,记者在四川遂宁采访,切身感受到这座城市的交警在群众中的口碑。
  遂宁交警支队240名干警中党员占了60%。但曾几何时,在遂宁一提起交警,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把他们同“吃拿卡要”联系在一起。怎么办?2002年初,遂宁市委组织部、市公安局党委确定,实施“党员先锋工程”,重塑人民交警良好的社会形象。
  遂宁交警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开展党员示范行动领导责任的规定》,形成了层层抓落实的领导机制。他们让党员亮牌子,给党员压担子。每一位党员都佩戴“共产党员证”上岗执勤。把市车辆管理所确定为首批“共产党员示范窗口”,把位于中心地段的直属大队皇冠灯岗亭、德胜路岗确定为首批“共产党员示范岗”,要求他们围绕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示范内容来有效地搞好这项活动,进而推广到全市交警系统的党员民警中。
  步入遂宁交警支队车管所办证大厅,一排醒目的大字映入眼帘:牢记宗旨,忠于职守,文明执勤,礼貌待人,秉公执法。这是车管所对社会的公开承诺。咨询服务台旁,值班民警正耐心细致地回答车主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办证柜台前,民警忙碌有序地为车主办理着各种证件。“请稍候”、“谢谢”、“再见”之声不绝于耳,整个大厅洋溢着一种温暖和谐的气氛。
  “高,效率就是高!”来自遂宁市市中区南强镇的车主漆刚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办证民警的工作十分满意。他说他刚办完一辆货车入户手续,按他以往的经验,办这类事跑东跑西,要经历许多周折,这次他仅花一个多小时,而且警察同志现在总是面带微笑,热情多了。
  支队政委吴雄志说:“遂宁交警今天的变化,是因为我们抓住了党员示范行动这个关键,通过转换角色来有效地改变交警在群众中的形象。”支队由党组织负责同志组成巡视督察组,实施24小时热线值班服务。支队领导带头“夜查夜访”,不定期深入岗位一线和机关、社会团体、厂矿、学校、多车单位征求意见。一名驾驶员反映,支队车管所星期二政治学习对外不办公,影响驾驶员办证,支队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调整政治业务学习时间,方便群众办事。现在到遂宁,随便拉位司机或乘客了解党员示范行动,他们都会异口同声地给予褒奖。
  党员示范行动在遂宁交警身上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全支队先后有5人被评为“双争”先进个人、4人荣立三等功、36人被市级表彰、23个单位被省市公安机关表彰;大英交警大队、蓬溪交警大队被省公安厅交管局评为“双争”先进集体。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小动作徒劳无益
  SARS的阴霾尚未褪尽,台湾当局一连串小动作已经纷纷登场:先有所谓的“外交部部长”访美,继有“立法院院长”访美,早些时候,“国防部副部长”不但访美,还进了美国的五角大楼,还不算准备从9月开始在所谓的“护照”上加注“台湾”字样。这些小动作不外乎一个目的,那就是,为拒统渐独捞取资本,为祖国统一设置障碍。
  当然,中美建交以来,一个中国一直是不容挑战的原则。有这一原则为前提,这些所谓的“访问”,绝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国事访问,而是进旁门、走左道式的“巧遇”或“碰面”,既没有什么礼遇,也谈不上任何尊严。不过,自中美建交20多年以来,目前的这些小动作却是前所未有的活跃和升级。这就让某些处心积虑想“台独”的人很以为得计,很以为抓住了救命稻草,很有些“成就感”,因此,也很有些想入非非。
  这样的情绪,从心理上说,是主观代替客观的一种思维错觉,从方法上说,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一种片面认识,从水平上说,是罔顾两岸情势和世界情势的一厢情愿。简言之,是因小失大,以幻想代替现实的无谓挣扎。这样的小动作,对于他们所努力的目标是徒劳的,对于台湾同胞的福祉是无益的。当事者虽会一时得意,台湾同胞却要付出代价。
  说这些小动作是徒劳的,是因为无论广大台湾同胞,还是少数做“台独”梦的执迷不悟者都明白,这些小动作只不过与特定时期某些美国的政客有干系,完全是一时一事的心血来潮,要想改变大的格局是不可能的。国家利益至上是恒定不变的铁律,美国政客也不例外。也许在某一时候,在他们的利益棋盘上,台湾能够添斤补两,他们会不惜以邻为壑,以损害台湾同胞以至中华民族的利益为代价,以小甜头换取大利益,但到了自己的大利益需要的时候,他们就要改弦更张了,任何人都可以不惜化作牺牲品。远的不说,近几十年美国在两岸问题上的首鼠两端和反反复复足以证明一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一时的侥幸改变不了长久的大势,几个微观小动作难敌宏观大利益。
  当然,这些小动作更无益台湾同胞的福祉和利益。且不说美国和全世界一样,已经普遍奉行一个中国的原则,以祖国大陆日益增强的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在可见的未来,任何国家也绝不会愚蠢到要以自己国家的利益为代价,挑战一个中国的原则,美国也不例外。既然一个中国的原则牢不可破,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台湾的利益和前途、尊严和安全当然都系于祖国大陆,系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昌盛,舍此别无他途。我们可以看到,在经济领域,台湾对祖国大陆的经济依赖程度、台湾对祖国大陆的贸易顺差正不断增长。在民生方面,世界任何一隅发生危险和灾难,都有祖国大陆外交使团救助台湾同胞的故事发生。此次台湾代表能够出席吉隆坡防SARS会议,取得全世界防治SARS的经验,也是祖国大陆积极帮助才得以实现的。
  先哲孔子早就说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里的“远”,既是长远,又是远大。2300万台湾同胞的利益和前途既是台湾同胞的大事,又是中华民族的大事。处理这样的大事,当然要从远处着眼,从大处着手,要有大格局大手笔。任何昧于大势而工于小计、没有大格局而只玩小动作的做法,都非台湾同胞之福,也非中华民族之福。福之受损,那是两岸人民都不会答应的。
(文汇)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海峡连线

名曰“拼经济” 实则做姿态
——一周台湾新闻述评
本报记者 王尧 武侠
  武侠(台北):这一周,台湾台大医院著名医生高明见是真正的新闻人物,围绕他赴马来西亚参加全球防SARS会议的问题,蓝绿阵营展开大攻防。绿营的一些人指责高明见赴会是祖国大陆推荐,如鲨鱼见到血一般穷追不舍;泛蓝阵营则强调这是当局的抹黑和打压。
  王尧(北京):此次高明见风波,尽显民进党制造政治议题的过人本领。本来不是太复杂的一件事,却能掀起轩然大波。民进党关心的不是真相,项庄舞剑,其“借高打宋”的意图大家都心知肚明。从两年前的APEC代表人选,到眼前的高明见事件,民进党都以强调受打压、酿造悲情气氛为主要动机和目的。离明年的选举还有8个多月,泛绿阵营恰在此时抓住了泛蓝阵营的小辫子,当然要把文章做足。
  武侠:对亲民党立委高明见引发的这场风波,亲民党认为,“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对“连宋配”选情不致有不利影响。高明见事件还没落幕,新的议题又起,这次的主角是民进党。“公投”议题近日成为台北政坛热门话题,此前,陈水扁一直声称要对“核四重建”和台湾加入WHO的问题进行“公投”,媒体传言美国对此表示关注。身在美国的“外交部长”简又新也证实美国两度“关切”,后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也就此发表谈话,陈水扁和吕秀莲仍坚持要将“公投”进行到底。不过,从目前的形势看,在善于制造“泛政治化”议题的对手面前,蓝军仍然显得十分被动。
  王尧:民进党反复使用“泛政治化”的招数,难免招致反感。民进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采取双管齐下的方针,一面制造政治议题攻击对手,一面营造“以行动拼经济”的氛围。“行政院”日前攻击“立法院”立法延宕,后又要求加开临时会议讨论“财经六法”,就是为了树立拼经济的形象。民进党要求召开临时会议的理由,是所谓“立法延宕害了财经六法,损及政府拼经济的努力”。2001年6月,民进党当局也曾要求“立法院”召开临时会议,理由是必须通过“金融六法”以拼经济、拼改革。如今,两年过去,“金融六法”通过后的经济景气如何,倒无人追究过问了。
  武侠:国民党和亲民党对民进党的盘算一清二楚,当然不能让它轻易得手。从本周起,“府”“院”党团开始对六大财经法案进行协商。国亲两党认为,至少要有四个法案达成协商结论,再召开临时会议。国民党还延引民调的结果表明:认为召开临时会议是“拼经济”的人,和认为在“拼选举”的人一样多。也有人认为,当政者动辄要求召开临时会议审议法案的做法并不可取,但“立法院”休会期长达三个月,与其在外头对骂,不如回到议会讲点道理,拼点政策。
  王尧:除了做出拼经济的姿态外,当局还力图树立自己严正的形象,为执政失误补台。因涉嫌隐瞒SARS疫情,和平医院前院长吴康文和前感染科主任林荣第以公务员“废弛职务罪”被检察机关起诉,求刑8年,引起不小的震动,吴、林二人齐声喊冤,称“期待司法公正”。
  武侠:“中华开发”金控董事长刘泰英6月20日自动辞去董事长职务后,外界以为这件事可以暂告一段落。不料,“财政部”当天晚上又直接发函解除了刘泰英“开发金控”常务董事、总经理以及“开发工银”常务董事等各项职务,赶尽杀绝,以免“马拉松”式的司法程序影响当局打击黑金的效果。
  王尧:除此之外,民进党还频频出镜,打造自己的团队形象。陈水扁一会儿和民进党台北县党部工作人员共进午餐,一会儿又和吕秀莲双双现身在台南县“白莲花节”;这边厢和台北县长苏贞昌互诉“倾慕之情”,那边厢给吕秀莲大灌“迷魂汤”,称“水莲配”是“最佳速配”、“最佳拍档”,吕秀莲故弄玄虚地让聪明人自己解读,外界由此猜测民进党将推出“水莲配、苏组阁”的竞选阵容。有了解陈水扁的人则说:陈水扁最大的本事就是“让每个有希望的人都保持最大希望”,“让每个不安的人都得到最高肯定”,对他的客套话不必当真。在掀开底牌之前,任何过度的解读都是不现实的。
  武侠:面对绿营的各种动作,蓝营以团结来巩固自己的阵地。刚刚过去的星期天,连战、宋楚瑜和马英九等到桃园县参加水蜜桃义卖活动,连战受访时为高明见抱不平,宋楚瑜则带头高喊“连战加油”,现场仿佛为选战热身。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港澳台侨

到香港旅游吧!  
  香港旅游发展局6月23日公布了全球旅游推广计划,未来几个月将推出多项措施,推动旅游业的复苏,重建香港作为全球旅游胜地的地位。
  据悉,这个计划将以“好客月”拉开序幕。“好客月”为期两个月,集中推介连串旅游优惠和城中盛事。全球旅游推广计划还包括:8月中,将选定一个“好客日”,邀请全球业界和传媒代表来港参与大型盛事。包括香江明珠激光汇演、彩灯大观园、星光大道揭幕前奏等连串大型活动和推广节目将由8月中延伸到明年3月底,尽展香港的活力和动感。另外,还将根据中秋节、圣诞节和农历新年等节庆进行推广工作。图为香港铜锣湾街头的游人。
  宗莉 新华摄影报道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港澳台侨

香港将办“SARS与病毒”展
  本报讯 香港科学馆将于6月30日起推出“SARS与病毒”展览,让香港市民对SARS及其他病毒掌握更多资料,包括病毒分类及复制、病理,SARS病征、治疗及预防。 (远猷)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港澳台侨

《祝你平安》传递同胞深情
  本报讯 海峡两岸专题文艺节目《祝你平安》近日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节目以“骨肉情谊”和“关爱之情”为主题,用两岸明星直接对话的方式,向台湾同胞传递了非典时期祖国大陆人民的牵挂、关切和祝福。此次活动由“中华情”组委会、中央电视台和香港东风电视台联合举办。(阿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