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6月23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

天津环保教育——
课堂设在居民区 就讲百姓身边事
  本报讯 记者刘毅报道:最近,天津市南开区王顶堤街盈江西里的60余位居民兴致勃勃地听了一堂环保课,内容是室内装修和养花中的环保知识。而为他们讲课的“老师”,是南开大学的两位大学生。
  居委会陈主任告诉记者,从去年以来,这样的环保课已经开展了12次,内容都是和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环保知识。
  除了盈江西里,南开区其他一些社区也开展了以“课堂设在居民区,就讲百姓身边事”为特色的环保课堂活动。自去年5月份以来,南开区环保局和各街道办事处以创建环保模范城为目标,在7个街道、30多个社区建立环保课堂,形成了浓厚的社区环保教育氛围。
  南开区环保局朱峰局长介绍说,为保证环保课堂的高质量,南开区聘请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环保社团的大学生,通过培训、试讲、选拔,成立了近50名同学为主的环保宣传团。为丰富授课内容,该区还通过新闻媒体从社会聘请环保志愿者担任客座讲师。宣讲员讲授的内容紧密围绕群众日常生活,重点介绍环保问题和防治措施,如“室内空气净化”、“如何使餐桌更卫生”等。
  除课堂授课外,各社区还根据自己的特点,采取讨论、知识竞赛、绘画、知识问答、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环保知识。八里台街观园里社区成立了环保知识演出队,自编自演了诗朗诵、歌曲、天津快板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在天津快板《说环保》中,他们这样提醒人们:“提起搞环保,咱出错也不少,垃圾随便倒,树叶点火烧,树木乱砍伐,随意鸣笛号。错事办了一大堆,令人不可饶,大气被污染,害人沙尘暴,植物与动物,物种日渐少,大自然的惩罚,让咱吃不消……”
  据统计,这一活动开展一年来,共开课116次,开展环保课堂延伸活动200多次,直接参与人员达到1.9万人次。居民们从环保课堂中受益匪浅,环保意识已经深入居民心中。例如,开启微波炉门要站在侧面,以防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接雨水或用淘米水浇花,既节约用水,又对植物生长有利,等等。当朱峰到环保课堂的热心听众——盈江西里社区居民杨淑俭大妈家中走访时,70岁的杨大妈拉着他的手夸奖说,“这个课堂办得太好了!”并反复叮嘱他,“你一定要把环保课堂办下去!”
  天津市环保局刑振纲局长透露,天津市环保局将于今年年底前在全市推广这一做法。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编余短论

近了才有实效
斯壮
  近些年的环保教育,成效不小。不过从效果来看,还有改进余地。
  大多数的环保教育,是案例型的。血泪写成的教训,固然触目惊心,但环境和生态毕竟是个大系统,对它的破坏又往往是“蚕食”式的,三天两天看不出问题。再惨痛的经历也是别人的,没有切肤之痛,未见得记忆有多深刻。
  “给子孙留下一个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园,还人世间一个明媚的春天”,“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道理都是对的,但这些宣传教育,对象恐怕主要还是领导干部。作为普通百姓,认同了这些理念,也很难知道应该从何入手。
  天津市南开区的社区环保课堂活动,好就好在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生动具体,又有操作性。生态系统既是普遍联系的,也是分层次的,我们的环保教育,也应该与此相适应。分清了对象,增强了针对性,我们的环保教育就会更有实效。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

无悔的选择
本报记者 张玉来
  热情洋溢的诗篇响彻校园,献身大西北的誓言令人心潮激荡。
  6月中旬的一天,吉林大学上千名应届毕业生兴致勃勃地集聚在软件学院门前萃文广场,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动员大会暨“爱的誓言”诗歌朗诵会。
  “扬起祈愿的风帆,用脊梁扛起青藏人的希望,追赶那西部开发的热浪,誓将火热的青春融入雪域高原的家园!”已获批准赴西藏工作的外语学院毕业生张可、文学院毕业生吴双的诗朗诵《我是青藏的儿子》,使与会者为之动容。张可、吴双接受采访时表示,到西藏去贡献青春和才智,是党和人民的重托,也是他们无悔的选择。
  交通学院毕业生崔晓飞是已获准到黔东南贫困山区从事教育、卫生、农机等方面工作的7位毕业生之一,他豪情满怀地对记者说:“到那里去,将面临很多的急流和险滩。我已下定决心,用乐于奉献和甘洒热血的精神为自己的青春庄严加冕!”
  崔晓飞代表被学校授予“志愿服务西部优秀毕业生”的9名同学宣读了倡议书:“在西部艰苦环境中,我们的生命将得到一次洗礼和升华”,“在为民族兴盛的征程中,我们的青春、梦想将绽放出最绚丽的火花!”
  校团委书记张晶莹介绍说,除9名已获批准即将奔赴西部的毕业生,还有25名毕业生已签订到西部工作的意向协议。现场设立的咨询台摆放的近百份到西部的报名表,被与会者一抢而光。
  “学校即将出台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建功立业的优惠政策。”校党委书记张文显表示,将以此进一步激励毕业生参与团中央、教育部等四部委推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

分体女婴过周岁
  6月20日,张家口解放军251医院的医护人员在为赵佳、赵怡姐妹俩庆祝1周岁生日。这对连体女婴出生时胸肺相连,两人只有一个肚脐,有两套胆管系统、血管系统,连接部分中间周径19厘米,手术难度和风险大。她们于去年8月在张家口解放军251医院接受了免费手术。目前,两个孩子发育正常,各个重要器官发育良好。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

三峡成库对水质影响不大
  本报北京6月22日讯 国家环保总局近日进行的监测表明,三峡库区成库后,三峡库区蓄水对库区干流水质影响不大。干、支流水质依然以Ⅲ类为主,若考虑类大肠菌群指标,库区水质仍以Ⅳ和Ⅴ类为主。主要支流和长江干流入库断面的水质基本上Ⅴ和劣Ⅴ类,主要污染指标是类大肠菌群。
  有关人士指出,刚刚形成的库汊、库尾以及城市江段因为流速的减缓,污染物稀释能力减弱,对水质的长期影响还须进一步关注。在蓄水初期,江面漂浮物较多,重庆市、湖北省和三峡总公司出动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打捞,漂浮物没有过多累积,但库区特别是坝前的漂浮物依然较多,需要进一步组织打捞。
  据悉,国家环保总局从6月20日起,转入对三峡库区水质的常规监测,并将及时向社会发布三峡水质状况。(苏文)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

专家建议及时总结青少年面对非典危机的表现
加强培育公民道德和民族精神
  本报北京6月22日讯 记者董洪亮报道:青少年在抗击非典过程中的表现引起了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关注,在6月21日举行的青少年公民道德与民族精神研讨会上,专家们建议把抗击非典作为鲜活教材,加强培育青少年的责任意识、群体意识等公民道德,进一步塑造其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民族精神。
  与会人员讨论的17个议题全部围绕抗击非典的斗争展开,其中包括民族精神与当代青少年、青少年的公民意识与道德、弘
  扬中华美德、敬业精神和献身精神等。徐惟诚等专家学者分析了青少年在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面前的行为、思想及心理特征,呼吁要加强对他们进行利他奉献精神、危机忧患意识、珍惜生命、文明生活以及伟大出自平凡的教育。北京市委副书记强卫要求增强青少年公民道德和民族精神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创造性。
  研讨会由共青团北京市委、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主办,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和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承办。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更新就业观念 实现人生价直

西部有神州
——清华大学毕业生志愿服务西部侧记
本报记者 温红彦
  紫荆花开时,又唱毕业歌。6月21日上午,在清华大学主楼11层,一个特别的毕业生座谈会正在举行。
  “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大红横幅高高悬挂。来自水利系、数学系、力学系、生物系、工程物理系等16个系的24名志愿到西部工作或服务的毕业生代表和学校各方领导以及向往西部的低年级学生倾心座谈。
  截至这一天,2003届毕业生中已有1122人报名到基层和西部就业或志愿服务,其中本科生256人,硕士研究生680人,博士研究生186人。他们将从这里一路向西,去实现他们的青春理想。
  自强不息,双双做西部开发战略的实践者
  专业排名第一,工程物理系成绩出色的张颖与她的男友、同窗赵宗清双双选择了西部,到四川绵阳工程物理研究院工作。张颖说,是那张蘑菇云的老照片,使她对核工程一见钟情,这种情感在4年的大学学习中与日俱增。
  一个月前,她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她在入党申请书中这样写她对西部的感受:那里没有大城市的喧嚣,生活单调,但是那里有无数普通的战士,他们的事业才是最伟大的。我感受到原来自己所学的专业是非常有价值的。“作为清华学生,当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鼓舞自己,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自古“忠孝”难两全,他们却找到了一条两全的路
  水利系本科生陈林的老家在四川成都,她主动放弃了保送读研的机会,毅然选择了西部的国家电力成都勘探设计院,这个瘦小的女生话语中透着刚毅,她说,对于清华学子而言,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都能找到收入不菲的工作,而对水利人来说,西部战略的全面实施,为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父母早年支援西部去了青海,为了他们晚年能回到老家成都,我理应选择成都,以膝前尽孝。我觉得这是我两全的选择。”
  李南是自动化系即将毕业的本科生,他也是本着“两全”的考虑,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他本已和深圳一家待遇优厚的公司签约,但听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活动后,积极要求前往西部志愿服务。他说:“父母在70年代初支援三线建设时去了西部,西部是我的家乡,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家乡落后,我要像当年我的父母那样去奉献青春,服务西部,为家乡,也为父母。”
  无悔的选择,做志愿服务西部的铺路石子
  6月10日,团中央、教育部召开“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天,清华大学就迅速成立了“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领导小组”,校团委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开展广泛的宣传工作。
  樊世民是材料系的博士生,曾获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当他得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消息,立即报了名。这位来自湖南的土家族同学说:“清华的传统是‘行胜于言’,我来自少数民族,知道西部的少数民族做梦都在期待着高学历的人才,作为年轻人,理应在西部开发的宏伟大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认为这是最好的选择。”
  清华大学的领导说,对于每一个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志愿者,学校将予以全程关注,尽力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具体困难。对于服务期满后有志于扎根西部的学生,学校将与当地有关部门协商,妥善解决好他们的工作问题。
  挥别青青校园,踏上西去的征程,清华志愿服务西部的学生们坚信“好儿女志在四方,西部有神州”。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服务桥

中央空调如何安全运行
 杜绝回风是关键
赵亚辉 霍利民
  “使用空调防止非典的关键是全新风运行,杜绝回风。目前过分强调消毒,有些误导,容易引发过度消毒带来的室内空气质量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制冷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教授这样说。
  江亿指出,不应把疾病防治寄托在各种消毒方式上。防止非典的有效措施是隔离和通风。隔离是避免携带病毒的人通过各种渠道把病毒传播至他人;通风是引入室外无毒空气,稀释室内可能存在的病毒浓度。只要保证是全新风方式或室内自循环的风机盘管方式,中央空调就可以运行,但应注意新风的取风位置,不要出现与回风短路的现象。对于有回风的系统,必须完全关闭回风,不能使其重新循环回到室内。经常清扫过滤器,清扫风道,出风口,可减少粉尘进入人的活动区,减少病毒的附着物。
  江亿院士说,当采用全新风运行时,对新风进行经常或连续的消毒和各种特殊的过滤完全无必要。风机盘管和分体空调器本身不会产生病毒,若室内无带毒者,也不需要经常对其进行消毒,主要保持清洁就可以了。
  很多消毒剂有很强的腐蚀性,会破坏空调器等设备。盲目的高强度消毒会引起其它危害。完全寄托于消毒,也会忽略对其它环节的重视。有意和无意地对消毒和过滤进行商业炒作就更不对了!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

电脑病毒一周播报
  本周热门病毒:劳拉(Xo-rala):警惕程度★★★★☆,系统病毒。它感染windows及system目录下的所有系统文件,在被感染的文件中加入病毒体,使文件增大,浪费大量空间,另外,该病毒在感染时还会消耗大量的系统资源,造成计算机运行速度逐渐变慢,最终呈现假死状态。
  本周发作病毒:①恶狼(LoneWolf):警惕程度★★★☆,木马病毒,通过网络传播。它生成名为:pagefilesystem.sys的文件,并用“L0NEw0lfWasHere”来填充该文件,使文件不断增大,导致系统变慢。②灰色天空(Harm.Graysky.a):警惕程度★★★☆,破坏性程序,通过网络传播。它隐藏任务条、桌面等,使用户无法进行操作,并且在系统登陆时显示:“整个天空突然间灰了下来。对,是恶魔的到来!”的登陆信息。
  本周升级版本:瑞星杀毒软件每周常规升级3次,本周将升级至15.41版。新增可查杀病毒317个,望及时升级。如遇病毒,请拨打电话:010-82678800或使用在线杀毒:http://online.rising.com.cn。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庐山杯中国环保三十年征文

我教儿子爱护环境
李仲华
  30年前,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我的年龄与我们国家的环境保护历史同样长。我经历过蓝天碧水,鱼虾满河;也目睹了黄沙满天、污水横流。我的童年下过河、捉过鱼虾,也上过树,掏过鸟窝。可我的儿子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捉鱼只有到养鱼塘,看鸟只能上动物园。这些年的经历使我深感环境保护的重要。
  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我的经历告诉我,环保需要发自全体公民内心深处的环保意识。人们只有意识到了自身的一些行为会给环境造成破坏、带来损失的时候,才有可能停止无意识的破坏行为。这种意识的获得可以通过教育,通过宣传和其他途径使人们慢慢懂得:我们的行为不能随心所欲,而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只有这样,我们的现在才会更加美好,未来才会充满希望。
  人一生下来,可能不知道什么叫环保,也不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但后天的培养、教化会使我们逐渐接受爱护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我的儿子今年两岁了,有时我和妻子见他随处乱丢东西,就给他耐心地讲:这样做不可以,不能随处乱丢东西,尤其是脏东西。时间一长,儿子竟然会不声不响地将没用的食品袋、包装纸之类的东西自己放
  进垃圾桶。有时看到我们丢在地上或饭桌上的脏东西他还会用手指着,直到我们打扫干净。其实他也许并不知道这样做的意义,但是从我们的口中,他知道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
  环保需要一种氛围。人可以改变环境,反过来环境也可以改变人。同样是丢弃一张废纸,如果是在一条很脏的街上,你可能感觉没什么;可是要在一条一尘不染的大街上这样做,你会感觉很不自在,很不协调,这是因为环境教育了你。人们内心深处的那种环保意识其实是很脆弱很微妙的,时时处处都在与人的惰性、惯性和利己主义做斗争。我们要维持并鼓励这种意识,就不得不在我们的周围营造一种有利于这种意识成长、发展的环保氛围。这种氛围可以是一次环保行动,可以是一次舆论宣传,也可以是一个环保条例(法规、政策)的出台……我们只有不断地营造这种氛围,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环保队伍中来,我们的环保意识才会不断地加深加强。
  环保更需要一种机制。其实很多破坏环境的行为并非都源于无知。藏羚羊被猎杀、原始森林被盗伐,还有滚滚的污水流入江河……所有这些,又怎能说是无知?那是人们潜在的狭隘利益观——个人、小集团的眼前利益在作怪。因此我们更需要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大到江河湖海的治理,小到一草一木的保护,时时处处都要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地区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如果没有一个科学优化的环保机制作保障,我们的环保成果就会付之东流,我们的环保目标就难以实现。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将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列为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我衷心祝愿:我儿子的明天会比我的昨天更美好、更幸福。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

一周回放
(6月16日—6月22日)
  6月16日三峡船闸试通航指挥长张庆松(右)在现场指挥。当日,长江三峡工程双线五级船闸试通航取得成功。
  6月17日世卫组织全球非典型肺炎会议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开幕,近1000名卫生官员和专家学者就防止疫情蔓延、医疗诊断和疫苗研制等方面进行讨论和交流。
  6月18日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周拉开帷幕。近2000家用人单位在网上发布2万多条信息,拟招聘人数近9万人。
  6月19日英国《自然》杂志发表文章,宣布一个美国科研小组发现Y染色体对自身基因具有自行修复的能力,这是人类第一次对Y染色体上遗传密码进行详细分析。
  6月20日10斤两千年西汉美酒在西安一古墓中被发现。专家认为,这些美酒是目前所知保存最好、存量最多的古代美酒,在中国考古史和科技史上都是一个重大发现。
  6月21日新疆启动首届“文物保护宣传周”,以后将固定在每年6月的第三周举办。
  6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海南岛五指山自然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