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6月2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理论专页)
专栏:学习十六大报告 贯切十六大精神

坚持党的先进性 实现发展新跨越
张学忠
  主要观点
  ●坚持党的先进性与坚持发展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坚持党的先进性,就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发展来丰富执政内容,通过促进发展来巩固执政基础。
  ●坚持党的先进性,需要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牢记“两个务必”,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新阶段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建设高素质的党员队伍、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最近,胡锦涛同志在四川考察工作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促进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万众一心抗非典,迎难而上促发展,夺取防治疫病和经济建设双胜利。”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坚持党的先进性与坚持发展的内在联系,切实把坚持党的先进性落实到推动发展上来,这对于夺取抗击非典和促进发展的双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坚持发展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坚持党的先进性与坚持发展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坚持党的先进性,就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发展来丰富执政内容,通过促进发展来巩固执政基础,使我们党始终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把发展作为根本任务,以推动发展的实际效果来实现自身的先进性。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发展对执政党建设的重要性。毛泽东同志曾说:“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胡锦涛同志指出,在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仅要体现在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上,而且要体现在带头做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各项工作中,体现在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实际行动中。
  我们党的历史经验表明,坚持发展与坚持党的先进性休戚相关。我们党执政后,既有过顺利发展的时期,也遭受过“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严重挫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积累的一条十分宝贵的经验,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13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六位,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总结我们党50多年的执政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要坚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实践党的先进性中推动发展,在推动发展中体现党的先进性。
  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发展是增强国家竞争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的根本办法。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坚持党的先进性,要求我们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牢牢把握发展的时代主题,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积极探索加快发展的新路子,不断争创发展的新优势,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切实把坚持党的先进性落实到推动发展上
  坚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四川作为西部省份,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切实把坚持党的先进性落实到推动发展上来,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乘势而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最根本的是发展先进生产力。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推动发展,四川需要认真做好基础建设、生态工程、结构调整、科教兴川、改革开放“五篇文章”,着力创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政务环境和舆论环境。要努力实现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大力推进城镇化;努力实现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努力实现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充分调动和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发展先进文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来说,不仅是重要内容,更是巨大杠杆。紧紧围绕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的需要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扎实推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近几年来,四川各级党委和政府,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突出发展主题,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四有”公民,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创新,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并为进一步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牢记“两个务必”,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推进四川发展新跨越,必须牢记“两个务必”,把始终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胡锦涛同志在四川考察时强调,在当前这个非常时期,我们要更认真、更仔细、更深入地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为夺取抗击非典和促进发展双胜利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
  认真贯彻胡锦涛同志的指示精神,就必须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同时,基层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职责,真正成为群众的主心骨。
  实现发展新跨越的重要保证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和活动主体,党的先进性需要党员去落实、实践和体现。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是新阶段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建设高素质的党员队伍、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四川发展新跨越的重要保证。
  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最重要的是学习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要与在全党兴起的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结合起来,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上达到新的高度,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上取得新的成效,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广大党员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实践者,使党的基层组织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使党员领导干部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率和示范者。
  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必须按照“关键在领导,基础在支部,落实在党员”的要求,建立有力有序的工作格局。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挥表率和示范作用,带头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上好党课,带头搞好党性分析,带头参加民主评议,带头搞好谈心交心,带头落实整改措施,同时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的活动。要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支委一班人和支部全体党员的带领、带头和带动作用,增强搞好先进性分析评议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切实担负起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管理、检查、汇报、督促等职责。
  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必须让基层党组织“活”起来,让广大党员“动”起来。要突出先进性要求,增强先进性意识,提高先进性素质,把促进发展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行动。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建立群众评判机制,实行开门教育、开放教育,把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与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结合起来。要体现实践性精神,充分发挥党员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广大党员联系自身思想、工作实际,边学边查边改,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身体力行“三个代表”。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借鉴以往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充分尊重基层党组织的首创精神,鼓励大胆探索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新机制、新方法、新途径。
  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必须建立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把制度建设贯穿于活动始终,既用制度建设来促进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又用制度建设来巩固教育活动取得的成果,努力实现党员管理工作从静态向动态、从封闭向开放、从管住向管活管好转变。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学习、学习、再学习,提高、提高、再提高”的要求,通过制度建设,形成勤奋学习的浓厚氛围,引导广大党员既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又努力学习和掌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知识,还要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形成求真务实的浓厚氛围,引导广大党员坚持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经常检查思想观念、工作思路、方式方法和运行机制是否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是否符合与时俱进的要求,使各项工作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形成清正廉洁的浓厚氛围,引导广大党员增强廉洁自律意识,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耐得住清苦,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


第6版(理论专页)
专栏:

努力促进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刘家俊
  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肩负的庄严使命。要完成这一使命,我们党就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努力促进我国生产力向更高水平发展。
  把握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内涵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最直接地反映在物质文明建设领域。这是由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素的特定状况和它在整个生产力体系中的地位所决定的。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应该正确认识和把握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发展先进生产力,要求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不仅要求能更好地发挥科技向其他生产力要素的辐射作用以及为人类造福的功能,而且要求能最大限度地遏制其可能危害人类的效应,这对于实现生产力真正的“先进性”具有前提性意义。
  发展先进生产力,要求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是先进生产力根本的或重要的主体力量。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包括提高科学素质,即科学文化、劳动技能、专业水平等;提高人文素质,即民族精神、哲学思维、思想道德等;提高健康素质,即生理机能、心理调节、身体状态等,从而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科学创造性和思维能动性,对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发展先进生产力,要求更新和改造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体系。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衡量生产力的具体标志是生产工具。在当代中国,应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要求,积极采用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网络体系,更新和改造以蒸汽机、电动机、内燃机为骨干的机械性工具体系。
  发展先进生产力,要求尽可能利用符合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劳动对象。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应在自然可承载的限度内进行,通过大力加强对可再生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无论是未经人类加工、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还是已经人类加工、打下人类烙印的劳动对象,都应进行筛选,使得符合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劳动对象愈来愈多,不符合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劳动对象愈来愈少。
  发展先进生产力,要求建立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只有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才能为解放和发展先进生产力扫清障碍,开辟道路。因此,根据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断地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特别是改革和完善经济体制,对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辩证地处理发展先进生产力中的几个关系
辩证地处理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生产力的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进程。由于当代世界科学进步日新月异,技术更替不断加速,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用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同时,又必须承认,当今中国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总体上还没有改变,落后生产力在整个生产力中仍占相当大的比重,其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仍将长期存在,先进生产力对其的取代将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所以,对于先进生产力的推进,既要求较高速度,又不能超越条件、盲目冒进;对于落后生产力,要有取代的思路和措施,又不能在缺乏具体分析的情况下简单排斥。
  辩证地处理先进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关系。传统生产力中当然有许多落后生产力,但不等同于落后生产力。在一部分传统生产力中,既蕴涵着先进生产力的遗传因子,又潜藏着与先进生产力长期共生共荣、互补互助的内在功能。所以,对传统生产力中的这一部分,重点不是如何取代的问题,而是如何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渗透下,使其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辩证地处理自主创新与学习借鉴的关系。先进生产力特别是其中的科学技术是没有国界的,但在当今民族国家存在,国家利益、国家安全至上的背景下,世界上最先进、最关键的技术是买不来的。所以,在向发达国家学习的过程中,既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又要有独立的自主创新意识,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集中力量发展那些一旦突破就能对全局生产力产生重大带动作用的关键科学技术,这样才有利于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为先进生产力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精神动力
物质文明建设与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仅需要大力建设物质文明,同时需要大力建设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精神动力。
  大力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是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保障。大力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必须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政治保障;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作用,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和建设、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必须坚持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构建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严谨的、完善的、可操作的法律体系,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创造引领时代发展的精神成果,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必须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凝聚文化的力量,形成巨大的文化合力,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营造一个优良的文化环境,更有效地发挥文化对于先进生产力的反作用。


第6版(理论专页)
专栏:

扩大干部人事工作中的民主
克之 文峰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这是我国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党的十六大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而提出的具体措施。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扩大干部人事工作中的民主作为改革的关键,为党的事业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
  扩大干部人事工作中的民主,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造就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的重要举措
  扩大干部人事工作中的民主,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们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党的各级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坚持走群众路线,不断扩大干部人事工作中的民主,把那些群众满意和公认的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人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把那些坚持执政为民,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的人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这是对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大维护,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扩大干部人事工作中的民主,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民主经济,它要求社会生活在经济、政治、文化诸多方面体现和反映自由、平等、竞争等民主原则,要求建立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其中包括干部人事制度。扩大干部人事工作中的民主,打破选人用人中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求全责备的观念和做法,坚持做到“在多数人中选人”、“由多数人来选人”,从而把那些善于及时研究解决改革和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善于驾驭市场经济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扩大干部人事工作中的民主,是反对腐败的一条治本之策。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以及由此导致的腐败现象,是当前干部群众反应较为强烈的问题,它严重影响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扩大干部人事工作中的民主,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使干部的选拔任用按照民主集中制以及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等原则来进行,不仅有利于健全完善选贤任能的科学机制,而且能够促进监督制约机制的建立健全,解决干部选拔任用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有利于遏制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干部人事工作中的民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和一项艰巨的任务
  我们党一向重视发展干部人事工作中的民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以扩大民主为基本方向,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围绕“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改革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在扩大干部人事工作中的民主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逐步得到重视,党内的民主监督逐渐加强。这些改革措施,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取得了较好成效。2000年党中央颁布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对扩大干部人事工作中的民主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2002年《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颁布出台,标志着我们党在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民主化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十六大报告在继承我们党干部人事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以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成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出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路和任务,这就是: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以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为目标,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健全公务员制度;扩大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等等。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干部人事工作中的民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和一项艰巨的任务。在看到已有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干部人事工作中仍然存在着民主制度和措施不完善、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着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干部的情况,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干部人事工作中的民主。在推进这一工作的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将党的群众路线贯穿于干部人事工作之中,认真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把党的意志与人民群众的意志有机统一起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总体目标下,把党管干部原则,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及依法办事原则等有机统一起来。具体来说,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建立干部人事工作公开制度。要在不侵犯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干部人事工作的公开程度,增加群众知情的内容,扩大群众知情的渠道,逐步建立起透明、公开的干部人事工作机制,以提高群众的参与程度和参与热情,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要在更大范围公开公布干部推荐、考察、评议和测评的结果。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了解党的组织路线、党的干部工作原则、干部选拔任用的资格和条件、干部选拔任用的方法和程序等。
  改革完善选举制度。改革完善选举制度,并不是要照搬西方模式,而是要切实保障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使选举真正体现选举人的意志,逐步扩大人民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要扩大差额选举,引入竞争机制,让每个竞选人在平等的竞争机会前展示自己的才干,由干部群众挑选。要完善选举程序,加强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保障。改进组织推荐和提名候选人的做法,改革候选人提名制度和介绍制度,保障代表提名权,将法律规定的代表提名权落到实处。积极探索和完善基层直接民主选举制度,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健全完善干部人事工作中的民主决策制度。关键是坚持民主集中制,拓宽党内民主渠道,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要探索群众参与干部选拔任用的酝酿,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前提下考虑扩大酝酿的范围。进一步完善各级党委对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决策制度,做到“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既营造能够进行充分讨论的氛围和环境,又坚持少数服从多数,做到多数人不同意的不提名,多数人不赞成的不通过,防止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积极推行党委(党组)无记名投票表决干部制度、重要干部任免由党委全会表决制度、常委会议票决制度等。
  实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制度。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是体现“在多数人中选人”和“由多数人来选人”的民主要求,贯彻干部选拔任用中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的有效形式。要完善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理论体系、制度体系和技术体系。资格考试要结合职位所需,降低公开选拔工作的成本。对一般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实行分类、分等、分级考试办法,以满足不同职位的需要,并研究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务员录用资格考试制度,打破身份、地域限制,扩大人才选拔的范围。
  建立健全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机制。要在加强内部监督的同时,把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摆到突出位置,重点完善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机制,改变重组织监督,轻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状况,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督体系。全面推行党政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对地厅级以下领导干部(特殊岗位除外)的选拔任用,普遍实行任前公示制,对公示过程中干部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调查核实,对于确实存在问题、影响任职的,不予任用。定期开展领导干部公开述职活动,坚持离任审计制度和调任考察制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