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6月2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实践“三个代表” 弘扬“抗非精神”
 广东隆重表彰八千抗非英模
  本报广州6月19日电 记者冒浩文、李士燕报道:在抗击非典夺取阶段性重大胜利之际,广东省委、省政府今天在广州中山纪念堂,隆重举行抗击非典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广东省委、省政府决定,对在抗击非典斗争中作出重大贡献、取得优异成绩的广东省卫生厅等736个先进集体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等7964名先进个人予以隆重表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亲自为被授予特等功的钟南山颁奖,省长黄华华代表省委、省政府向邓练贤、陈洪光、叶欣、范信德等革命烈士亲属颁发慰问金。
  张德江在大会上说,经过迎接遭遇战,发起主动战,决胜攻坚战,展开持久战,与疫魔进行了殊死搏斗,广东目前非典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世界卫生组织继解除到广东的旅行警告后,又将广东从“近期有当地传播”名单上除名,防治非典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党中央、国务院对广东防治非典工作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并在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亲临视察指导,亲自指挥,指明方向。这胜利首先归功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归功于全省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英勇奋战;归功于全省人民的团结奋斗;归功于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靠前指挥;归功于驻粤部队的有力支援。
  截至6月19日,广东省已经连续33天没有新增非典感染病例个案,全省累计收治1500多名非典患者,累计治愈出院1450例。广东卫生界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摸索总结出防治非典的三大指引以及对非典诊断、防护和治疗的许多重要经验: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合理使用激素、合理使用呼吸机,中西医结合治疗……到目前为止,广东省非典型肺炎病人治愈出院率高达96.2%,病人死亡率仅为3.8%,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预测的14%—15%。这些经验在全国抗击非典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评价并推广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表彰大会上,广东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发出号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学习抗非英雄和模范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抗非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充分认识非典防治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反复性,再接再厉,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这件大事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夺取抗击非典斗争的全面胜利,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矿产开发活动将进行卫星遥感动态监测
 以进一步解决乱采滥挖等问题
  本报北京6月19日讯 记者夏珺从国土资源部获悉:我国将逐步对全国矿产开发活动进行卫星遥感动态监测,以进一步解决我国矿产领域长期存在的无证开采、乱采滥挖问题。从2004年起,全国矿产开发活动进行卫星遥感动态监测将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
  据介绍,从明年起国土资源部每年将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地区进行监测,根据监测情况进行执法。国土资源部将制定有关的技术规程和成果运用相关制度,主要内容包括监测点的选择和监测的实施,建立和完善对遥感发现的各类问题的查处责任、程序和督办等工作制度。
  国土资源部2001年向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下达采用遥感动态监测矿产资源开发状况的试点任务,并在山西省晋城市和江西省崇义县两地进行试点。今年,结合矿产资源管理秩序专项整顿工作,试点范围扩大至15至20个重点地区、重点矿区和重要矿种的定期监测和应急监测。
  国土资源部矿产开发管理司司长曾绍金说,无证开采和乱采滥挖,不仅浪费宝贵的矿产资源,还引发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安全隐患,是我国矿产资源管理中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两年来的试点实践表明,利用遥感技术对矿产资源开发状况及其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动态监测,是“天上长了眼睛”,有利于监督管理和执法。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黑龙江加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力度
  本报哈尔滨6月19日电 记者汪波报道:黑龙江省针对当前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力度。目前,省政府已分别同各市(地)及有关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全省上下形成了逐级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去年以来,黑龙江省发生多起安全生产事故,特别是今年1至2月特大事故频繁发生。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先后17次召开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全省安全生产工作。该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重点是煤矿、道路交通和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为此,省政府成立了由主管省长牵头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年初以来,全省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共出动检查人员5569人次,监察矿井2523个(次),发现各类事故隐患4181条,其中重大隐患928条,经过跟踪监察和督促整改,各类事故隐患整改率为83%,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率达91%。自去年开始,全省共有近3万个单位纳入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整治范围,经整治合格25676个。通过集中整治,全省在省政府备案的270个重大火灾隐患,到2002年底已有146处得到治理,今年又有41处得到彻底治理,26处被责令停产停业,57处正在整改。全省还先后投入136亿多元,用于增加交通管理设施建设,改善交通环境。
  为加大整改力度,今年省政府对重大事故隐患进行分类排队,确定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人。进入3月以来,全省重特大事故频发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伤亡事故有所下降。省政府将在6月底,对年初与省政府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的13个地市,20个中直、省直单位和4个国有重点煤矿进行考核,督促各地市和有关单位领导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疫情消退期普通百姓如何自我防范?
  据新华社上海6月19日电(记者仇逸)如今,非典防范已经转向了常态管理,人们的心情放松在夏日明媚的阳光里。疫情消退期,普通百姓应该如何预防非典和其他传染病?上海市防治非典型肺炎专家咨询组组长、著名传染病专家翁心华教授表示:自我保护和公众意识不能丢,良好的卫生习惯是终身受益的防病良方。
  翁教授说,目前,党和各级政府仍然十分重视非典的防范工作,医疗机构普遍保留了发热门诊,科学家们还没有完全清楚非典的发病源头,疫苗的研制也有待时日。这都表明,非典的威胁还没有远去,各种新发不明传染病也随时可能突然出现。“心情紧张、闭门不出、到哪都戴口罩当然大可不必。”翁教授说:“但是,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积重难返,现在有人又开始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忘掉非典带给我们的警示和教训,把培养起来的卫生习惯一丢了之更不应该。”
  翁教授提醒市民,无论在办公还是居住场所都要注意室内通风,出入和进食前勤洗手,不乱摸眼睛和口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感染的风险。同时从不随地吐痰、咳嗽避开人等小事做起,树立起公众健康的意识。
  翁教授建议市民要积极参与户外健身,增强自身抵抗力,上饭店尽量分餐,去酒吧、KTV时注意选择通风良好的位置;农村居民生活上尽量和牲畜保持一定距离。此外,健康的饮食习惯也格外重要,不食用某些水产品、不食用野生动物等。若出现发热或者其他不明症状时,市民更要减少和他人的接触,主动配合治疗。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每日疫情通报

我国内地没有新增非典病例
  据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6月19日下午通报,6月18日10时至6月19日10时,我国内地报告没有新增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无死亡病例。
  6月18日10时至6月19日10时,天津排除疑似病例19例,广东排除2例,北京、四川各排除1例。
  目前,我国内地在医院接受治疗的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为186例,其中,北京152例,天津17例,山西4例,辽宁、广东各3例,内蒙古、上海各2例,广西、重庆、四川各1例。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国家将依法加强对社团组织的监管
 社会团体组织应加强自律
  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记者翟伟、杨维汉)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负责人19日强调,国家法律法规既然赋予了管理机关管理权,现在的关键就是国家有关部门要认真依法行政,加强对社团组织的监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这位负责人说,对社团的管理不仅仅是进行登记,还要完善社团年检制度;丧失社团法人资格的社团,应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不主动申请注销登记的,可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撤销登记;违规违纪的要予以严肃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未经登记擅自成立或开展活动的,要坚决依法予以取缔。
  这位负责人认为,抓好社团组织的自身素质建设,提高社团的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非常重要。民政部有关人士还表示,今后还会把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违法违纪案例通过媒体予以曝光。
  据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记者翟伟、杨维汉)民政部有关负责人19日强调,社团组织是非营利组织,自律问题是其生存和发展中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这位负责人认为,根据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和我国社团工作的实践,社团组织建立自律机制,首先就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政策法规。在守法的基础上,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自律:严格按照本社团章程办事,不以任何理由或方式违背社团章程及各项制度和工作程序;坚持社团组织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质;坚持民主办会,做到会员权利平等、决策透明、财务公开;建立健全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和其它有效的组织机构;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提高社会公信度。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浙江投入3000亿元提高“环境竞争力”
  本报杭州6月19日电 记者鲍洪俊报道:浙江省委、省政府今天召开全省重点建设动员大会,公开承诺:今后5年,浙江省将投入3000亿元,建设“五大百亿”工程,努力构建全国一流投资环境、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
  今后5年,浙江的重点工程建设涉及“基础设施”、“信息化”、“科教文卫体”、“生态环境”、“帮扶致富”等五个方面,全面提高“环境竞争力”。每个方面的工程建设投入至少100亿元。总投资初步匡算达到3000亿元。“百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5年总投资1631亿元,重点建设铁路、高速公路、大型电厂和高压电网;“百亿信息化建设”工程,5年总投资500亿元,重点建设电子政务、通信基础设施和数字城市;“百亿科教文卫体建设”工程,5年总投资222亿元,重点建设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高教园区、大型文化设施、卫生体育设施等;“百亿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重点建设生态保护、公益林、城市绿地、清水河道,以及城市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设施,5年总投资399亿元;“百亿帮扶致富建设”工程,5年总投资335亿元,改造、铺设通村公路10000公里,迁移特困群众25万人,让欠发达地区开始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说,实施“五大百亿”工程,是浙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具体实践,是实施“两手抓”、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构建全国一流发展环境的必然要求。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子夜走笔

可喜的转变
胡健
  从提供优惠政策为主,转变到以创造人文、自然、经济环境优势为主;从直接扶持企业发展,转变到为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这是各地政府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地区竞争力的可喜转变。
  任何一个地区,仅靠自己力量的积累,不可能实现很快的发展,必须对外开放。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硬环境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形成引资的比较优势。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投资者特别是国外、境外投资者越来越关注由政策、市场秩序、人文、法制等因素构成的环境的优劣,因为有了优良的市场环境、信用环境和法制环境才能使投资者更有信心取得收益。环境已经成为生产力、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后的竞争就是包含综合因素的环境的竞争。
  过去,许多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往往提出要发展多少个资金规模庞大的企业集团,在产业政策、资金上对需要重点发展的企业给予各种优惠。但是,我国现在已经加入WTO,这种做法将受到WTO规则的制约。企业竞争的核心力量受环境制约,没有良好的环境企业就难以发展。政府作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着力点必然要转变到营造企业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上。抓环境就是抓机遇,抓发展,抓生产力。浙江正在实现这种转变。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三峡建设者风采(3)

与三峡工程一道成长
——记三峡总公司工程建设部工程管理部孙志禹
本报记者 杜若原
  一个从小没见过电灯、靠点着菜油灯念书的农家子弟,把自己的青春融入了宏伟的三峡工程。这颇具戏剧色彩的人生经历,在三峡总公司工程建设部工程管理部副主任孙志禹看来是历史的机遇、时代的使命。
  他选择了去三峡工地
1985年,在武汉大学的第一堂专业课上,老师告诉孙志禹:1千瓦时电,当时在武汉能产生3元多钱的价值;在上海能产生5元多钱的价值。孙志禹由此感受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1994年,他在武汉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前夕,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已经开始建设,那里应是水利专业人才施展才能的舞台。可是,经济拮据的家庭现状,又迫使他从现实出发,考虑一个去深圳发展的机会。
  他面临人生的选择。读硕士研究生时,学校请长江水利委员会一位老专家作报告。这位老人的大半生都在研究三峡工程,他满怀豪情地表示要参加工程建设。可就在三峡工程开工前,老人抱憾而去。孙志禹意识到,有多少水电建设者为不能参加三峡工程建设抱憾终生。今天当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来临时,怎能放弃呢?他义无反顾地走进了三峡工地。
  博士要从小事做起
  孙志禹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一道非常简单的乘法运算
  题:“三峡1190米长的混凝土纵向围堰外侧,如果要考虑30米至50米爆破和混凝土浇筑的安全距离,需要挖多少立方米的土石方才能浇筑混凝土?”
  他一下子愣住了:这是学生都能做的题目,难道领导在轻视我?孙志禹左思右想,终于明白了老专家的良苦用心:哪怕是简单至极的小事,你也要亲历亲为;三峡工程规模巨大,只有从小处着眼,精心计算,才能真正保证大坝的安全和质量。孙志禹用了半天的时间,认真地计算这样一道简单的乘法运算题。
  1996年,大江截流前的各项准备工程紧锣密鼓地进行:控制大江截流的关键工程、开挖量为200多万立方米的导流明渠堰压段和堰外段开始全面开挖,工程必须在1996年底完成。由于该段为水下开挖,施工难度相当大;按照施工单位当时的实际开挖量,施工需要15个月,而离大江截流实际施工时间已不到10个月。
  针对这种情况,三峡总公司提出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工程建设部把这项任务交给了孙志禹。尽管他的博士论文就是研究水利工程围堰,但孙志禹丝毫不敢懈怠,他天天蹲在工地,和同事们反复研究与思考,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施工方案,即在堰外段周围修筑一条小围堰,把堰外段包围起来,然后抽干其中的江水,这样就把水下开挖变为陆上开挖。这一方案当即被三峡总公司和施工单位采纳。不仅节约了工程投资,而且缩短了6个月的工期,为大江截流赢得了有利时机。
  责任重于泰山
1998年夏天,长江暴发了8次洪峰。7月2日,三峡工程开工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向工地涌来。当时二期上游围堰第一道防渗墙刚刚建成,第二道防渗墙正在施工,临时度汛的子围堰填筑正好达到度汛高程,二期基坑正在抽水,所有的不利因素都交织到了一起。这时,第二道防渗墙在洪水巨大的压力下发生变形,出现了裂缝:第一天只有一条细小裂缝;第二天裂缝可以伸进手指;第三天裂缝可以伸进拳头……
  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有人从安全度汛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条较为保守的应对策略。采取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围堰安全度汛,却要耽误三峡工程一年的工期,工程的损失是巨大的。
  24小时盯在现场的孙志禹,和同事们认真分析各种风险,大胆地提出了优化第二道防渗墙施工工艺、简化工序、加快施工进度、减慢基坑抽水速度,确保第二道防渗墙继续安全施工的方案。方案被决策层采纳了。二期围堰经受住了长江8次洪峰的考验;防渗墙施工完成后,监测到的渗水量还不到设计允许值的1/10,工程质量优良。
  在三峡大坝节节升高的过程中,孙志禹与成千上万的年轻三峡建设者,在工程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进步、成长;并把个人的理想、追求铸入了工程。他说:“在一项大型的水电工程中,个人的作用是有限的。水电工程只有团体冠军,没有个人冠军。我要为中国产生更多的水电团体冠军贡献自己的力量。”
  1998年以来,孙志禹先后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三峡工程优秀建设者、湖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他和有关参建单位共同实践总结的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成果,在1999年获得水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关链接
三峡总公司工程建设部
  三峡总公司工程建设部作为三峡总公司的现场代表,对三峡总公司负责。工程管理部为工程建设部二级部门,具体负责工程质量、安全、信息、进度及现场监理管理。(附图片)
二○○二年十二月十六日,孙志禹在三峡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开工动员大会上讲话。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涪陵区长江水域客轮翻沉事故已确认有二十三人死亡或失踪
  本报重庆6月19日电 记者崔佳报道:6月19日7时50分,重庆涪陵区长江水域发生一起两船相撞事故,造成一艘客轮沉没,目前确认死亡和失踪人数为23
  人。据事故调查组介绍,事故发生时,遇难船只上共有35人,其中12人已获救。船上乘客中有一部分是放假回家的中学生。
  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黄镇东立即作出批示,市长王鸿举率市有关部门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搜救和善后处理工作。涪陵区先后组织出动17艘船只抢救落水人员,并通知沿江乡镇协助施救。
  目前事故原因调查、现场打捞、善后处理等工作正在有序展开。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图文广角

二百养鸡农户成立党支部
  6月18日下午,浙江省温岭市坞根镇成立了温岭草鸡合作社党支部,从此靠养鸡致富的210个合作社农户,有了带领他们奔小康、闯市场、赚大钱的领头雁。由养鸡专业农户组成党支部,这在国内也是件新鲜事。
  温岭草鸡合作社于2001年8月16日成立,是农户自愿组织起来的股份合作经济组织。
  党支部成立会上,杨文斌等4名有丰富养鸡经验的党员表示,要引导帮助养鸡户们走产业结构调整之路。当天下午,党支部就组织科技专业人员送科技、送信息到社员家中,了解养殖户的热点、难点问题,帮助排忧解难。(附图片)
  1、温岭草鸡合作社党支部挂牌。
  2、党员杨文斌(左)带着致富信息卡,来到李如行夫妻创办的东里村养殖场传递市场信息。
  3、党支部成立会场,信用社也来赶大集,专为草鸡合作社社员发放贷款资金。(江勇兵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