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6月16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坚持两手抓 夺取双胜利

增加商务模式 提高商品质量
 新疆外贸困境之中谋攀升
  本报乌鲁木齐6月15日电 记者王慧敏报道:由于受非典疫情的影响,自3月下旬开始,一些与新疆接壤的中亚国家相继关闭口岸。然而,新疆外贸竟奇迹般高速增长。据乌鲁木齐海关统计,今年1—4月,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1.6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0.4%,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增长速度保持全国第一。
  新疆外贸何以能在困境中攀升?
  外贸方式多样。4月中旬,新疆16个口岸全部关闭,只剩下阿拉山口铁路货运通道和乌鲁木齐到阿塞拜疆巴库市的旅游包机货运线路两条出境通道。针对这种情况,自治区外经贸厅积极与铁路部门协调,将其它口岸积压的物资改为铁路运输。同时指导企业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作用,开展网上促销、网上成交。据新疆美克家具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4月20日前后,受国内非典疫情的影响,公司派往美国办业务的人员受到限制,美方客户也暂停来疆,公司就采取电话、传真、电子信函等方式与国外客户联系业务,销售订单并未受到影响。
  外贸主体多元。为了动员各种社会力量突破“非典壁垒”,新疆打破由少数专业外贸公司垄断外贸经营的格局,力行贸易主体多元,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国有和非国有外贸企业享受统一经营标准,形成了由国有外经贸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科研院所组成的多元经营主体。目前,全疆有经营实绩的进出口企业接近450家,比去年同期有了较大幅度增长。
  外贸产品优质。把非典对外贸造成的压力转化成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的动力,积极引导外贸企业改善出口商品结构,加大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转变的力度,全力提高外贸产品质量。过去,新疆口岸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二者的比例为50.3∶49.7,如今,已提高到了30∶70。
  外贸注重诚信。对外,积极做好释疑工作,大力宣传自治区预防非典所采取的得力措施,宣传新疆目前尚无非典疫情的实际情况,着力消除外商疑虑,以情感人,以诚相待,推动与周边国家正常的商务往来;对内,自治区外经贸厅密切与外贸企业的联系,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同时,加强与关贸、税贸、汇贸、银贸和检验检疫、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全力为企业进出口创造条件。


第1版(要闻)
专栏:

降低运输损失 确保完成投资
 交通部门两条战线求发展
  本报北京6月15日讯 记者王政报道:湖北省武汉市的企业和居民日前欣喜地发现,小件快运业务如今又多了一条投递渠道———湖北省客运集团汉口新华长途汽车客运站成立的“大地货物快运中心”,可以让他们足不出户,就享受到与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的小件快运、异地电视购物等门对门服务。
  客运企业涉足小件货运,是交通运输部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探索之一。4月份暴发的非典疫情,使道路交通运输业受到极大冲击。据交通部对30个省、区、市的统计显示,5月13日至23日,道路交通客运量同比下降54%;27个省、区、市的道路货运量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安徽、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5个省区同比下降了50%至70%。
  为把非典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交通部门努力在两条战线上做好经济发展这篇“大文章”:一是恢复运输生产,增运增收,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限度;二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把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发挥好。
  针对客、货运量下降的局面,各地交通部门积极为企业减负,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相继出台了减征部分车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的具体措施,让运输企业轻装前进;其次,加强对公路及其设施的巡查和检查,以保障车辆正常通行,对于防非典紧急物资运输车辆,发放特别通行证,确保其优先行驶;第三,加强监督,打击“黑车”,严惩道路“三乱”。各地运输企业,也采取了适当减少客运班次、调整经营结构以货补客、发展现代物流经营等措施,千方百计弥补“堤内”损失。
  与此同时,针对非典对在建项目、待建项目以及正在进行前期工作项目的影响,交通部制定了货运应急预案和相关卫生防疫制度,提出了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具体规划,初步完成了“公路、水陆及支持系统十五计划”的调整工作。他们还改革审批方式,加快审批速度,改变公路建设招投标方法。目前,国道主干线、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等重点公路建设进展良好,各地路网改造和农村公路建设也取得很大进展,西部通县油路建设进入全面收尾阶段,县际和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正按计划加紧实施,为完成今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1版(要闻)
专栏:

六大重点工程成为我国造林主体
 去年完成投资255亿元,造林面积占全国造林总面积的87.15%
  本报北京6月15日讯 记者彭俊报道:国家林业局6月15日发布了《2002年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02年,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共完成造林面积677.74万公顷,占全国造林总面积的87.15%,造林面积比2001年增长113.58%。其中,人工造林596.79万公顷、飞播造林80.95万公顷,分别比2001年增长151.17%和1.54%。到2002年底,实有封山育林面积1035.8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5.57%;其中,当年新封山育林137.66万公顷。全年完成各类投资255.80亿元,其中国家投资229.52亿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53.69%和70.63%。
  《2002年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统计公报》对六大工程建设进展情况作了分项统计和分析。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全年完成造林面积85.61万公顷,森林管护面积达到9026.82万公顷。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工程区内已全面停止了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木材产量由1998年的1580万立方米调减到2002年的1134万立方米。
  ——退耕还林工程在前三年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并取得重大进展。2002年完成造林面积442.36万公顷,是2001年的5.08倍,退耕还林面积占全国造林面积的56.88%。全年兑现粮食51.62亿公斤、现金4.58亿元,1031万农户从中受益。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2002年全面启动,共完成造林面积67.64万公顷,各项治理总面积达到141.61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59.16万公顷,飞播造林8.48万公顷。
  ——在“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中,“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把防沙治沙放在了突出位置,加大了封育比重,新封山育林面积37.80万公顷。2002年,共完成造林45.38万公顷,营造防护林的比重达到76.65%。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2002年主要完成了15个重点物种拯救、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湿地示范工程建设的专项规划,全国新建自然保护区249处,建立野生动物种源繁育基地304个,珍稀野生植物培植基地156个。至此,全国林业系统建立和管理的自然保护区达到1405个,总面积达1.09亿公顷,占国土陆地面积的11.35%。
  ——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自2002年正式启动后,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全年共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11.42万公顷。


第1版(要闻)
专栏:林业六大重点工程典型报道①

绿进沙退不是梦
——宁夏盐池“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侧记
本报记者 潘岗 彭俊
  编者按:为了推动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国家林业局经过反复深入论证,调整林业发展思路,构造新的林业生产布局,将原有的17个林业工程项目系统整合重组为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并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
  林业六大重点工程的规划范围覆盖了全国97%以上的县,工程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投资之巨,为历史所罕见。林业六大工程的实施,把改善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再造祖国秀美山川的伟大壮举推向了新的历史阶段。
  前不久,本报记者分赴六大工程涉及的6个重要区域进行采访,透过一些典型县市的变化,从中感受到六大工程的实施给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好处。从今天起,我们将陆续推出“林业六大重点工程典型报道”。
  二十五载风沙起落,二十五载顽强抗争;二十五载春华秋实,二十五载绿进沙退。
  在毛乌素沙漠的西南边缘,在宁夏盐池县539万亩沙化土地上,十几万盐池儿女用25年的辛劳与汗水,用科学的治沙办法,创造了绿进沙退的人类奇迹。
  近年来,全国土地沙化趋势总体恶化,沙化土地面积每年增加3436平方公里。而全县半壁江山曾一度沙化的盐池人,却成功地逆转了土地荒漠化进程塞外四月天,草木犹枯黄。可是,盐池县柳杨堡的景象,却让人分明感受了春的气息:柠条、沙打旺、沙蒿等灌木成片铺开,笔直的杨树迎风伫立,规整的农田静候播种……只要一场春雨洒落,这里就是翠绿的世界。
  除了远处隐现的几处小沙丘,记者很难相信,自己就站在毛乌素沙漠的边缘。县林业局副局长刘伟泽说:“6年前,我们脚下还是毛乌素的沙丘。现在,这里是防沙治沙的基地。”
  柳杨堡基地始建于1997年。当年立下的项目石碑上写着:用10年时间,在3537公顷的项目区内,林木覆盖率达到70.09%,农民人均年收入1300元。如今,这两个指标分别达到70%和2180元。
  柳杨堡的变化,只是盐池“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绿进沙退的故事,在盐池的土地上随处可见。
  由于人口的增加,由于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曾经草原辽阔的盐池县,一度陷入严重的生态危机。“三北”建设之前,盐池天然草场沙化、退化的速度为每年60万亩。生态最恶劣的青山乡郝家台村,“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大风把黄沙卷上了院墙、埋没了房子,甚至刮跑了刚播下的种子……
  1979年,“三北”建设拉开序幕。25年来,盐池人累计造林保存面积达到300万亩,全县林木覆盖率从3%增至25%。沙丘终于止步,绿色开始延展。今天的盐池,成功地实现了土地沙化进程的逆转!58岁的刘占全在郝家台村干了26年村支书,他说:“近些年,俺们村里人一年比一年过得舒心。和10年前比,村里林木覆盖率从5%增到了30%,人均占有粮食和现金收入,都增加了一倍左右。”
  盐池的经验,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先后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人前来考察,国内参观者不计其数。人们在惊叹之余,也在思考:盐池人究竟是怎样锁住了风沙,留住了绿色?
  战严寒、斗酷暑,黄沙不退人不退,草木不活人不走。绿进沙退,盐池人靠的是意志与科学的双重力量
  为了“讨生活”,23年前,白春兰和丈夫迁至“一棵树”。和冒记寨村其它地方一样,“一棵树”黄沙遍地,草木难生。当年,这里连一户人家都没有。白春兰来了,仅仅因为此处地下水浅,尚有生存的希望。
  挑战风沙何其难。在最初的日子里,两口子筑起的防风墙被大风掀翻,种下的树苗被黄沙淹没。1997年,丈夫冒贤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白春兰拉扯着4个孩子,一面承受着孤独与悲伤,一面顽强地与风沙抗争。23个春秋过后,白春兰硬是靠着双手,在茫茫大漠上整出了3200多亩绿地和80多亩良田。她因此先后被授予全国“三八”绿化标兵、全国十大绿化女状元、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的荣誉称号……
  采访中,记者获赠了这样一本书——《盐池治沙十八勇士》。和白春兰并列其中的,还有余聪、余仲斌、李玉芬、王锡刚等17人。在盐池,治沙模范风起云涌,治沙精神处处闪光。
  苦干不等于蛮干。在沙丘上延展绿色,没点科学的法子可不行。穿行在盐池乡间,随处可见整齐成片的草方格。人们用秸秆,在沙丘上打下一个个四方的草格子,用以固定流沙。在最接近沙漠的地方,几乎看不到杨树等乔木的身影,人们种下的是耐旱节水的灌木与草丛。为了取得节水与增收的双赢,越来越多的盐池农民舍却了庄稼,改种了各式牧草与药材……
  县林业局局长王富伟说,“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实施的25年来,盐池人不断探索,不断改革,总结了一系列成功经验。这些经验包括:改“不分地况盲目造林”为“按立地类型选择树种、适地适树”,改“以乔为主”为“以灌为主、乔灌结合”等等。
  盐池人还取得了100多项沙丘绿化的科研成果,沙地旱生灌木园、大面积灌木林营造技术推广分别获国家及自治区的科技进步奖。全县60%以上农户掌握了一定的林业实用技术。科技的力量,使盐池的一片片黄沙变为绿地。
  封山禁牧,牛羊圈养。眼前的经济利益让位于长远的发展蓝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征程中,盐池人展示了生态文明的全新理念
  畜牧业是盐池经济的重要支柱。全县耕地为90万亩,而草原多达689万亩。可是在盐池采访,记者倒是见了不少草场,却独独没看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致。青山乡郝家台村支书刘占全说,“牛羊都圈起来了,县上不让放养,发现一只,罚款50元。俺们村一户人家被罚了,家家都再不敢放养了。”
  2002年,盐池开始实施严格的禁牧措施,千百年的放牧史由此终结。这是一个转折,它表明在保护生态方面,盐池人不仅仅只是种草种树,而且选择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在年初的经济工作会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说:2003年,盐池县工作的重点是生态建设,今后5年乃至更长的时期,盐池的工作重点仍然是生态建设。他们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要建设一个人民富裕、山川秀美的新盐池!
  蓝图固然宏伟,过程充满艰辛。这其中,有疑惑,有探索,有成功,也有失败。禁牧之初,很多村民不理解:牛羊都圈起来,能养好吗?圈养一段时间后,刘占全和乡亲们发现,牛羊活动少了,长得快了,出栏率高了,收入也增加了,“舍饲养羊,能比放养增加6—7倍的收入。”有了经济效益,这禁牧之策才真正落到了实处。
  县里还引导农民适时进行结构调整,逐步减少畜牧业所占的比重。作为这方面的典型,柳杨堡乡土沟村张汉斌的经验是种植中草药。他家120亩沙丘地,种满了麻黄草,每年的纯收入都在好几万元。这位61岁的老汉说:“咱这儿旱,很多地种不了牧草,养不了牛羊,种中药材又节水,又省力,收入还高。”
  从“讨生活”到奔“好日子”,从绿化沙丘到建设生态文明,伴随着“三北”工程建设的25年历程,盐池的山川一天天秀美起来,盐池人民一天天富裕起来。(附图片)
图片:宁夏盐池县茁壮成长的农田防护林。(曹清尧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上海嘉金高速公路开工
  本报上海6月15日电 上海的高速公路网建设再次提速,A5公路(嘉金高速)近日开工建设。据悉,该公路的建成,将打通上海所有高速公路,使之编织成网,并将促进江浙沪三地的交通往来。
  全长65公里的A5公路工程,招商投资额达51亿元,是上海迄今为止投资额最大、里程最长的一条南北走向的高速公路,途中连接沪宁、沪青平、沪杭及莘奉金4条东西走向的高速公路,跨越嘉定、青浦、松江、金山4个区,是上海高速公路网的重要一环。全线道路宽60米,设计为“三来三去”六车道,设计时速为100公里。一期工程将于2004年9月前建成通车;整个工程将于2005年底全线建成通车。
  A5公路经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通过市场化招商,由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出资,组建成上海嘉金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承担整个工程的投融资、建设和运营,25年后归还政府。(孙小静 金嘉模)


第1版(要闻)
专栏:特快专递

兰许高速公路破土开建
  本报郑州6月15日电 记者王明浩报道:今天上午10时10分许,兰考至许昌高速公路在开封境内正式破土动工。
  兰许高速公路是国家重点公路建设“十五”规划中的日照至南阳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170公里,总投资50亿元,预计2005年底建成通车。该项目建成后,在河南境内将与多条高速公路交汇,并与山东、湖北两省公路网连接,对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状况,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1版(要闻)
专栏:

  6月15日,“健康生活从读书开始”2003年北京市民大型主题读书活动在北京王府井书店拉开帷幕。图为北京市科普大使、科普专家郭耕教授主讲的“野生动物———人类的朋友”科普讲座吸引了众多的小朋友。
  (本报记者 张悦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我国参加第四十五届巴黎国际航展
参展规模比以往有所扩大
  据新华社巴黎6月14日电 (记者卢苏燕、梁贵和)第四十五届巴黎国际航空航天展14日在巴黎郊区布尔歇国际展览中心开幕。据组织者介绍,参加此次航展的有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航空航天企业,其中中国、意大利和土耳其等十多个国家的参展规模比以往有所扩大。
  法国总统希拉克14日前往展览中心为航展助兴,并在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展台前驻足留言。他在留言簿上写道:“向尊敬的中国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祝愿中国的航空事业兴旺发达!”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广东:近十亿元完善农村合作医疗
  从现在起到2006年,广东省将投入近10亿元资金建立和完善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60%以上的农村人口,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基本医疗保障和看病难问题。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安徽:3.5亿元改造农村校舍危房
  为加快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努力消除校舍安全隐患,安徽省财政近日又通过国库调度2亿元资金,预拨到52个县(市、区)。至此,今年省财政下拨危改资金已达3.5亿元。(刘杰)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同口径世界最长管道穿越河道
  14日17时30分,目前世界最长的直径610毫米高压天然气管道,在天津塘沽海河彩虹大桥三岔河口穿越成功。海河彩虹大桥天然气管道穿越工程穿越点位于塘沽区北塘口彩虹大桥上游,穿越长度为1672米。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江西:县城农村居民生活用电同价
  从今年7月1日开始,江西省将开始实现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价,每千瓦时电费价格为0.56元,全省农民由此可减少电费负担10亿元。
(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