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6月1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中国青年创业行动
用创新打造魅力
  编者按: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就业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我国有近13亿人口,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繁重、复杂、紧迫。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成为全党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各级团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中国青年创业行动”,广泛动员、积极帮助广大青年增强创业意识,提高综合素质,挖掘创业潜能,投身创业实践,在创业中实现就业和再就业,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编发此版,以期提供一点有益的启示。
  与受团中央表彰的青年兴业领头人交谈,始终感动于这些年轻人自信的笑容,十足的闯劲。他们都曾有过下岗的失落,又在创业精神的鼓舞下,走出灰暗,重塑人生。
  1999年,面对严峻的青年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团中央“中国青年创业行动”应运而生——发挥组织优势,采取切实措施,引导帮扶广大青年在创业中实现就业和再就业。2002年10月,共青团全国促进青年再就业工作会议召开,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成为全团工作的重中之重。
  把创业行动办成事业
  在吉林长春,很多青年都认识团市委“青年创业服务中心”的15名工作人员。在湖南长沙,团市委也有这样的机构,只不过名字叫作“青年就业服务指导中心”。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常抓不懈才能见到实效。团干部流动较快,为保证人员更换、工作不断,在团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各地纷纷确定新思路:以办事业的态度、办事业的方式推进青年就业服务工作。“事业化推进”,全新机制的建立,最大限度避免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短期行为。
  像这样实实在在为青年需求服务的阵地,全国各级团组织建立了480多个。山西,团省委建立了“山西青年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各地市团委依托团校、青少年宫及团办实体建立起青年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再就业任务较重的区县和企业也依托社区服务中心、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建立了下岗失业青年再就业工作站,230多个青年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和工作站,形成了上下贯通、辐射联动的网络化工作格局。
  服务好,信誉高。事业化逼出了市场化,市场化带出了社会化。哈尔滨团市委所属的青年就业服务中心,在全市中介机构中独树一帜,门庭若市。2700多家企业先后与中心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技能培训、职业介绍、职业指导都能做到有的放矢。
  为青年就业拨亮明灯
  团中央青工部组织的专项调查表明,知识和技能单一、就业信息不畅是青年实现再就业的主要障碍。与此同时,55.1%的下岗失业青年乐于自主择业。适应需要,团组织把技能培训、创业扶持、中介服务作为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重点。
  如何使技能培训富有成效?团组织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订单式培训”的新路子。辽宁鞍山团市委是最早推行“订单式培训”的团组织之一。他们遵循“市场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积极与用工单位取得联系,根据用工单位的岗位要求设定每一阶段的培训课程,并聘请用工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培训老师。利用团校、青少年宫、青年科技图书站等团属实体,依托职业教育学校、高等院校和企业培训中心、技校,全国各地团组织纷纷建立培训基地3630多个,培训后青年上岗率达到70%以上,社区服务行业和推销行业的上岗率更是高达90%。
  迈出创业第一步是困难的。青年兴业领头人傅九梅说:“是团组织为我拨亮了投身创业的明灯。”1998年下岗后,茫然无助之际,小傅走进了南京团市委举办的创业培训班,并在团市委扶持下,创办了家政服务公司,还安置了2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开辟了人生的新天地。专门培训、挂职锻炼、帮助选项、提供信息、争取政策、协调贷款,几年来,各级团组织培养了一大批像傅九梅这样的青年创业者,“扶持一个人创业,带动一批人上岗”正成为生动现实。
  今年1月,“中国青年创业网”成功开通。几个月来提供了5.1万多个有效职位,共有12951人在网上直接申请职位并达成初步就业意向。通过“中国青年创业网”在深圳某建筑公司找到保安工作的青年王志刚高兴地说:“非典时期,很多劳务市场都关闭了,网络给我提供了全新的就业渠道!”
  “创业网”的开通,只是团组织实施“工岗快递”行动的一个缩影。
  2003年4月,30多辆载满青年的大客车,出现在河南安阳通往福建莆田的公路上。这是安阳团市委专门为1000名赴莆田就业的青年组织的车队。像这样通过省际间“工岗快递”向异地输送的青年,在河南已有5000多名。在全国,各级团组织发挥网络优势、动员优势和联系优势,举办了3800多场(次)大型职业介绍会、招聘会,在用工单位和青年之间建起了一条就业“快速通道”,推动大批青年劳动力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流动。
  用切实服务凝聚人心
  随着观念教育、技能培训、创业扶持、中介服务、扶贫帮困等工作的深入,“中国青年创业行动”整体化推进日见成效,对共青团组织产生了“反哺”效应——共青团工作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凝聚力和号召力不断增强。
  成都市统一筹建的13个劳动力市场,通过微机联网共同收集发布再就业信息。团市委的青年再就业服务中心因成绩突出列入其中,全部硬件投入20多万元由市政府包揽。
  山东银座商城是全国零售企业30强之一,但去年上半年向东营市扩张时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冷遇”,接连打出的招聘广告没有引起任何反应。一家技校起初答应输送500名学生,可到面试时只来了50人,报到时一个都没来。校方有苦衷:“你们要是跑了,学生都来找学校怎么办?”今年1月,银座商城的扩张计划被纳入“青春创业行动”中。东营团市委出面与这家技校联系,当天就有800名学生与商家签约:“共青团是我们自己的组织,我们信得过。”山东银座商城董事长季湘绮说:“没有共青团的帮助,我们不会这么快就成功。等到国外连锁超市大举进入山东,我们的扩张计划很可能永远泡汤了。”
  大同矿务局团委为企业改革分忧,先后向北京、青岛等地输送青年劳动力4000余人,带动12000余名青年在矿区外动态就业。大同矿务局精简机构,团委不仅没有减编,反而增设了两个部门。党委书记王保玉这样说:团委在服务企业改革这个中心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有作为当然有地位。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整合团组织优势、青年优势和社会资源,在服务青年就业和再就业中不断拓展团组织的工作空间,放大团组织的服务功能。这,就是“中国青年创业行动”的魅力。(附图片)
  压题照片:太原青年创业服务中心创办的果蔬直销网点,已为下岗失业青年提供就业岗位730个。
  共青团吉林长春市委青年就业培训中心举办的人才招聘大会吸引了许多下岗失业青年。(团中央提供)


第8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发挥组织优势 促进青年就业
——共青团全国青年就业和再就业领导小组负责人答记者问
  记者:共青团十四大以来,各级团组织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最近团中央提出全面深化“中国青年创业行动”,把做好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团组织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请问这是基于何种考虑?
  答:党的十六大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就业问题长期存在,当前尤为突出。在1300万下岗失业人员中,青年占30%左右;在城镇每年新增的近1000万劳动力中,青年占绝大多数;在农村1.5亿富余劳动力中,向非农领域转移和进城务工的主要是青年。今年,高校毕业生总数比去年增加了46.2%,加上非典疫情的影响,就业难问题不容忽视,青年就业和再就业任务十分繁重。
  共青团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必须努力为党政分忧,竭诚为青年服务。全面深化“中国青年创业行动”,做好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正是为了代表和维护好广大青年群众的就业利益,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到实处。这项工作做好了,就能发挥青年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中的积极作用,切实服务大局;就能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实现共青团事业的新发展;就能把广大青年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
  记者:“中国青年创业行动”为什么始终坚持引导青年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答:一个人创业,就能带动一批人就业;人人都去创业,就会取得吸纳就业的乘数效应,激活经济增长的潜力。以培养创业型人才为牵动,促进经济发展,进而解决就业问题,是破解就业难题的根本之策。青年总体上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思想敏锐,市场适应力强,最有希望成长为创业型人才。正是为了适应广大青年这种自主创业的内在要求,团中央要求各级团组织在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过程中,必须通过切实有效的手段加速创业型青年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
  记者:全面深化“中国青年创业行动”、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措施是什么?
  答:我们将坚持以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项目化运作为手段,用3年时间培养20万名青年创业者,为下岗失业青年、城镇新增青年劳动力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农村富余青年劳动力提供创业和就业服务1000万人次,力争使服务对象的就业率达到60%。我们将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以能力培养为基础,大力推进职业技能培训。深入实施“百万下岗失业青年技能培训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千校百万”进城务工青年培训计划,指导各地青年就业培训基地进行“订单式”培训,以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为重点,对青年开展操作技能培训、市场适应力训练,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良性机制。
  二是以扶持青年创办中小企业为导向,着力培养创业型青年人才。全面深化“帮助青年创业计划”,进行创业意识教育、开展创业能力培训、建立青年创业项目库、举办创业项目发布会、成立青年创业专家指导团、组织青年到创业实践基地锻炼,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服务。继续开展“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促进大学生科技成果的转化。深入实施“农村青年增收成才行动”,在农村扶持一批农村青年创业带头人。开展“中国青年创业奖”评选活动,树立、表彰新时期创业型青年人才。
  三是以扎实推进“工岗快递”行动为牵动,积极开展中介服务。深入实施省际、省内和网上的“工岗快递”行动,通过提供空缺岗位、发布用工信息、建立青年择业超市、举办就业洽淡会、组织劳务输出、建立专门网站等方式,实现青年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全面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拔一批普通高校优秀应届毕业生到西部志愿服务,缓解就业压力。进一步发挥中国青年创业网、“彩虹工程·中国大学生创业就业信息网”在中介服务中的积极作用,形成“网上职业中介”品牌。培育、挖掘社区就业岗位,为社区青年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推进“城乡互动1+1”活动,促进农村青年就业。
  四是以特困青年为重点,竭诚提供就业援助。继续开展“真情助困进万家”活动,为特困下岗失业青年提供生活援助。采取举办动员会、报告会、大讨论,宣传青年创业典型,开展职业指导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在青年中开展就业观念和创业意识教育。建立政策咨询机构,在青年中广泛宣传就业和再就业政策,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出台区域性鼓励青年创业的扶持政策,对青年提供政策援助。
  记者:全面深化“中国青年创业行动”、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当务之急是什么?
  答:组织阵地网络建设。只有形成组织阵地的网络化,才能够真正以办事业的方式推进工作。阵地建设包括有形阵地和网上的虚拟阵地。以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为牵动,以青年就业服务中心为骨干,以青年就业服务站和各类青年服务阵地为结点,不断扩大组织阵地。同时,逐步建立起以“中国青年创业网”为主干,以各级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信息网站为联结,交互性强、受众面广、易于沟通和资源共享的信息网络,搭建起网上工作平台,形成整合就业和再就业信息资源的纽带。总之,共青团将与时俱进,竭尽全力,发挥优势,把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第8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邯郸再就业培训基地——
为下岗青年充电
  在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具备适应市场变化和新兴行业要求的技能、观念、素质,对于下岗失业青年顺利实现再就业至关重要。共青团河北省邯郸市委通过建培训基地、向用工单位推荐等手段,帮助广大下岗失业青年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提高了再就业竞争力,改变了下岗失业的命运。
  从市纺织厂下岗的刘同就是首批受益者。他参加了团市委培训基地举办的市场营销培训班,并以优异成绩结业。在培训基地的推荐下,他被市亚太装潢广告有限公司录用,负责为全省发行的《亚太广告报》承揽广告。他以闯市场的冲劲、做营销的技巧,当年揽回广告30万元,很快升任业务部经理。刘同激动地说:“是共青团开展的技能培训,使我拥有了精彩的人生!”
  团市委在实践中认识到,培训只是手段,就业才是目的。他们主动与政府有关部门联系,以其他部门落实培训资金、师资、场地,团组织负责组织生源、进行宣传、设置课程的方式,建立了一大批联办型下岗失业青年再就业培训基地。团市委每年都与培训基地签订合作协议,确保就业安置率不低于30%。
  培训基地遵循“市场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根据用工单位的岗位设定每个阶段的培训课程,同时邀请用工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教师,先后为出租车公司、保险公司、家政服务公司定向培训汽车驾驶、车辆维修、市场营销、家政服务等人员,培训后上岗率达85%。仅去年一年培训基地就联系了92家用工单位,为受训学员提供了1696个就业岗位,为下岗失业青年铺设了一条就业快捷通道。


第8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山东青春创业行动——
让青年与企业双赢
  山东省各级团组织充分发挥共青团的优势,实施“青春创业行动”,把青年的创业需求与促进企业发展紧密结合。
  项目化运作模式是“青春创业行动”的最大特色。由团组织负责选择相关企业确定项目、签订协议,推荐优秀青年,由企业和青年双向选择后签订用工或创业合同。
  通过项目化运作,使青年实现了“批量就业”。半年来,共为青年提供就业岗位12.1万个,提供创业机会9600多个,帮助1.5万名青年实现了就业。目前,山东省、市两级团组织已经实施的74个项目中,吸纳就业最少的10人,最多的提供就业岗位4万多个。
  创业扶持“四轮驱动”,是“青春创业行动”的又一特色。资金、培训、政策、服务四项工作齐头并进,为扶持青年创业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万事开头难,创业更如此。青岛顺发家电维修部的“小老板”郭光玲今年迎来了创业的又一个春天。他一直计划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但苦于资金不足。眼看计划就要泡汤,团组织为他及时提供两万元“青春创业基金”,开办了家电维修部,成为青岛市首笔“青春创业基金”的受益人。
  降低创业成本是推动青年创业的有效手段。山东省各级团组织采取多种方式为青年创业提供资金支持:为青年配备创业导师,把创业培训贯穿在青年创业的全过程;对创业青年提供跟踪服务,降低其创业风险;联合有关部门制定鼓励青年创业的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团省委还设立了“将军创业基金”,对发展前景好、有潜力的青年创业项目进行集中扶持。泰安市民营企业家赵俊英参与“青春创业行动”后开设社区商业服务连锁店,孵化出300个“小老板”。她感慨地说:“我们民营企业想扩张很难,如今有了共青团的帮助,太顺劲了!”


第8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太原青年创业服务中心——
扶上马 送一程
  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今天,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帮助下岗职工自主择业、自由流动,是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有效途径。
  山西省太原青年创业服务中心就是太原团市委为市场化推进再就业工作建立的机构。在对下岗失业青年提供就业服务过程中,他们始终遵循按市场规律办事的原则,把对下岗失业青年的“就业服务”视为“产品”,从设计、开发、营销、售后服务等几个方面去努力经营。
  中心对下岗失业青年实行“五包”服务,即包人才入库、包择业指导、包上岗培训、包半年推荐、包跟踪服务。用人单位纷纷委托中心招聘人员,有八百多家用工单位与中心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中心对每一位经他们介绍的下岗失业青年实行全程跟踪服务。晋安化工厂电工常玉忠下岗后,经青创中心推荐又找到了一份当电工的工作。推荐成功后中心对他并没有放任不管,而是对他进行跟踪服务。不久,由于一些客观原因,他再次失去了工作。中心及时为他联系在山西漳泽电力公司再次就业,并与他保持联系,为他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新思路使太原团市委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依托青年创业服务中心,先后为十多万人次的下岗失业青年提供了服务,其中一万多人实现了再就业。(稿件除署名外均由团中央提供)


第8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全国杰出青年兴业领头人风采

彭倩:创业编织梦想
曹炬
  爱做梦的彭倩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成了四川省成都市糖果糕点公司第一批“内部待岗人员”。母亲也从厂里内退回家,日子更加艰难。
  去社会上应聘,学历不高的她,一次次失意而归。一个偶然的机会,彭倩听了成都团市委举办的青年创业事迹报告,心底潜藏的创业激情一下子被搅动起来。
  向朋友借了两千元,彭倩开始了“小草屋”的艰辛创业。
  1999年,“小草屋”食品公司正式成立。为了开拓市场,她抱着两个多月的孩子穿行在大街小巷。第一天营业额只有9元钱!困难和挫折,没有让彭倩退缩,她坚信:只要坚持,就有机会。为了推销蛋糕,她决定代卖牛奶,到乳品公司将牛奶以零售价买回,再以原价卖给顾客。
  真诚赢得了顾客,“小草屋”红火起来。送货的自行车换成了二手三轮车,最终换成汽车。如今的“小草屋”已拥有50万元注册资金,3000多平方米的生产场地,10多个分店,融入了成都市民的生活。“小草屋”的主人还和当初一样,用辛勤的汗水继续编织着梦想:“我只想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每一个年轻人,创业的青春最美。”


第8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全国杰出青年兴业领头人风采

秦宝刚:奉献充实人生
钱辉
  6月的辽宁鞍山,繁花似锦。宝利美容美发学校为下岗失业青年开设的培训班又开课了。望着学员们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目光,校长秦宝刚想起了当年。
  从鞍钢焊接材料厂下岗时,秦宝刚才22岁。等着国家安置还是主动寻找机会?他选择了后者。南下广州学到一手过硬的美容美发技能后,他回到家乡创办了一个小小的美容院,重信誉、技术好,赢得了不少回头客。事业壮大了,看着身边和自己当年一样彷徨的下岗青工,秦宝刚暗下决心: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拓宽再就业门路。
  想法与鞍山团市委实施的“下岗青工创业行动”不谋而合。租场地、进设备、请教师……集教学、实习、营业、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全市首家下岗失业青年培训学校诞生了,求学者络绎不绝。到2002年底,学校先后培养出美容美发专业人员8400余人,其中免费培训下岗失业青年2000余人,推荐4600余名学员就业上岗,帮助180名学员办起自己的美发店,26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直接在学校上岗。秦宝刚说:“人不能光想着自己。能为下岗青年做点事,我高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