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6月1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热点解读

乐平是江西有名的煤乡,小煤窑最多时有一千多家。然而他们却痛下决心,基本关闭了全市所有乡镇、个体的小煤窑——
乐平:煤乡何以不“吃”煤
  眼下,正是南方多雨的季节,也是小煤窑透水、瓦斯爆炸的高发季节。在往年的这个时候,江西省乐平市的干部往往胆战心惊,寝食不安。可如今,他们可以安心做其他工作了,因为他们认真落实中央精神,痛下决心,到这个月基本关闭了全市所有乡镇、个体的小煤窑。煤乡不“吃”煤,对于一个把煤炭作为支柱产业的地方来说,出乎许多人的预料。
  曾有人说,在乐平关闭小煤窑,比登天还难。但痛定思痛,乐平市委、市政府硬是把这件“比登天还难”的事办成了
  韩锦标,乐港镇一个挖了30多年煤的老矿长。去年政府关闭了他的3座小煤窑后,他投资130多万元开发荒山400亩、水面200亩。谈到乐平的煤,这位老矿长告诉记者,乐平有一种鸣山煤,质量极好,划上火柴就点得着,19世纪80年代这里就开始挖煤了。
  分管关闭小煤窑工作的副市长万玉华介绍说,煤炭业是乐平的支柱产业,小煤窑最多时有1200多家,煤产量高峰时达到120多万吨,税收1600万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1/10。小煤窑关系到许多乡镇的财政收入,涉及到许多家庭的生计出路,要把一个占地方财政相当比重的产业一笔勾销,谈何容易!难怪有人说,在乐平关闭小煤窑比登天还难。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许多乐平人靠煤吃煤。然而,煤炭对于乐平人来说,有的时候是财富,有的时候是灾难。有的人因煤而富而福,有的人因煤而苦而哭。
  在去涌山镇的路上,市委宣传部的陈国藩指着一个村子说,这是有名的“寡妇村”。上个世纪末的一次小煤窑爆炸事故,这个村的一个家族一下死了12个男人。许多小煤窑主一谈到安全事故,就有谈虎色变之感:“我们虽然赚了点钱,但犹如坐在火山口受煎熬,每日每时都不得安宁。”涌山镇的前后好几任一把手都因为小煤窑事故受到处分。
  正是由于多发的安全事故,更坚定了乐平市委、市政府坚决关闭全市所有小煤窑的决心。市委书记黄步荣亲自担任关闭小煤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乐平按照关闭小煤窑要作到“三铁一过细”(即铁的心肠、铁的手腕、铁的纪律、过细的方法)的思路,责任明确,监控到位,一次关死,不留后路。
  为了解决小煤窑主的出路,市财政拿出500多万元用于关闭小煤窑后的转产补助,较好做到了“无情关闭、有情操作”,使全市500多座小煤窑在很短时间内顺利关闭。
  告别煤炭的小煤窑主们在“第二次创业”中把目光投向了建材、养殖、蔬菜、食品、房地产等行业,成为乐平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离开了煤,以煤为生的小煤窑主们从地下转向地上,开始了他们称之为“弃暗投明”的“第二次创业”。
  余三毛,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挖煤,后来发展成拥有4个小煤窑的煤老板,当政府号召关闭小煤窑时,他毫不犹豫地响应。“说实话,煤让我变富了,也让我整天担惊受怕。特别是晚上,一听到电话响就心惊肉跳,怕煤矿出事。”关了小煤窑后,他办了一家木业公司,生意很好。他准备再加两条生产线,实现产值将达4000多万元。
  三十刚出头的邹祥辉,也曾是小煤窑的老板,关闭了煤窑后,他找到蔬菜加工成糖果的技术,投资120万元,成立了蔬果制品公司,生意出奇地好。“我的产品远销上海、江苏、湖南等地,一天生产一吨蔬果,仍然供不应求。”
  涌山镇5万多人口,几乎人人都与煤有关系,有的是小煤窑的股东,有的是煤炭的运销大户,有的是挖煤工。仅涌山镇关掉的小煤窑就占全省的1/3。涌山镇党委书记毕长春说,他们先后8次组织干部和小煤窑主到浙江、上海、广东等地学习考察,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拓宽视野,寻找市场。
  涌山村的王世财拥有6座小煤窑。无煤一身轻,但以后干什么呢?他四处奔波,查找信息,当了解到国家科委有一种煤矸石烧结空心砖技术时,他很想投资,但对国家环保项目享受税收减免的政策将信将疑。镇领导多次上门反复宣传,并帮助跑项目、找市场。在有关部门支持下,王世财投资1300多万元成立江西首家生产煤矸石机制砖的公司,产品供不应求,企业已成为全国同类仅有的3个示范企业之一。他乐呵呵地说,这次东山再起,不仅使自己找到了创业的新天地,而且为家乡解决了煤矸石影响环境的难题。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在乐平市,成百上千的小煤窑主,在“第二次创业”中,把目光投向了建材、养殖、蔬菜、食品、房地产等行业,成为乐平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关闭小煤窑,让乐平人得以轻装上阵,招商引资屡创新高
  今日的乐平,煤炭的地方财政收入几乎是“零”。少了一笔重要财源的乐平经济状况如何呢?
  记者看到,尽管在非典时期,在乐平这片素有“文章节义之邦”美誉的土地上,万亩无公害蔬菜一片翠绿,工业园区机声轰鸣,4条主干道升级改造工程同时开工建设,发展的势头令人鼓舞。
  市委书记黄步荣告诉记者:“关闭乐平所有的小煤窑,是为了安全,为了稳定,更是为了发展。”市长崔恒宽说,对于“煤”的态度,也有个转变观念的问题。过去,煤炭是乐平的重要财源,如今,我们告别煤炭这个行业,一方面,我们确实减少了财政收入;另一方面,我们放下了包袱,可以轻装上阵了。我们再也不要提心吊胆过日子,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了。过去,外商听说乐平老出事故,就不愿来投资,现在,我们招商引资形势喜人。今年1至4月,全市引进市外项目34个,实际进资2亿多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5月16日,涌山镇彩旗飘扬,鞭炮欢鸣,5个项目同时开工。镇党委书记毕长春说,他们充分发挥小煤窑主们雄厚的资金、技术、智力等方面的优势,提出了从地下向地上转移、从矿山向工业园区转移、从单一产业向多元产业转移的发展思路。到目前为止,该镇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已有11个。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瞬间

到西部去
  6月11日,在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内,应届大学毕业生踊跃报名赴西部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由团中央、教育部组织实施的该项计划从今年开始,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志愿服务工作。图为学子们正在地图上寻找新的人生坐标。
李建泉/摄影报道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

手机话费准不准 谁说了算?
新华社记者 南辰 陈玉
  日前,甘肃白银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当地两家移动电话运营商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理由是:两商家对手机通话计时超长。两商家不服,将质监局告上了法庭。通话计时监管问题,由此引起人们强烈关注。
  事实上,通话计时计费问题近年来一直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今年3月20日至5月20日,甘肃省消协接到通信服务类投诉125起,其中15起涉及价格和计量问题。麻烦的是手机通话计费属于高科技,不像在菜市场买菜,找台“公平秤”就能核实斤两。手机话费的“公平秤”该到哪里去找呢?几年前,移动电话运营商曾采取提供通话计时计费单的办法,以消除部分移动电话用户对通话费用的质疑。但是,如果计时计费单本身可能就有问题,消费者怎能给予信任?我国固定电话用户2.26亿户,手机用户2.21亿户。如果通话计时计费装置不准的话,这可不是个小问题。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服务热线

投资信托计划有哪些风险与收益
  问:投资信托计划有哪些风险和收益?
山东烟台 高宇
答:信托计划的风险和收益取决于信托投资的使用方向及投资项目的选择、信托产品的设计以及受托人的理财能力等。信托业重新清理整顿后,全国16家信托公司推出了近30款信托产品。如,北京国投CBD项目,信托资金用来向土地储备分中心提供信托贷款,由朝阳区政府统筹安排资金偿还贷款本息。信托产品大部分采用贷款的方式,投资方向主要是市政建设、房地产开发等较为稳健的项目,且附以强有力的保证条款,以低风险、低收益的“双低”特点为市场定位,收益率大多是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确定。风险与企业债券接近,收益率高于企业债券、国债和银行存款。建议投资人在判断信托投资的风险和收益时,除了注意信托资金的用项和相关保证条款外,重点还要看受托人的社会信誉和理财能力。
山东省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各地新闻点击

南京大学 首家“学士后流动站”建立
  本报南京6月13日电 日前,南京大学建立全国高校首家“学士后流动站”,主要接收本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有创业热情和创业项目的在校研究生和少数优秀高年级本科生。 顾兆农 罗静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各地新闻点击

黑龙江
 建成首家废旧电池存管中心
  本报哈尔滨6月13日电 记者汪波报道:黑龙江废旧电池存管中心6月11日正式启用,每年可减少5000万只废旧电池造成的环境污染。这是我国首家对废旧电池实行无害化集中存管的环保设施。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各地新闻点击

上海
 种虫草像种蘑菇
  据新华社上海6月13日专电 (记者冯源)北冬虫夏草在自然界里要大半年时间才能长成,而在温室里只需45天,就像种蘑菇一样。上海大中生物种苗有限公司每年可培养出500万瓶鲜活的北冬虫夏草。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

安阳——十五名被困矿工全部遇难
  新华社郑州6月13日电(记者古文洪)记者13日从现场抢险指挥部了解到,发生特大透水事故的河南省安阳市安利煤矿又找到6名遇难矿工的尸体。至此,证实事发时被困井下的15名矿工已全部遇难。
  5月24日,这家乡镇有证煤矿在维修过程中发生透水事故,经紧急抢救,有27人升井脱险,15名矿工被困井下。事故发生后,河南省有关方面负责人迅速赶到现场,组织当地所有煤矿方面的专家和救护队参与抢险,全力以赴抢救被困矿工。
  目前,15名遇难矿工的善后工作正在进行之中。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也在调查中。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金台数据

全国现已下达防洪建设资金100多亿元
熊德 朱剑敏/编制(新华社6月13日发)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人物

他没有双手,却在一座荒山上抚育出380多亩杉树林,被评为“绿化祖国突击手”。这片森林给了他生活的希望,也让他承受着绵绵不尽的艰难与辛酸——
陈祖敏:植树能手的希望与艰辛
本报记者 孙海涛
  陈祖敏用胳肢窝夹着锄把上端,断臂夹着下端,锄头只能举到离地1米左右的高度,一下一下慢慢地挖坑。别人两三下,他要十多下才能挖个小坑。然后,他跪在地上,用断臂扶住树苗,回填细土、拍实、踩紧、浇水……
  在守林小屋旁,陈祖敏熟练地向记者一行演示着当年植树时的情景。然而,这位一天能种上百株的没有手的植树能手,抚育出的380多亩杉树林,一夜之间与他若即若离。
  奋斗
  失去双手和右眼的他,一度万念俱灰。他从种树中找到了生活的意义,把心血倾注在那380多亩荒山的绿化上
  我们在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坡贡镇凡化村找到了陈祖敏的家。
  50岁的陈祖敏看上去精干壮实。尽管上肢从小臂处截断,右眼失明,但他动作仍很麻利,生活能基本自理。
  26年前,陈祖敏高中毕业,那时他是村里仅有的两个高中生之一。为庆祝自己即将参加工作,他用玻璃瓶装满炸药到河里炸鱼,没料到瓶子在手上爆炸,他顿时人事不省,倒在血泊里……
  他痛不欲生,昏昏沉沉睡了一个多月。母亲一直守护在身边,最终打消了他轻生的念头。
  1986年,他贷款6700元,卖掉了家里分在自己名下的房子,加上两个朋友入股,凑了4万多元钱,承包了附近石莲村两个村民组60多户人家的380亩荒山种植杉树。
  他雇来村民帮忙,自己也参与平地、挖坑、种树。想植树却没有手,他就用双臂代替。不久,腋下和断臂处磨破了皮,渗出血水,他缠上布条接着干。渐渐地,腋下和断臂处都生出了老茧。
  与命运抗争,他胜利了。4年里,他种下了近40万株树苗,覆盖了整座山。望着那充满无限生机的杉树林,他心中时有一种豪气,他感到生活的充实,更把那片树林当作自己的生命。
  1991年,他被团中央、林业部、全国绿化委员会共同授予“全国青年绿化祖国突击手”称号。
  一晃就是8年,满山杉树已是浓荫蔽日,最大的树已有30厘米粗。省林业厅来人看了这片森林,估计价值在60万元以上。他成了当地最富有的人。
  挫折
  突然有一天,他的承包合同被终止,没有谁来对这片树林进行估价、分配、兑现,而他则被赶下了山
  命运的转折,始于1994年那次抚育间伐。
  第一次间伐,他雇人砍了4000棵锄把粗的小树准备1元钱1棵出售。此举引起享有分成权利的发包土地的两个村民组的不满。他们说这事应事先和他们商量,卖的钱也应该按比例分配。陈祖敏则说分成指的是最后成材的大树,抚育间伐不应算作共同收益,双方各执一词闹到县林业局。接待他们的副局长十分生气,说间伐应事先报告林业局。这是违法砍伐,并当场作出处罚:没收间伐的小树,终止双方承包合同。
  陈祖敏不同意这样简单处理,认为即使自己有错也只该受罚,不能随便终止合同,但和村民组赌着一口气,还是听凭县林业局和司法局办理了终止合同手续。
  土地承包合同终止了,却没有谁来对这片树林进行估价、分配、兑现。收回土地的两村民组既不和陈祖敏谈兑现的问题,也不和他划分树木。找到镇里和林业局,都说这些事他们管不了。结果一切照旧,只是陈祖敏不能再住在别人的土地上,他被赶下了山。
  根据合同,陈祖敏与2个村民组的分成比例分别是5∶5和7∶3,陈祖敏占大头。可是既然分不清哪些树是别人的哪些树是自己的,他就不得不全管起来。
  “他们可以不管,我投了资却不能不管。”他无可奈何地说道。
  陈祖敏住在镇上,离他的山林有5公里。由于生活穷困,没钱雇人护林,只能每天自己上山巡查一遍。吃了早饭出来,晚上才能回家。即使这样,也挡不住偷伐盗砍的村民。“你就是逮住了,又能怎么样?你能说清哪棵树是自己的?”
  陈祖敏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被拖了8年,他不知道哪天是个头。
  艰难
  他已经很久没有吃肉了,镇政府招待我们吃午饭,我们叫上他。他不吭一声,埋头猛吃,几个盘子的残汤都倒来拌饭吃
  陈祖敏家沦为村里最穷困的人家。
  下山后,陈祖敏一家5口挤在他大哥的两间黑暗潮湿的破板房里,屋里没一件像样的家具,两床被子破成了絮网。我们特地看了一下,米缸、油罐都是空的。“没办法,这几年手头越来越紧,好不容易弄点钱,每天都是现买现吃。”陈祖敏挺难为情地说。
  粮食紧,也喂不起猪。几年前,弟弟因故丧生,弟媳出走,两个孩子又都留给了陈祖敏抚养,他的生活更加窘迫。不得已,他开始隔段时间砍棵树,卖了勉强度日。我们曾在县林业局听说,他现在已经由“植树模范”变成了“砍树模范”。他苦笑一下:“我若是舍得砍,会是这般景况?”
  镇政府招待我们吃午饭,我们特地叫上陈祖敏一同去。桌上摆着炒猪肝、炒猪肚、炒腰花好几个菜,陈祖敏摸出个橡皮圈箍在手臂上,又摸出把勺子插进去,不吭一声,埋头猛吃,一会儿就满头大汗。末了,几个盘子的残汤都倒进了碗里。那馋油荤的模样令人心酸。
  也许因为残疾,使他反而生出高傲。他遇事从不求人,平时教育孩子最多的也是要自立自强。因为对他这样的人来说,每一个刺激都会痛如蜂蜇,而每一点小小的慰藉都会暖如春阳。
  希望
  偷砍盗伐令他气愤,而求助无门更令他心酸。可是问他最想做的事,他说还是种树
  1月5日,陈祖敏的林场遭到最严重的盗伐。附近一伙村民趁着大雪天,一次就盗伐了几十棵直径30厘米以上的大树。山上到处可见留下的新树桩,从山上往下放木的山崖下,被冲出了一个大坑。当陈祖敏赶来时,一切都已干完,只留下遍地的脚印和丢弃的树梢。
  陈祖敏独自一人顺着脚印找到了几户可疑人家,之后在赶场天拿着树梢去对在市场上出售的木材,结果至少证实了一个偷树的人。1月8日,陈祖敏到县林业局反映,林业局说4天后来林场查看,结果没来。次日,陈祖敏又上林业局,局里让他找林业派出所,一位副所长说:“太忙,没时间。”陈祖敏出来就到县政府递上了报告。第二天,派出所的人来了,老大的不高兴:“你应该叫县长来嘛,怎么还是叫我们来处理?”
  来到嫌疑人家,当事人不在家。派出所留了张条,叫他去所里一趟。“可是直到现在也没个结果。”陈祖敏说。
  陈祖敏从家里去趟县城要花28元的车费。此后,他就靠打电话催问。催得多了,对方一听声音就挂断电话。
  我们来到陈祖敏曾经在山上生活的家。“家”的屋顶已经塌了,墙上长满了青草。屋里堆放着盗树者丢弃的树梢,碗口粗的树梢有上百根。
  站在山顶环顾四周,3个村庄都在山脚,掩映在绿荫之中,流水潺潺,一片美丽的风光。而这位没有手的护林人却是生活在几公里外的地方。
  陈祖敏也向镇里反映过盗树的问题,请镇长去两个盗树最厉害的村里打声招呼。可镇长说:“你把砍的树扛来,把人抓来,我肯定处理。”一些盗树者欺负他没手,有时见他追来也敢不紧不慢地离去。他说:“偷树的人想占便宜我都想得通,想不通的是镇里和林业局怎么就管不住。我该找谁呢?”说到这儿,这个硬汉子哭了……
  陈祖敏因为种树而获得过幸福,也因种树而备尝辛酸。可是当我问他以后想干什么时,他沉吟良久,说:“就我的情况和愿望来说,最适合也最想做的,还是种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