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5月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要闻)
专栏:

  双手托起生命之舟
——访北京军区总医院抗击非典一线病房医护人员
丁伟 张梅珍 夏九头
  北京军区总医院非典隔离病房楼前,一幅巨型标语赫然入目:用我们的双手,托起您的生命之舟。这里收治的地方非典病人和疑似非典病人,病情100%有好转,无一例死亡,其中一名病人已经康复出院。
  电话穿过这没有硝烟的战场,我们采访了几位医务人员。
  “谁也别跟我争,我有了经验告诉你们”
  采访隔离病区的于忠和主任非常困难,我们等候了3天。直到4月29日晚上,她才有时间通话。听筒中隐约传来护士的声音:“主任,小心您的吊瓶。”这时,我们才明白,于忠和累病了,她打了两天吊针,现在是利用输液的空隙向我们介绍情况。
  4月7日,北京军区总医院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成立隔离病房。呼吸科副主任于忠和当时正准备住院。去年,她左膝外伤,髌骨粉碎性骨折,打了两根5厘米的钢钉,上楼腿不能打弯,一瘸一拐的,现在应该取钉了。她还计划利用住院时间,抓紧申报国家级的科研课题。听到疫情,就像听到了命令,于忠和立即向党委请战。
  这位老红军的女儿走马上任,与她同时报到的还有8个科室的10名医生、护士,他们中,90%是共产党员。
  第一个战役是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组建隔离病区。由于病房没有专业的隔离设施,要想建起能治疗传染疾病的医疗单元,一切得从零开始。最关键的是修三道防护墙,把病房分成三个隔离区: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
  7个日日夜夜,隔离病区建成了。第一批病人住院了,于忠和语气坚定地说:“第一个夜班我来值,谁也别跟我争,我有了经验告诉你们。”她既当主任又当医生,每个病人都要亲自检查才放心。
  和过氧乙酸打交道,尽管戴着30层的纱布口罩,也挡不住呛鼻的气味,常常是鼻涕、眼泪、汗水一起流
4月7日那天,28岁的骨科护士张晶特别高兴,她男朋友打电话说晚上约会。这时,护理部来了紧急通知,抽她到隔离病房,担任护士长。面对两个几乎同时到达的消息,这位去年被批准为预备党员的姑娘,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投入工作。
  对传染病护理,张晶只是在护校课本上读到过,没有一点实践经验。从医疗用品的领取、床单被褥的更换,到病区设施的维修、患者饮食的订购,她整天忙碌,常常顾不上吃饭。55公斤的体重,十几天就减掉了3公斤。
  压在张晶身上的另一副重担是防止交叉感染,确保医护人员自身健康,因此,定时消毒成为一项硬性规定。病房每天采取3种药物进行6次“交替式空气消毒”,用消毒液擦洗桌、椅、床、墙;病号服、工作服必须经过浸泡才能外出洗涤;生活垃圾、医用垃圾必须经过照射才能倒掉;患者的粪便也要用专业药水浸泡一小时后才能冲入下水道。张晶终日和过氧乙酸打交道,尽管戴着30层的纱布口罩,也挡不住呛鼻的气味,常常是鼻涕、眼泪、汗水一起流。张晶平静地说:“这就是战场,这就是考验,我真正懂得了救死扶伤的含义。”
  “只担心父母,他们都是80多岁的人了,但危难之际,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副主任医师樊晓宁是隔离病房中的老大姐,今年52岁。本来,凭年龄50岁以上这一条,她有充分理由不去一线。但樊医生说:“我有15年治疗结核病的经验,抗洪、救灾也没落下我,这次也当仁不让。”组织上问她有什么困难,她也实话实说:“女儿上大学了,我不担心,只担心父母,他们都是80多岁的人了……但是,危难之际,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樊晓宁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她是戴着护腰走进隔离病房的。抬床板,搬仪器,脏活累活她都和年轻人一样抢着干;值夜班,收病人……最让她为难的是运用微机书写病历。以前在门诊开处方,只用手写,她是出了名的快手,现在敲键盘,连单击、双击都分不清,急得满头大汗。几天下来,她终于能够独立运用微机完成病历书写、开医嘱等系列操作了。
  “妈妈半个月没回家了。想妈妈的时候就看看相片。我爱吃妈妈做的饭……”
  采访护士韩春红之前,我们先采访了她8岁的儿子杜泽伟。“小伟,你在家做什么呢?”“我一个人在家看电视。妈妈半个月没回家了。”“想妈妈吗?”“当然想了,想的时候就看看相片。我爱吃妈妈做的饭……”韩春红说: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没有任何经验。一进污染区,我们就不敢喝水,生怕上厕所穿脱隔离衣耽误时间;防护罩从头到脚,里外三层,密不透风,十几个小时下来,捂出了红红的疹子;戴着厚厚的口罩操作,常常感到气不够用,不自觉地张口呼吸;输液、抽血、打针、呼吸机加氧等,都是与病人零距离接触,危险就在身边。
  韩春红说,在这里工作的同志都很优秀,陈力强医生抛下新婚的妻子,在急诊一线工作了一个多月,4月份又到我们这里上班,不讲任何条件;阮新建医生为了到隔离病房,放弃了一年一度的职称考试,无怨无悔;护士郭鸣是个“智多星”,提出6条合理化建议,抢救病人时连轴转了40多个小时;护士刘建华,今年30岁,已经装修好新房,准备“五一”结婚,因为工作主动推迟了婚期;护士李晓霞身材娇小,用担架抬着病人,跑得特别快……  


第2版(要闻)
专栏:

  卫生部公布医院非典感染控制新指导原则
  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 卫生部日前公布《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院感染控制指导原则(试行)》,要求医院必须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和防护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新的指导原则提出6条基本要求。
  1.医务人员要加强学习,掌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及时发现病人;要学习、掌握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知识和措施。
  2.医院在易于隔离的地方设立相对独立的发热门(急)诊、隔离留观室,指定收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医院设立专门病区。室内与室外自然风通风对流,自然通风不良则必须安装足够的通风设施(如排气扇),禁用中央空调。使用单机空调的消毒按照《关于做好建筑空调通风系统预防非典型肺炎工作的紧急通知》有关规定执行。
  3.坚持首诊负责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和疑似病人应当转到指定医院进行治疗。
  4.医院要重视消毒隔离工作,各部门要密切协作,确保消毒隔离措施和防护设施落实到位。要定期做好消毒监测,保证消毒效果。
  5.医院要合理安排医务人员力量,增强医务人员体质,避免过度劳累。
  6.医院普通诊室和其它病区要注意环境卫生、通风换气,做好消毒、清洁工作。
  新公布的指导原则是在总结前一阶段防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原《医院收治非典型肺炎病人消毒隔离工作规范(试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医院非典型肺炎诊疗工作中防治交叉感染工作的紧急通知》停止执行。


第2版(要闻)
专栏:众志成城 战胜疫病

  内蒙古严防非典向农牧区扩散
南昌市群防群控抗击非典
  本报呼和浩特5月5日电 记者吴坤胜报道:选派干部下乡指导和监督、动员农牧民“村自为战”、建立群防群控网络、重点防控返乡人员……内蒙古自治区根据农牧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医疗条件差、农牧民防范意识薄弱的情况,采取有力措施严防和阻断非典向农牧区输入的途径,确保1400万农牧民不受非典危害。
  自治区党委、政府要求突出抓好农牧区中小学、集贸市场、农畜产品批发市场等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通风、消毒、监测等防范工作,对现有的非典患者、疑似人员和有可能从其他地区输入的传染源,分兵把守,一个也不放过。自治区防治非典指挥部为12个盟市配备了专用车辆、呼吸机等防治设备和防治药品,并在资金上给予支持。
  为防止通过交通工具和人员流动把病源带入农村,呼和浩特市抽调上万名人员,在全市所有出城口设立了车辆消毒站,对过往车辆进行消毒,为过往驾驶员及乘客测体温。巴彦淖尔盟派出行政督查和流行病调查工作组,对重点疫区进行拉网式排查,形成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劳务输出大盟的乌兰察布盟,对全盟10多万外出打工人员进行统一调查管理、登记造册、健康检查、体温测量、隔离排查。
  本报讯 领导吃住在县区;擅离职守、临危退缩的共产党员开除党籍;茶楼、网吧和歌舞厅等公共娱乐场所全部停业;外来、返昌人员全部登记排查;120急救系统、定点医院严阵以待……作为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南昌市全力阻击非典。
  南昌市通过发放、回收《来(返)昌人员登记表》,排清全市外来的、回来的、在外的、在家的四种人群的健康状况,做到了心里有本“明白账”。同时,做到外堵:即通过一封信、一个电话、一句问候,劝阻在外人员为了家庭和社会的安全,暂时不要回昌;内堵:即堵住火车、汽车、飞机、轮船、货车、外车、宾馆饭店、城市居民、农村村民等九道关口。对外来(返)昌人员一律要问清来意,并进行医疗检查,对可疑人员还将留观12天以上。对外来进入或经过该市的车辆,公安、交警、防疫等部门24小时设卡、控制入口,重点检查。
  目前,南昌市开设的5部市级咨询电话24小时接受市民咨询。一些购物中心、宾馆、酒店也对营业场所和通风管道进行了消毒。 (洪新轩)


第2版(要闻)
专栏:

定风波
周克玉
  今年以来,非典突然作祟,广大白衣战士日夜奋战在与病害斗争的第一线。钟南山院士、姜素椿老教授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我读着他们的事迹,心潮难平,欣然命笔:
硝烟虽无惧恨多,病魇突袭奈若何。自信人间无绝路;且看,众志成城战风波。
  粤海挺身无畏人;高呼,奋起击鼓谱壮歌。更有军营老黄忠;英雄,大智大勇歼恶魔。


第2版(要闻)
专栏:

  北京农村构建非典防护体系
  本报北京5月5日讯 记者赵兴林报道:面对非典蔓延,北京市积极构建农村非典防护体系,在农村建立健全预防、治疗、监督网络,向农民宣传防护知识,发放药品和口罩等,卫生防疫部门积极储备防控非典所需用品,并组织开展卫生清扫工作。
  密云县石匣村组织的“党员值勤岗”、界牌峪村的党员消毒组、东关村的“三八”党员积极分子服务队,初步形成村村设岗,校校建档。怀柔区药监局会同8部门,积极组织一批防护隔离衣、紫外线杀菌灯、消毒液和口罩等。
  京郊农村还对进入郊区的车辆、司机和乘员严格进行登记,对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并对车辆和人员进行消毒。此外,全市80座大小水库都已进入隔离状态,停止各类旅游活动。


第2版(要闻)
专栏:

  5月5日,第一军医大学医疗队抵京。至此,全军和武警部队支援小汤山非典定点医院的1200名医务人员全部抵达北京。图为该医疗队队员在出发仪式上宣誓。(李洁军 何国平/摄影报道)


第2版(要闻)
专栏:各方协同 共抗非典

  各地采取有力措施支援阻击非典
  河南 本报郑州5月5日电 记者戴鹏报道:5月3日,河南省纠正行业不正之风领导小组下达紧急通知,要求相应部门以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河南段为重点监控路段,严查公路“三乱”,确保防治非典物资和蔬菜运输的“绿色通道”畅通无阻。
  对于通过收费站的运输蔬菜等鲜活物品的车辆,在进行必要的疫情检查、登记和消毒后,要优先安排通行,有条件的收费站开辟“绿色通道”专用收费道口;对于运菜车辆,除收取车辆通行费外,交通部门一律不得检查和罚款;对挂有交通部制发的“防非典紧急物资运输特别通行证”的运输车辆,免交车辆通行费,可行驶军车通道。
  福建 本报福州5月5日电 记者江宝章报道:福建省物价局、省财政厅、省卫生厅日前发出紧急通知,从5月2日开始,严禁在防治非典强制消毒中向服务对象收费,违反者将予以严厉处罚。
  连日来,福建各地物价部门对辖区内预防非典的商品价格和服务行为进行了重点检查,严防各种乱收费及抬价行为。福州市价格监督检查机构查出11家零售药店存在价格违法行为,检查人员对违价单位处以500—5000元罚款,总金额1.32万元。
  天津、南京 本报北京5月5日讯 记者赵永新报道:连日来,全国各地环保部门和有关环保企业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支持北京市做好医疗废物处置工作,以阻断非典二次污染。
  北京市环保局采取多项措施,确保医疗废物安全处置。但是,北京市一些医院的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一时难以满足需求。同时,防护非典的工作服、手套、紫外线灯具等物品供应紧缺。天津市环保局闻讯后,立即与有关厂商联系防护物品的供应问题。日前,有关防护物品已顺利分发到战斗在一线的环保工作人员手中。此外,由南京市环保部门联系的6台垃圾焚烧炉日前在北京投入使用。
  吉林 本报长春5月5日电 记者江山报道:吉林省投入科研经费100万元,紧急启动非典防治科技攻关项目。科技攻关专项有8个项目,包括:扶正除疫汤预防非典新制剂研究、参众花草汤预防非典的临床研究、重组人干扰素滴鼻剂、干扰素与人参二醇皂甙合用防治非典的临床研究、防病毒药物口罩研制、非典抗原抗体生物质谱研究、吉林省防治非典特供信息平台建设等。
  湖北 本报讯 随着北京非典疫情严重,北京出现了超常量购买包括食盐在内的生活用品的突发情况。4月23日至25日仅3天时间,北京市盐业公司共销售小包装食盐7247吨,相当于平常一个半月的销量,首都碘盐告急。
  地处湖北省的中盐宏博集团发挥中直企业生产、设备、技术、信息、物流等优势,全力投入紧急生产、运送小包装碘盐的战斗。生产系统24小时运作,确保产量、质检部门全程监控,确保食盐质量达到国家一级盐标准。近日,该集团第一批150吨碘盐顺利抵达北京,有力地支援了首都的非典防治工作。
  (任晓刚 张启明)
  大连 本报大连5月5日电 记者王科报道:大连市防非典科技攻关课题组日前成立,“冠状病毒基因漂移及非典型肺炎预警防治系统的应用研究”等防非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同时紧急启动。由大连市科技局会同卫生局、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等多家单位联合组成的这个课题组,将重点围绕非典的防治诊断、药物筛选等开展科技攻关,目前已落实一期启动资金120万元。


第2版(要闻)
专栏:预防保健之窗

  夏季如何防非典
  据新华社上海5月5日电(记者罗新宇)5月6日“立夏”,在夏季如何预防非典?记者采访了上海市防治非典专家咨询组成员、上海华山医院的潘孝彰教授。
  首先,夏天不是安全期。一些群众认为,夏天一到,在高温下病毒的活力就会降低,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夏天流行的病毒也很多,呼吸道、肠道流行病也很多。
  其次,要特别注意防治消化道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非典也可以通过消化道来传播。在香港,65%的非典患者有腹泻。在夏季到来之际,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
  第三,及时清除垃圾,灭杀苍蝇幼虫。蚊子不会传播非典病毒。不过,苍蝇有可能通过消化道传播病毒。潘教授提醒广大居民,要及时清除垃圾,对粪便做无害化处理,对未能及时彻底清除的孳生物,要用有机磷杀虫剂杀灭。
  第四,注意通风。因为通风可以把病毒稀释到最低浓度。进入夏季后,空调的使用频率上升,因此要注意及时清洗过滤网,开空调时,要注意间断通风。在一些单位和大型活动场所,最好停开中央空调。
  第五,要勤洗手。因为夏季手沾污的机会增多,所以通过消化道传播的可能性大大加剧。同时,卫生间也要加强消毒,但是对一般房间则不宜过多消毒。


第2版(要闻)
专栏:

  看不见的战线
本报记者 安洋
  这是一条常人看不见的战线,但这里同样是抗击非典的战场。
  从3月7日太原市出现第一例非典患者起,太原市特种垃圾管理处的职工就感到了身上的重担和危险:及时处理全市104家医疗单位每天产生的约50吨医疗垃圾,是他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太原市特种垃圾管理处仅有20多名职工,其余的都是聘任的临时工。随着非典在太原市蔓延,坚守岗位的清一色是正式工。处长亢铨午选择了最危险、最辛苦的岗位——清运车司机,装卸运输都是他。其间,他的岳母不幸去世,别人劝他回去看看,他说,“我对岳母的感情和亲生父母一样,可这个时候,我是处长,我不上谁上?”
  在这个非常时期,医疗垃圾和平时不一样,谁去装卸垃圾桶谁就等于选择了危险。聘人的薪金一涨再涨就是没人应聘。平时不爱多说话的傅根赢说:“处长,别犯难了,也不用花钱找人了,我干!”
  年过五十的傅根赢有他自己的理由,“这里我年龄最大,论资排辈也到我了,保护年轻人,等于保护未来呀。”就这样,傅师傅每天穿着隔离衣,把几千个一次性医用垃圾专用容器一一密封,再有条不紊地装车卸车。
  焚烧炉是医疗垃圾的葬身之地,也是最终和最重要的环节。为了确保这个环节不出一丝一毫的问题,生产部主任李亮维索性住在了东山上的焚烧炉旁,寸步不离地守着这座温度高达800摄氏度至1000摄氏度的火炉,亲自把关、亲自检修、亲自调度。有时,他忙得一天都顾不上喝一口水,一天都没有时间及时上厕所。他说,“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打个盹都容易出事。”就这样,焚烧炉做到了及时焚烧、及时检修,没有耽误过一天。


第2版(要闻)
专栏:每日疫情通报

  卫生部公布非典型肺炎疫情
至5月5日我国内地累计报告4280例(附图表)
  ①北京排除原临床诊断病例4例。
②河北剔除原重报疑似病例1例。
③、④内蒙古剔除原重报临床诊断病例1例,恢复疑似病例1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