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5月30日人民日报 第14版

第14版(健康时空)
专栏:

社会学观察——
应对非典疫情下的心理恐慌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 冯仕政
  编者按:人在面临突发性危机时,个体总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焦虑不安、绝望无助甚至歇斯底里等心理反应,进而可能做出哄抢、排斥、攻击、伤害等社会性非理性行为。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作“恐慌”。放眼中外,可以发现,危机事件出现时往往会伴随着恐慌现象的发生。
  同样的,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在祖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心理恐慌,无形中增加了防治工作正常开展的变数和难度。因此,以理性的态度认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探求有效的解决之策,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本版从社会大健康的角度出发,特约请专家撰写了这篇文章,对这种现象作一社会心理学的剖析,以飨读者。
  如何看疫情中的心理恐慌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恐慌是人的正常反应。然而,人类的恐慌心理固然有其生物性和本能性,但在本质上,它是一种有别于动物心理的高级社会心理。因此,我们应着眼于恐慌心理的社会性,从社会因素中寻找恐慌心理的根源和对策。
  恐慌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信任危机
  从社会学角度看,恐慌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信任危机,是个体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丧失信任之后的应激性反应。人生在世,必然也必须对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保持一定程度的信任。危险是随时存在的,但通常情况下,环境中的危险是相对稳定的。经过长期的体验和学习,人们可以预测和规避可能发生的危险,人与环境便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这种信任关系保证了人类生活的安宁和祥和。比如,我们正是由于相信马路一般不会塌陷,所以才能够坦然地走在马路上;相信医院是救死扶伤之所,所以有病自然想到去医院。一个人如果总是担心马路会垮塌,总是怀疑医院的安全性,那他的生活就没有安宁可言了。
  一旦发生危机事件,人与环境间这种和谐的信任关系就会被打破。所谓“危机”,就是环境中的风险结构突然改变,变得不可预测,通常的风险规避措施突然失去效用。这样一来,环境就不再是生活的安乐窝,而成了一个充满危险的陷阱。比如这次非典疫情中,平时大家非常信任的很多事物,一下子成了非典可能的传播途径:到图书馆借书可能因书而发生交叉感染,坐公共汽车可能因人与人之间距离太近而传染……病毒似乎无孔不入,危险似乎无处不在,人们无法不感到惶惑、焦虑、绝望或无助。有时,这种心理经过某种偶然因素的激发,就会爆发成恐慌,再经过相互暗示、模仿、感染,又会演变成更大规模的集体恐慌。这次北京非典危机的演变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广东、香港发生疫情时,北京市民觉得非典还很遥远。但随着一些小道消息的传播,民众心理开始紧张。到4月20日疫情完全公开后,这种紧张心理猛然加剧。后来在“封城”等谣言的震动下,这种紧张心理终于迸发为持续两天的集中抢购风潮。
  心理恐慌比灾害本身危害更大
  社会学研究表明,心理恐慌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且往往比灾难本身危害更大。
  从个体角度讲,恐慌会造成个体认知混乱,判断能力和反应能力降低,反而不利于有效规避风险。据报道,这次非典疫情发生后,宁夏有8位住院病人,因为恐惧非典,不顾医生劝阻,坚持出院回家,结果因延误治疗时机不幸病逝。5月20日,山西一位患重感冒的农民误以为患了非典,竟服毒自杀。之所以发生这样的悲剧,正是因为恐慌使他们丧失了理智。不仅如此,恐慌还会造成生理功能紊乱,使身体免疫力下降,不但不能规避非典,反而增加染病的风险。特别是一些心因性疾病患者,精神紧张本身即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从社会角度来讲,恐慌轻则造成社会波动,重则造成社会骚乱。面对非典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抑制社会流动,减少交叉感染,是最有效的非典防控措施之一。然而,疫情发生后,大批民工不听劝阻,纷纷回家“避疫”,给疾病控制带来很大困难。还有一些地方,则因恐慌而导致社会骚乱。如河北某县一些不法分子竟然要放火烧掉作为非典隔离区的宾馆,宣称要烧死那些“非典人”!而事实上,这些让他们恐惧万分的所谓“非典人”,不过是一些与非典患者有过接触的人。但在恐慌的驱动之下,这些不法分子丧失理智,进而丧失社会责任感,以致做出疯狂之举。
  三层次健全社会信任机制
  既然恐慌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信任危机,那么,防范和化解社会恐慌的治本之策就是建立健全社会信任机制,建立或恢复人与环境之间的信任关系。这包括3个层次:制度、人格和技术。
  制度层次:建立健全包括危机处理、社会整合和社会保障机制等社会制度
  现代社会是高度制度化的社会,制度环境是每个人最重要的生活环境。个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绝大部分社会资源都是按照某种制度规则配置给个人的。健全的社会制度,意味着个人能够及时、足额地获得应对危机所需要的社会资源,从而提高应对危机的信心,免受恐慌的困扰。这是克服社会恐慌的最长远、最基本的对策。
  首先是建立健全危机处理机制,包括危机的预警、应对和善后机制。现代社会是高风险社会,有了危机处理机制,就能及时早期发现、识别和善后规避社会风险、弥补创伤和损失。这次非典疫情,由最初的一两个患者演变成波及全球的危机事件,暴露了我们在危机处理机制方面的诸多不足。不久前,我国政府出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鉴往知来,只有建立健全社会危机处理机制,才能有备无患,临危不乱。
  其次是建立健全社会整合机制。这次非典事件表明,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各个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唇齿相依,只有整个社会万众一心、和衷共济才能战胜非典。然而,我们以往的一些制度是排斥性、歧视性的,造成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隔离,进而导致互不信任,一旦发生危机,就会转变成恐慌。这次非典疫情中,尽管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很多民工仍很恐慌,急欲离开,一些民工甚至带病回乡,表示“死也要死在家里”。为什么?我国长期实行的户籍制度,导致“城里人”和“乡下人”互相隔离,民工虽然在城市里工作和生活,对城市是羡慕的,但又是陌生的,甚至有点恐惧,以至发生这样的怪现象:你承诺给他的条件越优惠,他越觉得背后有阴谋,越要赶紧逃离。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指责民工素质太低,缺乏社会责任感,而应该建立健全社会整合机制,取消那些排斥性的制度,增进社会团结和了解,才能真正做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第三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后顾之忧也是造成社会恐慌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保障机制很不完善,社会保障水平低,覆盖面小。特别是农村,很多地方连基本医疗条件都无法保证。所以,当非典袭来时,一些患者由于担心高额的医疗费用而讳疾忌医,甚至从医院逃跑。目前,政府规定凡患有非典者费用一律免费,这有助于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从而缓解社会恐慌。
  人格层次:提高广大民众特别是干部的素质
  个人素质,包括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和知识水平,对于防范和化解社会恐慌具有重要作用。这次非典事件中,一些人制造和散布谣言,造成或加剧了社会恐慌。反过来,对于高素质的人,就会“谣言止于智者”,自然不会陷入恐慌之中。
  提高干部的素质尤其重要。在社会学中,关于恐慌有一个“紧急规范”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群在面临突发事件时,通常会产生一种“紧急规范”。“紧急规范”一旦产生,就会对其他人的行为起到导向作用。比如在发生火灾时,如果有人提第一桶水来救火,这个行为就成为“紧急规范”,大家就会冷静下来,跟着去提水救火;相反,如果有人第一个逃走,这个行为也将成为“紧急规范”,大家同样会仿效,争先恐后地逃跑。
  在非典危机中,领导干部必须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建立“紧急规范”的第一责任人。如果领导干部不负责任,畏缩不前,甚至临阵脱逃,就会造成或加剧恐慌气氛。相反,如果领导干部临危不惧、科学决策,则会使群众感到放心,有助于克服恐慌。因此,必须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一是政治素质,二是决策水平。这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政治素质的一次重大考验。
  技术层次:重视和发展危机干预的专业技能
  首先是要依靠和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加大投入,加紧非典疫苗和药物的研制。在这次疫情中,科学家在很短时间内就抓住了非典元凶———冠状病毒,并完成了基因测序、试剂研制等一系列工作,极大地安抚了民心。只有从医学上彻底战胜非典疫魔,才能彻底消除社会恐慌。
  另一方面,“科学防治”不应仅限于自然科学,同时也应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心理干预是克服非典恐慌时最应该采用的人文社会科学方法。必须加大心理干预的力度,提高心理干预的技巧。
  心理干预首先是要通过宣传和教育,让群体对可能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危机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以往一些部门和领导由于担心负面消息造成社会震荡,片面强调正面报道。殊不知,越是不报道负面新闻,民众对负面事件就越是缺乏心理承受能力。一旦负面事件溢出有关部门的掌握之外,就会造成更大的心理恐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及时主动地发布信息,并跟踪舆情,适时进行引导,不能消极地期待“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也不能消极地等待“流言止于智者”。现在农村尚未有发生大规模疫情的迹象,但我们也绝不能掉以轻心,而应加大宣教等干预力度,防止一旦出现疫情而导致大规模的社会恐慌。
  心理干预的另一方面,是对民众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增强必胜信心。从小的方面说,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好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宣传有关政策和知识,耐心地解答群众的疑问,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不能动辄采取高压政策或上纲上线。恐慌情绪是压不住的,越压越恐慌。在做这些工作时,应该考虑请专业的社会工作人员和心理治疗人员介入。
  从大的方面来讲,政府必须加强危机公关技巧。“危机公关”是为了保持秩序和稳定而采取的必要心理干预策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作秀”、“玩花活”。从这次非典事件来看,政府的危机公关技巧还有待提高。埋头苦干固然不错,但民众如果不知道政府在干什么,也不利于克服社会恐慌。
  健全社会制度、提高民众素质、发展专业技能分别是克服社会恐慌的长策、中策和短策,三者不可偏废。
  建立和谐的社会结构是根本
  通过这次非典危机,我们认识到:第一,个人与社会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没有健全的社会机制,个人连最基本的身体健康都难以保证。可以说,社会的健康与个人的健康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是“大健康”与“小健康”的关系。第二,社会问题绝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单靠自然科学技术是无法解决的。这次非典危机,表面上看是个医学问题,但背后其实隐藏着非常深刻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不仅要向自然科学寻求解决之道,更要向人文社会科学寻求解决之道。第三,整个社会必须协调发展。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重城市发展,轻农村发展;重科学技术进步,轻社会体制建设,或其他任何失衡的社会发展方式,结果都是危险的。
  总之,我们必须反省一些以往习以为常的深层思想观念,重新审视和刷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经济与社会的关系、政府与群众的关系、城市与农村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系。用一句话说:建立和谐的社会结构,才是克服恐慌的根本应有之道。


第14版(健康时空)
专栏:不吐不快

农民的“三忧”和“三盼”
曾维东
  近日,在下乡采访时了解到,广大农民对当前防治非典工作有“三忧”、“三盼”。
  一忧: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会携带病毒。当前,各地都有许多人在广东、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务工经商,而这些地方正是疫区,有些人为躲避非典或为帮助夏收等,纷纷返乡。广大农民很担心这些返乡人员中有人携带非典病毒。
  二忧:买到假冒伪劣防疫用品。口罩、消毒液等是预防非典用品,但仍有一些不法商贩利欲熏心,生产假冒伪劣和不合格的防疫用品。许多农民由于识假能力较弱,无法辨别,利益受到损害。同时,由于防非典用品俏销,农民还担心销售商会哄抬价格。
  三忧: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由于非典传染性强,许多人不敢外出,特别是不敢到广东、北京等疫区,不敢到饭店吃饭,不敢到公共场所买东西,不敢吃外地运回来的食品。
  很多农民对防治非典也有“三盼”。
  一盼:加强对打工返乡人员的控制和检测。首先,部分农民希望广东、北京等疫区要加强对打工人员返乡的控制,尽量少让打工人员返乡。其次,对已返回家乡的打工人员,当地政府要加强检查和监测、登记,必要的还要留观一定时间,以免病毒传播。再次,对于主要劳力已在外打工的农民家庭,当地政府要积极帮助他们做好夏收等工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二盼:加强对防疫用品的监测。首先,实行定点生产,派人全程质监,并向群众公布这些定点厂家和产品的商标、名称等,从源头上堵住假冒伪劣产品。其次,加强市场检查,各地工商、卫生防疫和药监部门要派出专门人员,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公布、查缴、销毁。
  三盼:尽快研制防治非典的药品。许多农民坚持预防为主的同时,也希望广大科研人员加快研制预防非典的疫苗和治疗的特效药,造福全人类,从而早日消灭非典,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第14版(健康时空)
专栏:

调查显示——
近五成人存在失眠问题
  失眠是“睡眠困难”的广义词,可表现为入睡困难;或无法维持睡眠状态,频繁醒来;或过早醒来;醒来时感觉未得到充分休息等。具体说,可能表现为其中的一种,也可能是几种的综合。
  失眠有3种基本类型:一是一过性失眠。可持续数夜,通常由于时差反应、暂时性压力过大、兴奋、患病或睡眠时间表的改变而引起。二是短期失眠。持续可达3周,通常因为经济困难、亲友去世、换工作或离婚等原因,处于持续性的压力状态或焦虑。三是慢性失眠,又称长期失眠。可持续在1月以上,失眠可能发生于每天晚上,大部分夜晚或每月中的数晚。慢性失眠通常由其他疾病或由不良的睡眠习惯引起,随着其疾病的治疗也可减轻失眠的程度。一过性失眠和短期失眠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恶化为慢性失眠。
  在由赛诺菲圣德拉堡民生制药有限公司在中国推出的“世界睡眠日”活动中,和中华精神学会进行了“赛诺菲睡眠流行病学”万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5.4%的人存在失眠问题,远比自认为有睡眠问题的25.5%的比例为高。睡眠障碍问题被低估,由此导致对人群中失眠发生情况的低估。
  据估计,超过半数的美国成年人也遭受着失眠的困扰。在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进行的一次调查中发现,58%的成年人自述每周至少有数天夜里会失眠,并且绝大多数被调查者确认,睡眠缺乏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极大影响:93%的人确认会影响其工作成绩;92%的人感觉会增加受伤的危险度;90%的人确认会引起人际关系恶化;86%的人相信会引发健康问题。
  失眠可以克服,但首先要找到失眠原因,健康状态和生活方式等可能是影响睡眠的根本。如果您有某种睡眠障碍,可向医生咨询,找到解决问题的良策。
(晓宜)


第14版(健康时空)
专栏:

小汤山流行拱手礼
  为了尽量减少互相之间的直接接触,避免交叉感染,北京小汤山非典定点医院里的人员之间不提倡握手,拱手礼悄悄地流行起来。这种传统的问候方式此时包含的是感谢,是拜托,是祝福……
  上图:相聚放射科参加会诊的几位非典专家互相行拱手礼。
  下图:患者王石向查完房的医生拱起双手。
(新华社记者 王建民 孙彦新摄)


第14版(健康时空)
专栏:医学瞭望塔

糖尿病控制:直击根本 全面预防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纪立农
  SARS是突发性病毒性传染性疾病,而糖尿病是慢性代谢性疾病,两者本就风马牛不相及,但作为一个多年治疗糖尿病的大夫,我却从SARS想到了糖尿病的控制。
  糖尿病是慢性进行性疾病,在很多时候,除了高血糖,患者基本上没有任何其他特别严重的症状,生活也可以照常进行。糖尿病的最大危害是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这相当于SARS患者从潜伏期到爆发的时刻。所以从根本上控制糖尿病的进程,预防这一糖尿病患者的“SARS突袭”,是控制糖尿病以及每一个糖尿病患者面对的核心问题。
  控制SARS的扩散要靠科学。目前控制SARS的蔓延已卓有成效,因为我们了解了它的传播途径和传染源,而且也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研发出针对SARS的疫苗或有效药物,从根本上消灭SARS。同样,控制糖尿病也要依靠科学知识。糖尿病的发生是因为人的机体内产生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不能被细胞利用,不能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转化到身体细胞中,使血液中的血糖含量升高。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患者的自身系统不能很好地控制胰岛素抵抗。而血液中的胰岛素含量一旦增高,就会产生损害血管壁的有害因子,日积月累,造成心脏病、高血脂、高血压,甚至是中风。
  有效解决胰岛素抵抗问题,建立一个健康的血糖、血压、血脂内部环境体系,就是从根本上控制糖尿病的发展进程,从而真正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最近,亚太地区糖尿病治疗指南把胰岛素增敏剂列为一线治疗药物,如文迪雅等,就是这一新的治疗策略的重要体现。一旦胰岛素能够进入细胞开始工作,即可将血液中的葡萄糖顺利转化到细胞内,机体就可以正常工作,不但能降低血糖,而且可降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通过调整心态和饮食、加强运动等来提高自身免疫力,是个人预防SARS的最好手段。同样,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也是控制糖尿病的关键,因为它们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防止心血管并发症。饮食控制和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因为肥胖会加重胰岛素抵抗。运动增加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降低血压。
  只要我们用知识武装自己,相信自己,相信医生,相信政府,不管遇到的是SARS,还是糖尿病,或将来其他的疾病,都将最终被我们战胜。


第14版(健康时空)
专栏:

首支中西药结合消毒剂问世
  本报讯 日前,国内第一支中西药结合消毒剂“南洋”牌艾氯洁抗菌气雾剂问世。本品取化学消毒剂三氯新与中药艾叶、薄荷的提取品配伍,其中三氯新由瑞士汽巴精化公司发明生产,是唯一经美国药典24版批准使用安全高效的消毒剂,湖北南洋药业在我国首个将它应用于气雾剂。目前,卫生部已将该消毒剂列入高效抗菌剂之列。该消毒剂气味清新,气雾喷射,无毒副作用,无腐蚀性,不含漂白剂,对金属表面及衣物织物可放心使用,同时也可直接喷洒于人体、宠物及用具和器物。(晓玲)


第14版(健康时空)
专栏:

亚宝药业捐赠北京高校防非典
  本报讯 日前,山西省亚宝药业向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捐赠了忍冬感冒颗粒、亚斯达、怡平青等该公司生产的药品,用于支持两所学校师生抗击非典。据悉,忍冬感冒颗粒的主要成分与国家公布的预防非典的中药处方基本相同,适应预防非典的需要,其次有确切的抗病毒作用,能有效防治感冒,防止非典借感冒之机侵袭人体。(南晓)


第14版(健康时空)
专栏:

运动健身的六个“最好”
林汉志 熊德 编制(新华社5月22日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