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5月29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十六大报告 贯彻十六大精神

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
总装备党委中心组
  主要观点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始终是共产党人的两项重要任务。80多年来,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和壮大,是与党大力加强主客观世界的改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必须积极探索和把握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主客观世界改造的本质特点和规律,确保主客观世界的改造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寓改造主观世界于改造客观世界之中,用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效推进改造客观世界的进程,这是推动事业前进的必然要求,也是干部成长进步的必由之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胡锦涛同志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十六大精神研讨班上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既是指导党和人民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也是指导共产党人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改造主客观世界的水平,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主客观世界的改造,是新形势下共产党人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始终是共产党人的两项重要任务。这两项任务是统一的。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进程中,主观世界可以得到磨炼和提高;只有使主观世界不断得到改造,才能更好地推动客观世界的改造。80多年来,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和壮大,是与党大力加强主客观世界的改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党所处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目标任务以及党自身状况的变化,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只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主客观世界的改造,才能继往开来,与时俱进,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庄严使命。
  从国际看,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形势逼人,不进则退。从国内看,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环境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和科技教育的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党的自身状况看,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执政已经有50多年,党员队伍、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党已经成为具有6600多万党员的大党,正处于新一轮整体性新老交替之中,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既给党的发展带来了新活力,也提出了新挑战。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两大历史性变化,集中反映了我们党80多年所取得的全部胜利和成就,也集中反映了我们党今天所面临的全部挑战和考验。这种考验,说到底,就是我们党能不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面对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要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使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迫切要求全党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加强主客观世界的改造,使党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团结奋进的坚强领导核心。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主客观世界的改造,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主客观世界的改造,是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和把握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主客观世界改造的本质特点和规律,确保主客观世界的改造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体现的党的先进性要求,是衡量主客观世界改造的根本标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我们党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实践,历来是围绕党的先进性要求来展开,朝着党的先进性要求来加强的。这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这就要求加强主客观世界的改造决不能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一定要把主客观世界改造的成效放到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去考察衡量;要求加强主客观世界改造的内容必须随着党的思想理论、方针政策、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因此,加强主客观世界的改造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只有全面准确地把握党的先进性要求与主客观世界改造的辩证关系,才能使主客观世界的改造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体现的与时俱进精神,是指导主客观世界改造的根本动力。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与时俱进是加强主客观世界改造的内在要求和动力源泉。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命运,也决定着主客观世界改造的成效。这就要求在主客观世界改造的过程中,正确认识时代的特征,把握社会前进的脉搏,洞察历史发展的趋势,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能够始终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客观实际;要求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按照实践要求和客观规律做好正在做的事情;要求把创新作为党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和改革建设的实践出发,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谱写新的理论篇章结合起来,把发扬革命传统与创造新鲜经验结合起来,永不自满,永不懈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体现的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进行主客观世界改造的根本目的。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为少数人还是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在政治立场上的根本区别。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主客观世界的改造能否取得实效,能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能否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赞成和拥护,关键看是否把执政为民作为加强主客观世界改造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把执政为民的要求深深扎根在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中,全面落实到行动上。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主观世界的改造,最根本的是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寓改造主观世界于改造客观世界之中,用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效推进改造客观世界的进程,这是推动事业前进的必然要求,也是干部成长进步的必由之路。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最根本的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问题,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思想道德和革命品质。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首要的是强化精神支柱,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们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是确立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科学的理想信念,能使人们自觉地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对领导干部来说,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筑严思想政治防线,最根本的就是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作为执政党,我们党面临着权力、地位和利益的严峻考验。一个时期以来,一些领导干部蜕化变质,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其主观方面来说,就是忽视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背离了理想信念,失去了抵制诱惑的能力。因此,领导干部要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确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摆正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自觉地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勤奋工作。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键是牢记“两个务必”,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我们党执政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实践有力地证明,什么时候坚持“两个务必”,我们党就生机勃勃,事业就能顺利发展;什么时候背离或丢弃“两个务必”,党就失去生机和活力,事业就遭到挫折。我们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只是在伟大征途上迈出的坚实一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艰苦创业的过程,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肩负的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看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做好打硬仗的精神准备。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必须按照“两个务必”的要求,牢固确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自觉磨炼艰苦奋斗的意志,常思为“官”之责,常敲忧患之钟,常谋发展之策,做到成绩面前不自满,困难面前不躲避,诱惑面前不走神,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努力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重要的是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江泽民同志也反复强调,我们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键是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行为准则,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认真解决好“为谁当官、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的问题,正确看待和使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决不以权谋私;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真诚听取群众的呼声,如实反映群众的意愿;真正做到利为民所谋,努力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只有这样,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坚如磐石,党的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危难之中见能力
田力夫
  非典这一突如其来的严重灾害,来势凶猛,涉及面广,情况复杂,这些特点使得抗击非典斗争的难度很大,挑战严峻。危难之中见精神,危难之中也见能力。抗击非典的斗争考验着中华民族的生存能力和与灾难抗争的能力,也考验着我们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
  我们能不能战胜非典?其实,答案是不言自明的。回顾历史就会清楚地看到,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从来没有被什么灾难吓倒过。正是在同各种灾害和困难的抗争中,中华民族铸就了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培育了披荆斩棘的生存能力。比起历史上的那些大灾大难,目前的非典还真算不了什么。所以,我们有战胜非典的坚定信心和强大能力,一切有识之士也都可以从历史和现实的比较中得出这样的结论。
  我们的信心和能力不仅来自民族精神的伟力中,更建立在强大综合国力的基础上;不仅因为有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更因为有我们党的坚强领导。
  人们看到,自非典蔓延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总揽全局,沉着应对,迅速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果断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中央领导同志还深入疫区,深入群众,亲自指挥抗击非典的斗争,哪里疫情严重,他们就出现在哪里。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防治非典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人们看到,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形成了抗击疫病的强大合力;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应对疫病的挑战。
  人们看到,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迅速筑起抗击非典的新的长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人们看到,在奋力抗击非典的同时,全党和全国人民还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经济发展的方针,努力把非典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坚持中心不动摇,迎难而上促发展,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生机。
  透过抗击非典的实践,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心系人民、坚强有力,具有驾驭复杂局面、应对严峻挑战的能力和魄力,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我们党开明开放、务实高效、坦诚负责的良好形象。“疾风知劲草”。“草”之“劲”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抗击非典中表现出强大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正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长期磨炼的结果。
  透过抗击非典的实践,我们也看到了工作中存在的某些不足。一些领导干部遇事不敏、行动迟缓、组织不力,甚至思想麻痹、敷衍塞责、失职渎职;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工作机制不够完善甚至存在漏洞,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重视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的建设,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要求我们着眼于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完善各项工作的机制和制度。
  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永无止境,人类培育和提高自身能力的过程也永无止境。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类的认识和实践的潜力是无比巨大的,危难越是严重,挑战越是严峻,越能激发这种潜力,越能促进自身能力的提高。通过这场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华民族的民族意志和民族精神必将得到进一步锤炼,我们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能力必将得到进一步提高。而这种在危难之中得来的能力,必将为我们在今后的征程中搏击风浪、经受考验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第9版(理论)
专栏:

精神状态至关重要
张格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至关重要。十六大报告提出全党同志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这是对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精神状态的高度概括,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始终保持蓬勃朝气。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也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果仅仅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而丧失理想与追求,变得暮气沉沉,不思进取,党就有可能丧失先进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更无从谈起。因此,要完成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党员干部就必须始终胸怀远大理想,保持蓬勃朝气。保持蓬勃朝气,就是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就是要时刻牢记使命,增强危机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克服得过且过、做“太平官”和“清闲官”等思想;就是要有为一方领导,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建一方文明、保一方平安的雄心壮志;就是要有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工作劲头,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始终保持昂扬锐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会一帆风顺,前进的道路上可能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遇到许多可以预料或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风险,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昂扬锐气。保持昂扬锐气,就是要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牢牢把握这一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使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就是要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并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就是要科学分析困难,正确认识困难,在困难面前不畏惧、不退缩,大力弘扬迎难而上、敢为人先的精神,运用科学的决策战胜各种困难;就是要有真抓实干的精神,对于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敢抓敢管,定准目标、定实措施,对于具体问题一招一招地抓,招招有着落;一件一件地抓,件件出成效。
  始终保持浩然正气。浩然正气,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党性的必然要求,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革命气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艰巨的事业,需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浩然正气。保持浩然正气,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在任何情况下都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要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就是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牢牢守住党性原则、思想道德和党纪法规三道防线,自觉防范和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


第9版(理论)
专栏:

规范化 法制化 信息化
——关于深圳市流动人口管理的调查
汤庭芬
  深圳市人口密集,外来流动人口占了人口的大多数。全市近800万人口中,外来流动人口约有640万,占城市总人口的80%左右。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用高效的管理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是深圳市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深圳市从实际出发,勇于探索,大胆改革,寓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信息化于一体,使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走出了一条新型的高效管理外来流动人口之路。
  深圳市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方式,经历了四大转变:
  由静态管理转变为动态管理。过去,深圳市实行的是“人户一致”的管理办法。这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一种静态管理方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深圳市的人口管理办法逐渐变为“人证一致”。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加强管理,而且有利于流动人口开展正常的交往和活动,发挥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聪明才智。
  由无规则管理转变为规范化管理。在一段时间内,深圳市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存在着随意性和无规则性,引发了一些社会治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深圳市政府经过反复研究,决定建立外来人员安置区,实行集中管理,同时对全市的出租屋进行地毯式的检查、登记,建档立卡,并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从发布劳务信息、用工条件、工资福利待遇到招聘手续等实行“一条龙”服务,减少了外来人口的盲目流动,实现了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的规范化。
  由执法不严转变为严格执法。在与流动人口相关的管理问题上,深圳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坚决克服和纠正法制观念淡薄、执法不严等现象,强调严格执法、依法办事。工商部门把好流动人口申办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审批权,保障其享有平等的政策待遇;劳动、公安、工商部门坚决取缔非法职业中介机构,严厉打击以招工、职业介绍为名骗取钱财等不法行为。流动人口的生存权、发展权、公民权等合法权益越来越受到法律的保护。
  由人工运作转变为电脑运作。目前,深圳市外来人口管理系统已经全部使用了电脑,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的信息全部输入电脑。在区域联网的基础上,出租屋和暂住人口管理系统、安全文明小区系统等实现了联网,并延伸到各特区检查站,做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实现了对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的跟踪检查、动态管理。
  走新型高效管理流动人口之路,是深圳市的一大创新,其中的一些经验值得借鉴。
  一是规范化、法制化和信息化相结合。规范化是前提,法制化是保证,信息化是根本。以信息化管理带动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发挥三者“一体化”的整体活力,实现了管理的高效率。特别是发挥了人口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功能和作用,使对流动人口实行动态控制、适时管理的目标落到了实处。
  二是运作同步到位。首先是管理规范化的运作到位。深圳市建立外来人员集中居住区,对外来流动人口及时准确登记和健全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实践说明,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是从基础性工作抓起的规范化,从源头工作抓起的规范化,从全过程、全范围的各个工作环节抓起的规范化,反映在管理工作的标准、原则、机构、队伍、手段等方方面面,体现了“一体化”、“运作同步到位”的特色。其次是管理法制化的运作到位。实现管理法制化,首要的是要解决法制不健全、执法不得力的问题,进而达到“流而有序,疏而有控,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目的,使管理流动人口依法进行,流动人口依法活动。深圳市先后制定和修订了《深圳经济特区暂住人员户口管理条例》、《深圳经济特区出租屋治安管理办法》、《深圳经济特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等,为加强外来人员和出租屋管理提供了法规依据。深圳市还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完善了暂住证管理、出租屋管理、责任区民警工作、户籍管理员工作、计划生育管理工作、通报协查等10多项制度,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依照制度和法规来加强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再次是管理信息化的运作到位。管理信息化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高起点开展公安科技建设,从硬件、软件上充分保证信息系统的先进性和开放性,使公安机关能够在复杂的治安形势下,始终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深圳市通过加强科技强警建设,初步实现了公安派出所、公安分局、市公安局三级联网和辐射社会的基础信息管理系统,促进了管理工作的科学化。
  三是整体效能最大化。“一体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特色是能有效地覆盖和控制人流的活动。凡是有人流的地方,都能及时了解其活动情况,准确掌握其活动规律,实行严格控制和严密管理。现在,全市暂住证办证率、流动人口发案率、出租屋管理和治安状况等均有很大好转。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客观公正 系统翔实
——读《张澜评传》
彦奇
  余科杰撰著的《张澜评传》一书,近日由群言出版社出版。该书较清晰准确地勾画了张澜一生思想和实践的发展轨迹,并努力揭示其内在的联系。作者把张澜一生在政治上的变化作了梳理,提出张澜在辛亥革命时期是一位深受维新思想影响的改良主义者,在“五四”时期逐渐演变为主张发展实业、普及教育的具有改良色彩的民主主义者,20世纪20年代末期进一步发展为赞同通过革命来改变中国社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30年代中期后开始与共产党密切合作,进而赞同和拥护中共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主张,最终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该书有两个特点:
  评价客观公正。作者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张澜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社会活动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给予了公正客观的评价。如,作者对张澜在民盟成立及组织发展、民盟拒绝参加伪国大和民盟被迫解散等重大问题上的地位与作用,作了准确的论述与客观的评说。又如,作者结合阐述张澜的哲学思想,对他从政为官的基本准则及其时代价值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深入发掘。一方面,通过对张澜关于儒墨“仁学”著述的研究,全面阐释了张澜对传统哲学中的“仁义”思想的理解;另一方面,对儒墨“仁义”思想与张澜从政为官的基本准则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作了深入的分析。再如,作者不仅阐述了张澜一生办小学、中学、大学,办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实践活动和贯穿其中的教育思想,把他的办学实践和教育思想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进行深入研究,清晰地勾画了他作为著名教育家的形象;还把他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作为他的政治活动和政治思想的重要方面以及他的思想发展演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来加以研究,充分说明了张澜办教育的政治性。
  史料丰富翔实。该书所引用的资料,除《张澜文集》、《四川革命历史文件汇集》、《中华民国史料丛稿》、各地文史资料、当事人回忆录等公开出版物外,其余大部分是作者翻阅历史档案和各个时期的报刊,以及走访一些知情者所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其中有的还填补了研究资料的空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