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5月29日人民日报 第13版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放眼全球

世界贫富差距拉大 富国无法独善其身
南北失衡是把双刃剑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孔庆峰
  人类物质文明尽管获得了飞速发展,但发展的成果,并未按照内在需求实现人类共享,而是越来越集中于发达国家。2000年世界总产值约31.8万亿美元,比1950年提高了5.4倍,发达国家人口只占世界的17%,却占有世界总产值的80%,63个发展中国家拥有世界人口的60%,而其产值仅占6%。
  经济失衡如任其存在和进一步扩大,其后果将更加严重
  经济发展上的失衡,已经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如果任其存在和进一步扩大,其后果将更加严重。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除了少数具备一定条件和基础的国家和地区,今后可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获得一定机遇,有望摆脱发展的泥潭并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外,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将会因为贫困加剧,逐渐失去发展的活力和后劲。为了维持生存和起码的发展需要,会过度利用本国(地区)自然资源,使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发展中国家为了缓解经济困难,还会不断举借外债,造成沉重的外债负担,并最终引发债务危机。同时,贫困使发展中国家政府调控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秩序的能力减弱,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将难以控制,这是国际恐怖主义滋生和蔓延的根源。
  对发达国家来说,尽管这种不平衡发展给它们带来更多的收益,但却是难以长久持续下去的。
  从经济方面讲,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和交换,是世界经济发展和发达国家富裕的必要前提。没有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没有他们提供的廉价资源(包括人才)、市场以及投资场所,就没有发达国家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如果作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发展中国家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发达国家最终也将逐步丧失其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
  从政治方面讲,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必将引发难民潮。毕竟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要想把贫穷和落后锁定在一个特定的空间是很难办到的,就像商品自然会从低价格地区向高价格地区流动一样,贫困人口一定会向富裕地区流动,难民问题正成为发达国家不得不面对的非常头疼的问题。
  此外,富裕的发达国家往往成为国际恐怖主义袭击的主要目标。恐怖主义不仅在当前构成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严重威胁,而且日益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稳定和增长的新因素。“9·11”事件不仅给纽约世贸中心造成直接损失400亿美元以及高达460亿美元的清理和重建费用,它给美国经济带来的是战后第十次衰退和长达18个月的股市滑坡,并因此拖累世界经济。
  从全球环境来说,由于世界各国是一种互相依赖的关系,如果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南北差距”越来越大,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将因无力购买发达国家的产品,而使全球市场萎缩;因严重的社会矛盾与动荡,而使投资环境恶化,最终因占人口2/3以上的发展中国家不能有效参与,世界经济难以真正发展。尤其当贫富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将有可能导致新一轮全球范围的革命与战争。即使在血与火中诞生一个新世界,也将是人类一次空前的灾难。
  南北差距拉大的根源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造成世界经济严重失衡和南北差距越拉越大的根源主要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它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生产体系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依附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
  的国际分工,无论是产业间还是产业内,都体现了垂直分工的特点。发达国家的一些贸易理论极力强调通过自由竞争的世界市场机制,可以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各自获取应得的比较利益。但在现实中,发达国家一方面通过贷款和直接投资扶持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工业制成品的生产;另一方面则支持、鼓励本国厂商开发生产高附加值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这样一来,发达国家集团就始终占据着国际分工的制高点,主导着国际生产格局,发展中国家则成为发达国家的投资场所、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不可否认,发展中国家在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通过这种垂直性国际分工,有利于本国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要素的开发和利用,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在不改变由发达国家控制更重要的技术和资金等要素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永远谈不上真正的发展,相反将长期处于经济上的依附地位。
  其二,以不平等交换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导致发展中国家利润不断向发达国家转移。发达国家由于在技术和生产上占据垄断优势地位,在和发展中国家的交换中,极力抬高其销往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制成品的价格,通过各种手段促使发展中国家按照其人为设定的垄断高价,从它们那里进口这些工业制成品。例如,从1947年—1973年,发达国家出口的28种基本工业品的价格成倍增长,甚至某些化学产品上涨30多倍。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生产的产品以低附加值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主。这些产品普遍缺乏规模经济特征,市场需求弹性小,易于找到替代品。特别是在发达国家的主导下,发展中国家的生产结构雷同,它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处于高度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的状态。发达国家总是利用这一情况极力压低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初级产品价格,迫使发展中国家按照这种垄断低价向它们出口这种过度竞争的初级产品。
  其三,不平等的国际金融体系可以使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贷款、投资和经济援助等形式控制发展中国家的财政和金融。少数发达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中一直居于绝对控制地位,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处于无权和从属的地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各成员国的发言权取决于其认缴资金份额的多少,份额越多,投票权越多,发言权越大,因而能取得贷款的额度及能分得的特别提款权数目也越大。例如,仅美国一国就拥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3%的投票权,而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加在一起还不到全部投票权的1/3。因此在这些国际金融机构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和援助的时候,往往附加一系列苛刻的反映发达国家意志的条件。如在对陷入金融危机的墨西哥、印尼、泰国、韩国等国家提供贷款的时候,IMF都提出相应的条件,要求这些国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向外资开放金融和其他服务业市场。结果发达国家的许多跨国公司便利用这一机会以特别优惠的价格在这些国家进行并购活动。1997年下半年,仅美国公司兼并和收购印尼、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韩国等5国企业的交易额就从上半年的5.42亿美元剧增到20亿美元,增幅接近300%。
  造成世界经济严重失衡和南北差距越拉越大的原因当然远不止这些。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越来越贫穷,与它们还不完善的政治经济体制和低效率的决策机制不无关系,很多国家还处在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有些正处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它们配置和利用资源的效率还有待提高。另外,创新能力弱和人才大量流失也严重制约了它们的发展。但是,发达国家利用不公正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剥削和抑制,无疑是最根本的原因。正如一位前联合国秘书长所言,“西方的发达是以非西方的不发达为基础的,西方的富裕是以非西方的贫困化为条件的。”(附图片)
  第十七届里约集团首脑会议5月23日至24日在秘鲁库斯科举行。会议强调加强团结与合作,共同应对发展中的挑战。(新华社记者 刘国强摄)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视点

南北贫富悬殊导致世界不安全,迫切需要——
矫治失衡 共谋发展
周才卜
  现实反复证明,南北国家贫富悬殊,将带来世界的不安全。改善南北关系,缩小穷国与富国日益拉大的差距,是新世纪国际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
  为矫治严重失衡的世界经济,广大发展中国家和许多发达国家的有识之士都进行了积极的努力和有益的探索。由于造成目前状况的根源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因此根本的解决方案就是通过彻底改造旧秩序,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这个新秩序将有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能力和发展水平,有助于减少以至取消一切不公正、不合理的规则和做法,它应该是双赢互惠的。
  具体而言,国际经济新秩序应该具有以下功能和特征:
  国际金融方面,取消发展援助的种种附加条件,约束投机性的国际流动资本,加强国际金融监管的预警机制和协调机制,规范和约束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和经营活动,在合理的框架内保护东道国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
  在国际贸易方面,发达国家不仅要向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产品开放市场,而且要把垄断价格降下来,取消各种妨碍和扭曲正常贸易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使国际贸易真正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让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享国际分工和贸易带来的好处。
  在国际分工和生产方面,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得静态的比较利益,更重要的是使其能以合理代价获得资金和技术,以便通过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获得动态的比较利益。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能够在作为国际规则和国际制度的主要载体——国际组织里面享有充分自由,拥有有分量的发言权,能在国际规则制订和修改方面真正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要求。
  当然,建立公正合理的新秩序是一个艰难而长期的任务。现存旧秩序本身作为一种制度性安排,已经历了很长时期。如果没有新的制度因素进行猛烈冲击,将很难改变它。而在旧秩序形成过程中,发达国家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既得利益。特别是像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既有保护自己既得利益的力量,更有保护这种既得利益的愿望。在没有新的制衡力量出现的情况下,发达国家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譬如,早在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就曾承诺,将其国民生产总值的0.7%作为给发展中国家的官方援助。然而,几十年过去了,绝大多数发达国家未能践诺。相反,一些北方国家仰仗资金和技术优势,通过不平等的投资和贸易手段,正在不断攫取穷国的财富和原料。
  目前,需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努力,减免贫困国家的债务,给穷国提供一定的经济和技术援助,督促跨国公司在赚取利润的过程中,推动各国经济结构调整,为缩小贫富差距做出贡献。
  发展中国家除了要与发达国家据理力争,以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利益外,还应加强南南合作,积聚力量建立起南方国家间的经济合作组织,促进内部技术流动和产品互补贸易,以提升整体的竞争能力。同时注重自身的制度创新,完善市场机制,提高政府效率,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曾说过,“一个不公正的世界,是一个危险的世界。”南北关系不改善,南北差距不缩小,对穷国不利,对富国无益,世界和平与稳定也无法保障。为了地球这个共有的家园,矫治失衡经济,改善南北关系,应该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

主持人语
  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即将在法国埃维昂举行。这使得南北关系问题再次成为热门话题。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南北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日益突出:财富加速向北方发达国家转移,南方发展中国家相对贫困化程度和被边缘化的危险都在加深。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本期《国际周刊》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南北关系问题的现状、根源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对策等,以帮助读者了解相关情况。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小资料

数据链接
  南北差距:世界上最富有的20个国家人均收入等于最贫穷的20个国家人均收入的38倍;目前两者差距等于40年前的2倍。
  最不发达国家数量:1970年:25个;2000年:49个。
  人文发展指数(HDI):据联合国2001年人文发展报告,处于高人类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有48个,其平均HDI值为0.914;处于中等发展水平的有78个国家和地区,其平均HDI值为0.684;处于低发展水平的有36个国家和地区,其平均HDI值为0.442。处于中、低发展水平的均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外汇交易与贸易额之比:全世界每天跨越国界的货币流通量平均约为1.5万亿到2万亿美元,而与商品和服务贸易有关的交易量只有5%,外汇交易与贸易额之比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10∶1上升到60∶1。(山峰)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国际回声

国际回声
  受益的不均匀分布,以及在制订全球规则方面的失衡,是当今全球化的特点。这些问题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不良反应和保护主义。这种后果反过来有可能破坏半个世纪以来建立起来的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
  ——联合国秘书长 安南
第三世界拥有大量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第三世界是世界范围内战争与革命的集中点,西方世界就像贫穷的汪洋大海中的富饶孤岛。为了保证21世纪是和平的世纪,一定要保障第三世界的安全,发挥其经济潜力,并满足其政治抱负。
  ——美国前总统 尼克松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专家评说

面对经济全球化滚滚浪涛,发展中国家该如何应对——
走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俞新天
  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如滚滚浪涛,势不可挡。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最明显的挑战便是贫富差距扩大。在拉美、南亚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贫困人口比例仍高达40%至50%。在世界范围内,富国愈富,穷国愈穷。更为严重的是,北方借助信息技术进入知识经济新阶段,而大多数南方国家连工业化的赶超尚未完成,又在新的竞争中被甩得更远。国际社会仍将长期面对北富南穷的非对称世界。
  在这种情况下,南方国家必须与时俱进,树立新观念,走出新路径,才能回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第一,认识经济全球化既富机遇又具挑战的两重效应,积极利用全球化,克服边缘化。当资本主义早期扩张时,马克思就指出,它对世界各民族造成了两重效应,一方面是野蛮的压迫和掠夺,另一方面又带来了新的生产方式,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历史证明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独立之后,更可以利用政权的力量来抓住机遇。
  在南方国家,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罪恶渊薮,南方国家只有脱离它才能得救。但事实证明,在条件类似的情况下,南方国家有的发展快,有的发展慢。它说明不能将一切归咎于外因。当前南方国家面临的最大危险,恰恰是脱离经济全球化的边缘化。目前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正是与世界体系联系最弱的部分。2001年,非洲对外贸易只占世界贸易的1.7%,而且几乎全部是原材料和基础产品。1995年,非洲的利率高达40%,但只吸引到11亿美元的外资,而同年亚太地区吸引的外资是210亿美元。2002年,非洲吸引的外资只占世界外国直接投资的1.5%。
  在南北关系中,北方国家当然对南方国家的贫困负有责任,这既指历史上殖民主义所造成的恶果,也包括今天国际体系中的不公正和不合理成分。但是,只有北方国家转变政策还不能解决南方国家的问题。欧盟在过去的25年中已经向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沿岸国家敞开贸易大门,增加了援助,减免了债务,这是改善南北关系的尝试。但是,这些国家向欧盟的出口在20年中却反而减少了一半。所以这不仅是取消北方国家贸易壁垒的问题,而且是南方国家有多大出口能力的问题。南方需要国际援助,但如果本身不能造血,输血再多也无济于事,甚至可能造成副作用。可见经济全球化是外因条件,南方国家的战略和政策是内因根据,内因才是决定性的。
  第二,对南方国家来说,关键在于认识本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机遇和地位,制订正确的战略和政策,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20世纪60年代初期,加纳和韩国的经济水平相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经济构成、出口状况和接受的外援也差不多。30年后,资源贫乏的韩国成功地建成了新兴工业经济,也取得了社会发展的进步。而资源丰富的加纳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及韩国的1/14。原因何在?韩国把握了世界市场的需求,从出口导向型工业化开始,不断进行现代化的升级。加纳却没有这样做。中国经济迅速起飞的经历则更有说服力。
  有一种反全球化理论认为,即使南方国家取得了经济发展,也仍然要依附于北方国家,永远也不可能实现赶超。这也是错误的。随着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升级,它们减少了对发达国家的单方面依附,增加了相互依存的程度。虽然从总体上说,发展必须经过某些阶段。但有时后来者可缩短时间,借助后发优势在新兴领域实行跳跃式发展。如目前2/3的韩国家庭拥有宽带接入,而美国只有15%的家庭接入宽带,而且韩国的宽带网速度是美国的两倍。
  第三,融入世界体系并不意味着一帆风顺的成功,必须警惕经济全球化的负面作用,还应审时度势,趋利避害。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融入世界体系确实包含着很大的风险。世界市场是一支盲目的力量,如果发展中国家开放过快,也会受到破坏性力量的攻击。国际金融资本的巨额流动和金融投机活动的庞大规模,远远超出许多国家的抵御能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就好比在同一球场上比赛的队员,在同样的规则下,一个体弱多病,一个体壮如牛,前者的承受力自然较低。发达国家一直强调经济和贸易的自由化,即使有的发展中国家已经陷于金融危机之中,它们开出的药方仍然如此,令发展中国家雪上加霜。对此,发展中国家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灵活应对。首先要强健自身,不断提高竞争能力。其次要掌握开放的节奏、领域和政策。这并不意味着消极防守,而是包含着积极的进取。例如,同样遭受东南亚金融风暴的袭击,马来西亚没有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的“药方”,自己走出了低谷。韩国接受了“药方”,借机推动了国内的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跃上了一个新台阶。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各国对经济全球化的应对并无万应灵丹,必须根据本国的独特条件,发挥本国起主导作用的制度优势,实施自己的发展战略,才能由弱到强,不断前进。
  第四,南方国家要关注南北关系的新变化,探索南北合作的新方法,努力争取自己的权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南方国家曾经联合起来,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特别以77国集团、不结盟组织的活动最引人注目。尽管这些组织仍存,但其效力不再,因为势易时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突进,原本经济水平较为接近的发展中国家如今变化很大,一些建成了新兴工业经济,进了发达状态的门槛,另一些仍然处于发展中状态,还有一些则沦入最不发达状态。它们对于国际秩序和南北关系的观点和要求显然大相径庭。当发展中国家一致行动的可能性降低时,它们开始更多地寻求地区合作组织模式。现在,建立新的地区组织正方兴未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南方共同市场、东盟、欧佩克、非洲联盟等等。当然,地区组织虽能增强弱小国家的合力,但并不能保证它们获得成功。目前在南北关系中出现了一个新趋向,即美、日、欧经济三极正与南方地区组织联合,组成自由贸易区,构成南北合作的新形式。如欧盟依托中欧和东南欧,并与非洲建立伙伴关系;美国要把北美自由贸易区扩大到整个南北美洲;东亚也出现了东盟与中日韩的10+3经济合作计划。这种南北关系的新形式将对世界格局和发展中国家产生什么影响,南方国家怎样维护自身权益和提升自己的现代化水平,怎样解决新的问题,还值得观察和研究。然而,无论国际政治和经济局势风云如何变幻,南方国家的根本对策总是,依据世情国情,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独特发展道路。(附图片)
  阿根廷经济开始复苏,今年一季度经济比上季度增长2.1%。图为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一家超市一角。(新华社记者 李启华摄)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

何谓“南北问题”
  “南北问题”从地区概念上讲,是指位于南半球的发展中国家和北半球的发达国家或地区之间的问题;从经济概念上说,是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关系不平等问题。这是一个经济概念,也是一个政治概念。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许多过去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今天已成为主权独立国家,但都是发展中国家,至今仍是发达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不少发达国家依然坚持殖民时代形成的国际经济秩序,对发展中国家推行一味利己的经济政策。占世界人口2/3以上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困难重重,南北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因此,发展中国家要求改变现存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不合理状况,改变它们在生产领域、贸易领域和金融货币领域中受到的不公正和不平等待遇,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在国际经济事务中取得应有的发言权和决策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为解决双方经济关系问题的对话和会谈也被称为“南北对话”或“南北会谈”。
  南北会谈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酝酿于60年代初。为改革国际经济旧秩序,发展中国家通过“77国集团”、不结盟国家会议、石油输出国组织以及其他一些原料生产国组织积极展开活动,终于在1964年推动了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简称贸发会议)的举行,揭开了南北会谈的序幕。
  贸发会议的宗旨在于最大限度地促进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投资和发展机会,并帮助它们在公平的基础上融入世界经济。1974年联大特别会议通过《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宣言》和《行动纲领》,标志着南北关系问题被正式提上国际议事日程。此后,南北会谈更加受到各国的广泛重视,对话的内容、范围和方式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然而,迄今为止,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南北关系依然不容乐观。即将在法国埃维昂举行的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是国际社会为协调、解决南北关系问题的一次新努力。
(升平)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

何为“国际经济秩序”
  国际经济秩序是用来协调全球经济运行的规则体系,是当代各国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现存的国际经济秩序是在保留了殖民统治时代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伴随着布雷顿森林体制和关贸总协定的建立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确立的,尽管这个规则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和某些方面照顾到一般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要求和愿望,但主要反映的是发达国家的利益,因而是不公正、不合理的。
  (庆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