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5月27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专家议专题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落实这一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有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探索和解决。如何看待文化的力量,如何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怎样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今天刊登的这组文章,就这些问题进行了阐述。
——编者
从辩证唯物史观看文化的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李鹏程
  党的十六大要求全党同志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辩证唯物史观出发来审视和分析文化的力量,是认识文化重要性的关键之一。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认为,一个社会能否存在,首先决定于这个社会是否进行物质生活资料和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而一个社会能否发展,则决定于这个社会能否正确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对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需要通过改革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通过改革上层建筑,使上层建筑更好地为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服务。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需要改革的思路和理念。改革的思路和理念就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不仅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领域属于人们经常所说的文化领域,而且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生产力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中也包含着许多与文化相关的要素。
  首先,任何一种生产关系或者生产资料所有制,都是一种文明的形态,即文化的产物。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时代的人们,总是在对自己的社会生产力状况、社会生产经验及以其为根据的社会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关于建构一定生产关系的思想理论。这种思想理论,就属于一个时代的基本文化。
  再看生产力。任何一个时代,人们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物质生活需求,总是主动地发展自己的社会生产力。人发展自己的生产能力的过程,表现为用自己的感官与自然界接触而获得对自然的初步知识(感性知识),然后根据这种知识来对自然采取相应的行动(实践)。可见,人的生产能力中包含了密不可分的两个要素:一个是“知识的确实性”,一个是“行动的有效性”。人正是以自身的这两个规定性,把自己与动物区分开来,进而开创了人类自身的历史。而知识的确实性,就是人类整个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开端;行动的有效性,就是人类整个社会实践技能的开端(教育与管理是保证社会行动有效性及其持续的必要方法)。上述两个方面,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具体内容,也是一个时代的人们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那种把生产力仅仅理解为人的体力劳动能力与人制造的工具的看法,显然是不全面的。据此,发展社会生产力,就必然意味着要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意味着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管理和科学。
  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过两种解释。一种是历史发生学的解释,另一种是效用功能学的解释。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阐述的是发生学的原理,强调经济基础的原生性和第一性;19世纪90年代,恩格斯强调历史效果的合力作用,强调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一定的反作用。这两种解释并不矛盾,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不同的重点。一方面,从社会自然历史过程看,必须坚持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对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作用的观点;另一方面,从历史的客观辩证法看,必须坚持承认人的主体能动性的社会历史发展观,也即坚持大文化(上层建筑、思想、精神)对于物质世界的能动的反作用的观点。因而,在处理某一历史时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和制定一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战略时,必须现实地考察和运用“合力论”以及“相互作用”的原理,正确把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的原则。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有机统一,把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反映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对于文化的新认识。这些认识包括:
  文化影响社会生产力。在现代社会,文化通过人的文化素质、科技知识水平和劳动工具的科技水平、管理的系统化水平,在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人和工具上表现出来。可以说,没有文化就没有生产力。一个国家如果不重视教育、科学和文学艺术,不重视人的素质的不断提高,就不可能有日益增长的生产力。
  文化影响企业生命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经济中,同样的物质产品经过文化赋值而在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如果没有这种竞争力,任何企业的存在与发展都是不可能的。同时,随着物质生活需要的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越来越拉动着社会精神产品的生产,这种生产在社会生产领域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文化影响国际竞争力。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国际关系中,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复杂格局;在国际贸易中,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产品和企业文化标识(文化品牌)的进出口与其竞争力的消长密不可分。一个有文化竞争力的国家,必然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
  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只有具有被全民族公认的核心价值观,具有普遍认同的公共道德品质和规范,具有文明的公共秩序与公共交往准则,才有可能动态地协调和整合自身内部的经济、政治、文化资源,避免“一盘散沙”,凝聚起强大力量,更好地发展自己。在当今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是发展中国家走向强盛的关键。


第9版(理论)
专栏:

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张筱强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首先要深刻理解和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的文化,通常是指精神、观念形态的文化,它包括理想信念、伦理道德、科技人文知识、文学艺术、社会心理以及社会舆论等,内含知识系统和价值系统,直观的表现形态是文化产品以及人们的日常行为方式。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文化的巨大作用。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江泽民同志进一步阐明,我们必须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建设和繁荣我国的文化事业。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各国之间以经济力、科技力、军事力、民族凝聚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文化是广泛渗透于上述各种力量之中的,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重要因素。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文化优势,就无法拥有未来。文化作为一种力量,不仅表现为技术、知识,还表现为信仰和理想。文化塑造民族精神,培育科学的民族信仰。信仰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拥有坚定信仰的民族才有强大的凝聚力,才能克服艰难险阻。现代化是人类的普遍追求,但实现现代化的方式与路径却由于价值取向的不同而不同。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理想信念,而是模仿照搬,亦步亦趋,那么别人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所出现过的种种弊端就会在我国重演,甚至我们的民族文化也会被吞噬或同化。我们所追求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它离不开民族文化的滋养与支撑,这就要求我们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现代化的道路及其实现方式作出科学选择。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没有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协调发展,即使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质量未必就高,社会状况未必就美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精神生活的丰富是并行不悖、相互促进的,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急剧增长。据统计,从1985年到2000年,我国城镇居民每人每年用于文化教育娱乐的消费性支出从11..26元增长到627.82元,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由8.7%提高到12.65%;农村人均年文教用品消费额由占消费总支出的3.89%增至11.18%,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和人均收入的增长。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对文化产品数量、品种、质量、风格的需求必将不断增长,更加丰富多彩。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党的先进性,既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也由党的理想和信仰所决定。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始终把共产主义理想作为旗帜,引导党的前进方向,规范党员的行为。社会主义文化作为现阶段我国的先进文化,其主旨是倡导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人的智力水平和道德素养。用先进文化武装党的队伍,对于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始终保持先进性至关重要。文化水平和文化素质还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现代国家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有效管理现代国家需要先进的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掌握先进的科技知识、人文知识是获得领导主动权的重要条件。领导现代国家的历史责任,要求我们党必须自觉地站在时代前列,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不断提高领导改革和建设的能力。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其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紧迫任务。


第9版(理论)
专栏:

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国防大学副教授 庞仁芝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80多年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们党高举中国先进文化的旗帜,努力建设和弘扬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荡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和国外渗透进来的腐朽没落的旧文化,从思想上精神上极大地解放和激励了广大干部群众,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形成了凝聚人心、统一意志的正确指导思想和共同理想,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100多年来,没有哪一种理论、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保持着它的勃勃生机,对推动社会进步起那样巨大的作用,造成那样深远的影响。”因此,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坚持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首要要求。同时,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质要求我们必须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新形势,面对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多样化的新条件,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为统领,来审视、指导、规划和检验各项文化建设事业。
  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和“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面向现代化”,要求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为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面向世界”,要求文化建设着眼于世界前沿,体现时代精神,广泛吸取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同时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面向未来”,要求文化建设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和未来目标,勇于开拓创新,引导广大群众在思想精神上和知识水平上不断提高。“民族的”即民族性,就是既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文化传统,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既吸收和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又保持中国风格、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科学的”即科学性,就是遵循文化建设自身的发展规律,正确反映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大众的”即大众性,就是既依靠人民群众,以人民群众为建设主体,又为了人民群众,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为先进文化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展示了人类先进文化前进的必然方向,是真正先进的文化形态。“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只有坚持这一价值取向,中国先进文化才能掌握广大群众,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并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
  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资本主义推动了科学文化的大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但这种进步是以牺牲个人素质可以达到的丰富性为代价的,很难充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继承了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谋求形成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劳动活动与非劳动活动之间的协调关系,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既有赖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也有赖于先进文化的建设和人民文化生活的提高。文化建设通过提高人的思想品德、修养境界、知识水平、体能体魄和工作能力,不断造就和提升着人的整体素质。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
张荣臣
  党的十六大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明确提出了不断提高五个方面的执政能力的基本要求。其中,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列在五种执政能力的第一位,要求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
  正确认识和科学判断形势,始终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首要任务。对于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来说,科学判断形势不是新的要求。但是,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的时候,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建设和改革的任务,面对党员干部队伍的巨大变化,特别强调和要求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就具有十分鲜明的针对性和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只有科学地判断形势,敏锐地把握国际国内和本地区本部门形势发展的趋势,才能提高自身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正确认识和科学判断形势,要求掌握科学的方法。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去分析形势、判断形势,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全面观察和审视世界。作为领导干部,既要有历史的深远眼光,善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观察和审视问题;又要有世界的宽广眼光,密切注视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变化,善于在普遍联系中把握世界发展的大局,从事物的不断变化中掌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历史的眼光、世界的眼光,说到底是要实事求是,就是要客观地看待形势,以更加开放的眼光审视自己,以更加广阔的胸怀博采众长,从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军事发展的大局中寻找发展机遇,把握发展趋势,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
  正确认识和科学判断形势,要求把握好形势的含义和内容。形势就是现在面临的客观情况和发展态势,包括世情、国情和党情。正确认识和科学判断形势,对正确制定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系极大。分析形势的目的是把握形势,在掌握形势的基础上,制定正确的政策和行动步骤,利用有利形势,化解不利因素,始终掌握前进的主动权,使之为领导工作的目标服务。
  正确认识和科学判断形势,要求必须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所谓理论思维,就是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世界、分析形势,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所谓战略思维,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从政治上、战略上思考和认识重大问题,确立科学的政策和策略。
  掌握科学的方法,把握好形势的含义和内容,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是科学判断形势必不可少的三个环节。没有科学的方法,谈不上对形势的正确把握;不了解时代特点和世情、国情和党情,就没有科学判断形势的针对性;不具备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也不可能科学地判断形势。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就必须针对新的实际,切实提高科学观察、正确分析和全面把握国际国内、本地区本部门形势的能力,使我们的各项事业与时俱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


第9版(理论)
专栏:

聚焦农村新走势——
渐行渐近的六大转变
刘奇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首先了解农村的发展趋势。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我国农村正在发生六大转变。
  土地问题向就业问题转变当前,数以千万计的农民正跳出土地去谋求发展的新空间。这股洪流推动了大规模跨区域流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才能挣到钱,挣到钱才能消费,有消费才能拉动生产,创造新的就业岗位,而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这个循环过程中得以不断提高。所以说,让几亿农民充分就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尽管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但在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农民自身的努力下,解决这一问题的步伐正在逐步加快。
  中国农村社会发展与变革的历史,是围绕农民与土地这对矛盾展开的。其中,农民要土地(耕者有其田)是主要矛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巩固,我国农村的土地问题已基本解决,农业生产力跃上了一个新的平台。在这个新的平台上,就业问题正在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矛盾。对许多农民来说,土地正逐渐淡化其作为生产资料的功能,变为他们“最后的保障”。农民与土地的主要矛盾,已从农民要土地、要生存,变为农民要走出土地,要就业、要发展。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
  城乡分割向城乡统筹转变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在特定历史阶段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目前这种制度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大批农民自发地进入城市,并找到了适合自己、方便他人的就业岗位,城乡壁垒正被民工潮冲决。
  党的十六大根据农村形势的变化,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从中央到地方,城乡统筹的实践不断推进,如统筹发展县域经济、改革户籍制度、善待进城民工、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快小城镇建设等。这些理论和实践不仅是对“三农”问题理论认识的升华,更是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思路作出的重大调整,顺应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
  产品目标向收入目标转变农业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已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直持续到今天。农产品供大于求的问题,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越来越突出,产品目标正在向收入目标转变。产量指标已渐渐成为统计和参照指标,不再带有指令性和强制性。在“增产增收”的提法中,重心已明显后移到“增收”上。近年来,国家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通过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采取扶贫开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基本指向都是促进农民增收。农民最渴望解决的问题已不再是有饭吃、保证生存,而是有钱花、改善生活。扩大内需也好,城乡统筹也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好,都无法绕开农民增收这个关键问题。农民增收困难正上升为“三农”工作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传统农业向“知本农业”转变我国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其特征是知识和资本的结合正逐步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即由传统农业向“知本农业”转变。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知识和科技加速向农业渗透。近些年来,各地都加大了农业科研投入,加强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计算机网络成为农产品流通和农业科技知识传播的重要渠道;加快对农业科技力量的培养,强化农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素质。同时,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运用工业管理的理念进行农业管理。二是外部资本介入农业。迅速发展、方兴未艾的“三资(民资、外资和工商资本)农业”,推动了农村的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了农村社会分工,激活了农村生产力。三是知识和资本的结合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突出的表现是农民企业家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大量涌现,这些人既有一定的科技文化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又有一定的资本经营经验,他们利用知识与资本,对传统农业进行着质的改造。
  传统农业是简单劳动和土地的结合,“知本农业”的特征则是以知识和资本为主的各种生产要素通过市场作用优化配置,其核心是技术创新、融资创新和组织创新。
  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这种转变最突出的表现,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流动创业中经受市场经济的洗礼而成为农村最具活力的人力资本。以安徽省为例,到2002年底,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突破1000万,仅流向外省的就达656万人。这种流动创业的巨大意义,不仅在于增加了农民收入(安徽流向外省的农民工每年赚回纯收入300多亿元,相当于安徽全省一年的财政收入),激活了地方经济(300多亿的收入成了激活地方经济的“酵母”,许多回乡创业者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更重要的是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人力资本准备。外出打工的农民进入城市,犹如进入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使他们在行为、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逐步融入工业社会,这是一个对工业化的“实习”过程;他们生活在城市里,工作在城市里,耳濡目染,这是一个对城镇化的“预演”过程;他们在艰难的创业历程中,接受着现代科技和文化的熏陶,这是一个对现代化的“酝酿”过程。可以说,进城创业的磨炼,正使农民由从事简单农业劳动的人力资源,转化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人力资本。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当作宝贵财富,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必将成为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支撑。
  农民向市民转变这种社会角色转换的表现,一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大规模转移;二是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城镇化率按年增加1个百分点计算,每年就有1000多万农民转为市民,人口转移的高潮正在到来。与此相适应,近年来城乡分割最明显的障碍——户籍制度已发生松动,各地正在采取措施,维护进城民工的合法权益,逐步给民工以市民待遇。从一定意义上说,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历史,也就是农民向市民转变的历史。农民是一种职业,而不应该是身份。从农民到市民,当前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农民进城就业、定居和社会保障等问题。从长远看,还要逐步解决农民的思想观念、素质能力和平等待遇等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