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5月26日人民日报 第15版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农村家电市场潜力仍待释放
本报记者 朱隽
  农村市场一直被认为是家电消费的潜在市场,近几年,作为高档耐用消费品的家用电器在农村家庭中迅速普及。
  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的调查,2002年,我国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60.5台,洗衣机31.8台,电风扇134.3台。2001年底的这组数字分别为,彩色电视机54.4台,洗衣机29.9台,电风扇129.4台。比较这两组数字会发现,农村家电普及率的上升速度并不慢。许多现代家庭生活的耐用消费品,如电话、移动电话、空调、电脑等也纷纷进入农民家庭。
  虽然农村家用电器普及率在上升,但业内人士也指出,我国农村家电市场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仍然比较低迷,需求潜力尚未得到有效释放。
  两因素制约市场潜力
  国家统计局外经司方言撰文指出,制约农村家电市场潜力释放的阻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为农民收入因素,一为农村消费环境因素。
  近年来,占全国人口总数64%左右的农民收入虽有所增加,但农民手中可用于消费的购买力仍十分有限,农民购买力普遍偏低,直接影响到农民对家电等耐用消费品需求的回升。同时,部分地区农民负担仍然较重,一些地方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的现象,使农民有限的购买力被进一步削弱。而人情往来等方面的支出大幅度增长,使农民有限的购买力分流较多。这些都使对于耐用消费品的旺盛需求难以形成。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的消费环境仍然不容乐观。一些地区供水、用电、道路、电视信号差转台等基本问题仍未解决好。不少地区农村电力设施落后,农村电价高,使得农民买得起家电却用不起,影响了家电的普及。部分农村交通条件差,造成产品维修不便与售后服务跟不上,这也使部分农民放弃了购买计划,造成农村消费潜力难以释放。
  另外,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农村市场,广大农民购物时心有所虑,也使农民正常的消费需求不能顺利实现。
  需求潜力仍很大
  业内人士分析农村家电商品需求潜力来自两个方面。其一,农民的购买潜力很大。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34元,比1997年增加217元,年均增加43元,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年均实际增长3%。其中农民用于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支出为80.4元,比上年增加3.4元,增长4.4%。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水平提高的同时,消费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消费层次较高的支出位置提前,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向享受型、发展型结构转变。由于我国东、中、西部农村的基础条件和发展水平不同,消费需求存在较大差异,这使得农村市场比起城市更广阔、更丰富,也更有层次。
  其二,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大,农村电网的建设和改造稳步推进,农电价格相对下降,这将促使农村家电消费有所增加。同时随着国家电网的改造,城市农村同网同价和农村城镇化等政策的实行,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农村地区使用家电的客观条件和农民的生活习惯。因此,较富裕的农村地区,例如沿海地区农村、城镇结合部和新兴小城镇对家电产品的需求量将有较大数额增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等单位对14个省的1.8万户农村家庭的调查显示,未来几年内,我国农村家庭对电视机、VCD机、洗衣机、电话机等家电的需求相当可观,农民对家电产品的购买意向为14%—33%。巨大的潜在需求意味着农村家电市场有待进一步开拓。
  市场如何开拓
  农村家电市场潜力极大,但需要潜心培养和开发。一方面,生产企业应该对农村家电市场进行仔细分析,生产出适合不同地区农村市场的产品,尽快找到并建立适当的销售模式和售后服务模式。在东部沿海经济发展较好的农村地区,尽快建立较为完善的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网络。在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水平偏低的中西部地区,企业应调整好产品结构,生产科技含量适中、价格合适的家电产品,这样既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不必因为过多闲置功能而给农村消费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销售模式,建立县级以下的售后服务网点,甚至可以建立维修小分队走村入户,为农民解决维修的需求。
  另一方面,农村消费者也应适当改变旧有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村居民应该在有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尝试接受一些高新技术产品,让自己的生活与高新科技接轨。同时也可以考虑改变“买家电一定要到省城”的消费习惯,因为在有些地区这不仅使运输困难,也不便于售后服务及维修。当然后一种改变要建立在生产企业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完备的前提下。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相关链接

2002—2005农民对家电产品的购买意向
  《2000—2005年中国农村家电市场调查分析咨询报告》透露:我国农村家庭对电视机、VCD机、洗衣机、电话机等家电的需求相当可观,农民对家电产品的购买意向为14%至33%。
  农村家庭对电视机、VCD机、电冰箱、洗衣机、电话机的购买意向分别达到32.9%、19.6%、21.1%、17.6%、14.2%;新增需求量分别可以达到7570、4500、4850、4050和3270万台(部)。(新华)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点到为止

潜在的≠现实的
江夏
  努力开拓农村市场,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农村市场是一个待开发的富矿,这已经成了各方面的共识。有专家估计,城乡之间的消费水平相差在10年左右。家电几大件里,彩电在农村算是普及率较高的了,可还不及城市普及率的一半,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等就更差得远了。
  不少企业早就在扒拉如意算盘,既然家用电器在农村的普及率还不高,农民又有购买意向,那么全国两亿多农户只要有1/4添置一两件家电,那是一笔多大的生意呀。但是好多年过去了,农村市场的旺销局面并未形成,农村地区市场所占的份额未升反降,2002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县及县以下地区仅占36.7%,比上年又下降了0.7个百分点。农村市场启而难动,根本原因还是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增收比较困难。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差距在不断拉大。
  有购买意向,不一定有支付能力,潜在市场不等于现实市场。要让农村市场活跃起来,不能不研究农民的需求,不能不改善消费环境,不能不改进销售模式,但最重要的还是让农民手里有钱。千方百计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减轻负担,并使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向农民倾斜,这才是启动农村市场的治本之策。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专家论坛

开拓农村市场任务仍然艰巨
国家统计局农调队队长 鲜祖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从总体上看已达到小康。主要表现在:
  一是恩格尔系数已低于国际上衡量小康的标准。国际上把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低于50%作为衡量小康的重要标志,2002年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46.2%。
  二是消费层次较高的消费支出在消费支出结构序列中位置提前,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向享受型、发展型结构转变。2002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结构序列为吃、住、文教娱乐、交通通讯、穿、医疗保健、家庭设备及服务和其他。
  三是食品消费质量提高。表现为粮食消费减少,而有利于身体健康的食品消费增加,如豆类、植物油、奶及奶制品、水产品、水果等。
  四是高档耐用消费品在普通百姓家庭迅速普及。2002年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60.5台,电冰箱14.8台,洗衣机31.8台。电话、移动电话、空调、电脑等也进入了农民家庭。
  五是住房面积增加,质量提高,而且更加卫生和舒适。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26.5平方米,其中砖木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面积21.6平方米。
  但是,在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的同时,也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增长速度缓慢。与1997年相比,5年来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年均增加43元,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年均实际增长3%。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增长速度迅速下降,并长期保持低速增长,使得生活消费支出水平提高缓慢,农村市场启动乏力,成为了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增长缓慢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四方面:
  一是收入增长缓慢。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买方市场取代了卖方市场,农民收入增长受到生产和市场的双重约束,1997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开始减缓,进入以缓慢增长为主基调的增长期,5年来年均仅增长3.8%。
  二是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不均衡,降低了农村的实际购买力。从农村居民内部看,人均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农户,占农户的8.9%,其购买力占农户购买力的20%;从购买力的地区分布看,大部分购买力集中在东部地区。而低收入农户有购买欲望,但没有购买能力。
  三是农村消费环境较差。一、市场环境差,表现为市场规模小,销售网点少,适合农村居民消费的产品少,售后服务差等;二、基础设施落后,如交通、供电、供水不足等因素,在客观上制约了农民消费欲望的实现,造成一些消费品在普通农户中无法迅速普及,同时大大制约了高收入农户的消费行为。
  四是新的消费热点尚待形成。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生活支出出现过几个快速增长期,比如1978—1984年、1985—1987年、1994—1996年,在这些高速增长期都出现过明显的消费热点,如迅速解决温饱、建房热、家电购买热等。而目前,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已满足,住房条件已有很大改善,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普通家电已基本普及,加之近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因此还需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因此,解决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应该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从城乡统筹发展、从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形成长远之计,不断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农村新事

竹溪:农民读上“红头文件”
邹蔚烈
  在湖北省竹溪县农村,昔日“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农民,如今却爱串乡镇党委、政府机关的门。因为机关阅文接待室对外开放,农民到这里不但能查阅到“原汁原味”的政策依据,而且可以优先得到有关农村政策、科技的最新信息。
  今年68岁的陈映奎,是兵营乡党委、政府聘请的义务监督员。他是个预备党员,工作积极,前不久,他还专程到河北帮助一位打工受伤的同乡索赔,趁着回乡汇报的间隙,一头扎进阅文室,把最近一段时间内的文件和报刊看了个遍。他说自己成了乡阅文室的常客,隔三差五就来一回,了解最新的政策法规,一有重要信息就摘抄到笔记本上,好回去给乡亲们讲解。顺风雨村农民王德成,去年从乡阅文室了解到山竹和竹笋投资小利润大的致富信息,在乡政府协调帮助下,他租种了280亩弃耕地和荒山,今春投资5万元买种竹,建成了笋竹两用山竹基地。为满足农民求政策求科技求信息的渴望,竹溪县委、县政府要求各乡镇把可以公开的文件和阅文室向群众开放。自去年以来,该县绝大多数乡镇将接待室和阅文室合二为一,方便农民前来查阅文件,同时免费提供网上信息。在这里,乡镇干部与农民聊天拉家常,了解社情民意,增添了一条新的“民情通道”。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编后

“阅文室”开放好
张欢
  为了帮助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各级政府部门想了很多办法,出台了很多政策,采取了很多措施。可在实际工作中却往往“上情”不能“下达”,农民抱怨很多与他们相关的事都不能及时知道。甚至一些农村的干群矛盾也因此而起。
  竹溪县各乡镇将机关阅文室面向社会开放,农民可以查阅各级政府下发到乡一级的文件,了解政策,及时掌握农业科技和市场信息。
  一些乡镇还把阅文室和接待室合二为一,推动了政务公开,农民想什么,干部能心中有数,工作更有针对性,干群关系也有好转。文件不再神秘,干部不再难见,工作不再难办,竹溪的阅文室一举三得。
  竹溪的做法给人以启示,说千言万语不如干实事一件。竹溪这种务实的做法值得借鉴。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地方经济

重视生态山生金
张鹤 都正阳
  湖北省保康县地处荆山山脉,全境皆山,海拔最高2000米,最低194米。保康人过去吃尽了山高岭深的苦头,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发家致富;如今,他们用生态的眼光重新认识山高岭深的特点,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保康过去是高寒地带望干,低洼田里盼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区以玉米种植为主,早种不出苗,晚种熟不了。老百姓整个冬天就靠青玉米打浆糊口。
  1995年,县委、县政府把全国知名的土地、气象、植物专家请来,为保康“会诊”。专家们根据保康海拔气候的差异,为保康确立了发展“带状生态农业”的思路: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区域,种植高山蔬菜;在海拔800—1000米的中山区域种植烟叶;在海拔500—800米的区域种植有机绿茶和柴胡。
  一着棋,走活了保康农业。几年间,高山上长出的青包菜、白萝卜,不仅挤进了全国10多个大城市的菜市场,而且远销香港、俄罗斯等地。
  白菜萝卜为什么也卖得这么火?当地人说高寒地带病虫害少,“纯天然、无污染”就是保康蔬菜的品牌。加上上市晚于平原地带一个季节,正好打个时间差。
  到2002年底,保康的高山无污染蔬菜已经发展到3万亩。与此同时,3万亩黄姜,3万亩柴胡,6万亩优质烟叶,8万亩有机茶叶等生态农作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4%,提供的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89%。
  尝到甜头的保康县把生态农业的大旗越举越高。他们从德国请来专家,大力实施生物技术,生产绿色、有机、无公害的农产品,杜绝“农残”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3万亩高山无公害蔬菜都按无“农残”标准生产,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证书。今年春节过后,该县还为全县“农”字号产品统一注册了“绿生”商标,打造自己的农产品品牌。
  保康从发展生态农业中对大山有了新的认识,也同时踏上了走生态旅游之路。县委、县政府决定:开发旅游资源,一律先规划,后开发;没有详规,不动一锹土,不挪一株草。为此他们先后请来了武汉、北京的专家作旅游规划。
  2000年,开发五道峡景观时,有人提议在里面修点娱乐设施吸引游客,被坚决制止。如今,一条青石板路,把游客引进原始的峡谷。400多人的县纤维厂,一年利税100多万元,但要耗木材近2万立方米,而且污染河流。县委痛下决心:关闭!
  他们还禁柴禁炭,大力发展小水电、农村沼气,推广以气带柴、以电带柴,保护森林资源。2002年,全县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700万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98%和128%。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

  各地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积极发展各种特色养殖业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户增收。
  1、江苏省赣榆县工厂化育苗养殖的鲍鱼、双头蛏和太平洋牡蛎。
杨刚诗摄
  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工柯桂荣兴办的肉鸳鸯养殖场一角。
  董福景摄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农民呼声

盼电信收费点到村来编辑同志:
近年来,各地农村电信事业发展迅猛,农民不再为打电话犯愁了。但目前农村群众在交纳电信费用方面仍不方便。一些乡村尤其是偏僻乡村的群众每月为交纳电话费用,往往要跑到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以外的乡镇电信局。笔者建议电信部门,不妨以5—10个村为一个单位,分设电信收费代办点,方便农民群众缴费。(山东省东营市 刘洪兵)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农民呼声

农民呼唤消费导购编辑同志:
近日,笔者在农村走访时,听两位农民朋友说起他们进城购物而遭遇的尴尬。近年来,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购买能力日益增强,但由于他们对各类商品的品牌、性能、质量、价格等缺乏必要的了解,在实际购物中,常常显得不知所措。希望商家能够推出导购服务来指导农民正确消费,同时可以受理质量投诉等问题,帮助农民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江西省赣县 梁飞)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四面八方

  邵阳干部进村入户防非典
  本报讯 湖南省邵阳市针对农村人口多、在外务工人员多、农村医疗网络薄弱的实际,在加强城市群防群控的同时,着力构筑农村防治非典屏障。
  邵阳农村人口600余万人,在外务工经商人员达110多万。该市组织1.2万名干部进驻5944个村(居委会)落实防治非典措施。全市累计投资860万元,新建和改建12所定点医院或诊治中心,乡镇卫生所都开办了发热门诊。对外出打工、经商返乡人员进行登记,并建立到户台账。该市还在农村广泛开展卫生大清扫、大整治、大消毒、大灭鼠活动,市级财政挤出100万元帮助农民建沼气池、改水、改厕,不断改善农民居住和饮水条件。
(曾定保 杨一丁 苏敬华)


第15版(三农天地)
专栏:四面八方

唐河埠外市场信息所惠乡里
  本报讯 时下,在河南省唐河县,一批有文化、头脑精明的青年农民在70多个大中城市创办了80多家埠外市场信息所,他们订阅多种报刊,安装上程控电话,购置电脑上网,收集整理市场信息,分析预测市场行情,联系中外客商,签订购销合同,引进外来资金,为当地农民闯市场奔小康架起了座座金桥。据统计,这些信息所为家乡传递产供销信息6000多条,创直接经济效益1.2亿元,签订购销合同4200份,推销农副产品价值5亿多元,引进外资2.1亿元。
  (牛凌云 孟祥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