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5月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要闻)
专栏:奋战在抗非典第一线

风雨中,我们无所畏惧
——北京同仁医院抗击非典纪实
本报记者 白剑峰 刘毅
  前赴后继奔一线
3月底,当非典病毒猖狂袭来之时,北京市卫生局要求北京同仁医院组建第一批防治非典医疗队,支援佑安医院。
  疫情就是命令,同仁医院急诊科护师龚艳主动请缨,要求到最危险的地方去。同仁医院急诊科是团中央授予的“全国青年文明号”单位,龚艳是团支部书记,还担负着护士长的重任。仅一天时间,由内科副主任医师王毓洲、秦杰、陈东宁,主治医师顾海彤,护师吴莹、龚艳组成的第一支医疗队成立。
  4月11日,龚艳来到北京佑安医院,被安排到重病区为两名危重患者上特护班。第一天夜班,观察病人、输液、吸氧、吸痰……她忙个不停,到交班的时候,已经过去12个小时了。4月16日下午,一位病人突然发生呼吸困难,本应17时下班的龚艳又一直加班干到23时……在她的心中,患者的安危重于一切。
  4月17日,同仁医院再次受命组建医疗队,支援北京胸科医院。消息传来,大家纷纷请战。眼科团支部委员霍震坚决要求奔赴前线;耳科代理护士长苏文清、干部医疗科护士徐雪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甘愿在关键时刻接受党组织的考验。苏文清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是我多年的愿望,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任何困难都能克服,任何艰难险阻都能战胜,我将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入党。”
  护理部主任李春梅说:“这是我们最艰难劳累、也是最充实的一段日子。医院的630多名护士姐妹风雨同舟,无所畏惧,共同面对病魔。到目前为止,已经有52名护士奋斗在防治非典一线,后方的每一位护士也随时准备奔赴战场。”
  家庭是坚强后盾
  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医护人员家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眼科临床部副主任张风没想到,当医院组织防治非典医疗队时,医护人员的父母亲人给予了那么多的理解和支持。张风说:“和他们通着电话,听着他们那些朴实无华的语言,我的眼泪就想往外流。”
  当张风把电话打到丁宁医生家,接电话的是丁宁的妈妈。似乎是察觉到了张风的犹豫,老人直截了当地问:“你找丁宁,是不是准备让她上一线,怕家里有困难吧?我们没有困难,既然丁宁选择了医生的职业,危难关头就要上,没什么可说的。”实际上,这位可敬的妈妈做完肠梗阻手术才两个月,正是需要女儿“常回家看看”的时候。
  内科的秦杰担任防治非典的重要职责——主检医师。从3月底到现在,他已经4个多星期没有回家了。照顾上学的女儿和患病的父亲,全靠年迈的母亲。离开家前,母亲对他说:“你放心走吧,家里有我呢。”直到最近,父母才从电视上看见穿戴隔离衣帽、不露“庐山真面目”的儿子。
  4月以来,随着非典定点医院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地奔向抗非典一线。同仁医院派出的医护人员在一线奋战,医院为他们提供了尽可能多的便利条件、充足的后勤保障,院领导还到他们家中慰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齐心协力抗非典,前方后方一盘棋,一线的医生、护士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许多医护人员说:“医院和家人是我们的坚强后盾,在抗非典第一线,我们丝毫没有孤立无援的感觉。”
  电话里的思想汇报
21岁的护士徐雪在参加抗击非典一线医疗队的前一天,连夜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10天之后,徐雪又向党组织递交了她的第一份思想汇报。这份思想汇报,是徐雪通过电话口述、母亲执笔记录的:“敬爱的党组织:这是我向党组织递交的第一份思想汇报,也是我向党组织如实汇报我们8位同志是如何用自己的行动让组织放心,让领导放心,去克服困难,用顽强的精神去努力工作的。
  下了第一次夜班时,我已被3层隔离衣、两个20层的口罩憋得喘不过气来。紧张的抢救、严重的缺氧,使我的头像裂开一样疼。当我摘下3层防护手套时,一股针扎般的疼痛让人难以忍受,双手变成了黑紫色,指甲盖也都黑了。浑身的难受,自己竟有了一种濒死的感觉。我不断地告诫自己:坚持,坚持,再坚持,因为国家需要我们,非典病人需要我们,只有坚持,才能战胜这场灾难!
  我们8个人在工作中组成了一个特别能战斗的集体。共产党员刘晶、霍震、马春荣老师工作中处处带头。在日常工作中,你也许不知道谁是共产党员,但是在困难的时候,不用说,走在最前面的一定是共产党员,她们崇高的觉悟,朴实无华的语言,充分展示在我的眼前。她们那种忘我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我为能和她们在一起工作而感到无比自豪。关键时刻,我认识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敬爱的党组织,请放心,既然组织派我到一线,我就一定干好这项工作,以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待这项工作。在这种关键时刻,请党组织放心,我决不辜负组织对我的培养。”
  徐雪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党组织交出了第一份答卷。同仁医院院长韩德民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们的医护人员发扬心系患者、不畏艰难的‘同仁精神’,经受住了惊涛骇浪的考验。”


第2版(要闻)
专栏:

刘淇深入北京医疗机构社区建筑工地检查时要求
尽快把防治非典措施落实到位
  新华社北京5月1日电(记者冯瑛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北京防治非典型肺炎联合工作小组组长刘淇,5月1日上午深入医疗机构、社区、建筑工地,检查防治非典情况,要求尽快把群防群控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严防死守,控制疫情蔓延。
  刘淇每到一处,都仔细察看有没有疏漏,详细询问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他说,现在防治非典的思路已经明确,各项措施已经出台,关键是抓好落实。只要每个方面、每个环节都切实把好关,阻断传染渠道,就一定能控制疫情蔓延。
  石景山区为避免交叉感染,对医院进行了分类,分别收治非典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发烧患者和其他疾病患者。石景山医院统一收治有发烧症状的病人,经诊断后再按病情进行分诊。刘淇对这一做法予以肯定,要求总结经验,在全市推广。在发热观察治疗中心指挥部,刘淇提醒医院领导,要采用多种科学手段,对发烧病人进行快速诊断。
  在石景山区疾控中心,刘淇向正在专家组值班的医学博士单广良征询对疫情发展的分析意见,希望他关注地铁周边的疫情动向。
  新华社鲁谷社区居委会主任冯重北向刘淇汇报了采取的各种防治措施。刘淇说,我们就是要社区各自为战,形成防控非典的铜墙铁壁。他希望社区和石景山区委、区政府多关心医务人员的家庭生活,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
  在首都博物馆新馆工地,刘淇与几位江苏来的民工交谈。他说,我们已经制定了详细的措施,要求各个工地严格管理,善待民工,加强保健。临走,他又叮嘱建委和工地负责人,一定要落实各项防护措施,百分之百地确保民工的安全。


第2版(要闻)
专栏:

陈至立慰问防治非典科技人员强调
齐心协力攻克防治非典型肺炎科学难关
  新华社北京5月1日电(记者尹鸿祝)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国务委员陈至立1日上午来到科技部防治非典型肺炎科技攻关组,慰问全体工作人员。陈至立鼓励全体工作人员发扬“两弹一星”精神,齐心协力,为尽早攻克防治非典型肺炎科学难关做出贡献。
  科技攻关组由国家有关部门、解放军和北京市的优秀专家组成,他们正在组织各方面力量夜以继日地开展科研工作,争取早日取得防治非典的成果。
  在各科研组工作室,陈至立向辛勤工作的全体人员表示亲切慰问,仔细询问、了解了他们的工作情况。
  陈至立对科研人员急国家之所急、精诚合作的精神并取得可喜成果表示赞扬。她指出,在这场同疫病的斗争中要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民族精神,还要靠科学技术的力量。她强调,科技攻关人员要团结协作,争分夺秒,勇攀高峰,严谨求实,无私奉献。当前,基础研究要为科技攻关和防治疫病服务,要统筹中央和地方科技优势,实行资源、信息和成果共享,集中优势,突出重点,立足国内,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努力攻克战胜疫病的科技难关。她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既要不怕困难,也要注意自身的防护,用自身的健康增强人民群众战胜疫病的信心,用科技的力量战胜非典。


第2版(要闻)
专栏:

卫生部等四部委发布紧急通知
非典病人免挂号先就诊
  新华社北京5月1日电(记者杨维汉、朱玉)卫生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1日针对非典型肺炎患者和疑似病人缴纳救治费用问题发布紧急通知,要求为保证非典型肺炎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和加快疑似病人的收治确诊工作,发热病人到医院就诊时,免办挂号手续,先就诊;初诊为非典患者和疑似病人后,不再由患者缴纳检查、检验等有关费用,实行记账制。普通患者补交各项费用。
  通知还要求,“严禁因为费用问题延误救治或推诿病人,对于违反规定的,要严肃处理。”医院要严格执行先救治、后结算费用的规定,简化入院手续、及时开展救治工作。医院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医疗服务收费标准,严禁擅自提高标准、乱收费等行为。
  对患者住院、留院观察期间及出院的费用问题,通知也作了明确规定。患者住院或留院观察时,免交住院预交金等一切费用,办理登记手续后直接留院观察或入院治疗。医院对于参加医疗保险的患者,应及时通知该统筹地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救治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也采取记账的方式,患者无需逐项缴纳各项费用。患者出院时,需向院方提供其有效证件(如身份证及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证(卡)等)复印件和联系方式,并由患者或其家属对院方提供的诊疗、住院记录与费用清单进行签字确认。
  通知指出,民政部门要做好城市“低保”对象和农村贫困群众的医疗救助工作。各级卫生部门要及时了解医院救治情况和资金周转、使用情况,并将有关情况审核汇总上报同级财政部门;财政部门要及时审核拨付补助资金;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要及时和医院结算参保患者的医疗费用,必要时可采取预拨款项的形式。


第2版(要闻)
专栏:

卫生部追授梁世奎“人民健康好卫士”称号
  新华社北京5月1日电(记者朱玉)卫生部近日决定,追授山西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梁世奎同志“人民健康好卫士”荣誉称号,并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向他学习的活动。
  今年3月,山西省发生非典型肺炎疫情。面对传染性极强的非典型肺炎,梁世奎没有退缩,率先垂范,不顾个人安危,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抢救病人的第一线,关键时刻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在抢救非典型肺炎患者的过程中,他全然忘记自己身患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忘我地工作。
  在梁世奎不幸感染非典型肺炎的情况下,他心中想着的仍然是病人和其他同志,多次给护士长打电话,询问科里的情况,要求抢救工作必须细致,医护人员要注意自身保护,并通过慰问他的省领导转达对一线医务人员的慰问。2003年4月24日,因抢救无效,梁世奎同志以身殉职。


第2版(要闻)
专栏:

7部门紧急通知要求
交通“重地”严格查堵非典
  本报北京5月1日讯 记者原国锋报道:公安部、铁道部、交通部、卫生部、质检总局、民航总局、海关总署日前作出紧急通知,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机场、客运码头、出入境口岸的卫生检疫,控制非典型肺炎通过交通工具和国境口岸传播和扩散。
  通知要求,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机场、客运码头采取下列卫生检疫措施:一、设立临时发热病人检查室,对进出本地的人员实施医学检查;二、对经检测体温高于38°C的人员,要立即报告并送至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安排的医院诊治;三、对同舱、同一车厢与非典型肺炎病人、疑似病人接触者,要逐一登记,并配合当地卫生部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追访和医学观察;四、对出入本地的交通工具及其承运的物资,加强卫生检查,发现有被污染或者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实施严格的消毒等卫生处理。
  通知强调,有关单位要增加机场、车站、码头等候室和国境口岸现场的医务人员,加强医学巡查、医学咨询和防治宣传教育,对可疑病人进行及时的医学检查并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加强国内机场、车站、码头、交通工具及其等候室和国境口岸的卫生检疫,严格执行《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加大卫生监督检查力度,采取通风换气、消毒等措施,保持上述场所的清洁卫生安全。检验检疫、公安、边防检查、海关等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


第2版(要闻)
专栏:

一批抗非典前线医护人员“五一”前夕入党
  本报广州5月1日电 记者雷义报道:广东一批在抗非典中表现杰出的医护人员在抗击非典的火线上加入了中国共产党。4月30日,30名新党员庄严地参加了入党宣誓仪式。
  宣誓的现场分别选择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和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鲜红的党旗下,白衣战士穿着洁白的工作服,庄严地举起了右手。
  据了解,自去年11月以来,广东省卫生系统共有236人向各级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抗击非典的艰苦战斗中,不少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用行动践行了自己的入党志愿,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把党的要求牢记心上,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不畏艰险,吃苦在前,样样模范带头。经过各级党组织的考察,一批优秀的医务人员光荣地在抗击非典进入攻坚战阶段加入了共产党,为党的组织补充了新鲜血液。


第2版(要闻)
专栏:每日疫情通报

卫生部公布非典型肺炎疫情 至5月1日我国内地累计报告3638例
  ①北京122例新增病例中,82例为新收治病例,40例由疑似病例确诊。
  ②北京原诊断病例排除9例(含医务人员2例)。(附图表)


第2版(要闻)
专栏:各方协同共抗非典

一个学生的特殊课堂
王光辉
  北京市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四年级一班的井弘帅“享受”着一个人的特殊课堂。他的爸爸——海淀区疾病控制中心大夫井光敏正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
  4月23日,井光敏对实验二小的老师说:“我明天就要上一线,回不了家。孩子的母亲也是医生,弘帅没人照顾……”实验二小常务副校长宋鸿莲当即表示:“您放心,在停课两周期间,孩子可以天天来校,我们来照顾。”这让井光敏吃了颗定心丸。
  4月24日,实验二小为小弘帅专门开设了一个人的特殊课堂。为了不让小弘帅感到寂寞,学校还为他找来3个年龄相仿的小伙伴,他们都是该校老师的孩子。
  4月28日,学校给在抗击非典一线的学生家长写了封慰问信:“……你们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语言无法表达我们的敬仰之情,但我们可以用教师的爱心关怀你们的子女,尽我们之力化解你们的后顾之忧。”
  小弘帅说,爸爸走时,他没哭,他觉得爸爸应该去一线,他也应该让爸爸去一线。但他希望爸爸能早点回来。如果爸爸平安回来了,希望和爸爸一起打球。
  4月29日晚,记者拨通了井大夫的电话。他说,实验二小的校长每天都打电话告诉他,弘帅过得怎么样。井光敏说:“等战胜非典后,要和儿子好好打场球。”(附图片)
  图为老师正在给小弘帅上数学课。 赵勇摄


第2版(要闻)
专栏:

北京向全国征购防治非典医疗物资公告
  根据北京非典型肺炎疫情及防治所急需的各类医疗、防护物资情况,现正式向全国征购以下防治物资。
  1.无纺布隔离服和布质隔离服(电话:85235965、85235966);
  2.16层棉纱质口罩和N90、N95医用口罩(电话:85235041);
  3.床边X光机、有创呼吸机(电话:85236526);
  4.医疗救治医用护目镜(电话:85235095);
  5.500ml以下装含氯类民用消毒液(电话:85236522)。
  上述产品必须符合国家及省市卫生、药监部门认可的技术质量标准。
  欢迎全国各地厂商与北京防治非典型肺炎联合工作小组物资保障组联系。(全天24小时工作)E-mail:sars@bjbbc.com.cn
  北京防治非典型肺炎联合工作小组物资保障组
2003年5月1日


第2版(要闻)
专栏:

隔离了,但我们并不孤独
——电话采访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姜维壮
本报记者 刘毅
  为防止非典的进一步扩散,4月24日,位于北京市皂君庙的一栋中央财经大学教工楼被隔离。住在这里的人们这一段时间过得怎样?现在心情如何?5月1日下午,记者拨通了住在这里的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姜维壮的电话。
  记者:姜老您好!现在大家都很关心隔离区居民的情况,您能介绍一下吗?
  姜维壮:除了不能出门,我和老伴的生活和平时没有太大的区别,很有规律,每天一般23时左右休息,6时起床。吃完早饭后做半个小时保健体操。上午和下午,我们都会围着屋子走15圈,有时还到阳台上晒晒太阳。现在家里特别清净,我正好利用这段时间做一个今年必须完成的课题,叫“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和管理运营”,老伴也协助我查查资料。没事的时候,我们可以读报刊、看电视,打打电话。邻里之间现在很少串门,经常在电话里聊一聊。
  记者:饮食方面呢?
  姜维壮:饮食方面也很有保证,每天都有人送到门口。我们被隔离的那天,街道和学校就送来了好几箱鸡蛋、蔬菜、大米、白面、味精等,还有一些日用品。我们需要什么,打个电话给北下关街道办事处设的服务热线,工作人员都会很快送过来,特别方便。我曾经在前苏联留学,养成了吃面包的习惯。我提出来后,他们第二天就给送来了。
  记者:住在隔离区觉得安全吗?
  姜维壮:每天都有人对整栋楼进行消毒,一天两次。我和老伴觉得很安全,在家里连口罩都不戴。不过我们也没有大意,每天上午和下午都要量体温,然后通过电话告诉外边的工作人员。
  记者:今天是“五一”节,你们怎么过的?
  姜维壮:我们虽然被隔离了,还是能感受到过节的气氛。街道和学校前一天就送来了水果。今天上午,学校的李保仁书记、王柯敬校长还到隔离区探望,送来了慰问品,通过电话祝我们节日快乐,问我们有什么困难和要求。我还接到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亲戚、朋友的电话,感觉非常温暖。
  记者:您是什么时候知道要被隔离的?
  姜维壮:我们楼是4月24日17时被隔离的。15时多的时候,我们知道了这个消息,当时要走还来得及。女儿在电话里哭着要接我们走,把车都开出来了,让我们马上出门。可我和学校领导通电话后,经过慎重考虑后,还是留下来了。作为一名有50年党龄的老党员,我相信党,相信政府,既然要让我们隔离,一定会采取相关措施,这里的生活一定会有保证的,没有必要担心。
  记者:您对隔离怎么看?
  姜维壮:隔离后,我们这里还没有一个新增病人。我认为,政府隔离的决定是对的,我们不走的决定也是对的。请转告那些关心我们的人:虽然隔离了,但我们并不孤独;这里很安全,我们对尽快控制非典越来越有信心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