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5月13日人民日报 第13版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本期聚焦

公推公选 让优秀干部走上前台
本报记者 夏长勇
  28岁的陈敬伟是四川雅安市汉源县司法局普通干部。他忘不了走出机关、竞选安乐乡乡长的那场“考试”。台下的考官既有县四套班子领导、乡干部,也有各村村干部代表、乡人大代表。经过演讲、答辩、评分,陈敬伟和另一人一起被确定为正式候选人。随后召开的安乐乡人代会正式选举陈敬伟为乡长。
  像陈敬伟一样,通过公开推荐、选拔走上乡镇党政领导岗位的干部,近两年来,四川省已有5447名,占全省乡镇党政领导干部总数的17.5%,其中乡镇党委书记787名,乡镇长942名。雅安、绵阳、巴中、遂宁等市所有乡镇领导干部候选人预备人选全部经这种途径产生。
  党管干部原则在新时期的更好体现 深化基层干部制度改革的有益探索
公开推荐、公开选拔乡镇党政领导干部,被四川省群众亲切地称为“公推公选”。其准确定义是:采取个人自荐、群众举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通过考核、考试、面试(演讲、答辩)等程序,公开选拔乡镇党委和政府领导干部候选人预备人选,再依法举行选举或组织任命。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四川就在达县、南充等县市开始了公开竞聘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副乡镇长的试点工作。省委在实践中认识到,推进“公推公选”工作,是引入竞争机制、发展基层民主的需要,更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在农村基层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据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魏宏介绍,“公推公选”,是解决少数乡镇干部只讲“对上”、不讲“对下”问题的好办法。一些地方单纯以经济和政治指标完成情况决定乡镇干部是否可以提拔,少数乡镇干部为求晋升而不惜乱铺摊子、乱上项目,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甚至搞强迫命令、虚报浮夸。要根本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使群众对用什么样的干部真正有参与和选择权。
  另外一个重要导因是,近年来四川各地村民自治工作稳步推进,村支部普遍由“两推一选”方式产生,这对乡镇干部的领导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对新形势,四川省委作出了扩大试点范围的决定,并对“公推公选”的程序、方式等作了规定,各地州市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微调”。总体看有四种操作模式,即:遂宁市的“混合投票”法;巴中、南充市的“量化淘汰”法;绵阳的“代表直接提名选举”;眉山市青神县南城乡的党政领导班子全职公推公选。
  各种方法程序大致相同,包括公开推荐、公开报名;资格审查;笔试、根据成绩按比例确定数名候选人初步人选;公开演讲、答辩,确定2名正式候选人;提交县委常委会正式确定、任命乡镇党委书记,乡镇人代会确定、任命乡镇长。
  调动了农民群众民主参与意识 群众、干部和党组织“三满意”
  在改革过程中,四川省委强调,公开推荐、选拔乡镇党政干部,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不动摇,各级党组织是这项工作的组织者,在“公选”方案制订、程序酝酿、报名者资格确定和政审、笔试与演讲答辩等环节上严格把关。
  从本质上讲,“公推公选”是党组织选拔任用干部方法、方式上的改进。与过去相比,“公推公选”有四个明显改进:其一,由过去的上级党组织确定、考察预备人选,变为组织推荐、群众举荐、个人自荐,选人的范围广了,过程透明了;其二,引入笔试、公开演讲、承诺与答辩环节,使过去单纯对好干部的选择变为对“好干部和好的任职目标”的选择,实现了选人与治事的统一;其三,选拔干部的主体发生变化。以遂宁市市中区为例,参加选拔乡党委领导的“考官”有:区四套班子全体成员、公选领导小组成员、乡镇机关党员干部、各村干部中的党员和普通党员群众的代表、区直各机关负责人;其四,选拔干部的决策程序发生变化。过去是“组织部考察、常委会拍板”,现在是“按程序遴选,上级领导、党员和群众代表决策,县委常委会研究确定或乡镇人代会选举”。
  四川省“公推公选”产生的乡镇干部中,93.3%的当选者是中共党员,70%是继任干部或后备干部。党在农村的领导没有被削弱,相反对于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基层干部作风转变
公开推荐、选拔乡镇党政干部,为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机遇。为不拘一格选人才,有些地方在坚持干部选任的政治条件和德才素质的同时,大胆打破资历、身份、行业、所有制等的界限,使一大批来自各行业的“潜人才”脱颖而出。全省通过“零起点”走上乡镇党政领导岗位的干部达221名。省委组织部跟踪调查发现,新当选的干部绝大部分已成为乡镇领导骨干,有71%的公选干部被组织和群众评价为“好”,有20%被提拔使用或列入上一级职务的后备干部行列,经考核不称职或因其他原因被撤免的仅占1.1%。
  依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推荐、选拔乡镇干部,打破了选人用人上的神秘化、封闭化倾向,防止了用人上的腐败。一位县委书记说,以前一到换届,各方面打招呼说情的应接不暇,非常为难。搞了公推公选后,“打招呼”者开不了口了,群众也满意。更为重要的是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乡镇干部们的危机感、责任感加重,主动深入群众,埋头实干蔚然成风。巴中市215名落选干部中,有61人一改过去“只说不做”的老爷作风,重新赢得群众信任,在届中参加缺额竞争,重新走上领导岗位。
  在公选中还有一个有趣现象:当选的干部,绝大部分都是已纳入组织部门视野的干部。那么,为什么有些干部以前“上”不来,或走上了领导岗位群众也不买账?原因在于群众对以前选人用人的方法不满意,有抵触情绪。因此,公推公选的过程,就是党组织的意志和群众意愿相统一的过程,是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的过程,不少地方出现了“上访闹事的减少了,农村的公益事业好办了,党组织的威信提高了”的喜人景象。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有感而发

用机制确保群众参与
士心
  为什么有少数干部眼光只“对上”、不“对下”?一个重要原因是在部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群众的呼声和意见没有得到充分的听取和采纳。因此,干部能否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很大程度上靠的是自觉,而非机制的保证。一些反常现象,如个别干部口上说为百姓办实事,实际只热心于搞那些给上面看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根源也在于此。
  要根除这些不良现象,真正让群众观念扎根于干部的心头,渗透于干部的血液,一个好的办法,就是让群众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有知情权、监督权,最重要的是有发言权,甚至是决定权。
  有人会担心这与党管干部的原则有矛盾,其实不然。党的组织部门想方设法改进干部考察、考核等工作,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希望能选出“有本事、靠得住、群众公认”的干部,确保干部能为百姓干实事,让群众满意,进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而各地近年来干部制度改革的实践也证明,用机制保证党员和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党组织的意志得到更有效率的贯彻,干实事的干部心里更加踏实,群众对党的干部和党的领导更加拥护,可谓一举三得。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

抗击非典——我是共产党员
  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战斗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中的共产党员以及各地各行业的共产党员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实践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附图片)
  1、火线入党
  5月1日,北京崇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支部党员向刚刚在抗非典火线入党的主任医师王联君(左二)和副主任医师刘晶磊(左三)表示祝贺。王联君和刘晶磊在非典袭来的时候,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全身心地投入到防治非典的战斗中。面对鲜红的党旗,22名党员当日一致同意接收两人为中共预备党员。
  2、带头防控
  5月2日,在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仇庄村村口督察岗,工作人员在对进村人员测量体温。在防治非典的战斗中,于家务乡村村设立由党员牵头组成的督察岗和入户消毒组,使非典防控不留死角。由于防控措施到位,全乡截至5月2日没有发现一例疑似和非典病人。
  新华社记者 王呈选摄
  3、服务群众
4月30日一大早,川南宜宾市高县文江镇黄桷村的7名党员来到黄桷村二组帮助村民巫焕尧老两口栽插水稻,并向村民们宣传非典防治知识。巫焕尧老两口高兴地说,我们要告诉两个在浙江打工的儿子,让他们放心,不要回来。瞧,老两口给党员们送来了茶水。 曾朗摄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一周党建新闻评点

  5月9日四川日报报道:在防治非典战役中,四川省委组织部要求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学习郑培民同志,并把学习活动与“爱民书记”、“爱民干部”活动紧密结合。
学习郑培民与抗击非典
盛若蔚
  学习榜样与眼前工作有机结合,是党的一项优良传统。当前学习郑培民很有现实意义。在抗击非典战役中,党员干部应当将学习郑培民同志尽职尽责、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操和思想风范转化为实际行动,相信效果会更好。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一周党建新闻评点

  据京华时报报道:5月7日,北京北方出租汽车公司四位中共预备党员向领导递交请战书,表示他们愿随时免费接送工作在一线的医务人员及其家属,义务为他们服务。
莫忘当年的誓言
董宏君
  在抗击非典战役中,广大党员选择了勇往直前,但也有人选择了临危退缩。虽说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但当年举起拳头选择了神圣的誓言,今朝就要用行动乃至生命去实践。共产党员人格的崇高之处就在于,危难时刻不选择“常情”。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一周党建新闻评点

考验党性的“试剂”
崔士鑫
  5月9日新华社消息:北京中医医院一名因害怕传染而擅离岗位的护师,被中共北京中医医院委员会开除党籍,这是北京处理15名临阵脱逃的医务人员中唯一一名党员。
  鲁迅先生说过,革命队伍行进时,自然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这队伍也就愈纯粹、精锐。抗击非典如一场战争,涌现出众多的英雄群体,当然也会有个别临危退缩的懦夫。党组织不妨把抗击非典当作一帖“试剂”,把健康血液吸收进来,把零星腐肉及时剔除,党的肌体会更加健康。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一周党建新闻评点

别忘了送先进文化
姜洁
  据5月7日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湖南省委针对一些乡村村民害怕感染非典而导致迷信造谣活动重新抬头的现象,决定向每个村派驻两名机关干部,指导农村基层防治非典。
  非典是对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威胁,迷信活动则是对人民精神健康的污染。要让村民们真正摒除迷信思想,拒巫婆神汉于门外,更需要我们的党员干部发挥自己的先锋带头作用,弘扬先进文化,把科学防治非典的知识送到农村基层。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一周党建新闻评点

市民满意率说明了什么
张强
  北京日报5月7日报道,北京市有关部门随机抽取1800位市民进行了民意调查:超过99%的市民表示拥护政府采取的抗非典措施。
  面对非典,北京市民心态从“恐慌”到“渐趋平和”直至达到99%的满意率,说明只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挫折,都会最终赢得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取得最后胜利。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公仆心声

恪守为民之责 实践“三个代表”
唐山丰润区工商分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焕友
  王焕友,1955年生,河北丰润人。1984年任丰润县城关工商所副所长、所长;2000年任唐山市工商局副局长,丰润区工商分局局长、党组书记。
  工商局直接面对老百姓,能否树行风形象,恪守为民之责,是检验我们是否忠实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标准。
  怎样才算做到了恪守为民之责?作为工商部门,首先要让党员及全体工商干部认识到,要积极为全区经济发展服务。因为只有经济发展了,才有管理对象,工商部门才能发展。为此,我们在抓行风建设、实践“三个代表”过程中,把学习的重点放在树立“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为民之事”的观念上,通过学习讨论、建章立制,认真推行首办责任制和一站式服务方式,使业户在工商局办事感到心情舒畅愉快。同时,我们还推行了登门服务、预约服务等一系列新方法。今年还集中骨干人员到全区280余户个体私企集中办照、年检,受到广大经营者的热烈欢迎。
  冀东制药厂过去是全区的利税大户,近几年由于产品市场定位不好,经营管理不善,濒临倒闭。为启动生产,该厂招商引资搞改制,我们仅一周时间就为其办好了营业执照,使引进的资金及时到位。2002年一年中,我们先后帮助20多家危困企业起死回生,使全区3100多名下岗职工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
  领导干部带头为百姓服务。坚持万事民为先,领导干部要带头。在行风建设中,我们开展了“多渠道、广纳言、访千户、重万言”活动,局领导班子成员实施每人走访10户、带动每个工商所访问100人的走访交谈活动,印制了《办照回访卡》、《案件回访卡》、《征求意见卡》和《致广大经营者一封信》的“三卡一信”5000份,发给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聘请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作为党风廉政和行风效能监察督察队。通过上述途径,班子成员可以对“案(办案)、费(收费)、摊(摊位)、证(许可证)、照(执照)”等热点单位和窗口单位暴露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群众十分满意。(附图片)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党建纵横

上海党员轮流主持组织生活
  本报讯 上海市中山商厦党支部从去年10月份开始,试行让党员按月轮流主持支部组织生活,活跃了组织生活,提高了党员的政治素质和组织领导能力。
  党支部以往经常遇到这样的困惑:支部领导精心安排的组织生活却难以得到大多数党员的热烈响应。党员是加强支部建设的资源,这份资源要好好开发和利用。商厦党支部经反复讨论,作出决定:让支部的每个党员按月轮流主持支部的组织生活。也就是说,让每个党员每年当一回“支部书记”,组织全体党员学习。与此同时,支部也明确规定:学习的总体内容由支部统一安排,全年的组织生活在支部集体领导下有序进行。
  党支部的这个决定,立即得到了全体党员的热烈响应。让党员轮流主持支部的组织生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增强了党员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给基层党的政治工作带来了活力,党员的社会工作能力也有了较大提高。(徐炳根)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党建纵横

南京支部建在楼幢里
  本报讯 江苏省南京市首家以楼幢内共产党员为单位成立的社区楼幢党支部,于今年3月在秦淮区中华门街道金工里社区居委会揭牌。
  金工里社区是晨光集团家属区。有30幢楼党员数超过3人,而社区党务工作人员少,党支部活动室面积不足。建在楼幢里的党支部活动室设在支部书记家。街道工委为每个党支部配备了党员活动书橱、党支部工作台账、党支部工作记录簿,并为每个党员活动室订阅了党报党刊。社区楼幢党支部定期召开支部大会,对楼幢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有了很大提高,有力地推进了社区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周迅 王长青)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党建纵横

  广水推行“党员政治生日谈话制”
  本报讯 为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湖北省广水市推行了“党员政治生日谈话制”。
  党员的“政治生日”,即由支部大会通过由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之日。谈话时间定为每位党员入党周年纪念日的一周内进行。谈话前,分管党务负责人和所在支部的支部书记要重点了解谈话对象一年来的学习、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况;谈话时,重点围绕在民主评议党员和党支部对每个党员的学习、思想、工作及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对退休、下岗职工党员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谈话要同关心体贴、尽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李章华)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编后

创新才有活力
  把支部建在楼幢里、党员轮流主持组织生活会、推行“党员政治生日谈话制”……这些来自基层党建中的做法,令人耳目一新。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何加强,却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道难题。难题难在实际情况在不断变化,而传统的方式又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出路在哪里?关键在创新。十六大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一论述,完全适用于基层党组织建设,而且意义更大。而如何创新,则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找到党建与实际工作的结合点,找到广大党员的兴奋点,用新方法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这样,才不会隔靴搔痒,才能真正把党的建设的各项要求,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