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5月1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经济专页)
专栏:

  巩固税费改革成果 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国务院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
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审时度势,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采取的政策措施是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作为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被亿万农民誉为民心工程、德政之举。对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从根本上推动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今天刊发的这篇文章,对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编者
改革试点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2000年安徽全省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2年在总结安徽等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积极稳妥、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20个省份,试点地区农业人口达6.2亿,约占全国农业人口3/4以上。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目前改革试点工作总体运行平稳,进展顺利,取得明显成效。
  (一)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初步遏制了农村乱收费、乱集资和各种摊派。各地按照“减轻、规范、稳定”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实施。据统计,2002年20个全面试点省份农民负担平均为73.7元,比改革前减少47元;亩均负担53.6元,比改革前减少34.1元,减负率一般都在30%左右。农民从改革中得到的好处一年在300亿元以上,如果再考虑治理各种乱收费等因素,实际减负效果更加明显。农民纷纷反映:“负担减轻了,该交都交了,交了就完了”,说明改革后农民的心情舒畅了,纳税意识和拒绝乱收费的意识增强了。据有关部门对20个省40个县80个乡镇160个村800个农户的问卷调查,农民满意率在98.7%以上。
  (二)初步理顺了农村分配关系,农村税费制度开始得到规范。长期以来,农民负担居高不下,减负后又出现反弹,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税费制度不规范,项目繁多,地方、部门和单位都可以随意向农民伸手。这次改革,通过实施“三取消、两调整、一改革”等政策措施,确立了以农业税及附加、农业特产税及附加,以及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农村税费制度框架,初步理顺了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分配关系,逐步将农民负担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三)促进了农村上层建筑变革,加强了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当前,我国基层政权机构膨胀、冗员过多的问题十分突出,这是农民负担沉重的重要原因。税费改革推动了乡村机构调整和职能转变,推动了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有利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一是促进了乡镇机构改革和村级组织改革。为了适应改革后的新形势,试点地区加快乡镇机构改革步伐,下决心自身“消肿”,“拆庙撤灶”,转变职能,减人减事减支。为了维持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各地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村级撤并工作,降低村级运行成本;实行村干部交叉兼职、由乡镇选派得力干部到村担任村支书、村会计,减少村干部补贴人数,乡镇财政给予适当补助,使村干部报酬、五保户供养等村级经费有了较稳定的资金来源。二是促进了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明确了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县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省、地(市)、乡镇等地方各级政府承担相应责任,中央政府给予必要的支持。这一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义务教育长期依靠向农民收费集资办学的不规范做法。三是带动了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按照“财力向下倾斜,经费缺口上移”的要求,调整县乡财政体制,完善村级收入管理。对乡村财力缺口,上级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给予补助。
  (四)密切了干群关系,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通过规范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农业税征管办法,逐步形成农业税征收机关负责征税,聘请协税员协税的农业税收征管机制。乡村干部协助做好征管基础工作,但不行使执法权。农民的纳税意识明显增强,增收期比过去大大缩短,多数地区一周即可完成。干部从过去催粮收款中解脱出来,从制度上促进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有效减少了干群磨擦和矛盾。党和政府在农民群众中的威信进一步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的稳定和发展。据安徽、河南、湖南等农业大省统计,改革以来,农民上访信件比改革前大幅度下降。
  少数地区为何出现农民负担反弹
  农村税费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要看到,目前改革还处于试点阶段,改革试点中还存在诸如基础工作不扎实、配套改革不平衡等问题,特别是少数试点地区出现农民负担反弹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少数地方对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是农民负担出现反弹的主观原因。
  执行政策不到位,是一些地方农民负担出现反弹的直接原因。主要表现在:有些地方未按二轮承包土地合同核实土地面积,甚至虚报或瞒报土地面积;一些地方为保既得财力,采取高估常年产量,或简单确定减负比例,倒算常产,导致计税常产偏高;有的地方核定农业税计税土地和常产不征求农民意见,未张榜公布,有的搞暗箱操作,农民不认可;少数地方不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只由少数干部决定,任意扩大公益事业金征收范围;一些地方未经农民同意,强行搞“两工折资”,逼迫农民出资;有些地方将“一事一议”变成固定收费项目,借“一事一议”搞摊派;个别地方不顾中央三令五申,顶风违纪,仍在搞乱收费,突出清理税费尾欠,加重了农民负担。
  配套改革相对滞后,是农民负担出现反弹的深层原因。在农村税费改革过程中,各地普遍进行了以减人、减事、减支为中心的配套改革,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上看,配套改革还相对滞后,进展缓慢。由于分流人员安置难度大,一些地方乡镇机构改革力度小,存在畏难情绪,等待观望。有的地方片面强调农村习惯势力等原因,对村组合并不积极,对一些规模明显偏小的行政村也没有合并。有的地方承诺的配套改革转移支付资金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革的顺利进行。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中,强调确保经费投入的要求多,实施精简和优化教师队伍、加强学校管理的措施少;一些试点地区代课教师的清退工作至今仍未到位。由于配套改革滞后,机构膨胀、人员过多的问题在不少地方还很突出,农民负担反弹的压力和隐患仍然存在。
  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是一些地区农民负担出现反弹的制度原因。有些地方督查工作只限于上级布置,缺乏经常性检查;个别地方怕揭“家丑”,对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没有及时研究解决,对一些严重违反政策的事和人处罚不及时,处理力度不够,难以起到惩戒作用。
  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
  (一)建立和完善“规范税费、公开透明、民主监督、责任追究”的农民负担监督机制。一是规范涉农税费。要严格执行新的农村税费制度,逐步形成农民负担的刚性约束机制,特别是要进一步清理、整顿和规范各种涉农收费,将其纳入法制管理轨道。二是工作程序公开透明。计税面积、计税常产等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计税要素要一律张榜公布,户户皆知,农民认可。三是民主监督。依靠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对诸如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村级财务收支等事项,按照规范统一的程序,民主讨论,集体决策,共同监督,同时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和舆论等的监督作用。四是责任追究。明确规定地方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本地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制”。凡有违背政策增加农民负担的,一经发现,严肃查处,起到震慑作用,使违规者不能为、不敢为。
  (二)加大配套改革力度,推进农村各项制度建设。农村税费改革最终能否成功,能否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关键取决于配套改革。在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推进乡镇机构、农村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体制等相关配套改革。一是要按照精简、统一和效能的原则,加快乡镇机构改革。二是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因地制宜地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布局,精简和优化教师队伍,调整教育支出结构,加强学校管理,管好用好教育经费,提高教学质量。三是按照“财力向下倾斜,经费缺口上移”的要求,积极探索改革县乡财政体制的路子,允许地方因地制宜,实行符合当地实际的县乡财政体制。
  (三)进一步完善农业税收政策。一是合理确定农业税计税要素。按照中央有关政策,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完善对计税土地面积、计税常年产量、计税价格等政策规定。二是按照“逐步缩小范围,降低税率,创造条件,最终取消”的思路完善农业特产税政策。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因地制宜,先走一步,部分或全部取消特产税。三是规范农业税征收管理,抓紧制定农业税收征管法律法规。建立以农业税征管机关为主体,聘请协税员协助征税,乡村干部协助做好基础工作,但不直接征税的征管体系。四是进一步完善农业税及其附加减免政策。
  (四)妥善处理乡村债务。要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年化解。一是要全面清理,真正摸清情况,分清债务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区别情况,分类处理。二是要严格借贷管理制度,禁止高利贷款,取消不切实际的达标升级,纠正脱离实际向基层下达税费任务的错误做法,坚决防止发生新的不良债务。三是不能把乡村债务转嫁到农民身上,通过向农民收费来还债,也不能急于向农民清收尾欠。化解乡村债务的根本途径,还在于发展农村经济,健全农村财务制度。
  (五)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政策宣传,使每个农户做一个改革政策“明白人”,使广大农民能够运用政策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监督改革政策的贯彻落实。加强对从事改革试点工作的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确保改革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基层和农户。要充分利用各级电视、广播、报纸杂志,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报道,通过宣传画、文艺演出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把中央关于税费改革的政策精神原原本本地交给农民,真正做到家喻户晓。
  (六)进一步严肃改革纪律,加大督促检查力度。


第6版(经济专页)
专栏:

  重视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中的作用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助理巡视员 辛仁周
党的十六大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对信息化在现代化建设中作用的科学总结,也是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化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作用。
  第一,信息化是提高经济增长科技含量的战略举措。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不仅决定着一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后劲。目前,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在60%以上,有的国家甚至超过80%,而我国只有40%左右。我国大多数行业技术装备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10年左右,关键行业的差距更大。这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中科技含量低的问题十分突出,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任何一个国家提高经济增长科技含量的进程都与时代紧密相关,成功的范例都是吸收和应用先进技术的结果。以微电子、软件、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迄今为止发展最快、渗透性最强、应用最广泛的先进技术。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各国经济增长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标志。谁掌握了信息技术优势,在信息化进程中走在世界前列,谁就能有效地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掌握国际经济竞争甚至政治斗争的主动权。
  第二,信息化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已具相当规模。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万亿元,居世界第六位,许多重要产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但在生产、建设和流通等领域损失浪费严重,资金周转慢,高投入低产出,经济效益
  低下的问题都很突出。推进信息化,特别是应用信息技术对国民经济运行、国内外市场供求及变化趋势进行监测分析,能够极大地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优化资源配置,减少因决策失误和经济结构失衡导致的宏观经济效益低下问题。
  第三,信息化是降低资源消耗的迫切要求。材料、能源和信息,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资源。其中,绝大多数的材料和能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而信息资源不仅可以被重复利用,还可以在利用过程中通过采集、分类、加工和扩充而迅速增加。推进信息化的实质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广泛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这能够在较大程度减少材料和能源消耗的基础上,促进经济较快增长,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
  第四,信息化是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近年来,通过增加投入、完善政策、健全法制等措施,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总体上得到控制。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十分突出,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城市空气污染普遍较重,全国大气污染排放总量处于较高水平。大力推进信息化,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工业生产技术、工艺和装备水平,减少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实现清洁生产。特别是在冶金、有色金属、煤炭、电力、石油、化工、轻工、建材等行业推广应用信息技术,能有效地解决“结构性污染”问题,减少环境污染。此外,监测与防治大面积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草原沙化和重大气候灾害,以及发展环保产业,都离不开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化。
  第五,信息化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治本之策。我们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信息化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务实的精神,做扎实的工作,努力开创信息化建设的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6版(经济专页)
专栏:

  天津海关克服非典影响,保持业务监管量的大幅增长。图为五月九日,前来天津海关业务大厅办理进出口业务的顾客络绎不绝。
  新华社记者 杨宗友摄


第6版(经济专页)
专栏:

  加快建设鲁南经济带
中共山东省临沂市委书记 李群
处于经济欠发达的山东省临沂、济宁、枣庄、日照鲁南4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抓住新世纪头20年内的重要历史机遇期,鼓足干劲,艰苦奋斗,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加快建设鲁南经济带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
  建设鲁南经济带有两大明显优势:一是地理位置优越。这一地带处在环太平洋经济圈与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交汇处,具有重要的国际开发价值。国内外客商可以此为立足点,沿陆桥西进中西部和中亚地区。中亚国家和我国沿桥省、市也可以此为窗口,面向亚太地区扩大开放。这东出西进的优势,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得到充分发挥。从国内看,鲁南处在我国重点发展的沿海轴线上以及环渤海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的结合部,在南北经济协调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便于同时接受两大经济圈的辐射。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和发展,日照桥头堡的构筑,日照—西安铁路干线和鲁南一横三纵高速公路网的形成,既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鲁南交通运输滞后的局面,又构成了鲁南区域经济发展的轴线,使之在全国生产力布局中的地位呈上升趋势,有条件成为区际间物流、能源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较高效益区。
  二是资源优势突出。鲁南矿产资源十分丰厚。特别是煤炭、建材、铁矿储量较大,已探明煤的地质储量约520亿吨,占全省的80%。建材资源量多质优。石灰石探明储量达661亿吨,其中水泥用石灰石探明工业储量占全省的2/3以上。石英砂岩仅临沂市储量就达24亿吨。水资源充沛,是我国北方相对富水区。自西向东降水在600—917毫米之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河流、湖泊、水库较多。区域淡水资源总量占全省的30%以上,高于面积和人口所占的比重。农业资源丰富,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基地。粮食、油料、肉类、水产品、果品蔬菜产量在全省占有重要位置。同时,还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这一区域的4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从总体上讲仍处在欠发达状态,已成为制约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尽快研究制订加快鲁南经济带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措施,加快鲁南经济带的开发建设力度,已成为当务之急。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鲁南经济带”开发建设协调小组,负责协调和解决加快发展“鲁南经济带”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加快“鲁南经济带”开发建设的总体规划。学习借鉴外地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对“鲁南经济带”4市进行全面考察,进一步摸清资源优势、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今后发展的前景和潜力,根据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制订加快“鲁南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布局、重点任务和目标措施。三是鲁南4市根据加快“鲁南经济带”开发建设的总体规划,进一步修订本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具体计划和措施。
  加快发展“鲁南经济带”,主要靠内力,也要借助于外力。一方面,鲁南4市都应当正视现实,认清差距,把本地区的发展放到全省的大局上来看待,增强追赶意识和发展的紧迫感、压力感、责任感,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奋力开拓,付出比发达地区更为艰辛的努力,积极探索适合鲁南实际的高质、高效、低成本、低消耗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尽快缩小差距,转弱为强。另一方面,要借助于外力,特别是省里的重点支持。在投资项目布局方面,尤其在重大工业项目上,希望更多地向“鲁南经济带”倾斜,并在资金上给予重点支持。


第6版(经济专页)
专栏:

  发挥制药业比较优势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 章建辉
4月16日,全球制药业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随着在全球范围内辉瑞公司并购法玛西亚公司活动的完成,一个制药业的特大型超级“航空母舰”式企业诞生。合并后的辉瑞—法玛西亚公司一年的销售额超过450亿美元。这家公司的触角伸向全球各个角落,凭借着强大的实力与各国制药企业竞争,中国也不例外。据了解,新辉瑞在中国的组织架构也已完成。这项合并将使新的辉瑞中国公司成为中国医药市场上领先的处方药制药公司。目前,合并后的公司在中国大连、苏州、无锡拥有符合GMP标准的现代化制药生产设施。辉瑞在中国的各个项目累计投资总额超过5亿美元,在中国上市了40多种创新医药产品。
  这件事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中国制药业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拿什么参与国际竞争。就目前来说,应该发挥中国制药业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拿到应该拿的市场份额。从长远看,还得靠中国制药业的创新能力,包括制度创新、生产工艺创新、产品由仿制到创制等。
  中国制药业的比较优势在哪里?
  首先是化学原料药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在国际化学原料药市场,中国的地位仅次于美国。目前,我国原料药产量一半出口到国外,已经成为化学原料药主要出口国之一。据统计,2002年,我国化学原料药产量达56.18万吨,增长11%左右,占世界化学原料药市场份额的
  22%;化学原料药出口额达29.88亿美元,增长28.07%,占化学药及医疗器械类商品同期出口总额的51.88%。我国化学原料药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产量规模大;二是工艺水平高;三是劳动力成本低;四是价格低。再加上近几年世界上主要的跨国制药公司调整生产结构,逐步退出原料药生产领域,我国原料药优势显得更加突出。以青霉素为例。预计2003年青霉素生产折工业盐总量会达到28000吨,将占世界总量的78%,中国已成为世界青霉素工业盐的供应国。
  其次是中药的优势。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市场上植物药的需求量迅速上升,进入21世纪,美国、欧洲等市场对中药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为中药走出国门带来了巨大的商机。目前,我国已经掀起了中药现代化研究开发的热潮。
  最后是生物制药的后发优势。生物制药是我国医药行业的新的增长点,也是我国医药行业将来参与国际竞争的主阵地。虽然目前行业规模还比较小,但是已经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具备后发优势。据《中国行业景气分析报告》的分析,生物工程技术方面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小。在今年研究开发治疗非典的科技攻关中,中国的科学家在生物制药领域大显身手,与世界的生物制药专家密切合作,共同攻关。这说明,我国的生物制药业确实有优势。专家预计,未来5年内,我国将开发10—15种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工程药物。按照国家规划,“十五”期间发展的重点领域是:一是重点利用重组DAN技术和原生质融合技术构建新菌种,或改造抗生素、氨基酸、维生素等产品的生产菌种,提高工艺技术水平,降低消耗。二是开发预防、诊断与治疗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及免疫缺陷等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疾病的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和生物技术药物。三是开发现有的生物技术产品新剂型。四是采用基因工程与细胞工程技术和传统生产相结合的方法,生产稀缺的中药材。
  现在我国已经是制药大国,但还不是制药强国。要实现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的转变,必须充分发挥我国制药业的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一边通过竞争占有更大的市场,换取可观的利润,一边要把赚到的钱更多地投资到研究发展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上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