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
专栏:

阿盟作出决定
 不承认美扶植的伊新政府
  美将向伊派遣过渡政府筹备小组 伊拒绝接受阿拉伯国家人道援助
  新华社贝鲁特4月7日电(记者黄灵)据当地媒体7日报道,阿拉伯联盟总秘书处已决定,阿盟不承认在美军占领期间成立的伊拉克新政府。
  阿盟一位高级官员透露,即使美英联军最终取得伊拉克战争的胜利,阿盟也不会承认美国扶植的伊拉克新政府,因为阿盟宪章规定,阿盟成员国必须是独立的阿拉伯国家。
  这位官员说,阿盟坚决反对以武力干涉的形式推翻一个现政权。他估计绝大多数阿拉伯国家也不会承认由美国扶植的伊拉克新政府。他同时主张应在联合国监督下召开伊拉克国民大会,选举产生伊新政府。
  据新华社华盛顿4月7日电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7日说,美国本周将派遣一个小组前往伊拉克,着手组建过渡政府的准备工作。
  在陪同美国总统布什前往北爱尔兰参加美英首脑会议途中,鲍威尔在“空军一号”上对随行记者说,现在已到讨论有关伊拉克未来的时候了,因为伊拉克战事进展“异常的好”。他说,他本人不会对战争何时结束设定时间表。
  鲍威尔还淡化了美英有关联合国在战后伊拉克重建中作用的分歧。鲍威尔说,美英之间的分歧和争论并非像媒体所报道的那么大,“联合国作为一个伙伴在(伊拉克重建)进程中将发挥一定作用”。
  鲍威尔还说,伊拉克战争结束后,“军事指挥官在一段时间里必须行使权力,稳定这个国家”。
  他说,美国希望“迅速建立一个过渡政权”,以表明美国愿意把权力尽快交还伊拉克人民。
  新华社安曼4月8日电(记者蒋少清、李骥志)据约旦媒体8日报道,伊拉克驻约旦大使亚辛日前透露,伊拉克拒绝接受来自所有阿拉伯国家的人道主义援助。
  本月3日,伊拉克红新月会拒绝了由约旦红新月会提供的6车援助物资,并向约方发出一封由伊拉克红新月会会长萨利姆·萨阿敦签名的信件,呼吁约旦谴责美英轰炸伊拉克红新月会医院的非人道行径。据约旦红新月会会长哈迪德对报界透露,该信件指出,伊拉克目前迫切需要的不是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而是希望阿拉伯国家采取一个统一的立场制止美英联军对伊拉克人民的侵略。


第3版(国际)
专栏:

国际社会呼吁尽快结束对伊战争
 安南将任命艾哈迈德为伊问题特别顾问
  据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随着美国军队加强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进攻,一些国家和组织领导人以各种方式,继续呼吁美国尽快停止伊拉克战争,并强调联合国应在维护和平与国际安全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海湾合作委员会(海合会)6国外长7日在科威特举行为期一天的特别会议,呼吁尽快结束伊拉克战争,以避免伤及更多的伊拉克无辜平民。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曼、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6国外长会后发表声明,呼吁联合国迅速采取行动确保伊拉克的独立、主权和人民的安全,并强调未来的伊拉克应由伊拉克人自己来管理。
  苏丹总统巴希尔7日在苏丹国民议会发表讲话时呼吁立即停止伊拉克战争,并呼吁所有参战国军队立即撤离伊拉克。
  南非总统姆贝基7日在比勒陀利亚会见出席非洲选举民主良政会议的代表时批评某些国家手持武器,将其民主强加于人。他同时担心非洲将成为伊拉克之后世界霸权的下一个受害者。
  刚刚从欧洲访问归来的巴西外长阿莫林7日说,巴西坚决主张联合国安理会在维护和平和国际安全方面发挥主导作用。阿莫林还表示,巴西愿意在联合国的主导下参与伊拉克重建工作。
  据挪威电视二台7日公布的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挪威人反对美英发动的伊拉克战争。
  缅甸官方报纸《缅甸新光报》6日发表题为《战争与和平》的署名文章,批评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并呼吁停止战争,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
  新华社巴黎4月7日电(记者高津英)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梅拉尼·齐佩雷尔7日在接受法国有线新闻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警告说,在伊拉克有流行霍乱及呼吸道疾病的危险。
  齐佩雷尔说,目前在伊拉克饮用水和卫生食品都不易得到,医院已人满为患,药品和医疗器械匮乏,这极易引发霍乱和呼吸道感染的大范围流行。
  齐佩雷尔指出,由于“石油换食品”计划被迫中断,伊拉克人民已没有出路。如形势继续恶化,将会带来一场人道主义危机。她呼吁设立一条“人道走廊”,以解伊拉克人民的燃眉之急。
  据报道,世界卫生组织在约旦、叙利亚、土耳其和科威特等国的食品储备可随时调运,用以对伊援助。
  新华社联合国4月7日电(记者郭立军)联合国秘书长安南7日宣布,他将在当天与安理会成员举行的非正式会晤中任命前助理秘书长拉非丁·艾哈迈德为他的伊拉克问题特别顾问。
  安南在会前对记者说,拉非丁·艾哈迈德从今年2月起就一直从事伊拉克问题的工作,他今后的主要任务是考虑联合国在战后伊拉克问题上的作用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关于战后伊拉克问题,安南重申,伊拉克问题有其独特性,不能套用东帝汶模式或科索沃模式,“必须承认伊拉克人民对其政治未来的选择权和对伊自然资源的掌控权”。
  拉非丁·艾哈迈德1970年开始在联合国工作,曾在伊朗人质危机、柬埔寨问题、东帝汶问题及老挝与泰国冲突期间出任安南的特别代表。此前他曾就职于巴基斯坦政府的外交部门。


第3版(国际)
专栏:

美英峰会磋商伊战后重建框架
  本报伦敦4月8日电 记者施晓慧报道:美国总统布什和英国首相布莱尔8日表示,联合国将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布什和布莱尔4月7日与8日在英国北爱首府贝尔法斯特南部的希尔斯伯勒城堡举行了对伊拉克战争以来的第二次美英峰会,双方就伊拉克的战后安排问题、中东和平问题以及北爱和平进程问题进行了讨论。
  在会谈后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布莱尔重申了战后的伊拉克将由伊拉克人民来管理,而不是由美英或联合国来管理。他说,联合国将在战后伊拉克重建中发挥关键作用。
  布什也表示,将尽快组建一个由包括海内外伊拉克人在内的伊拉克过渡政府,与国际社会包括联合国在内一起工作。联合国将与联军一起在过渡政府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他又说,重要的作用是帮助人民自由地生活和提供食物、医药等援助。布什还说,他不知道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是否在美英最近对巴格达的空袭中丧生。他说:“萨达姆政权正在垮台。”
  关于中东和平问题,双方认为,北爱解决历史问题的和平努力,为中东和平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布什表示,他盼望着巴勒斯坦新的总理组成新的内阁,这样,和平“路线图”就可以发表了。
  据新华社莫斯科4月8日电(记者董龙江)美国驻俄罗斯大使弗什博8日在此间表示,美俄两国有意共同进行伊拉克战后重建工作。
  弗什博说,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7日与俄罗斯强力部门领导人举行会谈时曾强调,共同进行伊拉克战后重建工作将成为美俄两国发展关系的新步骤。弗什博说,赖斯访俄表明,尽管美俄在伊拉克问题上存在分歧,但美国仍有意与俄罗斯继续进行合作。
  赖斯7日在莫斯科与俄方举行会谈,并向俄总统普京转交了美国总统布什的一封信。


第3版(国际)
专栏:战况点评

巴格达之战是关键
王南
  伊拉克战争到4月8日已进入第二十天。自4月4日起,战场形势发生急剧变化,美英联军不仅摆脱了开战之初锋锐受挫的境地,而且还连破伊方防线,迅速进抵巴格达;伊方防御据点卡尔巴拉、巴士拉等相继失陷;库尔德武装朝伊北部城市摩苏尔、基尔库克等地步步进逼。
  在巴格达方向,美方称其装甲部队曾于4月5日、7日两度深入巴格达城中心地带,但伊方对此否认。虽说近日美伊双方在巴格达城内外交火不断,但美方承认,对巴格达城的地面军事行动仅具有“试探性”,或是为了向伊方“展示力量”,真正的“巴格达之战”尚未打响。
  至于卡尔巴拉、巴士拉等地易手,从军事角度看,号称拥有世界一流装备的美英联军,在拥有战场制空权的情况下,竟用了近20天才将这几个地方拿下,实在算不上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更何况在那些地方防守的多为伊拉克准军事人员和民兵等。作为伊方辅助防御据点的卡尔巴拉、巴士拉等地,坚持到最近才失陷,已超额实现战略层面上的防御目标,即以空间换取了时间,战场气温已从开战之初不到30摄氏度,升至现在的近40摄氏度,而且日后还将持续增高,这正是伊方希望出现的变化。再则,这些城市在防御过程中也给美英联军以一定程度的杀伤和打击。还有,从美英联军发布的战报来看,伊方战斗人员在防御中受损的数量似乎不算太多,这将有可能增加今后战事和局势的复杂性。
  在美英联军连连得手、伊方节节失利的情形之下,有关伊方指挥失灵、防线崩溃的消息亦不绝于耳,美英联军甚至放言,伊军精锐共和国卫队6个师中的5个已被击溃。但与此同时,美英方面向伊拉克战场增兵的步伐并未停顿,美军最大的航空母舰——“尼米兹”号已驶抵海湾,加入对伊作战序列;美军地面增援部队还在源源不断地调往伊拉克。
  目前,伊方防御作战仍在继续,而且不仅仅局限于巴格达城内。美军4月7日证实,位于巴格达城外、跨越迪亚拉河上的两座大桥被伊军炸毁。此举至少说明三点,其一,尽管美军声称已完成对巴格达的合围,控制了城外交通,但伊军仍活跃于巴格达城外,并能实现局部军事目标。其二,炸桥决非伊方普通士兵擅自所为,一般说来应是执行上级命令,这证明伊方军令仍可上传下达。其三,暴露出美军的某些弱点,至少其对控制区内桥梁之类交通枢纽的防卫存有漏洞。
  尽管伊北部地区的战事还在进行,但围绕巴格达城的攻防战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巴格达是伊方防御的核心,因而巴格达之战是伊拉克战争的关键所在。对于美英联军而言,攻占巴格达无疑是最大、最重要的军事目标,否则就算不上取得了伊拉克战争的胜利。对于伊方而言,继续守住巴格达则关系到能否实现顶住美英攻势、使战争朝持久方向发展的防御战略目标。


第3版(国际)
专栏:

中国代表在各国议联大会发言
 阐述我对伊问题立场
  新华社圣地亚哥4月7日电(记者侯耀其、王洋)在此间出席各国议会联盟第108届大会的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团团长、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明祖7日在大会上作关于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一般性辩论发言时说,使用武力解决伊拉克问题不符合各方利益,应该尽一切努力在联合国框架内重开政治解决的大门。
  刘明祖表示,伊拉克局势令人担忧,战争已持续半个多月,不断造成平民伤亡,引发严重的人道主义问题。他指出,伊拉克问题的妥善解决最终离不开联合国。联合国应继续在伊拉克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包括战后安排与重建问题。
  刘明祖说,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为此,各国在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和平共处,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经济上应相互补充和帮助,促进共同发展,而不是造成贫富悬殊;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安全上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他强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应当维护世界多样性。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平等协商。
  各国议会联盟第108届大会6日晚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开幕。来自近120个国家和地区议会的1200名代表参加这次为期一周的大会。


第3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战争带来人道主义灾难
吕鸿
  在对伊拉克战事的报道中,不知多少家电视传媒反复播放着这样一幅画面:被导弹炸伤的伊拉克小男孩,头上缠着厚厚的绷带坐在医院的病床上放声大哭,那撕心裂肺般的哭喊仿佛是对战争声泪俱下的控诉。这一催人泪下的悲惨情景不仅是诠释这场战争的旁白,更是揭露战争造成人道主义灾难言简意赅的写照。
  战前,美英方面一再声称将对伊拉克军事目标使用精确制导的“聪明”炸弹,以尽量避免发生伤及平民的意外事故,并竭力散布伊拉克战争将创造人类历史上“用精确制导武器避免人道主义灾难”的神话。然而,严酷的现实打碎了这一神话。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平民伤亡的惨剧不断发生:3月28日,首都巴格达的一个市场遭美英联军导弹袭击,62人死亡,50多人受伤,其中多数是妇女和儿童;3月31日,在伊南部城市纳杰夫,一辆满载妇孺的伊拉克民用车辆遭联军乱枪扫射,7名妇女和儿童当场死亡;4月2日,巴格达一个医疗机构大院遭到轰炸,其中的伊拉克红新月会总部、妇产医院和外科医院受到严重破坏,3人死亡,27人受伤。这是自战争爆发以来第四起伊医疗机构遭袭击事件……
  频频发生的平民伤亡事件证明,美英联军的“聪明”炸弹并不“聪明”,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误中”平民目标和民用设施。据统计,迄今已有千余伊拉克平民在战火中被联军的“聪明”炸弹炸死或开枪打死,约6000多平民受伤。另一方面,战争同样给美英联军士兵及其家属带来不幸和惊吓,有的联军士兵不仅在和伊军的交火中伤亡,也在联军多次自摆的“乌龙阵”中送了性命。据美英证实,联军死亡人数已超过百人,受伤和失踪者约200人。随着战争的进一步发展,伤亡数字还将节节攀升。据此,世人无法相信所谓“精确制导战争”可以避免人道主义灾难的“理论”。
  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詹姆斯·莫里斯近日说,他预计战争将导致200万难民背井离乡。土耳其红新月会则宣布,目前在靠近土耳其的伊北部边境地区已聚集了约50万躲避战火的难民。这表明,随着战争的进展,伊拉克人道主义灾难势必进一步加剧,其中伊儿童的境况尤其堪忧。据调查,因受长期制裁影响,伊儿童的健康状况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脆弱和危险。有专家预测,战争将使130万伊拉克儿童面临严重的饥饿、疾病和死亡威胁,伤亡人数可能高达数十万之众。战火中成千上万弱小无辜的生命正在告诉世界:被战火灼伤的不仅仅是他们孱弱的身体,还有他们渴望和平生存和安全成长的稚嫩心灵。
  中国古老的哲理劝戒“和为贵”,强调“天底下,人为贵;人世间,民心为重”。伊拉克儿童的恸哭、妇女的哀号、老人的悲痛,使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为之同情、为之悲哀。对此,国际社会向伊拉克提供长期人道主义援助义不容辞。中国是伊拉克战争爆发后最早宣布向伊提供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的国家之一。最近,联合国也发出了紧急呼吁,希望各国提供总额达22亿美元的捐款,为伊人民购买食品和药品等救援物资。美英发动的这场战争所引发的人道主义灾难已引起国际社会的严重关切,世界有责任,美英更有责任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减轻伊拉克人民所遭受的人道主义灾难。但要有效控制这种灾难,就必须尽早停止这场战争,让伊问题重新回到政治解决的轨道上来。


第3版(国际)
专栏:

  自伊拉克战争爆发后,已有八名记者殉职。图为三月二十三日,在伊东北部地区,受伤的澳大利亚记者在悼念他的遇难同事。新华社发


第3版(国际)
专栏:

两岸关系座谈会在法举行
  本报巴黎4月7日电 记者张祝基报道:今天下午,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陈云林一行与法国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在巴黎就两岸关系问题举行座谈会,就当前两岸统一的形势、有关方针政策进行了交流,双方表示要继续为推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业而努力。
  在座谈会上,陈云林说,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核心是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要坚决遏制“台独”等任何分裂图谋,决不允许“公投台独”图谋得逞。中共十六大为恢复两岸对话与谈判提出了新的主张和倡议,重申在一个中国前提下什么都可以谈,提出“可以谈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问题,可以谈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空间问题,也可以谈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等问题”。“三个可以谈”体现了最大的诚意。我们将继续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采取实际步骤,积极争取早日实现直接“三通”。
  座谈会由法国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执行会长杨明主持。法国统促会名誉会长、法国潮州会馆永久名誉会长陈克威和法国华侨华人会主席林加者等出席座谈会。


第3版(国际)
专栏:

我一教育团组在美遇车祸七人不幸罹难
  新华社华盛顿4月7日电 中国湖南省一个教育团组7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不幸遭遇车祸,7人死亡、3人重伤。
  中国驻美使馆领事部张健青参赞说,根据目前初步了解的情况,这个教育团组是应犹他州州立大学之邀对该校进行为期两周访问的。
  在访问结束后,该团组乘车前往纽约州布法罗市参加活动,在路经宾夕法尼亚州蒙哥马利县境内时由于路滑发生了翻车事故。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脉络

美国媒体大肆炒作
 “碉堡克星”直炸萨达姆
本报驻美国记者 任毓骏
  今天,美国各大报都在头版刊登美军7日针对伊拉克领导人进行空袭、萨达姆父子可能已被炸死的消息。《纽约时报》的通栏大标题是《美军轰炸力图杀死萨达姆》;《华盛顿邮报》的标题是《美军空袭对准萨达姆父子》;发行量最大的《今日美国》报也使用了通栏标题:《美军轰炸意在击杀萨达姆》。
  实际上,从昨天开始,美国媒体就纷纷报道萨达姆可能被炸身亡的消息。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网(NBCNews)率先报道说,布什政府高级官员称,美国空军战机7日根据“极为可靠的”情报,对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及其两个儿子正在出席会议的一个住宅区投掷了4枚巨型炸弹。“他们可能已被炸死”。外交官员与五角大楼官员都告诉这家媒体,他们对于出席这次会议的大多数人已被炸死“极有信心”,但是可能要一两天后才能确认此事。
  美国福克斯电视新闻网报道说,从各种迹象判断,萨达姆及其两个儿子已被炸死在建筑物内。美军B—1轰炸机投下4枚重磅炸弹已将该建筑物炸成一堆废墟,估计挖掘寻找尸体的工作至少需要3天时间。报道说,美军获得情报,萨达姆父子与政府高层官员于7日下午3时在巴格达摩苏尔住宅区的一家餐厅开会,美军立即派出轰炸机进行密集轰炸。萨达姆父子在现场的情报“可信度极高”,而建筑物瞬间被炸毁,内部人员逃走的可能性几乎是零。报道还说,由于餐厅位于住宅区,可能伤及不少平民。此外,由于重磅炸弹密集轰炸同一地点,可能尸体已被炸烂,必须借助DNA检验,才能确定死者身份。
  纽约1010电台7日引述美国情报官员的话说,萨达姆父子和高级将领在巴格达西区一幢建筑物地下室与复兴社会党领导人开会时走漏消息。当时正好有美军战机在上空,于是美军对目标“投下重型炸弹”,美军指挥部军官相信“目标被彻底摧毁”。美国官员“中度确定”当时萨达姆本人就在里面。
  此后,美联社、路透社和英国广播公司都相继报道了这一消息。据报道,白宫、五角大楼和美军中央指挥部前线总部的官员都证实确有这一空中攻击行动。是一架B—1轰炸机向目标投下了4枚精确制导的“联合直接攻击炸弹”,这种炸弹每枚重907千克,又被称为“碉堡克星”。美国官员目前都不愿评论攻击的结果,但是设在卡塔尔美军中央指挥部的气氛是“充满自信”。
  伊拉克国家电视台8日早晨停止正常广播,只是播放萨达姆过去的纪录片和爱国歌曲。路透社指出,伊电视台这天早晨没有播出新闻而只播放萨达姆过去参加群众集会的纪录片显得不同寻常。往常这个时候,电视台总是报告当天的战况以及伊拉克军队打死多少美军和击落多少联军飞机,历数伊拉克军队在战争中取得的胜利。这可能表明,伊拉克出现“异常情况”。
  有评论说,这次“倒萨”之战就是以瞄准萨达姆及其两个儿子为目标的“斩首行动”开始的。由于这次行动失败,美国接下来又发起“切断蛇头”行动,同样针对伊拉克高级领导人。在这次空袭中,美军竟不惜对准居民区使用“碉堡克星”重磅炸弹,看来美国是必欲置萨达姆父子于死地而后快。美国此举的意图是以击杀萨达姆来动摇伊拉克军民的抵抗决心,甚至避免巷战,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本报华盛顿4月8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巴格达市中心再次爆发激战
潘旭 编译(新华/法新4月8日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