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8日人民日报 第15版

第15版(科教文专页)
专栏:

软件人才短缺 投资体制不顺 缺少开发平台
我国软件出口面临三大困难
专家认为当务之急是培育核心企业
  本报讯 我国软件出口业近两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要实现质的飞跃,赶上印度等软件出口大国,还需要在人才培育、投资体制和建设自主开发平台等方面下功夫。在日前联想注资中讯软件集团的新闻发布会上,来自政府部门和学界的专家对我国软件出口业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分析。
  目前,全球软件产业发展的格局已基本定型。美国一直处于核心技术、体系结构和标准制定的上游地位,全世界90%以上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软件和网络浏览器等基础软件和大部分套装软件这些高端市场均被美国所垄断。以印度、爱尔兰、日本为代表的第二集团,主要从事上游产品分解后的子模块开发;我国和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处于第三集团,大部分企业从事一般应用软件和系统集成中的开发,处在全球软件格局的中下游。
  从2001年开始,我国软件出口迅速增长,该年出口额较上年增长80%,达到7.2亿美元,而到2002年,这一数字更是达到36亿美元,年增长率为400%。至此,我国软件外包出口已位居全球第四,仅次于印度、爱尔兰和以色列。有关人士预计,这一行业将成为中国软件产业的新亮点,在未来5年内实现大幅度跳跃式发展。
  北京市科委副主任俞慈声说,我国软件业去年出口创汇36亿美元,其主要对象是日本。全国最大的软件外包出口基地北京,去年的软件出口额是通过对日出口实现的。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印度挟语言和人才优势在欧美市场上“先入为主”形成的。谈到人才优势,俞慈声曾问许多印度软件公司是否担心员工跳槽,对方的回答是:“我们这里一个岗位有9个人抢。”要占领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市场——欧美,我国必须尽快缩小在软件人才储备方面与印度的差距。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规模甚大的国内信息化产业没有推动国内软件业的发展。专家们认为,软件是一个接近自然垄断的行业,其健康发展仅靠政策优惠是不够的。目前,中小软件企业在融资上市等方面都面临着诸多障碍,企业规模普遍不大,缺少整合产业资源的核心企业。这对软件加工习惯于层层转包的日本市场来说尚不属于致命的缺陷,但一到欧美市场,没有一定的规模根本就领不到承接任务的入场券。
  此外,我国的软件产品开发没有自主的核心平台,核心竞争力不足,软件从业者普遍对行业了解不够,这也严重阻碍着我国软件出口的长远发展。
  为改变这种状况,北京市制定了对日软件出口的专项计划,在短期内培养1000名懂日语的软件工程师,培养一批年出口量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软件出口实现年增长60%。专家们对联想注资中讯表示赞赏,希望更多有远见的投资者支持软件出口企业的发展。(彭雯)


第15版(科教文专页)
专栏:

擦亮竞争的“第三只眼睛”
——重视信息时代的企业情报战
向宁
  信息时代,国内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情报能力考验。资料显示,国外企业在抢占中国市场的商战中采用了大量先进的情报手段和成熟战略,而对于尚处于情报利用启蒙阶段的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则意味着严重的不利和危机。
  情报对中国人并不陌生。包括西方人都很认同情报学的发祥地在中国,但在现代商战中,系统地将商业情报应用于企业经营战略上,兵法家孙子的后代们却已落后于西方企业家同行,以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智慧,正在受到西方系统的现代情报学和先进手段的挑战。
  宝洁和联合利华一年多前在垃圾问题上爆发了惊人的情报纠纷。原来,宝洁的情报工作人员通过卧底从联合利华的“垃圾堆”里获取了80多份重要的机密文件,联合利华为此要求宝洁赔偿约2000万美元,并保证不将这些机密用于商业目的。无独有偶,甲骨文公司就曾聘用侦探和清洁工人,收集一个微软支持者的办公室垃圾,以找出对微软不利的文字资料。
  事实上,情报战绝不仅限于钻到对方的垃圾堆里,情报工作已经成为企业战略决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角色,很多公司设立了首席知识官(CKO)以及地位更高的首席信息官(CIO)来负责情报工作的领导。调查显示,100%的世界500强企业都有自己的竞争情报系统,其中90%以上已经非常完善。
  相反,大多数中国的企业还停留在临时会议捕捉信息,决策领导者的经验、直觉和主观判断以及对市场前景的猜测等。在拳击场上,即使拳头已经足够有力,但如果眼睛和耳朵不够灵光,仍旧难以胜出——这是世人皆知的浅显道理,但是,运用到企业上,却往往被严重地忽视。据专业人士统计,中国市场目前只有约1000余名的专业竞争情报人员,而真正的需求却超过10万名。
  情报工作仅限于合法手段获得,通过非法手段获取情报则被称为谍报。上文提到的垃圾战即属于后者。实际上,对企业至关重要的竞争情报,95%都可以通过合法的、符合道德规范的途径获得。竞争对手对于其产品的经营行为,一定要通过必要的市场手段来实现,比如,对市场进行调查、宣传、教育、招募、联合等方式。其企业领导、干部和员工的发言、讲话和评论,网络论坛中以及会议上各种关联信息及人物的讨论,媒体的采访、报道和跟踪,招聘信息的内容和变化,域名、商标、专利的注册申请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提供了竞争对手的重要情报。对公开信息的及时跟踪、整理、保存和分析,是情报工作的基本内容。
  新兴的互联网,已经成为西方公司获取和收集情报最重要的来源。互联网上信息非常丰富,时效性强,并具有特殊的传播和交互能力,同时对于相关信息的处理、加工、保存和调用直接方便,因此受到普遍重视。但是,互联网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信息过多,有用的信息很难发现。西方企业普遍采用了先进的互联网情报专业服务,作为情报竞争的利器。但在我国,有些企业虽然已经意识到情报的重要性,却苦于没有有效的情报工具,高昂的人员、服务开支也往往令它们望而却步。
  可喜的是,在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等单位的支持下,一家名叫“365-Agent”的情报中心新近推出了针对国内企业的情报服务。该中心通过互联网全面汇集了实时的最新情报信息,然后,针对单个用户的定义,自动将每时每刻的相关情报整理好,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迅速提供给客户。
  这一服务的推出得到了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副理事长邹祖烨和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名誉理事长包昌火教授等人的鼎力支持,倪光南、李幼平等专家也给予高度评价和关注。海尔、万通、长安汽车等国内企业均已采用了该系统的服务。


第15版(科教文专页)
专栏:一周谈

“孔孟之道”与传统美德
毕全忠
  由教育部组织编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对新时期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很大意义,对学术研究也很有意义。
  此书成人本收入的276则格言,秦代以前的有150则,占54%。从内容看,这150则居于源头和核心的地位,说明中华民族已具有了共同的心理结构和完整的人文价值标准体系。秦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列国战乱的社会大分裂时期,而且长达500多年。在这500多年间,共同的心理结构和价值标准体系不但没有解体,还趋向于稳固。这体现了中华民族巨大的精神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必然促使国家的统一。
  很多格言选自儒、墨、道、法、纵横家等学派的著作,选自儒家经典的格言最多。《论语》有48则,是“冠军”。“亚军”是《孟子》,19则。孔、孟加起来67则,占全书的24.3%。此外,《礼记》有13则入选,《春秋左氏传》有12则入选。4部儒家经典,共有92则格言入选,占全书的33.3%。这不是偶然的,更不是编纂者的学术偏见。它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儒家思想对中华传统美德形成的巨大贡献。
  儒家对人伦社会关系及其处理准则有很深入的研究。儒家把人际关系归结为“五常”: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君臣,实际上可扩大为国家与个人、上级与下级、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父子,则代表一切长、幼关系;朋友,则是上下级、长幼、夫妇、兄弟之外的所有人际关系。这些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今天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仍然跳不出这“五常”。儒家提出的处理“五常”的道德准则,有些是糟粕,不符合今天的时代精神,应当摒弃;有些是精华,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组成部分,今天仍要弘扬,这部《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中就有不少反映。
  “原装”的儒家是孔孟学派。孔孟学说本身就有弊端,建立之初就遭到其他学派的批判、攻击。自汉代起,历代不少“儒者”及封建统治者以“六经注我”的手法,把自己的东西塞进了儒学,把儒学弄得失去了原样。如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就不是孔、孟的思想。“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是对的。其实“孔家店”不是孔、孟开的,里面的假冒伪劣货色不少。“五四”运动的先锋如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对“孔孟之道”中的精华、今天称之为“中华传统美德”的部分,不但不反对,而且是身体力行的楷模。“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成了现代学术界的一桩“公案”,颇有争论。我想,这部《格言》的编纂出版,也许有助于这桩“公案”的解决。


第15版(科教文专页)
专栏:

  新近由东京大学工程学教授田智晋主持研制成功的“透明服”采用航空材料做面料,并巧妙利用摄像机工作。与电影放映机和银幕相互作用的工作原理相似,“透明服”后的摄像机把影像传送并映射到前面具有反光功能的衣服表面,这样人们就能看到着装人背后的影像,衣服就像“透明”的了。目前,这项技术处于早期研制阶段,尚未成熟,但极有可能满足人类长久以来的“隐形”梦想。这是最近在日本东京拍摄的“透明服”资料照片。“透过”该服装,隐隐能看到女士背后的3名男子缓缓走过。新华社发


第15版(科教文专页)
专栏:

你经过培训了吗?
——我国信息技术认证培训行业在崛起
李劲松
  在前些天举行的一个高峰论坛上,来自信息技术认证与培训机构的刘霞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山西一家培训中心到山西晋城农村给用计算机控制温室温度生产蔬菜的农民上课,培训结束后,让5个农民和5个大学生比赛,结果前5名中有4位是农民。刘霞由此得出两个结论:一是信息技术培训空间很大,二是我们传统的计算机教学离现实太远了。
  事实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对于掌握一定信息化技能的人才需求,变得越来越强烈。据《计算机世界》总编辑刘九如介绍,目前我国每年对软件开发应用与服务的人才需求达到60万人,而高等教育对软件人才的培养规模只有20万人左右,而且这20万人中,绝大部分需要通过再培训,才能适应和跟上不断变化的IT行业的需要。于是,信息技术认证培训应运而生,迅速形成独特的市场空间,每年市场规模已将近10亿元人民币,并且以30%的速度在增长。
  为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教育部在建设网络学院的基础上,新近又批准成立了30多所软件学院,通过学校跟企业的紧密合作,培养信息技术专才。信息产业部推出了国家信息化工程师认证考试,通过与美国国家通信系统工程师协会和其他国际性认证协会的合作,努力克服以往的政府认证内容更新慢、认证水平低的弊端,同时为考试认证合格的学员提供实习、就业以及出国深造的机会。
  与此同时,微软、思科、神州数码、华为等信息技术企业也纷纷加盟,开展大规模的信息技术培训和认证,打造这一领域的名牌。到目前为止,思科公司在我国180所大学建立了网络学院,神州数码网络大学5年来培训的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等已达近万人。
  在认证培训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市场上出现了种种不正常的操作和不规范的做法,正在成长中的认证培训市场变得有些混乱,“通过某某认证考试,实现年薪超过10万元的梦想”式的广告比比皆是。为此,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袁成琛呼吁各认证培训机构将质量和服务放在第一位,树立持续发展的品牌意识,使受培训者真正学有所成。
  据专业调查机构计世资讯调查统计,去年学员首选的信息技术培训机构是:银河网络教育中心、昆仑瑞通、北大方正培训中心、上海交大、思科网络学院。学习效果最好的培训机构包括:昆仑瑞通、中科院软件所、北大方正培训中心、上海交大南洋培训中心、新东方IT教育。


第15版(科教文专页)
专栏:

问渠那得清如许
——记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教授
本报记者 蒋建科
  老三届、农民、军人、洋博士、科技副县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重点大学校长、中国农科院院长……这一连串的身份,就好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演奏出了翟虎渠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生乐章。
  地处中关村南大街的中国农科院,是我国农业科研的“国家队”,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但在南大门内侧一带,蔬菜摊、水果摊、小商店比比皆是,一些前来办事的科技工作者私下议论:什么农科院,简直就是一个“农贸市场”。2001年7月,翟虎渠被任命为中国农科院院长。上任伊始,他就决定拿这个影响农科院形象的“农贸市场”开刀,大力整顿大院秩序,还科学家们一个做学问的良好环境。如今,整治后的农科院不仅马路拓宽了,绿化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卫生环境大大改善。一些开始不理解的群众也高兴地说,看来,翟院长干对了。知情人说,在翟院长身上的确有一股子雷厉风行、敢说敢做的军人气质。
  整治一个“农贸市场”作用有限,翟虎渠把目光瞄准了科研体制改革,经过反复调查和深思熟虑,他决心向旧的科研体制开刀,塑造农业科研“国家队”的新形象。
  2003年1月1日,由原品种资源研究所和作物育种研究所两个大所合并,并吸收其他研究所有关研究室组建的新的作物科学研究所正式运行,这是拟建的九大研究中心的第一个。农科院原有的38个研究所,将被重组为九大研究中心。翟虎渠认为,要为农民增收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撑与保障,就必须努力抢占世界农业科技制高点,突出科技创新,加强原始创新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农业高新技术研究。按照设计,改革后的中国农科院将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内一流的农业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中心和农业高层次研究人才培养基地。
  身为博士生导师并留过学、曾经担任过南京农业大学校长的翟虎渠深知人才的宝贵和重要。2002年初,在他的主持下,经费并不充裕的中国农科院自酬资金,启动了“杰出人才工程”,首批招聘计划公布后,在海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先后有308名专家、学者前来应聘。经过严格评审,有19人入选一级岗位,64人入选二级岗位,目前已有60人上岗工作。这将大大提升中国农科院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翟虎渠也十分重视研究生教育,由他亲自兼任院长的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在校生已突破800人,办学规模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持续提高。去年,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被评为中国12所一流研究生院之一。
  2003年初,由翟虎渠发起并倡导的全国农业科研协作网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农科院为加强全国农业科研协作,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而采取的一个重大战略步骤,得到了许多省农科院和农业大学的积极响应。有识之士指出,全国农业科研协作网的成立,对于解决许多课题低水平重复等困扰农业科技创新的重大问题必将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了解翟虎渠经历的人知道,这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也不是要搞形象工程。1973年,翟虎渠退伍回乡,成了一名普通农民。他白天在农田里辛苦劳作,晚上秉灯夜读。1973年9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跨入江苏农学院农学系学习。1978年,翟虎渠作为恢复高考制度后首批入学的研究生就读于南京农业大学。这一段难忘的经历让他最了解农民需要什么,生产需要什么,农科体制该怎样改革。
  谈及人生成功的体验,翟院长信口吟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他说:“成就和荣誉就像天光云影一样令人赏心悦目,可是追根溯源,它来自我们对事业的执着和领导老师们多年悉心的培养。成就与荣誉只代表过去,今后的事业还需我们不断地开拓、进取。”


第15版(科教文专页)
专栏:

三校长乱收费被免职
  据新华社电(记者慕海燕)哈尔滨市去年有3名校长因乱收费被免职,另有18人因乱收费受到党纪政纪处分,25人被通报批评。
  今年哈尔滨市教育行政部门将继续花大力气整治教育乱收费现象。市教育局明确规定,任何学校除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外,不得再向学生收取其它任何费用;学校要坚持实行“收费登记卡”制度,每次收费前学生都要认真填写收费登记卡,并由家长审阅签字。


第15版(科教文专页)
专栏:

  目前,大连市多数小学已经从低年级开始逐步实行“小班化教育”。中山区永和小学是大连市推行“小班化教育”的试点学校之一,班级学生数量都控制在二十五人以内。由于师生人数比例缩小、教学空间扩大,该校还开设了兴趣活动课和特长展示课,对学生实施全面而富有个性的教育。图为永和小学“舞蹈艺术学院”的小朋友在排练舞蹈《嘻游》。
新华社记者 任勇摄


第15版(科教文专页)
专栏:

治疗肿瘤中医药大有可为
 院士专家呼吁加快研究创新
  本报讯 随着化学药品毒副作用不断出现,国际科学界开始把目光转向更为自然的传统医药领域,中医药治疗肿瘤经过多年研究,在增效减毒、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肯定。在日前由保健时报社和达仁堂制药厂共同举办的中医药治疗肿瘤高层研讨会上,与会的两院院士和中医药专家认为,在治疗肿瘤方面中医药大有可为。
  中科院院士陈可冀说,由于目前缺乏治疗肿瘤的特异性疗法,绝大多数肿瘤需要综合治疗,合理地将各种中西医治疗方案综合应用,可以取长补短,提高疗效。中国工程院院士甄永苏强调,中医药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从临床报道情况看,中医药在治疗肿瘤方面是有一定效果的。天津达仁堂制药厂厂长徐晓阳结合自身实践指出,中医药在配合手术、放疗和化疗,减少毒副作用,减轻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都可以有所作为。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认为,传统中医药有很好疗效,但其科学基础和药控标准谁也说不清楚。传统中药迫切需要借助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神经学、合成化学等现代医药研究手段,弄清其活性组分的结构和作用机理。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耕陶呼吁,应尽快加强传统中药的研究创新,发挥中医药在治疗肿瘤方面的重要作用。(张忠)


第15版(科教文专页)
专栏:

  去年此时,移动个人电脑风头正劲。然而进入秋季,形势急转直下,有人预言:这一过渡产品一两年内必将退出市场。又是半年过去——
移动个人电脑怎么样了?
肖晓晖
  有道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2002年春天,一款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的“杂交品种”——移动个人电脑紧贴着市场的缝隙悄然崛起,短短半年间创造出30万台的销售业绩,平了笔记本电脑10年积累建立的基业。继创始者精英扛起大旗后,福日、联想、方正等厂商推出了好几款产品,要在这一领域大展鸿图。然而进入2003年,作为国内传统强势厂商的联想和方正却迟迟未有动作。笔者专门走访了北京地区的多个电脑卖场,调查的结果证实了专家的预言:联想方正等厂商将逐渐退出这一市场。
  耐人寻味的是,就在联想、方正悄然抽身的同时,精英、华硕、惠普、索尼等厂商对这一市场的关注却丝毫不减,且动作频频,纷纷推出了各自的主力产品,移动个人电脑的第二次浪潮正风生水起。
  对于移动个人电脑市场这块肥肉,华硕早就倾心已久。今年2月,华硕推出了全新的D1系列,但有意思的是,华硕回避了“移动个人电脑”这个叫法,取而代之的是“准系统”的称呼。华硕宣称,两者间最大区别在于,后者的品质和可升级性是移动个人电脑难以做到的。
  抛开市场炒作的因素,其实精英和戴尔的最新产品与D1系列不相上下,尤其是号称“移动个人电脑第二代”的“变形金刚”A980。它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升级显示系统,液晶显示器和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均可与之搭配,颇有点“搭积木”的味道。由于可以和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搭配使用,“变形金刚”具备的显示亮度和对比度比笔记本显示屏大幅提高,并且具有丰富的色彩表现力。继挑战笔记本电脑之后,第二代移动个人电脑的锋芒矛头如今直指台式机。
  无论是准系统也好,变形金刚也罢,仍然坚守在这一领域中的厂商无时无刻不在苦苦思索:究竟怎么才能赢得消费者乃至整个市场?
  不同的厂商给出了迥异的答案。精英倡导简单、实用,索尼宣扬科技为先,戴尔强调品质和价格……事实上,目前国内市场上还出现了不少类似移动个人电脑的异类电脑产品,如微软力推的平板电脑、上海易维的“唯美派”杰作液晶一体式电脑,以及精英和戴尔的迷你主机等,它们适应的都是台式机逐步向着小型化、可移动化、便携化方向发展的潮流,倡导以合适的价格购买足够自己使用的功能,这对理清我们在电子消费品上存在的误区、指导适度消费等很有裨益。
  了解领跑者们的步伐和思路之后,我们不难对移动个人电脑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新产品迎合消费个性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而在这一新兴领域,决定性因素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投资规模的较量,企业必须从品牌知名度、创新性和产品质量等多方面出发,随时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才能真正地引领市场趋势,成为行业和时尚的领导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