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7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十六大报告 贯彻十六大精神

忠诚护卫建设全面小康的兴国伟业
吴双战
  主要观点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武警部队担负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神圣使命。完成这一使命,必须教育引导部队深刻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激发广大官兵当好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政治热情;必须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始终坚持党对武警部队的绝对领导,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保证部队建设的正确方向;必须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执勤、处理突发事件和反恐的能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新的奋斗目标。武警部队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在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肩负着崇高使命和重大责任。武警部队广大官兵要牢记十六大提出的“武装警察部队要加强全面建设,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的政治要求,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五句话”总要求,大力加强部队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充分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激发广大官兵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政治热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社会全面发展,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一条根本经验。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发展是硬道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制定了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经过20多年的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十六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提出,经过本世纪最初20年的努力,将现在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变为较高水平的、比较全面的、发展比较平衡的小康,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
  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一个关系全局的战略决策,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凝聚力,极大地鼓舞了党心、军心和民心,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
  武装警察部队作为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神圣使命。各级党委必须把教育引导部队深刻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激发广大官兵当好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政治热情,作为自己的政治责任和部队建设的重要任务,使广大官兵充分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党执政兴国的具体体现,从而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拥护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从我做起的责任感,立足本职,扎实工作,从而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实践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加强部队全面建设,不断提高执勤、处突和反恐能力,从而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忠实捍卫者。
  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保证部队建设的正确方向
  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对武警部队来说,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是建警之本、治警之策、强警之道。只有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部队建设的各个方面,武警部队才能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必须加强学习和教育,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官兵、建设部队。
  武警部队对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重视,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深入部队、深入人心。但必须认识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作为各级党委首要的政治责任和部队建设的根本任务长期不懈地抓下去,努力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江泽民同志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武警部队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客观规律,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军事领域和武警部队建设实践中的延伸和展开,为我们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切入点。我们必须以此为指针,自觉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使之真正成为武装头脑之“魂”、推动工作之“纲”、履行职能之“本”。
  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必须始终坚持党对武警部队的绝对领导。这是保证部队建设正确方向、履行职能使命的根本保障。在听党的指挥这个重大问题上,认识必须非常明确,立场必须非常坚定,行动必须非常自觉,决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和动摇。无论形势怎样变化,时代怎样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自觉地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确保广大官兵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听从党的指挥。
  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必须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深刻内涵,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武警部队在履行维护社会稳定的使命中,处在执勤和处置突发事件的第一线,接触社会阴暗面比较多,遇到的诱惑和考验也比较多。因此,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切实抵御各种消极因素和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打好拒腐防变主动仗,是永葆人民军队性质、本色和作风的重大时代课题,也是履行职能、完成任务的根本保证。必须进一步强化首位意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部队建设的全部实践,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部队,使官兵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支柱,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做到拒腐蚀、永不沾。
  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提高部队履行使命的能力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是武警部队的职能所系、使命所在。当好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服务于国家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提高能力,履行使命。当前,我国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存在严峻的挑战。从国际形势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在增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恐怖主义危害上升,局部冲突时起时伏,世界还很不安宁。从国内情况看,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总体形势很好,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增多趋势,暴力犯罪不断发生,反恐怖问题有所凸显。武警部队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十六大精神,认清形势,居安思危,加强建设,确保中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证。
  深入研究经常性勤务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提高执勤能力。执勤是武警部队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任务。稍有不慎和懈怠,就可能发生问题,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尤其是警卫勤务,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最高利益,容不得丝毫闪失。必须把做好经常性执勤作为工作重心,加强领导,科学筹划,周密组织,确保执勤目标安全;必须强化广大官兵依法执勤的意识,加强勤务管理,严格勤务制度,提高执勤正规化水平;必须根据形势、条件和环境的发展变化,积极研究执勤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拿出新举措,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有效性,努力把各项勤务搞得更加扎实有效;必须处理好运用先进手段与坚持以人为本的关系,在培养官兵过硬素质的基础上,加大执勤设施建设的科技含量,积极走科技强勤之路,实现人防、物防和技防的有机统一,确保执勤任务的圆满完成。
  严密关注影响国内稳定的各种因素,进一步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因利益关系调整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增多之势。这类事件具有较强的联动性、复杂性,如处置不当,极易激化矛盾,造成大范围的不安定,直接影响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武警部队作为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任务越来越重。处置好突发事件,必须增强部队的快速反应、应急机动能力,确保一声令下,拉得出、上得去,一锤定音,解决问题;必须强化官兵的法律意识,运用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做到既能有效打击少数不法分子,又要善待人民,保护群众,切实做到慎重稳妥,依法办事;必须强化官兵的奉献精神,始终以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经得住各种复杂情况的特殊考验,发挥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跟踪掌握国际反恐斗争的新动向,进一步提高反恐能力。“9·11”事件后,恐怖与反恐怖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认真研究反恐问题,加强国内反恐斗争,是我国面临的一项现实而重大的任务。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武警部队责无旁贷。要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反恐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跟踪研究“9·11”事件给我国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的影响,切实增强做好反恐斗争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加强对敏感要害目标和重大会议、活动的安全警卫工作,严防各类恐怖事件的发生。要抓好反恐应急力量建设,强化反爆炸、反劫持、反袭击等科目的演练,提高部队反恐能力,确保一旦有事,能迅速行动,有效处置。要加强侦察情报手段建设,深化反恐理论研究,制定行动预案,力争做到知情在先,筹划在前,牢牢掌握反恐斗争的主动权。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李俊渠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者内涵不同而又联系密切。生产发展是实现生活富裕的条件,离开发展,富裕无从谈起;生活富裕是发展的目的,脱离这个目的,发展就失去了意义;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则是实现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所必须坚持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保证。
  发展是硬道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就抓住了解决我国现阶段所有问题的关键。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而发展则是核心问题。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就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就必须依靠生产的快速发展。没有生产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就没有国际地位和影响可言。当代中国,经济仍欠发达,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这是基本国情。我们要实现物质文明建设的更大进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都有赖于生产的发展。离开生产的发展,地区差距问题、就业问题、贫困问题等根本无法解决;坚持“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维护社会稳定,保持长治久安等等,也会失去基础和保证。一句话,生产发展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不发展,就没有前途,就不会有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加快发展,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更高水平上的生活富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历史经验证明,发展如果不以生活富裕为指向、为依归,不但失去意义,也会失去动力。什么时候正确反映和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能够逐步得到提高,我们的事业就会兴旺发达;反之,就会遭受挫折。所以,在发展中一定要牢牢把握住实现人民生活富裕这一落脚点,并以此来校正和调整发展的方向、速度以及方式、方法等,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等关系,立足于实际情况作决策,着眼于群众需要谋发展,而不能靠想当然,一厢情愿,损害群众的利益。
  无论是加快发展,还是实现生活富裕,都离不开一定的条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空间,也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客观条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发展没保证,生活受影响。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生产生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大,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越来越严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共识。党的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对这个问题的高度重视。固然,发展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这种代价不能建立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上。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的国度里,如果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片面地追求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竭泽而渔,杀鸡取卵,不但难以为继,而且会事与愿违。因此,重视可持续发展,确立新的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必由之路,也是明智之举。
  正确处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之间的关系,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只有处理好这种关系,我们才能从容不迫,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快速而健康。


第9版(理论)
专栏:

不断开拓促进发展的新途径
郭竞炎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拓促进发展的新途径。
  大力开发人才资源,是不断开拓促进发展新途径的重要基础。高素质人才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同时,高素质人才也是先进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主要承载者、传播者。加速开发人才资源,必须认真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坚持人才强国方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投入,开辟多层次、多方面的人才培养渠道,提高教育水平。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型社会的创建,真正把它作为事关中国现代化全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国家战略抓紧实施,努力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尽快培养和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优秀人才,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为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加速科技创新步伐,是不断开拓促进发展新途径的关键环节。当今时代,科学技术不仅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加速器,而且也成为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新的生长点。进入新的世纪,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更加深入而广泛地渗透于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人类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开始进入信息化和智能自动化时代。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必须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步伐,核心是加快高新科技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通过重点加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高性能尖端计算机、超高速网络系统、大型系统软件等核心技术的产业化建设,尽快实施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使政府行政管理、社会公共服务、企业管理和金融、财税等普遍实现数字化、网络化,与国际接轨,与世界同步。开拓促进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也离不开科技进步与创新。当前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是文化与高科技联姻的结晶,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是当代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文化发展的一个趋势。及时运用科技创新成果推动文化产业建设,是实现我国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继续深化各项改革,是不断开拓促进发展新途径的根本动力。当前,我们要按照十六大的要求,加快改革步伐,冲破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束缚发展的做法规定,革除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比如,在所有制结构的改革上,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在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要清除各类歧视性规定,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给予非公有制经济同公有制经济同等的待遇。再如,在分配制度的改革上,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真正形成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机制。


第9版(理论)
专栏:

建设强国富民的社会主义
——关于继承和发展《资本论》基本理论的一点思考
裴小革
  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强国富民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党的伟大创造,也是对马克思《资本论》基本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一些没有读过《资本论》的人,往往根据对前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印象,以为《资本论》是一部有关计划经济的著作。这是不对的。《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市场经济,它开宗明义,第一段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
  有人从《资本论》没有从货币、资本等来开始它的经济学研究,推论说《资本论》是一部有关物物交换的著作。这也是不对的。《资本论》从商品开始它的经济学研究,是因为货币和资本等相对于商品来说,是市场经济已经发育起来的身体,商品则是市场经济的细胞,虽然已经发育的身体比身体的细胞容易研究些,但要彻底研究身体,必须先从对细胞的研究开始。
  事实上,《资本论》和被很多人称为现代经济学的边际效用论、一般均衡论等理论一样,都是以19世纪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只不过边际效用论、一般均衡论将这种市场经济描述成人人平等、自由竞争、没有矛盾冲突、一切和谐的经济,《资本论》则客观地指出,这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阶级划分和绝大多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所有和控制相分离的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资产阶级单方控制政府,大多数劳动者被压迫、被剥削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环境之中的。它是一种使少数人暴富、多数人贫穷的经济。经济要进一步发展,必须改变这种制度环境,进而改变多数劳动者永远贫穷的状况,建立广大劳动群众都能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享受到自己劳动成果的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论》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歧在于,在后者看来,资本主义是能够想象到的最好的经济体制,尽管有时它也有意无意地提到资本主义的某些不完善;而对于《资本论》来说,对经济体制的评价是不能用“好”或“坏”来概括的,资本主义必须去完成自己的历史任务,虽然它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但它仍是通向一个更好世界的过渡阶段。
  尽管《资本论》曾设想商品生产在未来将消亡,但它从来没有认为,社会主义可以以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为代价来建立。相反,《资本论》设想的未来社会,是以生产力巨大发展和社会财富充分涌流为前提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曾以最坚决的方式愤怒地谴责某些人对社会主义理想的歪曲,将那种试图束缚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使劳动者普遍贫穷的社会主义称为兵营式共产主义。例如,他们坚决驳斥了巴枯宁和莫斯特等人设想的这类社会主义,揭露他们败坏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声誉,是彻头彻尾的虚伪观念。
  马克思和恩格斯向来不赞成对未来社会的特征作具体论述,更没有为未来社会规定具体方案。他们认为,在新社会没有成为现实而缺乏实践的情况下详细地设计未来蓝图,结果只能是越制定得详细周密,就越要陷入纯粹的幻想。马克思指出,“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
  十六大报告的许多重要论述,如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海内外各类投资者在我国建设中的创业活动都应该受到鼓励;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等等,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也是对《资本论》基本理论的发展,准确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客观需要。


第9版(理论)
专栏:

标准化:提升经济质量的有力手段
杨承训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和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国生产力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六大将“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确立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项重要内容,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而提高产品、工程、服务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推行标准化。因此,我们应当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高度来推行标准化。
  标准化是对产品和工程规定的统一技术指标。它以技术创新为平台,是反映产品和工程质量素质的量化指标,即标识商品使用价值的尺度。标准化的产生、推广、提高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发育的广度、深度密不可分,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产物。标准化的出现和普及,使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得以全面扩展和大跨度提升。比如,一辆汽车有上万个零部件,有时需要上百个厂家参加协作。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生产就无法进行,更不要说整体性能和安全保证了。现在,各行各业、各种产业和工程乃至管理都有一定的标准,并且这些标准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提高。据统计,目前国际上的技术标准已有40多万项,其中绝大部分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当今的标准已成为技术专利的最高形式之一。标准与专利的捆绑,成为世界技术标准发展的重要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利用标准化进行技术垄断,这在高新技术领域尤为突出。非专利方要应用这些标准,就必然面对诸多知识产权问题。同时,发达国家又以标准化为武器设置技术壁垒。虽然世贸组织制定的许多规则,包括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等,其宗旨都是为了减少国际贸易障碍和歧视,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平等,达到各方利益的平衡,但西方发达国家依靠自身的技术和经济优势,总是千方百计设置技术壁垒,保护自身的利益。技术壁垒大多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是抬高市场进入标准,一般都有名义上的合理性、提法上的巧妙性、形式上的合法性和手段上的隐蔽性,大体包括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设立、绿色壁垒、产品的质量认证和合格认证、对包装和标签的要求等。因此,标准的竞争便成了企业竞争的利器,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总体技术水平还相对落后,因而必须提高对标准化的认识,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积极发展标准化经济。标准化经济可以说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特殊的经济形态和经济范畴。广义地说,一切严格执行标准化的经济领域和经济活动都可视为标准化经济;狭义地说,是专指以先进技术指标作为衡量产品、贸易、服务、管理等的统一质量认证系统的现代产业经济。它是现代科技与发达市场经济融合的产物,体现了高度社会化和国际化的要求,对整个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提升起着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
  发展标准化经济,不仅是为了打破种种技术壁垒,更重要的在于提升我国经济的整体素质。首先,当代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发明,均以设备、材料、能源、信息、人才等作为必要条件,而这些条件必须达到一定标准,才能构建合格的科技平台。标准化在这里起着规范和协调的作用。同时,标准化又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接口,许多科技成果只有通过标准化才能变成具体的工程和产品,并得到普及。其次,标准化对于产品的质量起着导向和保证作用。它对质量的规定具体而又严格,尤其以先进技术水平作为平台,促进优胜劣汰,使得所有产品和工程都向先进标准看齐。这正是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的关键。第三,标准化能够推动生态经济和环保产业的发展,保证人体健康和生产生活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优化生态,是标准化的重要功能。第四,安全问题向来是标准化的一个重点对象,一般都实行强制性标准或法规。各类安全问题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大事,现代生活条件的改善在大大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带来许多新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设备、环境等存在的危险因素制订安全(允许)指标,是防止安全问题发生的有效措施。
  有人认为,高科技产业才是标准化经济,传统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必强调标准化。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从世界市场和多数国家的交易情况看,只要是供社会使用、经市场交换的商品,都会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尤其在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人类共同追求的当代,任何一个产业和产品都必有一定的标准。决不能把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提高科学技术含量与实行标准化对立起来,标准化经济应当覆盖一切产业。事实上,目前标准化的农业、畜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兴起。我们应通过发展标准化经济,运用科技提升产业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素质,使我国尽快成为标准化大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