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3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十六大报告 贯彻十六大精神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执政能力建设
福建省社科联课题组
  主要观点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历史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动因有了切合执政实践的新认识,表明我们党对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从党所处历史方位的发展变化中取得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新的自觉,它对党执政能力建设实践的指导是与时俱进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衡量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尺度,是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相统一、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尺度,是更高层次的哲学综合。
  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十六大提出,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这是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向全党提出的重大历史性课题。它表明我们党不断通过对历史发展的新自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把握的新自觉,对哲学实践的新自觉,积极推进党的建设理论的创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唯物史观上指明了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要求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旨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使命。这就需要科学地总结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将其作为进一步建设的起点。十六大把总结党成立以来的所有历史经验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历史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动因有了切合执政实践的新认识,表明我们党对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基础。自觉地在执政条件下调整和改革不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有关部分、环节乃至体制,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基本任务。这种调整和改革,在我们党执政初期,有成效也有曲折。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清醒地认识到“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的状况”,进而从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要求出发,得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新结论,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十六大报告则确定了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原则,并对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方针政策,以此来推动科技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和其他体制改革的深入,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改革更加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更加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表明我们党对历史发展基础的认识达到了新的自觉。
  先进文化是历史发展的必要条件。自觉地在执政条件下根据时代需要进行文化创新,活跃人们的精神生活,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基本任务。在民主革命时期,发展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新文化,是文化创新的要求,并在执政后为我们党所坚持。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科学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历史任务。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期,党认识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时代需要,进而强调了文化的民族性、时代性、世界性和多样性。在十六大报告中,又明确提出必须立足中国现实,继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指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并制定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要方针政策,强调了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这表明我们党对历史发展条件的认识达到了新的自觉。
  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因。自觉地在执政条件下正确处理政党、国家和人民的关系,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发展人民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各方面的切实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任务。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任务。在十六大报告中,党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阐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就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为党在执政条件下如何正确处理政党、国家和人民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这表明我们党对历史发展动因的认识达到了新的自觉。
  我们党对历史发展的基础、必要条件及内在动因的认识所达到的新的自觉,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从唯物史观上指明了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上指导执政能力建设实践
  在党所处历史方位的发展变化中取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新的自觉,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当我们党还处在中国革命的历史时期,就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马克思主义必须和各国实际相结合才能成功地指导实践的重大命题,并在执政前夕提出“两个务必”,要求全党坚持拒腐防变,学会做经济工作的本领,强调从作风和本领上提高执政能力。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党的思想路线发展成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际上是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必须在不断的实践检验中才能确立的重大命题。这个时期,我们党还从权力和体制上强调了执政能力的建设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个历史方位是中国在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积极应对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所带来的挑战,继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指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党的思想路线进一步发展成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而提出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一重大命题。十六大报告对此作了深刻阐述,指出必须适应实践发展,以实践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必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与此相联系,强调要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并提出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要求。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执政能力建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必须把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内在地联系起来,观察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特点及其互动关系,观察对外开放条件下世界经贸、科技、政治等的快速发展变化及其对国家战略地位的影响,对重大现实问题从全局上进行理论思考和战略思考,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第二,必须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紧密地联系起来,利用国际分工的利益重组机遇,利用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机遇,从外部获得新的市场、新的资源和短缺的生产要素。同时,努力按照市场运行的客观规律和国际通行的市场规则办事,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要有充分估计和应对准备,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第三,必须把正确运用国家多方面、多层次的职能和充分调动社会各种积极力量有机结合起来,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妥善处理日益复杂的各种社会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沉着应对国内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难以预料的风险,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第四,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按法定程序由党委向相应的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推荐重要干部;正确处理党依法执政、实现政治领导与国家政权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关系,领导、支持和广泛动员、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以及经济和文化事业,实现人民当家作主;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第五,必须把全面贯彻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统一起来,立足全党全国的工作大局,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协调各方关系,统筹各项事业,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的、前进的,是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也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发展。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执政能力建设,就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执政能力建设的新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真理和价值统一上成为衡量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尺度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整体,是衡量我们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尺度。
  在党的历史上,延安整风、真理标准讨论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形成,表明我们党一直在实践中探索和完善党的理论、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衡量标准,并不断达到哲学的新自觉。延安整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十分重要的全党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着重从认识论上解决认识的真理性问题。为此,毛泽东同志还说过哲学就是认识论。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次重大的新的自觉。真理标准讨论,是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中一次历史意义重大的全党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着重解决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实践又是“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合理地评价实践标准,必然要求把真理和价值统一起来。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一次极有价值的新的自觉。到“三个有利于”标准形成时,党已经完全提出了衡量实践合理性(合目的性)的标准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衡量认识真理性(合规律性)的标准问题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唯物史观上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内在动因的统一。同时,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价值和真理也是统一的,“三个代表”尺度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尺度。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其中的“发展要求”、“前进方向”、“根本利益”都包含着真理和价值的统一要求,即都要求既合乎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又合乎人民利益和人民愿望。在这里,价值主体和价值目标是统一的,而达到价值目标的行为也要合乎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衡量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尺度,具有更丰富的价值内涵,也是更高层次的哲学综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衡量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尺度,它要求:第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合乎执政规律,即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坚持执政为民的统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以体现“三个代表”。第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合乎人民意愿,即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和利为民所谋的统一;保证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与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要求的统一,以体现“三个代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而进行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论。它对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当然也包括把必然要求和必然结论作为衡量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尺度,以不断检验、总结和评判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使我们党对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地达到新的自觉,进入新的境界。(执笔:潘叔明)


第9版(理论)
专栏:

抓住爱国主义这一民族精神的核心
庞士让
  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抓住这一核心,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几千年来,尤其是近代以来,我们国家之所以能饱经沧桑而不倒,历经磨难而不亡,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这一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爱国主义以其特有的凝聚力、感召力,在历史上曾经最大限度地动员起各种社会力量,为祖国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成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支柱。同时,中华民族精神又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主要内容。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团结统一是立身之本,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爱好和平是固有天性,向来主张以和为贵和与邻为善为伴、各国平等友好;勤劳勇敢是优秀品格,是创造中华文明、建设和保卫祖国的直接动力;自强不息是崇高追求,展现出为兴国强国而锐意进取、不懈奋斗的精神风貌。这四个方面,都是爱国主义这一核心的延伸,是爱国主义的鲜明体现。
  培育民族精神离不开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与国俱存又与时俱进的。江泽民同志曾深刻地指出:“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制度下,都很重视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在我们这样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更应如此。”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但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世界还很不安宁。在这样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我们要紧紧抓住新世纪头2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亟需人们加深爱国情,树牢报国志。教育,德育居首;德育,爱国为先。用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当务之急,也是百年大计;是理所当然,也是势所必然。
  深化爱国主义教育,重点要做到“三个加强”:一是加强国家主权意识教育。国家主权极端重要,经济全球化并未使国家主权过时。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更要加强国家主权意识教育,捍卫国家主权。二是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要教育人们铭记近代中国有国无防、落后挨打的教训,树立新安全观,贯彻《国家安全法》、《国防法》和《国防教育法》,搞好“全民国防教育日”等活动;要教育人们爱岗敬业,用具体行动来提升综合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要教育人们加强民族团结,确保国家的稳定和安全。三是加强国民素质教育。国民素质是第一国力,国际竞争说到底是国民素质的竞争。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强国必先强人,即增强国民素质。要通过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国民素质,使中华民族精神发扬光大,中华民族复兴早日实现。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执政为民的本质体现
蒋韬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怎样做到这一点?胡锦涛同志鲜明地指出:“关键是要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一科学论断,使我们深化了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认识,从而在实践中有了更加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和准则。
  权为谁用,情为谁系,利为谁谋,是为何立党、为谁执政的本质体现,是检验执政党的性质和执政者的政治归属的试金石。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鲜明地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坚持立党为公不为私,这也就决定了党在执政以后只能是为民不为己。因此,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绝不以权谋私,绝不脱离群众,绝不与民争利,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深深扎根在思想中,全面落实在行动上。
  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处于长期执政的地位,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承担着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在这样的历史方位中,能否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能否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否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全党必须长期经受的考验。对于每个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来说,最神圣的职责是始终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最需要发挥的政治优势是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最崇高的志向是始终为人民做实事、做好事,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最可怕、最危险的是以权谋私,脱离群众,与民争利。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这是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实践所证明了的。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领导人民改造客观世界的主题是,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我们共产党人尤其是领导干部在这一伟大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的根本目的,是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特别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关键是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抓住了这个关键,就能更好地处理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夯实执政的基础;就能更好地体现党的全部任务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党的宗旨;就能更好地把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统一起来,紧紧依靠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常抓常新的必修课,是共产党人必须永远坚守的思想道德品质。我们并非生活在真空里,随时随地都会受到社会上存在的一些腐朽思想和消极因素的影响,需要像洗脸、扫地、消毒那样,日复一日地防止和排除各种病菌的侵蚀。更何况,国内外形势在不断发展变化,社会生活在不断发展变化,我们的思想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没有一劳永逸的灵丹妙药。正确的途径就是,努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寓改造主观世界于改造客观世界的进程中,用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效推进改造客观世界的进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第9版(理论)
专栏:

科学把握党的作风建设的内涵
于向东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我们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的作风建设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五个方面。科学把握党的作风建设的内涵,是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前提和保证。
  思想作风、学风是基础。思想作风和学风主要涉及思想路线、认识路线,也与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密切相关,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加强思想作风和学风建设,从根本上说是要解决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际的关系问题。工作作风、领导作风是关键。工作作风是较为一贯的处理工作事务的行为方式和方法;领导作风是领导素质、领导方法、领导艺术的综合表现。如果说思想作风和学风较多地与党员干部内在的思想活动相联系,那么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则主要与实际工作和干部的从政行为相联系。在领导干部身上,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是统一的、一致的。能不能实事求是,是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能否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最终都会通过实际行动体现出来。干部生活作风与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都有密切联系。一个生活作风腐化的干部,很难有正确的思想作风和学风,也不可能有优良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党的作风建设的各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反映党的形象,体现党的路线和宗旨,而随着实践的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将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科学把握党的作风建设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一要抓住重点,解决好突出问题,以作风的改进推进党的建设;二要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同时,不断探索,注意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努力培育新的作风,实现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三要把解决突出问题与坚持不懈地开展教育结合起来,夯实作风建设的基础,推进作风建设。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着力解决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特别要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与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相违背的,是党性不纯、党性观念不强的表现,其实质是主观主义、个人主义作祟。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使党的思想路线一以贯之;必须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做到清正廉洁;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9版(理论)
专栏:

谋发展应力戒浮躁
张兵生
  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奋斗目标,举国上下正出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喜人局面。从历史经验来看,谋发展应力戒浮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这样才能保证各项事业顺利推进。
  浮躁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但概括起来不外乎两种。一是飘浮。因为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一些同志便容易滋生骄傲自满的情绪,或停滞不前,不思进取,贪图安逸,不愿再艰苦奋斗;或以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轻而易举之事,无需艰苦奋斗、勤俭创业,因而工作漂浮,得过且过。二是急躁。面对肩负的艰巨任务,缺乏理智的思考,头脑发热,或违背客观规律一味地追求所谓的大跨度、跳跃式、快节奏,对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建设项目轻率决策;或遇到一时的困难和挫折就怨天尤人。
  浮躁的产生,根源在于对我们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基本国情特别是我们党担负的历史使命认识不够,对实现奋斗目标的艰巨性、复杂性准备不足。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激烈,世界多种力量围绕这场竞争而进行的政治较量也日益显现。我们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从国内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国目前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科技、教育等的整体水平还不高。全国农村还有3000多万贫困人口,城镇下岗职工和贫困居民也为数不少,消除贫困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正确处理各种利益矛盾,保持社会稳定,有大量工作要做;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许多深层次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许多规律性的东西还需要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如果对这些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正确的应对措施,在行动上就必然产生浮躁。正因为如此,十六大闭幕不久,胡锦涛同志号召全党重温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并告诫全党要结合新的实际,坚持做到“两个务必”,“决不能自满,决不能懈怠,决不能停滞。成绩越大,喝彩声越多,我们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力戒浮躁,主要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教育。当前,全党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正确认识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基本国情,牢固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正确认识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为广大人民谋利益;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从思想上筑起防止浮躁滋生的堤防。二是综合治理。浮躁产生的根源是多方面的,防止和消除浮躁也必须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应统一认识,从思想上、制度上、组织上协调配合,全力整治。特别是要注重把脚踏实地、力戒浮躁纳入党的自身建设的范畴,作为干部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既要注意通过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又要注意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干部。同时,对贪图享乐而不愿长期艰苦奋斗的人,对置人民群众利益于不顾而热衷于搞形式主义的人,要采取组织措施及时处理。三是警钟长鸣。克服浮躁,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反复自我教育、自我锻炼的过程,因此必须紧密联系党的中心任务,掌握干部队伍的思想动态,警钟长鸣,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