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29日人民日报 第14版

第14版(大地·文艺评论)
专栏:先进文化建设笔谈

  大众文化企盼人文提升
  艾斐
  大众文化的勃兴,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变革的必然。它不仅为促进文化生产与消费开拓了广阔的空间,而且也明显地丰富了文化景观,扩大了文化辐射,活跃了文化生活,实现了文化共享,极大地激发了大众对时代文化强烈的参与愿望和体验热情,使文化在市场化、生活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上,最直接地切入了最大众化的社会生活,产生了空前的泛文化热点效应,使文化的生产和消费从少数人手中解放出来,在工业化精神、商业化意识和世俗化赏悦中获得飞跃的发展。
  大众文化,是一个独立而特殊的文化概念,它从一开始诞生就有着自己特定的范畴与含义,它不仅是高雅文化、纯文化的悖论,而且也与群众文化、民间文化、现代文化等迥然不同。由于大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始终是与大众传媒携手共进的,所以,我们或可认为它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事实上,正是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才使生产越来越规模化,人口潮水般地向大城市集中,并迅速被群体化的社会生活所整合,由大体相似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况逐渐形成了大体相似的文化形态与审美情趣,即世俗化和时尚化的文化赏悦需求,瞬间化与碎片化的文化消费形态,游戏化与释放化的文化参与冲动。这无疑为大众文化主体的形成和大众文化环境的营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还是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而为大众文化的广泛、快速传播提供了极为快捷的工具和载体,从广播、电影、录音、录像、电视、传真、可视电话,到因特网、微电子技术、卫星传送技术、光纤通讯技术、光储存技术、激光照排技术、数码成像技术,不仅为大众文化的广泛快速传播提供了现代化的工具,而且使大众文化产品实现大批量、产业化、规模化的复制、拷贝与流通成为可能,这岂不等于为大众文化插上了自由飞翔的翅膀吗!
  如何看待和评价大众文化呢?这是一个既亟待研究而又必须审慎回答的问题。
  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大众文化,我们也必须持这样的态度,用这样的方法去观察、去分析、去评判,并得出正确的结论,施用于文化建设的实践之中。因为这是一个关乎民族精神的坐标与社会发展的导向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审慎行事。
  首先,我们应当认识到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出现,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思想解放的收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果实,也是科学技术和综合国力实现快速发展的文明结晶。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志,而且是思想解放、精神提升和文化生活趋于丰富多彩的标志。正是由于大众文化的出现,才极大地改观了文化的封闭状态和单一格局,实现了文化的大众化与共享化,促进了文化市场的繁荣与文化产业的形成,扩大了文化的受众群落与传播空间,增强了文化对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的归依与追索,密切了文化与生产、与生活的关系,以及文化对普通人的心理与情感的切近和介入。毫无疑问,所有这些,对于我们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文化,都是必要的和有益的。
  其次,大众文化的出现不仅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实际需要和实际水平,而且也能够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和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中发挥积极作用。必须认识到,我国在现阶段,工业化的程度还不够高,生产力水平还相对比较落后,科学技术在总体上还不够发达,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还占着相当大的比重,特别是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业文明在长时间内所形成的封闭意识、小生产意识和非商品化意识,还在一定程度上妨碍着我们向市场经济和商品社会的快速迈进。在此情况下,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是以大量的、广泛的、现代化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效能,引导和帮助人们消除闭锁意识,增强市场意识;弱化传统意识,提升现代意识;克服保守意识,激扬开拓意识;摈弃农耕意识,树立现代工业文明意识和现代商品经济意识。只有在真正改变和提高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的情况下,加快实现现代化和走向高度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才能成为可能。而恰恰是在这方面,大众文化具有着独到的功能和特殊的作用。因为它天生与现代科学技术为伴,它始终与大工业生产结缘,它在热情传播现代意识与市场意识的过程中,往往也能一定程度地赋予人们以开拓的勇气和进取的精神。
  第三,大众文化在呈现人性嬗变的过程中,不但对张扬人性持肯定态度,而且从一定层面上为人性的充分发展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和物质手段。它以自身的开放性和宽容性一定程度地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封闭性和狭隘性,并创造出一种可资大众实现文化共享的广阔空间。它又以自身的功利性特征和世俗化倾向,冲破文化特权和文化偶像的限制,使文化的发展从此转入多元化和民主化的轨道,并极大地改善和丰富了人们的生存状况,有效地实现了人性的自然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结合与统一,这无疑对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第四,由于大众文化是以市场化和商业化为其生存和发展的支配力量,以大批量复制和拷贝作为其主要的生产方式,以高效、快捷、广泛的传播为其获得活力和产生效益的基本形式的,所以,大众文化的发展必然要刺激和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在进行精神抚慰和满足感性欲望的同时,也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大众文化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遵循的一个铁的定律,就是价值规律、商品逻辑和主体利益最大化,它向来不接受一个无销路的好东西。这就是大众文化在表面多元化的景象下所掩盖着的利益一元化的实质。从商业运作和经济学的意义上说,这显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亮点。在现代社会中,大众文化与科学技术的结合,造就了文化工业;文化工业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形成了文化产业。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早已把大众文化产业当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据预测,在21世纪的头几年中,文化产业的货值将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5.3%,高达1.4万亿美元以上。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文化产业越来越举足轻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大众文化的认识和对文化产业的价值评估,就更应增加一个特殊的筹码。
  大众文化所具有的这些特点和优势,只要我们对之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利用,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广泛效应。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将之归入先进文化的行列之中。从一定意义上说,大众文化只要引导得好,利用得好,是能够具有这样的功能和发挥这样的作用的。
  大众文化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一种不可抑止也不应抑止的文化发展的大趋势,而大众文化自身又确实臧否互见、优劣并存,具有明显的矛盾性。尤其是大众文化以其强势媒体和广泛、快捷、大量的生产方式与传播方式,对大众生活空间的强制性占有,所造成的对高雅文化和主流文化的排斥,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新的文化霸权和精神控制力量,如不加以及时、合理、有力的调节与引导,乃是很容易造成社会文化素养的低俗化,并在客观上破坏文化生态的平衡和诱使人们审美情趣的畸化。这是必须予以高度警惕和极大关注的。
  对于大众文化,我们的任务始终都应当是自觉地积极地扬优祛弊,有力而有效地转劣为优。此中,最核心和最关键的,就是必须坚持不懈地对大众文化施以人文关怀与人文提升,积极有效地赋予大众文化以尽可能多的精神价值、道德品位、文明素质与思想蕴涵,使大众文化在不断地汲取、扬弃与升华中走向完美与成熟。


第14版(大地·文艺评论)
专栏:

  论广场文化的特点与价值
  蒋述卓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小康生活的宽裕,广场文化日益成为中国大陆城市文化中最活跃的娱乐与休闲方式。丰富多样的广场文化增加了城市的动感与色彩,显示了城市的文化个性。它集民俗文化、商业文化以及体育文化于一体,开创了政府与民间互动共创的新形式。广场文化成为当代城市文化不可忽视的新资源。
  广场文化,顾名思义为城市广场所呈现的文化现象以及在广场之中所展示出来的文化。它包含有很富有文化气息、表现出较高美学趣味的广场建筑、雕塑以及配套设施;在广场上进行的专业或民间的各种艺术性表演或展示;广场中群众性的各种娱乐、体育等休闲活动,等等。广场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各种含有文化与审美意味的艺术性活动。广场文化不同于庙会或在大型体育场所、展馆举行的各种文化性活动的地方,就在于它专属于“广场”。
  首先,公共性是广场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广场是城市公共生活最集中的地方,是政府公益性最能体现的地方,也是城市公共文化集中展示的地方。广场,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成为市民社交、休闲与受教育的场所,也成为外来旅游者旅游与休憩之处。广场上所进行的任何文化活动,均向公众开放。这种公共性决定广场文化必走平民化道路,即使是高水平的文艺演出,也要兼顾到雅俗共赏。同时,公共性又决定了广场文化的主体是公众,广场文化若没有公众的广泛参与就会变得枯燥干瘪。
  其次,节庆性是广场文化的又一特点。广场的起源就是为了公众的集会与庆典,这决定了广场文化必带有节庆的喧闹与热烈的色彩。所以,现在的广场文化多举办各种节庆,包括常设的文化艺术节。有的节庆还从不知名走向知名,从地方走向全国甚至国际。如广西南宁市的“大地飞歌”国际民歌节,开办以来就成为了广场文化中的品牌。又如大连的国际服装节,就引进了世界大牌的艺术团和国际歌星在本市的广场上演出,经济与文化的联手使得该节闻名遐迩。节庆性决定了广场文化应具有宏大的气势和热闹的气氛。如果没有节庆所产生的文化魅力,就吸引不了观众,形不成气氛。
  再者,广场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各种文艺、体育等具有艺术性的活动,各种节庆亦需要艺术活动支持配合,这就使之具有了审美性的特点。这些文化体育活动有的属较高雅的艺术活动,如广场交响乐、专业团体的文艺晚会等,具有较强的审美性。即使有的活动是出于自娱自乐,如跳舞健身,也包含一定的审美在内。广场文化的审美性是寓教于乐的,它对提高公众的文化素质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广场文化又成为向公众进行审美教育的公共课堂。
  广场文化的缤纷绚丽、多姿多彩,是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既然广场是城市的“客厅”,管理者都想把这“客厅”装扮得美丽大方,对外可迎八方宾客,展示自己城市的精神风貌;对内则使居住者生活得心情舒畅,并轻松自在享用它,观赏它。广场文化又必然反映出各地城市的地方性,从而展示出城市的个性。
  各地城市建设广场文化,就是要尽量地开掘与调动地方文化的资源,使得地方文化传统、文化遗产得到更多的继承与发扬,并改造成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文化。像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节的形成,最初就是从开发壮族的民歌节“三月三”发展而来的。“三月三”从田间山野走入城市广场,再进一步演变为一年一度的国际性民歌节,它不仅丰富了地方文化资源,而且提升了壮族山歌的文化品位。可以说,地方文化资源借广场文化的展示与推动,成为有显示度的城市文化,从而充实了城市文化内涵。
  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社区文化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社区文化成为城市文化的主要阵地与载体。现在不少大城市,不仅仅只建一两个广场,而是分社区建多个广场,使广场文化与社区文化建设融为一体,真正使市民享受到市政的公共设施和文化利益。有的城市还将广场的文艺演出分配给各社区,促使各社区必须经常性地考虑自己的文化建设任务,从而推动了社区文化的建设。2001年广州市举行“都市热浪——群众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在各区和社区的努力下,全年共举行广场文化活动达60场,参加人次达30万。大连市以市区中山广场、人民广场、奥林匹克广场、五四广场为中心,辐射到其他广场、社区及公园,从1996年至2000年,全市开展了以“绿色的旋律”为主题的广场文化活动达600多场,参加演出人数达6万人次,观众人数达300
  万人次。社区文化是最能反映老百姓生活的文化,也最具广泛的参与性。广场文化与社区文化的结合,拓宽了社会文化建设的道路。
  从生态环境上看,由于城市广场敞亮的空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广场构成了市民生存、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春夏秋冬,广场都可以成为调节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成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广场文化的连续与持久,又形成了城市良好的审美文化生态。广场文化作为一种公共的群体行为,它依靠良好的审美文化生态,不仅是展示市民精神文明建设的风貌,更重要的是它的创造作用,因为它可塑造和优化市民的群体文化人格。
  广场文化是当代城市大众文化表现最突出的一种形式,它虽还不成熟,但却深为城市大众所喜爱、所接受,它由地方政府推动,由民间文化参与,是政府与民间互动的结果。它的文化价值、美育价值以及文化产业价值等应加以高度重视与开发,使其能真正成为城市文化的新资源,体现出城市的个性与文化品格。


第14版(大地·文艺评论)
专栏:新作鉴赏

  庄从谐出 妙趣横生
  ——评花鼓戏《老表轶事》
  龚政文
  花鼓戏《老表轶事》讲述的是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新中国成立之初,一位穷酸潦倒的旧文人得知新中国的领袖毛泽东竟是他的老表时,百感交集,在众人的撺掇下,他提笔给毛泽东写信,欲谋一个“建设厅长”当当。毛泽东派毛岸英回乡考察,得知并无其能,予以婉拒。这似乎是一个荒诞的故事,但却源自真实的历史。毛岸英的回信至今在韶山还可见到。唯其真实,才有力量。
  《老表轶事》又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将一段看似简单的史实演绎得细腻、丰富而生动。它在众多毛泽东题材的文艺作品中别具一格:它并不把毛泽东当作主角,而将视角集中在老表文有章及其周围的众街坊身上;它也并不关涉毛泽东的丰功伟绩或宏图大略,而将题旨集中于他如何处理亲情与原则这样一个侧面。这是一个小题材,表达的却是大主题。它的特色是小中见大或“大题小做”。
  《老表轶事》在戏曲化方面达到了较高的高度。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满台鲜活生动的人物,满嘴诙谐幽默的语言,满场妙趣横生的戏曲身段与动作。它以强烈的市井气息释放着平民式的欢乐与梦想,又以载歌载舞的戏曲语言体现了花鼓戏的天然魅力。
  全剧对主人公文有章心理及行为的把握十分准确,对其心态的变化过程,表现得相当真实而细腻。文有章作为一个饱读诗书的旧式知识分子,既有清高自守、斯文为重的主流,也有幸遇明主、一展抱负的幻想;既本分胆小、安贫乐道,又梦想出人头地、飞黄腾达。当他得知毛泽东是他的嫡亲老表时,他喜不自禁,但并未想得太多。在郑大妈及众街坊的怂恿与刺激下,他才写信求官。这里既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思想作怪,也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负。他既不长于房屋桥梁建筑、又不熟悉水利建设,仅仅因为在旧中国受过“建设厅长”的欺侮就想谋此官,确实幼稚得可以。奇妙的是,文有章的每一个行动,都可从传统的处世为人格言中找到依据。即使是非常矛盾的行为,在传统格言中也可找到佐证,从而呈现一种自我调适、自我确认的功能。如文有章确信命运将会因毛泽东而改变,是“黄河尚有澄清日,岂有人无得意时”;羞于伸手要官时,想到了“不自是而露才,不轻试以幸功”,“达人须知命,君子要安贫”;但读书人即使“不名一文”,也要“心忧天下”,官还是可以要;求官不成,古训早有言在先:“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不强求”……剧中大量准确生动的格言,加上饰演者出神入化的表演,使一个迂腐而善良,可笑复可爱的活生生的“老表”形象立在舞台上。应该说,这是该剧最大的成功之处。
  剧中的郑大妈,是一个极有光彩的角色。这是一个在许多传统戏曲中出现过的类型化人物。她伶牙俐齿,嫌贫爱富,善于见风使舵,自解自嘲,是小市民的典型、泼辣货的班头。她插科打诨,上蹿下跳,是全剧的味精,台上的笑料。剧中她对文有章的态度经历了若干变化:先是嫌其穷酸,当文有章的老表身份被确认后,她马上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对文有章又吹又拍,主动表示愿将女儿玲玲嫁给文的儿子汉成……郑大妈的所作所为,典型地代表了深受旧思想和市俗风气影响的一类人。剧中,当众人满心以为文有章的“厅长”当得成时,纷纷向他预支帮助:有的要承揽工程,有的要安排亲属,有的想打赢官司……聒噪之声不绝于耳,弄得“文厅长”头痛欲裂。这样一种群体心理,就是在今天,不也令我们深思吗?


第14版(大地·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点评

  文坛“好了歌”
  朱国良
  如今的文坛艺坛,有一股媚俗之风在暗暗涌动,那就是对某些人的作品,往往一味投其所好,多迎合逢迎的掌声,耳畔满是“好了歌”!在不少场合,批评已经缺席,奉承司空见惯。谓予不信,且看举例说明。
  一个唱得并不怎么样的歌手,其歌曲却常被吹捧得“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在一些亲情者的“掌声响起来”中,似乎天空中又冉冉升起一颗璀璨的明星。
  有些才学画临池没几年的画家,缺乏“只研朱墨作青山”的恒心,也没有“搜尽奇峰打草稿”的专心,但却被人在一阵阵掌声中,稀里糊涂地走到了当代“虾王”、今世“猫王”的位置上,被捧作承前启后的“大家”、最为耀目的“明星”、横空出世的“大师”。
  还有附庸风雅的人,弄过一些极一般的文字,写过一些很普通的文章,思想没什么闪光之点,文采没啥绚丽之处,然而文集倒出了厚厚几本,于是就有这样的吹鼓手,不惜贱名节、费心血,洋洋洒洒地写下了肉麻的吹捧文字,似乎是“文曲星”下凡,天下文章一半是他做成的。
  文坛的“好了歌”、吹捧风,也大有起于“青萍之末”、“吹皱一池春水”之势。前不久,一位著名作家在其作品研讨会上调侃地说:对于大家的论文,我都是从后面读起的。因为即使是一丁点“希望”和“缺点”之类的也只是最后带一笔,唯恐别人误解,还要添几句“瑕不掩瑜”、“白璧微瑕”之类的话。至于一些地方的作品研讨会、座谈会,露骨的吹捧、肉麻的喝彩,则是洋洋千言,不以为烦;滔滔万语,不觉脸红。
  巴尔扎克的《幻灭》,曾深刻揭露了文坛、剧院和其它一些领域的内幕丑闻,其中有一种专门经营掌声的行当——鼓掌队。专门雇佣一批衣冠楚楚高坐于楼厅包厢的看客,为他们的主顾——女演员、剧作家大鼓其掌。要是演员、演技和剧本真感人迷倒人也罢了,而这些“鼓掌专业户”则是对一些蹩脚的东西也大鼓其掌,大炒其戏,从而形成一种社会心理:不看此剧遗憾终身。在左拉的《娜娜》中,也曾描写过被雇佣的捧场看客,其掌声热烈像士兵放排枪一样,于是观众也大受影响,发出雷鸣般的喝彩,疯狂地呼喊“娜娜”。其实娜娜并无演剧天才,是组织、授意的掌声将其送上了云天。显然,这种掌声是廉价的,是违艺德的,其作用是自欺欺人、欺骗他人。要想成名成家,正道大道惟有一条,那就是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执著和“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积淀,还要有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的精神,仅靠炒作,只会炒焦;仅靠装点,只会花红一时。
  对文坛和艺坛,我们希望精品迭出,我们呼唤杰作惊天。只有那些真正为时代所喝彩,让人民所信服的东西,我们才会从肺腑中发出心声,从而形成真正的掌声。在拉拉扯扯中得来、于吃吃喝喝中拉来的掌声,只会败坏世风、玷污学风、亵渎文风,腐蚀世道人心,让人捏鼻作呕!艺术和科学的东西来不得半点虚伪和掺假,那些廉价的掌声所造成的轰动,或许会有一阵子的效果,但又岂能长久?或者也如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中那个三仙姑抹的霜,令人作呕之下,其效果适得其反!


第14版(大地·文艺评论)
专栏:

  黄山奇景(国画)  亚明


第14版(大地·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评论

  面对光荣之旅
  ——电视剧《我们的连队》观感
  李洋
  连队,是战士的故乡。许多当兵或当过兵的人都会认同这句话。这是一部写给当兵的、当过兵的和所有士兵家人看的戏。这样一个定位和初衷来自电视剧《我们的连队》的策划和编剧的原始思路。当年,在抗美援朝的硝烟战火中,大后方的民众将前方将士确认为“最可爱的人”,今天在和平年代,谁又是当代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连队》里就有这样一群让你心动的人物。
  10余年来,由全军各个电视艺术中心推出的军事题材作品已经在银屏上汇聚成一道风景不错的“军旅江山”,《和平年代》、《潮起潮落》、《红十字方队》、《壮志凌云》、《女子特警队》、《昆仑女神》、《突出重围》、《激情燃烧的岁月》、《波涛汹涌》、《惊涛》、《光荣之旅》、《DA师》、《导弹旅长》等一大批军事题材作品,已经毫无愧色地走入当代中国电视艺术精品长廊。但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这些作品大多是大处落笔,要么是贯穿历史风云的史诗风范,要么是社会化了比较常见的表现军人世家生活的军旅故事,除了《女子特警队》外,几乎看不到最基层的连队生活。
  这部由北京军区战友电视艺术中心和中央电视台影视部联合创作的《我们的连队》的推出,对于生活在或者曾经生活在连队里的广大观众来说,应当是一个好消息。我们可以对作品评头论足,说长道短,但不管怎样,这样一部带着基层泥土芬芳的作品,我相信会给战友们带来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和感动。我们将面对的人物就来自我们的四周,有着丰富基层生活阅历的三位军旅青年作家陈怀国、衣向东、陶纯联袂创作的这道“基层生活风景”,值得细心品味。他们在这部作品中倾注的浓浓的军旅情感,会打动很多观众,包括那些与“兵”无缘的人。这部朴实清新亲切的作品,深深地打动了我,在于它在编剧、导演、演员、摄像等各个创作环节上都有出彩之处,使人相信用心拍摄的作品一定会征服人心。
  《我们的连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士兵,正面表现基层部队生活的长篇“士兵之歌”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一次演习中,某部赫赫有名的钢八连输给了另一支英雄连队红三连。新的《陆军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实施在即,钢八连的不良表现引起上上下下的关注。尤其是该连队的指导员人选问题成为话题。军长点将,由国防大学毕业生江一帆临危受命,针对义务兵役制缩短为两年的新情况,江一帆在连长魏东的支持下,大胆地将新兵直接分到各班,以缩短新兵的成熟期。新兵大比武,钢八连险胜红三连,钢八连重新找回自信和尊严。新大纲试训结合一场现代化多兵种大演习全面展开。钢八连以自己的实力再次成为最出色的连队。
  这部戏以大量的篇幅正面表现了当代军营的士兵生活,塑造了几位有血有肉的可爱的士兵形象,用艺术的手段展示了基层连队官兵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官兵之间、战友之间那种特殊的浓浓情谊,朴实无华,真切感人。如果说前面所提及的作品在观念突围上大做文章的话,这部作品通过普通连队的普通生活,细腻地传达出当代士兵生活的真实气息。一群朴实可爱的官兵形象,有别于那些驰骋疆场和社会舞台的人物,将带着军营里的青春、快乐和激情迎面而来。相信这些军营男子汉们会给我们带来深深的感动。我们需要大气磅礴的军旅作品,也同样需要脚踏实地、贴近现实、贴近军营、贴近士兵、精雕细刻的作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