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25日人民日报 第15版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今古人物

“老杜”走了
——记德国友人曼弗雷德·杜尼约克
本报驻德国记者 江建国
  3月9日一大早,急促的电话铃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我急忙抓过电话机,德国老朋友施普莱茨沉痛地告诉我,杜尼约克先生于3月7日晚因心肌梗塞逝世于柏林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医院。这个噩耗让我彻底清醒过来了。杜尼约克真的就这样离开了他所热爱的柏林、他所钟情的电影事业、他数次访问过的北京?细问之下,始知杜尼约克于几天前因流感住进医院,本以为他很快就会重新活力十足地操起摄影机,却不料被心梗夺去了生命。终年68岁。在人类寿命普遍延长的今天,68岁告别人世着实令人惋惜;而且他还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成就卓著的艺术家,一位中国人民的忠诚朋友,就更让人感到痛惜不已。
  曼弗雷德·杜尼约克的一生像一部色彩丰富的传奇故事。他出生在柏林。在柏林和美国的哈佛大学学的是法律、政治学和经济学,却在求学期间迷上了拍电影和摄影。起先他在一部电影中扮演了一个小角色,用挣来的钱执导了他的第一部电影《车站上的人们》,那是1957年,他还是个大学生。次年,他的第二部电影《黑色的纽约》获得了一项德国电影奖。从此,他就以导演、剧作家、制片人的身份开始其辉煌的电影生涯。他的成就有多高?从他荣获的最重要奖项中可见一斑:——1982年以电影《梅菲斯托》荣获美国奥斯卡最佳外国电影奖;——1985年以电影《雷德尔上校》荣获英国学院奖的最佳外国电影奖;同年又以《黑炮事件》(制片人)获中国电影金鸡奖的单项奖;——1997年以电影《上海旅馆》和其国际电影成就荣获第二十五届巴西格拉马多电影节的金奖以及里加、莫斯科电影节的奖项;——1998年以动画片《八十天环绕地球》(制片人)荣获中国电影最高奖华表奖。在此之前,这个奖项从未向外国人颁发过;——2002年被美国电影基金会授予“自由电影奖”。
  杜尼约克毕生拍摄过400多部电影和电视片、电视剧、纪录片等。全世界所有的电影节上几乎都放映过他参与拍摄的电影,得奖总计50多次,仅德国电影奖就获得过7次。他的一大特色是致力于国际合作拍片,除与中国合作之外,还与日本、匈牙利等国广泛合作。正是他的“世界公民”的眼光把他带向了中国,使他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人和把中国电影推向世界的开路先锋。
  1972年4月,杜尼约克首次踏上华夏大地,大概连他本人当时也没想到,从此与中国的缘分竟“一发而不可收”。这种缘分自电影艺术的交流始,后来又漫溢到各个领域。他毕生访问中国达120多次,在德国乃至欧洲只有寥寥数人能与之匹敌。他先是深入到中国电影界,广交朋友,了解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他看过的中国电影多达上千部,从中国购买了大约200部,从此在德语文化界和中国之间搭起了一座往来络绎不绝的桥梁。在他的大力推荐和支持下,吴贻弓执导的《城南旧事》参加了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并荣获“金鹰奖”;1988年张艺谋执导的《红高粱》在柏林电影节上引起轰动,获得“金熊奖”;8年后,谢飞执导的《香魂女》再获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上从此成为一支劲旅。在世界各大电影节上,只要有中国电影出现,就总少不了杜尼约克的身影。他每次到中国来,电影界的人士就互相转告:“老杜又来了!”
  他还推动中国和德国电影节合作拍片。第一部中德合拍的故事片《黑炮事件》就是他以制片人身份一手促成的。以维基·鲍姆著名的小说《上海旅馆》改编的一部电影和一部电视连续剧,以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改编的《一个中国人找凶手》、第一部中德合拍的七集电视连续剧《上海的早晨》、动画片《天书》和《狐狸莱纳克》,都是他以其丰富的制片人的经验促成的。
  此外,杜尼约克又是出色的摄影家,出版过好几本图文并茂的画册,其中三本同中国有关。
  2000年秋天,杜尼约克的又一个不寻常的作品——柏林的中国公园落成开放。他在无数次对中国的访问中爱上了中国园林艺术。不知克服了多少障碍,动员了多少社会力量,终于在柏林市东部的马察恩区建成这个在欧洲占地面积最大的中国园林。公园取名“得月园”,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月亮的意义,象征中德人民的友谊。如今“得月园”成为柏林的一个新景,公园入口处有两块内容完全相同、分别为中文和德文题记的石牌,上面写着“柏林感谢为建造这座中国园林进行不懈努力的倡议人、柏林电影导演兼制片人、柏林市长委任的柏林—北京友好城市高级顾问、北京荣誉市民曼弗雷德·杜尼约克”。
  我有幸结识杜尼约克是在2001年夏天,他和其他几个朋友曾来我这里做客。他不是那种十分张扬的人,话不多,语速缓慢,音调也不高,脸上总挂着淡淡的微笑,那作派颇似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含蓄、儒雅,也许这是他钟情的中国及西欧文化的影响吧。我曾与他约定,找时间听他细细地讲讲他的故事,但他一年中有大半年时间都奔波于世界各地,竟使这次预定的采访未能实现。他逝世前不久,我听说,他正为在“得月园”竖立一座孔夫子的雕像而奔走;又听说他在日本为拍表现二战无名英雄佐尔格的影片做准备。现在,这两件事都将由别人接着做下去了。
  “老杜”,中国人民永远忘不了你。(附图片)
  曼弗雷德·杜尼约克先生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

意大利文化之都: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堪称意大利的文化首都。这里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伟大先驱但丁的故乡,也是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盖世奇才达·芬奇和著名科学家伽利略的诞生地。建于1345年的三拱大石桥(图1),桥面宽阔,两旁造屋为店铺,形成一条独具特色的桥上商业街。桥的附近有一座建于14世纪的城堡式建筑,现为佛罗伦萨的市政厅(图3)。市政厅前是西尼约里亚广场,各种铜像、古雕都矗立在此,构成了一座露天雕塑博物馆,其中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复制品(图2)最为瞩目:一个正在走向战场的年轻人,目视前方,力量充沛,表现出一个为正义而斗争的战士形象。张元辉摄(附图片)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海外风情

湖边桑拿浴
——芬兰采访散记(下)
王明毅
  对于地处北欧的芬兰,中国人一般只知道三个词儿,一个是诺基亚,一个是圣诞老人,再一个就是桑拿浴。
  在芬兰,有人住的地方就有桑拿浴室。据说,500多万人口的芬兰竟有192万个大大小小的桑拿浴室。几乎每个芬兰人都是从孩提时代就依偎在母亲怀里,开始接受桑拿浴的熏蒸。桑拿浴室也是芬兰人重要的交流场所。如果说中国人的许多生意是在饭馆里谈成的,那么桑拿浴室就是芬兰生意人的最佳谈判场所。桑拿浴是芬兰真正的国粹。
  一天晚上,我们应邀到坦佩雷市郊的森林深处去洗桑拿。那是一个大而豪华的桑拿室,属于市政府接待客人的地方。全木质的房屋极为洁净。我们先吃点食品,然后分成男女两批先后沐浴。
  轮到男士了。先在更衣室里除去衣裤,披上一件洁白的浴衣,顺着木质走廊,来到湖边一个被烟熏成黑色的木屋。木屋用上好的整圆木建造,依墙有三层木台阶,不加任何修饰,黑乎乎的显得挺原始。据介绍,这种桑拿浴室在芬兰被视为最正宗和最高档的。那些建在公寓楼里、用电热加温的桑拿室,则被认为不够纯粹。
  木台阶上层与下层的温差很大。先坐在最高一层,不一会儿就烤得受不了。在主人的劝说下,坐到了下面,不一会儿便大汗淋漓。这时,年过六旬的主人一边用桦树叶拍打着身子,一边说:现在室内已是100摄氏度了。不一会儿,他站起身,赤裸着信步出门,沿着长长的木桥走到湖边,纵身跳入仅17摄氏度的湖水中。我们原先还准备穿上游泳裤,披上大浴巾,再出去下水,但芬兰老汉的榜样使我们一个个都来了勇气,像他那样跟了过去,跃入水中。生平头一次赤裸着在冰冷的湖水里游泳,感觉好似一条鱼那么自然。不一会儿觉得冷了,就上来再钻进桑拿室。如此反复几次,大家个个精神焕发。据说,芬兰人冬天也离不开桑拿浴,经常从高温的木屋里出来,跳进冰窟窿里游泳,说这样对人体血管有好处。芬兰有句俗语:如果连桑拿浴和葡萄酒都治不好的病人,那么就该准备后事了。
  奇特的经历一下子拉近了宾主之间的距离。在蒸汽腾腾的小木屋里,芬兰老汉试探着用英语和我交流:“你能讲英语吗?”我用大拇指掐着小手指尖,用英语回答说:“只会一丁点儿。”老汉听懂了,高兴地模仿我刚才的手式用英语说,“我也会一丁点中文”。接着,他用生硬的中文说,“你好”、“欢迎”,然后又贴近我的耳朵悄悄说了第三句“我爱你”,一下子把众人逗得哄堂大笑。
  桑拿浴后,东道主给我们每人颁发了一张印刷精美的证书,上面还加盖了红印章。我们一个个在掌声和尖叫声中,兴奋地上台领了那个有自己名字的证书。只见上面用英语写着:100摄氏度的高温可以让水变成汽,可以让生猪肉变成熏肠。当你经历过100摄氏度高温之后,肯定会对这个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觉得一切更加美好。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旅人心语

欧洲的草坪
孙西克
  真没想到,到欧洲一游给我印象最深的竟是那些普普通通的草坪。
  欧洲之旅的第一站是意大利,参观的第一个景点是古罗马斗兽场。稍加留意,发现从凯旋门到斗兽场之间的草坪上竟晃动着不少人影:一群西方游客正摆着各种姿势,以斗兽场为背景留影;几个少男少女或坐或倚或躺地在草坪上小憩;一个意大利女人牵着一只可爱的小狗在草坪中漫步。我很纳闷:不是说西方人很讲文明吗,怎么如此肆无忌惮地践踏草坪呢?在国内,我们的草坪上都竖有警示牌,上写“芳草依依,踏之何忍”、“严禁践踏,违者罚款”一类的警示语,而欧洲人对此却不以为然?
  随后几天,又到了几个国家,见多了我才明白,欧洲的草坪一般是开放的。在巴黎艾菲尔铁塔下,恋人们在草坪上忘情地缠绵,游客们在这里自由地拍照;在法兰克福莱茵河畔,有人躺在草坪上,脸上盖一张报纸假寐,有人在喝啤酒,更多的人则是坐在草坪上,静静欣赏如诗如画的旖旎风光;在阿姆斯特丹居民小区的草坪上,一对夫妇推着童车在散步,一群少年在快乐地踢足球;在维也纳的英雄广场,年轻姑娘裸露背部,匍匐在草坪上做着日光浴,而他们的情郎则捧着书本坐在一旁,无拘无束,无羁无绊……草坪,是欧洲人的天堂。
  若干年前,有相识或不相识的人出国归来,总要谈到国外的绿化怎么怎么好,说是除街道、马路被水泥、石板或沥青覆盖外,其它的地方都植有草皮,完全看不到裸露的土地,因此也就干净得很,皮鞋半月不擦还是锃亮锃亮的。每每听到这里,我便会心生羡慕。十几年的时光倏忽闪过,中国现在的草坪也不少了。在公园、广场、庭院、度假村、居民小区、风景名胜区乃至于马路中的隔离带及两侧,草坪多得已是“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
  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的草坪大都是封闭的,有的用警示牌阻步,有的干脆用栅栏或灌木做的篱笆围起。这样一来,草坪不仅没有给人提供休闲的去处,反倒挤占了人的活动空间。因此,尽管这些年来我们的广场越建越多,越建越大,但由于广场的大部分面积被辽阔的草坪占去,而草坪又多为活动禁区,所以人们实际上并没有感到活动空间的增大。
  人家那边大多是开放的,我们这儿大多是封闭的,这一开一封,事实上反映了设计理念及思路上的差别。欧洲的草坪设计重在实用,体现了人文关怀。而我们的大部分草坪却是为装点,主要是给人观赏的。
  专家告诉我们,有各种各样的草坪草。从对气候的适应性来划分,有冷季型草坪草、过渡型草坪草和暖季型草坪草;从用途上来划分,有四季常绿的观赏型草坪草,也有耐践踏、抗断裂性强的实用型草坪草。我们的草坪不能踩,是因为设计者有偏爱,栽植的大都是引进的观赏型草。这种草绿色期长,视觉效果好,但成本高,管理难度大,耗水量大,又拒人于栅栏之外,真是费而不惠。
  其实,事情并不复杂,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换一下草种,就可以打消草坪被破坏的忧虑。据悉,国内一些大城市已经对纯粹观赏型的“洋草坪”亮起了红灯,不再大面积种植绿色期长的冷季型草坪,而以耐践踏、易管理的本地野牛草取而代之。当这样的草坪成为城镇绿地的主体时,我们也就可以和欧洲人一样尽情享受草坪了。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散记

美利奴羊的王国
嘉人
  从悉尼驱车南行,快到澳洲的“粮仓”古尔本时,发现一头巨大无比的绵羊憨态可掬地站在路旁。走近一看,这“羊”足有三层楼高。我情不自禁地停下车来,在“羊”前留影,并好奇地走进“羊”肚。原来这是一家出售旅游纪念品的免税商店,商品多与羊有关。登楼临窗,远眺一望无际的牧场,蓝天白云,绿草羊群,令人陶醉。下来一看,那两扇窗户竟是那巨“羊”的眼睛。
  在悉尼任职3年,逐渐领悟了澳大利亚是一个“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含义。羊,无处不在,它和自然浑然一体,与国家的发展密不可分。说“羊创造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点不为过。
  澳大利亚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大岛,广袤的澳洲大地气候宜人,水草丰茂,适于养殖绵羊。1798年,澳洲人从西班牙引进美利奴良种绵羊。据说美利奴羊在2000年前还是野羊,中世纪逐渐在西班牙成为家畜,并被当作奖品或礼物馈赠。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和锲而不舍的努力,美利奴羊在澳大利亚不断繁育、改良、发展,养羊业成为澳大利亚的一大支柱产业。目前,全澳7万个美利奴羊养殖场中有1.6亿头羊,其中80%是纯种美利奴羊,占世界美利奴羊总数的70%,其余的也带有美利奴血统。澳大利亚是名副其实的“美利奴绵羊王国”。
  一头成年的美利奴羊体重在60—140公斤左右,羊毛纤细柔软,粗约20微米,毛长10厘米左右,是上乘的毛纺原料。每头羊一次可产毛10—20公斤。澳大利亚的美利奴羊毛产量占世界羊毛总产量的32%,其中95%供出口,销往世界各地,50%出口亚洲,每年收入20亿美元。澳毛可满足全世界对羊毛需求的45%。所以,澳大利亚是一个“羊毛王国”。
  凡是到澳大利亚出差或旅游的中国人,总要买些特产,价廉物美的绵羊油化妆品是大家的首选。说起绵羊油,一般认为就是绵羊体内的油脂。一头100公斤左右的绵羊身上该有多少油脂啊!其实不然。用于制造化妆品的不是绵羊体内的油脂,而是绵羊毛表面的油脂。剪下来的羊毛运到加工厂进行清洗、脱脂,分离出来的脂肪经过加工、提炼,做成各种各样的化妆品。由于美利奴羊的羊毛油脂具有吸收水分的功能,使用含有这种绵羊油的化妆品,能使皮肤保持滋润,因此,绵羊油系列化妆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澳大利亚各地每年都要举办美利奴绵羊的展销会。一块荒无人烟的空地上,突然冒出了一排排简易房和色彩鲜艳的帐篷,仿佛魔术师变出了一个新的小镇。羊市上人头攒动,羊叫马嘶。牧主们把自己精心培育的良种羊运到这里参加比赛,进行推销。优胜者将彩色绶带挂在羊身上,无比荣光和骄傲。羊市上人们还进行养殖技术的切磋、交流和推广。
  羊市展销的商品大多与羊有关,有奶酪、酸奶、奶糖、奶粉、奶油糕点、冰淇淋,还有琳琅满目的羊毛、羊皮制品,洋溢着澳洲乡村气息的羊毛线手工编织品,以及造型可爱、栩栩如生的旅游纪念品,如小绵羊、小袋鼠、小考拉熊等,更是令人爱不释手,真可谓“羊庙会”!
  中国是澳毛大客户,近年来,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羊毛占澳洲羊毛总出口量的1/4。羊市组织者获悉来了中国客人,诚恳邀请客人与大家见面并讲几句话。恭敬不如从命,我们推商务领事为代表向在场的澳洲朋友致意,希望双方在美利奴羊领域更密切地交流与合作。讲话赢得了热烈掌声。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

他有水晶般的心灵
——美国青年马修关爱中国孤残儿童纪事
本报记者 王小光
  马修·戴立欧,一个生长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男孩儿,自17岁起就创建了“中国关爱基金会”,并担任主席。两年中,他为了帮助中国的孤残儿童,多次往返于大洋两岸,以无私的爱心拉起了美中民间又一条友谊的纽带。
  阳春三月,正是京城垂柳吐绿、玉兰怒放的时节,在位于东方广场的君悦大酒店我见到了马修。这位尚不满19岁的青年,身着砖红色衬衫、浅驼色长裤,虽有着一米九六的个头,但在略带腼腆的微笑中,仍透出一丝稚嫩。是什么缘故使马修对中国如此一往情深?我们的话题由他童年的一段难忘经历开始。
  “我最喜欢中国人”马修的父亲是美国华尔街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的经理,早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这位睿智的企业家就将开拓市场的目光投向了中国。由于父亲与中国金融界频繁的业务往来,马修3岁时就到过上海,9岁时来过北京,逐渐对这个东方大国产生了兴趣。
  1995年,11岁的马修又只身来华,成为北京史家胡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最初,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曾使马修感到陌生,也时遇尴尬,但很快他就融入了充满友爱和亲情的新集体。老师和同学们在学习上给予的真诚帮助,伯伯、阿姨生活上对他的细心照料,让这个来自异国的孩子没有丝毫的寂寞和孤独。在感受中国人的淳朴与友善、真挚与热情的同时,爱的种子也深深播撒在马修幼小的心田。
  一年后,马修要回美国了,在史家胡同小学全体师生为他举行的盛大欢送会上,马修深情地用中文演讲:“回到美国后,如果有人问我最喜欢中国什么?我会一千遍一万遍地告诉他们,我最喜欢中国人。我这一生都会为美中之间的友谊而奋斗不息。”5年后,少年马修以真诚的行动开始实践他的诺言。
  给孤残儿童温暖的家马修帮助中国孤残儿童的想法缘于一次与朋友相聚。刚从中国领养回残疾孤儿的朋友告诉他,中国福利院中收养的孤儿绝大多数都患有残疾,他们没有家庭和亲人的抚爱,被领养的机会很少。由此,马修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帮助这些孩子,让他们拥有美好的未来!
  在父母的支持与帮助下,2001年春,高中尚未毕业的马修在美国注册成立了“中国关爱基金会”,希望以募集善款建立基金的方式帮助中国孤残儿童。
  募捐开始时并不顺利,人们对一个高中生的慈善之举难免存有疑惑。但马修的纯真愿望和执著精神最终还是打动了众多美国人,不到一个月基金会就募款10.8万美元。如今,中国关爱基金会募集的资金已达40万美元,马修将这些钱一部分用于资助愿意领养中国残疾孤儿的中美家庭,另一部分用在为中国残疾孤儿的康复医疗上。
  在天津静海县,中国关爱基金会同天津市儿童福利院合作建立了残疾孤儿寄养基地。自2002年起,已有60名孤残儿童被陆续寄养在这里的20户家庭里。基金会每年为这些孩子提供20万元人民币,让他们充分享受家庭的温暖。谈起这些孩子的变化,马修尤为兴奋。他说,爱能给不幸的人以力量,一个温馨的家庭对孤残儿童身心的康复和抚慰是福利院难以做到的。有一个聋哑孩子进入寄养家庭后,“母亲”每天都要同他说话,结果竟出现了孩子开口叫妈妈的奇迹;一个因小儿麻痹症不能行走的孩子,抱到寄养家庭两个月后,竟也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马修说,基金会的工作让他感到充实,能给孤残儿童带来希望是他人生的最大快乐和幸福。
  让慈善事业伴随人生马修的高尚行为在他的家乡引起极大反响。2001年,美国《青少年》杂志评选马修为全美最杰出的20名青少年之一;美国MSNBC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奥普拉·温芙蕾也对他进行过专访。但马修对这些看得很淡,他说接受采访和当选名人并不是为了出风头,而是希望对他在美国的募捐有所推动。
  如今,马修已是美国哈佛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了,这次他利用春假来华落实基金会项目。10天中他奔波于北京、山西、天津、河北廊坊之间,主要为确定新的合作项目。马修高兴地谈起下一步的打算:为天津儿童福利院中更多的残疾孤儿找到寄养家庭;为山西吕梁山区的孤残儿童捐助医疗器材和娱乐设施;同北京市儿童医院和北京市口腔医院合作,为一些唇、颚裂患儿解除痛苦,使他们不再成为贫困家庭中的弃儿……
  马修的人生与中国的残疾孤儿已结下不解之缘,他说今后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不会放弃这项事业,这是他一生无悔的选择。看着眼前这位有着水晶般心灵的美国青年,不禁想起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曲《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是马修的美好心愿,也是所有善良人们的共同祈望!(附图片)
马修与天津市儿童福利院的孩子在一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