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24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一位基层读者来信呼吁
 农村防治非典不能懈怠
  本报北京4月23日讯 记者王淑军报道:一位农村读者日前致信本报编辑部,反映当前农村非典防治工作存在的5个问题,呼吁虽然目前疫情尚未出现在农村,但同样不能懈怠,应防患于未然,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农村地区的疫情监测和预防工作。
  这位来自江苏沭阳县十字镇名为李海林的同志在来信中,指出农村存在的5个问题:一是认识不够。大部分干部群众认为身居农村,离城市远,病毒感染机会少,思想上未筑起预防疫情的钢铁长城,更没有预防方案和应急措施。二是宣传不够。农村多为山地及“老、少、边、穷”地区,消息闭塞,不仅使广大农民不能及时认识到防治非典的重要性、必要性,还易导致群众无端猜测乃至谣言四起,造成农村地区人心不稳。三是条件较差。农村卫生环境不好,一部分群众卫生意识较差,加之农村集市等地消毒措施没有全面落实,存在很多防治隐患和漏洞。四是缺少资金。尤其是贫困地区,本来就财政紧张,对防疫工作的财政支持更为乏力,导致防疫工作薄弱,机构不健全,设施简陋,无法做到及时的疫情监测和通报。五是防治困难。农村范围大,人口多,尤其近年来的流动人口急剧增多,致使不易管理;同时医护人员少,村组在防疫网络和人员等方面存在“断层”现象,防治非典有相当难度。
  这位读者在信中还呼吁说,遏制和消除非典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农村的党员干部要把群众安危放在首位,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全方位、全覆盖搞好防治工作。群众也应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注意卫生,密切防范疾病。


第11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编余短论

切莫忽略农村
伍莲
  在许多城市纷纷行动起来,打响防治非典战役的情况下,这位农村读者的担忧反映了一个有代表性且值得警惕的大问题:防治非典,切莫忽略农村,忘记农民。
  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农村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一旦疫情大面积流行蔓延,后果不堪设想,不但对患病农民的家庭是巨大打击,也会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和损失。另一方面,虽然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就有效地控制了霍乱、鼠疫、天花等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烈性传染病。但目前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投入不足、卫生机构设施条件较差,医疗服务水平较低,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农民缺乏有效的合作医疗制度,难以抵御重大疾病风险……这些问题使农村防治非典的形势更为严峻。
  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现农村有较大面积的疫情流行,但没有发现不等于永远不会有,防患于未然,保持高度的警惕才是我们应持的理性态度。就当前而言,各地应在做好城市重点地区的疫情监控和防治的同时,高度重视并关注广大农村地区可能产生的疫情,并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扎实做好预防工作,保证农民兄弟的生命健康。


第11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关注森林 走进中国自然保护区

  这里没有固定电话,手机也没有信号,但这里有一流的环保公厕和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
王朗:大熊猫的乐园
本报记者 刘毅
  4月,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境内,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没有进入真正的春季,来这里的游客还不多。不过,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一点也没有为游客少而发愁——因为这里开展的是不以赚钱为目标的“生态旅游”。
  建立于1965年的王朗自然保护区,是全国最早建立的以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保护区总面积322.97平方公里,占平武县土地面积的5.4%。保持了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其原始性、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名扬中外。
  保护区成立后长达30年的时间里,工作基本就是“看山管林”,不过,“看管”的效果并不明显。20世纪80年代,平武县甚至有“三多”之称:大熊猫数量最多、死亡大熊猫最多、捕杀大熊猫的案件最多。
  而现在,保护区的40多名工作人员已不仅仅是看山管林者,大家都有忙碌而充实的感觉,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记者见到保护区陈佑平处长和蒋仕伟副处长时,他们前一天刚从澳大利亚回来,还穿着印有英文“王朗自然保护区”标志的T恤衫。这一次王朗自然保护区作为国内唯一代表,参加了国际巡护者大会,并在会上与国外同行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陈佑平认为,“观念上的解放和创新,对王朗这样比较‘老’的自然保护区来说是尤为重要的。”近几年来,在四川省林业厅等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王朗自然保护区逐渐改变封闭式的传统保护思路,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在生态旅游、社区共管、生态监测巡护等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子。而这其中,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世界自然基金会于1997年应原国家林业部邀请,来到平武县,开展了旨在有效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平武“综合保护与发展”项目。王朗自然保护区积极参与这些国际援助项目,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自己走路”的能力。
  “保护工作不能唱独角戏,没有周边社区对保护工作的参与,我们的工作就很难做。”陈佑平介绍说,王朗自然保护区有一个有利条件:区内都是国有林,权属明确,没有居民,管理相对容易;边界大部分与四川九寨沟、黄龙、勿角等自然保护区接壤。所以,社区工作主要是针对与保护区相邻的白马藏族乡,主要方式则是开展王朗—白马生态旅游——到自然、文化景点负责任的旅游,以促进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既给当地带来利益,又进一步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白马藏族乡辖4个村,总人口1000多人。木材采伐、加工等曾是白马乡的主产业。1998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寻找可替代的经济来源,减轻保护区的资源压力,成为当地政府和保护区面临的共同难题。离保护区不远的白马乡亚者造祖村,1998年前大多数人都从事木材采伐和运输业,现在这些人已经成功实现了转产。目前,村里已有近20户人家盖起了家庭旅馆(白马木楼),这些人家的年收入可达数万元,最多的可达十几万元。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蜂蜜酒、坨坨肉,围着篝火与当地村民联欢,从事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村民已经占全村人口的70%—80%。村委会主任李勤告诉记者,保护区为村里提供了很多帮助,进行生态旅游指导,开展养殖技术培训等。保护区与村里人的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村民一改过去同保护区之间关系紧张的状况,积极主动地参与、配合保护工作。
  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的生态旅游,对区内环境难免会产生一定影响。为了把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对入区的游客,保护区制定了详细的要求,例如“只留下脚印,带走所有的垃圾”、“不要喂食或试图接近任何野生动物”等等。游客入区时,必须进行登记,每人还发给一个垃圾袋。保护区中接待游客的山庄是一年多前由原来的招待所改造的,充分考虑了与周围景观的协调。在图书室里,游客可以在壁炉前看书、聊天、观看有关王朗生态旅游的VCD。在这个还没有固定电话、手机没有信号的地方,一座干净整洁的公厕非常引人注目,这座环保方面高标准的公厕花了20多万元,几乎是保护区一年所有的门票收入。
  2002年,有3万多名中外游客来到王朗,探寻大熊猫的踪迹,体味这里的自然之美。他们认为,王朗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按照真正意义的生态旅游模式开展旅游经营活动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带来的经济收入,使王朗的保护活动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同时为社区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大大减少了周边社区对保护区的生态压力,使大熊猫等野生动植物能在保护区内“安居乐业”。1999年和2002年,王朗两次被评为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集体。
  王朗自然保护区是平武县林业局所属事业单位,陈佑平认为,“县委县政府在王朗旅游开发方面的‘宽松’政策,对保护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平武县认识到,县财政的根本改善不能仅仅依赖于旅游业,生态旅游的重点并不是“创收”,而是为了使保护区和当地周边老百姓受益,使平武独特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并使子孙后代受益。正是当地政府这种清醒的认识,使王朗自然保护区能在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里去探索究竟如何发展生态旅游。
  现在,王朗还处于冬去春来的交替期,这里的春天明显来得比山外晚。不过,陈佑平告诉记者,再过几天,漫山的杜鹃花就将盛开,山顶上的积雪将逐渐融化,大熊猫等野生动物也将活跃起来。王朗的春天即将来临。(附图片)


第11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重点水系地表水水质月报首次发布
  ●珠江长江水质较好黄河海河松花江辽河水质较差
●太湖滇池巢湖水质均为劣五类
  本报北京4月23日讯 记者刘毅报道:国家环保总局日前发布重点水系3月份的地表水水质月报,这是我国首次向全社会公开发布重点水系的水质状况月报。
  为加快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国家环保总局决定在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太湖、滇池等重点水系全面实施地表水水质月报制度。按计划,这些重点水系的地表水水质月报自今年3月起正式对外发布。
  3月份共监测七大水系的185条河流。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在343个监测断面中,一至三类水质占39.1%,四类和五类水质占25.9%,劣五类水质占35.0%。3月份,珠江、长江水质较好,黄河、海河、松花江、辽河水质较差。
  3月份,共监测包括太湖、滇池、巢湖在内的20个重点湖库。总体来看,水库的水质好于湖泊,富营养化程度轻于湖泊,湖库的主要污染物为总氮和总磷。太湖、滇池、巢湖三湖水质较差,均为劣五类。
  在数据齐全的12个湖库中,滇池、巢湖、洞庭湖和东湖为中度富营养状态,太湖、洪泽湖和西湖为轻度富营养状态,洱海、大伙房水库、董铺水库和丹江口水库为中营养状态,千岛湖为贫营养状态。


第11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服务桥

别把感冒当非典
何佳颐 黄显斌
  正是感冒易发的季节,加上非典的流行,让许多患感冒的人十分紧张。由于两者的症状具有相似性,往往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那么,非典型肺炎与感冒有何区别?
  解放军302医院感染控制科主任庄英杰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特指近期在我国部分地区流行的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的肺炎。具有家庭聚集性和医院聚集性以及起病急、传播快、传染性强等特点。感冒则是上呼吸道症状比较突出,比如发烧、头痛、咽红、咽痛、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咳嗽、咳痰等,感冒的病程一般在一周左右,如果是细菌类引起,抗生素治疗有明显效果。而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症状为发热、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还可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等,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一般不升高或降低。病程一般在4周左右。抗生素治疗无明显效果。非典型肺炎目前还没有特效治疗药、特效预防药和疫苗。
  庄主任最后强调,春季是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加上近几天北方气温变化很大,因此,要格外小心,注意增减衣服,一旦得病,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贻误治疗时机。总之,无论是得了非典型肺炎还是感冒,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大可不必惊慌失措或萎靡不振,这样对身体有害无益。(《健康时报》供稿)


第11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环境变化与传染病流行
曾红鹰
  连日来,非典的蔓延让一度沉寂的“传染病”一词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其实近些年来,世界范围内的传染病分布区的扩展趋势早已引人关注,人们往往将原因归于抗生素类药品的广泛使用所导致的细菌抗药性、第三世界国家贫穷导致的营养不良和世界范围内空前规模的人口流动等。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却常常被人们忽视,那就是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城市人口日益密集,环境污染不断加剧,自然环境到生活环境的诸般变化在一定的条件下都会成为传染病肆虐的诱因。
  气候变暖刺激疾病传播
  众所周知,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但却很少知道气候变暖助长了传染病的流行。
  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一些极端天气的出现,给生态平衡,尤其是微生态平衡带来了强烈影响,突出地改变了传染病病原体的存活、变异、媒介昆虫孳生分布、传染病谱格局及流行病学特征,助长了全球传染病的蔓延流行。
  许多人都还记得1995年夏季的热浪。那个夏天,南美洲哥伦比亚的一次热浪和一场50年一遇的大暴雨带来了登革热和委内瑞拉马类脑炎的流行。而鼠疫1994年在印度的大爆发,也与酷热的夏季和不寻常的季风气候条件密不可分。
  科学家已经在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和地球两极附近监测到海洋也在变暖。海洋变暖特别是与海岸污染相汇合,可能促使有毒赤潮出现,引发其他疾病,例如浮孵生物体内寄居霍乱菌。有人认为,20世纪末美国佛罗里达沿岸出现的儒艮死亡现象,与海水的富营养化和海水表面温度升高导致的有毒赤潮有关。
  这些年来,我们屡屡听到“厄尔尼诺现象”这个名词。厄尔尼诺作为一个周期性的气候事件,产生了许多环境影响。它所引起的全球变暖是导致登革热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在1995—1996年,受厄尔尼诺影响,世界上许多地方经历了较长干旱之后的高强度降水。后来证明,这些大雨与后来爆发的马瑞河谷脑炎、罗斯河病毒及澳大利亚、阿根廷和南非等国的疟疾有关。
  当前全球范围的暖化趋势可能使数以百万计的人们面对许多新疾病的侵袭。英国长期从事气候变化研究的专家克里斯坦·登科尔证实,在英国已经发现外来的黄蜂、蟑螂和一些寄生虫的数量正在增加,人们开始受到外来传染病的伤害。
  科学研究表明,猫头鹰、狼和蛇能有效控制那些传播汉塔病毒等疾病的啮齿类动物的数量。淡水鱼、爬行动物和蝙蝠在一定程度上能限制携带病毒的蚊子数量的增加。但是世界范围内的生物栖息地大量遭到破坏,致使很多害虫失去了天敌的制约,加之全球变暖正在使许多携带病菌的害虫繁殖力大增,在这种情况下,以害虫为媒介的传染病扩展也就难以避免了。
  大都市人口剧增挑战环境健康
  随着工业化的进展,世界人口聚集居住的都市化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且速度有增无减。据联合国人口统计局最近的统计表明,如今城市人口已占全球人口的一半,而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增加。与此相关,全球的大都市也在不断增加。
  这种人口集中化的爆炸性增长最大的危险就是传染病的大流行。人口的高度密集,容易导致传染病通过空气传播、饮水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另外,从最简单的数学生物学模式来看,城市的密集人口也是传染病大流行的温床。因为人群越大,人口越多,则易感染人群越多,传染病传播的几率越高。
  都市化给城市人口带来健康隐患。比如,伴随着人口的剧增,世界各大城市饱受生活垃圾的侵扰,“垃圾围城”不仅成为城市卫生环境的第一“世界难题”,也成为滋养传染病的隐藏土壤。数量惊人的生活垃圾如果没有有力的防范措施,在大都市传染病的危害是可想而知的。例如流感、结核和痢疾,不仅会通过饮水、空气、直接接触传播,也会通过如蚊、蝇等媒介流布。
  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人口膨胀、滥施化肥农药、滥开滥采、入侵热带雨林、生活环境不洁……大大小小的环境因素,都会给各种病毒提供可乘之机。非典肆虐再次告诉我们,人类控制传染病的斗争远未结束。面对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生存的挑战,需要全球采取共同行动,不仅从卫生防疫上,也要从生态系统的恢复以及环境保护上寻找答案。


第11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师生健康重于泰山 学校疫情事关全局
  教育部党组发出致教育系统全体共产党员的一封信
  本报北京4月23日讯 记者温红彦报道:中共教育部党组日前发出关于非典型肺炎预防和控制工作致教育系统全体共产党员的一封信。中共教育部党组号召,教育系统所有共产党员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做好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决服从中央一系列决策和工作部署,迅速行动起来,打好这场硬仗,在关键时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信中说,师生的健康重于泰山,学校的疫情事关全局。在重大任务面前,在严峻考验面前,教育系统全体党员既要高度重视,坚定必胜信念,又要沉着冷静,科学有效地开展工作;要树立起对党、对人民、对国家、对学校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地站在斗争的第一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顾全大局,无私奉献,无愧于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信中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党员领导干部,要把保护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积极主动地承担起领导责任,绝不允许推诿拖延。要保持高昂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团结一心,扎实工作,齐心协力打好非典型肺炎预防与控制工作的攻坚战。


第11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电子政务建设别搞花架子
  本报北京4月23日讯 记者赵亚辉报道: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曲维枝在日前举行的“电子政务应用技术研讨会”上表示:中国的电子政务建设不能搞花架子,搞形象工程,为了检验实际效果,我国正在组织实施电子政务建设的绩效评估。
  曲维枝说,那些打着电子政务旗号的“花架子工程”和“形象工程”危害很大。电子政务的建设应当脚踏实地,适应我国的实际情况,以政府的业务流程、机构优化、机构整合为结合点,推动社会进步。
  在此次由日本理光株式会社和多彩集团公司共同主办的研讨会上,曲维枝还表示,欢迎国际公司参与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在我国设立研究开发机构和生产企业,也欢迎跨国公司参加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招投标项目。


第11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按照北京市卫生局的部署,中日友好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北京市海淀老年病医院共同开设80张病床,收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4月23日下午,中日友好医院医疗队队员临行前相约:我们的心连在一起。
《健康时报》记者 夏勇摄


第11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科教前沿

西部教育信息化驶入快车道
  本报讯 近日,备受瞩目的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项目招标落下帷幕。该项目的建设覆盖了西部所有省区市的152所高等院校。
  据悉,该工程是由国家计委批准,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建设项目,目的是实现校园网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高速联网,并建设一批基于校园内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应用系统。随着国内IT企业实力的提高、技术水平的进步,以华为、联想等为代表的国内供应商成为最大赢家。(李文)


第11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科教前沿

安达初中教育全部免费
  本报讯 黑龙江安达市最近决定对城乡初中全面实行免费教育,为此每年市财政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3年内,城乡小学也将实行免费教育,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免费。
  据该市教育局局长介绍,此举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因贫辍学问题,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从而提高全体市民素质,为安达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减轻了人民群众的负担,增加城乡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加快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努力改变生存环境,加快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奋斗目标。(肖壮)


第11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科教前沿

“千年学府”与国际教育接轨
  本报讯 记者蒋建科报道:素有“千年学府”之称的湖南大学,自开展中外合作教育5年来,创立了崭新的教学模式,已分别在管理类、工程类的10多门课程的教学中成功地实施了中英文双语教学。
  作为与国际教育接轨的基地,湖南大学美雅国际教育学院采用国外合作大学提供的英文原版教材,聘请知名专家为学生授课,有些相关专业课程则由国外合作大学派教授来学院为学生集中授课。使学生在国内教育阶段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英语读写能力也得到了同步提高,并掌握了一定量的专业英文词汇,亲身感受到国外大学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


第11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科教前沿

中国科大禁止教师上课时间用手机
  本报合肥4月23日电 记者何聪报道:教师上课时间使用手机、传呼机或接听私人电话的,将被认定为一起重大教学事故,会视情节轻重受到全校通报批评、扣发岗位津贴、调离、行政处分乃至解聘的处分。
  近日,中国科技大学出台了《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严格“监控”影响正常教学、教学进程和教学质量的消极事件,强化教风建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