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23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教科文专页)
专栏:

大山深处女教师
本报记者 张玉来
  做一名山村女教师,是农家女马宪华少年时就萌生的梦想。直到她已过而立之年,命运才给了她一次圆梦的机会。她未曾想到,实现梦想的道路是那样坎坷、艰辛,同时又是那样令人激越、昂奋。她每天跋山涉水往返66里,在7个年头里跋涉了8.5万多里山路。
  然而马宪华却感受到人世间最大的幸福:她以自己的毅力、热情和智慧,把山村的几十名孩子哺育成祖国希望的花朵。村民们发自肺腑地说:“马老师是我们的精神支柱!”
  “那十几个要念书的孩子更需要我!”儿子哭泣、丈夫发火、亲友相劝,都未能动摇她的坚定信念
  吉林省珲春市境内几座荒山上有一个远近闻名的万亩果园。山坳里散居着上个世纪90年代初林业部门从各地招来的承包果树种植的贫困农民。居住相对集中的二十几户人家称作果树新村。这里山高路远,交通闭塞,距离最近的小学也有十几里。眼见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却无学可上,整天在山野间嬉戏玩耍,都快成“淘小子”、“野丫头”了!心怀痛楚的果农们对前去实地调查的市教育局同志说:“我们的孩子再不能成为睁眼瞎了。解决不了孩子的上学问题,我们只好搬家了!”
  “‘普九’决不能出现一个盲点!”于锦仙局长果断决定,在果树新村设立一所小学。可谁会舍近求远,自讨苦吃,到一个那么贫穷落后的山村去任教呢?解决这个难题的任务,落在了局督导室主任梁照喜身上。有着40多年从教经验,曾获全国德育先进工作者称号的梁主任其实头脑里已有了合适人选。这一天,梁主任直奔新地方村,走进已在村小学当了3年民办教师的马宪华家。
  “孩子到了入学年龄上不了学,这可是天大的事儿!”听了梁主任情真意切的述说,立即唤起了心地善良的马宪华的同情心,“吃苦受累我倒不怕,我——”本想马上应承下来的马宪华又犹豫起来:儿子马上就要上学了,五六里山路谁接送他呀?家里种两垧旱田、两亩水田,还有养牛种菜、鸡鸭鹅狗,全靠丈夫一个人能忙过来吗?早出晚归的,谁给爷儿俩做饭哪?
  梁主任说:“咱这里的教师谁没有这些实际困难哪。小马呀,果树新村十几名学龄儿童正眼巴巴盼着老师去给他们上课,他们更需要你呀!”老主任的后一句话震撼了马宪华。上初中时,苏联影片《乡村女教师》主人公瓦尔瓦拉的形象在马宪华的心灵打下深深的烙印,她立志要成为一名山村女教师,把一生献给山村的教育事业。她感到内心涌起一股难以遏制的冲动:“到果树小学去,那里的孩子更需要我!”
  马宪华的决定在家庭引起轩然大波。然而儿子哭泣、丈夫发火、亲友规劝,都未能动摇她的坚定信念。1996年8月25日清晨,马宪华踏上了奔赴果树新村小学的征程。
  来回60多里,绕4座山,趟5次河。无论朔风怒号、大雪封山,还是大雨倾盆,马宪华没缺过一堂课
  果树新村小学的开学仪式成了全村的盛大节日,男女老少都赶来庆贺。校舍是新腾出来的一间土坯仓房。于锦仙和教育局的同志带来20套桌椅,还有书包、文具、红领巾。6个年龄段的13名孩子穿着妈妈给换上的干净衣服,整齐、庄重地坐在座位上,两眼闪烁着炽热的渴求目光。
  眼前的情景令马宪华激动不已:“同学们,只要你们想上学,老师就决不会离开你们!”刚说了一句话,马宪华就哽咽了。她意识到,从这一刻起,自己的命运已紧紧地与果树新村小学连在一起了。
  马宪华虽然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可现实却仍然远远超过了她的想象。从家到学校单程33里,山路崎岖不平,还要绕4座山,趟5次河。正常情况下,花在路上的时间要3个多小时,遇上天气不好就难说了。
  山区的冬天常常朔风怒号、大雪封山。看不清路,马宪华就估摸着走,能骑自行车的地方,她就骑着走;雪厚的地方骑不了,就推着自行车走;积雪太厚的地方,推不动了,就扛着自行车走;扛不动了,就把自行车埋在积雪里,下班回来再扒出来。记不清多少回摔倒在雪地里,摔疼了,她就趴在雪地上哭一会儿,哭完了,还得继续赶路。
  春秋两季寒风刺骨,山路泥泞,马宪华上班必须要带一双靴子。河里滚动的是刚刚解冻的冰碴,脚往里一插,没过靴子的冰水钻心刺骨。
  夏天雨多,马宪华常被淋得浑身湿透。没有换衣服的条件,她只能穿着湿透的衣服给学生上一天课。赶上汛期,河水湍急,河面比平时宽了许多,看一眼都晕。一天,马宪华刚扛着自行车下到湍急的河里,只听不远处一位老农高声喊道:“危险!水流太急,不能过河!”可是她已来不及撤回了。没走两步,就连人带车被冲出好几米远。在过路人的帮助下,她才连滚带爬地上了岸。
  路上的一个山坡有一片坟茔地,平常很少有人经过,但这里却是马宪华的必经之路。下班经过这里时往往夜色已浓,遇有呼啸的风声,她就会头皮发麻,后背直冒冷汗,似身后有人在呼喊,野兽在追赶,赶回家里心依然在怦怦直跳。
  往返一次果树新村小学,对马宪华来说不只是赶两次山路,而是迎接两次搏斗。马宪华一直搏斗了7个年头,没有停过一天,没有缺过一堂课。
  一个夏日的早晨下起了大雨,孩子们都坐到了座位上,可是马老师还没有来。汪“村长”劝孩子们说:“不要等了,马老师不会来了,都回家吧!”可孩子们却自信地说:“马老师肯定能来!下雨路不好走,老师一会儿就来了!”果然没过一会儿,满脸淌着雨水,浑身湿透的马老师便面带歉意走进了教室。
  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地面积雪足有两尺厚。10来个孩子拿着小铁锹,冒着刺骨的寒风,沿着马老师的必经路线不停地撮呀撮,在厚厚的积雪中为老师撮出一条一尺来宽的小道。看到马老师从山间小路蹒跚走来,孩子们兴奋地高喊:“马老师,我们接你来了!快走好路吧!”看着孩子们冻得通红的脸蛋,马宪华激动得泪流满面:“多么可爱的孩子呀!为了这些孩子的成长,就是再苦再累一点,也值!”
  一位村民为马宪华算了一下,她7个年头骑自行车大约走了8.5万里,比3个二万五千里长征还要长。
  果树新村小学的教学经费,包括马宪华的工资,是靠果农们的集资款支付的。果农们都是外乡的贫困移民,不要说办学经费,就是马宪华每月300元的工资也常常不能及时发到手。多数果农只能到秋天卖了果子才能交集资款。“到那么个穷地方教书,工资肯定不低吧?”不了解情况的亲友们问马宪华。她不想让他们说三道四,回答说:“一个月能赚六七百元呢!”
  7年时间里,一人教8门课,她教的学生经受了市正规学校考察标准的检验
  “即便千辛万苦,也要让山里的孩子们受到最好的教育!”这是马宪华的信条。
  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全都是按照教学大纲,按照市一小的要求进行的。她一个人教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生活、自然、音乐、体育、美术等8门课,除了英语外,小学一至三年级必开的课都开了。学生有6个年龄段,接受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孩子跟不上教学进度,马宪华就想办法为他们个别辅导。
  夏日的一天,果农李佳领着8岁的儿子李洪年来找马老师,请求插班读书。由于生源有限,果小3年招一次生。这时果小的课程已讲到二年级了,一天书也没念过的小洪年怎么能跟得上?可不收他吧,他就要等到两年后才能上学。马宪华毫不迟疑,爽快地对小洪年说:“欢迎!不过你得做好吃点苦的准备,争取几个月就赶上全班的进度!”小洪年家离学校有五六里路,中午也带饭。每天中午,马宪华便和小洪年坐在一张书桌上边吃边教。下午4时30分放学,马老师常常要给他补到6点,才往家走。师生俩不知补了多少天,小洪年已完全跟上班级的进度了。三年级期末考试时,小洪年成绩名列全班第二。
  果农丛国刚的儿子丛庆插班时比李洪年还晚半年,经马老师补课也跟上了进度。那时正是老丛家里经济最拮据的时候,拿不出集资款。老丛见了马老师就脸红。马宪华诚恳地对他说:“让孩子念书是最要紧的。学费慢慢再说,有了就交,拿不出来就算了,不要放在心上!”
  去年,果农王晓东夫妇领着才4岁半的儿子王俊杰要求插班。夫妇俩都要起早贪黑地忙地里的活,孩子一个人放在家里不放心。“我们想送到学校来,既有人照看,又能学到知识。这可要让你受累了!”不等夫妻俩说完,马老师便说:“放心吧,我会照看好他的!”小俊杰还离不开妈妈,又吵又闹的。马宪华既当老师又当妈妈,给他洗脸,照看他吃饭,连教带哄,过了两个月他才坐住板凳。刚来时,小俊杰数不上5个数。马老师把沙果、李子放到他桌子上,教他参照实物数数,手把手地教他写字。小俊杰很快赶了上来。上学期末,他数学得了100分,语文得了94分。
  在果小像这样的插班生就有7名。马宪华在这儿教了7年书,同时补了7年课。
  生活、教学上的困难都难不住马宪华,然而她也有洒下伤心泪水的时候。她到一个林业基层单位,反映校舍墙体开裂,墙根塌陷,急需维修。可得到的回答却是“你教你的书,校舍塌不塌与你有什么关系?”有一次,本来说好到一家去取煤,可是不但煤没取来,她还无端遭到指责:“你愿意干就干,不愿干就走人!”马宪华哭了。懂事的孩子们立即围上来说:“好老师,不要哭了,你可千万不要离开我们呀!”一个同学从带来的两个苹果梨中挑了一个大的送到老师手里:“老师,您吃一个梨吧,吃下梨会宽心的!”马宪华把孩子们搂在怀里:“好孩子,老师是不会离开你们的!”话音刚落,好几个村民捧着木块送进了教室,为孩子们生起了炉子。
  梁照喜主任一直挂念着马宪华。每当马宪华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梁主任总是不请自来。马宪华见到老主任,就像是学生见到了老师。梁主任几句宽慰、开导的话,便使她露出笑靥。
  每个学期末,马宪华都到市一小取来经教导处密封的考卷。考试时由“村长”现场开封、监考。马宪华要以市一小的考察标准来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每次考试,同学们的成绩平均都在90分以上,跳级插班生的成绩也在80分以上。马宪华感到欣慰,果农们更是欣喜不已。两批在果小完成三年学业的23名同学经过考试,先后转入市一小,有两名同学还进入了“奥班”;第一批13名学生现已进入市三中学习,学习成绩都在中等以上,有的还进入了前10名。第二批的李红艳进入教学质量较高的一家私立学校学习,由于学习成绩优异当了班长。这家学校校长托人转告马宪华,愿以高薪聘她前来加盟,被马宪华婉拒。
  2002年期末,升入市一小的张凤手捧奖品——一件工艺品,送到马老师手里:“老师,这个奖品应当属于您!”
  她动用自家积蓄,东挪西借,以解村民燃眉之急,却不肯在村民家吃一顿饭、借一次宿。她深夜洗衣、月下插秧,感动了丈夫和儿子
  马宪华对孩子们的关爱和付出的辛劳,赢得了果农们的衷心爱戴和信任。春耕时节没钱购买农资,他们也去找马宪华想办法。马宪华像他们自己一样着急,先是从自家的积蓄里拿,家里积蓄借光了就从亲友那里东挪西借,7年里总计借出去1.6万元。
  为了果农和他们的后代,马宪华心都操碎了,却不愿给果农添一点点麻烦。她来果小教书7年,带了7年午饭。冬天生炉子还能热一热,炉子熄火后,她就在米饭里加点凉水,就着咸菜吃。村里很多大妈、大嫂见了,纷纷要她拿到自己家里热一热。谁家做了好吃的,也总是来请马老师。赶上雨雪天,村民们就请她到家里住一宿。然而,7年来,马老师却没有在果农家热过一次饭,更不要说吃饭、借宿了。马宪华说:“乡亲们都很困难,我帮不了多大忙,但决不能给他们添麻烦!”
  顶风冒雪赶山路,使马宪华得了关节炎、风湿病;常年吃冷饭,又使她得了胃病。她抽不出时间去看病,就一直咬牙挺着。
  果农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关爱着马宪华。一天放学时赶上下雨,马宪华正要去推自行车,只见两名果农把一辆小三轮拖拉机开到校门口,大声喊道:“马老师,今天你骑不了自行车了,我们用这台车送你回家吧!”风雨中两位果农被淋得像泥人似的。激动万分的马宪华向他们深深地鞠了一躬。
  马宪华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教育果农后代身上。一天她下班回到家里,儿子高高兴兴地迎面问她:“妈妈,你给我买什么了?”马宪华猛然想起来,今天是儿子的生日!早晨是自己说好下班给儿子买个蛋糕,怎么竟忘得干干净净了呢?她顿感悔恨交加。这时天已黑了,她不顾儿子和丈夫的劝阻,骑上自行车跑到市里,买回一个大蛋糕。这个晚上,儿子过了一个最愉快的生日。
  每天晚上备完课,不管时间多晚,多么疲劳,马宪华都要把全家人的衣服洗完再睡。插秧时节,为不误农时,马宪华下班回来就到地里,借着明亮的月光和丈夫一起插秧。丈夫心疼妻子:“都累一天了,你先回家去吧!”马宪华同样心疼丈夫:“我能干一点,你不就少干一点吗?”
  一天马宪华下班回来,离村子还有1里多的地方,突然儿子义明从暮色中走来,接过自行车说:“妈妈,你累了吧,爸爸让我接你来了!”马宪华顿时感到心里热乎乎的。在回家的路上,小义明一边骑车一边神秘地说:“妈妈,告诉你一个秘密,等我长大了,也要当一名山村教师!”“我的好儿子!”马宪华心里像蜜一样甜。
  马宪华的事迹感动了两位个体业老板,他们垫付资金为果小新建了一座108平方米的新校舍。
  马宪华用一腔赤诚和顽强的生命力,谱写了一曲撼人心弦的教育诗篇。最近,她被评为全国先进女职工、吉林省“山区人民的好教师”、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师德标兵。珲春市教育局做出决定,将马宪华由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果树新村小学被列为市一小的分校。吉林省委常委、延边州委书记田学仁专程到果小和马宪华家看望。田学仁诚恳地说:“马老师,我有个请求,找个时间,我跟随你走一趟那33里山路!”前几天,珲春市公安局几十位民警捷足先登,随马宪华跋涉了33里山路,步行到果树新村小学。
  “我还要骑着那辆与我相伴了7年的自行车,继续行进在通往果小的山路上,一直到骑不动为止。”马宪华坚毅地说。(附图片)
  1、春季马老师趟过一条刚刚解冻的小河去学校。
  2、周一早晨马老师带领同学们升国旗。
  3、马老师给同学们分发从北京带回来的礼品。
  4、课间马老师与同学们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本版照片均由本报记者张玉来摄)


第12版(教科文专页)
专栏:

谁是最可敬的人
温红彦
  《大山深处女教师》这篇通讯,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乡村女教师痴心农村教育事业的故事。当你读到马宪华每天要绕4座山、趟5次河才能到达学校,一人要教6个年龄段的孩子,每月300元工资常常不能按时拿到手,而她却“感受到人世间最大的幸福”时,你能不为之动容吗?
  也许有人会问,马宪华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女教师,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值得颂扬吗?也许有人会想,一个民办教师,没有受过正规训练,一人教8门课,这符合教育规范吗?值得提倡吗?
  我们说,马宪华的事迹,不仅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而且具有宝贵的精神价值。虽然新中国的农村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中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许多自然条件恶劣的偏远山区,居住分散,加上师资匮乏、财政困难,要把所有的学校都办成像样的学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像果树新村这种复式教育的学校,一个老师在同一课堂上教几个年级的学生,还为数不少。“要想完成乡村教育的使命,属于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陶行知先生70多年前的这句话,仍然能指导我们今天的实践。马宪华就是把整个的心献给了乡村的人民和儿童,她之所以被村民们奉为“精神支柱”,是因为她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在一间土坯仓房里开辟了一方教育的新天地。她怀着对乡亲的满腔热忱,全身心扑在农村教育事业上,把自己的能力和才智发挥到了极致,让她的学生们经受住了正规学校考察标准的检验。
  正因为在全国各地偏远的农村,活跃着一大批像马宪华这样默默奉献的乡村教师,他们在自然条件艰苦、工作负担繁重、经济状况不佳的背景下,支撑着中国庞大的农村教育,他们不仅要教育孩子,还要教化乡里,甚至行政一方,中国才创造了穷国办大教育的人间奇迹。他们是中国农村教育的脊梁,是最可敬的人。我们学习马宪华,就是要学习她无私奉献的精神。
  果树新村小学的那间土坯仓房,是中国农村教育还在窘境中徘徊的缩影。的确,农村教育不仅是我国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困扰我们的“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在“三农”问题中,农民问题是第一位的,中国的许多问题,说到底都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一词又总是与贫穷、落后、愚昧连在一起。为什么?根子在于教育的落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义务教育是重中之重,农村义务教育是难中之难。因此,我们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忘记,中国总人口的78%是农民,文盲的3/4在农村,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是让农民的子女获得良好的教育。
  其实,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内心,都深藏着一个“农”字情结,因为我们中许多人的祖辈、父辈,都是来自农村,农村一向是我们身后温暖辽阔的家园。可是,在谈论教育,特别是投资教育的时候,我们常常对城市“锦上添花”的多,对农村“雪中送炭”的少。果树新村小学的艰苦环境提醒我们,应该将目光更多地投向教育落后的广大农村。农村的教育发展了,农民的整体素质自然就提高了,社会就全面发展了。社会观念更新了,一些不良习俗和精神糟粕,就没有了滋生和泛滥的市场。而这一联动的改善,会反过来继续促进教育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发展。
  中国的希望在农村,农村的希望在教育,农村教育的关键在乡村教师。我们不仅要让马宪华们享受到“人类灵魂工程师”、“春蚕”、“蜡烛”的光荣称号,还要确保他们的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尽可能让优秀的农村教师享受同城里教师一样的待遇,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师短缺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一人教8门课的现状。我们相信,有千千万万个像马宪华这样甘于奉献的乡村教师,农村教育的局面一定会改观。民智开启的地方,就是民族复兴的太阳升起的地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