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2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拉美经济步履艰难
本报驻委内瑞拉记者 刘宏
  进入新世纪以来,拉美经济在经历了2000年的短暂恢复、2001年的基本停滞、2002年的再次下降之后,2003年在伊拉克战争的影响下又将表现如何呢?
  总部设在加拉加斯的拉美经济体系(SELA)近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受伊拉克战争的影响,2003年拉美经济将只会有0.8%的微弱增长,而SELA年初做的预测为增长1.3%。该报告称,2003年拉美经济不容乐观,伊拉克战争将会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考虑到伊拉克战争等因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美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也纷纷调低了拉美地区预期的经济增长率。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拉美市场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拉美地区的经济越来越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些外部因素包括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和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外资的流入量以及美国市场吸纳拉美产品的能力。此外大量的外债也是长期困扰拉美经济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在拉美地区,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国家的出口能力占整个拉美的一半以上,但由于对美国市场的高度依赖,这些国家和地区76%的出口都集中输往美国,因此美国经济的好坏直接左右着这些国家的经济形势。有关专家指出,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美国经济曾经历了短暂的衰退。根据以往的情况和目前的种种迹象,今年美国的经济可能不会有多大的起色。因而,上述国家和地区想通过美国经济强劲增长带动本国经济的希望恐怕要落空。
  外国直接投资下降是拉美地区经济面临的又一个不利因素。联合国拉美经济委员会4月8日的一份报告显示,2002年进入拉美的外国直接投资为567亿美元,比上年锐减33%,超过同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27%的降幅。这已经是拉美地区连续3年吸引外资量下降。导致外国直接投资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拉美地区的金融环境不良。
  初级产品和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拉美经济的影响暂时还不确定,因为年内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的走势并不明朗。其他初级产品和原材料的价格也将受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影响。
  外债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据统计,目前整个拉美地区的外债总额已达8000亿美元左右,每年仅支付利息一项,就让有关债务国苦不堪言。用一些专家的话说,这是根本无法还清的外债。去年南共市的阿根廷、巴西和乌拉圭先后爆发金融危机,其他国家的债务状况也令人担忧。许多人担心,如果美国出于自身考虑而提高银行利率,将进一步增加拉美地区的债务负担。
  如果拉美经济全年仅仅增长0.8%,显然不足以改善就业状况,也不足以减少贫困人口。自20世纪80年代“失去的10年”以来,90年代拉美的经济又经历了一个“失去的5年”。与此相对应的是,拉美总共5.23亿人口中,贫困人口占2.14亿,这其中的8800万又是赤贫人口,仅2002年就新增加了600万赤贫人口。因此,拉美地区要实现联合国确定的在2015年前减少50%贫困人口的目标异常困难。
  值得庆幸的是,去年拉美国家在对美贸易中取得了677亿美元的顺差。从美国汇回本地区的侨汇也达250亿美元,居世界各地区侨汇收入之首。此外,阿根廷的经济可望明显复苏。然而这些因素依然不足以拉动拉美地区的整体经济。
  拉美经济在经历数年的低迷以后,各国政府受制于内外部压力,其调整财政、汇率、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以促进复苏的行动空间有限,振兴地区经济举步维艰。有专家指出,拉美经济很可能进入了一个长时期的低增长阶段。
  拉美地区经济的出路在哪里呢?拉美经济体系的专家指出,实现一体化是振兴拉美经济的唯一出路。目前拉美地区的经济总量约为2.1万亿美元,与世界第三大经济实体德国的经济总量相似。如果实现有效的一体化,比如建立起完善的互补性的生产与贸易机制,拉美地区将可以更好地抵御来自外界的各种不利影响。然而,过去的40年里,尽管所有国家不断发表各种声明,相关的努力也没少付出,拉美地区离真正意义的一体化依然相当遥远。但愿美洲自由贸易协议的谈判能够成为拉美地区加强团结、增进合作的新契机。
  (本报加拉加斯4月20日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韩国总统强调科技立国
  新华社汉城4月21日电(记者高浩荣)韩国总统卢武铉21日强调,在他的任期内要建立“以科技为中心的社会”,实现“科技立国”。
  卢武铉21日在大田市韩国科学技术院举行的第三十六届“科技节”纪念大会上发表讲话说,当前韩国正处在科技决定国家竞争力的时代。过去韩国主要以模仿和学习的方法追赶发达国家,而现在要以独立的技术开发超越发达国家,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跨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为此,卢武铉提出要从儿童抓起,从小培养他们的科技素质;要创造能使科技人员尽情进行研究活动的社会氛围,并把研究成果与科技人员的福利联系起来;要以国家科技委员会为中心,努力开发核心技术,以创造新的产业;要加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研究开发体制,使科技研究尽量接近市场,转化为附加价值,从而实现“科技产业化”。
  卢武铉还表示,要把目前集中在中央的科技研究和开发扩大到地方,实现地区的均衡发展,同时努力开展与朝鲜的科技合作,使韩国尽早成为世界科技五大强国之一,世界经济十大强国之一。


第7版(国际)
专栏:大千絮语

珍惜每一滴水
——世界地球日有感
黄培昭
  明媚的春光里,人们迎来了第三十四个世界地球日。
  每年的4月22日,世界各国的人们都要举办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表达对养育我们的地球母亲的挚爱之情。这一活动是由美国威斯康星州的盖洛德·尼尔森率先提出的。鉴于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不良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给全球环境造成的灾难性影响,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态质量的严重恶化,1969年,尼尔森发出了设立“地球日”的倡议,以唤醒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这一倡议得到了许多人的积极响应,当时25岁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海斯也深受启迪,决心将尼尔森的设想付诸行动。在丹尼斯·海斯的热情倡导和感召下,1970年4月22日,美国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地球日”活动。2000多万来自社会各界的民众和学生参加集会,宣传普及环保知识,被誉为是二战以来美国规模最大的社会活动。它促使美国国会通过了多项环保法案,并成立了环保署。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地球日”的影响不断扩大,在国际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1990年4月22日,140多个国家的2亿多人同时在世界各地举行纪念活动,这一年的“地球日”被定为“世界地球日”。自此,环境保护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生命之水”。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水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然而,多年来,人类过度的垦荒和乱砍滥伐,不仅导致了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干旱肆虐,也使原本丁冬作响的小溪,不知不觉间被茫茫沙漠淹没了踪迹;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使原本碧波盈盈的江河湖泊变得肮脏污浊,臭气熏天;在一些富裕国家,人们对生活用水的挥霍浪费,令水源匮乏现象愈发突出;还有一些流血冲突频仍的地区,那里的水问题因掺杂了政治成分而更加错综复杂。
  毫不夸张地说,世界性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人类不堪承受之重负。世界水理事会主席阿布·扎伊德强调,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淡水资源。权威专家指出,目前,全世界有12亿人缺乏安全饮用水,每天有6000人因为不得不饮用不洁或被污染的水而死去,他们中大多数是5岁以下的儿童。据联合国今年3月发布的世界水源评估报告,今后20年,人均水资源供应量将减少1/3,2025年前面临缺水的人口将达到27亿。
  令人欣慰的是,人类对水危机的严峻性有了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在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水被列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五大问题之首;今年3月在日本京都举办的第三届世界水论坛,是针对水资源问题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会议强调加强各国间的合作,通力解决水源短缺问题。中国政府也派出了庞大的专家代表团与会,同165个国家的代表共商保护水资源大计。
  环境专家几年前就痛切地指出:“地球母亲病了,而且病得不轻!”地球是迄今所知的唯一适合人类栖息的星球,切实保护好包括水资源在内的生态环境,是每一位“地球村”村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在世界地球日和其他所有日子里,珍惜每一滴水,呵护人类共同的家园——我们的地球母亲。


第7版(国际)
专栏:

委计划降低原油产量
  据新华社加拉加斯4月20日电(记者贾安平)委内瑞拉政府日前表示,鉴于国际市场原油日供应量超过实际需求200万桶,该国计划减少原油日产量18万至20万桶。据报道,委能源和矿业部副部长路易斯·维埃尔马日前还宣布,该国将在本月24日于维也纳召开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部长级会议上正式提出减产计划,以维护市场油价,使欧佩克每桶原油稳定在22至28美元的价格调控范围内。维埃尔马否认委内瑞拉有超产行为。他指出,委内瑞拉严格执行欧佩克的产量配额,只是在欧佩克的同意下,目前正在弥补因去年12月和今年1、2月份石油工业大罢工而损失的部分出口量。


第7版(国际)
专栏:

印软件业增速将放慢
  本报新德里4月21日电 记者张静宇报道:在持续多年以30%左右的高速度增长之后,印度软件工业的年均增长率将首次出现下降趋势。“弗罗斯特与沙利文”印度咨询公司最近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在未来的18个月里,印度软件工业的增幅将不会超过10%—15%。他表示,由于市场需求等原因,印度的IT行业长时期面临巨大压力,已不堪重负,没有能力再保持过去的高增长幅度。报告指出,在截至2003年3月的上一财政年度里,软件业已经开始出现增速下滑的态势。


第7版(国际)
专栏:

  19日,一些市民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一个周末文化市场上欣赏艺人的作品。每逢周末,在墨西哥城街头公园、广场和一些主要街道出售绘画和手工艺品的小摊比比皆是,形成一个个自发的文化市场。参观市场的市民们在享受艺术的同时,还可以购买自己喜欢的艺术品。新华社记者 李启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