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2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理论)
专栏:学习十六大报告 贯彻十六大精神

  加快中部地区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课题组
  内容提要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加快中部地区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实现加快发展有困难更有希望。关键是要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力争较快的发展速度;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注重制度创新,推进市场化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如何加快发展,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区域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我国经济建设的历程,与区域政策的调整变化有着密切联系。从“一五”时期重点在“三北”(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安排基建项目开始,经过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三线建设”、80年代实施的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到目前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在不同时期的区域发展的目标定位、政策导向、具体措施具有明显差别,从总体上看取得了巨大成功。但由于多种原因,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还呈现从东到西的较大落差。从1991年到1999年,东、中、西部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总量的比重,分别由55.07%、28.62%、16.31%变为5..71%、27.53%、13.76%,中、西部分别下降1.09、2.55个百分点,表明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也为中部地区加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中、西部地区幅员广阔,人口占全国的62.45%,如果只有东部的快速发展而中、西部长期落后,就会影响和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中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决定了其在全国发展战略格局中的特殊作用。中部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8个省份,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中部的区位优势,对于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在全国范围的顺畅流动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对于全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塑造和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部地区又是我国重要的农副产品、能源、原材料及主要初级产品的生产和输出基地。2002年,中部8省的粮、棉、油产量分别占全国粮、棉、油总产量的41.91%、34.85%、44.40%;原煤、原油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37.38%、36.84%。能源、原材料产品是支撑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中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对于缩小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实现东、中、西部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加快中部地区发展将直接惠及中部数亿人口。中部8省现有人口4.258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33.16%。加快中部地区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部地区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多项经济指标低于人口所占比例或全国平均水平。2002年,中部国内生产总值总量为29645.48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的28.9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分别为6961元、6370元、2292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7.3%、82.70%、92.57%。按照2002年全国31个省、区、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数据平均计算,东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分别比中部和西部快1.15、0.88个百分点,而西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则快于中部0.27个百分点,呈现出东部最快、西部居中、中部较慢的增长态势。西部经济发展加速,说明西部大开发开局良好,但同时也提出了加快中部发展的问题。对于中部地区来说,要实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的经济发展目标,就必须加快发展的步伐,否则就会拖全国的“后腿”。
  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有困难更有希望
  加快中部地区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这些困难,有外部的,更主要的是在内部。从外部看,比如,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使得国内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部地区的一些行业会受到冲击;国家投资重点西移,有可能使中部成为投资的“锅底”等。从中部地区内部看,则有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历史形成的低层次生产分工定位。生产分工主要取决于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中部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开发利用条件,但在计划经济时期,服从国家大局,长期按照低于价值的计划价格提供初级产品,这就造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生产分工和资源配置中处于不利地位。低层次的生产分工格局,导致资源利用率低、产业技术水平低、产业关联度低、产业效率低、产业竞争力弱,经济增长乏力。因此,正确认识和能动地调整中部的分工定位,是加快中部发展遇到的首要问题。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中部与东部相比,表面上是经济增长速度慢、发展水平落后,实质上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由于历史原因,中部至今未能改变农业区和资源粗加工区的经济结构。2002年,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结构为17.69∶46.65∶35.66,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第一产业高3.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低5.09个百分点;从就业结构看,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53.69%,高于全国3.22个百分点;从工业化程度看,中部为39.48%,比全国低5.16个百分点,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饮料、化学、钢铁冶金及有色金属和机械等传统工业部门。三是对外开放度较低。1997年—2001年,东、中、西部实际利用外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5%、2.9%、6.5%。2002年,中部实际利用外资仅为70.4亿美元,为全国的10.93%;进出口总额为16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9%,低于全国..9个百分点,绝对数仅占全国的4.24%;外贸依存度为7.3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2.8个百分点。
  在清醒认识加快中部地区发展面临诸多困难的同时,更应看到加快中部地区发展大有希望。这种希望来自中部的比较优势、业已形成的基础和实力。中部地区区位优势明显,便于东引西进、双向开拓;市场潜力大,资源的组合状况和空间匹配条件较好,在承接新一轮国内外产业转移方面处于有利地位;拥有一批老工业基地和新兴工业城市,工业基础好,配套能力强,钢铁、有色金属、纺织、化工、汽车制造业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只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加快企业改造和结构调整,完全有条件不断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部地区农业生产条件较好,除了为全社会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外,可以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轻加工工业,提高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并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加工体系,培育地方支柱产业。中部地区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并有一部分是比较先进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形成了相当可观的经济规模和物质技术基础;一些地区特别是老工业基地已具备了发展装备工业的一定基础,完全可以通过加强技术改造,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从而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地区经济发展步伐。中部地区已经形成了若干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一些城市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行业已跨入全国先进行列,特别是拥有一大批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优势地位和突出特色的明星企业。依托这些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企业,不失时机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中部地区的产业创新区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龙头”,将对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持久的拉动力。此外,西部大开发也给中部地区提供了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如国家给予西部地区的某些优惠政策对中部地区同样适用;西部地区的很多重点投资项目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都跨经中部地区,不仅能够加快改善中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而且可以拉动即期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加快中部地区发展要有新思路
  加快中部地区发展,实现中部崛起,关键是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克服各种保守、僵化、封闭的思想意识,形成奋发进取、昂扬向上、大胆探索、敢于创新的社会氛围,努力做到发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开放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有新举措。
  十六大报告指出:“中部地区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按照这样的部署,中部地区应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改革和发展的新思路,努力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步伐。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在确保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力争较快的发展速度。加快中部地区发展,必须把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放在重要地位。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和就业结构;把握市场需求变化,发挥比较优势,依靠科技进步,把产业升级、市场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培育优势行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努力在国内外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着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发展一批国内外市场占有率高的特色产品和名牌产品;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消费、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特别是要立足于扩大内需求得发展空间,在保证投资方向优化的前提下,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排除市场准入歧视、开通融资渠道、改善市场环境、发展社会服务体系等方面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三个跨越式发展,即跨越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发展阶段、传统工业的某些发展阶段、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阶段。加快城镇化进程,有计划地发展大城市,努力增强实力、强化功能、提高品位,使之成为区域性的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教育文化中心。充分发挥中小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加快人口和产业集聚,有条件的可以向大中城市发展。中部地区农村人口比重大,加快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切实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保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前提下,针对影响农村发展的体制性因素,进一步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经济政策时,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使城市和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注重制度创新,推进市场化改革。制度创新的速度决定着经济增长的速度,制度创新的质量决定着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质量。我国目前仍然处在经济体制转换时期,多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加快中部地区发展必须坚持制度创新。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大所有制结构调整力度,在推进产权多元化的制度创新上有新的突破,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推进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解决政府在职能上“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实现政府管理体制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以市场化的方式推进大公司和企业集团的改革与发展;进一步强化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探索适合国有大型企业特点的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发展商品市场,培育和发展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推动中部地区基础产业和服务业进入国内外市场。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不断优化发展环境。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要把对外开放贯彻到经济、技术、社会、文化、服务等各个方面,进一步强化全面开放意识。积极调整外经贸结构,以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带动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和技术转移的时机,做好利用外资的结构性调整;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选择有实力、管理好、信誉优的企业到境外兴办项目,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在境外上市融资;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坚持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深化外经贸体制改革,建立并完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大经贸新格局;增强按国际惯例办事的意识,规范行政行为,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努力营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公正、高效的法制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鼓励创新、保护干事的人文环境。(执笔:喻新安 郭书城)


第6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说结合
  姬振海
  结合是个老话题,也是个常谈常新的问题。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离不开做好结合这篇文章。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说理”与“办事”的矛盾。有的同志能够说清这个理,却办不了这件事;有的同志能够办好这件事,却不能说清这个理。这其中就有一个结合的问题,就是能不能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联系起来、统一起来,弄清办事的道理,找到抓落实的途径。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从更高层次上做好这件事。可以说,结合是一种本事,一种力量,一种创新。
  为什么结合如此重要呢?因为结合反映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实现理论和实践、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桥梁。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只有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才能达到目的。理论来自实践,又必须回到实践中,推动实践发展,接受实践检验。但理论和实践、主观和客观相统一,并不是自然而然地实现的,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个过程就是结合。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敢不敢结合,能不能结合,是否实现了结合,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得以贯彻落实。把理论与实践、上情与下情、全局与局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提出与变化着的实际相符合的思路和办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于人民群众。
  结合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开始了结合的探索,重视结合、善于结合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历史证明,结合得好的时候,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结合得不好的时候,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邓小平同志指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如果不同实际情况相结合,就没有生命力了。我们领导干部的责任,就是要把中央的指示、上级的指示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当‘收发室’,简单地照抄照转。”实现结合,离不开加强学习,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离不开调查研究,了解本单位的实际。而这些,都需要花力气、下功夫,需要勇于探索、大胆实践。
  怎样才能搞好结合?毫无疑问,吃透上情、熟悉下情是最根本、最重要的,这是搞好结合的基础,也是唯一正确的途径。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没有理论上的清醒就没有结合的前提。缺乏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往往是蛮干。正如航海家离不开罗盘一样,结合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武装和指导,必须遵循正确的思想路线和工作路线。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才能真正吃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科学把握自身实际,高屋建瓴地做好结合的工作。
  没有政治上的坚定就没有结合的勇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新问题层出不穷,结合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风顺,既可能获得成功,也可能遭遇失败。因此,结合需要胆识和勇气。只有政治上坚定,才能避免左右摇摆、半途而废,坚定不移地探索,坚定不移地开拓,坚定不移地结合。
  没有真挚的赤子之情就没有结合的动力。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真正贯彻这条路线需要真挚的赤子之情。作为人民的公仆,党的干部应该知道老百姓爱什么、恨什么,怕什么、盼什么,遇到问题和难题时,应当走进人民群众当中去调查研究,使结合既有的放矢,又获得不竭的动力。
  没有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就没有结合的实践。结合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实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无止境,结合也无止境。实现更好的结合,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使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第6版(理论)
专栏:理论信息

  “十六大精神与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研讨会提出——
  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
  王怀超
  最近,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和社会发展研究所在京召开“十六大精神与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家机关、科研机构、首都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就当代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展开了研讨。
  与会者认为,十六大报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系统总结,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深化和拓展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论述,丰富了社会主义文明观;关于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与会者强调,理论创新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需要深入扎实的长期研究。理论创新,就是要把对客观世界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新的观点、新的概念和新的原理,关键是要有新的思想内涵。有的学者提出,进行理论创新,需要一种精神、两种勇气。一种精神:刻苦钻研、锲而不舍的精神;两种勇气:一是大胆探索、敢于提出新见解、新观点的勇气,二是敢于让自己提出的新见解、新观点接受实践检验的勇气。
  与会者指出,理论创新的基础和推动力是活生生的社会实践。世界在变化,我国社会生活在进步,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着新创造。理论创新的着眼点,就是要认真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概括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新创造,并把这些经验和创造上升到理论高度,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形成新的概念、判断和原理,为我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推动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6版(理论)
专栏:短论苑

  从“三个统一”看人的全面发展
  张民 吴旭鹏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和根本要求。正确把握人的全面发展的丰富内涵,对于增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的全面发展是物质生活发展与精神生活发展的统一。人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也包括精神生活上的不断追求。物质生活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外在要求,是精神生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精神生活的发展作为人的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人的物质生活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正确把握这个统一性,就必须尽快地使全国人民都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并不断向更高水平迈进,同时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人的全面发展是个体发展与整体发展的统一。人的全面发展,既包括人类个体的发展,又包括人类整体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人类整体的发展同个人的发展是一致的。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为实现个体发展与整体发展的统一提供了可能。正确把握这个统一性,就要求人们在考虑个人发展时,要适应整体发展的要求;在追求个人发展时,要遵循社会的法纪和道德,以实现个体与整体的共同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理想目标与现实运动的统一。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一种社会理想目标,又是一种现实运动过程。虽然社会理想目标是指向未来的,但它的功能并不在未来,而是体现在对现实社会及其发展的导向作用上。人的全面发展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因此就应该用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来规范和引导社会现实及其发展,努力以现有的条件和方式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正确把握这个统一性,就必须注意既不能因现有条件的限制而放弃对人的全面发展理想的不懈追求,也不能因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而超越现阶段的条件,而应当从现有条件出发,把人的全面发展与我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努力探索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形式和途径。


第6版(理论)
专栏:短论苑

  互为前提 互相作用
  张友谊
  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互为前提,也互相作用。人的全面发展可以有力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将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两者之间的双向互动、交互促进是由人与社会、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所决定的。
  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是一种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不仅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而且也生活在社会环境之中,社会是人生活、交往、实践的环境。环境与人的作用是双向的,环境影响、作用、创造着人,人也影响、作用、创造着环境。
  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种互为前提、互相作用的关系。一方面,良好的社会环境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和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必将创造出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更加有力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也深刻地影响、作用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过程。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现为人的现代化的过程,体现为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样一个过程必将有力地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为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提供条件和保证。
  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双向互动是以人的实践为“桥梁”和“中介”的。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统一,是通过人们从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来实现的。因此,我们应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把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紧密结合起来,把它们看作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的新发展,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


第6版(理论)
专栏:短论苑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高新才 李忆春 王守东
  较高的人口素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人口素质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与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口素质决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程度。首先,资源利用的实质就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资源利用中的技术含量是资源利用率高低的重要标志。只有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其次,人口素质制约资源替代程度。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量较大的不可再生资源,最终需要开发替代资源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发替代资源需要尖端的科学技术,需要具有高科技文化素质的专业人才和劳动者。提高人口素质以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进而不断开发利用新的资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以人力资源替代物质资源。
  提高人口素质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现代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主要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有赖于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对科学技术的掌握程度和劳动熟练程度。因此,提高人口素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根本要求。其次,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消费结构的调整与改善。随着人们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生活方式日益现代化,在消费结构中,一般生活资料的比重将日益下降,享受资料的比重将日益上升。消费结构的这一变化,又将促进生产结构的优化升级,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三,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质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人口素质的高低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首先,人口素质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或抑制作用,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其次,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提高人口素质对于消除贫困、推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