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18日人民日报 第16版

第16版(周末文艺)
专栏:

  中兴业 须人杰
  ——看历史文献片《西南联大启示录》
  缪俊杰
  著名美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回到昆明,参观他的母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时,在那当年朝朝暮暮进出的课堂——铁皮屋里,激动而深沉地唱起了“西南联大”的校歌:“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声音虽已有些苍老,但依旧那么动情,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这是新近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的五集历史文献片《西南联大启示录》留给我们最激动人心的画面之一。
  “西南联大”——中国抗日战争时期著名于世界的一所战时大学。别看那时的条件如此简陋,教学如此艰难,但是无论对于中国人民,还是对于世界的教育界、知识界,一听到“西南联大”的名字,恰似“如雷贯耳”,无不肃然起敬。
  “西南联大”已经成为了历史,但“西南联大”的精神却仍然属于现在,属于未来。历史文献片《西南联大启示录》的编导、制作者,以深邃远瞻的目光,丰富翔实的史料和鲜活感人的回眸,真实地展现了西南联大艰难曲折的历史,大力弘扬了西南联大的道德精神,以巨大的震撼力,给今人以深刻的启迪。
  “西南联大”精神是什么精神?拂去岁月的灰尘,冷静回眸历史,重新认识过去,人们似乎都会有这样的共识:西南联大精神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科学民主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当我们看到,抗日战争的烽火在中国大地燃起,抗日浪潮风起云涌,教育界的仁人志士们,不管信仰和党派,都集合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为中国的抗日伟大事业,为中国教育事业持续发展,表现了空前的团结和空前的振奋。时任清华、北大、南开校长的梅贻奇、蒋梦麟、张伯苓以及各校著名教授吴大猷、刘仙洲、赵忠尧、吴宓、朱自清、陈寅恪、闻一多、吴有训、冯友兰……这些著名教育家和学者,这些不愿做奴隶的知识分子们,都踏上了不屈的远行之路。经过千辛万苦,跨越万水千山,从北平来到昆明,把中国教育事业的旗帜高高擎起。他们的目标,正如联大校歌里唱的“绝徼移栽桢干质”(意思是保存国家栋梁之材),成为他们的使命。“西南联大”所表现出来的团结抗日的爱国主义精神,应该是值得发扬光大的中华民族的一种伟大道德精神。
  科学民主精神,是“西南联大”之所以能培养出那么多举世闻名,让中华民族引以骄傲的人物的原因所在。“中兴业,须人杰”,我们国家民族的发展中兴,最重要的是需要人才,需要“人杰”。因此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才,培养国家的栋梁。“西南联大”的成立处于国家危难之际,命运难预测,聚散寻常事,社会的变革和世事的变迁把人的命运抛向不同的角落。但这里的确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才。当人们看到,西南联大走出杨振宁、李政道、陈省身……走出朱光亚、邹承鲁、郝贻纯……走出邓稼先、王希季……走出费孝通、穆旦、季羡林、冯至……这样一些世界级的科学家和名流的时候,人们不能不意识到,只有西南联大那种科学精神和民主精神,才能孕育这样一些栋梁之材。许多名人都谈道:西南联大那时大师云集、教授治校、创新精神、自由思考,以及信仰的力量,表现出当时教育机制的独特性。
  有这样良好的机制才能培养出那么多杰出人才。
  惟有执著的信仰,才能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从电视片中可以看到,在爱国主义信仰的支持下,当时清华、北大、南开迁校至昆明长途跋涉的艰苦经历,教授们在破寺庙里著书立说,学生们在茅草屋里和茶馆里看书写作业,闻一多刻图章维持生计,吴大猷在土屋里自制“摄普仪”进行物理实验,大学教授的夫人们做刺绣、摆地摊,校长夫人卖糕点,在艰苦生活中支持她们的丈夫办大学的事业。这些场面都感人至深。联大的艰苦奋斗精神,不仅在过去成为生活支柱,就是在物质生活富裕了的今天,这种精神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
  “中兴业,须人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批杰出的人才。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大学,我们的教育,如何培养出“一代人杰”,应该是全民族共同思考的课题。“西南联大”结束至今已经半个世纪,中华民族早已站起来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从西南联大走出来的各行各业的出类拔萃人才,为我们的伟大祖国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联大人”已经成为民族的骄傲,国家的骄傲。西南联大给了我们无穷的启示。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提出:“西南联大值得研究。”这是非常中肯的建议。从这个意义来说,历史文献片《西南联大启示录》是一部研究西南联大感人至深的活教材!


第16版(周末文艺)
专栏:快人快语

  请取个合适的名字
  尤月菊
  每每阅读报纸杂志,总是要先看看文章的标题。文章的标题就好像是人名一样,一个人的名字新奇有趣就会让人忍不住地想认识叫这个名字的人,文章标题起得好则会吸引人继续往下读这篇文章。可慢慢地我不禁感叹,信息社会,不仅是信息的传播、接收速度快,范围广,而且当今聪明绝顶的世人对那些合大众胃口的时尚用语的应用真称得上是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有时竟不管适合不适合,肆无忌惮地取精华而用之,“拿来主义”嘛,反正“流行的就是好的”,先用着再说。打开一份报纸,进入我眼帘的净是些“都是××惹的祸”、“谁动了××的奶酪”、“××并快乐着”、“将××进行到底”……记得一个小品里说“那谁出了本书,书名叫《日子》,我也出了本书,书名就叫《月子》”,至今想来仍令人忍俊不禁。
  一篇文章的标题应该是这篇文章的眼睛,一个别具匠心、独树一帜的题目确能吸引更多的读者,但人们总是要看内容的,如果内容平淡冗长、沉闷繁琐则会使人们不得不中途放弃阅读。前不久,一位著名影星兼“款姐”因涉嫌偷逃税而被捕,于是乎市面上立刻出现了众多不同版本的叙述此人事业、家庭、爱情、婚姻等生平大小事的书刊,出书速度那个快、封面包装那个“靓”、书名那个醒目,弄得我也想凑凑热闹,打算买一本。可翻开一看,那么多种书内容居然都大同小异,而且与从前读过的比也无新意,最终放弃买书,省下了那些人民币。
  引用名言名句并无过错,时尚语言之所以能够流行开来,还不是因为它们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合大众胃口,受群众喜爱。但你也引用,我也引用,用得多了就不新奇,也不幽默了,有时根本就是标题和内容不相符不一致,单单就想用这个名。“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还是为自己的作品取一个合适的名字吧。


第16版(周末文艺)
专栏:

  《北京人在纽约》主创再度出手
荧屏再现《危险旅程》
  我国第一部以打击人口偷渡走私犯罪为题材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危险旅程》,近日起在北京电视台以及各省电视台黄金时间推出。该剧热情讴歌了中国公安人员与国际刑警组织携手合作,共同破获、打击国际人口偷渡、走私团伙的事迹。
  人口走私偷渡是一桩“无本万利的买卖”,它吸引着那些无视法律和国家尊严的贪婪之徒铤而走险,并以此为职业,在他们手下酿出一起起骇人听闻的惨案。正是那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使善良的人们开始认识到偷渡的罪恶。中国政府早已关注这一事实,并始终坚定不移地与偷渡不法分子进行着斗争。《危险旅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以严谨的故事,惊险的场面,动情的情节以及真实的表演,生动再现了正义战胜邪恶,勇敢战胜懦弱的震撼心灵的较量。
  由北京电视台和北京夜莺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联合投资拍摄的这部电视连续剧,是以旅美作家曹桂林继《北京人在纽约》之后创作的又一部长篇小说《偷渡客》为蓝本进行创作的。10年前,一部《北京人在纽约》揭示了海外华人创业的艰辛,10年后原班人马再次携手,演绎出偷渡客的《危险旅程》;10年前北京人“阿春”令王姬一夜蹿红,10年后扮演女蛇头“林姐”演技更加纯熟;10年前刘欢一曲《千万次地问》荡气回肠,10年后,他再度演唱主题曲,依旧激情澎湃。
  《危险旅程》的大部分外景在美国拍摄。加州的夏日海滩,旧金山的都市风光,别有情致。该剧在沈涛的执导下,采用多场景的“电影式”拍摄方式,并运用高科技手段制作合成,让人耳一新。(题图为剧照。)
  (陈彤)


第16版(周末文艺)
专栏:

  精美音画再塑《寒号鸟》
  我国首部音乐样式的童话电影《寒号鸟》,在浙江拍摄完成。提起《寒号鸟》,恐怕许多人都熟悉。这是一个广为人知的童话故事,已被收录进了小学语文课本,它通过讲述一种不爱筑巢的鸟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即平时不爱劳动,到最后必定是颗粒无收。
  此前,由杭州越剧院创作的同名音乐舞台剧,一经公演便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好评,曾在全国热演100多场,获得2000年全国儿童剧大赛第一名、2001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2002年文化部“文华奖”新剧目奖,代表中国参加在韩国举行的世界青少年戏剧节。
  影片是在舞台剧基础上全新创作的,由浙江广电集团天元影视中心、浙江电影制片厂、杭州市文化局、杭州越剧院联合摄制。该片针对少年儿童的欣赏趣味,对原来的剧本和音乐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李海鹰为全片重新创作了音乐和歌曲。来自深圳的少年歌手潘蓉主演本片。作为一部音乐样式的影片,音乐是第一位的,为此投资方不惜工本,在声音制作上采用了数码5.1声道环绕立体声制作,极富音乐表现力,为国产影片中所罕见。全片采用内景拍摄,在摄影棚内搭出草地、榕树、河流等逼真的背景,按照少年儿童的兴趣特点,营造出了一个清纯而美丽的童话世界。同时,剧组还聘请了舞蹈专家作指导,对全体演员进行了长时间的编舞训练,终于排练出整齐而富有表现力的群舞。该片即将在全国公映。(上图为剧照。)(钟颖)(附图片)


第16版(周末文艺)
专栏:

  诗二首
  爱新觉罗·兆瑞
  西藏山川
  ——飞赴拉萨途中即景
凌云俯瞰我家园,
沃野名峡映画帘。
雅水远流终入海,
珠峰傲立永擎天。
古情幽思
  ——忆沈园
永世词篇故地吟,
名园切语动知音。
千愁才女难瞒句,
万索诗翁错莫心。


第16版(周末文艺)
专栏:

  陈慧琳公布手机号码与歌迷交流
  日前,香港歌手陈慧琳在广州众媒体记者面前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码。陈慧琳称,从即时起广大歌迷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和彩信的方式与她交谈,她广邀歌迷与自己做“短信好友”,分享感受。
  明星的手机号码历来是娱乐圈的“机密”,这次陈慧琳一反常态将之公布,原来是应东魅网之邀,成为首位用手机短信与歌迷们互动的娱乐界人士。陈慧琳在记者会上表示:“我会尽量回复大家的短信!”她请大家多给她发短信,最好是把听歌的意见告诉她。据悉,东魅网还将陆续公布谭咏麟、李克勤等艺人的手机号码。(文边)


第16版(周末文艺)
专栏:

  “亚联网络家园”打造文明“网吧”
  经文化部批准,亚联电信网络有限公司将在全国大中城市为社会提供健康、文明的上网服务。随着国家开展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专项治理,以及文化部“数字文化工程”的启动,亚联电信将以传播先进文明、促进信息文化产业发展为宗旨,进军全国“网吧”领域。“亚联网络家园”将在全国大中城市的经营活动中统一上网界面,统一服务体系,全国联网监控,从而杜绝网吧中的文化垃圾,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亚联网络家园”在每个工作日上午将让未成年人在监护人或老师的指导下免费上网。亚联电信负责人称,“亚联网络家园”力图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良师益友。
  (锦兴)


第16版(周末文艺)
专栏:

  央视将播出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
  继成功转播第七十五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后,央视电影频道将于4月25日21时46分播出第二十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
  本届典礼不久前在香港文化艺术中心落下帷幕。香港影片《无间道》与《英雄》同以7个奖项打了个平手。典礼司仪由曾志伟、朱茵、邱开敏、岑建勋担任。在典礼正式开始以前,郭富城、张学友、刘德华、黎明联袂献歌《当年情》。播出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是央视电影频道拓展节目样式的又一次尝试,5月底法国戛纳电影节颁奖典礼的转播也在积极联络中。(朱文)


第16版(周末文艺)
专栏:茶楼

  袁子才的“小气”
  刘克定
  清人袁子才,一爱藏书,二爱养花。他的花园可以任人自由进出,不收门票,也没有保安把守,甚至连围墙也没砌,原因是山坡地势不平,难加砖石,所以索性对外开放,“任人来看四时花”。每到花季,游人如鲫,“随园”的名字,因此无人不知。袁公藏书也多,而对书,他就没有那么大方了。有人来向他借书,他要唠叨好一阵子才肯借出。有黄允修来借书,他就说了许多话:“书是不借不会去读的,你知道藏书的人是很多的,像‘七略’、‘四库’这类书,是只有皇帝才有的,但是有几个皇帝去读它们?富贵人家里的书更是汗牛塞屋,多得不得了,而富贵人家又有几个认真去读的?至于上辈人积攒,到子孙手里就丢弃、糟蹋的,就更不用去说了。不仅读书如此,很多事情都这样。非得从人家那儿借来的东西,担心人家追着要还,这才赶紧把玩不已,因为总想着这东西今日在,明日就要归还,再也看不到了。而一旦归自己所有,则必然束之高阁,收藏起来,心想:姑且以后再看吧。”
  “我小时候很爱读书,但家里贫穷,很难读到。有个姓张的先生,藏了很多书,我向他借,他不肯,我回到家里,晚上做梦都想着那书。也就是因为这样,我读书特别用功,每读一本书,我就反复背记,做到过目不忘。当官后,有钱买书了,书买得很多很多,堆在那里,时常沾满蛛丝和灰尘。于是觉得借书读时是多么用功,少年时刻苦读书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啊!”(袁枚《小仓山房集·黄生借书说》)他借书给黄允修,说了这么多,意思是要他有书赶紧读,读完及时归还,并说明并不是我袁某人小气,比起那位有书不借的张先生来,我袁子才尚不算小气的。是我不幸遇到张公,还是你有幸遇到我呢?不管幸与不幸,你还是快读快还吧。
  借一本书,听这么多的唠叨,还不是小气吗?我觉得,这小气也有小气的道理。没有书读时,向人借书读,怕人催还,于是拼命读、记、背。而有了钱买得很多书以后,就懒惰了,没有了紧迫感。
  我是赞成袁公的看法的。要认真学点东西,认真读点书,就应该克服惰性。昨夜读到一个故事,说是借书也有不读的:宋朝李世衡是个学士,喜欢藏书,有一本晋人墨迹,放在儿子李绪手中,长安石从事曾经从李绪那儿借去,私下临摹了一本,献给文彦博,说是真迹。一天,文彦博会客,拿出字画给客人欣赏,正好李绪也在场,一见此帖,惊讶地说:“这是我家的东西,怎么会跑到这儿来?”急命人回去取来验对,方弄清文的这本帖是临摹本。李绪也才明白是石君把它传出来的,便把真相告诉文彦博。但文彦博当时地位很高,客人们黑白不分,硬说文潞公所收藏的是真迹,李绪所收藏的是摹本。这就是借书者意不在读,而是为功利所驱,另有所图,动机不良,对这类借书者,就得多长个心眼儿,不然就做好不讨好。
  现在藏书藏字画的人越来越多,有一些是为读、为研究而藏,也有不少是为藏而藏,只是搜罗各类版本,珍藏起来,成为收藏家,这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我认识几位这样的收藏家,那书籍真是汗牛充栋,浩若烟海,各种典籍、名著的珍本、善本、孤本,甚至百衲本,应有尽有,而在识别各种盗版、摹本方面,他们所具有的丰富知识和经验,是不能不令人赞叹的。但有的人就不是这样,专门搜奇猎艳,弄虚作假,比宋朝的长安石从事的手法更恶劣,采用偷梁换柱、张冠李戴等等不正当的手法,将人家的正版复制过来,“精心”加工后,拿到市场上兜售,以假乱真,发不义之财。
  我为什么说袁子才小气得有道理呢?原因也就是这么两个:一是叫借书人有书赶紧读,不要怠惰。二是如果有人想“借”他藏的珍本、孤本、善本去做手脚,也就没那么容易,相信袁公有他的另一种保护措施。


第16版(周末文艺)
专栏:看台人语

  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庙会
  每年春季,各地农村总要举办一些传统的文化庙会,这对于活跃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农村市场繁荣和地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颇受广大农民欢迎。但近年来由于对农村庙会疏于管理,甚至放任自流,致使有些地方的农村庙会成为传播文化垃圾的场所,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一些人在庙会期间聚众赌博、看相等,参与违法及封建迷信活动,有的演出团体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在庙会上公然演出黄色歌舞,污染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庙会的管理,坚决取缔糟粕文化。同时,对传统庙会的形式进行必要的创新,例如可以利用农村庙会举办书画展览、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展示,开展内容健康向上的民间文艺演出等活动,把农村庙会办成科技信息交流会,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庙会阵地,从而使古老庙会呈现新景象。 河南省社旗县农行 刘鲜芝
  不“闹”行不行?
  看电视、听歌曲,原本是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然而,如今真的有点怕看电视,怕听歌曲了——一些电视镜头、一些歌曲“闹”得太过分了,直“闹”得人头都发涨。
  说实在话,我辈既非“大款”,又非“追星族”,决计不会掏上百元、几百元钱去凑热闹“看演唱会”,听歌曲大多在电视里。然而,打开电视机,又每每被“闹”得不想看不想听。诸如一些歌当时“跳”出一群“伴歌”来“闹”,或者电视镜头自己“闹”——忽儿近、忽儿远;忽儿蹦、忽儿跳;忽儿颠倒,忽儿乱窜……“闹”得看不清画面,听不清歌词,辨不出面目,分不清背景……直“闹”得人无一丝一毫的好心情,如此胡闹,真叫人生厌。
  闹要有分寸、讲究艺术,不然,就不是热闹,而是胡闹,比如唱歌,就要有所区别,该闹的闹,不该闹的就不要闹。推及影视、相声、小品等等也应该反思一下了,不也有胡闹的现象吗?比如影视中的乱闹“拳脚”,乱煽“婚外情”;相声中乱抛低级趣味的“笑料”等,不就是一种胡闹吗!
  江西宜黄县东陂镇委 余国三
  莫用“激情”做卖点
  前不久,一部名为《××的火车》的影片在我所在城市放映,当我兴冲冲地来到一家影院准备观看时,却被影院门口的放映海报吓了一跳。只见这家影院在海报显要位置重笔写下“首部国产情欲大片”几个大字,看着刺眼的“情欲”二字,我望而却步,最终没敢踏进影院的门。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曾经令人面红耳赤的“激情戏”逐步走进现代电影,尤其是具有一定时代气息的爱情电影,这些前人羞于启齿的“激情戏”也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被现代人所接受。应该相信,任何一部成功的“激情戏”都有其独特的艺术性和欣赏性,但是,如果过分地宣扬“情欲”,将“激情”当作影片在发行或放映过程中进行炒作的卖点,这就使影片的宣传变了味、走了调,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将观众的思想引向了歪路、邪路,从而降低了影片的社会地位和放映效应。这种现象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人武部 赵兴国
  “娱”得要适度
  说到时下周末荧屏上的综合娱乐节目,近年可谓雨后春笋,不仅有《开心词典》、《幸运52》等,许多省、市电视台也通过商家的支持和观众的参与设台比擂,使娱乐节目很是抢眼。但有一点应引起注意的是,有的娱乐节目的内容不宜提倡,如不厌其烦地让顽童上台逗笑、主持人说些格调不高的俏皮话,参与者不宜外扬的亲昵动作,以及过于昂贵的奖品刺激,在某种程度上给人一种无度的感觉。应当说,作为这类节目,在于娱乐有度,通过“娱”使人感受到“愉”,而过分地寻求场面热闹甚至刺激非但不能让人感受到“愉”,还会有被“愚”之嫌。如果观众在看了一台综合娱乐节目后没有感受到“愉”而是“愚”,主办者应在内容上作些调整。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 周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