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17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十六大报告 贯彻十六大精神

  筑牢执政为民的根基
  ——从郑培民事迹看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
  湖南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郑培民以实际行动启示我们:领导干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关键是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正确处理权力行使者与权力所有者的关系、人民公仆与国家主人的关系、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郑培民,心系人民群众,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廉洁从政,艰苦奋斗,尽职尽责,鞠躬尽瘁,真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和崇高品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赞誉,集中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郑培民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坚持执政为民的先进事迹,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光辉榜样,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启示。
  坚持执政为民,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正确处理权力行使者与权力所有者的关系,坚持以民为本,深怀爱民之心,做到权为民所用
  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坚持执政为民的关键。世界观是权力观的基础,权力观是世界观的反映。正确看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对每个领导干部的重大考验。
  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群众是公共权力的所有者,领导干部只是公共权力的行使者。这种代表与被代表的关系,要求每一位领导干部始终坚持以民为本,深怀爱民之心,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脚踏深厚的土地,肩负人民的事业,心中永远装着人民群众,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这是郑培民信念的起点、理想的支点。党把他摆在什么位置,他就在那个位置上为人民尽心尽力,发光发热。他在贫困的山乡安营扎寨,带领当地人民脱贫致富;当洪水袭来的时候,他用血肉之躯确保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他长期抱病夜以继日地工作,最后牺牲在工作岗位上。“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这些虽算不上惊天动地的政绩,但由于反映了群众利益,因而做得让群众满意。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一个执政党,只有把根深深扎在人民之中,才能赢得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80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创造出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对人民群众怀有赤子之情。郑培民认定自己“是人民培养的书记,当然应该亲民、爱民、为民”,并把“对老百姓是要讲感情的”作为座右铭,始终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第一位。这种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爱,铭刻在他的头脑里,融化在他的血液中,最终落实在他的行动上。因为爱民,他常下农村,深入偏远高寒的苗家村寨访贫问苦,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因为爱民,他常进工厂,深入车间班组,了解生产经营状况,询问职工收入情况,考察安全保障措施的落实情况;因为爱民,他常到学校,认真研究解决中小学生负担过重和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在郑培民20多年的领导工作实践中,职务越高,身离群众越近,心贴群众越紧,始终是老百姓的“好朋友”、“好兄长”和“贴心人”,始终保持着亲民爱民的情怀。这种爱,来源于他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来源于他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来源于他加强世界观改造和党性锻炼的高度自觉性。
  如果说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是凭着立党为公、一心为民,经过浴血奋战,创立和巩固了革命政权;是通过为苏区瑞金城外的沙洲坝村民打水井等一系列具体的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从而最终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也正是通过以郑培民为代表的、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的人民公仆,看到了我们党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坚持执政为民本质的不懈追求,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
  坚持执政为民,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地位观,正确处理人民公仆与国家主人的关系,坚持以民为重,恪守为民之责,做到情为民所系
  权力观决定地位观,地位观体现权力观。在现实生活中,职位与权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执政意味着掌权。牢固树立正确的地位观,正确对待人民赋予的权力和地位,正确处理公仆与主人的关系,是每个领导干部坚持执政为民的核心问题。
  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群众在赋予领导干部权力和地位的同时,更赋予了领导干部执政为民的庄严使命和重大责任。作为人民的公仆,领导干部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重。对党而言,执政是手段,为民是目的;对各级领导干部而言,职位是手段,服务是目的。领导干部只有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地位观,才能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才能自觉做到以民为重,情为民所系。应当看到,长期执政的条件,既可以使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同时也带来了脱离群众的最大危险。在这个问题上,郑培民始终坚持领导就是服务的原则,从不认为自己应该享受比群众更多的礼遇,从不认为自己的地位比群众特殊,从不认为自己为人民做了一些事情就理应得到回报,而是始终保持着平民的心态,保持着与人民群众的平等关系和密切联系。
  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和强国富民的使命,决定了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一个以艰苦奋斗精神为支撑的民族,才能自强自立;一个以艰苦奋斗精神为支撑的国家,才能发展进步;一个以艰苦奋斗精神为支撑的政党,才能兴旺发达;一个以艰苦奋斗精神为支撑的领导干部,才能奋发有为。在新的历史时期,无论社会怎样发展、经济多么繁荣、生活如何丰裕,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能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原则不能丢。郑培民一生中从不贪图安逸,从不追求享受。“越是在任务压头的时候,越是在超负荷工作的时候,越是遇到困难的时候,越要昂扬斗志、振奋精神、任劳任怨、勇挑重担。”他以“小车不倒只管推”的精神对待工作,经常与村民劳动在一起,与干部群众奋战在一起,但对自己的生活要求却近乎苛刻。对于有利于人民群众的事,他都积极主动地去做,充满感情地去做,全力以赴地去做。当党组织把他从经济条件较好的湘潭地区调到湘西这个全国著名的少数民族贫困山区时,他不仅爽快地接受了组织的安排,而且把这种安排当作组织上赋予自己的光荣使命。正因为有了这种庄严的使命感,才使他咬紧牙关,脚踏实地,带领湘西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正因为有了这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责任感,才使他在抗洪前线“面对危险和重于泰山的责任”,丝毫不计较个人得失,“坚持靠前指挥,哪里最艰苦到哪里去”。可以说,他真正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上切实解决了参加革命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等根本性、方向性问题。
  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地位观,就要像郑培民那样,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始终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当作第一标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坚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变,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忘,坚持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丢。
  坚持执政为民,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坚持以民为先,多办利民之事,做到利为民所谋
  权力观和地位观直接决定利益观,利益观最终体现权力观和地位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因此,牢固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正确处理领导干部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利益的关系,就成了领导干部坚持执政为民的关键所在。
  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决定的。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党执政的最终目的和崇高使命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为人民造福。领导干部坚持执政为民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这个意义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三个代表”要求就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因此,立党为公还是立党为私,执政为民还是执政为己,是衡量真假共产党员的试金石,是区分人民公仆与人民“老爷”的分水岭。郑培民在长期的领导岗位上,把“永远做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干部”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为领导干部始终坚持正确的利益观树立了榜样。
  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必须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同人民利益的关系,坚持以民为先。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外,不得谋取任何私利和特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提出和实行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但这首先是针对广大群众和普通党员的。如果领导干部整天想着自己先富起来,那是非常危险的。郑培民是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关系的模范,他坚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没有想过要从人民那里获取什么,自觉做到“灯红酒绿不迷眼,不义之财不伸手”;他一生保持“对待身外之物要铁石心肠”的境界,严谨朴素,严于律己,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妻子、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都绝不允许以任何形式谋取私利。领导干部坚持执政为民,就要像郑培民那样,“慎独、慎微、慎始、慎终”,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坚持执政为民,必须千方百计加快发展,真正当好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带头人,当好为民造福、为民解难的贴心人。执政为民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它体现在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中,体现在每个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的具体行动上。郑培民坚持“当干部就是要多做造福人民的事”,努力为人民干实事、求实效、谋实惠。在湘西工作的600多天里,他跑遍了全州218个乡镇。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山区的落后面貌,增强造血功能,他带领群众开水渠、架电线、并电网、修公路;为了使人民群众能过上好日子,他因地制宜推广各种新品种、新技术,发展当地优势产业,从而把发展先进生产力与先进文化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变成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必须善于准确分析和判断什么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优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同时认真考虑和照顾不同阶层、各个方面群众的利益。当前,要特别注意照顾和保护好困难群众的利益,帮助城市困难职工和农村贫困人口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郑培民身边,有生活贫困朋友,有身体残疾朋友,有孤寡老人朋友。对于有困难的群众,他总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不少困难群众在他的关心和帮助下,重新扬起了希望的风帆,创造了美好的生活。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利益关系的进一步调整,各级领导干部要像郑培民那样,心中时刻装着困难群众,多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切切实实把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集中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执笔:刘华清、黄象品、杨正辉、陈平其)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说和谐
  朱国良
  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和谐”是十六大报告中反复出现的词汇,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并存,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等。所有这些“和谐”,如春风拂面,让人备感亲切,也使人深长思之。
  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冲突。琴瑟和鸣,黄钟大吕,这是艺术的和谐;和风细雨,桃红柳绿,这是自然的和谐。我们周围的世界和所处的社会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没有矛盾的存在,离开矛盾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不可能发展进步。和谐就是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统一而出现的状态,它标志着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诸多元素实现均衡、稳定、有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多样性的东西共存而达到平衡,才能形成和谐;如果多样性的东西彼此冲突,达不到平衡,也就无所谓和谐。这也就是说,和谐是把“杂多导致统一”、“不协调导致协调”。
  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于注重和谐,即强调人与物之间的融和,人与人之间的“和合”。古人解释,“和”是“以他平他”,即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和谐,包括“和生”、“和处”、“和顺”、“和洽”等。人们常说的“和为贵”、“政通人和”、“家和万事兴”等等,就是这一人文精神的具体表述。千百年来,中华文明虽屡受摧折而不绝,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而不衰,这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十六大报告强调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显示出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理性、更加成熟。音律和谐,必能弹奏出优美动人的乐章;社会和谐,必将带来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大好局面。
  和谐犹如一幅画,好似一首歌。和谐产生美,和谐生发力量。现实生活少不了和谐,社会发展呼唤和谐。但也毋庸讳言,我们在追求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也出现过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生态环境的破坏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后作出的理性抉择。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已成为一种眼光和境界,“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已成为一种理念和追求。
  与此同时,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局面也十分重要。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给和平与发展既带来难得机遇,也带来巨大挑战。我们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万众一心、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就需要全社会、各民族同心同德、团结协作、众志成城。正如古语所言,上下同心,其利断金。只有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满怀一腔志,拧成一股绳,才能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矢志不渝奋进志,齐心共奏和谐声。和谐,顺乎时代潮流,合乎党心民意,是新时代的优美乐章,是新世纪的绚丽图画。十六大报告指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节。按照这样的要求,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政治局面的安定和谐,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


第9版(理论)
专栏:

  时代的特征 鲜明的主题
  ——回眸12个“全国税收宣传月”主题
  王兰
  今年4月,第十二个全国税收宣传月以“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为主题拉开了帷幕。
  自1992年确定每年的4月为税收宣传月以来,每一个税收宣传月的主题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力求突出重点,抓住亮点,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它们分别是:“税收与发展”、“税收与改革”、“税收与法制”、“税收征管与市场经济”、“税收与文明”、“税收管理与依法治国”、“依法治税与强国富民”、“税收与未来”、“税收与公民”、“诚信纳税、利国利民”和“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其中,1993年和1994年税收宣传月的主题均为“税收与改革”。
  12个税收宣传月按照目标与任务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92年至1995年为第一阶段,宣传的主要内容是改革;1996年至1998年为第二阶段,宣传的主要内容是法制;1999年至今为第三阶段,宣传的主要内容是诚信。税收宣传月在增强全民税收意识、普及税收知识、进行税收法制教育、争取社会各界对税收工作的支持、促进税务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和确保税收任务顺利完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税收宣传月的第一阶段,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把税制改革推到前沿,使税收宣传活动应运而生。1994年新税制出台后,连续两年围绕改革这一主题开展了大规模的税收宣传活动。其间,全国60余万税务干部集中对数以百万计的企业法人、财务人员进行了新税制培训;利用举行专题讲座、开办宣传专栏、播放专题片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税制改革的必要性、重大意义、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做了详尽解释,促进了社会各界对新税制知识的了解。同时,及时披露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大案要案,震慑了涉税违法犯罪分子。税制改革平稳过渡,税收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
  在税收宣传月的第二阶段,税收工作的重点确定在巩固新税制、完善税收法制方面,这是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税收宣传月的主题确定为“税收与法制”,围绕法制要求,分别提出了税收征管与市场经济、税收与文明和税收管理与依法治国三大任务。依法治税是确保国家财政收入、发挥税收杠杆作用的前提,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从机制上确保适应新税制的要求,体现依法治税的精神,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新的税收征管格局以及新时期“法制、公平、文明、效率”的治税思想。这一阶段的税收宣传,结合税收工作重点,分别从不同侧面紧密联系经济与税收发展,为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做了大量的舆论准备。
  税收宣传月的第三阶段,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经济发展需要道德力量,需要诚信的支持,需要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从1999年开始,特别是最近两年,税收宣传月活动紧紧围绕诚信开展宣传,提出“诚信纳税、利国利民”的宣传主题,把依法治税与诚信纳税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诚信纳税作为公民的基本素质,已经受到社会的重视。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奋斗目标。为了体现依法诚信纳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紧密关系,今年税收宣传月的主题被确定为“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开展以“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为主题的税收宣传,是税收工作与时俱进的要求,体现了依法诚信纳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关系。税务机关依法征税,全民依法诚信纳税,就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财力保障。依法诚信纳税的宣传,还从法律和道德两个方面规范、约束了税务机关以及纳税人的涉税行为,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统一的精神贯彻到税务工作中,也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在经济生活中的生动体现。这一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税务部门坚持依法治税,正确处理严格执法与优质服务的关系,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增强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也有利于增强广大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的自觉性,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9版(理论)
专栏:学者论学问

  面向未来的哲学
  北京师范大学 杨寿堪
  面向未来,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自身都处于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世界不是被封闭的“现在”,而是永远向未来开放。辩证法从发展变化的观点出发,要求我们不能只顾眼前,而要放眼长远,憧憬未来,筹划未来,创造未来。
  人与动物不同,动物只能在现有的客观环境中生活,消极地适应现成的物质世界,无法超越当下的有限范围。而人则不同,他基于现实,又不囿于现实,而是努力地超越现实,突破当下时空的限制,向未来可能的更广阔的时空行进。超越有限,追求无限,是人类理性的自然倾向,也是人类智慧的表现。面向未来的哲学正是反映了人类的这种本性。
  面向未来的哲学是一种精神力量,给人以希望和信心,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倘若失去对未来的希望与信心,社会就不能进步,人将成为鼠目寸光、无所作为的庸人。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表明,正是由于有了面向未来的美好理想与目标,人类才能披荆斩棘,冲破各种艰难险阻,一往无前。
  未来意味着永无止境,没有尽头。面向未来的哲学激励人们不断进取,去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永不停止。当人有了不断登攀的思想境界与理想追求,他就有广阔胸怀和远大志向,不会因一时挫折而悲观失望,也不会因一时胜利而骄傲自满,永葆向前的青春活力。
  哲学要面向未来,就是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审视一切,要求人的思想符合人类社会实践与科学的发展要求,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因此可以说,面向未来的哲学就是与时俱进的哲学。与此相反,形而上学则以孤立的眼光看问题,无视客观情况的变化,始终按老一套规章行事,它的信条是“天不变,道亦不变”。
  面向未来,与时俱进,首要的是不断创新,努力开拓思想境界,反对不思进取、抱残守缺的保守主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但要使创新成为可能,就必须创新哲学思维,因为它是一切创新的基础。没有哲学思维的创新,一切创新都无从谈起。人们常说要改革就要有“新理念”,也许就是这个道理。同时,进行创新需要强调树立批判意识,这一点甚为重要。马克思说过,“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这里所说的“批判”,是指考察、审视、分析、辨别之意。我们无论对书本知识、传统文化还是对理论权威,都要采取批判态度,反对盲从。只有在批判中,创新才有可能。有了批判意识,势必反对思维常规论,即看问题、做工作形成固定模式,并习以为常,照此办理。思维常规论使人思想僵化,墨守成规,是一种扼杀创新精神的可怕的习惯势力。
  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必须反对本本主义,因为本本主义把书本上的东西当作金科玉律、绝对真理,认为书本知识万能,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其实无论何种书本,哪怕是经典之作,也不能不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决不可能解决一切问题。特别是在科技进步一日千里、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的今天,新事物层出不穷,更是如此。面向未来,与时俱进,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时刻关注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以及现实生活提出的问题,依据新情况新形势,不失时机地总结新的思想理论,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选题新颖 内容丰富
  ——评《江泽民科技思想研究》
  李崇富
  江泽民科技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先春、林振义撰著的《江泽民科技思想研究》一书(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选题新颖、内容丰富,深刻论述了江泽民同志将马克思主义科技理论同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推动我国的科技进步与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科技理论发展新境界的历史进程。它的出版,将有助于人们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该书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选题新颖,意义重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这与我国的科技理论和科技政策密不可分。江泽民科技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而形成的科学成果。但是,人们对其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该书以江泽民同志的科技思想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系统阐述,有助于广大干部群众更好地把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更好地把握我们党关于科技工作的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更好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内容丰富,论述深刻。作者在研读、学习并深刻理解江泽民同志重要著作、党中央一系列重要文献和重大决策的基础上,把与时俱进作为贯穿全书各章节的主线,分别论述了江泽民科技思想的形成过程、基本内容、基本特征和历史地位,进而分指导思想论、科教兴国论、科技创新论、科技体制改革论、科技发展战略论、科技人才论、科技兴农论、科技强军论、可持续发展论、科技伦理论、科技法制论、科技交流与合作论、科技普及论、党的领导论等14个专题展开论述,由此构成了一个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的有机整体,比较系统而又层次分明地展现了江泽民科技思想的内在结构和理论全貌。在论述中,作者既不是就事论事地罗列现象,也不是抽象地推演理论,而是着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去探求江泽民同志一系列重要观点或论断产生和形成的过程与原因,着力从理论的内在逻辑上去分析江泽民同志在哪些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理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