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1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
专栏:

纪念我向阿派遣医疗队四十周年
 中阿总理互致贺电
  新华社北京4月16日电 今年4月16日是中国向阿尔及利亚派遣首支援外医疗队40周年纪念日。为此,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阿尔及利亚总理阿里·本弗利斯互致贺电。
  温家宝总理在贺电中指出,40年前的今天,中国政府派出的首支援外医疗队抵达阿尔及利亚,掀开了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卫生合作的史篇。40年来,中国医疗队员同阿尔及利亚医务人员密切合作,为当地人民治病祛疾、救死扶伤,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为增进中阿友谊与合作作出了突出贡献。借此机会,我们向中国援外医疗队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阿尔及利亚政府和人民给予中国医疗队员的支持与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温家宝说,今后,中国将一如既往,继续为阿尔及利亚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同时,中方愿与阿方一道,为加强中阿两国人民间的传统友谊,开创两国友好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而不懈努力。
  本弗利斯总理在贺电中说,1963年4月16日,阿尔及利亚在获得国家独立后仅几个月便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派往非洲大陆的第一支医疗队。长期以来,中国医疗队在阿尔及利亚的出色工作体现了最高境界的团结和互助精神,充分表明阿中友好合作关系有着坚实的基础。对此,阿尔及利亚政府和人民永志不忘,并向中国医疗队员、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本弗利斯表示,阿尔及利亚政府和人民将努力推动阿中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向更高水平发展。


第3版(国际)
专栏:

就俄哈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合作
 普京认为意义特殊
  新华社莫斯科4月15日电 俄罗斯总统普京15日说,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合作对于加强地区安全具有特殊意义。
  据此间媒体报道,普京当天与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俄中南部城市鄂木斯克参加两国边境地区合作会议期间举行了会谈。他在会谈后对记者说,两国总统一致认为,必须加快独联体内建立统一经济空间的进程。两国还准备就保护里海生态问题签署一项政府间协定。
  纳扎尔巴耶夫说,哈俄两国开展经济合作很重要,特别是对于哈实现其经济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哈萨克斯坦已有800家俄哈合资企业。哈希望从俄进口天然气,并向俄出口原材料。
  据报道,俄哈两国总统在会谈中还就有关地区和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发表了联合声明。两国总统在联合声明中表示,俄哈将进一步扩大在能源、石油出口、有效开发里海资源等方面的合作。两国总统还认为,高质量地筹备“上海合作组织”下次峰会十分重要。


第3版(国际)
专栏:

阿盟将要求联合国宣布
 中东为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
  据新华社联合国4月15日电 阿拉伯联盟22个成员国15日举行会议决定,将于16日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一项决议草案,宣布中东地区为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
  叙利亚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费萨尔·梅克达德对记者说,叙利亚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中唯一的阿拉伯国家,将负责向安理会提交这一决议草案。他指出:这一举动表明,叙利亚有关不发展和不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言论“是真诚的”,中东地区唯一拥有这种武器的国家是以色列。”他还再次反驳了美国有关叙利亚拥有化学武器和向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支持者提供庇护的指责。
  阿盟常驻联合国代表叶海亚·马赫马萨尼说,美国对叙利亚的指责是“毫无根据的”。他强调,在整个阿拉伯世界都在为对伊拉克的进攻和占领而感到愤怒和受挫的时候,“对叙利亚的任何威胁都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他表示,希望慎重和理智能够取胜,对叙利亚的进攻永远不会发生。


第3版(国际)
专栏:

  一些国家反对武力威胁叙
 美称无进攻叙利亚和伊朗计划
  据新华社巴黎4月15日电(记者王敬诚)法国总统府发言人科隆纳15日说,法国总统希拉克当天在与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时,谈及了美国对叙利亚施加压力的问题,希拉克希望美国不要再给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增加任何紧张因素。
  据新华社马德里4月15日电(记者刘瑞常)西班牙第一副首相拉霍伊15日对当地电视台记者表示,西班牙政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支持对叙利亚进行军事威胁和军事打击”。
  本报基辅4月15日电 记者黄晓东报道:乌克兰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卢布基夫斯基今天在此间表示,乌克兰希望美国与叙利亚和平调解当前双边的紧张关系。
  据新华社华盛顿4月15日电(记者谭卫兵、严锋)美国国务卿鲍威尔15日说,美国已对叙利亚和伊朗两国的政策表示关注,但是美没有进攻它们或其他国家的战争计划。
  鲍威尔在此间外国记者中心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伊拉克是需要美国采取军事行动的一个“独特的例子”,美国目前没有对其他任何国家发动袭击的名单或战争计划。


第3版(国际)
专栏:

克林顿批评美外交政策
  新华社纽约4月15日电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15日对美国现政府的外交政策提出强烈批评,指出美国自“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要求世界各国都从美国的角度看待未来,对有不同意见者一律“打入地狱”。
  克林顿在纽约举行的有关国家治理的论坛上说,美国现在的做法表明,9月11日那天发生的事让美国人觉得自己有权利迫使全世界用美国的方式去诠释未来,“如果他们不同意,那他们就得下地狱”。他指出,当今世界各国是互相依赖的,美国无法“杀死、囚禁或侵占所有敌对者,美国迟早得学会妥协”。
  克林顿还说,他认为美国政府在对德国和法国反对对伊拉克动武的反应也过了头。他还批评了布什政府的减税建议,认为现政府在内政外交方面都麻烦重重。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脉络

伊反对派首次国内聚会
本报驻美国、叙利亚记者 任毓骏 吴文斌
  4月15日,在美国主导下,伊拉克反对派的代表聚集在伊南部城市纳西里耶附近美军的一个空军基地开会。这是伊反对派第一次在国内开会,会议结束时通过了一项《13点声明》。
  美国国务院称,这次会议是“一个供伊拉克人讨论有关伊拉克前景的构想和对伊拉克临时行政机构设想的论坛”。美国特使哈利勒扎德主持了这次会议,他在阿富汗战后曾扮演过类似的角色。美国政府委任的战后伊拉克“总管”、退役中将加纳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为使会议取得预期效果,美军特意选择在具有象征意义的穆斯林先知穆罕默德的出生地乌尔举行这次会议。乌尔位于纳西里耶附近。但开会的具体地点却在美国空军的一顶大帐篷内,由美军提供严密的安全保卫。哈利勒扎德告诉与会者,美国“绝对没有兴趣”统治伊拉克。有报道说,共有80名“低级别”伊拉克人出席了本次会议,这些人来自伊境内外什叶派、逊尼派、库尔德人政党以及1958年下台的伊拉克国王的支持者。
  会议结束时达成了一项协议,决定在10天后讨论组建“临时政府”事宜,地点将与其他新增加的与会者讨论。与会者通过的《13点声明》主要内容有:伊拉克必须实施民主;未来的伊拉克政府必须具有广泛代表性,应该根据全国的广泛协商,实行民主联邦政体;伊拉克人必须选出自己的领袖,而不是由外界指定;法治高于一切;伊拉克必须尊重社会的多元化,并包括对妇女地位的尊重;伊拉克人必须立即组织起来投入国家和地方的重建工作。声明特别强调,曾统治伊拉克的复兴社会党必须解散,并清除其对社会的影响。
  有两个主要派系没有参加这次纳西里耶会议,受到美国支持的伊拉克国民大会主席艾哈迈德·沙拉比本人没有参加这次会议,只派代表出席。有评论认为,沙拉比不参加会议是故作姿态,意在提高日后讨价还价的筹码。
  总部设在伊朗的主要什叶派穆斯林组织“伊拉克伊斯兰革命最高委员会”领袖阿亚图拉·穆罕默德·哈基姆14日发表声明称,该组织将抵制这次会议。在伊拉克人口中,什叶派教徒占了54.5%,“伊拉克伊斯兰革命最高委员会”是伊拉克反对派中实力最强的,估计该组织有1.5万人的军队。该组织的发言人巴亚提表示,他们抵制会议是因为不满会议安排的方式。他说:“这个会议是由弗兰克斯将军(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伊拉克战争总指挥)安排的,我们不能参与一个由美国将军为伊拉克人安排的会议,也不会接受一个由外国人强加于伊拉克的政府。”
  就在会议举行之时,两万多名穆斯林什叶派民众举行了示威游行,示威者高举反美标语牌,在会场附近高呼“要自由、要和平”、“不要美国人”等口号。示威民众强烈要求美国人在萨达姆下台后立刻撤走。邻近城市纳杰夫的许多民众也举行了类似集会。他们表示,有权选择伊拉克未来领导人的应是伊拉克人民,而不是美国和英国。
  这次会议是美国一手包办的,既没有联合国参与,也没有其他国家甚至英国政要与会。现在还不清楚美国将允许联合国在伊拉克的战后重建中担当怎样的角色。(本报华盛顿、大马士革4月16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在美军轰炸伊拉克中受伤致残的伊拉克儿童阿里·阿巴斯16日到达科威特一家整形医院接受治疗。12岁的阿里除双臂被炸断外,身体还有20%以上的面积严重烧伤。(新华社发)


第3版(国际)
专栏:

  我驻联合国副代表强调
 中国有能力控制并消除“非典”
  本报联合国4月15日电 记者何洪泽报道: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张义山今天在此间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支持和帮助下,中国政府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控制并消除非典型肺炎。
  张义山在会上发言说,非典型肺炎是人类面临的一种新的传染病,世界各国对它的认识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中国政府对疫情高度重视,已将防治非典型肺炎作为当前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他说,在中国,经过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非典型肺炎已得到有效遏制,发病人数明显减少,治愈出院人数不断增加。他表示相信,经过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和中国专家的共同努力,在寻找病因和消除疫情方面将取得更大进展。
  张义山说,中国政府为防治非典型肺炎召开了专门会议并提出了6条措施,即:控制疫情蔓延,全面加强预防,尽快查清病原,提高治疗效果,抓紧建立全国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以及加强国际和地区间防治工作的合作与交流。
  张义山说,在防治非典型肺炎的工作中,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保持了密切、友好、务实的合作。世界卫生组织先后派出多个专家组去中国考察,中国有关部门将会认真对待专家组提出的建议,切实地作出改进。
  本报联合国4月15日电 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和世界卫生组织今天在联合国总部联合举行非典型肺炎情况新闻发布会。世界卫生组织传染病中心执行主任海曼在会上报告了疫情发展情况和各国防治该病的努力,特别是中国政府所做的工作。
  海曼说,非典型肺炎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的传染病,其防治工作需要国际社会付出共同的努力。
  海曼积极评价了世界卫生组织与中国政府的合作。他说,中国政府也把对这一疾病的防治提高到很高的政治和医疗层次,在全国建立了该病的监测报告网,有许多资料等待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专家们分析。
  海曼表示,世界卫生组织决定4月17日和18日在日内瓦举行各国专家会议,讨论该病的发展现状、研究和治疗成果,以及全球的防治战略。


第3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恶意炒作 于事无补
  任国平
  最近,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流行的非典型肺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不少媒体也对之做了报道。值得注意的是,个别媒体在报道有关事态时,缺乏应有的善意与专业态度,将问题泛政治化,以显示自己的“政治正确”。
  以《华尔街日报》题为《隔离中国》的评论为例。该评论说,“关于这种始发于中国南部的疾病,目前还有许多神秘之处,而且没有治愈的办法”。
  事实是,非典型肺炎的病因还没有最终查明,所以尚不能确定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来自何方。中国广东媒体报告非典型肺炎的病例比较早,但没有科学依据表明广东是非典型肺炎的发源地。正如艾滋病是美国首先报告的,但不能说美国就是艾滋病的发源地一样。该评论承认非典型肺炎“还有许多神秘之处”,却轻率断定其“始发于中国南部”,显得不够专业,缺少慎重的科学态度。
  该评论说:“即使是在今天,中国还是拒绝给予世界卫生组织所需要的全部信息。”事实是:本次非典型肺炎发生后,中国有关部门先后3次邀请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来华,该组织对中国疾病防预控制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中国制定的非典型肺炎诊断标准和处理措施也给予很高评价。他们认为,中国对该病的防治经验和办法对各国控制疫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评论还说:“中国以外的卫生官员正在独立地研究这种病毒,试图阻止它的蔓延。”这对于许多正在勤奋工作、努力防治非典型肺炎的中国卫生工作者来说是极不公平的。事实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制定了《全国非典型肺炎防治技术方案》,包括9个具体标准和方案。早在《隔离中国》的评论发表之前,有关的公共卫生运动已经展开。
  这次非典型肺炎是一种新的疾病,其病原体、病理和传染性的判定都需要大量的研究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众所周知,疫情的判定和发布是一件极慎重的事,在某种意义上有如地震预报。如果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以科学的、专业的精神向中国提出意见和建议,中国是非常欢迎的。但如果抱着什么其他目的,将问题泛政治化,就让人难以接受。至于有的媒体说非典型肺炎是“中国的细菌武器”,那更是“妖魔化”中国的手段,不值一驳。
  新发现的传染性疾病往往会造成一定的社会恐慌,但恐慌只是一种于事无补的心理反应。正如英国《金融时报》社论所说,各国媒体对非典型肺炎反应过度,一些谣言的流传会引发不必要的恐慌,导致社会和经济出现混乱。如果把这种恐慌演变为一种无区别针对特定区域或族群的行为,更是一种不适当的做法。最近,加拿大总理、法国卫生部长、美国希拉里参议员特地前往华人社区走访或用餐,这不仅体现了一种科学态度,而且体现了一种真正的“政治正确”。


第3版(国际)
专栏:

  美认为与朝对话机会增大
  据新华社华盛顿4月15日电(记者谭卫兵、严锋)美国国务卿鲍威尔15日说,由于平壤缓和了其反对举行多边谈判的立场,现在与朝鲜就其核计划问题举行对话的机会已经增大。
  鲍威尔在华盛顿外国记者中心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朝鲜方面上周末表示不受限于对话的形式,美正在根据朝鲜方面的声明通过外交渠道采取相应的行动。
  鲍威尔没有具体谈到美国方面是否正在与朝鲜或该地区的其他大国就有关问题进行磋商,但他表示,“关于从什么级别开始对话和哪些国家参加对话的问题,显然最终需要考虑到该地区所有邻近国家的意见和看法。”


第3版(国际)
专栏:

  美军承认打死伊抗议者
  新华社塞利耶军事基地(卡塔尔)4月16日电 美军中央司令部16日承认,美军15日向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苏尔的伊抗议者开枪,并说“可能”打死了7名伊拉克人。
  美军中央司令部的布鲁克斯准将在此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美军“确实开火了”,并且使用了“致命火力”。他说,美军“估计”有7名伊拉克人被打死,还有一些人受伤。但是美军中央司令部的海军指挥官欧文斯15日说,美军“没有向人群开枪”。
  15日,摩苏尔市民举行游行,反对新近被任命的“亲美”领导人。目击者当时称,美军向伊拉克人群开枪射击,造成至少10人死亡,100人受伤。但据目击者16日提供的数字,死亡人数已达15名。


第3版(国际)
专栏:

  沙龙说愿与巴总理直接会谈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4月16日电(记者蒋国鹏、刘洪)以色列总理沙龙日前在接受《新消息报》采访时表示,他愿意邀请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总理马哈茂德·阿巴斯宣誓就职后就结束以巴冲突、恢复和平谈判等问题举行直接会谈。
  据今天出版的《新消息报》报道,沙龙称“将在阿巴斯完成新内阁的组建后与他对话,不需要其他人协调”。但他同时强调,如果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拒绝授予阿巴斯领导的新内阁以更广泛权力,那么实现和平的机会势必会受到伤害。
  沙龙还表示,为了实现“真正的、造福后代的”和平,他将在拆除犹太人定居点问题上做出“痛苦的让步”,拆除设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部分定居点。


第3版(国际)
专栏:

  4月16日,尼日利亚民间组织的一名青年(左)在第一大城市拉各斯街头向过往群众散发传单,倡议选民在4月19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理智投票,远离暴力,共同推动尼日利亚的民主进程。(新华社记者 徐显辉摄)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解析

  在道义与利益之间权衡
  ——伊拉克战争中的法美关系
  本报驻法国记者 张祝基
  美英绕过联合国对伊开战,并且出人意料地用3周时间就攻占巴格达,摧毁了萨达姆政权后,法国及“反战阵营”的其他国家面临着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中“靠边站”的处境。
  4月11日至12日,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圣彼得堡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德国总理施罗德会晤,商讨伊拉克战后重建问题,主题词是发挥联合国的“中心作用”。与此同时,法国外长德维尔潘出访埃及、叙利亚、黎巴嫩、沙特等中东国家。围绕战后重建问题,“反战派”与美国展开了一场新角力。
  半年多来,法国对伊问题的立场变化,呈现一条从缓和到强硬又到缓和的弓形曲线。大体上说,第一阶段从去年秋天到今年1月21日,法国坚决主张让联合国的武器核查工作进行下去。第二阶段从今年1月22日到3月底。1月22日,法德在共庆《爱丽舍宫条约》40周年时明确表示反对美国对伊动武,此后便一再对美国对伊最后通牒的议案提出反建议,直至威胁使用否决权,公然跟美国对着干。第三阶段是进入4月以后,法国明确表示站在美英一边,并希望萨达姆政权迅速垮台。
  法美从分歧、对抗到碰撞的局面是逐步形成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时代因素看,冷战结束以后,苏联这个共同威胁不复存在,西方盟国间国家利益超过了集团利益。法国在伊拉克有经济利益,又有1/10的国民信奉伊斯兰教,这是它不能不首先考虑的经济与内政因素。从战略因素看,美国已通过与沙特和科威特保持特殊关系,控制了中东大部分石油,拿下伊拉克,中东大部分石油都将掌握在美国手中,中东政治版图将重绘,这对主要从中东进口石油的欧盟国家,包括法国,极为不利。
  从环境因素说,希拉克认为与美国唱反调、对着干并不冒太大风险。一是德国、俄罗斯等国都反战,法国并不孤立;二是反战立场在国内得到广泛的民众(78%)拥护。确实,3月底,希拉克的民意指数高达69%。在第五共和国的历史上,只有戴高乐在解决阿尔及利亚问题、密特朗在决定法国参加1991年海湾战争时有与此相仿的高声望。
  最后,个人因素也起了作用。去年5月希拉克当选连任总统,在第二个任期内,他正可以做点留名青史的事。戴高乐将军曾说,“法国如果不伟大,就不成其为法国”,“使法国伟大是我心中惟一的目标,是我生命中最崇高的目的”。作为戴派传人,希拉克本能地想在外交上大干一场。尤其是摆脱了“左右共处”的羁绊以后,他可以大显身手,而伊拉克危机正是这样的天赐良机。
  在美国看来,法德是不一样的。德国是和平主义占上风,法国则是要建立反美阵线。美国对法国的看法,是有历史渊源的。二战后德国变成和平国家,法国则从戴高乐时期起就不断地与美国闹别扭、独立行事。伊拉克危机中,虽然法国一开始态度还不及德国坚决,但由于它老是提反建议,因而成为“反战派”的首领。法国威胁使用否决权,更无异于亮出“外交核武器”,使美国大为光火。所以,2月7日后,布什就再也没有同希拉克通过话。布什认为,法国的阻挠在萨达姆面前暴露了西方大国的分裂,从而使萨达姆利用国际社会的矛盾,变得有恃无恐。这种判断使布什认定除了开打别无他途。而战火一起,法美关系就失去了挽回的余地了。
  希拉克强调,法国反战不反美、主张和平解决却不是和平主义者,也是实情。法国一开始就表明,在解除伊拉克武装这个大目标上,法美是一致的,只是在采取什么方法上有分歧。战争爆发后,俄罗斯要求美英联军立即“停止”在伊的军事行动,法国则表示希望美英尽快“结束”在伊的军事冲突。“停止”与“结束”是不同的,“尽快结束”暗含着“赶快把萨达姆给收拾了”的意思。
  法国宣称使用否决权,本来是基于如下分析作出的假设:法国认为美英对伊最后通牒的提案在安理会得不到9票,那样,即使没有否决票,美国提案也通不过;在此情况下,美国应知难而退,不提出要求联合国授权对伊动武的议案。这样,法国既不会同美国在安理会上发生正面冲突,也能使伊拉克危机能按自己主张的和平方式去解决。然而,布什不但坚持向安理会提交议案,而且要求安理会表决,即使通不过也让各成员国摊牌。3月16日布什与布莱尔在亚速尔会晤后,更作出进一步的决定:撤回议案,绕过联合国,我行我素地对伊拉克开打。战争爆发后,法国一时显得沉闷。是对布什不按游戏规则出牌感到震惊,还是反思自己对美国的态度缺乏足够的灵活性?个中原因耐人寻味。
(上)(本报巴黎4月15日电)


返回顶部